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2655|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理心训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23 12:2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同理心训练

(选自美国硅谷教堂同工训练资料: http://www.siliconvalleychurch.com/life/purpose/224.doc )


單元一  發覺

一、單元目標

1.能注意到同理心技巧的各個層面,幫助你們學習了
解他人,並且學習怎樣回答他人的感覺。

2.能夠更開放自己過去的經歷,更能聆聽你自己的感
覺,這種獨一無二的自我意識來自你對周圍世界的
親身體驗。

3.我們的主要目的是希望你們能感覺到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能分別自己與
他人感覺的不同,用同理心去收聽別人,能確實抓住你自己與對方的感覺。

二、什麼是同理心?
字面上來說,同理心是感覺進去,好像穿著別人的鞋子站一會兒,也就是體念他人的感覺。同理心是暫時有條理地認同他人的體驗的一種過程。同理心也是一個發生於人際關係的過程。這是確實傾聽、了解並對他人感覺發生共鳴的過程。
1.同理心包括了三種過程:
1)一個人必須確實傾聽他人;不只是他的話。
2)還得包括他話中的感受,真正的與他共鳴。
3)必須要有反應,而反應的方式是令對方知道有人確實聽到他所說的話。
因此傾聽、話中的感覺,並且有所反應是三個必須的條件。
同理心的確是一種關心與愛的藝術。不過,它可不是與生俱來的。有很多人,你們一定也認識幾個,就從來沒有發揮過這種以共鳴精神去了解周圍人的藝術或技巧。
同理心是個牽涉到兩個人的過程!必須是兩個確實傾聽對方說話的人─也就是彼此互聽,而且對彼此的感覺發生共鳴。事實上,二人之間要發生某種形式的同理心,只須要幾秒鐘的時間。然而我們知道它的過程是相當複雜的。第一,它涉及到感覺,第二,要有兩個人。

2.同理心的過程可以分為四個主要步驟:
1)先收聽自己的感覺
同理心的起始是先收聽自己的感覺,假如無法觸及自己的感受,而要想體會別人的感受,就太難了,因為這個領域對你來說還是一片空白呢!因此,首先你必須能把自己調整到可以發掘自己的感受,能體會這些感受。
2)表達出自己的感覺
重要的是選擇表達感受的方式。

3)收聽他人的感覺
一旦你自己的感受與表達方式不再干擾你傾聽別人後,你才能開始練習體會他人的感覺;可以幫助你找出別人感受的線索很多。
4)用體諒來回答他人的感覺
最後,你一聽到別人的感覺就會發出某種反應,並能讓對方認為你聽進去了,且能體會他的感覺。因此,收聽自己以找出自己的感受、表達他們、與體會他人的感覺並與之起共鳴,是同理心發生的四個過程。

三、收聽內在的聲音
在一開始,本單元希望你們集中精神去體會自己的感受。聽起來很簡單,不是嗎?你終究該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吧!然而,你卻極可能對內在進行感受程度一無所知。我們大部份的人都是這樣。
1.感覺的忽視
在我們的文化中,一些日常用語如:「別這樣感情用事!」或「我們應該理智一點!」就是要我們輕視感覺。從小我們就被訓練成只注意事實。我們更注重的是所發生的事情,而不是包括你我在內的人的感受。我們學著習慣性地忽視它,甚至改變它。對情緒低潮的人,我們常說:「開心點!」心靈受創的人我們會說:「別哭!」:我們一定會告訴生氣的人說:「冷靜下來」。就是這樣,我們對感覺慢慢的陌生了,但是它們並未消逝,只是我們轉過身去不理它了。

2.感覺如何產生
既然感覺對同理心如此重要,我們如何才能調整過去的壞習慣與經驗,尋回原有的感覺能力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應先考慮「感覺」這個字,這是一個感官方面的字眼。它是神經系統藉神經纖維,輸送電波刺激肌肉與腺體,連帶心理的連鎖反應─譬如我們的呼吸次數、心率及汗濕的手心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有所感受時的生理現象。假如你置身於一群陌生人中,你大概會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心出汗吧!那時你可說是自己很緊張,這對你的感覺也算是正確的描述了。在此所要指出的是,在那一刻你不僅感覺到了緊張,而且也真的很緊張。你的神經系統正處於亢奮的狀態。體會自己的感覺,也就是體會自己身體的訊號。感覺是對一種情況或經驗的自發性反應,大部份的這種反應均來自我們的身體。一點不錯,感覺就這樣來了,無法控制,也不能制止。然而我們仍然可以控制對感受的反應及態度。我們想表達身體的感受,實際上只是對內部反應作表面的註解罷了。我們的身體不時地將感覺資料傳達給我們,問題是我們最常作的卻是忽視它。
  身體與情緒是息息相關的,即感覺是來自身體的。我們要體認感覺的的確確存在於身體內,哪裡痛或緊張的時候,你可以確實抓住自己的感受,同樣的
,藉著生理上的聯繫,感受也可以找得到。我們的身體不時地輸送信號給我們
,告訴我們現在覺得如何,而我們通常都忽視此種信號。

3.發掘自己感覺的理由
我們起碼有三點理由必須發現自己是如何感覺的:
1)為了隱藏感覺或是抑制它,我們浪費了大量的精力。
2)若不能體認自己,我們就不可能收聽到別人的感受。我們既然忽略本身的感受,就極有可能忽視他人的感覺;
3)除非有辦法掌握並且了解本身的感受,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事實的真象,因為我們的耳目會被遮掩了。
故而,找出感覺的根源,確實體認生理上的感覺,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找到你感覺的來源是必需的。最主要、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多注意自己的身體
,認識自己確實的感受。這也就是我們現在要作的事。
 
4.如何收聽內在的聲音
為自己找一個舒暢、有點活動空間,不會受影響的地方。好!用點時間開始找吧!
  首先,你要是有點懷疑,沒有關係,那就是一個感覺,不要讓它溜走,看看自己如何對待它。試著找出生理上受到的影響─這個感覺是由何處產生出來的。現在閉上眼睛自己站一會兒。請閉上眼睛,整個練習過程中都不要打開。閉眼睛的目的是希望排除分心的因素。你必須試著聆聽自己,試著傾聽身體內部,現在開始收聽自我內在的變化;請盡量集中精神於你本身內部的變動。
試一下任何可能的動作,繼續聆聽身體給你的各種信號。搜出你身體緊張的部位,活動一下這些部位。還有哪裡不能放鬆的?當你由頭到腳開始放鬆的時候,注意你身體的信號。
  你只要放輕鬆,想辦法找到緊張的部位就可以了。請利用幾分鐘回想過去半小時內的經驗並在紙上記錄你身體緊張的部位。簡單地寫下那些你留在深處的感覺。回想一下整個的過程,切勿忽視任何感覺。
  現在你該學會自我體認了。那一點對你最為困難?你發現什麼部位一直不能放鬆?那些部位得特別用心才能放鬆?    
自我體認困難的原因就是感覺與想法是全然不同的。然而,我們的語言及生活方式都把二者弄混了。思想是合乎邏輯的,是一整套的論點,也是一套存在腦中的關於世界、個人經驗的論點。感受都是發自內在的反應,一種直接的體驗,是體內變化的直接表現,而不是一種說明。本單元所用的「感受」這個字,事實上大多數人都叫它作情緒。然而我們著重的是與感覺想關的生理感受或情緒反應。我們平常用於生理及情緒感覺方面的字眼幾乎完全相同。像是:冷、不舒服、疼痛、懊惱或溫暖都是描寫生理感受與情緒的用字。用在身體的感覺如冷、形容身體冷、房中的氣溫很冷,用在情緒上時,如一個人覺得冷、

不適、害怕。要點是感受就是感受。我們稱之為情緒的例如害怕、氣憤和悲傷是來自不同的刺激,不過二者都會產生生理再變化;感覺都保留在體內了。如流汗的例子,你可能因生理感覺流汗如屋中的熱氣,運動、疲倦,也可能因為情緒反應即神經緊張而流汗,流汗的結果是一樣的;感覺與情緒都以你的身體為依歸。
  我們再回來討論感覺與想法不同。最大的不同是感覺可能來自身體內的任何部位,而且可以造成各種不同的反應;思想卻是從頭腦發出的,我們常常在闡明想法的時候,用的卻是感覺這個字,以致帶來困擾。如:敘述不確定的想法最容易和感覺混淆不清,例如我們說:「作完這件事後,我覺得我該回家了。
」事實上我並不是真的有這個回家的「感覺」。我可能覺得有挫折感、或覺得疲倦,但我的那句話實際上是說明一個想法:「即我想我等下可能會回家,但我還不太確定。」你們有沒有發現其中的不同?「我想我可能會回家因為我覺得很累。」而不是「我覺得該回家了。」另一個例子:我們也常把感覺與意見的說明弄得含混不清。例如有人說:「我覺得學習同理心完全是浪費時間。」事實上這是一個意見,應說成:「我想這是個浪費時間的學習。」或「我覺得的應該是不舒服、乏味得很」才對。想法與感覺是二回事。再者,要是因信念或期望的緣故把想法與感受用在同一個句子裡,那就更混亂了。例如:「我覺得這些學習很值得。」這可不是一句描述感受的話!應該說:「我覺得有希望。」「我認為這些學習會很有價值。」你聽出感覺與想法的不同了吧!有一個可以由話中分別感覺與想法的線索是,凡是你說:「我覺得如何」時,你要拿出來分享的多半是一種想法,而不是感覺。另外可以用來參考的是,感覺通常都是形容詞或副詞,例如你覺得不公平的話,你可能說:「我很生氣。」「我很」如何如何就是形容一個人的詞句,表示他有某種感覺,而且發現到了。
  既然感覺是我們本身經驗的自發性反應,那麼控制感覺就不可能像控制思想行為那麼好。我們可以思考並且按規則去控制思想與行為,卻控制不了感受
。我們可能希望快樂,然而這個希望本身並不能使我們快樂起來。我們可以有些行動,可以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環境到最能導致快樂的情況。又例如我們感到恐懼時,也不能叫自己不覺害怕,不過,我們可以採取忽視它的態度,或不顯示出來,或逃開令我們害怕的東西或環境,但是還是沒辦法叫自己沒有害怕的感覺。重點在於我們無法控制感受,但可決定採取什麼應對的方式,也可使說法改變使我們產生某些感覺的情境。另一個難以收聽到自己的感覺,和難與人分享的分因是,分享感受會使人們距離接近,而基本上,我們都害怕與別人太親近。害怕自己會受到傷害,擔心別人不了解,怕別人不喜歡我,於是我們避開直接交換感覺,只談些想法與觀念。但是要作同理心訓練,最最重要的就是收聽自己的感覺頻道,而且開始生活在感覺的層面上,因為感覺是人際關係的直接線索。
「我想…」,「我覺得…」,「我很…」,「我覺得你是一個友善的人。」,假如把這句話換個句頭:「我想你是一個友善的人。」還是以「我想…」起始的敘述

