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51144|回复: 3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子百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 09: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人家长不妨一读:为什么中国妈妈是一流的?

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
   
没有电影,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游戏,也没有几小时的音乐练习,能让孩子生长的快乐吗?如果孩子反过来不喜欢这些怎么办?




作者:amy chua

       许多人都想知道中国父母是如何抚养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的,不管他们是否愿意做,都能把他们培养成数学天才和音乐神童,就像是由于家庭内部熏陶的一样。好了,我可以告诉他们,因为我做到了。下面列举的是我的女儿索菲亚和路易莎绝不允许做的事情:

&#·在外过夜

&#·看电影

&#·出演校园剧

&#·抱怨没有参演校园剧

&#·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

&#·选择自己的业余活动

&#·考试成绩没达到A

&#·除了体育和戏剧外其他学科没有得第一名

&#·除了钢琴和小提琴外学习其他乐器

&#·不学习钢琴和小提琴

        我就是用的这些比较宽松的“中国妈妈”的教育方式。韩国人、印度人、牙买加人、爱尔兰人、加纳人中也有许多非常合格的妈妈。相反,有许多华裔,他们出生在西方,已经不是中国式的妈妈了,出于自愿或者不是。我也用比较宽松的“西方父母”的教育方式。西方父母的方法可谓花样繁多。大部分都一样,甚至当西方父母觉得自己已经过于严厉时,他们也比不上中国父母的严厉。比如说,我的西方朋友认为每天让孩子练习30分钟最多1小时的乐器就已经很严厉了,而一个中国母亲会在第一个小时轻松对待,第二第三小时就会强制孩子来练习。尽管我们的传统文化迂腐不堪,但在抚育子女方面,非常值得拿来研究与西方教育方式的不同。通过对50位西方妈妈与48位中国妈妈的调查显示,其中70%的西方妈妈存在着这两种看法:强调传统的成功对孩子没有好处;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比,接近0%的中国妈妈同意此看法。相反,绝大数的中国妈妈认为他们的孩子是最好的学生,“民主家长作风”,如果孩子在学校里不够优秀,那么就是有问题的,就是父母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其他调查结果显示,对比西方父母,中国父母每天会花10次左右和孩子一起讨论学习情况。通过对比,西方孩子更喜欢在体育运动方面发展。

       中国父母认为如果你不擅长做这件事,你就永远不会对它感兴趣。为了得到所有好的东西,你必须去工作,而孩子本身是不愿意去工作的,这就是为什么无视自己的爱好的主要原因。这就需要父母经常要表现的刚毅一些,因为孩子会有所抵触;万事开头难,可西方父母早早就放弃了。如果能正确实施,中国式教育将会产生一个良性循环。强化训练,训练,再训练,训练是优秀的关键性因素。在美国,死机硬背是被瞧不起的。如果有个孩子,在数学,钢琴,棒球,芭蕾舞方面都很优秀。他获得了肯定与赞扬。这样为他建立起了信心,就有了没有兴趣的兴趣。如果父母对孩子更严厉些的话,这个变化过程会很容易。

       中国父母能做的许多事情西方父母都不敢做。曾经在我很小的时候,我总是给父母捣乱,我的爸爸就用家乡话闽南语说我是“废物”。我已经很乖了,可我还是对我的所作所为感到不安和深深的愧疚。但是像那些捣乱的事情并不能打击我的自尊心!我清楚的明白他对我的做事要求是多么高啊!我丝毫不会感觉自己很没用,不会认为自己是个“废物”!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曾经也在索菲亚对我很无理时用英语喊她“废物”。当我在晚宴上提起我对孩子的做法时,我会马上被疏离。有一次,一位名叫马西的客人听了我的说话后,感到非常痛苦不安,还留下了眼泪,并早早的离开了晚宴。我的朋友,苏珊,晚宴的主办者,努力恢复我和剩下的客人的关系。

       事实上,中国父母还能做出许多很难以想象的事情,即使是在西方父母眼里那是违法的事情。中国父母会对他的女儿说:“嗨,胖子,减减肥!”相比之下,西方父母会在女儿身旁走来走去,讨论一些关于健康的话题,并从来不说F字母。而孩子最后还是会暴饮暴食,并产生一个负面的自我形象。(我曾经也看到一位西方爸爸在为他的女儿烤面包时,叫她“美人”。她的女儿后来跟我说那使她感觉自己像个白痴!)

