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881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言理解力训练之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2 09:2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汉普爸爸,你好!
今天听到你的讲座“说与做”,今晚听不完了。明白了求真和向善,一致表达阶段和行为矫正阶段。
我知道我儿子这个做说一致没有做扎实,或者说就没做,上次你给我解答之后,我也注意做说一致。
听到这个例子:下雨了,去拿雨伞。我儿子这个话也是能听懂的。那是不是说他也可以做到做说不一致?我想问的是:就我儿子这个情况来说,
这个做说一致或做说不一致可以根据他具体的理解来,如果他在表达方面不准确,或不能表达时就采取做说一致,如果他能理解的也可以用做说不一致。

汉爸 12:36:57

做说一致是要扎实做的,如果没打好这个基础,就会感觉孩子的说比较乱,就会发现孩子的主动说能力还是上不来。孩子说的乱,家长然后再纠正乱时,会感觉怎么说都不太好。往往是太啰嗦,又感觉不啰嗦就好象说不清楚。

我这样理解:求真表达也就是做说一致,占大多数。求真是基础。但家长往往会觉得难以掌握,因为往往不矫正也是不行的,于是建议,说上求真,做上矫正。或者说上求真。

比如:孩子把玩具吃嘴里了,妈妈通常会对孩子说,不能吃嘴里,然后把玩具拿出来。
其实在这个地方,可以这样做:玩具吃嘴里了,然后把玩具拿出来。这就是说上的求真,做上的向善。
当孩子在种情况下有能力表达出,玩具吃嘴里了时,家长可以进行说上的矫正,比如对孩子说,拿出来。

比如:孩子在公园把袜子扔进水池里了,这时,说的可以是“袜子扔水里了”,接上做的矫正就行。

比如:孩子在家骑自行车,骑在自行车上,我上去阻止住车动不了,对孩子说“到外面骑”,然后就是磨他不能骑自己下了车。想出去骑车时,要让孩子表达“到外面骑”等这种说法。孩子骑在车上,如果对孩子说骑在车上,然后拉他下来或阻止他,这种处理不好。如果这样做,孩子能表达出来骑在车上,然后明白接着的是下来,这种塑造目标是有问题的。因为骑在车上,并不完全是个负性行为,家里骑车是个负性行为,那也可以说“汉普在家里骑车了”,然后阻止,这种说上求真,做上矫正可能也会有点问题。因为孩子分辨不出
家里骑车和骑车的区别,如果孩子有这个能力,那是可以这样做的。如果孩子没这个能力,那就教孩子正性行为,对孩子说“到外面骑”,然后就是磨他不能骑自己下了车。
想出去骑车时,要让孩子表达“到外面骑”等这种说法。这就是说上矫正,做上也矫正。这个也需要孩子有一定层次的能力基础。而有的人会说,这时,对他说下来,拉下来就行。也可以这样做,但一定要配合上,让孩子骑车这个行为的建设。所以,要找时间出去骑车的。

我有些考虑。

因为,比如:一个经典例子,孩子在椅子上踩,这时应该怎么做呢?
做法好几个,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好做法,就是对他说坐下,然后在做上辅助他坐下。

如果是我来处理,我会说“踩椅子”,
然后在做上辅助他坐下。在最初孩子的做说一致对应是很有讲究的,是很细节的。按照做说一致的原则,孩子在踩椅子应该说踩椅子,紧接的行为是坐椅子,那么坐椅子时说坐。如果孩子在踩椅子,而你对他说坐下,然后辅助他坐下的话,孩子有可能把坐下这个音与踩椅子这个行为连接到一起。于是,他一边在椅子上踩,一边说坐下,可就是“不知道”坐下。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比如:有的孩子一边打小朋友,一边说不能打小朋友。
有的孩子一边说不吃肯德基,一边使劲往肯德基跑。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做说一致原则没有扎实打好基础,或者说是孩子做的不是妈妈说的,孩子不想做的是妈妈说的。于是孩子对词对句子的理解也是乱的,所以,求真,是孩子的基础。孩子的心是什么,就替他表达他的心,孩子的行为是什么,就替他表达他的行为。求真基础做扎实了,向善是很简单的。

下雨了,去拿雨伞。我儿子这个话也是能听懂的。那是不是说他也可以做到做说不一致?

