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小米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帮忙,1岁9个月的女儿过分依恋妈妈怎么办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8-13 20:24:05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忍[...

下面引用由[U]忍[/U]发表的内容:

小米妈妈,我看到过你的帖子,知道你和邹是朋友,还是想上来和你说一声,我的一个朋友,出国深造过,也是看孤独症很有经验的医生了,他对邹的泛自闭论很不以为然,他说在国外,是尊重个性的,现在,只要是去邹那里诊...

有点道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9-8-13 22:58:42 | 只看该作者

re:小米的情感是完全正常的,没有任何问题,倒...

小米的情感是完全正常的,没有任何问题,倒是很奇怪邹凭什么断定孩子的问题的,是否走进他的都是,我怀疑他是客观判断还是凭经验,婴幼儿的人格发育是分阶段的,难道他不知道孩子的情感表现是正常,那如果孩子情感是正常的,是否可以说是疑似自闭而非一定是自闭,要知道自闭会带给家长多大心理压力,反过来,这种压力优惠影响养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要客观,付责任,人性化的解决家长的疑问似乎不容易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8-14 18:05:22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忍[...

下面引用由[U]忍[/U]发表的内容:

小米妈妈,我看到过你的帖子,知道你和邹是朋友,还是想上来和你说一声,我的一个朋友,出国深造过,也是看孤独症很有经验的医生了,他对邹的泛自闭论很不以为然,他说在国外,是尊重个性的,现在,只要是去邹那里诊...



你说的很对。我现在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在家人,在邹外的专家比如杨教授陈达德都看了,认为孩子都很乐观,有问题但是很轻微。但是邹却对我依然说,孩子要进行结构化训练。我听了他的话,在宝宝1岁半就送进机构进行强迫式个训,给孩子带来很不好的心理阴影。让孩子更怕生。更敏感。

就算我是他的朋友,他依然不听我讲孩子在家表现是怎么样的。依然说孩子有很大差距。不能判断智商。而且令我不解的是,初诊的时候,邹让我离开小米偷偷走开,小米马上扑出来大哭。他当时说孩子是过度迷恋。而这一次,我偷偷走出,小米发现了,自己跟出来,看到我们,她又跟着邹回房间去玩了。邹又说孩子的表现不恰当。那小米该怎么做才对????????

而我敬爱的杨教授,隔了几天就见到小米,却惊叹小米的3个半月来进步神速。社会性很好。说她一定会康复很好。

我该听哪一个?杨教授可是台湾最有名的教授。

我是个记者,不谦虚的说,我是个有名的记者。什么样的伪专家我都见过,也有一定识别能力。杨,是我敬爱的一个,人品。学识等等都是。我无比相信他。但是隔了几天,和邹的判断为什么差异这么大。

杨也说孩子和普通孩子有差距,这个差距是先天的。但是他的意思是,孩子可以看不出来。

邹,把我半年来打入深渊,我现在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是否这个谱系都叫自闭症,都要怀疑他们的智商?他们的预后都很差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9-8-14 18:50:41 | 只看该作者

re:是否说邹如果给摘帽了,那就是严格地摘帽了...

是否说邹如果给摘帽了,那就是严格地摘帽了。

晨宝有必要去看邹吗?我在想这个问题。 比较怕受打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8-14 22:15:31 | 只看该作者

re:赞成忍的说法,在家ABA训练了3天后,发...

赞成忍的说法,在家ABA训练了3天后,发现儿子有进步,但是表情木纳了很多,对什么都不太提的起兴趣。这两天看了白崎老师的一本书《发育障碍儿童诊断与训练指导》他就提倡在日常生活中训练,不要给孩子戴帽,要针对症状训练。今天下午试了试,没有ABA,而是找他感兴趣的东西和他一起玩,边玩边教,虽然不知道效果如何,但起码宝宝笑了,很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8-14 22:29:23 | 只看该作者

re:我也有同感,那些坐堂的医生只是靠几条框框...

