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贝壳眼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错误的激励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0-3-18 10:58:29 | 只看该作者

re:其实我以前也悄悄问过jing老师,ABA...

其实我以前也悄悄问过jing老师,ABA对OCD或其他焦虑症有用吗?
为什么到了一定的程度时,就不用纯行为学了,而是认知行为学(CBT)? ABA和CBT又有啥关系?

随便说说,发个牢骚而已。个人不想较真,太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0-3-18 14:13:14 | 只看该作者

re:看着上面这些对话,我都不敢回了。中午下班...

看着上面这些对话,我都不敢回了。中午下班回来赶时间,回了一篇,还没来得及回燕原的,这下似乎更难回了。呵呵。

燕原的一句解释是绝对ABA的,““在校孩子不安”不是原因,是表现。”很少有非ABA人讲这样的话的,握手!不过强化物可不是万能药啊,不是搁哪里都灵的,呵呵。

孩子在学校和在家的表现不一样,这个是普遍现象,正常孩子也一样。我们的行为是受环境控制的,不一样的环境就会有不一样的行为;同一个行为,在某个环境里会发生,换另一个环境就不会发生。举个例子,超喜欢唱歌的人,可以在家当浴室歌王,到了卡拉OK,因为听众太多,打死也不唱。

所以,孩子在家和在学校的行为不一样,要找原因,着重点还是要从环境着手。很多时候,我们是可以找到环境的影响因素的,但还是束手无策,因为外在环境没有办法为我们的孩子而改变。举个例子,孩子在家里接受ABA的训练,我们这里的很多家长都单独在家开了一个训练房间,这个房间里基本是啥东西没有,所以很少干扰物;训练的时候只有孩子和训练师一对一的进行,所以孩子拥有训练师的全部注意力。。。。。。但在学校,我们不可能为孩子单独开一个班,不可能把教室里所有的玩具教具都挪走,孩子也不可能拥有老师全部的注意力在他一个人身上。。。。。行为自然就会不同了。

最后,怎么样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一个字,难;两个字,好难!

尝试还是可以做的。首先,确定要改善的行为,“不安”不是一个可量化的行为,我们要更明确地定义这个目标行为。比如,孩子可以独立完成课堂习题——这个是长期目标。接下去,看看孩子目前的程度在哪里。再接下去,根据孩子目前的程度来选择短期目标。再接下去,根据这个短期目标来设计干预方案。强化物是一定有份参与,但怎么个参与法,也是关键。

我不再细分讲下去了,太复杂的一个问题,而且因为大环境里的种种限制因素,真的要设计到一个很有效的方案,还是很困难的。

不过,我爬过一点燕妈家的楼,貌似你的孩子是在家自己教的,没去学校吧?而且你家孩子的程度相当好啊。。。。呵呵,所以暂时应该不担心这个问题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0-3-18 14:17:54 | 只看该作者

re:CBT和ABA是两回事啦。CBT的发展也...

CBT和ABA是两回事啦。CBT的发展也是很好的,在很多心理疾病的治疗方面,都有实验证明的效果,临床用得相当多。以目前的研究来看,针对自闭症,最有效的还是ABA,这个论点目前还没有新的研究结果来推翻,所以先让ABA占着第一的位置再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0-3-18 14:39:20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朱老师,我家孩子是上到三年级在学校情...

谢谢朱老师,我家孩子是上到三年级在学校情绪太差,然后开始在家读书的,现在读了一个学期多一点。

我看见秋爸就手痒痒,这个行为得改,也许郭德纲能做强化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0-3-18 14:43:38 | 只看该作者

re:真复杂

真复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0-3-18 14:44:54 | 只看该作者

re:呵,没关系,下回咱见面,我奉上马三立马大...

呵,没关系,下回咱见面,我奉上马三立马大夫的纸包-“挠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0-3-18 14:50:30 | 只看该作者

re:呵呵,看到秋爸爸就手痒...我也看出来了...

