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楚砚寒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孤独症成因的新探讨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4-6-29 13:26:13 | 只看该作者

Re:孤独症成因的新探讨

楚砚寒老师:



    您的观点有些离谱太远。我是一名工程师,但我现在几乎是一个全职爸爸,近一年来我几乎不看什么报纸、杂志、电视,看书看教育之类的书,上网就上以琳这样的网站。有时,我领然然去看病时需要向大夫说明然然的情况,提到自闭症,大夫们总是会问起孩子小时候是否在封闭的环境中成长,我总是会耐心向他们解释关于这种病国际上的主流观点,改变他们“冰箱妈妈”的想法,思想正确才能行动正确,作为北京地区的大的机构,我很担心那里的孩子。

所谓浙大的教授,您可以自己问问他浙大的教材,浙大的教学体系,不靠学习和引进能行吗?



周吉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4-6-29 13:37:56 | 只看该作者

Re:孤独症成因的新探讨

我赞同方老师的观点,我认为对孤独症的病因是神经生物学的探索领域。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应当具备一定的精神病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在儿童孤独症的训练上主要还是心理学的方法,比如说流行的ABA行为分析等等都是。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现在有行为问题或者说心理问题的儿童不少,但我不赞成轻率地给他们定论为孤独症,有的孩子是一般的心理行为问题,经过训练有大的好转了,却被一些机构说成是治愈了孤独症这是很不严谨的。





我有一个患自闭症的女儿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小钦 重新编辑於 2004/06/29  13:43:53</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4-6-30 08:06:51 | 只看该作者

Re:孤独症成因的新探讨

我赞同方老师的观点,我曾经学过医学,现从事教育工作,是孩子的母亲,我个人认为对孤独症的病因和神经生物学有着极大的联系。当然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除了先天的发育外,后天的教育方式方法对其心理的发育会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的孩子也是孩子,也有着所有孩子都会出现的一般的心理行为问题。因此作为家长不仅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发育状态,还应该知道正常孩子的发育状态,注意区分自己孩子的正常与非正常状态,这对训练有着一定的影响



彪儿妈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xubb 重新编辑於 2004/06/30  08:14:54</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4-6-30 09:54:56 | 只看该作者

Re:孤独症成因的新探讨

下面是我最近看到得关于“依恋”心理的资料:

宝宝出生后,父母会守在宝宝的附近,一旦宝宝有什么需要,父母就会迅速来到宝宝的身边,给予必要的关照。所谓依恋是指宝宝与抚养者(通常是父母)之间建立起来的早期的爱的关系。

依恋在宝宝成长的许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信任的建立,自身能力的获得,以及人格的形成。

依恋关系的发展一般经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宝宝出生到一、两个月,他们会对任何人作出反应;第二个阶段,从宝宝两个月到七个月,宝宝更偏爱他们熟悉的人,但父母离开时,他们不会抗议,他们能从其他人那里获得安慰;第三个阶段,从七个月开始,持续到两岁或两岁半,这期间依恋是最强的,父母的离开会给宝宝造成非常大的烦恼;最后,也就是第四阶段,孩子开始理解父母的情感和动机,他们之间建立起一种伙伴关系,虽然这个时期依恋关系仍然很强,但宝宝对父母离开不会再那么害怕了。

宝宝对特定的人产生的依恋最早出现在出生后6个月,大多数宝宝在8个月时就建立了他们的基本的依恋关系。此时,他们认识到同样的人会以相同的可以预测的方式对他们的需求作出反应。

依恋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依恋具有生物学作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婴儿与父母的相互作用的模式确保了婴儿的生存。某些特定的刺激(人的面孔、人的声音、陌生的物体)可以引发婴儿的特定的行为(微笑、警惕地环视四周、哭泣)。婴儿的行为进而会使成人产生互补的行为,例如婴儿的微笑可以让成人回馈以微笑,深深地吸引了成人的注意力。

与这种具有保护性功能的生物学作用同样重要的是,依恋以其特有的方式帮助宝宝拥有了基本的认知方面的技巧。儿童行为与环境是协调运作的,它们组成了四种行为系统(其中包括依恋行为系统),通过检视这些互补的系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依恋的作用。

(1)依恋行为系统,促使依恋关系的形成。(2)恐惧警惕系统,帮助宝宝回避那些会危及生命的人、物或环境。这个系统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宝宝对陌生人的警惕。(3)参与行为系统,一旦对陌生人的恐惧被克服后,宝宝就会有勇气与家庭以外的人进行交流和接触。这个系统促使宝宝的社会方面的发展。对于宝宝进入人类这个社会性群体是极为必要的。(4)探索行为系统,可以使宝宝去探索周围环境。如果成长中的宝宝想获得生存竞争能力,探索环境是必要的步骤。

对于宝宝来说,存在着一个值得信任并且可靠的依恋对象可以给宝宝提供情感方面的安全,可以使参与系统和探索系统有效运作。如果依恋对象失去了或不可靠,宝宝就会启动恐惧警惕系统,忐忑不安的宝宝将拒绝了解新的人、新的地方,这样很难使宝宝发展出胜任自如的感觉。

宝宝与父母(主要是与母亲)建立的依恋关系有那些类型呢?这些依恋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摇摆不定型,后两型均为不安全型。当妈妈离开后,具有安全依恋关系的宝宝当妈妈回来时会主动找妈妈,与妈妈的接触可以迅速平复因妈妈离开产生的焦虑不安;而回避型的宝宝在妈妈回来时回避与妈妈接触;摇摆不定型的宝宝选择的行为方式或是寻找与妈妈接触,或是回避妈妈,他们的选择总是变换不定。

