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249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怎样和孩子说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26 09:06: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宋承昊在深圳市民广场举办了讲座,主题就是“家长如何好好说话。”

    “孩子是家庭生活的参与者,是家庭教育的合作者,是自我成长的执行者。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受教育者自我成长,当孩子还不足以自我成长的时候,家长应该帮助他、带领他一起成长,这样才会拥有和谐幸福的家庭。”

    讲座一开始,宋承昊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的症结所在。他说,统计显示,约有73%的中国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子女成长问题。而不善于与孩子对话,是中国近3亿家庭所共有的问题。家长与孩子对话的结果往往是“噎死孩子、憋死孩子、急死孩子、吓死孩子”。子女大量的心理问题就源于父母不恰当的语言表达以及因此而生的误解与矛盾,并且在持续的“语言软暴力”环境中,这些心理问题被延续、固化甚至激化。

    怎样才能做到与孩子“好好说话”,达到良好沟通呢?宋承昊提出“让孩子说话、听孩子说话、理解孩子说话”的主张。他说,家长本身必然也会有缺点,随着孩子降生,家长要把教育孩子当成是自己第二次成长的机会,与孩子共同成长。宋承昊通过解答家长们提出的诸如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与同学间关系紧张、早恋、甚至离家出走等问题,解析了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无意中常犯的错误。他认为,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着一种“无序”状态,主要表现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父亲式的阳刚教育、自我成长教育、智慧教育和注意力的养成。而且家长们又都过于高估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孩子们也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从而加剧了家庭中两代人的冲突、矛盾、隔阂,造成孩子的反感和叛逆行为。

    宋承昊以生动的案例向市民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行之有效的沟通方法——情感牵引教育法。他认为情感牵引教育法最根本的要求就是不让孩子形成任何不良的情绪习惯,要让孩子保持心情轻松,心态平和,随时都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眼前的行动中去。这就意味着在家庭教育中,有时无声言语胜过有声说教,教育不在于话的多少,关键在于说出的话能否对孩子的内心真正产生影响。

    近年来,宋承昊按照“情感牵引教育法”已为近十万名大、中、小学生提供了不同形式的心理辅导,为近千个家庭提供了心理咨询。最后,宋老师总结说:“家长对孩子说话,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2#
发表于 2008-11-30 22:02:24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何子姐

谢谢何子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1 20:40:18 | 只看该作者

re:找到孩子“发怒”的根源   小...

找到孩子“发怒”的根源  

  小乔治一向很固执,对自己认准的事情绝不回头。稍不如意,他就发脾气,找理由哭闹,妈妈对此十分头疼,总是提防着他的坏脾气爆发。

  妈妈常常对朋友说:“我的小乔治一般都很乖,就是脾气一上来的时候,怎么说怎么劝都不行,真是软硬不吃。”一位朋友说:他总是有原因的吧?不会无缘无故就哭闹。

  妈妈留心观察,发现小乔治总是在大人不耐心或有恼怒表情后开始“发怒”,而且纠缠不清。妈妈不禁有些醒悟,也许小乔治看到大人生气会想到他们不再爱他,所以有危机感,他或许是因恐慌而暴怒。

  有一次小乔治又闹起来,这次妈妈没有训斥或表现出厌烦,而是和颜悦色地拥抱小乔治:“妈妈知道你心里难过,能不能告诉妈妈为什么难过呢?”小乔治吞吞吐吐地说:“我看你刚才生气,以为你不喜欢我了。”

  “傻孩子,妈妈怎么会不喜欢你,刚才妈妈情绪不好,所以对你态度也就不好了。可是妈妈是喜欢你的,你要相信妈妈。”这样以后每当小乔治想要发怒时,妈妈总是向小乔治声明她喜爱小乔治。这的确使小乔治平静了许多,他不再没完没了地“找麻烦”了。

  抚育孩子是一件极有风险的事情,因为父母一不当心,就会损害孩子的情感,并给他的个性带来终身“残疾”,这比任何投资上的损失要惨重得多。细心观察孩子,理解他们,允许他们自由地表现,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他们心理健康地成长。

  父母经常会为孩子的怒气和恶意所惊讶,简直不知道该如何反应,父母必须记住,如果我们像孩子一样不去控制,事情会变得更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2-1 14:3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