呵呵,看到秋爸爸就手痒...我也看出来了,这里看到秋爸爸就手痒的人还真的不少。。。

国外的环境在这方面比国内好一点,special needs的孩子,只要行为上没有太大的偏差,认知能跟得上的,都可以进正常学校上学,有专门的teacher aid跟着,政府付钱,所以在教室里,虽然大环境嘈杂一点,但基本还是一对一地有人在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3-24 08:49:20 | 只看该作者

re:几天没上,居然被加精了,鸡动……我这...

几天没上,居然被加精了,鸡动……
我这块劣砖居然真的引来了众多高手们的珠玉,赚啦赚啦!
一路拜读下来,想起了儿子刚学的一首儿歌“大滴大滴掉到地上的,真不知是汗珠还是眼泪!”
总算领教“宝马”的马果然跑得不是一般的欢了,我一良家妇女居然跟“涉黑”拉上线了,冤啊!
理才的话句句直戳我的痛处,不过痛得让人清醒,好痛快!
其实我最该抓的不是孩子的行为问题,而是自己的情绪问题,不过书架上的ABA也该拿下来再好好读一遍了。
再次对楼上的各位诚挚地说声:“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0-3-25 01:29:13 | 只看该作者

re:jing老师,秋爸爸:我女儿2岁2个月,...

jing老师,秋爸爸:我女儿2岁2个月,理解能力很差,脾气更差。她最爱吃的东西是冰糖(呵呵,巧克力什么的,她至今无缘吃过),但是如果我在训练中加入冰糖做强化物,她就会脑子里只想着冰糖,嘴巴里的冰糖一旦“嘎嘣,嘎嘣”吃完,就立马拉着我跑去放冰糖的地方,不满足就开始大哭。而且我感觉她也完全理解不了,如果“你完成什么什么,妈妈就给你冰糖”。现在我已经完全停止使用冰糖做强化物(不幸的是,别的零食她也没有特别喜欢到可以为之奋斗的)。所以我们现在就完全没有物质强化物,但是正如Jing老师说的,精神鼓励对我们的孩子基本是没有作用的。我们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0-3-25 07:53:10 | 只看该作者

re:一一妈妈,你的情况我估计应该是你的强化物...

一一妈妈,你的情况我估计应该是你的强化物没有用对。

1)每次给孩子的冰糖的大小是多大?冰糖和署片那些不一样,它不容易分割,一粒应该也不小,就算你每次给一颗,孩子需要多少时间吃完?
2)给冰糖之前那个被加强的行为是什么?孩子要做多久?难度怎么样?

我之前提到过,我给孩子的加强物的频率是以秒计的,对于两岁多的孩子更是如此。

刚开始进行训练,介入强化物的概念,这个时候需要快速完成动作,然后给加强物;然后马上进入下一轮,这样不断往复——从而让孩子在做的过程里建立里“跟指令”——“强化物”之间的关系。

举个例子,教模仿:摸一下鼻子。让孩子把手放在身前(这个时候可能没有办法要求孩子看着你,手放在身前是一个准备动作,对于将来的训练中提高注意力有帮助),摸一下自己的鼻子,给指令“这样做”,然后辅助孩子摸一下她的鼻子,然后给一颗冰糖。当孩子吃完口中的冰糖之后,立即进入下一轮,还是从让孩子把手放好开始(辅助她放手,别指望她能自己放好)。

你举的例子中可喜的地方是,孩子在看不到冰糖的情况下,知道冰糖在哪里,还会拉你去找,这个是很不错的能力。

但反过来,如果你是做训练,就要试着让孩子坐在一个她不能随意离开的地方(对于两岁的孩子来讲,high chair儿童坐椅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家里没有,试着让孩子坐在角落,用桌子把她困住,让她不能随意离开。你手中的冰糖放在她看得到的地方,这样她就不会想要离开去找冰糖。我们不会要求一个两岁的孩子在桌前坐很久,有五分钟就可以放她走了(甚至更短),但在这个几分钟里,我相信你应该可以完成10-20轮的简单训练了。

