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52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jinglenn博客之一: 坏脾气的孩子,谁的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25 04:3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坏脾气的孩子,谁的错?

sainfoin 发表于 2007-06-30 16:46:15


年过三十,不折不扣地可以在小孩子面前充“大人”了。差不多从二十岁开始,就被叫孩子叫“阿姨”,那个时候还常常叫他们改口叫自己“姐姐”,当然有些是辈份排在那里的,该装老的时候也躲不掉(最大的一个叫我阿姨的小孩子只比我小六岁,不过他其实从来都没叫过我阿姨^_^)。到了现在,朋友们几乎个个都当了爹妈,我这个阿姨当然是名副其实了。

可能与年龄有关,我对小孩子也渐多喜欢,但也不是所有的小孩子都讨人喜欢,(从中,我也发现自己是一个很挑剔而且不太有耐心的大人)。两种小孩子是我不喜欢的,笨的和坏脾气的。

在我认识的小孩子中,要说笨的,还真举不上例子来,这与营养、教育都有关系吧。现在的小孩子从母亲怀孕开始就特别注重营养平衡,加上基因,我的朋友几乎都受过高等教育,所以孩子们都出落得十分伶俐,既漂亮又聪明。

但说得上真正让我喜欢的小孩子,也不多,因为大部分我认识的小孩子脾气都不好。在独生子女的政策下,每家都只有一个孩子,加上父母忙于工作,很多小孩子都是由老人家在带,宠的是多数,被宠坏的也是多数。

我 家的小表妹就是一个例子,她是我小姑的孩子。小姑与小姑夫三十多岁才生了这个女儿,宠爱自是不在话下。我和小表妹之间并没有交集,只是在偶尔回家探父母, 父亲家族全部人在一起聚餐的时候才见到。小表妹的脾气很坏,并且没有一点规矩,对于这样的小孩子,我通常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毕竟她不在我的管辖范围内, 所以我大可以装看不到。记得那天大家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小表妹要吃一道什么菜,具体是什么导火线我也记不清了,但我觉得她太没规矩,所以要求她一定要做规 矩才给吃那个菜,结果小表妹一下子就放声大哭,我对她说,“你哭好了,反正不做就没得吃。”小表妹越哭越猛,全桌的人都停下来看着她,没有人敢出声。父亲 是家族中的老大,我在第二代中虽然不是最大的,但却是家族里唯一受过高等教育的,顶着硕士的头衔,加上“海归”的帽子,不知不觉里,我说一句话竟然也开始 有份量。父亲终于看不过去了,对我说,“算了,你就这么回来一次两次,也做不出什么规矩。”我其实并不想看到这种局面,毕竟在座的都是长辈,我也不想越 界,父亲开了口,我便“嗯”了一下,算是找个台阶下。小表妹唯一的一次被教育就此告终,当然她的哭再一次使她达到了目的。

到了新西兰后,新认识的朋友大多是同学,也都是妈妈级,看到她们的孩子,着实让我惊讶,可以说我从来都没有看到过那么讨人喜欢的孩子。S的妈妈也是中国人,父母离异,他的大部分时间和妈妈在一起,假期的时候会和父亲住。我见到S的时候,他只有六岁。S比较沉默,大人讲话的时候,他会躲开,自己玩电脑游戏,并不来瞎搀和。但如果有人陪他玩就不一样了,S喜 欢运动,足球、自行车、滚轴溜冰、游泳,没有一样是他不在行的,不仅会,而且会得很专业。几个大男人陪他一起玩足球,他就在那里笑疯了,似乎完全没有年龄 的差距。朋友买了一个滑水的玩具送给他,他很起劲地和我们一起把塑料的滑道充起气来,然后铺到院子的草地上,整个滑道有十米来长,放一点水在上面慢慢地流,滑道就变得很滑,他便拿着滑板一遍一遍地跑上滑下,兴奋之极。大概玩了半个钟头,我们渐渐躲进了屋子,不一会,他进来了,湿淋淋地站在门口叫了声妈妈,同学问他说是不是玩好了,他回答说是的,然后同学就说,那你自己去洗澡吧。S跑进了屋子,大概十五分钟后,又跑出来,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向妈妈报了道之后就又自己跑开去玩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个六岁的孩子在完全没有大人帮助的情况下,把自己整理得那么干净。同学告诉我说,S很早开始就自己洗澡了,现在她根本就不用操心,晚上S会自己冲淋,到九点就自动上床睡觉了。另一件关于S的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是有关于诚实。晚饭后,我们大家坐在厅里聊天,一会S跑进来,有点垂头丧气,同学问他说怎么了,他老实地说“妈妈,我错了,我把灯泡打碎了。”原来他在玩棍子的时候打中了头顶的灯泡。朋友检查了S的手脚,并没有受伤,于是对S说,“那下次注意,现在差不多到时间该睡觉了,你回房间吧。”S很乖地说,“妈妈,我知道了,对不起。”然后和大家说了声晚安就回了房间。对于这样子勇敢地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的孩子,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即使回想到自己小的时候,做了错事的时候,也总是想遮遮掩掩,能躲则躲。朋友的教育成果让我印象深刻。