我也有同感,那些坐堂的医生只是靠几条框框的理论来评价孩子,这样对孩子和家长太不公平了.正所谓是人生百态,各有各的个性,只要是不太明显就可以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加上我们家长给予正确的干预是没问题的.至于确不确诊已不太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8-15 01:53:4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语晨...

下面引用由[U]语晨313[/U]发表的内容:

是否说邹如果给摘帽了,那就是严格地摘帽了。

晨宝有必要去看邹吗?我在想这个问题。 比较怕受打击。


可以这么说吧。我个人觉得初次诊断找他还是很好的。只要是眼神有问题,缺乏check in 的,他都一网打尽。但是像晨宝这样已经恢复的这么好了没必要再去见他了。

他看过几千个孩子,据说他认为可以摘帽的,只有40个。他自己说的。其实,这几千个里面,我觉得真正典型的孩子最多也超不过一半吧。 据鹏仔妈妈说,邹小兵说去他那里确诊的孩子,一半多都是高功能的,我想这里面肯定很多都不是传统认为的自闭症。而只是这个谱系的而已。

我们的孩子可能是特殊一点,但是是否沾点边的就都叫自闭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9-8-15 07:52:56 | 只看该作者

re:其实陈达德和方姐都说过有些气质类型可以从...

其实陈达德和方姐都说过有些气质类型可以从性格的原因去解释的,并非是病态。大人不是还分四种气质类型呢?是否敏感的内向的都是自闭症呢?

尤其是邹只看半小时,不听家长说的,不符合宝典上说的-以最好状态去评价的原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9-8-15 09:02:49 | 只看该作者

re:我觉得楼主太在意别人的意见了,尤其是这个...

我觉得楼主太在意别人的意见了,尤其是这个那个专家的意见.其实邹的说法,也是有道理的,看起来象是这么大年龄的孩子都会粘妈妈,但是落实在每个孩子的身上,又各自不同,一般所谓"正常"的孩子,他也害怕,但是他粘妈妈的主要目的,还在于在试探能不能控制住妈妈,能不能让妈妈屈服于他的要求,但是对某些自闭症孩子来说,却是因为真正的恐惧,因为恐惧而死活地抓住妈妈不放.这样的恐惧应该是源于他没法正确地判断环境,过分地担心这环境会不会对他造成伤害.总的来说,有两类孩子,一种是防御能力过低的,草木皆兵,防不胜防,一种是防御能力过强的,无论是爹妈不在了,还是穿马路,面对危险熟视无睹,一点危险感也没有,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去了.

我们的难处就在于,一方面我们要把孩子看成是正常的,即使是某些方面特殊,我们还是要以"正常'的眼光去看孩子,但是另一方面这些孩子真正地是特殊的,在某些方面确实有特殊的原因,特殊的需要,要我们特别地敏感和细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9-8-16 16:06:10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U]binfeng2000[/U]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楼主太在意别人的意见了,尤其是这个那个专家的意见.其实邹的说法,也是有道理的,看起来象是这么大年龄的孩子都会粘妈妈,但是落实在每个孩子的身上,又各自不同,一般所谓"正常"的孩子,他也害怕,但是他...


但是邹小兵的问题在于,他如果觉得这个孩子是有问题的,那么他的任何行为都是有问题的

比如我的女儿喜欢天线宝宝,那两天刚刚跟天线宝宝学会了挺挺肚子。在邹那里,她自己调皮挺了挺肚子,还看着我等着我夸奖,结果邹说:“这个孩子是什么意思?”他认为这是刻板性行为。我告诉他孩子刚学会,她在秀给我看。他哼了一声说:“也许是,也许不是。”

是不是我们每个行为都要给孩子贴个标签。以前我会这么认为,但是吃了药之后的我,不这么认为。要么就是药物把我给麻痹了。不正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09-8-17 11:26:06 | 只看该作者

re:还有个更致命的问题,那样的诊断,无时无刻...

