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女儿是天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无风雨也无晴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00: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豪妈...

下面引用由[U]豪妈妈[/U]发表的内容:

我现在还无从下手,不知道该给孩子做些什么!只能静静的等待培训中心给我来电说:"你的孩子可以过来了."就等这一句话.
帮帮我,我现在在家里能给孩子做些什么基础的东西.他已经四周岁了,一分钟也坐不住,所...


非常理解豪妈妈的心情。不知豪妈妈的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去机构呢?虽说家长的作用无人取代,但相信专业机构里老师的经验一定会给你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开始的时候,你需要他们。
如果一分钟也坐不住,不妨就从“坐下”开始吧。。。只要坐了就好,就值得奖励,就可以离开,刚开始训练的孩子,即使一分钟都的确太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02: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掉电脑爸爸上网聊天。嘟嘟跑...

关掉电脑


爸爸上网聊天。嘟嘟跑过去蹲下,按一下主机按钮,电脑关了。爸爸叨叨:“怎么跟你妈妈一样。”
有的东西,成心不教她,也会。有的东西,成心教她,也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02: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电脑和DVD汤尼亚再次提出用...

电脑和DVD


汤尼亚再次提出用电脑和DVD教学的事儿,我拖着,能拖一天是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07: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物体模仿,继续 按照ABA书...

物体模仿,继续


按照ABA书里讲的,学会五个物体模仿就可以开始大动作模仿。嘟嘟已经掌握的物体模仿约二十个,汤尼亚希望还继续练习物体模仿,这个,我同意她的。

眼见着嘟嘟从不喜欢这个项目到喜欢,到不用再一个个教了,训练外的时间让她模仿跳跃、模仿用食指指五官这样的动作也跟着做了,我可以相信,现在模仿什么动作不重要,兴趣意愿是更重要的。嘟嘟用了半年的时间学会二十个物体模仿,我十分肯定,正式大动作模仿开始以后,二十个动作将会是很快可以掌握的,绝对不用那么久了。模仿是嘟嘟弱项,需要把基础打的再牢一些。汤尼亚虽然保守,也有勇的时候,好比实物分类和图片配对,她就曾力排众议,大胆压根就没给嘟嘟“引进”过,经过了摸底测试就列入复习泛化项目了。那些东西不论怎么更换,不论在地上在户外,还是做sorting,嘟嘟都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正确率。每个孩子的特点都不一样,别人的方法,常规的方法,只能参考,不能硬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8: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蜜橙妈妈:如果你感觉宸宸的身体条件已经准...

蜜橙妈妈:如果你感觉宸宸的身体条件已经准备好了,我相信你对他的感觉。关于如厕训练,我在340楼提过一些。想再重复强调的是,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主动去厕所排便,在开始训练的时候,不能“害怕”出事故,孩子需要通过经历“出事故”来学会控制小便,你如果总不给他机会出事故,他就会总依赖你的提醒。
我们现在相隔一个半小时提醒一次,但有时才过一小时嘟嘟就自己去厕所了,这就是训练的目的,在大人提醒之前,孩子已经有小便的欲望,这样她才有机会去主动。如果我们仍然每隔一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就去提醒,虽然表面上会使事故出现的概率更低,但孩子就没有了行使主动的机会,后果反而会延长整个如厕训练的进程。如果宸宸现在半小时尿一次基本无事故,你可以先增加到45分钟试试看,开始时可能事故会增加,但不必担心,会减下来,等到间隔45分钟每天事故不超过一次,就可以延长间隔到60分钟。等你的好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20: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考拉妈妈:你的意见我一贯重视。知道你力挺...

考拉妈妈:你的意见我一贯重视。知道你力挺电脑和DVD,呵呵,这不,我也不坚决抵制了,就是真想再拖一拖。。。。。。等今后真用到了,少不了来跟你取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21: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EM05]


[EM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20: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IMGA=0,absMiddle]ht...

[IMGA=0,absMiddle]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272/2521138646_01ce5689db_b.jpg[/IMGA]

[IMGA=0,absMiddle]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127/2520318525_58ebb6cd11_b.jpg[/IMGA]

[IMGA=0,absMiddle]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355/2521131804_688580832a_b.jpg[/IMGA]

多谢oy和信义妈妈教给我怎样贴图,试验一个,都是今天才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楼主| 发表于 2008-5-26 05: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ra...