行为——强化物之间的关系应该不难建立的,你再试一下吧。如果冰糖在实际操作中有困难,不妨试一下其它孩子喜欢的食物,包括她没吃过的,看看啥时候可以开戒,呵呵。

还有一点,如果某样东西被用作强化物来使用了,那么平常最好就不要给孩子吃了。这个东西就变成在特定的时间(训练中)才能吃到,这样也能提高孩子对于训练的渴望程度。毕竟现阶段的训练对孩子来讲也没有什么难度,大多以辅助为主,时间也短,应该不会让孩子反感的。

孩子不满足而哭闹,现在是最好的时候实行忽略。越早开始就越容易。

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0-3-25 15:34:38 | 只看该作者

re:平日里开发强化物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自闭儿...

平日里开发强化物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自闭儿的兴趣狭窄,甚至连好吃的都很挑。
2岁出头,做回合的之初,有个目标是要帮孩子建立起“上课”的概念。宜选那些每个回合能快速完成的些项目。特别是在给吃的时,他一做对了,就立即给他吃到吃掉。
一一妈妈说的情况,也许等她慢慢享用时间,比一个回合内的其他环节时间都长,就不妥了。这和前面强调的一样,会误让孩子过度沉浸冰糖享受中,而忽略任务的关联。小一点的食品,既能尝到甜头,又留下盼头才好。一小块薯片山楂片能够很快就被消费掉,利于重新回合开始。
短时间内重复很必要,更利于行为的习得,和在目标行为与强化物之间建立关联。像朱老师举例的指鼻子的项目,一分钟内完全可以完成2-3个回合,10回合3-5分钟内就结束了,又快又有强度,何乐而不为呢?
我常见到的一个错误是:
孩子完成了,家长说真棒等一堆赞扬话,然后又是击掌又是树大拇指,最后,拿出好吃的,还不给,还试图问答这是什么?你要不要?什么颜色的?我吃还是你吃?......好像很“扩展”很“丰富”,但实际上对于初练的孩子,不应该,这会严重脱离教学目标,会拖延强化的即时性。正确的应该是立刻实现奖励。我甚至手中早已经攥好了食品,一旦完成就直接放入他口中去,然后再来那些“丰富的”也不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0-3-25 15:56:46 | 只看该作者

re:“我甚至手中早已经攥好了食品,一旦完成就...

“我甚至手中早已经攥好了食品,一旦完成就直接放入他口中去,。。。”

赞一个!

对于初学的孩子,这个做法是必要的。(我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别忘了事先把吃的东西都先切成小小块的,还有别忘了洗手,哈哈)。强化物和行为之间越紧密,不仅更好的起到强化作用,也减低了强化物强化其它行为的可能性。

举个例子,教孩子摸鼻子,孩子摸完鼻子了,妈妈夸他,伸手去拿强化物,就在这两秒之间,孩子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这个时候把强化物送到孩子嘴里,就不知道是强化什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0-3-25 16:41:25 | 只看该作者

re:对这种做法,持保留态度。我宁可进步慢一些...

对这种做法,持保留态度。我宁可进步慢一些,也不愿使用。理由是:
1、感情上不能接受。我们孩子是人,有思维有情感,以条件反射的做法来达到某一个训练项目,过于残酷。
2、这种方法虽然在初期能有效地让孩子掌握某些训练项目,表面上进步很快,但危害也很大。
   它不符合孩子的心理发育规律,对孩子将来是否能主动学习、自我强化的意识起消极作用。
   它对行为强化过于简单,妨碍了孩子的思考过程。
3、它对自闭症的核心问题交往,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容易让家长过份专注于桌面训练项目,浪费时间。
所以宁可在技能项目方面慢一些,也应关注孩子心理状况。这种方法可以用,但要少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0-3-25 18:31:48 | 只看该作者

re:虽然不清楚楼上说的这种做法是指哪种,但是...