还有个更致命的问题,那样的诊断,无时无刻不会刺痛妈妈的心,想在孩子面前表现的很坦然,基本上是做不到的,孩子是最敏感的,妈妈的表现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让孩子更恐惧,更担心,先不说2岁不到的孩子有怎样的判断力,妈妈送孩子去机构的眼神、心情,变成压力,压在孩子身上,孩子怎么能坦然?谈到分离的恐惧,可以去幼儿园看看,最小的托班,刚过1岁半,妈妈把孩子放在那里时,孩子哭的撕心裂肺,有的孩子能一直哭上一天,这种哭,谈不上去控制妈妈,就是种恐惧,因为孩子不能判断,因为孩子太小,不能判断这里对自己是安全的!个人认为,带孩子到处游玩,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甚至亲子班,让孩子知道人是安全的,比送孩子去机构要对孩子更好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9-8-17 11:30:05 | 只看该作者

re:再有,我的那个医生朋友,他的孩子,当年也...

再有,我的那个医生朋友,他的孩子,当年也被怀疑是自闭倾向,现在要在邹那,肯定是自闭的诊断,他说他没在乎别人如何评价,没去训练,正常上幼儿园,现在孩子很好,成绩优秀!他一再说,你认为孩子正常,孩子就会向正常的方向发展,你认为孩子不正常,孩子就慢慢的变得真的很奇怪!想想,一个不能有一点不对劲的孩子,能对劲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9-8-17 11:35:26 | 只看该作者

re:小米目前的状态,我能理解,她觉得,妈妈和...

小米目前的状态,我能理解,她觉得,妈妈和自己最亲,和妈妈的片刻分开,妈妈都有可能会离开自己,所以,让妈妈抱在手里,是最有效的方法,这种焦虑,和典型ZB的分离,绝对不同,如果是典型的不能分离,她怎么能在离开妈妈以后和别人相处愉快呢?典型的ZB不能分离,是觉得妈妈是自己的一部分,分开就焦虑,无法和别人交往,小米的表现根本就是正常孩子最正常的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15:53:26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忍。是的,我现在和你一样认为了。现在...

谢谢忍。是的,我现在和你一样认为了。现在机构里只有她喜欢的魏老师和她上课,她每天开心的去上学!虽然如果是我送过去,还会假哭两声,但是魏老师一抱过去就笑嘻嘻的了。

binfeng2000 :

我是个新家长,尤其是孩子才两岁,在国外尚不能判断是否典型自闭,很多问题都还看不清楚,这个时候,专家的意见当然是我重视的。

但是专家的说法相左,我必然要倾向于一个。虽然也许他们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我必然还是要参考的,对不对?

现在小米的情况基本明朗。除了语言迟缓,她社会性,情感都是不错的了。虽然和完全正常孩子有差距,但是,杨教授已经说,她会康复到别人看不出来的地步。所以在正常和 自闭之间,她还是更像正常孩子的。我也有理由用正常孩子的一些思路来解释小米的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9-8-19 16:10:14 | 只看该作者

re:大米这样想我很高兴。

大米这样想我很高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9-8-20 00:05:23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忍[...

下面引用由[U]忍[/U]发表的内容:

还有个更致命的问题,那样的诊断,无时无刻不会刺痛妈妈的心,想在孩子面前表现的很坦然,基本上是做不到的,孩子是最敏感的,妈妈的表现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让孩子更恐惧,更担心,先不说2岁不到的孩子有怎样...



太同意忍这样的说法了,我儿子就是在邹那诊断为高度怀疑ZB后(算是确诊,邹说,先不给戴帽,三个月来看,但当时邹的神情,其实就在说是ZB)。我觉得自己的心态非常不好。确诊回来后我一点都做不到坦然,使我更焦虑的是,我感觉目前自己的儿子还在放养,因为我要上班,虽然我努力花很多时间跟他玩。

杨教授的点评(儿子ZB表现很轻,很难判断是不是ZB,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让我轻松很多,我现在观察儿子的表现,觉得杨的说法更符合一些,杨是和我儿子玩了一个小时后观察来的,而我儿子在杨那表现也是跟平时差不多。我现在相信杨教授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9-8-20 09:42:23 | 只看该作者

re:我对邹教授的印象是,他很重视家长怎么看待...

