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六A的力量 父母的一天,孩子的一生
 
 
 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培养孩子的首要目标是什么?
 帮助孩子,发展受益一生的品格。
 据研究报告记载,现在精神病、抑郁症、恶性肿瘤、自杀等、、、、都是和父母的关爱有着至关重要的原因。
 我们从哪里学习做父母?绝大多数人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如何养育你的孩子:
 强权式,以父母为中心             溺爱式,以孩子为中心
 爱                                           管教
 
 管教                    爱
 忽略式???????             平衡式,。。。。。
 权威
 责任
 关爱     时间
 赞赏
 接纳
 权威和责任是对孩子的管教和约束,给孩子设立界限,成为自尊自强的孩子。
 爱和管教的平衡定律
 亲密关系+管教=顺服
 恶略关心+管教=叛逆
 从小建立和孩子的亲密关系,才能更好地管理孩子。
 
 接纳1·1
 建立安全感和自我形象
 小插曲:方老师提问在座的父亲一个问题。
 如果你的女儿突然有一天告诉你怀孕了,你会是什么反应?
 有回答很生气的、有沉默的、有质问到底是谁干的?、、、、
 
 麦道卫博士是一位教育专家,也是一位很好的基督徒。可是有一天,他的女儿突然认真的告诉他,说自己怀孕了?与大多数父亲一样,我想麦博士提到女儿怀孕的消息应该也是极其痛苦的。但是他选择了接纳,决定和女儿面对所有问题。
 当然结局是皆大欢喜的,女儿并不是真的怀孕了。
 无条件的接纳孩子,意味着像孩子表达你的爱
 
 让他们懂得,不论他们的行为如何;不论他们犯了多大的错误,多么的失败,我们的爱永不离开。
 麦道卫博士
 有一天中午,香港来了一位牧师讲了他的经历。
 那是他妻子怀第一个孩子时,到了怀孕后期,妻子突然生了甲状腺肿大的病。他们去医院检查,医生让他们放弃孩子,因为孩子极有可能会是脑瘫。听了这个消息,他们夫妇是非常的痛苦。怎么办?拿掉孩子?可是基督徒是不允许堕胎的,可是他们一直在想这个脑瘫的孩子将会给他们带来很多困难和痛苦。那一阶段,他们被这问题痛苦纠结着。
 直到有一天,神给了他亮光,他自己突然想到自己多么自私。他只想到脑瘫孩子的种种不是,却从来没有想到怎么样去帮助孩子。
 最后,夫妇决定怀着喜乐的心来迎接孩子的降生。当然,孩子不是脑瘫,皆大欢喜。
 
 多少自闭症家长也许都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知道这个孩子是自闭,说什么也不会生下的。
 我们没有真正的接纳孩子,只是看到孩子带给我们的伤害。总是埋怨一切,其实,自己从来没有想过,如果没有这个孩子,我们会有很大的成就吗?、、、、、
 其实即使没有这个孩子,我们一样会有各种不如意的。不要想太多的如果,人生路上没有如果。
 伤心难过之后,我们还是要站起来继续爱孩子。因为自己是孩子惟一的妈妈,而他是你的孩子。
 
 幻灯片:rick的马拉松
 rick从小是一个脑瘫的孩子,他从来没有站起来过。
 在他十五岁生日时,他突然对爸爸说,他要去跑步,不是普通的跑步,是跑马拉松。
 爸爸决定帮助他完成心愿,和他一起跑(当然rick仍然还是坐着轮椅上,爸爸推着他)。
 他们跑啊跑,跑了几十年。终于跑完了马拉松。
 夕阳下,爸爸的身躯多么的伟岸。
 爸爸成了孩子的身体,爸爸就是孩子的腿。
 他们一起跑,他不是孤单的,他是和爸爸一起跑。
 而你们愿意做孩子的腿吗?你们愿意做孩子的翅膀吗?
 跑了这么远的路,rick什么都没有做。
 他什么也都不能做。
 一切都是他父亲的接纳。
 使他白白的承受这一切。
 
 接纳
 如何接纳你的孩子?
 在无条件接纳中长大的孩子更利于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感。他们在与父母关系中更有安全感。接纳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他培养了孩子的安全感,使孩子更加愿意敞开自己,在你和孩子之间建立起更多的信任。
 早期发现并发展孩子的天赋。按照孩子的天性去养育。
 接纳情绪的训练
 家长们面对以下情况会是怎么处理呢?
 1、坐到餐桌上,孩子说:”这个才太难吃了。
 2、我一点都不喜欢我的班主任。
 3、我不想做作业了,太累了。
 4、今天在学校真没劲。
 5、我很小明。
 6、我明天不想上学了。
 7、我不想床衣服,天气太热了。
 方老师说自己不小心从凳子上摔下来,老公和儿子的反应。
 老公:你又从凳子上摔下来了?我给你说了多少遍了,你的平衡感不好,叫你不要站在凳子上拿东西。你看不听,又摔下来了。
 儿子:哎呀!妈妈,我真难过,看样子你一个人在家我真不放心,、、、、、你下次一定要小心啊。
 