比較合適。這也可告訴你這是一個想法上的敘述。「我想你是一個友善的人,和你在一起我覺得很快樂。」假如你發現所寫下的有些是想法而非感覺,可以想法重新寫或可以用「我很…」起頭的句子。假如能用「我很…」的句子大概所表達的也就是一個真正的感覺了。當然這並不是一個絕對的準則,有些感覺也不能用「我很…」的句子來形容,不過大部份都可以。勉強你自己把那些感覺說明改成可以用「我很…」開頭的句子。
明白感覺與想法的不同、能分辨二者的不同是絕對重要的,因為這種辨別力是學習同理心的基礎。彼此分享感受,藉人際關係交流的感覺;藉某種關係分享感受與到達同理心的層次是攸息相關的;因此感覺實在太重要了。因為在任何關係中都少不了它,但我們有時就是說不出是什麼感覺;當我們和別人在一起,問一些問題,我們常有所感,並且想找出感受的實質。例如我們問:「他到底是誰?他在說什麼?他覺得如何?他說了什麼有關他本身的事?他喜歡什麼?」這些問題都能幫助你收聽到他人內在的心聲。任何關係中都少不了各種感受,問題是人們不想告訴我們真正的感受;他們顧左右而言,他把感覺隱藏起來,我們自己有時也不告訴別人自己的感受,也把它隱藏起來不讓人知道。
分享感受把人們的距離拉得很近,而基本上我們都有一點怕太親近。怕不被了解,也怕受到傷害。因此,斷絕感受方面的溝通也就成了一種本能的誘惑
。不過,任何關係都少不了會有一些感受在進行著;一定一定有些感受是交流著的
,而這種溝通的感受對於人際關係的深度與品質真有不可磨滅的重要性。
  在人際關係裡,如果認識一個人已相當久─也許一年─卻什麼都不存在,沒有真正的快樂或趣味;這些人從我們生命中消失時,實在沒有一點影響。可是有些別的情況卻是很快─幾乎立即─就在二人身上發生了作用,於是二者之間有了連繫與親密;這二種截然不同的關係完全是由於感受分享層次的深淺。我們在後一種關係中,彼此分享著屬於內心深處的最重要的感受。在泛泛的關係中,談話內容永遠只是聊天,絕不觸及內心深處的感受。我們從不曉得他們的過去,他們也不知道我們的感受,我們的心離
得很遠。
  在本單元中已經討論過感覺了。1)收聽自己的身體,找出對感覺所採取的反應,找出感覺之所在,找出感覺是什麼,並與人分享某些感覺。2)分辨感覺與想法的不同。3)藉某些生理行為試著製造一些感覺,例如放鬆與收緊身體的各個部位。
這是本單元的最後一個練習:如握緊拳頭,然後體驗一下內在的感受,然後說出來,用一個字大聲叫出來。感覺跟著變化時,也跟著叫不同的話;體驗你的感覺,找個字形容它,再把它說出來。現在,請閉上眼睛,平伸出手來,握緊拳頭,越握越緊!越握越緊!伸直手臂!握緊!眼睛閉著!閉得越來越緊
!磨磨牙齒!試著溶入其中!向空中揮動拳頭!有感覺了沒有?用一個字叫出

來!你在這種情況下有什麼感覺。緊緊地握住拳、緊緊地閉住眼。你可能覺得愚蠢、受挫折、精疲力盡、憤怒或想報復。不要遲疑大聲喊出來,你的感覺不斷在變,不斷地說出來。好!現在慢慢放輕鬆一點,一點一點放開手指,體會它們的感受,慢慢睜開眼睛,睜大一點。
開始活動一下。體會一下移動手臂、肩膀時有何困難,體會有何變化,再大聲說出現在的感覺─困惑、自由、開放、舒服、溫暖、緊張。伸伸手臂,體會一下伸出去的感受。用心放鬆自己的肌肉,笑一下!活動一下臉部肌肉。哼二聲,活動一下,伸展伸展,盡可能放鬆。你現在又相當輕鬆了,有何不同的感受?在本單元中,你已能收聽到內在的心聲及生理感受。

四、感覺的交戰
學習由另一個角度體會自己的感受。就是衝突的感覺─自我交戰的感覺。
 1.找一個人與你練習。
用三分鐘眼對眼的互看,不要談話就只坐著、對看著。不要碰對方!不要交談!同時現在你有幾點可作的:1)看著別人時,試著看出他的感受,2)你當然也要收聽你自己。你自己有何感受?用一點上一單元中學來的技巧。保持自我警覺,一定有些感覺開始產生了;看著對方時,同時注意自己對那些感覺的反應。

2.問題討論的三個重點:
1)剛才那個練習給了你什麼感覺?別忘了注意肌肉的緊張,身體的訊號可
以顯示很多感覺。
2)你剛才是怎麼隱藏自己的感覺?或你對它作了什麼?
3)由對方那兒你讀出了感受嗎?還是避開它們?你會用微笑來解除緊張?
  由練習與問題討論中可發現,每當有感覺產生時,你即開始檢查和封鎖了
,你會對自己說:「唉!那可不能表現出來!」接著你想改變它們,不去表達
。也許你也注意到隱藏感覺的慾望,你內心有一個檢查員,一天不時地工作者
,我們可以叫它作「壓倒性的應該」,或「道貌岸然的傳教士」。這是一個針對感覺而建立的檢查制度專門判斷感覺的是非。
它本身也是一種具侵略性的感覺,它想吞滅,改變其他的感覺,而且把你所有的主要內心深處的感覺都趕走。它對你的感覺下判斷說:「你應該有另外一種感覺。」或是「等等!你不能這樣覺得。」或是「你應該覺得舒服了,覺得不舒服是不應該的。」理智叫我們「別這樣感覺時」,真會把我們弄得團團轉,於是衝突就產生了。是按照本身的感受呢?還是按照理智驅走那些真正的感覺?不承認它?掩蓋它?我們本來也有選擇的餘地,可能已經很老練於否認或掩飾了。於是我們一次又一次的忽視了感覺,只注意理性去了。

3.內在衝突的例子:

「好黑噢!我不敢走過去!」
「你不應該害怕!你明曉得那裡有沒有什麼會傷害你的!」
「我在教堂裡真想大笑,那麼絕!」
「你不應該在教堂裡大笑!那可是一個嚴肅的地方!」
「我實在不愛去醫院看她!我討厭醫院!」
「可是你知道你應該去看她的!」
「我最愛開快車,覺得好涼快!」
「開快車多笨哪!那多危險!」
你能想到你在家中、辦公室、學校或在新環境中的例子嗎?可能現在你就在感覺到內心有所交戰。
  從自己的生活中,回憶一下這種「應該感覺」與「實際感覺」之間小小交戰的經驗;然後對那種情況作一個簡短的描述。分清楚哪些是所謂的「應該感覺」,那些才是「實際感覺」,然後從過去的經歷,觀察與事物當中找出來何者是加強「應當感覺」的,何者會加重「實際感覺」的?
  以默默相望的經驗來說好了,我們可以寫成下面的對話:
「哼!要我作這個驢事兒,我可不幹。」
「可是你一定要作!你應該作!要學習就要這樣作!」
「對呀!我可覺得不想作哪!」
「別人都照作了,你一定得作,要不然他們會笑你的,你不作,人家就要
看你不起了。」
「可是,我覺得不想看著他,我要看別的地方。」
「別看別的地方,這樣顯得你在怕他。」
「就算我怕他又有什麼關係,我不在乎!叫我那樣看著他真是不舒服。」
「好好的看著他吧!別讓他知道你心裡這些感覺。」
    分辨「應該感覺」與實際感覺」都是最重要的,因為我們必須知道我們真正的感覺,接受它而不與它為敵。假如我們抗拒自己的感覺─不讓它和我們在一起─否定它、扭曲它、踐踏它,就像那些「應該感覺」所造成的影響一樣,那麼,我們的感覺就會開始控制我們了。我們不再了解自己的感覺,我們的感覺將能操縱我們使我們變了一個人。





單元二 表達感受

這一單元我們的重點是:怎麼樣回應別人表達你的感覺。「同理心」過程的第二段,那就是和另外一個人分享你在自己身上發現的感受。學習表達感受的時候,還是需要應用你前面學會的「收聽的技巧」。
在你看來,我們花時間學習怎麼樣表達感覺,似乎有點奇怪,或甚至有點做作。因為你每天幾乎和每一個人都得自然地要表達你的感覺,但是你是不是能夠表達得很清楚呢?在表達感覺的時候,別人瞭不瞭解,你每天可能要花不少時間掩飾你感覺,不讓別人知道。你是不是掩飾的很成功,或是別人能看得透呢?「感覺」在你表達了它和不要表達它的時候,對你有什麼影響。
  這一單元的重點是如何表達你的感覺,下一單元是如何收聽別人的感覺。實際上這是一體的兩面,練習的時候,無法分開,因為一定得有一個人努力表達他的感覺,而另一個人必須努力收聽那些感覺。這一單元講的觀念和所做的練習,將有助於你更直接的認識自己和如何表達自己的感覺,你也會獲得別人的回響。在下一單元裡,你要研究怎麼樣收聽別人,實際上,這一單元和下一單元,你要練習的就是表達自己和收聽別人。
一、表達感覺的練習。
1.找一個練習夥伴,你們在談話的過程當中,頭上要擺一個東西,筆記本或
者是皮夾子甚至子是鞋子,任何東西,只要是不容易擺穩的都可以。把那
個東西擺在頭上,保持平衡,不要用手法扶著,東西要平穩的在你頭上一
直到談話結束時才能夠拿下來。這個練習是要幫助你明瞭,掩飾感覺,對
你有什麼影響。

2.先安靜的坐一會兒,開始收聽你自己。
你是否很難與別人分享憤怒,或在某種情況,某一時刻很難與別人分享憤怒,可能在你想像那種難與別人分享的狀況時,已經開始可以感受到憤怒的特徵了。現在,在收聽自己的感受時,設法把這些感受向你的同伴表達,要說得具體,以親身的觀點來說。

3.開始練習表達感受,談話的時間是五分鐘,題目是你覺得很難與別人分享
的感受。(那個東西要平穩的擺在你的頭上)
   把頭上的東西拿下來了,現在的感覺怎麼樣?現在這種沒有壓力的感覺,頭不需要頂著東西,很輕鬆吧!我們可以把這個平衡的行為比喻成非要頂著東西的感覺,而又不能表達它的情況。頂著某一個感覺是一種緊張的壓力,因為我們必須經常保持警戒,以免顯露出來。因此我們要使出很大的精力來隱藏,到最後,把這個感覺表達出來以後,通常就會覺得輕鬆了自由了,那種緊張感
已經消失,不再存於我們心中了。

4.請和你的同伴一起討論剛才的情形:時間是五分鐘,任何觀點都可以提出
來討論。譬如頭上的東西拿下來以後,你的感覺起了什麼變化等等,可能
也要回想一下,你們剛才談話的程度,你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感受,你
談的是不是多半是你的想法呢?還是談到了你的感覺?

