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176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希望大家给我好的建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12 14:0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儿,1999年出生。在她将要三岁的时候我们发现她得了自闭症,妻子曾在2003年带她去成都接受训练。从语言到行为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后来由于家庭的变故,我们耽误了对孩子的训练。现在孩子已经8岁了,我和妻子都很着急,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希望大家给我合理的意见。在这里先谢谢大家了。
    孩子现在有很大的语言障碍,极少与我们进行语言交流,一般的生活方面还可以,但易发脾气,且有自残行为,有极强的反抗心理,生病了根本不能送医院,说的悲哀一点,有时妻子就会伤心的说,凭天由命,而这也是我们最担心的。希望大家给我建议。
2#
发表于 2007-3-12 14:42:26 | 只看该作者

re:不要灰心。时间真的很宝贵,继续训练吧,应...

不要灰心。时间真的很宝贵,继续训练吧,应当会有进步的。

孩子的情绪问题跟她本身能力,尤其是语言能力差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她无法表达出来。如果孩子进入青春期,情绪问题将更难处理。

孩子的能力目前在什么水平,要有一个评估,这样心中有数。根据目前能力基础,选出急需提高的项目。不知你孩子的情况实际如何,从你所写的这段话看,我觉得应当围绕着生活自理的需要,一步步展开,提高她对日常生活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表达自己的需要(要/不要......)表达自己感觉(冷/热、痛......)、学会听家里人的话,能有一个合适的沟通方式,不能说的,用卡片也行啊。

建议去看《教育训练》栏目中的贴,分了许多专题,还有大家讨论,尤其是精华的贴子,很有价值。如果有问题想要讨论,再一个一个具体地贴上来,有人可能会帮到你。

为你打气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4-11 20:53:01 | 只看该作者

re:这是前些日子从台湾网上贴下来的,今天又翻...

这是前些日子从台湾网上贴下来的,今天又翻出来。

自闭儿的多元教养观
会议记录篇 整理/林欣仪
  自闭儿是潜藏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包括父母、朋友充分的了解及帮助,怎么教养自闭儿,相信是许多家长和教师的困扰。这场座谈,特地请到各领域专家学者来谈这个问题。

学者观点/
了解理论 有助教养
国北师特教中心主任/杨宗仁教授

  杨宗仁教授首先对自闭症理论部分做说明,「简单来说,人的行为会受到眼耳鼻舌身意的影响,部分自闭症者的五官知觉与内在的心理历程与人不同,这就大大的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和反应。」

  杨教授分析,自闭症的心理研究有四大趋势,一是「心智理论」的研究,一是「执行功能」的研究,一是「中枢统合理论」,一是「情感障碍理论」。杨教授表示,儿童从出生后,会逐渐发展出一套有系统的「心智理论」,「心智理论」指的是用以了解他人内在想法与看法的暂时性假设,可以用来预测他人的行为。研究显示,自闭症儿童比较没有「换个立场想」的能力,对于社会性世界的了解,跟我们差距颇大。

  日常生活中,很多社会性能力,都建构于了解他人的想法和看法。杨教授举例说,「平常我是不打领带的,今天特别打领带,是想要给大家一个良好的印象。」人的行为会受到他人观感的影响,所以如果无法透过察颜观色来了解他人的想法与感受,人际关系就会大受影响。

  杨教授也提到有几个重要的教养重点值得大家重视,首先是早期疗育,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二是要进行个别化的教学。第三要把握重点课程,例如社会互动、模仿的训练、注意环境中的人事物、语言的理解与沟通、正向的情绪表达和分享等,这些都是可以注意的重点。第四是家庭的参与。第五是密集的训练。第六是类化与迁移的训练。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学习动机与兴趣的引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4-11 20:56:08 | 只看该作者

re:教育心得/运用视觉结构 辅助自闭儿学...

教育心得/
运用视觉结构 辅助自闭儿学习
特殊教育个人工作室教师/曾意清老师

  曾意清老师表示,每个老师或是家长的人生哲学,都会影响孩子的教养。希望孩子不失去自我,又能正确表达心中的意见,是她现在拿捏的准则。

  带自闭症孩子有十多年经验的她,提供了各种教育方法。曾老师说要先以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为起点;再者以视觉式的指导方式呈现工作的步骤,将工作依孩子的能力分析成小步骤,再用文字或图标一一呈现,使孩子能按图索骥,而学会某项技能。

  曾老师强调,由于自闭症孩子大多在听觉上有听觉理解困难和过度敏感的情况,所以在刚开始介入时,最好掌握两个「关门」原则:一是尽量关起自己的嘴巴,减少在听觉上的提示,改为用视觉提示或肢体表演的方式;二是尽量关上孩子的耳朵,减少环境对孩子的听觉干扰。
 
  曾老师也强调结构化教学在教学上的重要性,不管是空间环境的结构、作息时间的顺序,或是工作的结构。曾老师还提出三心(新)二意(议)给师长参考:新知(随时吸收新的信息,绝对不要土法炼钢)、新奇(保持跟孩子一样的好奇心)、好心情(家长的情绪和孩子会互相影响);还有注意(密切观察孩子行为和学习上的变化)、建议(寻求有效、专业的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4-11 20:58:41 | 只看该作者

re:家长经验/观察孩子动机 建立互信的基...

家长经验/
观察孩子动机 建立互信的基础
台北市自闭症家长协会总干事/袁宗芝女士

  台北市自闭儿家长协会袁宗芝总干事也以家长的身分,分享自闭孩子教学经验。袁总干事强调,凡事要从孩子的观点出发。

  家有自闭儿时,身为家长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观察小孩的表现和动机。「比方说,我的小孩在听力上较特殊,一开始他的反应就是『尖叫』,而大人因为不了解,往往会打骂,这样会加深孩子的痛苦。」袁总干事强调,教养者如果有机会藉由观察而了解孩子动机,处理得当,孩子也会因了解而对教养者产生信任;这也是亲子互信基础的重点,这么一来,孩子会更有信心再去接触其它事物。
 
  袁总干事表示,这样的历程,是以孩子的需求为出发,让他了解缺乏和需求,最后学会判断和解决事物。这也是教养者需要协助孩子发展的方向。
 
  以自闭症孩子来说,袁总干事也建议家长掌握一些基本的教养原则:
 
1启发孩子的动机:要有需求,要有向上意愿。
 
2以其能力为教学起点,建立信心:孩子如果没有信心,可以为他做精确分析和步骤教导,让他能掌握;而后每建立一次信心,也就越有去做的意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6 10: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