 有一天,我生病了。躺在床上对老公说:“老公,我病了,看样子不能为你们做早饭了,怎么办?(我期望中的回答:”老婆,没关系,你生病了,我应该来照顾你,你好好躺着,我来给你做饭)老公听到我病了,走到我跟前握着我的手说:“老婆,你生病了?那你好好躺着吧,不用管我们。我们就先不吃饭了,我一听,直接晕了。
 接纳情绪的三个改变:
 心不在焉——全神贯注
 听内容——听情绪、啊、哦、嗯、、、
 着急提问,表达——重复孩子的感受。
 赞赏:建立自信心的秘诀
 赞赏必须建立在接纳的基础之上。
 赞赏让孩子感觉到自我价值。
 赞赏要独一无二,不是形式主义。
 赞赏让孩子朝着正确方向成长。
 赞赏是行为定位的参照点。
 赞赏取代论断(大象的桩子)。
 让赞赏能够不断地临到你的孩子。
 赞美的四大误区。
 *忽略型  *压力型   *操纵型   *依赖型
 如果你的孩子告诉你考了100分,你会做出什么回应?
 反正我自己就是一个操纵行的人,那次儿子告诉我考了100分,我高兴地说:”你表现太棒了。你想吃什么?妈妈马上去给你买。你下次还要再考100分啊,妈妈不光给你买好吃的,好给你买新衣服,玩具。
 没有误区的赞赏:你考了100分啊?你是不是很开心呀,告诉你,妈妈也为你高兴。你的努力让妈妈很开心。
 
 如何赞赏你的孩子
 *认同情绪
 *用描述式的赞美,说出事实,概括出品格。
 *表达无条件的爱。
 *说出你的美好感受
 *男女有别
 
 关爱:生命的维他命
 没有关爱,生命就会枯萎。
 要让对方知道自己是需要爱的,并且是强烈的爱。
 方老师举例:我老公说:“我真的很爱你,我就像一把热水瓶,外面冷里面热。我就告诉老公,我才不管你是什么热水瓶呢!我不喜欢你外面凉里面热。我需要你里外都是热的,不然你说老说你里面热,又不热给我看,谁知道是真是假?你必须马上热给我看。
 反省自己有无爱的表达。
 *没有人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对情感的需求。
 *父母要为孩子做出相亲相爱的典范。
 我在家就不太注意给孩子树立典范:有时感觉老公不能及时回应我时,我就说你这个人真是讨厌。你再这样我过去打你了,你别想再让我给你做饭吃了,、、、、、
 又一次,我突然发现老公没有穿鞋在地板上走来走去。我立即就很愤怒的看着老公,儿子赶紧对爸爸喊道:“爸爸,完了完了,你不听话,妈妈要揍你、不给你吃饭,饿着你、、、
 第一个原则:确定家庭的秩序
 提问题:妻子回到家第一个想要见到的是谁?
 95%的人回答最想见到的是孩子。
 而丈夫的回答后也是如此。
 其实应该把配偶放在第一才是对的。
 
 第二个原则:给予着和接受者
 做出好的给予着,才能是好的接受者。
 *每个人的心灵里都有一个情感账户
 *存款:让对方感到被爱
 *提款:让对方感到痛苦
 *存款来源: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债台高筑:任何小错都可能导致大罪
 情感存款:爱的五种语言
 *正面和肯定的言语    *身体的接触   *服侍    *礼物     *时间
 想一想,自己的爱人第一需要的是什么?看夫妻间的默契是多少。
 
 冲突后的关系修复:七个步骤
 1、首先我谢谢——
 2、描述事件的情景——
 3、表明你的感受——
 4、我所真正需要的是——
 5、对这件事情,我也有责任——
 6、我需要你为我做的是——
 7、谢谢你所做的努力——
 
 时间:时间是爱的衡量标准
 *接纳、赞赏、关爱都需要付出时间
 *付出时间要质与量的并存
 *要持续不断地关爱孩子
 在家辅导孩子学习,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可是无论我怎么教他都不会。我不知哪来的邪火,上去把孩子一顿捶打。老公一看很生气的说:“你怎么能这样呢?孩子的能力你是知道的,为什么还有逼他呢?老公这一出声音,直接我就更火了。我说:”你一回家什么也不管,孩子全让我来教,回到家你除了看电视就是看书,做好饭你还让我一遍一遍叫你,、、、、、、我把对他的不满就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全给抖都出来了。这一下,也有些激怒了老公,怎么?你觉得跟着我很委屈是吗?我说是啊!他也气呼呼的说:“委屈有什么用?难道你还跑了不成?我说:”我就是要走,不过了。老公说:“你这是逃避,你走了就减少痛苦了?我看你不用去做礼拜了,你信主白信了。我看你的坏脾气一点也没改。他这一说,直接把我醒悟了?我赶紧停下发火,冷静下来。老公一看他的话起了作用,就赶紧走到我身边握住我的手说:”老婆,不要发火,我虽然有错,你告诉我,我可以改正。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事情发火,悲伤。因为这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既然不能解决问题,与其痛苦过一生,你还不如开开心心地生活。
 
 家长们不光要关爱孩子,还要给自己放松时间。伤心时可以找人聊聊天,平常也要有自己的一些爱好,可以逛公园,逛街、、、、、甚至也可以八卦一下。
 给自己时间爱自己。经常和爱人回忆一下美好的往事。
 
 权威:保护他——约束不是控制的保护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必须建立起权威
 权威=威信+影响力
 *父母的品格建立起他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建立起影响力
 管教的五个误区
 *放纵型    *强力镇压型    *消耗型    *贿赂型     *惩罚型
 正确的方式:提前给孩子讲好标准,让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1、不要让孩子的痛苦控制你的行为
 2、把你的痛苦和孩子的痛苦区分开来
 3、帮助孩子看到,生活不是逃避痛苦,乃是要与痛苦结盟,从而学习成长。
 4、好的痛苦是让人成熟的,不是诉诸需求。
 有效地运用逻辑后果,管教的原则。
 *管教一定要按原则而不是按感觉
 *管教一定要约法在前
 *后果一定是让孩子感到不快的事情
 *接纳孩子的情绪
 *完全的饶恕
 两个关键的观念:了解惩罚与管教直接的区别
 在使用管教方式时要注意
 *管教一定要有爱的基础
 *可被管教的时间是短暂的
 方老师的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很期待下一次的讲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