      中国父母可以命令他的孩子考许多A,而西方父母会让他的孩子只要尽力就行了。中国父母会说“你个懒蛋,你的同学们现在正慢慢的超过你呢!”西方父母必须认真处理好孩子们的感受与成就之间的关系,会告诉他们的孩子:不管你多么平凡,我们都不会对此感到失望的。

       我认真的思考了很久:中国父母为什么会心安理得的做出那样的行为。我认为在中国父母和西方父母的心理定势中有三大不同点:


第一,西方父母非常担心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他们非常担心孩子在没有做成某事后的感受,所以他们不断的告诉孩子:你曾经在某个测试或某个独唱会上表现的是多么的棒啊!换句话说,西方父母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灵,中国父母不是。他们各自想法都很坚决,所以产生了今天的不同的教育行为。

       比如,孩子得了个负A回家,西方父母会大大的称赞他。中国妈妈会失望的叹口气,问哪里做错了。如果孩子得了个B回家,西方父母仍然会称赞他,只有一少部分会让孩子先坐下,告诉孩子他有些不赞成,但他们会很小心谨慎的不让孩子感到自己一无是处,他们也不会叫孩子“蠢材”“白痴”“没用的家伙”。私底下,西方父母可能会担心孩子考试考得不够好,或者在学校其他项目中表现的也不够好。如果孩子的成绩一直没有改观,他们会安排时间与学校负责人见面质问其学校的教学方法或者打电话给学校询问老师是否取得教师资格证明。

       如果一个中国孩子得了一个B,也许那永远也不可能发生,那么接下来的就是一场暴风骤雨。震惊的中国妈妈会让孩子来做几十遍乃至几百遍的练习测验,直到他再次得到A。

      中国妈妈要求更好的成绩是因为他们认为孩子本来就能得到。如果孩子没有得到好成绩,他们会认为是孩子没有努力学习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不合格的教育方法,对孩子通常是严格的、惩罚的、羞耻的。中国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足够坚强,能忍受羞辱并从中奋发向上。(如果孩子做的很好,很优秀,那么就会在妈妈们私底下的谈话时会被大大的称赞。)

第二,中国妈妈认为孩子应该感激他们为其做的所有事情。有这种想法的原因不是很清楚,不过很可能是由于子女要孝顺父母的儒家观念,再加上父母也为了孩子做了许多牺牲,这两点相结合的原因吧!(确实,中国妈妈做的很深入,亲自为孩子煮粥,督促练习,时常询问,跟踪。)不管怎么说,中国孩子要花很多时间来服从父母,让父母感到自豪!

       不管怎么说,我不认为多数西方人都认为他们会永久受惠于父母的教育。我丈夫,杰德,实际上就持有与我相反的观点,“孩子不能选择他们的父母”他曾经对我说,“甚至不能决定被出生,是父母给了孩子生命,供养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孩子不欠父母任何东西,父母的一生都是为了孩子。”这些话深深的震撼了我。

       第三,中国父母相信他们知道什么对孩子最好,所以就无视孩子们的要求与爱好。这就是中国女孩不能在中学交男朋友,孩子不能外出宿营的原因。这也是中国孩子不敢对妈妈说“我在校园剧里扮演了角色,我是6号村民,每天放学后3:00-7:00我还要参加彩排,周六我还需要一辆单车。”上帝会帮助每个努力奋进的中国孩子!

      

      不要误导我了:那不是中国父母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只需换位思考下,他们可以为孩子放弃一切。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

这是一个中国式强迫兴趣的故事。露露7岁了,仍然在学习两种乐器,经常弹奏法国作曲家雅克.伊贝尔的一支名为“可爱小白驴”的曲子。曲子写的很好,你可以想象一头可爱的小驴和它的主人漫步在乡间小路上的情景。但这对如此年龄的小孩子来说是太难了,因为很难保持在那么复杂的韵律之间不会晕头转向。

       露露做不来。我们给她做工作,演练她那太僵硬的手指,一次又一次。但每次我们把她的手指合在一起时,另一指又变形了,所有的都是分开的。终于,在决定给她教训之前,露露恼怒的表示她将放弃练琴,还不停的跺脚。

      “现在回到钢琴旁!”我命令道。

     “你不能管我!”

     “哦,我能。”

       回到钢琴旁后,露露让我付出了代价。她很不情愿的乱按着着琴键,又突然抢去乐谱,把它撕得粉碎。我把乐谱粘回了原来的样子,并把它放在一个塑料夹里,这样她就永远也不会再毁坏它了。我拉着露露的玩具屋到了汽车旁,告诉她:如果明天不能把“小白驴”弹好,我就把你的玩具一件一件的都捐给救世军。当我听到露露说:你早应该把它们弄走了,为什么现在还在这。我吓唬她说,不准吃午饭,不准吃晚饭,没有圣诞节礼物,没有光明节礼物,不准办生日聚会,两年,三年,甚至四年。当她仍旧弹错时,我对她说:你这样做只会使自己更狂躁因为你内心告诉自己你弹不好。我让她不要再懒散,懦弱,任性和自卑。

       杰德把我叫到另一边。他说不要再羞辱露露了——即使我根本没有那么做,我只是在给她动力,他不认为恐吓会对露露有所帮助。他还说,也许露露根本不需要这项技能——她的的协调力不够好,“你认为我说的对吗?”

      “你这是对她没有信心。”我警告他说。

      “这真荒谬!我当然对她有信心!”杰德轻蔑的说道。

      “索菲亚在她这个年龄的时候,就能弹好那个乐谱了!”