答:
做说始终是一致的。不一致也是一致,为什么?起初孩子训练时,孩子的行为是一个单个的行为,进行音的对应。还记得那些场景吧?对孩子下个指令,摸摸头,老师在做示范时不小心碰了一下肚子,那孩子也是一模一样做。因为,孩子把摸头,碰肚子,这二个行为没有能力分开,其实我们教他的目标就是说摸摸头,就对应摸摸头这个行为的。如果有无意识的行为,会被孩子“抓住”的。因为孩子
对行为的分辨力就是不行的。

如果从更高一层的层面来看“下雨了,去拿雨伞。”这也是个行为,也可以看作是对二个连接在一起的行为的说。行为链我讲过一节课,很重要的概念。
行为链只不过是粒度稍大一点的行为而已。其实也是可以当作一个行为来看待的,因为里面的每个单元都是通过做说对应做出来的,孩子理解了的。所以,在当前场景下说这个句子,是完全对应的。还是个求真。所以,场景里面有场景,场景外有场景,叫做场景嵌套。就看孩子在哪个层次了。在适合的层次教孩子。

我想问的是:就我儿子这个情况来说,这个做说一致或做说不一致可以根据他具体的理解来,如果他在表达方面不准确,或不能表达时就采取做说一致,如果他能理解的也可以用做说不一致。?

答:
我认为是的,做说一致是做说不一致的基础,为什么要做说一致,是为了孩子能准确表达。为什么要做说不一致,因为妈妈想给孩子下一个行为。其实依然是做说一致,是对下一个的说,下一个做的一致。这需要孩子已经明白当前做说一致这一原则的,如何判断孩子明白了这一点呢?那就是孩子能主动说出这个做的说了。其次才能明白,即将发生行为的说做也是一致。我们家长往往太“着急”。
越着急发现孩子的语言越乱,原因在此。通过日积月累大量的做说一致的行为,养成一个做说致的习惯,来让孩子明白做说一致的原则,有了这个原则,孩子的理解力就有了基础。做说一致,要做几年,我和汉普做了三年,达到一个主动说和理解力很不错的层次上,因为从来就没有乱过,他在那边用了三年,我在这边用了三年,我们终于打通一个通道:做的和说的是一致的。现在是通过这个原则,可以说抽象一点的词和句子,他也可以立即说出来。于是,中间,旁边,左,右,上,下,湿,干,等等词的掌握,也才是最近半年或一年内的事。这就是通道的力量。通道还会给我带来更多的收获。

举例:上周末的周六,汉普拉弟弟睡午觉,弟弟趴着,汉普要让他仰过来,不知道怎么说,只是上手扳弟弟,这时,我说仰过来。第二天,睡午觉时,同样情况下,汉普说仰过来。一次就可以成功,

就是来源于几年的严格的做说一致的扎实基础。希望能看到这篇文章的家长,广泛传播,让更多的后来的孩子受益,因为现在不少家长后悔的,也正在于这一点上。

你会发现一点,弟弟趴着,应该说趴着呀,怎么说仰过来呢。与做说一致是不是有违背呢?我想说的是:做说一致,其实是心做说一致,或心说一致。当下孩子的心是要让弟弟仰过来,于是他有此心,就会出现此行为,有此行为我们才发现应该做说一致。要紧紧抓住孩子当下的心。

孩子在家里骑在车上,当下的心是在家里骑车,而不是下来,所以,不对孩子说下来的,因为他的心是“在家里骑车”,于是应该表达他的心。

当孩子在打小朋友时,他的心是“打小朋友”,表达他的心,打小朋友,然后拉开。

当孩子在椅子上踩时,他当下的心是踩,不是坐下,也许他压根就不知道坐下是什么意思,于是你说“坐下”这个音时,孩子的心是“踩”而不是“坐下”,于是,孩子一边在椅子上踩,一边说坐下,就是不坐下,不是他知道坐下而不坐下,而是他压根就不知道坐下为何物。因为孩子往往是把外面的音和他内在的心对应起来的。因为孩子也是在努力找通道走向外界的,没有人愿意把自己封闭起来的,动物园里的猩猩长期关在一个小房子里,最后喜欢给人洗衣服,为什么,动物也不愿意自闭的,更何况是人。如果对孩子说坐下,急于进行行为矫正,那么孩子的真实表达和理解力的提升,可能就受挫。