二、表達感覺的困難因素
  1.所用的字眼
  感覺的溝通實在是相當複雜和困難的,在表達感覺時所用的字眼,我們所用的字眼常常會造成問題,因為說話的人和聽話的人對這些字眼的瞭解可能不一樣。在我們用一個字時,這個字對我而言的確切意義,一定和對你的不一樣
,因為我對這個字的經驗和關聯,和你對這個字的經驗和關聯不會相同。(畫椅子,每一個人畫的都不一樣,沒有兩個椅子是相同的,因為每個人對「椅子」這個字的認識,各不相同。)在分享感覺的時候,過程也是這樣子的。我們試圖用字眼來表達,可是你的想法永遠不會和別人的完全一樣。
舉例而言─「我覺得很緊張」,你認為那是什麼意思?
  你從你自己的經驗裡會有什麼聯想?你認為我剛才說的緊張是什麼意思?你是否已找到好幾種「緊張」的意思。我可能指的是,對一件事情很衝動,或者是氣憤;或沒有把握或擔心,或許其他的意義都有。因此你可以明瞭字眼非常可能造成誤解,我們在溝通感覺的時候,所用的字眼是誤會的主要因素。
  
2.容易造成誤解的另一點是「動機」。
如果我們想要正確的瞭解他人要表達的意思,那麼說話者的動機和所用字眼的意義,都是很重要的。人在用同樣的字眼時,會有不同的動機。
舉例說明,要是我現在進來說:「我們大家一起來動手。」你們可能以為我是在說:「大家一起同心協力地把這件事情做完。」可是我實在的意思是想說:「你們為什麼不找點事兒做。」字眼是一樣的,動機卻不同。因此交談的另一個有密切關聯的問題是:字眼可以用作很多不同的目的。我們可以用字眼來交談,用來隱藏,用來逃避交談,用來控制別人,用來打擊別人,用來表達愛情和仇恨,用來製造混淆,用來製造煙幕。既然有這麼多的可能性,怪不得,即使我們非常努力,還是很難正確地瞭解別人的感受了。
  我們再來試試另一個例子,假使有人跟你說:「我需要和你談談。」請你在紙上,把你直覺認為說話者的動機或目的寫下來,當他說:「我需要和你談談。
」的時候是什麼意思?
你會發現有許多不同的動機,也許也發現了不同的聯想。這個人在說:「我需要和你談談的時候。」可能指的是很多不同的事情,可能是要請求幫助、也可能是想要向你傾訴、可能只是想澄清某件事情。我們對同樣的一句話,有這麼多不同的瞭解,實在是很有意思的事。


3.感覺和想法的差別
感覺和想法之間的確有其差異,而且常常會弄錯或引起誤會,當一個人想要表達他的感受時,常常會走入歧途,表達的是他的想法,根本不是他的感受
。在那種情況下,要想瞭解感受就更困難了。
  我們再用一個例子複習一下。這裡有一個偽裝感覺的想法:那就是:「我覺得你真的不瞭解我。」請你在紙上把這句話重新寫一遍,第一次把它寫成一種想法,然後寫成一種感覺,然後再寫成:「我很...怎麼樣」的說法。
 你是不是掌握住了感覺,如:我很傷心,我很生氣,或者我很失望,我很孤獨。我們有很多種不同的方法來溝通感覺,其清楚的程度也都不一樣。

  4.表達感覺和說明感覺的不同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表達感覺和說明感覺有什麼不同。這兩者的確是不一樣的,表達感覺是去做,用語言或別的行為做出來,例如:聳動一下肩膀,或眼瞪得很大。說話也是一樣,例如:「滾開」,或是「哇!你今天真神氣」,這些都是表達感受的方法。說明感覺,是用「詞句」給予感覺一個符號,和試圖為另外一個人敘述清楚,例如:「滾開」這句話所表達的感覺,可說明成:我很煩,或者是我很生氣,或是我很害怕,或是我很驚慌,很討厭你。「無言的瞪視」,可能形容為:我很感動,我很驚訝,我很興奮,或者我有一肚子的怒氣。你們現在瞭解到其中差別了嗎?表達感覺是一種很直接的溝通方法,可是卻有各種不同的瞭解,端視傾聽者瞭解的程度而定。說明感覺,所用的是:加註詞句符號的辦法,好能準確的澄清說話的人感覺如何。
  如果你們已經弄清楚的話,就會瞭解到表達感覺經常不需要用字眼,只是有時候會牽涉到字眼。說明感覺的時候,經常用字眼來給感覺加符號。瞭解這個差別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要想很清楚地把我們的感覺傳給另外一個人,這兩種方法我們都必須會用。
我們已經談過表達感覺的四種困難了,這四種困難也就是:言詞、動機和目的、感覺和想法、表達和說明。

5.第五種困難是:怎麼樣才能掌握你的感覺層次,誠實和正確地溝通你的感
覺,具體的表達出來,而不是做一些一般性的廣泛說明。
要想做到這一點,基本條件是具體,有一些建議可以幫助你具體的表達你的感受。
1)首先是儘量用個人的代名詞,像「我」,後面接著
用感覺的說明詞句,儘量的把這個感受歸屬於自己
,說成為「你的」,而不要說「沒有人」、「任何人
」、或「你」、或「一般人」、或「有人」;把「任何
人」、「你們」或「有人」、「有些人」都說成「我」
,因為那些都是說明來取代一般的字眼。例如:如

果你覺得很開心,說出來,然後再說明,「什麼時候」,「為什麼」,和「什
麼事情」造成你開心。也許是剛受到讚美,或欣賞一個微笑,或是得到
優等的考績。把時間、地點、和具體的人事物放進你的談話裡,感覺就
會擴展。
2)另外,在傾聽別人的時候,也要澄清那些空洞的感覺,辦法是問他:「誰
」、「什麼」、「何時」、「何地」等等,盡量使你們的溝通具體化。
3)第三點是不要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別人,或者是把自己的感受加在別人身
上,諸如下面這些句子:「你好差勁」,或「他常愛出風頭」,或他怎麼樣怎麼樣,這些話都不是在說明你的感覺,這些話可能是藏著指責別人的意思的感覺。因此要使你換另外一種說法,例如:當你那樣說的時候,
我覺得很氣,或很害怕,很灰心,無論你有怎麼樣感覺,都把你自己的感覺歸屬於你自己,那麼一切都會清楚得多,具體得多,和誠實得多。你應當說:我覺得怎麼樣怎麼樣。
  練習一下這三點建議。「每個人都說你不顧慮別人。」請你在紙上,重寫三重寫三次,第一次用第一人稱重寫,然後用具體的例子重寫,第三次把它歸納成你自己的感受來寫,把它寫成一個例子。(在細節方面要多用你的想像力)
  如果你的第一個說明是像這樣子的:「我想你根本不顧慮別人」。那麼你對個人的代名詞就有了瞭解了。如果你的第二種說法是:「他要你幫忙的時候你根本不理他。」或者是「昨天晚上我們出去吃飯,你遲到了也不曉得說聲抱歉。」「我們打橋牌,三缺一,你就是不打」。要是你寫的話裡有些具體的事情,你就抓住了要具體的重點。第三種說法,可能是把這些都綜合起,像是「你把我的生日給忘了,我覺得很傷心,很氣憤。」或者「你不回家吃晚飯,我覺得很孤單和垂頭喪氣。」最後這句話,把你的感覺描寫得很精確,而且說明得很清楚
,別人一定會瞭解。
總之,上面的練習,具體的建議是:第一,用個人的代名詞,像:我,我的。第二是要具體化。第三是擁有你自己的感覺。如果你經常記得想法和感覺的不同,而且在說明感覺的時候,儘量的掌握它,而不要把感覺和想法、邏輯
、理由、藉口等等弄混在一起的話,你的表達方式會越來越具體。另外儘量在說明感覺的時候以言辭表現出來,也就是:一面表達、一面說明。表達和說明也要能夠彼此連貫。



2#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2:28:30 | 只看该作者

re:三、兩個重要觀念1.無言溝通的境界...