下面引用由[U]rayliliy[/U]发表的内容:

    呵呵,葡萄从2岁刚过点就特别喜欢摸别人的鼻子,不论对谁都是,只要别人一抱首先就摸人家的鼻子,不胜其扰,严重关注天使妈妈对于小天使看别人牙齿的行为矫正方法


呵呵,葡萄妈妈,嘟嘟研究别人牙齿的行为持续了几天,还没容我想如何矫正,已经又消失掉了。让我想起来的是,或许真该带她去检查一下牙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楼主| 发表于 2008-5-26 05: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摘自janehuang 的帖子:“脑...

摘自janehuang 的帖子:
“脑瘫,大多为运动神经损伤,感知觉神经过于迟钝;自闭症,貌似镜象神经受损(在没有最新的观点论据说服我之前,姑且相信这是正确的,不要拍我),感知觉过于敏感。而自闭症常见的行为问题,我感觉是附带的,是感知觉过于敏感或生理不适所带来的行为,是症不是病。
而脑瘫和自闭症,我以为他们二者,掌管理解的神经大多未受损,只不过,脑瘫迟钝的感知觉不能将他的理解力展示出来;自闭症敏感的感知觉使他拒绝展示他的理解力。这里的感知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本体觉等等。”
学文科的豆豆妈的总结言简意赅,非常吸引我。

阳光绚烂说:
“高级抑制低级.
自闭症由于感知觉异常,接收的信号异常,造成抑制系统紊乱,语言交流被抑制,而行为(刻板,狭窄)却难以抑制
其实想想,若我们没有自我控制,何尝不会刻板和狭窄(私欲).
正常孩子告诉他过马路有危险,他可能不理解,但他会形成抑制.
脑瘫由于发现的早,干预的早,同时,PT等以正常的姿势来形成正常的信号,从而抑制了不正常的姿势.
若自闭症的孩子接收的信息是正常的,就可以解除对语言的抑制,同时形成对行为的抑制.应该相辅相成.”
受启发。

先搁在这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6 14: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sx...

下面引用由[U]sxy[/U]发表的内容:

哇,好可爱的嘟嘟天使,景美人更美,嘟嘟妈的抓拍技术也是一流啊。


谢谢信义妈妈,你的话更美呢。[EM14]

下面引用由[U]XYNHHQLD[/U]发表的内容:

什么看起来嘟嘟比我家好好高很多呀?!她们可是同龄!


好好妈,嘟嘟跟欧洲小孩比,都算高的。[EM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楼主| 发表于 2008-5-26 20: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考拉妈妈的数据上的就是快!蜜橙妈妈:...

考拉妈妈的数据上的就是快!
蜜橙妈妈:跟咱橙子比,嘟嘟就不算高了,最近我没量过,但大约在98-104之间吧,我给她买衣服在这个范围,按照考拉妈妈提供的数据,嘟嘟是美国四岁小孩的身高。考拉娘说的是,身体健康总是个安慰。
vivian:我正在喝你推荐的月桂茶,差点把水喷出来。你家妹妹6岁了!当然比嘟嘟高,呵呵。有关贴图,我发了悄悄话给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楼主| 发表于 2008-5-26 22: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让理解力和感知觉赛跑 这是我...

让理解力和感知觉赛跑


这是我从janehuang 那里得到的启示。

“自闭症敏感的感知觉使他拒绝展示他的理解力。这里的感知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本体觉等等。”

我们社交训练的内容之一是把嘟嘟以前不喜欢去的地方逐一列出,一个个去攻克它,其中一个是M超市。嘟嘟喜欢去明亮宽敞的超市,而我们家附近的M显得拥挤和不够明亮,M是瑞士家喻户晓的连锁超市,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了它,嘟嘟有必要去适应它。按照训练师给我们出的“安静一分钟”策略,第一次演习不是由老师来做,而是由我和嘟嘟爸爸做,毕竟,要让孩子适应一个她不喜欢的环境,如果有最亲近的人陪伴,将是最容易的。这个安静一分钟是指,带嘟嘟进去,但不要计划购物,只要嘟嘟能进去安静的待上一分钟,就离开超市,反之,如果嘟嘟哭闹,一定忽视直到她安静下来,一分钟之后,离开超市。

那个一分钟,很短,又显得好长,然而足够了!嘟嘟进去不一会儿,刚准备发作,慢着!因为她已经发现了,原来她平时吃的草莓、酸奶、巧克力、面包、、、都在这里呢!她最终选拿了个酸奶交到我手上,我们去付款,整个过程三分钟。

那之后,由训练老师继续带嘟嘟去M。现在去购物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

记得嘟嘟更小时,连“安静一分钟”也是做不到的,因为那时她还没有理解力,只有敏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本体觉。。。当她刚踏进那个门,她的感知觉就告诉她,要出去!现在,理解力抢先一步一分钟,就战胜了感知觉!