家长001 22:42:53
或者我儿子做说一致这个通道没有打通,就不要去做做说不一致这一步。

汉爸 12:36:57
做说一致的原则要通过做说可以一致的行为来努力扎实打下一个基础。能做说一致的要尽量一致,因为孩子是通过这个原则在这里面掌握词汇句子的。这是通道,有了通道可以学会很多的词汇,甚至很抽象的词汇,而这些抽象词汇,在孩子训练的初期,你可能想都不敢想,但是,现在他就能学会。汉普就是这样的,他的残疾证上面标定的是贰级。一级二级属于重度。而我从来就没有认这个卯,如果我认了,就是开脱自己害了孩子。而我通过这些年的体会,其实是我们没有好好教好孩子,他可以学会很多很多,也可以一下就能学会。什么智力不智力的,我从来不去想他先天如何,有的人一说就说这个孩子先天不行,太重,那我想说的是,你仔细研究没研究如何促进这个孩子呢?比较讨厌一说就说这个孩子重,不行,这非常武断,也非常害人,其实是无知的行为外现。一看到孩子,应该想到的是,
我如何促进这个孩子,如何最大程度地促进这个孩子?如果这样去做,收获比预期的要高得多。说孩子不行,就是为自己开脱,也是自己黔驴技穷的外现行为,于是也就关上了上帝还留给我们家长的那个窗户,真的就没希望了。其实,对于孤独症来说,天灾只有三分,人祸却有七分。

家长001 22:59:57
他会说:妈妈帮拿水。妈妈帮我撕开。今天,我在上面一个地方,他在下面一个地方,要尿了,我替他说“我要尿尿了。”
然后我儿子说:“妈妈帮我尿尿。”我只好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赶快脱裤子。”然后,他要上来了,说“妈妈帮我上来。”
其实他是想要我拉他上来。我纠正他“妈妈拉我上来。”很多时候我儿子会主动说,但很多时候表达不准确。像这种情况,他先主动说,然后我纠正他,这算做说一致吗?我是应该不等他说说在他前面还是在后面纠正?
好像我是理解了你的做说一致,但实际运用还是不行。

汉爸 12:36:57
语言是有阶梯的,从最词到词组,句子里能不要的成分最好不要,因为现在不要,将来这些成分就能进来,现在要了,造成将来的麻烦。“帮我”这个词就非常之高,很抽象,拿不出来给孩子,还干扰了孩子将来对这个词的理解。所以 有些是不敢教孩子的,我说孤独症的教育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是这个意思。我教汉普,最初是水,而后是拿水。而后是爸爸拿水。于是在同一情景下,他可以随意地说出这几种说法的,而且很正确。因为他理解了,是一层一层上来的。

帮我这个词,到现在我都没让孩子碰一下的。他还没有上到那个台阶,不能提前进入造成负担。可以就非常直观的句子进行扩展,爸爸拿水,我说找妈妈,孩子到妈妈身边,说妈妈拿水。所以,想扩展孩子的说,前提是制造出合适的做出来。不要在嘴皮上教孩子,这是大忌。

我只好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赶快脱裤子。”不如“自己脱裤子”孩子还理解得快,孩子这个理解了,这是第一。

然后,他要上来了,说“妈妈帮我上来。”即使这样说,也应该说“妈妈帮我上去”,去和来的使用理解要做的。顺便说一点题外放,来和去这二个动词也是要区别出来的,基于这一点考虑
我们开发了迅语开口说动词http://user.qzone.qq.com/39768424/main#!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53043638  可以在ipad上使用,目的就是这种准确的理解,非常重要。我们教孩子往往是高了,快了,多了,复杂了。把复杂的变简单给孩子,孩子就可以掌握复杂的,如果直接给孩子复杂的,孩子始终是乱的。这也是因为没有求真,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替孩子说,于是出现“上去”说成“上来”。同时,表明孩子是不理解来和去的。如果不理解来和去,在有来和去的句子里,就听起来怪怪的,更可怕是的这个孩子理解力上不来,所以,语言的基础是理解力。语言要精准。精准的语言就是分化逻辑理解力。

其实他是想要我拉他上来。我纠正他“妈妈拉我上来。”

应该是妈妈拉我上去。我觉得还是说“拉”,然后拉他上来的过程中,你可以暂停一下,让孩子能说出拉这个词。如果孩子能说出拉这个词了,可以增加,拉我。如果孩子的我你他还不行,没有开始教的话,这个我用他的名字代替更有利于他理解一个动名短语。我们时刻其实是给孩子一种理解力,不只是说上飘。

我教汉普拉和推时,是每次进肯德基的门时,门上面往往有写的字推和拉,也有对推和拉的行为的定义,比如,当写的是拉时,你推就推不开。当写的是推时,拉却拉不开。所以,行为规律在普遍存在的,ABA是普遍存在的。如果上面写的是“拉”字,你却只能推开而不能拉开,这违反行为规律,只能说明饭店的管理者故意糊弄顾客。