三、兩個重要觀念
1.無言溝通的境界
除了說明之外,以別的方法來表達你的感覺,就得用無言的溝通。無言的信號,包括些什麼呢?它包括一些生理所發生的變化,像臉紅、流汗、胃痛,這些都是你無法控制的事情,也表示有情況發生了;它們通常都來自感覺,包括顯示感覺的眼神,通常你可以經由眼神的接觸,知道很多感覺方面的事。它包括身體的行動和行為,像面部的表情,皺眉頭、微笑。像動作、姿勢、作手

勢、握緊拳頭、調頭而去等等;姿態就是無言的表達。還有注意力的程度,是不是坐得直直的,還是向前傾、速度、音量的高低,通常都可以顯示很多事。觸摸也是以無言的方式表達感覺的一種辦法。你在拉別人或拍別人的時候,或是在抱別人的時候,你整個的自我都介入其中了。這些都是無言的表達感覺的方式,通常能和語言表達得一樣的清楚。
  1)無言的表達是很難控制的。它是直接的和誠實的表達感受的方法。事實
上,在你不想表達感覺的時候,通常感覺卻以無言的方式溜出去了,你
根本控制不住。
2)通常以無言的方式表達出來的感覺,常比言辭表達得強烈。要是我可以
選擇的話,假使某人的言辭和無言的感受互不連貫,我寧可注意無言的感受顯示出的意思。因為沒有說明可供參考,沒有解釋或者敘述來幫助我們。舉例子來說:
我們看到一個人啞口無言,很沈默,沈默就是無言的信號,可是它代表
什麼意義呢?可能是他很傲慢,也可能是他很緊張,靜默可能是厭倦或
尷尬,或者感動,或害羞,或仇視的象徵;大多數無言的表達都有許多
不同的含意。
  
2.表達的連貫性。
我們曾經談過無言的表達和言辭的表達可能會不同。連貫也就是要將言辭的和無言的表達求一致。如一切都很連貫,那麼這個人發出去的信號,顯示的都是同一件事。如果送出去的無言信號和言辭信號意思不一樣,那麼這兩者就相互矛盾,我們會弄得無所適從,這就是不連貫的例子;在這種情況下,感受一定不會表達很清楚,我們也很難瞭解,因為我們必須要選擇注意那一個。我們在分享感受的時候,應當力求連貫,無論是言辭方面或行動方面,像我們的無言的動作、聲音、語氣等等,都要求得相互連貫。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可能感覺就會非常清楚,別人也真能明瞭我們的狀況。
再有一點是,如果我不收聽自己的感覺,或設法隱藏自己的感覺,你的身體還是會背叛你,會以無言的反應顯示你的感覺,即使是你所說的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如果要完整的把你的感覺表達得很清楚,先決條件就是:第一要收聽自己的感覺,其次是願意說明和表達你的感受。
練習「每一個人,任何時間,都該表達出他所有的感覺。」
例如,「羞恥」,用一種平常你有那種感受的時候會有的表現來把它表達出來。再舉一個例子,「生氣」,你可以大叫大鬧,或者敲桌子板凳,但如果你平常表達憤怒的方法不是這個樣子的,那麼就不要用這種方式表達,你應該按自己的方式來做。你可能是讓身體緊張起來,啃小姆指,說尖銳的話,扭頭而去。任何方式,只要是你平常表達憤怒的方式都可以用。我們的目的之一是要幫助你瞭解,別人要知道你的無言的情緒是多麼的難,記住要連貫,你的言辭、聲音、姿勢、動作、發出的信號都應當一樣。我們要練習很多種向別人表達感覺

的方法,可是現在重點在於,怎麼樣誠實的表達你的感受。

3.接觸
「接觸」是非常有力的表達感覺的方式。它是無言的方式,它可以連接兩個人之間的空間,能建立一種關係。在我們的文化中,也許因為身體的接觸表示和「性」有關係,接觸常常無法為人所接受。還有一點,我們害怕接觸的更重要的理由,是「接觸」是人和人之間溝通最簡單和最直接的方式。我們之所以害怕,是因為它會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人在性衝動受挫折的時候,通常接觸得更多,好能彌補他們的需要;如果一個人懼怕與他人之間有任何溝通
,那種懼怕會趨使他進入孤立,於是他就根本不去接觸了。在你已經接觸到別人的時候,你很難生他的氣或者怕他,你的接觸會告訴你他也是人,你的接觸讓你知道他在流汗,告訢你他的皮膚頭髮是什麼樣子
,讓你感覺到他的美麗,他的心地和你一樣善良,這樣的話,你那裡能對他發怒呢!

單元三 完全的聆聽

    第三單元的重點在於怎麼樣和別人起共鳴。我們先複習一下前面所學的:第一單元裡面,我們曾經談到怎樣的和自己起共鳴、認識自己的感受,然後去發現你腦子裡覺得你應該有的感受和你實際上感受之間的衝突。在第二單元裡面,你曾經用好幾種不同的方法練習表達你的感受,而且要以連貫的方式表達你的感受,包括用語言和其他的辦法來表達。
  經過前面的學習後,現在你已經可以直接進入同理心的下一步,也就是和別人的感受起共鳴。不過,在你開始和別人的感受起共鳴的時候,不要忘記你過去所學會的技巧,相反的,你還要以過去所學到的作為基礎。任何時候你覺得你沒有辦法收聽別人感受時候,很可能中間的阻礙是你自己的感受,是你自己的感受在當中阻止你這樣作。這個時候你就要複習一下,然後再重新調整一下自己的感受,而且把它分析清楚,然後再回來聽別人的感受。我們開始來學習如何與他人起共鳴,聽他們的感受。
一、聽他們的感受
  請找一個伴,背對的坐著或背對背站著。
1.先練習收聽自己的感覺。
這種練習和我們前幾次練習的一樣,就是和自己的感覺起共鳴。不過,感受是隨時在變的,所以我們要一直不斷的收聽。現在請做的是收聽現在,也就是在這個時刻的感覺,屋子裡面應該完全的安靜,不要說話或者笑,身體要往前傾,不要靠著你背後那個人,也不要摸任何東西,就這樣安安靜靜地坐著或站著一會兒,設法感覺一下你現在究竟在經歷什麼樣的感覺。

2.現在請開始和你背後的這個人起共鳴。
請你們往後靠,背對著背,互相挨著。請你們就這個樣子坐一分鐘設法去收聽你搭擋的感覺。想辦法收聽你的搭擋目前正有著什麼樣的體驗。試試看你能不能收聽得到你夥伴的呼吸,他靠在你背上的重量等等。
       
3.還是背對背的坐著,藉著談話和彼此交談來知道對方的感覺。
現在!你的任務是要能夠和你的搭擋起共鳴,也就是要知道他的感受如何。所以,很可能你能夠從他的聲音、他的音調、他音量的大小
、講話的快慢、還有用的字眼、呼吸、他說話的內容等等,試著從這些方面知道他的感受如何。所以盡量努力去收聽你的夥伴,他現在感覺究竟是什麼?
  請回答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你剛剛收聽到的是誰的感覺?第二個問題是,哪一種溝通方式最能收聽得到別人的感覺?
  
二、如何聽到別人的感受
有四個觀念,對怎麼樣才能收聽得到別人的感受很有價值。這四個觀念,第一是注意,第二是積極的聆聽,第三是觀察行為,和這些行為的意念,第四

就是準備妥當。
1.注意。
這二個字已經把意思說得很清楚了。從一個人說出來的話裡面,或者是表達的信號裡面,常有很多很多的資料顯示出這個人的感受怎麼樣,可是你必須要把注意力放在這個上面才能夠注意得到,所以很有意思。集中起來收聽這個人所顯露出來的東西,是要付出代價的,因為要強迫自己這樣做,才能做得很好;也需要花時間和精力。所以,首先你要願意付出代價,努力想辦法集中你的注意力,全神貫注。

2.積極的聆聽。
不是只用耳朵來聽,而是要想積極聆聽,你呆呆地坐在那兒,偶而聽到這個人講的幾句話,根本就沒有用。實在說起來,積極聆聽是相當辛苦的,你要綜合、收集另一個人的感覺。大多數人平常聽別人講話都只聽到一部份,而且總喜歡假設他的話是什麼意思;這樣常常是不夠的。積極的聆聽須要全神貫注從這個人所表達不同程度的言語、感覺裡面去體會他現今的感覺是什麼,而這一切都需要費一番功夫才做得到。
  
3.觀察行為和加註意義。
這二件事情之間有很大的差別,我們必須學習怎樣把這二件事情分開。因為第一是你觀察你所看到的行為,第二是對這個行為加上某一種意義。平常這二件事情在談話當中多半是密不可分的,而且是在一起發生的。好比說我們看到了某人一樣行為:我們看到這個人臉紅了,或者我們聽到這個人的聲音有點發抖,或是他的某一個字提醒了我們某一件事,又或者我們看到了他做了某一個動作,我們立刻就想要推理他有什麼意思。我們想要解釋裡面含意是什麼,因此,我們必須要認識觀察和推理是不一樣的。因為我們看到的行為,看得可能很正確,但是如果註解的意思是錯誤的話;或者是理所當然地認為我們加註的意義一定正確,那麼,我們的交談或交流等於就馬上中斷了。
為了要能夠確定我們對別人的信號了解得很正確,我們就要把這二個技巧分開。我們需要能夠觀察得到現在的現象,這個人在做什麼─而不是我們以為他這樣做一定是這個意思,或是以為這個行為是含有某種意義的。我們需要對這些行為有一種假定的註解,然後再查證一下對不對。好比說問問他:「你是不是這個意思啊?你是不是有這種感覺呢?」像醫護人員,他們在醫學院裡面所學的就是按實際狀況記錄診斷報告,不是把你想的結果寫出來。警察也一樣,他們要把這個人真正的樣子,和他實際做了什麼事情寫下來,而不是紀錄警察自己的想法。可是對我們大部份而言,把這二件事情分開是想當困難的。
  
4.準備妥當。
就像一個打棒球的選手,他站在打擊的位置,投手準備要投球了,他舉起球棒,眼睛目視著球要來的方向,膝蓋也彎了一點,然後一個腳舉起來,只要這個球投過來,他一切都準備好了。現在呢!這一剎那間他並不需要作什麼事情,可是一切都已經嚴陣已待。準備妥當就是像這個樣子,這樣我們已經對收聽別人的感受來說,一切準備好了。這實在是能夠收聽到別人的感受的一種習慣,一種心境,這些習慣包括注視對方的眼神,一個經常注視對方的人常常能獲得更多的線索。聚精會神留意那些感覺,而不是把那些感覺當作過路財神,來,很好─遇不到就算了。準備妥當是對整個環境都保持警覺,還有氣氛,無聲的表達,把這個人所說的話隨時注意綜合起來,沒有說的話可能也代表某種意義。總而言之,準備妥當就包括良好的目視接觸、聚精會神,還有對整個情況的警覺。要想正確地收聽到別人的感覺,這些事情都很有用,也很有幫助。
一個積極的收聽者可以有很多資源幫助他如何與別人起共鳴,收聽得到別人的感受。諸如聲音,那些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意思,語言的音調,所用的字
,對狀況的觀察;積極的聆聽,先要觀察行為,然後再分開推理,再說明推理得對不對,還有準備妥當。實際說來,要和別人起共鳴,知道別人的感受,除了要有一種態度以外,也要練習某些技巧。我們除了喜歡這樣做以外,還需要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別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2:32:42 | 只看该作者

re:單元四 改換說法的藝術  我們...

