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你妈好吗?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09:54:02 | 只看该作者

re:算你学得快,下次记住了不能当你儿子的面这...

算你学得快,下次记住了不能当你儿子的面这样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8-10-27 10:00:15 | 只看该作者

re:山林:你千万别S掉,下决心学真功夫。...

山林:你千万别S掉,下决心学真功夫。
其实这也叫好汉不吃眼前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8-10-27 10:00:2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8-10-27 10:08:23 | 只看该作者

re:对于称呼,俺家真是历尽变迁。 叫老婆...

对于称呼,俺家真是历尽变迁。
叫老婆,俺不准,因为俺最忌讳“老”字,不经叫,叫着叫着就把人叫老了。
叫太太,没过多久俺也给否了,因为"太太"二字有旧社会对姨太太的称呼嫌疑。
叫娘子,不行,除了浑身起鸡皮疙瘩,感觉属没文化没地位的无知妇女。
叫夫人,他的理由足着呢,奉承我说,你看撒切尔夫人、居里夫人,都是声名显赫的大人物呢!
"夫人,晚上下班了带两把小白菜回来。"
"夫人,家里的电话停机了,你单位离电信近,顺便交一下吧!"
这次俺更恼,气咻咻地说,"你还忽悠俺说被叫'夫人'的都是大人物,俺看呐,俺这个夫人倒更像是你的仆人。"
之后,人家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又找了n种称呼,如拙荆、执帚、婆姨、媳妇儿、伢她妈、孩她娘、老伴儿、达令、堂客、领导、屋里头的、宝贝儿……古今中外、土洋俗雅一网打尽,可没一个能合俺心意的。
直到有一天。。。。
那天,俺俩一起坐公共汽车。上车后他发现自己没带零钱,遂大声问俺,"亲爱的,你有零钱吗?"话毕,俺看见车上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全都集中到了俺们身上。有惊诧的、有怀疑的、有鄙夷的、也有莫名其妙的……
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啊。
俺估计,如果哪次坐车他改叫“妈”的话,可能会引发交通事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8-10-27 10:19:37 | 只看该作者

re:一早来重头到尾把帖子学习了一遍,弱弱地问...

一早来重头到尾把帖子学习了一遍,弱弱地问:石老师称方老师的那声“奻奻”,是怎么读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8-10-27 10:34:55 | 只看该作者

re:油麻菜的悟性真是没得说,我真是感动得得眼...

油麻菜的悟性真是没得说,我真是感动得得眼泪都出来了,当然嘴是始终咧到最大配合身体的前俯后仰,这声麻不是一般的效果。震级达到512. 估计超出菜弟的预计。

很惭愧,我们家里夫妻有事时,一般都借了孩子,“去叫妈妈来吃饭、去叫爸爸快点下楼。。。。” 把说话的权利都给了孩子,生怕他说话少了。

也或者叫声“哎-”,再或者拍一下对方,亲热一点也就是攀上对方的肩膀,引得对方注目了,然后就接后话说,真是缺乏麻派的修炼啊。以前还一直是以“节能一派”和“轻松一族”而自喜。

通过以上兄弟姐妹的教导,深深体会到我们的不足。

不过,不能灰心,俗话说:“世上无难事,还怕不会麻。”

有这么多兄弟姐妹的指引,定然能学会将微麻撒向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8-10-27 12:50:51 | 只看该作者

re:F斑的帖子真有意思。菜家的一幕更是让...

F斑的帖子真有意思。
菜家的一幕更是让人大笑不止。哈哈哈.........

我家的版本:
若只称呼姓名的最后一个字加一个“子”字,表明心情很好,话题轻松;
若称呼姓名的后两个字,比较中性,有正事要谈,这时双方态度要认真;
若直呼大名,要小心!情绪不好!战备状态。好在这种时候很少。
若开玩笑,就是乱七八糟的绰号了,我们家的绰号无数,且不固定。“爸妈”没称呼过,倒是有过“爹娘”。这些啊,还真是生活中的调味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8-10-27 13:38:16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ka...

下面引用由[U]katelam[/U]发表的内容:

v大哥的头像在798见过,真是不懂,后来听说拍卖了七千多万,V大哥能否给讲解一下?