另一个可爱的小孩子J也是同学的孩子,今年8岁。父母离异,J一星期和父亲住,一星期和母亲住,所以他有两个家。J十分活泼,初见我们的时候有点生分,不多话,但一个晚上下来,就很多话了。朋友在准备晚餐的时候,J在玩游戏机。朋友对J说,“J,我们要吃饭了,你不要玩游戏了,帮妈妈摆好台子。”我在厨房和朋友聊着天,才一转头,发现J已经关掉了游戏,把电视调到了普通的频道,并且开始整理桌子了。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孩子能够那么快地从他痴迷的游戏里停下手来的,J让我印象深刻。吃完晚饭,J在一旁写写画画,我们则在聊着天,一会J跑过来,拿了他写的东西给妈妈看。同学问他说,“我能读给大家听吗?”(洋人都十分尊重个人的隐私和权力,即使是对一个小孩子)J说“好”。于是朋友开始念J写的东西,原来他在写一个故事,用的大多是简单的句子,但完全没有语法错误,还很生动,故事的情节还颇有《哈里•波特》的味道。到了吃甜品的时候,J替妈妈送蛋糕给我们,他拿着一个盆子递到W(我的另一个同学)的面前,W刚要伸手,J一下把盆子收了回去,转递到我的面前,然后很认真地对W说,“这不是给你的,是给Jing的。”W被J戏弄,哭笑不得,而我们在座的人则哈哈大笑。相对于S,J是很外向很活泼也很风趣的一个孩子,另一方面,他也很听话很懂规矩,知道迟度与进退。同样到了九点,J便和大家说了晚安,自己回房间睡觉了。

还有一个小孩子D,才一岁半,父母都是中国人,他的妈妈也是我的同学,以前一起学心理学,后来她转学了早期儿童教育,现在自己开起了托儿所。D从小就很少哭,因为我同学从来不会在他哭的时候满足他的要求,所以他知道哭是没有用的。小小孩一般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吃饭和睡觉,但D完 全都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吃饭时候,他会站到小桌旁,他知道他吃饭的时候是必须坐在那里的,一直到吃完饭为止。他妈妈会把他抱上婴儿餐座,铺好面前的板,然 后把吃的东西直接放在板上,很多固体的东西都是由他自己拿手抓了吃的,根本不用大人喂。睡觉也一样,到时间,我同学就把他把到他自己房间的小床上,便关上 房门离开了。开始的五分钟还可以听到他在里面玩的声音,拍打墙壁之类(这里都是木板房,所以声音可以传得很远),之后便安静了。所以,当很多家长被不睡觉 的孩子搞得头疼脑裂的时候,我同学完全都没有这种负担。因为D从小就习惯了这种作息与生活的方式,加上哭闹根本也不管用,就只好当乖宝宝了。

人的脾气其实是一点一点积累养成的。有句古话说,“三岁看八岁,八岁看到老”,我觉得就是指的孩子的成长过程——如果小的时候不教,大了也就“积习难改”了。上面提到的这三个同学都是学心理学的,也都接触行为学,所以对小孩子的教育自有一套。J的妈妈对我说过,刚有J的时候,她还没有学心理学,那个时候觉得带孩子真的好难,后来,学了心理学之后,带孩子变成了很轻松的事。她说,现在让她从头开始的话,她一定不会觉得带孩子是很辛苦的事。