單元四  改換說法的藝術

  我們曾經把同理心分為四個部份:第一,就是怎樣收聽自己的感受,第二是表達你自己的感受,第三是收聽別人的感受,第四就是怎麼樣以同理心來反應別人的感受。這一單元起我們要開始討論同理心裡面最重要,也是最難的一部份,就是用什麼方法來回答別人的感受,使那個人覺得你已經知道、明白和接納他的感受了。我們要從四個不同的角度來練習同理心的這個步驟。
  在同理心的過程當中,用很準確的說法來回答別人的感受是非常的重要。收聽自己的感受、表達和收聽別人的感受都是同理心的基本條件,而同理心的目標是對別人的感受起反應,也就是怎麼樣回答別人的感受。沒有反應,就沒有同理心了。如果你不能讓那個人知道你了解他,你明白他所說的,同理心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換一種說法,沒有反應可能還是有同理心,但對那個跟你說話的人來講,就毫無用處了。那是一種沒有效果的同理心,因為那個人連知道都不知道。唯有當你的反應再傳回給那個人的時候,溝通的過程才算是完成了。這樣他才能夠發現你聽到了他所說的,而且如果沒有某種形式的反應的話,也沒有辦法知道同理心是不是正確,因為溝通的過程當中有很多事情可能會出錯。
一個人有某種意向,只有他一個人知道,他想要說給另外一個人聽,他必須把它用言語說出來或是用行動表達,或者是以文字表達給那個人知道;而聽話的人,必須接受自己所觀察到事情,注意他自己覺得很重要的那一部份,然後再試圖理解,或者推理說者的意向是什麼,然後找出來他究竟是什麼意思。溝通的過程中會說出很多的話,表達的方式也有很多,一切言語和行為,別人可能了解得正確,也可能聽錯。那麼,說話的人並不知道你聽得對不對,你對他意思的假設是不是正確。解決的方法呢!只有由你來查驗一下。所以,除非你有所反應,表示你已經聽到了,而且問他這個是不是正確的,否則這個溝通的過程就不完整,有所缺失。有時候,你告訴某某人說你聽到的是什麼,他的回答可能是:「噯!對了!有了!那個就是我要說的!」而有時候他也許會說:「不對!我說的不是這個!其實我的意思是…」這樣的話,你就等於再給他一個機會把意思表達清楚。然而,沒有反應或回答就可以說是沒有同理到對方的心了,因此回答感受可以說是同理心的中樞。
一、什麼是改換說法
改換說法的藝術,也就是意念的查證,實在是同理心過程的基礎。改換說法是查證你的假設和推理、了解得正不正確的一種方法。藉著改換說法,你可以知道你的了解對不對。其實,改換說法也就是重新說你認為你所聽到的事。改換說法的程度有所不同,這些分界線有助於你了解困難的程度,它所要求的準確性也不同。
1.第一種改換說法:只是把你聽到的再重說一遍,這種程度並不難。

2.第二種程度就比較困難了,有人想要告訴你他有什麼感受,向你表達他的
感受,你可以用另外一種說法說明這種感受,來證明一下你收聽到的感受
對不對,這點很難,特別是有時候你把自己本身的感受也參入其中了。

3.第三種程度就更難了,這種改換說法的方式是在人討論一般話題時,你想
要用另外一種說法來表示這些平常的談話裡面含有什麼情緒。換句話說,
當別人在分享他們的感受時,或者想要掩蓋他們的感受時,你做了一個選擇,你願意全神注意他們的感受,而且用另外一種說法表達出來。

  舉例來說。第一級的改換語氣是重複你所聽到的話。這種情形在告訴對方地址或電話號碼時最常遇到。像是:「請你把東西送到敦化北路二零一號。」另外一個人可能就回答說:「好!送到中山北路二零七號。」這一段改換說法或查證顯示發話的人必須重說一遍,因為對方聽錯了。
第二級的改換說法是在別人想要告訴你他有什麼感受的時候,你把你所聽到的感受說出來。往往狀況是這個樣子的:「哇!真是太棒了!沒想到第一次就這麼圓滿!」另外一個人就說:「聽起來你對這件事情發展到現在的情況很高興。」這個人想把他的感受也提出來分享,他就用另外一種說法說出來。
第三級的改換說法是對一般性的談話當中所含有的情緒內容,用另外一種說法來回答。像是下面這個樣子:
  「我的天哪!今天真夠受了!上班的時候要工作到好晚才能回來,結果一進家門電話鈴就開始響。我真累得不得了!今天晚上要是能夠好好的躺到床上看小說就好了!希望能夠不要去參加今天晚上的聚會。」
你可能說:「今天晚上你好像很急躁,你一定想好好地輕鬆一下。」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改換說法的人抓住了一個普通談話裡的內容和感受
,用另外一個說法作綜合性的表達。
  上面這些例子說明了改換說法的種類和型式。其實呢!除非你覺得認清究竟什麼叫作改換說法,或對認識情況更有所幫助,否則你並不需要把這些不同等級的改換說法分開,回答別人的感受需要一種很特殊的態度。也就是要認為感受是很重要的,我願意答覆那個人的感受的態度,那是一種對別人關切的態度,努力收聽和想要知道你自己聽得對不對的態度。一種認為我沒有把握究竟正不正確的態度。想要知道和查證,了解的對不對。具備了這些態度以後,改換說法就容易得多了,而要想培養改換說法的習慣也會變得很簡單。
  總而言之,改換說法是表示你對另外一個人的感受、想法的了解,而且去查證你了解的正不正確的一種說法。就同理心而言,改換說法的另外一個好處是,你這樣反應會叫別人覺得你很關切他。證明你真的願意了解他究竟是什麼意思。


二、改換說法的練習
 1.「這個大熱天真叫人受不了啊!每次熱到這個程度的時候,我的脾氣就變
得很壞,到處亂罵人。」請你用改換說法的筆調把它寫下來:
                                                                    
                                                                    
這一段話可以用下面這樣的說法改寫,好比說:「這股子熱氣好像真的把你給整慘了,今天你對什麼事兒都很煩吧!」
  
2.「怎麼這麼快這個禮拜就過去了!我真的很擔心星期一的報告能不能做好
。」請你用改換說法的筆調把它寫下來:
                                                                    
                                                                    
    這句話,換一種說法,可能是像下面這個樣子:「聽起來你好像做不完你想做的事了吧!
   這種說法是把前面那個說話的人所說的內容以另外一種說法表達出來,要想同時表達內容和感受的話,應該是下面的說法:「好像你很擔心你的報告做不完,怪不得你這麼著急!」
   關於改換說法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對於靜默和無言的表達。像臉上的表情、動作或講話的音量等等都應當要非常留神,要像處理言詞一樣用另一種說法回答他,要掌握整個的狀況。你是要盡量發揮你在改換說法這方面的能力,發揮到極限,端看你在改換說法方面能作到多少和多深。
回答是同理心基本不可缺的條件;而改換說法是一種很重要的同理心回答
。細心的聽別人在說什麼,那就是你的技巧了。你的技巧不在於表達一個意見
;而在於怎麼樣回答別人,讓他知道你已經聽到了他所說的了。
  請你練習這種改換說法的技巧,不論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在吃晚飯的時候、在上班的時候,只要別人告訴你什麼事情,或是向你表達一個意見或一個感受的時候,你設法回答他們;讓他們知道你了解他們所說的是什麼,然後注意一下他們的反應是什麼樣子,看看會有什麼結果。有時候,你知道,別人會非常的吃驁,馬上就卸下武裝,因為有人願意聽他講話了。大多數的人都會因為有人在聽他們、有人在關切而很高興繼續談下去,覺得受到了鼓舞。因而,在你日常生活中,多多練習,讓別人知道你很重視他的感受,然後你再看看他們的反應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2:33:49 | 只看该作者

re:單元五 反應的類型  在上一單...

單元五  反應的類型

  在上一單元裡,你曾經努力練習改換說法的技巧,改換說法是回答的可能方法之一,也是最恰當,最符合同理心的方法。在這一單元裡,將所有可能的反應區分成五種類型。其中的一種就是改換說法或了解型的反應,那也是同理心的樞紐。請在這一單元裡留心這五種反應的類型,盡可能清楚的鑑別這些反應類型,好能獲得清楚的觀念,並且從所有的可能回答當中,認出同理心的回答。你還應當從這一單元裡找到你自己的習慣,你通常都是怎麼回答別人的?同時還要練習改換說法的技巧。這五種反應的類型是:評估、意會、支持、探索和改換說法。
一、五種類型的定義
其實,將可能的反應分門別類的辦法很多,我們這裡所提的分類系統,是想幫助你評估你的意願,和向他人表達反應的溝通方式。這個分類的基本觀念是決定回答類型的因素,是回答者的意向。我們現在來討論一下每一種回答所含的意向。這五種回答是:建議或評估、解釋、支持、探索和改換說法。
1.建議或者評估
建議或評估都是回答的人想要判斷對方說話是正確或錯誤的,或者是恰不恰當,或者表示回答的人想要暗示說話者應該或可能怎麼做。評估的結果可能是肯定的,也可能是否定的,但都是表達回答者對問題的判斷。
  
2.解釋
解釋型的回答是想要教導,告訴別人問題的癥結何在,告訴他應該怎麼樣想,應該想什麼,告訴別人事情的真相和構成問題的原因等等。

3.支持
支持型的回答是要安慰對方,減輕他的感受的強度,像是說「沒什麼啦,
每個人都有這種感覺」或是「放心好了,總有辦法的。」支持的回答是要疏通
,化解。

4.探索
探索型的回答是想要獲取進一步的資料,是順著某一方面發出的問題,要說話的人在這點上多談談。探索型的回答表示回答的人想要知道某些還沒有說出來的事。

5.改換說法
改換說法型的回答是要查證自己了解得正不正確,可以針對事實也可以針對感受而發,看看自己聽得對不對。不過不要弄錯,改換說法型的回答不一定是說一句:「我懂了」。而是回答說:「我了解的是如此,是不是這樣的?」
  這五種反應的類型不是那麼容易區分的,有時候它們是混合在一起的。例