妈妈拿水,爸爸拿水,妈妈撕开,爸爸撕开,就足够了,在目前来说。我觉得不要出现看不见摸不到的词,如果他的台阶还没到那个高度的话。

“妈妈帮我尿尿。”说成“妈妈,我要尿尿”更好,也更直观。“帮我”这个词教得太早,于是孩子泛化了,我们听起来觉得不对劲,是因为泛化过头了,有的人说孩子的泛化能力不好,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孩子的泛化能力是非常强的,孩子说门是地铁,就说明孩子有很好的泛化能力,而他却表达不出来,是表达障碍,是精确的表达障碍。精确的表达才能分化他的大脑,提升他的理解力。大脑就是细胞不断分化的过程,通过外面的说和做不断地分化,促进大脑的分化。从外到内,治疗孤独症,这是我们遵守的原则。因为直接在大脑上动手,所有的人都想一下解决问题,但解决了吗?没有。但现在依然很多人前仆后继,去“去买概率为0的彩票”,为什么呢?因为这样最简单,脱离痛苦时间最短。而最后,赢的是彩票站,没有花一分钱,通过害人不偿命的通道,钓得大把大把的“零和”财富。如果不清楚什么叫“零和”,可以在百度里查一查“零和”。

像这种情况,他先主动说,然后我纠正他,这算做说一致吗?我是应该不等他说说在他前面还是在后面纠正?

最好在他前面直接给正确的说法,让他说,然后做。如果他说出来,不精确,那也可以重新来说正确的,再做。或者,在做的过程中,分几个暂停,出他的主动说词或句子或短语。句子最好从词开始,如果孩子已经在句子上面飘了,那就说最简洁最直观的句子,这样用利于他理解,而不是记忆,如果理解少,记忆多的话,我们一定要将孩子的话转移到理解上面来,由理解而说出来。说能力跑在理解前面,造成乱说,这样的孩子很多。

语言的分析与建构,我坚持由下到上,由词到句子的路线,而不是由上到下,由句子到词的路线。因为我发现,本来可以用较短时间让孩子说得精确,却因为路线问题,而费了大量时间,还留下些说不太好的习惯,结果再进行说的矫正。比如孩子已经说出来了,你却不得不再进行矫正,为什么?以前语言训练的问题,在现在反映出来了。也必然反映出来。语言不能精准,理解力当然就上不去,语言与理解力是一齐上升的。说跑在理解的前面了,这样的孩子乱说,自言自语,背儿歌,不合乎实际。

那为什么不在开始就教孩子合适的说呢?比如,我现在教汉普,是把他的行为拍成照片,看图说话,由图到说,当然这里面依然有很多的语言训练知识的。但这是个方向,于是,他的主动说很切合实际,没有乱说。我把他洗澡的过程拍照片,看图说话,结果现在洗澡时,他可以说,脱光衣服,准备洗澡。我把喷头拿下来。爸爸给我洗头。试想一下,如果他洗澡时背他学过的儿歌,合适吗?你可能觉得,没什么。但孩子的理解力没有往上提。他应该说当下的做。一回到家,先说,我回来了。我从学校回来了。等,就是说当下的做,这个意识必须训练出来,才有更高的沟通。

家长001 23:27:17
另:每天中午我用单车接我儿子放学,经过一个地方,他每到这里就说:那是地铁站。我说,这是农村,没有地铁。过了好长时间我才想到停下单车问他,他指给我看,我终于明白原来是一户人家的大门有点像地铁的门,但那也只是门有点像地铁的门,他说成是地铁站,我想他认识地铁,知道那不是地铁,所以就说是地铁站。他不明白,这里根本不可能有地铁。或者说他明白这不是地铁,只是表达错误。我很不能够理解我儿子,我不知道他这是什么思维,我也不知道他是哪种想法。我只好和他解释,不管他能不能听懂:那不
家长001 23:27:17
是地铁,是别人家的门,像地铁的门。这以后,每到这里,他又重复我的话。

汉爸 12:36:57
孩子内在的理解都有,他是表达障碍,表达不能精确的障碍,表达不能分化的障碍。一般的原则是不对孩子说不。所以,孩子说地铁站,那就应该促进他的说更合适,可以说“门”,这个地方孩子是不会表达所指的名称,于是找一个相近的来表达出来,相近的是什么呢?孩子拿了地铁站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给当前的所指命名。孩子能力超强!