     “但是索菲亚和露露是不同的人!”杰德指出。

    “不,不是这样的。”我瞪着眼睛说道,“每个人都有天赋的,即使孤儿也有他的才能。好,你不用动一根手指,我去教她直到她会为止,我愿意做那个恶人!而你会成为他们崇拜的那个人的,因为你教她们薄煎饼还带她们去参加美国佬的活动。”

       我挽起袖子,走到露露身边,对她使用了各种武器和策略。我们一直练习到了吃晚饭的时间,这时,我仍旧没有让她停下,不准喝水,不准去洗手间。整个房间变成了战场。我不再大喊大叫,但我仍然在那里看着她消极的练习着。我也曾一度怀疑过我的做法。

       终于,那种令人沮丧的气氛消失了,露露做到了。她的手能够协调的在一起弹奏了——左手和右手各自泰然自若的弹着。

      露露和我同时觉察到了成功的来临。我深出了一口气。露露又毫不犹豫的弹了一遍。这次更加自信,更快,更能抓住节奏了。过了一会,她开始变得笑盈盈的了。

     “妈妈,看,这太简单了!”她想再多弹几遍,舍不得离开钢琴。那天晚上,我让让她和我睡在了一起。我们依偎着拥抱着,彼此之间再没有隔阂。当她在几个星期后的独奏会上弹奏那首“小白驴”时,家长们都跑过来对我说:“露露表现的多么棒啊!她太厉害了!”

       从那以后,杰德也对我赞加不已。西方父母很担心孩子的自尊,但是作为父母,你对孩子的自尊做的最坏的事情就是让他们丢失自尊。虽然那样做很无礼,但是能建立他们的信心,比让他们自己去想自己更适合做什么要好的多!

市场上的许多书,描写的亚洲妈妈们都是一个诡计多端,无情,压榨,漠不关心孩子真正兴趣的形象。在他们的眼里:中国父母盲目的认为他们很关心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比西方人愿意牺牲更多,表面看起来很会和孩子沟通让他们走出困境。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所有的好父母都想为孩子做到最好,只不过中国父母是用了另外一种不同的观念来实施的。

        西方父母努力做到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追求自己想要的,支持他们的选择,给予积极的暗示和培养环境。相比之下,中国父母认为保护孩子的最好方法是为将来做好准备,让他们认识到他们是有能力做好每件事的,帮助他们获得某项技能,好的工作习惯和自信,这是其他任何人都夺不走的。

——Amy Chua,耶鲁法学院教授,著有《帝国时代》,《燃烧的世界 - 自由经济和民主的输出是怎样繁衍出种族仇恨和环球不安的》。这篇文章摘自她的《凶妈妈的育儿经》,企鹅出版社(美国企鹅集团下属企业之一)周二将出版。Copyright © 2011 by Amy Chua.

作者Amy Chua是一个妈妈,她本人算是ABC,几个月就随父母到了美国,她有两个女儿是混血儿,她本身是耶鲁大学的法学院教授。在这篇整整两版面的文章当中,她很厉害的比较了“中国妈妈”和“西方妈妈”,她女儿从小被逼着练钢琴,都很出成绩。文章很长,大家看了有兴趣的话可以讨论一下,我决得大部分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推的很厉害,对孩子很残酷,而她本身作为一个事业和家庭都比较成功的妈妈,她的观点能代表一批聪明有能力的中国母亲。

阅读Amy Chua刊登在华尔街日报的原文: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48704111504576059713528698754.html?KEYWORDS=why+chinese+mother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06: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真不喜欢这样的教育,幸好我没娶她,当然...

我真不喜欢这样的教育,幸好我没娶她,当然她也不会下嫁给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23: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re:珍惜孩子学习的天赋刘湘梅 htt...

珍惜孩子学习的天赋

刘湘梅 http://blog.sina.com.cn/lxmay  2011-01-12 16:16:02

    有次做现场咨询,一位妈妈满面愁云地问我:“我们孩子特别不爱学习怎么办?”

    “宝宝几岁了?”我问。

    “5个月。”

    我愕然!

    “他怎么不爱学习了?”我实在有些好奇。

    “就是给他念古诗呀、看书呀,他老是不感兴趣,注意力一点儿都集中不起来。”

    面对这样的父母,我经常无言以对。

    学习,这两个字,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是绝对的重中之重,它所包含的意义,是任何一个词也无法取代的,它是教育的过程、手段,也是终极目标。

    重视孩子的学习,本身无可厚非。但是,重视并不意味着每个父母都懂得孩子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作为父母,我们倒是应该先来学习学习,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孩子。



孩子天生会学习

    “从孩子有生命的第一天起,学习就开始了。”

    这句话出自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制定的美国教育十点计划(1997年)。

    刚出生的婴儿就已经尝试着张开眼睛到处张望,3个月的婴儿会把玩具放进嘴巴“探索”一番,4个月的婴儿会故意扔掉玩具看看父母有什么反应……一个孩子初来乍到这个纷繁的世界,如果不学习,他怎么可能生存、适应、发展呢?