如:當發出判斷的反應時也有一點解釋的味道;但多半你可以找到回答的主要意向。鑑別回答類型還有一個困難,那就是有時候言辭不能表示完整的意向
。同樣的一組字可以用來表達不同的意向,例如:「真的是那樣子的啊!」可能是一個探索的回答;或者:「對!真是那樣!」就變成是一種支持的回答,或說
:「我和你有同感!」;或說:「嗯!真的是那樣!」就變成一種評估了。意向是由言辭和說法二者來決定的,另外有好幾種探索的反應,它可能是一個真正的問題想要問更多的資料,也可能只是一句忠告、評估或者判斷的話,像說:「你並不真的這樣想吧!」因此我們除了要看話裡的字眼以外,還要看它辭句的安排和它是怎麼說出來的。我們要找的是回答的意向,找到了意向以後,我們就可以按這個系統來給它分類。回答或者反應沒有什麼好壞或對錯,我們要作的是努力了解這種分類的辦法,明瞭每一種反應類型代表什麼意思。
   
二、五種類型練習
1.評估的對話
「我不曉得究竟是怎麼搞的,一點精力都沒有,要做的事情這麼多,可是我就是打不起精神來!」
「噯!你不該有這種感覺!你應該想想做完了以後有多開心!」
    你大概都能從語調裡聽出來判斷或者忠告的意向。
   
2.解釋型的對話:
「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麼搞的,一點精力都沒有,要做的事情那麼多,
可是我就是打不起精神來!」
「噢!那可能只是感覺罷了!今天已經是星期五了,你也很累!」
    你聽出這句回答裡的意向沒有?這個回答好像表示分享者之所以有這種感覺是什麼理由,而且提供了資料和解釋。

3.支持型的反應:
「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麼搞的,一點精力都沒有,要做的事情那麼多,可是我就是打不起精神來!」
「老王啊!有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感覺,我以前就有這種感覺。」
    這就是支持的說法,因為他想要減低這個人的感受,表示他不是唯一有這個感受的,別人也一樣。
           
4.探索型的對話:
「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麼搞的,一點精力都沒有,要做的事情那麼多,
可是我就是打不起精神來!」
「真的啊?你是不是病了?是不是今天發生了什麼事讓你情緒陷入低潮?


    探索的回答是要問一些對方還沒有說出來的資料。
   
5.改換說法的對話:
「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麼搞的,一點精力都沒有,要做的事情那麼多,可是我就是打不起精神來!」
「你聽起來好像有點灰心。」
  你對這五種反應類型的差別都很清楚了吧!差別在於反應的意向。

三、請用五種反應類型寫下下面的回應
「唉!我真不知道怎麼應付我的老闆。我整天都在趕他的報告,一下被這個事打斷了,一下又有那個事要辦,接著他又在中途打斷我要做別的事,然後,他又走進來瞪著我,好像是說:你今天杵在那兒幹什麼啊?」
1.建議或評估:
                                                                  
                                                                  
範例是:
「我的天啊!你應該向他明說!」

2.解釋
                                                                  
                                                                範例是:
「你之所以有這種感覺是因為最近所受的壓力太大。」
  
3.支持
                                                                  
                                                                支持型的回答是:
「哇!我以前也有過這種經驗,我先生經常是如此的。」

4.探索
                                                                  
                                                                探索的回答是:
「他究竟要你幹什麼?他是不是經常如此?」

  

5.改換說法
                                                                  
                                                                改換說法的回答是:
「聽起來你好像早上都很不好過,而且很煩你的老闆。」
  下面是一個混合反應的例子:「聽起來你好像受到很大的壓力,你該休息個20分鐘喝杯茶,輕鬆一下。」這是種改換說法的回答,因為他說了:「聽起來你好像有很大的壓力」同時也是忠告性的回答,因為他說了:「休息個20分鐘,喝杯茶,輕鬆一下。
  
四、反應類型在談話中的影響
   在這五種反應類型中,沒有哪一類型是對或錯,每一種都是不同的反應,有不同的意向,也必定有不同的結果;對某種情況而言,其中一種回答可能比較適當。
  這一單元的目的是幫助你培養運用這五種反應類型的技巧。而且在適當的時候選擇最有幫助的回答。當然這個課程最強調改換說法型的回答,因為那是同理心的回答,是最該發展的技巧。大多數的人通常都是使用前四種類型的回答,最少用的就是改換說法的回答,那麼,你該怎麼選擇回答呢?那一種最恰當或對某種情況最有幫助呢?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可是我們知道每一種回答對談話都有不同的影響。
1.忠告或者評估
忠告或者評估常常造成你的地位高於對方,就像是說:「我知道的比你多,我對你的經驗,比你自己還了解得清楚!」可是人通常尋求的不是忠告,他們不喜歡別人來告訴他該怎麼作,他們要的是有人能了解他。但有時人的確需要忠告,而且忠告也不一定就是不好的,當別人想要知道你的看法,處於那種情況你會怎麼做,此時,評估和忠告的回答也許是最恰當的。否則,忠告或評估可能會終止或者妨礙談話。有時候解釋或教導型的回答是必需的,要是分享的人實在沒有他所需要的知識的話,就更需要這種回答了。相反的情況是探索,有時候聽的人需要更多的資料,於是他就詢問講話的人,發問題的好處是能夠幫助你得到資料;但也有缺點,講話的人本來有各式各樣的想法和你分享,但由於你問了他一個問題,他只能和你談那一點,你實際上是縮小了你們的談話範圍,你沒有給他自己引導談話的機會,相反的你引導他談這一方面。

  2.支持型
支持型的回答通常在別人情緒低落、孤獨或者須要鼓勵的時候非常有用,但有時候也可能是虛假的支持。支持是給了,可是對方都沒有聽到,因為他不

願意降低他的感受,也許他覺得你根本不了解他的感受。而且支持型的反應常會令人覺得,好像那是早就想好了的、不誠懇,它容易給人一種「我不在乎」的感受,要記住你的經驗永遠不可能和他的完全一樣。像「我知道你的感受如何」這種支持的言辭實在無法很真實,你可能有過類似的經驗或者類似的感受
,但你是不同的一個人,每個人的反應都是獨一無二的。「我知道你的感受如何
」那種支持的回答可能有點壓制的作用,一點支持的效果也沒有。
  
3.改換說法
當你想說:「我知道你的感受如何」的時候,或遇到其他的情況時,改換說法是最好的回答方式─雖然不永遠是,但的確經常是最好的回答。你有沒有發現?一般而言,當你真的注意到了他們的感受,了解他們,讓他們知道你確實聽到了他們的表達,人都非常領這份情,而且會覺得有點驚訝。改換說法的反應有它的優點,它能幫助查證你所了解的感受對不對。這種反應不是在說:
「我了解!」而是向對方表示你注意到了、聽到了他所說的,這種反應能夠讓對方知道你聽到的是什麼感受,而且讓他覺得你了解他。
改換說法是一種開放的反應,分享者可以自由的選擇想說什麼。所有其他的反應都是告訴他該談什麼,所以是比較關閉的。至少在同理心而言,改換說法的反應通常最有效,因為它的意向只是要了解和表示你的確了解。
  用改換說法來回答感受應當是最合乎同理心的。它是可以供你支配的重要技能,而且可以經常利用。大多數的時間,人根本沒有用這個技巧,有的人從來沒有作過這種回答所以需要特別注意,需要努力把這種反應類型培養成為你所慣用的類型。大家不喜歡用改換說法的回答代表什麼意義呢?那代表一般人不想注意別人的感覺,他們不重視聆聽感受,不告訴別人他了解。用改換說法回答感受,就是在向他表示他的感受很重要,表示你聽到他的感受,表示你願意和它們起共鳴,表示你體會到了這的確是一種最有用的回答方法。一般說來
,最常選用這種方式回答的人,也常是最願意幫助別人的人。用另一種說法來回答別人的感受的確是同理心的基礎,那是一種你須要練習的技巧。並不需要經常用它,可是需要明瞭和感覺得到它的效果,認識那是一種很重要的反應,很有力量,很有價值。

  4.練習
  1)「我最討厭倒垃圾,沒有一個人幫我一點忙,他們都想等別人侍候,沒
有一個人感激我,我必定是個勞碌命。」
他的感覺是什麼?請用幾個字寫下來。
                                                               
                                                               
我想感受大概是失望、灰心、作了冤大頭。


2)「嗨!老張剛剛打電話給我,要找我代他上一堂課,我真的很興奮,就
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教得好,我有點擔心到時候會不會交白卷。」
他的感覺是什麼?請用幾個字寫下來。
                                                               
                                                               
「聽起來你好像很興奮!」或者「聽起來你有一點害怕能不能辦得到」如果你再多說了一點什麼像是:「聽起來你好像很興奮,可是又有一點緊張,我知道那種情形,因為我在那種狀況下也會很緊張。」但若說:「噢!那種代課是幹什麼的?聽起來好像很有意思。」只要你增加了這一類的話,那麼就有點會錯了意。
我們再來試試看,作一個純粹是改換說法的反應。換句話說,為了要幫助你更清楚的了解,努力用另外一種說法表達你聽到的感覺,並且把它送回給那個人,讓他知道你已經聽到了。
  3)「有人說在醫院裡,他們會把你半夜叫起來吃安眠藥,雖然這是一個笑
話,可是也差不了多少。昨天晚上我點的是牛肉麵,結果你知道他們給
了我什麼?排骨飯!」
他的感覺是什麼?請用幾個字寫下來。
                                                               
                                                               
如果你認為說話者的感覺是懊悔,那麼你的反應大概是:「聽起來你很懊
悔和灰心,樣樣事兒都不如意!」如果你認為說話的人蠻喜歡這種鬧劇
,那麼你的改換說法的反應大概是:「聽起來你像並不怎麼生氣,反而覺
得很有趣。」但改換說法的回答必須能夠顯示你聽到了他的感覺。
現在我們來把這二個步驟合成一塊兒,這二個步驟是:認識感覺然後作一個改換說法的回答,表示你聽到了那個感覺。
4)「我們剛剛搬到這裡來,什麼人也不認識,想交朋友可真難,連講話的
人都沒有。孩子們整天都不在,我一個講話的人都沒有,我又喜歡去串
門子或敲別人的門,我覺得好孤單。」
他的感覺是什麼?請用幾個字寫下來。
                                                               
                                                               
一個良好的改換的回答應當是這樣子的:「聽起來你好像有點孤單!」或
者:「聽起來你好像有點害怕!」或者:「聽起來你很寂寞,而且很想念
你以前的朋友。」
5)「那支原子筆是我的一位姑媽送給我的,我們已經多年沒有見面了。上
星期我生日時她才送給我的,那種原子筆不是在頭上一壓筆尖就會出來
的那種,而是旋轉的,可是我就不知道丟到那裡去了。」
他的感覺是什麼?請用幾個字寫下來。