说明孩子有很好的归类(联想)能力和拼图能力。这就是归类。这时,可以说门就足够了。想想,如果孩子一到这里,就指着那说门,这是非常好的表达呀。如果这种表达出来,我们可以继续扩展下去,可以把“象”引入,因为孩子本来就是通过归类而表达出来的,那就可以教他“这个门象地铁门”。其实这个词“象“孩子已经理解了,却苦于表达不出来。

我们的目标就是表达出孩子的心,孩子的心里面有弯弯绕千千结,他有他的思考过程,而就是说不出来,那我们把他的心的每个弯绕替他说出来,最终过度到他主动表达他的心,这个孩子也就得到拯救。

妈妈解释的一大堆,越解释越弄糊涂孩子。结果孩子做说一致的能力很不错,于是到这里就说这话,这话却不合适,都是我们教孩子成这样的。孩子自身发展出来的做说一致的原则能力,而我们教他的却是看得见的做与看不见的说一致对应,最好做也简单,说也简单,对应也简单,不必复杂。

这是农村,没有地铁。这种句子可能高了,在孩子连所指的名称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前提下,说这些,如果孩子是想让你说那个东西的名字,而你说这些,他会给你否定的行为的,但孤独症的孩子就缺少对他心的表达。如果孩子到这里就说,这是农村,不是地铁。很奇怪。如果孩子指说门,那就很正常。也有了进一步促进的基础。想想,如果正常孩子的话,会如何说呢?他一定可以精确地说出他的想要,于是你可以帮助到他。比如:他说,那是什么?你就说门。如果孩子说,那是什么,你说那是农村不是地铁。孩子会说我问你的是,那是什么?孤独症的孩子就差在这里,他有心却表达不出来,只有我们通过他露出的行为来辅助他一点一点把他的心中千千结打开,释放出来,他的心出来了,这个孩子就走出孤独了。

当下的做,当下的说“这是农村,没有地铁。”,不管承认不承认,你也在自觉不自觉地使用做说一致的对应的原则,只是这个对应里面,还是要分阶梯的。显然这个说太高了。那么说的第一个台阶是什么呢?“门”这个音。(我说的是音,是没有意义的音,我们给孩子发一个音,往往容易先把这个音认为是孩子已经理解了的,这是大错。当发一个音对孩子时,要想到我发的只是音或音串而已,音后面连接的做才是解释这个音的,这个音有了做的解释才成为指令或说。用孩子不理解的认为他理解了,于是,把这个东西当作工具,让孩子理解你想让他理解的,这句话对于家长来说是刻骨的,如果你还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功夫还没到。你说的音,就是他理解的目标。音的一个一个随意化,一个一个的积淀,一个一个的意义化,才有了简单的说来解释更复杂的音的基础。用孩子能理解的,已经理解的,当作工具,让孩子理解还没有理解的。不是把孩子不理解的拿来,当作工具,认为孩子理解了这个工具,于是教他他不理解的目标。用不理解的教不理解的,往往犯这毛病。比如:X是多少?答:X 是 Y加X减Y。结果孩子就记住这个形式,而无法理解,这就是无意识的辅助退缩不掉。也不可能退缩掉,退缩掉了,孩子就没有依赖了。这种形式辅助是断头台,不是楼梯中的一个台阶。)

他不明白,这里根本不可能有地铁。或者说他明白这不是地铁,只是表达错误。?
答:孩子一切都明白,是表达障碍。孤独症的孩子不是没有内心,都是很敏感很有内心的,行为是内心的外在,哪个孩子没有行为呢?问题行为也是行为,也是心的表达,是表达障碍。
表达和沟通障碍长期得不到解决,他的心飞不出来,又不得不接受所谓的“行为矫正”,甚至还有暴力,最终孩子向内坍塌,去了他最不应该去的地方。非常之可惜!
妈妈已经说出所担忧的事情,那就可以带着孩子去看一看,实地求证一下,用做来解释。不过,我感觉,问题不在这里。孩子的视觉能力往往好得很,你分辨不出来的,他早就分辨出来了,你从形式上连接不到一起的,他已经连接到一起了。孤独症是表达和沟通障碍,具体可以说是:沟通工具障碍。语言是最正常化的沟通工具。语言就是解决孤独症的钥匙。

2#
发表于 2015-3-24 21:47:12 | 只看该作者

re:真是个细活啊

真是个细活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7-5-10 00:26:50 | 只看该作者
收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24 16:2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