行为学最基本的原理是“行为强化”(reinforcement - 我其实也不知道中文应该怎么翻译,查了下中文网,有人这么翻,借来用一下吧),也就是说每一个行为都是因着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行为是由行为的结果来强化(reinforcement)或减弱(punishment) 的,举个例子说,大人带着孩子逛超市,小孩子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一定要,不要就大哭大闹,而大人为了避免这种公众场合的尴尬,拿小孩子的哭闹没办法,就 只好买给他,而这个结果却加强了小孩子哭闹的行为——因为哭闹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在将来到超市以及其它场合,为了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小孩子 就会用哭闹的方法;相反,孩子哭闹的时候,大人就不满足他们的要求,那么哭闹这个行为就不会被强化,同时也会减弱,因为它的存在不能使孩子达到目标也就没 有了价值。

中国人喜欢用惩罚的方法来教育小孩子,打一顿骂一顿,不好的行为就会减少——确切地讲,这个方法对一些孩子有用,对一些孩子却起到反作用。西方社会是很反对惩罚的,特别是体罚,甚至用立法来禁止。行为学上有另外一种方法可以取代惩罚,叫作timeout(暂停时间)。J的妈妈就是用的这种方法。她告诉我说,J是在一个enriched的环境里长大的——所谓enriched, 指的是一个由大人构筑的小孩子喜欢的环境,例如,被关心,有喜欢的玩具,有大人陪,有喜欢的活动等等。西方社会的父母会花很多时间陪自己的孩子,这和现代 的中国社会有很大不同。我观察下的目前的中国社会,小孩子的父母平时都忙于工作,或者把孩子扔给父母,或者要小孩子学会自己玩,周末则为孩子安排一堆的课 外教育,搞得大人小孩子都十分疲累。J的妈妈说,只要J在家,她就会尽量地放下手边的工作,陪着J,说话,一起玩,周末的时候,也一直会带J到外面去(新西兰到处都是小孩子的游乐场)。但只要J有犯一点错误的时候,她就会告诉J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然后解释给他听为什么不对,然后停止当天的全部活动,直接回家,到了家里也会把玩具都收起来。所以J对于妈妈提过的规矩是学得很快的,毕竟哪个小孩子不喜欢玩,不喜欢被妈妈爱呢。这种方法要有效,父母就必须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如果爱本身就不存在,那对于孩子来讲,还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呢。

国 内的一个朋友向我请教说,她有一个朋友的孩子,考试永远都只有四十分,应该怎么办?我听了一下那个孩子的故事,只有摇头的份。那个孩子的父母都忙于生意, 从来都不管孩子,只有在孩子考试不及格的时候,才会坐下来训一下孩子。我甚至都怀疑这个孩子是不是故意考试不及格,那样他才可以得到一点父母的关注。我对 朋友说,如果父母不花时间在孩子的身上,这种状况是很难改变的,我也给不出什么专业的意见或捷径。

其 实孩子是应该要在爱里长大的,但这种爱不应该是溺爱,而是关爱。被爱包围的孩子,不仅容易教,而且身心都会很健康地成长。而教也是要注意方法的,过份宠爱 的结果是一个坏脾气的孩子——现在父母因为孩子小而不舍得管,到了青少年的叛逆期,想管也管不。忽视孩子的结果是孩子用一些不适当的方法来引起家长的注 意,即使是打骂,对于孩子来讲,也是一种收获,于是坏行为便可能愈来愈烈。体罚可能会有效果,但也起了一个负面榜样的作用,孩子对着别人也会学着用暴力的 方法解决问题。对于坏脾气的孩子,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观察孩子的坏脾气是为了什么,然后不让他的坏脾气实现他想要的结果,坏脾气没有了用武之地,便自然会 减少。

记得一点,孩子的坏脾气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至于是谁娇纵了孩子的坏脾气,我想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吧。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5-1-11 12:4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