虽然不清楚楼上说的这种做法是指哪种,但是那123条是再耳熟不过,我还可以接着说出456来,那些都有过往贴子一一反击过,我个人不打算就此多说什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0-3-25 19:05:15 | 只看该作者

re:秋爸爸也别动气。相信每个爸爸妈妈...

秋爸爸也别动气。

相信每个爸爸妈妈的出发点都是想找到对自己孩子最好的方案方法。作为旁人,我们在这方面能帮的就限了。这个和信仰一样,有信仰的说服不了没信仰的,信仰不一样的彼此也说服不了。

我们只能希望孩子能进步就好了,也希望在孩子进步的同时,父母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小,相信这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我常常都拿这句话来提醒自己,抱着一颗平常心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0-3-25 21:00:00 | 只看该作者

re:我是认同ABA科学原理的,但是我感觉比较...

我是认同ABA科学原理的,但是我感觉比较难的一点是,
ABA的操作中,不能让孩子感觉到除了强化物和行为联系之外的东西,比如感觉对方是施压的一方,如果孩子能识破给糖就是要求他做不喜欢的事情,那么这个ABA的设计应当就是失败的。

所以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增长,ABA的方法要变化,不像对付两岁孩子那么简单。而这种变化,一般人很难掌握,斯金纳可以控制手表,罗杰斯可能就不行。

相比之下,人本主义就显得简单易懂了。
所以我的看法是,做ABA,需要专家团队和熟练的技术,孩子认知能力越好,ABA设计的越复杂,就越难做。
做RDI或者地板,需要情商好,社会性好的,容易和孩子建立关系的人。

希望这个建议比较客观,不包含信仰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0-3-26 00:55:40 | 只看该作者

re:精辟!各位的分析都很精辟!我汗啊!发现女...

精辟!各位的分析都很精辟!我汗啊!发现女儿的问题都这么久了,我还在这儿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我家的小魔女,一开始一点儿冰糖喳喳就能满足半天,后来发展到要求越来越过分,如果给她块小的,人家马上扔掉或者塞到我嘴巴里,接着哭,打滚,要大的!必须大到足够让她满意才行。而无知的我们一开始又错误地强化了她的这种行为。结果后来强化物就演变成了情绪问题引发物。更让我郁闷的是,怎么我高薪聘请的家教老师好像对付我女儿也一点儿招儿都没有,郁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0-3-26 06:05:47 | 只看该作者

re:一一妈妈,专业方向不一样,专长就不一样的...

一一妈妈,专业方向不一样,专长就不一样的。老师对教正常发育的孩子很在行,对教特殊需求的孩子有些经验不足,是很正常的。

孩子哭闹的问题,还是趁着孩子还小,干预一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0-3-26 09:13:00 | 只看该作者

re:等ABA难的做不下去了,心理学家们一般会...

等ABA难的做不下去了,心理学家们一般会用CBT,特别是针对高功能和AS的孩子。

但是CBT的效果仿佛不是那么好,
因为第一要求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要很强,
接着要求使用者的素质比较高,最好像罗杰斯希望的那样(见我家地里罗杰斯书评)。

两者的条件都是比较难达到的。
结果中间就有了一个空白,就像我家孩子这样,有一些心眼,聪明,但是逻辑思考弱,用ABA和CBT都感觉太困难。

也许高级一点的ABA能够的着,不过看起来,难学的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0-3-26 15:24:20 | 只看该作者

re:燕原,其实你是不太相信ABA的啦,否则话...

燕原,其实你是不太相信ABA的啦,否则话,说来听听也无妨。

我是纯ABA,但我不搞推销,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5-1-10 04: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