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312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运用塑造法训练孤独症儿童的语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4 23:3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塑造法是行为改变的一种方法,是ABA中重要的方法之一。
孤独症儿童任何一个新行为的建立过程都是行为的塑造过程。在塑造过程中,首先将一个新的行为目标分解,通过强化近似成功的反应引导孩子朝着即定的方向和目标迈近,以达到建立新行为的作用。因此,运用塑造法的前提是掌握好目标的分解和强化。
目标的分解就是将一个大目标分解为数个小目标。分解的结果是要适合孩子的接受能力。如果难度超过他们的接受范围,孩子会知难而退。一般孩子如此,孤独症儿童更是如此。孤独症儿童的学习过程与其说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倒不如说是逐步培养自信的过程更为重要。很多孤独症儿童对困难异常敏感,也许在他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负面体验,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但又太缺乏自信。他们会拒绝学习他们认为困难的东西;如果强加逼迫,会严重挫伤他们的自信,甚至会引发孩子的自虐性行为或攻击行为。因此,分解目标对孤独症儿童来说非常重要。目标分解就如同上楼需要楼梯,教孩子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去达到终点。
强化的关键是判断强化的时机。强化孩子什么?强化孩子进步的地方。那么,依据什么判断孩子进步了?依据分解的每个小目标孩子达到了没有?如果目标不明确,强化就没有指向。强化的重点应该是鼓励孩子接近要求的任何一次行为。如果其间发生退步现象一定不能强化。否则,就意味着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
那么塑造法如何运用在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中呢?举3个实例加以说明:

例一:
小好,男孩,6岁。也许是生活在海边的原因,长得眉清目秀。笑起来还有两个甜甜的酒窝,很惹人喜欢。小好没有口语能力,生活中只有一些自言自语,叽里呱啦的,别人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他的语言训练就从模仿发音开始。教他发“啊”,他看得很认真,但说不出。我们就分解目标:
第一步:要求他模仿张嘴。
教他张嘴,他没有做出来。我就将他的手放在我的嘴上体会张嘴的感觉,然后,再把我的手放在他的嘴上帮助他张开。几次以后,每当我示范张嘴后,他会将我的手放到他的嘴上要我帮助他张嘴。如果我的手不动,他就自己把手放到嘴上,然后张开。逐渐地,他不用手的帮助就能张开嘴巴了。我们马上强化他。当这种行为稳定后,我们又开始进行下一步。
第二步:要求他张嘴发出声音。
刚开始的几次也许我们以前只强化他张嘴的行为,他只张嘴而没有声音。此时,他对模仿发音的理解就是张嘴。我们尝试发别的音,他都只有张嘴这一个动作。他认为,你一说话,我只要张嘴就行了,不用去想你到底在说什么。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我们对此行为不再强化。张嘴只是过度而已,我们要提高要求。由于没有得到强化,小好不再只张嘴了,他发出了声音,但不是“啊”。我们马上强化他。我们强化的是他发出声音的行为,尽管他发出的声音和我们不一样,但毕竟比只张嘴不出声音是进步了。
第三步:要求他发出近似“啊”的声音。
这一阶段,我们强化他发出“啊”的近似音。对于发出其他的音的行为不再强化。
这样,小好由于以前发的音没有得到强化。他就再随便发音了。他要认真听别人在说什么,要求自己作什么。努力模仿我们的发音,力求和我们发的一样。
第四步:要求他发音“啊”。
这一阶段,我们只强化他发出“啊”的行为。对于发出近似“啊”的行为不再强化。
一个模仿发音“啊”的教学过程,分解了四步。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目标。孩子在每一步的过程中,在不断调整自己。他在想别人要求我做什么,我应该怎样做。以逐步接近我们的目标最终达到我们的目标。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塑造的过程是为孩子提供达到目标的思路的过程。