与宝宝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妈妈,当宝宝啼哭、微笑或发出其它信号时,她们总是高度敏感地作出回应。这类母亲对宝宝充满柔情、全心接纳,帮助宝宝但不干涉宝宝努力进行探索的行动。回避型宝宝的妈妈对宝宝的信号相对不敏感,避免和宝宝身体上的接触,几乎不表达关爱。摇摆不定型的宝宝的母亲在照顾宝宝时显得很笨拙,她们所作的基本上是为了满足宝宝的生存需要。妈妈所提供的刺激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何种依恋关系的建立,回避型宝宝与妈妈的接触数量是最多的,而摇摆不定型的宝宝与妈妈接触得最少。专家认为过多的刺激会导致回避,刺激不足会导致摇摆不定的反应,而适度的刺激才会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当然不是父母这方面就可以单独决定何种依恋的形成,宝宝的一些特点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宝宝的性别、活动水平、可爱程度、反应机敏程度、警觉水平、对疾病的敏感度、对刺激的分辨能力、以及其是否具有规律的可预测的行为,这些都影响着看护者对宝宝的反应。



<font color=red></font id=red><b></b><b></b><b></b><b></b>



让我们做得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4-6-30 15:11:34 | 只看该作者

Re:孤独症成因的新探讨

近来我上的最多的网站就是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网站,因为我觉得我们的孤独症训练方法很多是源于心理学的,我们的专业人员如果没有心理学基础容易造成生搬硬套.但我也认为孤独症是非常特殊的,不同于普通的心理问题,我们需要的是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支持,而不是在汗牛充栋的心理学文献中段章取义.

近来我很高兴看到一些心理学网站打算开办儿童孤独症专版,我也想建议版主考虑建一个心理学专版.



长沙市红豆儿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小钦 重新编辑於 2004/06/30  15:15:44</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4-6-30 23:14:37 | 只看该作者

Re:孤独症成因的新探讨

楚砚寒女士可能无法接受“你的观点完全错了”这样的批评。可是她的研究方法也不是没有问题的。完全照搬外国当然不对,但她提出的“后天的成长环境缺乏支持与鼓励极大地损害了儿童的正常心理成长”而造成孤独症并不是新的东西,而是在国外早已被否定了的早期研究观点。



现代医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一般要运用统计方法对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和对比。个别的病例不能说明任何实质性的问题。要不然的话就很容易得出“孤独症是由于消化不良引起的”等等荒谬的结论。



我见过的孤独症儿童的家庭里许多有各方面正常的小孩,我本人也有两个小孩,老大10岁了,完全正常而且还可以说是特别优秀。我们对小孩的抚养和教育从小(在老二诊断为孤独症以前)没有什么区别,别的家庭据了解也大体一样。所以我认为后天抚养和教育不太可能是形成孤独症的原因之一,也没有听说过任何科学研究能证明与楚类似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4-7-1 02:08:21 | 只看该作者

Re:孤独症成因的新探讨

不知道楚砚秋有没有做妈妈?还是只是一个研究者!我们家的孩子在他出生到现在,我们夫妻只有我离开过他五天,是因为要隔奶,我们的工作也不是很忙,我们一大家人有足够的时间陪他!再说,我们可承受不了这样一个大帽子!





相信奇迹会出现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4-7-26 16:40:58 | 只看该作者

Re:孤独症成因的新探讨

我作为一个对哲学和心理学方面都有研究的孤独症孩子的家长,我认为楚砚寒老师的研究精神是可贵的,但她的研究确实是误入歧途,其结论也是错误的,希望家长们不要受她的错误结论的影响而无端自责。

从本质上说,孤独症根本就不是一种心理疾病,而是一种脑部受了一定损伤的神经生理性疾病。孤独症孩子的问题在于,由于大脑的损伤导致了孤独症孩子的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先天都与正常儿童不同,正是孤独症儿童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的不正常才导致了他们的语言和交往障碍。而不是相反,不是由于后天的教育不当而导致了孤独症儿童的自闭。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根本就不是孤独症的成因,而只是对孤独症症状的发展和康复产生影响,好的教育会使孤独症康复得更好,不好的教育会使孤独症的症状向恶化的方向发展。

把孤独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并主要把它归结为家庭早期的影响,是美国在早期阶段对孤独症成因不了解的情况下的一种误解,目前这种观点早已被否定,而楚老师居然把几十年前精神分析学的错误观点检起来当正确的观点使用,很容易将许多这方面知识欠缺的人引入歧途。

孤独症的成因是一个脑神经医学问题,而不是一个心理学和教育学问题,是一般研究者根本就不应该涉及的问题,将一个生理医学问题当作心理学问题来研究,结果只能是制造认识上的混乱。

心理学、教育学上的研究倒是目前帮助孤独症康复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建议楚老师将心理学用在怎样帮助孤独症的训练康复上,而不要本末倒置地去用心理学方法研究孤独症的成因。

至于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所谓内因外因的观点,根本就是一种误导民众的经不起推敲的观点。这只能作为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而不能作为一种证明事物正确性的依据。

最后,我提请家长们也不要去别琢磨孤独症的原因问题,而应该考虑的是怎样帮助孩子训练康复的问题。孤独症的成因目前只能是欧美国家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医学专家才有发言权。并且揭开企原因肯定要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任何其他人的研究就犹如一个小学毕业生宣去攻克世界级科技难题一样,只能是做无用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5-1-1 10:2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