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强化物和人为强化物要注意,不是先人为强化物进行训练了,再去自然环境中用自然强化物泛化。而是尽一切可能,一开始就用自然强化物训练。现在的训练,人为强化物占了绝大多数,那是没办法,而不是说就是要用人为强化物。
如果在训练之初就呈现薯片,让孩子拍手了再给,就是贿赂。贿赂与强化物的区别:前因不同。如都是练点头,训练时让孩子“点头”,之后给强化物薯片,这时孩子的点头与指令有功能性联系,与薯片没有功能性联系;先给孩子看到薯片,再说“点头”,孩子点头才给薯片,这时孩子点头与薯片有功能性联系,与指令没有功能性联系。其实这时可以说:你想吃薯片吗?孩子点头,再给薯片,这时产生了自然的功能性联系。而孩子得到薯片后家长的强化也要有区别,前一个是:“你做对了!”,后一个是“哦,你想吃薯片啊”。但另一种情况,我这有一袋薯片,自己拿着吃,孩子看了就想要。家长就说:“你想要?想要点点头。”——再给。这个不是贿赂,是自然发生的。
注意,强化时,孩子有可能进行讨论还价。讨论还价要注意,不能拿不应该答案的事情做条件。如:想出去玩?那先写作业,写完就可以出去玩。孩子有可能说:那我不出去
了。家长这时怎么办?作业还是要写的,但孩子的情绪就会大了。郭教授认为,提要求时不应讲条件,直接干脆。很多事情和行为不能靠条件交换来维持,因为可能在不能引入条件时,想管理孩子的行为就难了。大量引入条件,就成了交换,如写完作业就可以玩游戏机、上课不乱走就可以吃冰淇淋之类,这些不好。孩子应该做的事,就不能讲条件。
什么是贿赂教学。首先剥离出来,贿赂的定义是诱导他人做不正当的事情。在行为矫正里面贿赂是在遭到某人拒绝做某事时就奖赏进行的协商。例如一个孩子出现吐口水行为妈妈说不要吐,你不吐,我就给你棒棒糖。显然这并不是正确的做法。当孩子出现破坏性或者问题行为不要告诉他终止该行为就会得到什么东西。因为我们深知谈论本身就具有强化的作用。同时宣布破坏行为终止可以得到什么也会强化孩子不合理的讨价还价行为或者孩子会养成我是否值得表现出适当行为。所以呢。这一点要清楚哦。另外,确定和所开发的强化物尽量是同年龄相匹配的。同时在建立一个新行为,强化应该立即,强化物应该具有强化的功能等。
总是犯这种错误,得改改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