例二:
小胖,男孩,4岁。弯弯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微笑。浑身上下胖墩墩的,很是可爱。小胖的模仿能力很好,别人教他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但自己从不主动说。需要什么东西时,就拉着妈妈的手指这儿、指那儿,妈妈和他生活了四年,对他的要求心领神会,有求必应。但是妈妈一直很困惑,为什么他会说,有要求时却不说呢?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做了如下训练:
第一步:祛除手势性表达。
小胖的语言一直停留在模仿阶段,没有上升到功能性。也就是说:小胖对语言的理解就是模仿别人说的话,自己有需求时不知道将语言作为一种沟通的工具来使用。小胖将手势作为表达的工具,而妈妈对他的满足无形中又强化了他的这一表达方式,助长了他的这一行为的持续。手势就足以满足他的需求了,还用什么语言呢?
第二步:要求对语言的模仿
具体做法是:在小胖有要求时,妈妈先示范,告诉小胖应怎样说。小胖重复出来后,再满足他的要求。如:小胖想喝水时,拉着妈妈的手。妈妈说“喝水”,让小胖重复说“喝水”,再把水给他。这一阶段的目的是用对语言的模仿代替手势的功能。
第三步:从对语言的模仿转为主动表达
语言的模仿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语音的模仿。孩子不需要考虑妈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只是把听到的声音模仿出来就行了。而语言的表达则要求孩子动脑筋考虑现在我应该说什么。这就需要一定的理解。
开始时,小胖不知道该怎样说,说什么。妈妈就提示他一个字,如“喝——”,小胖也重复说“喝”。他此时仍旧将表达理解为是对声音的重复。妈妈没有给他水喝,他有点儿着急。妈妈说“喝——”后面给了一个“水”的口型,小胖说“喝水”,我们马上把水给他,并夸奖他。
第二次,小胖想喝水,妈妈举着杯子说“喝——”,小胖自己说“喝水”。我们马上满足他。因为这时他已脱离了“水”的口型提示,比以前进步了。
几次以后,小胖想喝水,妈妈举着杯子,什么也没说。盼望小胖自己能说出来。小胖想了想,终于说“喝水”。妈妈高兴极了,连忙把水给他。这其间,也会出现反复,但妈妈坚持不说出来就不满足他。
渐渐地,小胖懂得,有要求时一定要说话。说出来,就会得到满足。他已能说“喝水”“吃饼干”“出去玩”等等。有时,为了一个要求,他会想半天。看他的样子很是认真。虽然表达的还不是很多,但他已经知道动脑筋了。
很多孩子都会在语言模仿阶段滞留很长时间而上升不到主动表达,有的甚至是几年。究其原因就是孩子将语言错误的理解为对声音的模仿而没有上升为交流的工具。而妈妈对其声音模仿的满足无形中又强化了他的这一行为,致使孩子的语言停滞不前。

例三:
大志,男孩,9岁。高高的个子。略显消瘦。皮肤白皙。大大的眼睛总是不多看人一眼。
大志在当地学校上学前班。大志的记忆力很好,诗词、歌赋倒背如流。平常一个人的时候自言自语很多,都是些儿歌、广告词之类的。大志有需求时知道找妈妈去说,如:“喝水”“我要吃饭”“我要回家”“哭了”“生气了”等等,但令妈妈困惑的是语言表达太简单,如何能再完整、丰富一些呢?
第一步:要求完整表达“我想吃饼干”
以前,他想吃饼干时,只要说出“饼干”,妈妈就明白他的意思,马上把饼干给他。但是他的这种表达方式别人不能很好理解。他是想吃饼干,还是想买饼干,还是别的什么意思。为了训练他的完整表达。当他想吃饼干时,我把饼干拿在手里。他看着我说“饼干”,我要求他说“我想吃饼干”。待他说完后,我把饼干给他。第二次,他对我说“饼干”。我不给他,他想了想说“我要饼干”。他见我还是没给他,他又想想说“我想吃饼干”。我很高兴,马上给了他。为了得到满足,他在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表达。他在努力思考,别人如何才能满足他。待这种能力稳定后,我们接着做了下面的训练。
第二步:要求在表达前加上人的称呼“***,我想吃饼干”
我手里拿着饼干故意不看他。他说“我想吃饼干”,我不理他,假装低头看书。他提高了声音说“我想吃饼干”。我还是假装看书。他上来搬我的头,让我转向他。我问“你和谁要饼干吃呀?”他说“王老师”。我说“那你该怎么说呀?”他说“王老师,我想吃饼干。”我这才把饼干给了他。
第三步:增加语言的复杂性
我们设计了一些情境。一天,我准备了他最喜欢的玩具——小斑马和他不喜欢的毛绒玩具。他看见了小斑马,高兴得就要抢,我赶忙放到我的抽屉里。他说“王老师,我想玩斑马。”
我把毛绒玩具塞给他。他把毛绒玩具扔给我,说“王老师,我想玩斑马。”我硬是把玩具塞了回去。他想了想,说“我不要娃娃,我要斑马。”我马上把斑马给了他。
一次,中午放学,我把他的书包拿走了。他追着我说“王老师,我要书包。”我不理他,径直往办公室走,他想了想说“王老师,给我书包,我要回家吃饭了”。
在训练语言的过程中,家长往往将对孩子的要求作为一种期望而没有转化为训练的内容。孩子的简单表达足以使他们的需求得以满足,而使得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丧失了很多训练的机会。不是我们的孩子不能提高,而是他们没有机会得到提高。

看到这篇文章很好,与大家分享下
2#
发表于 2010-3-26 20:17:39 | 只看该作者

re:贵贵姐姐,在以琳时我们许多的家长都认识你...

贵贵姐姐,在以琳时我们许多的家长都认识你并喜欢你,不只因为方老师表扬过你,更因为你平时的努力,各种培训活动都积极地参加,每天的课都做详细的笔记,大家还经常在精工宿舍的院子里你全情地陪贵贵玩。那种投入,是把心交给星儿的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20:59:37 | 只看该作者

re:我还是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啊,努力学习中...

我还是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啊,努力学习中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5-1-12 00: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