                                                               
                                                               
改換說法的反應可能是像這樣子的:「你丟了筆一定很失望。」或是:「聽
起來好像這支筆對你而言是很有價值的禮物。」
這句話的感覺沒有明顯的浮現出來,也許你的改換說法的反應是這樣子
的:「我不太清楚你丟了這支筆以後感覺如何。」那也沒關係。因為那表
示你想要了解、想要收聽他的感覺。
  其實這種改換說法的反應是相當簡單的。也許你可以問這麼一個問題:「它
究竟有什麼好處?」它的好處可多著呢!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反應─也就是只要了解,其他什麼都不要。你聽到了什麼,除非你告訴他,他才知道,除非你用另外一種說法說出來你的確在聽,他才曉得。你作到了改換說法或者告訴他你的確了解,那麼他才會曉得並且才能夠說:「對!一點都不錯。」或者:「不對!我不是那個意思,那不是我的感覺。」就同理心而言,我們關切的是甲對乙的了解,甲對乙的支持,而不是怎麼樣解決乙的困難,或者告訴他該怎麼樣做,或者該有什麼樣的勇氣衝過難關,而只是用了解他、支持他作他的後盾,而不是要給他忠告、解釋或教導,因為這些都是想要解決他的困難,我們只要告訴他:「我了解你的感受,我聽到了你的話,我聽到了你所表達的難處。」做這一件事,其他什麼都不做。我們都想解決困難、我們想要幫忙解決問題,我們助人的願望經常很強烈、經常想給人忠告,但我們耐心常常不夠。然而,這一切雖然都的確表示了關切,但都不是同理心,何況也並不經常有幫助。同理心的確只是接近那個人,感受他的感覺,用另一種說法回答他的意思,讓他知道你了解他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事實上這樣做經常對這個人非常有幫助,特別是在他覺得陷入低潮或者覺得有困難的時候,效果更為明顯。
你們自己去查對一下,在你提出一個真正的難題的時候,通常你盼望的是別人告訴你該怎麼做嗎?通常我們分享某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很清楚我們沒有辦法解決那個問題,我們甚至於非常肯定和這個問題無關的人更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只是想要找個人談一談,只是想要有一個朋友了解我們的情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2:34:49 | 只看该作者

re:單元六 同理心的層次這一單元的...

單元六  同理心的層次

這一單元的重點在於同理心的層次,也就是回答時表現同理心的各種等級
。你在這一單元要探討的是各種不同層次的同理心反應。在收聽別人的感覺和改換說法的時候,能顯示:1)你了解其中的內容,2)你真的了解他的感受。幾乎每一個回答都可以證明同理心或感受的了解有不同的層次。而且即使感受根本沒有獲得回答,也可以證明同理心或證明缺乏同理心。我們在這一單元裡,就是要研討一切可能的反應所顯示的同理心層次。
一、四種同理心的層次
我們將討論四種同理心的層次,但不要把這四種層次和上一單元的五種反應類型弄混。那五種反應的類型,也就是忠告、解釋、試探、支持、改換說法
,是表示各種意向不同的反應類型。在這一單元中我們要用另一種不同的系統來給反應作分類。就是用了解的程度和改換說法的準確性作評分的尺度,來評估改換說法後的反應。Robort cakhoff  研究出了一套衝量反應的尺度,諸如尊重、誠懇、具體、自我開放、自我發現等等。其中有一套尺度是用來衝量反應的同理心層次。我們在這一單元裡要用他的一些看法,但不是他的某一套尺度。我們的尺度將同理心分成四個等級。
  每一種交談都需要一位聆聽者和一位分享者。聆聽者要回答他明不明瞭分享者表達的感受和含意,判斷每一個回答的同理心層次的尺度。就聆聽者而言,這是一種有用的工具,使他能測量或顯示自己對分享者所說的經驗的感受和含意,究竟了解得有多準確。
 1.第一層次:回答者漠視內容和感受。
第一層次是同理心的最低層次,其實根本不算是同理心。這個層次的聆聽者不但不注意分享者的語言和行為的表達。也根本不注意,也不表示他聽到了什麼。他會漠視、爭辯、否定、評估、判斷分享者所說的話。
  
2.第二層次:是他對分享者表達的內容,會換用另一種說法,但是對感覺卻
視而不見。
屬於第二層次的聆聽者,只對分享者說話的內容和問題有所反應,但會忽略分享者的真實感受。這種聆聽者對別人的表面感覺可能表示某種程度的知道
,但表達的方式會減弱感受的意義。總之,屬於第二層次的聆聽者回答的,多半是比較不相關的部份,也就是談話的內容。
  
3.第三層次是對內容和感受都有改換說法的回答。
屬於這一層次的聆聽者會對分享者感覺有所反應,故他的改換說法是可以和對方起交替作用的,因為他們倆其實是在重覆對方的話。我們想要練成的就是這種改換說法的能力。他所作的表達會讓人覺得自己的感受有了知音。他不減低,但也不增加分享者所表達的,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反應者對表達出來的內容和感受有所回應。
  
4.第四層次是能夠收集所有的信號,然後以另一種說法回答。
屬於這種層次的聆聽者對分享者的感受了解得比他自己還要深入。他能夠領悟所有的音調、字眼、表情、說話速度、姿態等等。他會作一番整理,找出感受,然後傳送回去。他真的能幫助分享者更能了解自己的感受,幫助他能表達更深的感覺和真意,而且還繼續演進。總之,第四層次的聆聽者所說的話,能表現出他對表達的人有更深的了解。他能作更多的反應,對分享者沒有說的話,對他所說的內容與含義以外的背景有所回答。無言之聲就是在這層次出現的。收聽的人可以用另一種說法回答任何事物,像字句、行動、語調、表情、沉默、矛盾等等,他能將聽到的事組合成另外一套完整的說法,然後再傳送回去。也許你已經對以上這幾種反應的價值有點印象了。
  
二、四種同理心層次的練習
1.「唉!我什麼事都作不成。我拼命的幹,而且好像在鞭策自己埋頭苦幹,
結果還是一無所獲。我似乎......一事無成。已經白混了兩個月了。」
1)第一級的同理心回答:
「嘿!今天真有意思!你知不知道統一獅輸了?」這種回答顯示他根本
沒有聽。
2)第二級的回答是:
「我也發現到你什麼事都沒有做成。」這種回答顯示他聽到了內容,可
是對感覺一無反應。
3)第三級的同理心回答是:
「你一定很煩,因為你覺得一事無成。」這種回答表示他對於內容和感
受都分享到了。
4)第四級的回答是:
「你一定覺得有很大的壓力,你覺得自己好像是註定了要失敗似的,而
且立刻對那種壓力有所反應,你把這種壓力壓在自己身上等於是自找麻
煩,而且讓自己覺得不如人。」
  最後這種回答意圖給所表達的感覺增加某種成份,而且更深入的顯示說話的人所表達的感受。我們在用第三和第四級的同理心回答的時候,其實也就是在鼓勵他繼續說下去,等於是在說:「我真的了解你,我真的在洗耳恭聽。」也是讓說話的人繼續說:「不!不是那麼回事!」或者「對!正是如此!」然後再說下去。因而,如果你錯過了一句話,或者沒有馬上能使用第四層次,你大可繼續努力。要緊的是,真心的聆聽和抓住那個人的感受,促成他分享,讓他更願意開放自己,聽他自己所說的話。不一定要第一次嘗試就發揮完美的同理心。
  

2.「很多人見面就問我,嘿!快結婚了吧!其實,我根本就沒有談過戀愛,
不曉怎麼,我就是喜歡獨個兒生活。我也不曉得能不能夠適應婚姻生活。
何況,不結婚也沒有什麼不正常,但願我能夠不揹這個包袱。」
「你好像覺得別人都盼望你結婚,是不是?」
1)請把你評判的同理心等級寫下來,而且說明判斷的理由。
                                                               
                                                               
  2)你認為有價值的回答應該是什麼樣的,並且如何才能有所改進。
                                                                    
                                                                    
這個反應大約是在第二級和第三級之間。這個回答抓住了婚姻的觀念,也至少收聽到了表達出來的好幾個感覺中的一種,但他沒有收聽和整理所有的感覺。

3.「有你這樣的人做朋友真好!」
    「唉!昨天晚上的連續劇你看了沒有?」
1)請把你評判的同理心等級寫下來,而且說明判斷的理由。
                                                               
                                                               
   2)你認為有價值的回答應該是什麼樣的,並且如何才能有所改進。
                                                                    
                                                                    
    這個反應是一級的層次,這答話的人根本沒有表示他聽到了別人向他所表達的內容,或者是感受,不過這也是相當普遍的回答。
  
4.「嘿!我剛剛去看過醫生,他說我還要再住院開刀,我的老天啊!我實在
不想再住院了。我真擔心醫生也不知道是什麼毛病。天曉得!上次就被整
得夠慘了,我實在嚇得要死。」
    「你好像很灰心,看了那種報告一定很心煩。還要再開刀你一定覺得既害
怕又憂慮。」
1)請把你評判的同理心等級寫下來,而且說明判斷的理由。
                                                               
                                                               
  2)你認為有價值的回答應該是什麼樣的,並且如何才能有所改進。
                                                                    
                                                                    
這個回答的評分是第三和第四級之間。這個回答很短,可是回答的人真正掌握了全部的感受,如果回答者繼續注意聆聽,他們二個人很快就會把感覺整

理得條理井然,同理心也會進一步達到第四個層次。
  
5.「哼!昨天在辦公室裡他對我說那種話,我真是氣得要死,我真想揍他二
拳。」
    「噢!我想你和他一定起了衝突。」
1)請把你評判的同理心等級寫下來,而且說明判斷的理由。
                                                               
                                                               
  2)你認為有價值的回答應該是什麼樣的,並且如何才能有所改進。
                                                                    
                                                                    
這個反應的層次是二。回答者注意到了爭執的內容,可是對爭執所造成的感覺卻一點也沒有注意到。
  
6.「我記得第一次來這裡的時候,真的覺得這是一個理想的地方,那個時候
,我就知道會有許多頭痛的地方,工作也會很忙,這都沒關係。只是到後
來正式派職務的時候卻沒有輪到我。我真是覺得.....唉!現在說這些有什
麼用?我工作得這麼辛苦,比任何人都要努力,有升級的機會的話,應該
是非我莫屬才對。」
    「好像你付出了很大的心血,雄心萬丈的更換工作,以為這裡能發揮你的
才幹,結果換來的卻是一肚子的怨氣和失望,好像沒有人賞識你和需要你
。讓你覺得好像跌入深淵一樣,對不對?」
1)請把你評判的同理心等級寫下來,而且說明判斷的理由。
                                                               