我对邹教授的印象是,他很重视家长怎么看待一些细节。
1.如果他看到的状况跟家长描述的相符,他会以鼓励家长为主。
2.如果家长一直说孩子不好,他就会找出闪光点,鼓励家长利用闪光点来教育。
3.如果家长一直在讲孩子的好处,他会以打击为主。他大概认为:如果没事你来找我干嘛。

邹教授看孩子的时间比较短,包括跟家长交谈在内,只有不到30分钟。他会以他认为的最负责的态度来处理问题,就是要直截了当,宁错判不放过。三院的复诊卡的备注中写了,要三次以上门诊才能确认孩子的问题。如果以首次门诊的结果来确认孩子的状况,我认为也是误解了大夫的意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9-8-20 10:13:44 | 只看该作者

re:比照一个“小时候看起来也自闭,长大后挺好...

比照一个“小时候看起来也自闭,长大后挺好”的例子是危险的。你认为孩子好,孩子就向好的方向发展?这说得太绝对。

如果清潭总结的邹教授印象是确切的,我觉得挺赞同。不过,小米妈妈举例的小米学天线宝宝的例子,我不太同意邹先生的意见。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很具体的细节。刻板行为,应该是这种行为对正常的生活和社交带来的明显的影响,才能算。如果孩子很喜欢玩一个东西,但可以被另外的活动中断,可以被大人转移到另外的活动,可以被大人呼唤,就很难说是刻板行为,说成是兴趣面不够、喜欢玩的东西或活动不够多是可以的。

“好孩子”网站上的王文革先生,在答复家长咨询的时候,也尽量是从一般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去解释的(当然这和他的专业背景有关)。对于这样的咨询意见,我觉得姑且可以按照“先普通、再特殊”的思路去看待。先按照适龄普通孩子的心理特点去观察和思考,试着解决;如果效果不好,再从特殊孩子的角度去看,是否另有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9-8-20 11:15:25 | 只看该作者

re:任何话题,都有前提。如果孩子是自闭,...

任何话题,都有前提。
如果孩子是自闭,那无疑,要训练,要补救,不能耽误孩子,这个共识,是这里所有妈妈都同意的;
但,如果,孩子本身就非自闭,而且,还是那种本身就敏感的孩子,那么,特殊的心理暗示,周围亲人不由自主的特殊对待方式,这样的教育方式,到底会对孩子有什么样子的影响,真的很难说!“你认为孩子好”,你的心态就会轻松,孩子也会轻松,自然就会表现更好;“你认为孩子不好”,孩子的生活就会被一个个的教条包围,被不正常的关注的眼神包围,个性被抹杀,孩子的将来能如何?
我的医生朋友,他的孩子,当时,国内的医生都认为有问题,以那个“自闭症谱系”来论,肯定是,但,他找过很多国外的同行医生看过,国外的医生均认为是孩子性格问题,否定自闭,他当时就坚定自己的孩子正常,孩子正常上学,孩子现在不仅仅是学习优秀,也有朋友,他自己没觉得孩子缺失什么!
所以,重视,自然是好,度,却是每个妈妈需要权衡的,还有心态,调整好妈妈的心态,有着更重要的意思,“好”与“不好”,真的值得每个妈妈好好想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9-8-20 12:10:23 | 只看该作者

re:小鱼看邹小兵时,邹小兵很明确的...

     小鱼看邹小兵时,邹小兵很明确的跟我说“任何一个专家都不如妈妈了解孩子。所以,专家的意见都只能作为参考。”
     我个人对于邹小兵的诊断,还是比较认同的。别看他冷冰冰的,但曾经有个双胞胎家长,因为特殊原因马上要离开广州,就试着给邹小兵发了个邮件,邹马上就同意加号,而且,只收一个孩子的普通诊金。
    邹教授和杨教授在气质及工作类型上本就不同。邹教授严肃清高,杨教授谦逊和蔼;邹教授主要以诊断为主,而杨教授则以训练为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2-26 14: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