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篇非常值得一读的文章,我想在孩子以后成长的不同阶段,我都会好好读一读,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重点,会有不同的思考.
目前,有一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张正芬教授最后提到的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功能性分析.最近有两件事让我体会非常深.第一件就是孩子很长一段时间就有关门的行为,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纠正,我也就全当是一个本身特有的无意义的刻板,直到有那么一天别人搬家,他又去把别人打开的门关上时,我忽然意识到,他并没有理解为什么此时不用关门的道理?难道是当时只是更多的在制止这种行为.给他的解释,他并没有理解.想到这,我就赶紧回家,让他两手各拿一个碗菜去厨房(厨房的门是关上的),进行训练.果然,通过他自己的实践,明白了为什么不关门的道理?他就不在热衷于非要关门了.长期以来这个困绕我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另外一件事就是,家里新买了一台电脑,没有音箱,就把组合音箱上的小音箱,拿下来放在电脑桌上.这下,他不干了,非要把小音箱搬回去.我跟他解释说,电脑没有音箱就不响了,他就不听,不让他搬,他就趁我接电话或做饭的时候,忙的顾不上他的时候搬.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半个月,直到后来他学会了玩电脑,有一天,我就故意在他搬走了音箱之后,让他玩,这下他发现没有声音,赶紧到处看看,到处按按,一幅专家的模样,等他实在没招了,我这才让他告诉他原因,然后又让他把音箱搬回来,让他亲自接上.经过这么亲身一试,他终于明白了,之后再也没有出现搬音箱的事.虽然是一种刻板,但这种刻板是由于他本身的知识不够所造成的.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过多的制止孩子的不当行为,没有过多的去思考他为什么这么做?或是我们自以为浅显易懂的道理跟他一说他就明白,可孩子却不一定能理解.结果孩子就一直重复他认为对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