    “学习”对于成人来说,对应的是知识、考试;而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就是玩耍、好奇、探索,还有爸爸妈妈快乐的笑和一次鼓励性的拥抱。所以,千万不要把我们的学习方式生生安在孩子身上,孩子自有他们学习的天赋——



天赋1:动作

    抬头——翻身——坐起——爬行——站立——行走——跑步——跳跃——投掷——抛接等等,这些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大肌肉动作的发展历程,使孩子从只能躺在床上看天花板,到能自由地走到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探索,学习范围和能力不断提高。

    而手部小肌肉的动作发展,意义更为重大。很多心理学家把孩子的思维称之为手的思维,这是因为孩子用手把弄物体时蕴含着对物体的分析与综合性的操作,比如放进去是组合、倒出来是分离,小木块要放进大盒子里等,这些都是思维的开端。



天赋2:感觉

    孩子一出生,便开始用感觉来认识和学习这个陌生的世界了。4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够在光谱上辨认各种颜色了;并且对爸爸妈妈的“儿语”很感兴趣,会认真地倾听;他还会把所能触及到的东西拿来看,同时放进嘴里咬。

    视觉、听觉、触觉的迅速发展,从单一感觉开始,到多种感觉联合行动,孩子的学习能力逐步增强。



孩子的学习是自主的

    孩子天生具有主动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在他们的眼里,学习是无目的的、是有无限可能性的、是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加以探索和控制的。

    蒙台梭利相信,没有一个人是由别人教育出来的,他必须自己教育自己。一个人一生都应该持续不断地学习,因为他具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及热爱。她认为“在童年早期,教育的目的应该不是将一些经过选择的事塞给孩子,而是培养其自发的学习欲望”。而这一点是当今许多父母都没有充分认识到的。

    我去过一个朋友家,他们家的楼梯扶手上有一根细绳,从一层到二层,像万国旗一般串起一长条A4纸,每张纸上都是一首古诗。我自认还算个脑子里唐诗宋词的积累够数的人,但在这个古诗“长蛇阵”里,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实在不多,女主人说:“那些谁都会背的,我们妞妞也会就没什么意思了。我这一个月上班都偷着找古诗,当妈真是太不容易了!”是不容易,我无话可说。

    他们家朵朵刚过4岁,除了幼儿园,还要上识字班、数学思维班、英语班、钢琴班,夏天又加了个游泳班。“一点儿自觉性都没有,我们不盯着就不行,要不走神了,要不就偷懒。”   

    这样的话朵朵妈几乎天天挂在嘴边。她真是为朵朵着想:“孩子都是父母教出来的,我们给她创造这么好的条件,让她学这么多东西,基础打得好,将来上学才能学习好!”

    满脑子这种逻辑的父母比比皆是。他们认为孩子应该主动学习,但实施的却是让孩子被动接受的方法。这种错位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还没上学就已经厌学了。

    蒙台梭利常用海绵来比喻孩子的头脑,她说,孩子具有“吸收的心智”,会从环境中吸收信息。对一个孩子来说,运用全身所有的感官去研究周围的环境而获得的信息,是一种自然而且愉快的学习活动。孩子以吸收方式来学习的能力大约会持续到7岁,因此,蒙台梭利认为,孩子学习阅读、写字、计算的方式,就和他学习走路、说话一样,是一种自然的方式,成人应该容许孩子在他自己感兴趣及预备好的时刻来学习。



孩子的学习就是游戏

    孩子是通过自由游戏而学会学习的,而不是来完成父母安排的学习任务。他们在游戏中认识外部环境,并从环境中获得信息以适合他已建立的功能认知水平。

    蒙台梭利说:“孩子既是工作者也是生产者,虽然孩子不能分担成人的工作,但是孩子却有艰难而重要的使命必须去完成,那就是成为一个人。”我们认为孩子只是在游戏,而蒙特梭利却说孩子是在工作——当然,这种工作就是学习。

    研究表明,每天保证孩子有30分钟的游戏时间,而且是和父母在一起玩的亲子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和实践能力,而且对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绪、积极的态度、自信的心态也有明显的作用。

    可是,我们却经常会发现,孩子好象更热衷于一些看似“无聊”的游戏,比如没完没了地扔东西、把一本书撕得粉碎……

    记得有次去我的老师,学前教育专家梁志燊老师家,提起我的宝贝儿子熊壮壮。那时候,刚刚1岁的他,是个十足的“破坏王”。梁老师听着我“诉苦”,可她的那副表情分明就是“欣赏”,并且不住地提醒我:“对,别限制他!”

