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标题: 有无进行专门训练的两个孩子的比较,困惑中 [打印本页]

作者: 宁静致远    时间: 2008-10-4 13:23
标题: 有无进行专门训练的两个孩子的比较,困惑中
最近相认识了两个孩子
一个是J,12岁,曾在某著名机构进行训练,回家后由妈妈一直ABA训练中,幼儿园毕业,小学没有毕业,三年级被退回,目前语言发展可以讲长句,但是一问一答中习惯短句短语,曾经教过的会回答,没教的就茫然了,比较刻板;数学,两位数的加,减,乘会做,会摆竖式子.配合力较好,能在家长附近玩,喊他或自己回来.行为问题:斜视,撕手,兴奋时爱蹦,自言自语,背广告,迷电脑.
另一个是H,11岁,小时语言不清楚,一直没有在专门机构训练,目前小学五年级,由爷爷在教室外陪着,能独立上完课,基本学校规则能遵守,我观察他的语言比较生活化,与人的亲昵感较好;数学是20以内的加法可以做,其他不行.行为问题:有咬手,固执等(因为我只见过他一面,接触不长).
也许有人会说每个孩子的程度不同,他们两人小时据家长讲程度差不多的,现在我感觉也是各有千秋,并没有说是因为H没有专门ABA训练就程度变坏了,他在自然的学校的环境中仍然也很好,当然学业上是不作要求的.
有些困惑,是不是我们过于强调了ABA,过于强调去训练.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08-10-4 15:59
标题: re:有,但这种比较意义不大。正式的研究比如这...
有,但这种比较意义不大。正式的研究比如这个拿双胞胎做的:
[U]研究报告:在双胞胎兄弟中进行的ABA和DIR的对比干预[/U]

一开始也有人建议我这么做,哥俩一个高密度ABA训练,一个自然干预,我当场拒绝。理由我说了好几点:我自己的孩子不能来做研究,只用已有的研究成果,比如说ABA好的那些;而且,做也不可能做不好,必然混,不能严格对照;最后,做了也是个案,不据说服力。

要想获得广泛的认可,这种对照研究要有很多严谨性上的要求,起码要大量样本,要随机,要参照,要双盲,要建立评估标准等等。比如楼上的例子,两个孩子到底当年程度怎样?凭什么说差不多?现在的评估到底在哪些方面?熟强孰弱?都不能讲清晰。所以,仅由此产生的对训练必要性的怀疑,很不充分。

日常中我们很多事情做不到那么严谨,凭感性凭经验处理日常事务,这很必要,没有大的问题。但是要作为通理,去说服别人的时候,别人不信也是理由充分的。因为有些事实之间的联系的确不是我们简单想当然的。比如,天亮前公鸡打鸣这个事实,让我们以为天是公鸡叫亮的。

所以选择一般性指导原则时,随大流,最稳。

作者: 小鸡妈妈    时间: 2008-10-6 06:52
标题: re:赞同秋爸,自己的小孩,还是稳点好
赞同秋爸,自己的小孩,还是稳点好
作者: ajajaj    时间: 2008-10-7 08:11
标题: re:如果照本宣科了,哪个方法都没用。孩子肯定...
如果照本宣科了,哪个方法都没用。孩子肯定程度都不一样,就算孩子完全一样,教的人区别也大了,方法倒是次要的。我认识不少精通各种理论的家长,说得头头是道,可是完全不会和孩子玩。
“凭感性凭经验”,力顶!




欢迎光临 以琳自闭症论坛 (http://new.elimautism.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