这半年来,嘟嘟在感知觉上的变化:
天冷的时候可以接受戴帽子特别是手套,以前不可以;
天热了也可以接受太阳帽了;
能在清醒时剪完手指甲和脚指甲;
不会再对某些音乐和画面敏感了;
手部不再敏感;
以前不吃隔夜的饭,现在可以吃剩饭了,这也让人开心;
以前不吃早饭,还在吃奶的时候就这样,好像一个上午都不会饿,现在起床不久就找东西吃,这更让人开心;
更重要的是她现在肯去尝试一些以前没见过的食物了,这最让人开心;
我们以前通常不给嘟嘟练习自己吃饭的机会,因为她要求面条必要全部裹在筷子头上,食物必要在叉子上面,如果看到一根面条没卷好或是蔬菜跑到叉子底部了,又或者她看到叉子穿过食物露出了头,就该尖叫或者愤怒的推开,照这个样子她若自理,这饭就甭吃了。现在这些怪现象都不在了。

从豆豆妈的话里受到启发,让我更相信,虽然“自闭症敏感的感知觉使他拒绝展示他的理解力”,但只要理解力领先一点,就依然可能战胜天生敏感的感知觉。当懂得了戴上手套就不冷了,这种体会可以抑制手部的敏感。而感知觉向正常靠近一点,就又可以使孩子有更大的机会去发展他的理解力。所谓“相辅相成”。这就是为什么ABA可以改变感知觉的理由,今天我明白了。

“正常孩子告诉他过马路有危险,他可能不理解,但他会形成抑制.(阳光绚烂说)”自闭症的孩子既不理解,也不能正确的接收语言信号形成抑制,因此更加要通过视觉优势提高认知,使他们接收到正常的信号。越是语言接受能力弱,越是明显的自闭症状,就越要提高认知,越需要ABA。

某种意义上,ABA训练和服药相似,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什么,却可以借他们短暂的注意力让他们学进东西,从而使他们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我们有个词叫“知书达理”吗,书读多了,即使不能改变骨子里的暴躁性格,至少能比较好的控制行为。

纯属个人瞎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22: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信义妈妈:我刚才去读过了你的帖子,心中也...

信义妈妈:我刚才去读过了你的帖子,心中也很是焦虑。
我不能确定,嘟嘟用过的安静一分钟是不是也适用于信义目前的状况。
首先,我们的前提是在嘟嘟整体的情绪状态比较好的时候,带她去适应一个新环境,但如果孩子这段时间的情绪不稳,我并不主张在这个非常时期去冒险。
再者,虽然有这个事先设计好的安静一分钟方案,但选择去哪里,也是商量的结果。比如我们最开始帮她从不接受到接受的是她从前不喜欢的某个光线昏暗的游乐场,后来是嘈杂的超市,以后会是难度更大一点的。总之也要循序渐进,大有只可成不可败的架势。第一次不在时间长,以后会越来越容易,如果第一次弄得难收场,凭着咱们的孩子那么好的记忆力,以后得下多大的功夫弥补啊?
“这安静的一分钟必须要有她喜欢的东西为诱饵吗”----没有。我的理解是,只要她不在第一时间里拒绝,只要她能安静下来看一看,她就能看到,她才能看到,这里面有什么,这里面非但没有任何危险的东西反而有很多吸引人的东西,但只要她安静一分钟看一看,给自己一个机会!
“如果这期间有哭闹,可以忽视,但这个忽视,是继续我们的事情拉着她走任由她哭闹,还是停下来不动静默不语不作任何解释”----说实话,我不知道,事前也没想那么多。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怎样安抚她用不着顾虑那么多理论吧。只不过把握好两个基本点,在前提准备工作充分的基础上,一是尽量不要以不愉快收场,道理如同做回合时不要以“辅助”收尾一样,二是见好赶快收。这样会使下一次变得容易得多!
信义妈妈,我还感觉,每个孩子的年龄、个性都不相同,方法也不必相同。信义的情况,或许运用TEACCH 里那些“前提控制”方法对她的帮助更大,好象罗意妈妈做的那样。不知是不是。这个,好好妈比我有发言权。
希望信义和妈妈快快度过难关!祈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19: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信义妈妈别介意,我也是希望能找到真正适合...