    接下来,老师又给我上了一课:“前几天碰到个家长,说他们家孩子就喜欢把抽屉打开,把里面的东西全扔出来,再把抽屉关上。你要是不理他,他就这样能反反复复玩老半天。这个妈妈问我怎么办?我说,这是孩子在研究、在学习。他要搞清楚,抽屉开与关会发生什么变化,东西扔出来了,抽屉又会是个什么样;他还可能就是在练习扔和开、关这几个动作。这就是孩子自主的学习能力。”

    在游戏中,孩子可以安全地检验自己的新行为模式,练习新学会的运动技能、社会性、智力、情绪的行为方式等。游戏给孩子提供了实验场、角色机会,他可以不断修正自己的方向,从中逐渐发展他对任务的看法和解决方法。

    孩子在游戏中成长,游戏可以说一声“不玩了”就随时停下来,然而蒙特梭利却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为了成长,在每一阶段都有必须做的事,有其必须经历的重要过程,不是简单地说一句“不玩了”就随时放弃的。所以,她认为,孩子兴趣的中心不在游戏本身,而在于游戏中使自己成长的“工作”。

  

    现在,我们知道了孩子身上具有天赋的学习潜能,接下来要做的,可不是教他认字、识数、背古诗这样的学习活动了。我们要去认识、去发现,从而进一步去启发引导,培养出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当学习成为孩子的自主行为时,你还用担心他的学习吗?



本文发表于《妈妈宝宝》杂志2011年第1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21: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这样的态度摊在Amy Chua家里,可以...

这样的态度摊在Amy Chua家里,可以理解,她爸爸是伯克利著名教授,自己哈佛优秀毕业生毕业,兄弟姐妹几个全是读到了最好学校里的最高学位,还有一个妹妹也是斯旦佛的教授,这样的家庭有他们可以走极端的资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1: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教育子女的要点就是父母不要当领导要当公仆...

教育子女的要点就是父母不要当领导要当公仆.

来源: 大号蚂蚁 于 2011-01-13 14:29:10  本文已被阅读:3155次

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父母官.就是好官对子民要象父母,好父母对子女要象官.结果就是国也完了,家也完了.国无生气,家无亲情.别说什么中国的领导也是中国人这种皮话来证明中国人有领导才能.领头的兔子它也不是狮子.看看中国这几千年来几百年来几十年来的恶果,你觉得这些中国领导有水平吗?他们要有水平,今天写中国妈妈好厉害的一定还有,但作者绝就不是中国妈妈了.今天应该写的是美国妈妈好厉害.因为中国妈妈都以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美国学校为荣!也畅销了几本书,比如什么哈女孩什么的.

言归正传.其实管制小孩并没有错,尤其小小孩,自觉性差,道理懂也执行不了的有的是.其实就是大人,懂道理和应用道理也是两会事.有人提示监督是不错的.这都是手段问题.关键是目的本愿在那里.

如果是为了完成父母父母意志而采用手段,其实就是皇权统治,家长制.就算一时成功也是不能长久的.治国如此,教育也如此.独裁政权也许在一些事情上更有效率,但最终必然是违反自然规律而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的.

反之,遵从孩子自己的兴趣特长,给予支持包括提示监察才是正道.完全放任自流的无政府主义不行.但政府的存在是更好地实现人民的意志而不是政府首脑的意志.同样,父母的宽容和严谨也都是为了支持子女能够早日更好地自由飞翔才是大道.

一个政府强制大家都开SUV安全,或都不开SUV省油,从政府的角度看也须是成功的,因为达到了政府的标准.但是从开车人的角度,至少有很多人是别扭呢,因为她也学就爱开SUV或就不爱开SUV.同样,一个父母可以就不让孩子玩游戏或者一定要孩子弹钢琴,从父母的标准看也许是成功的,没浪费时间啊人前演奏表现啦,甚至上了藤啊,你看不游戏不耽误,弹得脑子好聪明.但是从子女的角度出发,这真的是他们要的生活,这真的是他们最能出成果的地方吗?很可能不是的.

所以一个民主的政府,只是制定和执行交通规则,建设相应道路,在这个框架内随便开.规则和道路都是为了随便开更方便更安全.一个开明的父母也同样是在保证子女身心健康的框架内,允许和支持他们自己发展,也许上藤也许不上,也许开拓新天地,也许平淡幸福一生,但又怎么样呢?个人造化机缘.难道做父母还能做更多,还需要做更多吗?如果真能,先改改你自己的命吧.否则,胡改孩子的命,不会有好下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03: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个个别的例子,是难以代表全部的.就象是...

一个个别的例子,是难以代表全部的.就象是看见一个石头上个大学,就把目标定在每一个自闭症孩子身上.

蔡美儿的例子是极端个别的.她这么写这么想,不光是她个人的事,更是她家里至少两代人的事,她的四个姐妹,两个是美国最好大学里的教授,有趣的是她家姐妹中还有一个唐宝宝,就是这个唐宝宝,也是特奥会的游泳冠军.所以文学城里有人说,他到是很想看到蔡美儿自己的父母来写本书来讲他们是怎么教育子女的.

这本书我没看过,现在看到的只是些她写在报纸上的文章,我看这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营销策略,过去讲"语不惊人誓不休",现在更可能是"语不惊人不畅销",这不,蔡美儿这本书据说已经冲到亚马逊畅销书单上的第五位了.越是语出惊人,越是sensational,才能成为话题,才能成为兴趣,这就象是Lady Gaga的策略.

