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ka...
下面引用由[U]katelam[/U]发表的内容:
v大哥的头像在798见过,真是不懂,后来听说拍卖了七千多万,V大哥能否给讲解一下?
我个人对于《血缘系列:大家庭》第一眼的视觉感受是苍白,那种老照片的历史感在灰色的格调下变得很沉落。父母脸部象被熨斗整过的平整以及那个时代毫无特色的服饰使人的内心感到空荡,加上模糊的背景,非常茫然。唯一有色彩的是孩子那红色的脸部,但也是很单调,很容易让我想到那是红色时代的烙印,极其不自然、完全是人为的,可以想象那孩子长大后也会和他的父母一样,变得毫无个性和特色。
视觉的感受让我联系到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从而造成内心的响应和冲击。我站在这幅画面前问自己,画中的人物会意识到他们是在那么一种无自我的情景中吗?我和很多的同胞们过去正是画中的人物,就是到今天也许我们本质上还是处在那样一种状态,只不过画中的服饰和色彩变化一点而已。
张晓刚本人当过知青,那个时代的经历总是在他的作品当中出现着。比较于他的其它一些作品,以家庭老照片为题材的《大家庭》是最被人称道的。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感受。以下我摘录一点张晓刚本人和其他两位评论家的议论,供你参考。
1993年我刚开始画《全家福》时,是基于被旧照片的触动,我无法说清楚那些经过精心修饰后的旧照片,究竟触动了自己心灵深处的哪一根神经,他们使我浮想联翩,爱不释手。经过一个阶段后,我才逐步认识到,在那些标准化的“全家福”中,打动我的除了那些历史背景之外,正是那种被模式化的“修饰感”。其中包含着中国俗文化长期以来所特有的审美意识,比如模糊个性,“充满诗意的中性化美感等等。另外,家庭照这一类本应属于私密性的符号,却同时也被标准化意识形态化了,正如我们在现实中体会到的那样,我们的确都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之中,在这个“家”里,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去面对各种各样的“血缘”关系——亲情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等——在各式各样的“遗传”下,“集体主义”的观念实际上已深化在我们的意识中,形成了某种难以摆脱的情节。
绘画不再以“绘画的身份”出场,而是以表达观念的一种视觉方式介入当代问题。
——张晓刚
《大家庭》以一种:“后波普”态度,用传统炭精画法处理中国当代族类历史的现成图像,为中国文化的当代历史提供了一种具有批判事业的阅读方式、这组作品以单纯直接、平静冷漠的形象和类型化的复制手法陈述了中国人一种内心化的历史经验和身份,也呈现了作者对家族经验和身份的反省和领悟。
——黄专
张晓刚采用清末民国以来形成的特有民间技法,使画面充满了一种特有的历史感,成为一种中国人缩影式的肖像——常常被命运捉弄,甚至常常遭不测的政治风云,却依然平静如水,充实自足。
——栗宪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