我个人对于《血缘系列:大家庭》第一眼的视觉感受是苍白,那种老照片的历史感在灰色的格调下变得很沉落。父母脸部象被熨斗整过的平整以及那个时代毫无特色的服饰使人的内心感到空荡,加上模糊的背景,非常茫然。唯一有色彩的是孩子那红色的脸部,但也是很单调,很容易让我想到那是红色时代的烙印,极其不自然、完全是人为的,可以想象那孩子长大后也会和他的父母一样,变得毫无个性和特色。

视觉的感受让我联系到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从而造成内心的响应和冲击。我站在这幅画面前问自己,画中的人物会意识到他们是在那么一种无自我的情景中吗?我和很多的同胞们过去正是画中的人物,就是到今天也许我们本质上还是处在那样一种状态,只不过画中的服饰和色彩变化一点而已。

张晓刚本人当过知青,那个时代的经历总是在他的作品当中出现着。比较于他的其它一些作品,以家庭老照片为题材的《大家庭》是最被人称道的。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感受。以下我摘录一点张晓刚本人和其他两位评论家的议论,供你参考。



1993年我刚开始画《全家福》时,是基于被旧照片的触动,我无法说清楚那些经过精心修饰后的旧照片,究竟触动了自己心灵深处的哪一根神经,他们使我浮想联翩,爱不释手。经过一个阶段后,我才逐步认识到,在那些标准化的“全家福”中,打动我的除了那些历史背景之外,正是那种被模式化的“修饰感”。其中包含着中国俗文化长期以来所特有的审美意识,比如模糊个性,“充满诗意的中性化美感等等。另外,家庭照这一类本应属于私密性的符号,却同时也被标准化意识形态化了,正如我们在现实中体会到的那样,我们的确都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之中,在这个“家”里,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去面对各种各样的“血缘”关系——亲情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等——在各式各样的“遗传”下,“集体主义”的观念实际上已深化在我们的意识中,形成了某种难以摆脱的情节。
绘画不再以“绘画的身份”出场,而是以表达观念的一种视觉方式介入当代问题。
——张晓刚

《大家庭》以一种:“后波普”态度,用传统炭精画法处理中国当代族类历史的现成图像,为中国文化的当代历史提供了一种具有批判事业的阅读方式、这组作品以单纯直接、平静冷漠的形象和类型化的复制手法陈述了中国人一种内心化的历史经验和身份,也呈现了作者对家族经验和身份的反省和领悟。
——黄专

张晓刚采用清末民国以来形成的特有民间技法,使画面充满了一种特有的历史感,成为一种中国人缩影式的肖像——常常被命运捉弄,甚至常常遭不测的政治风云,却依然平静如水,充实自足。
——栗宪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8-10-27 20:03:54 | 只看该作者

re:这个帖子笑死我了!

这个帖子笑死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8-10-27 20:09:53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仰望...

下面引用由[U]仰望山林[/U]发表的内容:

嚯!肉麻!尤其是方老师的帖子,看不下去了。


哈哈,麻麻麻麻,比俺老家的花椒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08-10-27 22:57:34 | 只看该作者

re: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8-10-28 08:12:35 | 只看该作者

re:油麻菜笑死我了.哈哈哈啊哈哈哈哈

油麻菜笑死我了.哈哈哈啊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8-10-28 08:59:40 | 只看该作者

re:妈来妈去的,还以为李玉和又回来了呢!...

妈来妈去的,还以为李玉和又回来了呢!
——35岁以下的人不太知道谁是李玉和吧?嘿嘿,那钱浩梁和江青女士就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8-10-28 09:19:10 | 只看该作者

re:没办法,这次也强强地问:石老师称方老师的...

没办法,这次也强强地问:石老师称方老师的那声“奻奻”,是怎么读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8 11:46:48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蜜橙...

下面引用由[U]蜜橙妈妈[/U]发表的内容:

没办法,这次也强强地问:石老师称方老师的那声“奻奻”,是怎么读法?


用英文来读那两个字,应该是和"No!No!"差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8-10-28 12:04:38 | 只看该作者

re:禁不住好奇,google来的。奻...

禁不住好奇,google来的。

奻 nuán 争吵 愚

方老师,石老师肯定有别的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8-10-28 12:21:34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ls...

下面引用由[U]lsqsmz[/U]发表的内容:

禁不住好奇,google来的。

奻 nuán 争吵 愚

方老师,石老师肯定有别的解释.......

要不是方老师去日本了,这周去以琳我一定要找她问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8-10-28 13:36:39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U]binfeng2000[/U]发表的内容:

  

用英文来读那两个字,应该是和"No!No!"差不多.

我的小外甥女,小名是“nono”,她外婆家是浙江人,估计浙江人家里的小闺女就这么叫。
呵呵,这么多年,终于知道中文怎么写了,虽然我用拼音都打不出这个字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8-10-28 13:51:56 | 只看该作者

re:方老师那个字可能打得不对,其实应该就是“...

方老师那个字可能打得不对,其实应该就是“囡”字,普通话念nan,在江浙沪一带念起来就是有点像“no”的音。“小囡囡”,用来称呼小女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8 13:53:07 | 只看该作者

re:对,那个字她打得不对.

对,那个字她打得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28 21: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