有趣的是Slate上面有篇书评,却举了一百年前的两个例子,当时是有两个哈佛教授各自推出了自己的天才儿子,也写了不少的书介绍自己非常独特的教育风格,宣称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每一个美国孩子当兵中,也能使他们成为天才.但是结果等这两个当时的天才成大后,他们都远远没有当时父母寄予的期望,而且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成了父母手中的工具而怨恨在心.

现在的蔡美儿当然不会不知道这些,而且时代确实不同了,我想事实上如果去看她的书,或者有机会去了解她家里的情况的话,我估计并没有象如今媒体上渲染的那么耸人听闻.有趣的是这书评里举了蔡美儿女儿们的一些看法,她们还是认为了书里描述的事情并不是全部的事实,而且有一个女儿现在已经放弃了音乐,转而学网球了,不变的是蔡美儿的风格,现在据说她热中的是和网球教练商量训练策略和课程.继续"推".

有很多人被宣传中的"中国妈妈"的口径大大冒犯了,说你一个蔡美儿怎么就敢代表了"中国"呢?正好现在正逢那个"中华民国"建立一百年,台湾的一些文化人现在就很牛地谈,现在世界上,谁才是真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当然言下是与大陆比,觉得只有台湾这么多年来才把中华文化原本原味地继承了下来.可是我知道的是,其实东南亚的华人家庭里,比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都更家传统,尤其是那些闽南人,估计几千年的传统都是原封不动地照搬,我过去在餐馆打工时,老板家的小女儿也在店里打工,嫁的是马来华侨,就听到了许多东南亚华人家里的"规矩",这蔡美儿家就是新加坡的闽南人吧.不知道蔡美儿的书中到底讲了多少的"中国传统",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中国人的教育,从古到今,基本上是失败的.中国人把教育彻底地归结于"考试"和"分数",归结为"中奖","出人头地",缺的是培养独立思考的人,缺乏的是培养创造性的人,缺乏的是具有行动力量的人.到了今天这个时代来,还来鼓吹"三字经",还来鼓吹"国学",真是可笑的事.

但是就蔡美儿来说,我想她有一万个理由来写这本书,因为她的家里至少已经有两代人这么做了,而且做得很成功,剩下的问题其实不在于她,而在于你,你自己看了书怎么办?是一笑了之,还是身体力行?这是你自己的事,不是她的事.而对我来说,她的思想和基因,和我们家离得太远了,远得扯不上来,也就不去效仿了.就象是看看蔡美儿的这张照片,都是两个十几岁孩子的妈了,可是相貌身材象个二十岁的大姑娘,每个路过的男人都会看好几眼,但是敢娶她回家的只有一个人,还是个犹太人.



[upload=1027,0]amychua.jpg[/uploa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22: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看看,不推行吗?

看看,不推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0 14: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的生命活出110%」 女儿谢虎妈 ...

「我的生命活出110%」 女儿谢虎妈

18日电世界新闻网北美华文新闻

January 19, 2011 06:00 AM | 3985 观看次数| | 31 | |
  
华裔作家蔡美儿(Amy Chua)新书「虎妈的战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引发广泛争议后,她的大女儿蔡思慧(Sophia)18日特别在纽约邮报以发表公开信的方式,为母亲辩护。

以下是蔡思慧在纽约邮报标题为「我为何深爱我管教严格的华裔母亲」一文的摘要:


亲爱的虎妈:你的回忆录自刊出后,遭受众多批评,问题在于有些人无法体会妳的幽默,以为你说的一切都是真的,推测我和妹妹受到一位邪恶母亲的压迫,但那绝非事实。


不过,外界很难真正了解我们家庭的实况,他们听不到我们彼此的谈笑声,也看不到我们享用炒饭加汉堡的美食,更无法想像一家四口加上两只小狗,挤在一张床上为下载哪些电影争论不休的有趣画面。


我承认我有一位不可违抗的母亲,但现在18岁了,即将离开老虎笼上大学,我很高兴妳和父亲如此教养我们,理由有下几点:


许多人指控你只会培养不会自我思考的机械化小孩,但我的看法相反,我认为你的严格作风让我们更独立。我记得有一次钢琴比赛我走上台后非常紧张,你就小声叮咛我「放轻松,只要全力以赴,不管结果如何」。


每个人似乎认为艺术属于天分,但你却教育我们,即使是创意亦需努力。我的同学都会参加我的钢琴演奏会,当然大部分人也是为了会后可品尝妳做的水饺;我在卡内基音乐厅表演后,听到同学齐声欢呼,还感动流泪。


进入高中后,妳也了解是让我长大成人的时候了。所有女同学在九年级开始学习化妆后,我也走进商店购买化妆品,并学习如何使用。当你见到我第一次画眼线时很惊讶,但并不在意,妳让我历经成长的仪式。


另一个我经常听到的批评,是指妳造成子女视野狭隘,但事实上,妳和父亲却教导我为求知而求知,不附带其他条件或目的。在高三我选修军事历史课程,有项作业是要访问有参战经验人士,我本想直接访问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经验的祖父,但妳却认为这是偷懒,最后我访问了一位以色列伞兵,他的故事改变我的一些人生观。


最后,我想要让生活有义意的愿望,是一个普世认知。我认为这与成就大小或自我满足没有关系,而是要自己不断努力,把潜能发挥到极致。假如我明天就离世,我会感觉我已把我的生命活出110%。为此我感谢妳,虎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04: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虎妈」蔡美儿现踪金山 记者陈运...