信义妈妈别介意,我也是希望能找到真正适合信义的方式。虽然我在做ABA,但我的趋向越来越明晰,作为家长,将各种好的方法融会贯通,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情况在不同的时期有效的也可以是有选择的运用,一定是最佳的。

你的抬爱真让我感到荣幸,呵呵。别忘了,网络常常是会给人错觉滴[EM04],我的年龄你现在应该已经知道了,已经揭穿了一个谜底,其它的嘛-----要不咱还是留着慢慢聊?你喜欢猜谜,一下子讲太多,我是担心你觉得没意思。[EM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21: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享受运动有时候很久都觉不出孩...

享受运动


有时候很久都觉不出孩子有什么变化,等变化来的时候,只是一瞬间的事。
有些事当时来不及写下,过后就没了兴趣再补上了。
可这件事一定得记上,虽然已经过去十多天了,虽然我的眼睛正闹花粉过敏,只能睁着一只眼打字。[EM03]

很长时间里嘟嘟在游乐场只喜欢荡秋千,还要坐在BABY秋千里,悠上半个小时都不愿下来,虽然后来也去骑骑木马,滑个滑梯,但可以说那更象是训练项目,而非出于她的愿望。上上个周末,我带嘟嘟在家附近的小学校里玩,学校里的游乐设施都是为学龄孩子准备的,好象那个滑梯,就比普通的儿童滑梯长、陡,要想上去,没有普通的梯子,而是有几个选择:过铁索桥、独木桥、攀岩或是铁丝网。虽然是假装的,也是有保护栏的,但难度也挺大的,铁索桥踩上去摇摇晃晃。嘟嘟以往没有表现出什么兴趣,抱住她都不肯往上走,这天她忽然很想登上高高的滑梯,也竟然有胆量走铁索桥了!第一次从那么高处滑下来,一定感觉不试不知道,一试真奇妙,比那些小滑梯有意思多了,上瘾了!等三十多趟玩下来,她的铁索桥也走得相当熟练了。回家我跟老公说,老公问了好几遍:“从那么高的滑梯上滑下来?自己?”“她自己走上去的?”当我说了几遍是之后,老公在第二天还是跟我们一道,亲眼目睹了才相信。又过一天,老公带嘟嘟玩,回来说她自己走独木桥了,我大致问了和老公一样的问题,也去实地验证了一下,同时看到,嘟嘟已经又开始尝试攀岩了。

这段日子最大的变化就是在游乐场了。嘟嘟不像我见过的其他孩子,从坐BABY秋千到普通的秋千有缓慢的过渡,而是从坚决抵制到突然接受,一下子就能在大秋千上悠得老高,非但如此,还接受了屁股下面只有一根粗绳子的。还有木马啊、平衡木啊,以及我叫不出名字的玩意儿。。。都很主动的去玩了。家附近的几个游乐场里,已经没有什么是她不玩的了。这个变化带给我们的喜悦是巨大的。

又不禁联想,ZB的孩子普遍大运动落后是原因还是结果呢?大运动也和观察力模仿力理解力相关,当这些能力超过了感知觉的敏感,克服了与人交往的障碍,激发起运动的兴趣,大运动也可以不那么落后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23: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社交萌芽嘟嘟在公共场所停留的...

社交萌芽


嘟嘟在公共场所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也使我有机会看到她和别的小朋友是怎样相处的。

情景1:嘟嘟和一个小朋友相互打量着,那个小朋友比嘟嘟年龄小,忽然粗鲁的抬起手打了嘟嘟一下,嘟嘟还冲人家友好微笑呢。

情景2:嘟嘟看到一个漂亮小女孩,走过去,盯住小女孩的眼睛,扶住她的双肩,亲了一下,小女孩把嘟嘟推开了。

情景3:结识了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妈妈,她的患自闭症的大儿子四岁半,小儿子很健康活泼,跟嘟嘟的年龄相仿。在游乐场里,那位妈妈追着大儿子到处跑,他对嘟嘟没兴趣,嘟嘟也对他没兴趣。弟弟喜欢和嘟嘟玩,嘟嘟也喜欢和他玩。他们在水池玩水,弟弟用手指头堵住水龙头,把水洒向嘟嘟,嘟嘟不会用同样的方式反击,却乐得淋了个落汤鸡,玩回来兴奋的很晚睡不着觉。