                                                               
  2)你認為有價值的回答應該是什麼樣的,並且如何才能有所改進。
                                                                    
                                                                    
這個反應已經很接近第四級了。至少他有這個意圖,他真的領悟到了這位分享者心裡的掙扎,而且真的想幫助他作一番整理的工作,讓他明白自己的感受,甚至於讓他明瞭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
  
 7.「唉!昨天晚上我又和我先生大吵了一架。你來我往的一直吵個不停,最
後我幾乎要垮了,我實在受不了!我不可能做到他要我做的地步,我就是
我,我已經想盡力,然而,我也覺得有點兒內疚,他只會責怪我,說我並
不愛他,可是我真的很愛他,真不知道怎麼樣才能向他證明這一點?」
請用第四級的同理心寫下你的回應
                                                               

                                                               
                                                                 
第四級的同理心反應應當是像這個樣子的:「你好像很灰心,沒辦法證明你對他的愛,而且似乎對整個事情很厭倦,但我想最主要的,照你的意思,是你有點懷疑,不知道這種情況會不會改變,不知道有沒有改善的希望。」
  
8.「這個同理心訓練實在太無聊了,簡宜是枯躁無味,我可以說一無所獲。」
請用第四級的同理心寫下你的回應
                                                               
                                                               
第四級的反應應當是:「聽起來好像你的盼望落了個空,你真的覺得這個講習會沒有意義。」
  
9.「我今天有一種想要旅行的衝動,好多去過的地方都一一呈現眼前,像阿
里山、日月潭,真想馬上收拾行李,買張車票,立刻就走。」
請用第四級的同理心寫下你的回應
                                                               
                                                               
第四級的同理心回答應該是這樣子的:「你好像覺得既自由又開心,好像童年在那些地方的回憶和經驗又再次來臨。」
  
10.「你怎麼啦?那麼安靜地坐在那裡一言不發,我口都要說乾了,你卻無動
於衷,而且好像還有點不耐煩,你根本不關懷我,我想,沒有人關心我。」
請用第四級的同理心寫下你的回應
                                                               
                                                               
第四級的回答應當是這樣子的:「你覺得已經把所有的感覺都說出來了,而且擔心沒有人會了解(包括我在內);別人的關心和了解對你是多麼的重要。」
  最後這一個練習相當叫人頭痛。對於這種情況,很難用同理心,也很容易叫人選擇其他的回答,而不用同理心的回答。特別是分享者在吼叫,聆聽者必須採取防衛的立場,因為分享者不喜歡他的作為,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有同理心的回答就很難了,而且很容易叫人表示不同意、爭辯和吼回去。
你前面練習的時候,可能也有相同的看法,有時候真的叫人頭昏眼花,對不對?很難找到完美的回答。其實呢!根本沒有完美的回答。而且也沒關係!你要作的是把注意力放在那個人身上,聆聽他所說的話、他的感受時,就應當採用改換說法的技巧,把你聽到的改用另外一種說法簡單而直率的說出來,並且趁此機會深入的了解。
  
你現在的同理心是第幾級?是第四級嗎?真的能和別人的感受起共鳴?能夠以同理心聆聽嗎?或是第二級─注意到了內容而沒有注意到感受,一般人都是這樣子的,只注意了解事實;或可能是第三級的?盡力以實在的同理心來回答別人,最重要的是要能夠用第四級的同理心來收聽別人的感覺和回答。
 複習一下過去所學到的重點。第一單元裡,收聽你自己的感受,你怎樣處理自己體內的感受?分辨應該怎麼感受和實際感受之間的衝突;再就是,你曾經集中注意想要收聽你經常不斷會有的那些感受?在第二單元裡,你注意的是某些適當的、有幫助的、清楚的和具體的方法,表達你的感受─經常表達你的感受,使得那些不能言傳的和可以用言語表達的感受都能夠表達得出來,這二個步驟都非常的重要,因為除非你知道自己的感受而且說出你的感受,必要時還可以用那個感受作為憑藉,否則你就很難收聽得到別人的感受,和回答別人的感受了。
在第三單元裡,你練習過怎麼樣收聽人的感受─注意那些線索,而且採用積極傾聽的辦法,想辦法能夠知道他人究竟想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在那一單元裡,你還練習了怎麼樣才能真正用同理心回答別人,和那一種回答才叫人覺得是真有同理心,譬如改換說法,就我們的訓練而言,回答的五種方法中最重要的就是改換說法,接著你練習了不同程度的同理心,這一切其實都只是教導和說明,怎麼做還有待努力。培養你成為具有同理心的人的機會到處都是,要不要做這一番培養工夫就要由你自己決定了,而且還的確需要經常練習才作得到

   舉例來說,當你對別人的話作了解性的回答時有什麼後果?有時候人對純粹了解會很害怕。他們害怕別人會停止,或害怕他們自己的意思沒有辦法在交談中表達。下面就是他們害怕的例子:
 「啊!我覺得今天好糗!我什麼事都做不成,就是什麼事都不順利!」
 「聽起來你好像很洩氣!」
 「嗯!嗯!」
   你注意這個談話的情形沒有?這個例子我們過去也用過。你用另外一種說法把說話人的不滿意說出來以後,他只說:「嗯!嗯!」或者是就停了,你必須再多些什麼,談話才能繼續下去。但那種恐懼是不實在的,因為當人真正要說出他的感受的時候,而且覺得有人了解他的時候,他很少會只說:「嗯!嗯!」
,他多半會說:「對了!不只是我覺得洩氣,而且是因為這個、這個、那個、那個的緣故。」換句話說,大部份的人表達感受的時候,心裡一直在想那個聆聽的人是否會注意,對他而言非常重要的感受。在他覺得受到了解或者諒解的時候,他會有勁兒說出更多的事兒。當你向他表示你的了解,將他的感受用另一種說法表示出來,就等於向他說:「嗨!我懂得你的意思,聽到了你所說的話,我就在你的身邊,我了解你想表達的是什麼。」當你把這些意思傳達給他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在鼓勵他進一步的說下去。
了解別人的感受實在會產生一種滾雪球的作用。對別人的感受起反應,真

的能夠鼓勵他多說一點他的感受。如果你對他說:「嗨!你覺得重要的那件事真的對我也很重要。」而且他也了解你是真心想向他表達這個意思,那麼他就會很起勁兒,而且把其他更多對他覺得重要的事情說出來,當你對別人的感受起共鳴的時候,並不只是在收聽他的感受,而且等於還給了他對自己能夠有感受的許可。你等於是在說:「嗨!那些感受很重要!」意思也就是說:「我對你比你剛才說的那些事情關心的多。」
一般人談話的時候或者是回答的時候並不是這個樣子的,為此,大多數人在談話的時候都比較猶豫。我們都愛耍一點花樣,我們只談事情,我們只談內容。我們不談什麼對我才是重要的,我們也不太信任別人。因此,沒有辦法和別人分享那些對我們很重要的事。當你注意那些感受的時候,別人不見得會立刻信任你,可是在他發現你真的仔細在聽,慢慢地他就會說出對他重要的事情。同理心的練習並不是走到一條死胡同裡面就算停止了,練習同理心還會擴大交談的範圍,增加交談的能量,在交談中分享重要的親身感受,當然這一切的結果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獲得了實質的改善。使人與人之間有信任感,讓個人覺得重要,覺得大夥兒是在一塊的,而不至於人人都覺得孤獨,需要防衛和混淆不清。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能夠體驗到那些感受。
我們每個人並不能夠經常很自在的把我們的感受拿出來分享。我們經常守護這些感受,不拿出來和別人交談。至少開始的時候我們不太敢信任別人,但是如果有人注意到我們的感受,我們就覺得他真的是注意到我這個人了。於是很快我們就覺得比較自在,願意讓別人認識我們。因為真的覺得他們不會打落水狗,相信他們會拉我一把,因為他們很關心。這一點實在是同理心的中樞。
  同理心的學習在此告一段落,但是不要認為你在課程裡的學習可以停止了
。你應當把這課程當作一次考驗,然後,從現在開始,繼續培養同理心的習慣和良好的聆聽技巧,作一個有好的人際關係和願意,助人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3:00:30 | 只看该作者

re:以琳例子之一:(选自"璞儿璞爸璞...

以琳例子之一:

(选自"璞儿璞爸璞妈")


培养理解力
    给小璞讲《小熊请客》的故事,说到好吃懒做又爱偷别人东西的狐狸时,璞妈最近都会着力强调一下,希望小璞能辨别一下是非好恶。
    最开始,璞妈强调狐狸是个小偷,偷别人的东西,所以大家都不喜欢他,然后问小璞:“你喜欢狐狸吗?”小璞显然被故事书上可爱的狐狸小样给迷住了,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喜欢狐狸”。
    第二次,璞妈强调狐狸有两个坏毛病,好吃懒做、偷别人的东西,讲完后,又问小璞::“你喜欢狐狸吗?”小璞仍就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喜欢狐狸”。
    第三次,在讲到狐狸偷别人东西时:
    璞妈问:“如果狐狸把你的玩具平板车偷走了,你玩不了了,你是高兴还是难过?”
    小璞答:“难过”
    璞妈问:“你还喜欢狐狸吗?”
    小璞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不喜欢狐狸”。
    成功了!不能怪他不理解,关键是没找到让他理解的办法,这就是同理心的培养入门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9-23 13:00:54 | 只看该作者

re:好帖。收藏。

好帖。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9-23 13:49:54 | 只看该作者

re:好贴子!不过,都是繁体字,眼睛看着好累啊...

好贴子!不过,都是繁体字,眼睛看着好累啊!


从同理心入手帮助孩子理解情绪,的确是个好方法.如果能多一些6楼那样的具体操作训练的贴子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9-23 14:10:19 | 只看该作者

re:学习,顶。收藏着反复看....

学习,顶。收藏着反复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9-23 14:57:21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8-9-23 15:01:29 | 只看该作者

re:繁体字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降低阅读速度,比较...

繁体字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降低阅读速度,比较有利于一字一句精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9-23 15:31:49 | 只看该作者

re:好贴极了。

好贴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9-23 16:19:50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F版,收藏!

谢谢F版,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25 07:3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