「虎妈」蔡美儿现踪金山

记者陈运璞旧金山报导  

「虎妈的战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作者蔡美儿(Amy Chua)19日晚间现身旧金山Booksmith书店,举行签书会。小小的书店挤进上百位读者,大家都很好奇这位虎妈将如何面对大家的批判。蔡美儿一开口就说,其实最近媒体对她这本书的报导,都只撷取书中前半部的内容,没有任何媒体仔细阅读这本书的后半部,才会造成这么大的「风暴」。

蔡美儿朗诵了她的新书后半部重点,叙述面对小女儿的反叛,她的自我反省过程。蔡美儿表示,如果能够重新来过,她还是会对孩子严格管教,但会更注意孩子的需要,给予孩子较多的自由与选择,并且不会使用很凶的字眼对孩子说话。


蔡美儿本人来自一个管教严格的菁英家庭,父亲蔡少东(Leon Chua)是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柏克莱大学电机与计算机系教授,在非线性线路理论方面是著名专家。蔡美儿跟三妹蔡美文都是哈佛博士,二妹蔡美星是耶鲁大学博士。蔡美儿跟先生都是耶鲁大学教授,三妹蔡美文与夫婿都是史丹福大学教授。


蔡美儿表示,她虽然对孩子要求高、管教严,但她的家庭充满爱,她也不打孩子,所以绝对没有虐待孩子的嫌疑。她限制孩子上网及看电视,其实有很多好处,因为现在的计算机网络让许多年轻人浪费大量时间沉迷其中,电视内容对孩子的成长未必有好处。她没让孩子到朋友家过夜,因为她自己的母亲当年也是这么管教她:「大部分妈妈管教孩子的方式,其实是中西兼具,只是比例不同罢了。」


蔡美儿认为,对孩子设定高标准的要求,让孩子容易产生自信。而且管教严格之下,孩子们会自己找出规避的办法,反而提供了他们产生创意的机会。现代孩子面临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如果不从小给他们较高的标准让孩子全力以赴,蔡美儿认为:「下一代将难以在全球化的市场立足。」


现场听众东西人士都有,大都能够接受她的观点。但也有听众指出:「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达到高标准要求,做不到的话,孩子的压力会很大。」


蔡美儿则说,对孩子要求,只是要他们全力以赴。每个孩子的能力有其极限,蔡美儿相信妈妈们能够看出孩子是否尽力。


蔡美儿的妹妹「虎姨」蔡美文也到现场听姊姊演讲。蔡美文表示,她是家中老三,父母对大姊蔡美儿最严格,蔡美文比大姊小七岁。等到她出生后,父母对孩子已经越来越放松了。不过,因为蔡美儿带头立下很好的榜样,因此蔡美文从小就以姊姊为模范,念书也一样拿全A,不用父母操心。


蔡美文也有两个孩子,不过她对孩子采取自由发展的管教方式。姊姊的「虎妈」风格,蔡美文说她学到其中一项,就是让孩子尽量多学才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05: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这个得好好听听.

这个得好好听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09: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虎妈妈•美国妈妈》解析 2...

《虎妈妈•美国妈妈》解析 2011-01-19 09:47:57  



最近关于《虎妈妈的战歌》英文为(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作者蔡美儿在华尔街日报刊登了她写的这本书的片段,节选题目为《为什么中国妈妈比美国妈妈好》,这个节选的英文标题为(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蔡美儿的 文章掀起广泛的报道与讨论,我一般对热门消息本来是兴趣缺缺,但关于孩子教育问题讨论如此尖锐就会使我有想要发言的强迫症,尤其是这个横空出世的蔡美儿。


我们先来读一下蔡在华尔街(中文)日报答读者提问的回答吧,也许我们会对她有一个新的认识:


问:现在你和女儿们的关系如何?


答:“我和女儿们的关系很好,即使拿全世界来换我都不愿意。当然,我犯过错,也后悔过,我的书是一个母亲的成长故事,开头的那个人,也就是《华尔街日报》节选部分中的那个人,和这本书结尾的那个人不完全一样。简言之,我得到了应有的报应;书中相当部分讲的是我决定放弃(但并不是完全放弃)那种严格的移民教育模式。话虽如此,但要让我重来一遍的话,我基本还是会那样做,稍做些调整。我并不是说这对所有人都适用,我也并不是说这种方式更好。但我为我的女儿感到骄傲。并不仅仅因为她们在学校的表现很好;而是因为她们俩都善良、宽容、独立而且个性很强。最重要的是,我觉得我和她们都很亲密。我希望永远都能这样。”(回答完)