情景4:晚饭后,在上面提到的小学校里,一个应该是小学生的男孩子在那里,是个沉默的家伙,从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话,但一直用行动配合着嘟嘟玩。如果嘟嘟走铁索桥上滑梯,那孩子就从另一侧的独木桥上去,在滑梯顶上等着嘟嘟,等嘟嘟上去了,他先滑下,嘟嘟再滑下。如果嘟嘟去校园的另一角走石桥,男孩也跑去从桥的另一头开始走,两人走到桥中间,擦身而过。这样的玩耍方式对嘟嘟很安全,她自己显然也很喜欢。多好的玩伴呀,可遇不可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07: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开始大动作模仿啦嘟嘟最近快速...

开始大动作模仿啦


嘟嘟最近快速进步的还有模仿。物体模仿已经到了让她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境界。我们的训练也终于在六月四日这一天彻底告别了物体模仿,正式进入大动作模仿阶段了。大家一定帮我记着,我们家的小公主是ABA了八个月才开始大动作模仿滴。现在她已经是个顺从和合作的孩子啦,看到她现在的状态,我很感欣慰,对接下来的动作模仿充满信心,相信她是真的准备好了,觉得之前漫长的等待还是值得滴。

说彻底告别了物体模仿其实不准确,实际上是把它融进其它的内容里了。训练小组将通过物体模仿把一系列的儿童乐器介绍给嘟嘟,让她了解不同的乐器该如何正确使用,算是启蒙音乐教育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07: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个特别的孩子是应当自豪的,因为世界上没...

一个特别的孩子是应当自豪的,因为世界上没有多少孩子是特别的,特别的孩子就可以接受特别的教育。

-----何子姐帖子里摘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17: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ABA和地板时光相结合的工作其实早就有人...

ABA和地板时光相结合的工作其实早就有人在做了,这种结合不是把两种方法简单拼凑在一起,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今的ABA与过去传统的ABA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它融合了地板时光的灵活性,形成了与地板时光平衡后的新型干预模式。
下面的两个表格摘自T版主以前的翻译文章,这里对比了ABA和地板时光在融合前和融合后的特点。


表1 传统行为方法和基于人际关系的发展干预模式的特点
  
过程变量                  传统行为方法:分离的训练项目                  基于人际关系的发展干预模式:地板时光
         
干预目标                      特定的行为响应                                     综合的         
   
场景                        结构化的一对一教学                                  多样化的社会性群体         
   
设置                        人为设计的、大人预设的                             自然发生的、动机激励的
         
活动和器材                     大人选择的                                         孩子选择的
         
教学时间                     大人指引的                                           连续的、由孩子主导的          

教学模式                    单个教学单元系列                                   互动交流
                      (也即,一系列测试项目)                            孩子发起的
                        大人发起的                                           运用场景、语言和社会性情感信息
                        语言指示的

提示方式                   语言、手势和肢体动作                               语言、手势和场景支持         
  
可接受的孩子响应           某一分立的目标响应                                所有社会性交流性质的行为         
   
大人对孩子的响应            即时的                                             即时的
                        和孩子行为的含义无关                                 和孩子行为的含义相关
  
强化方式                    人为的、可以预测的结果                            社会性的、活动的持续进行         
   
重复形式                    准确无误的                                           随孩子的兴趣          

成功的度量                    孩子是否能发出目标响应                           社会性情感交流的本质改善
                                                                                交互性的改善

      

               表2 平衡了行为型和发展型干预方式之后的方法特点

教学变量                特点

干预目标                 在每个活动中都是明确的,但也是灵活的
场景                    根据干预目标和孩子的能力不同而不同
环境布置                 组织化的
活动                    有意义的、适龄的、动机激励的
可教学的时机          连续的
教学/交互               在大人主导和孩子主导的教学时机之间转换;进行有意义的教学和交互行为
提示                   系统化地运用场景、语言、视觉、手势等提示方式
可以接受的孩子响应        把可以接受的响应形式限制在和活动/场景相关的有意义的行为中
对孩子的响应           认可并且/或自然地进行鼓励
强化手段                 和场景相关而有意义
重复方式                 自然地进行重复,而不是固定的顺序
成功的度量              质和量方面都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 09:1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