通过她的回答我们可以说蔡美儿所说教育经历从开始、放弃、调整,很难看出这与中国妈妈教育子女这个问题上有什么代表性,那只是她的个人成长故事。但蔡美儿在英文节选片段的标题(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 中的Mother 后面加了一个s, 就变成了Mothers, 前面再冠上一个 Chinese 就变成了Chinese Mothers, 那就是说她所指的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中国妈妈的行为。


现实生活,中国妈妈完全不是这个样子,而且在她的文章发表后,真正中国妈妈对她教育子女的强悍作风持保留态度的人很多,可以说大多数不赞成她对子女的强势作风,有点离谱。我太太甚至认为她使用中国妈妈这几个字,是个中国妈妈抹黑,因为很多美国人会以此断章取义的认为中国妈妈都是以强悍作风教育子女的,而那种方式在美国人眼中还有点儿反人类。


蔡美儿节选文章起的这个标题完全是断章取义、混淆视听。如果您读完她的书,你会知道她节选那段文章内容结果是以失败而告终,实际的情况是她放弃强悍作风,因为她遭到子女叛逆的报应,以后的教育调整过的。蔡的企图心我无从了解,但她首先需要心理辅导,其次如果想推销自己新书时要采取负责任的手段。


蔡美儿说自己绝对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做事风风火火,不习惯乖乖的躺在沙滩上。生活中这样的女人不知道有多少男人可以受得了,即使受得了也有受够了那一天。他父亲对她拿到第二名感到羞愧,让人感到尤为的恐怖。她的父亲是何方神圣我们从未听说,她的女儿在那个领域有所成就我们也是从未知晓,她的女儿在什么方面得到什么成就我们更是闻所未闻,不知道她们是否为此感到羞愧?华人教育子女成功的很多,只不过她在华尔街这篇节选文章的题目是够吓人的。


这让我想到台湾漫画家几米的漫画里有一篇画的是,(大人做不到的事情却要孩子做到),而这本书书名是《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


蔡美儿在执行中国家长强势教育时,遇到强大的阻力,因此受到过挫折、遭到报应、并放弃,放弃严格的移民式教育也是她自己的选择。她的子女今天可以健康的成长并愉快的和她她相处,也是她放弃强悍教育方式调整后的结果,这一点你可以从她对自己女儿的评价中得出,比如独立、个性很强,这都是“美国妈妈”教育中的典型特点。蔡美儿在华尔街日报文章的标题显然有问题,我希望她可以起一个更诚实的标题。


美国,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国家,那是一种神秘的力量。请你记住这个国家是由精英阶层来领导的,其实真正领导这个国家的精英阶层也就10%不到,而他们大部分都是读法律、管理、金融的那帮人,很多美国富裕阶层子弟都选择在私立学校就读。如比尔盖茨和奥巴马都是出身于高级私立学校,那里的学生也是个个出类拔萃。您的家庭强悍教育凭什么可以使子女融入美国的精英阶层,请不要太高估自己的水平。


我在纽约参加过一次比尔盖茨与他父亲的一次对话座谈会,很多人问他父亲如何培养出这个震惊世界的天才,他的父亲也是有点摸不出头脑,不知道到底那里比别人做的更好,当然他很谦虚。不过他还是说,盖茨妈妈经常带盖茨参加各种活动,这给盖茨一个放眼大千世界的机会。盖茨从小喜欢思考,父母给盖茨买很多的书和做各种游戏,尽力满足他对各种兴趣的要求。父母把他送到西雅图有名的私立学校湖滨中学,早在1960年末和1970年代初,有几个学校有电脑房可以供学生进行软件编辑的,湖滨中学就有这个眼光,请您不要低估美国的教育,你看到的公立学校的教育,不能真正代表美国的教育水平,要知道大部分人民群众最后都是要当绿叶的。


美国莱特兄弟、福特、爱迪生,到苹果公司的乔布斯、甲骨文公司埃里森,再到拥有5亿客户26岁身价70亿美元的FACEBOOK 的创办人祖克伯格,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美国人,当然妈妈也肯定是美国妈妈,他们中很多人都没有大学毕业。克林顿和奥巴马童年中都没有完整的父爱,完全跟谁美国妈妈成长,可他们具有不可复制的美国精神:独立、创造和追求梦想。


蔡美儿显然是错误的解读自己的行为,误导读者,也错误的代表了大多数,文章标题也是对美国妈妈的一种贬低,她太追求完美以至于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自我感觉良好、自恋和自负的人。我到是建议她去西点军校找个工作。


教育孩子实在太重要了。但记住,在美国,您看到的也许是不真实的,真实的您未必看到。

  
由摆渡纽约张贴 @ 2011-01-19 09:47:57 (21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07: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文学城: 热点讨论主题神童同...


文学城: 热点讨论主题

神童同事

来源: 满儿 于 2010-11-06 07:54:03

几年前,有幸和一位少年神童班的神童同事,从此对中国的神童教育,不再以为然。

当时公司大扩张,招进了一大批中国人。同胞们个个都是名校博士硕士毕业,进了知名的大公司,做的是顶尖的科技研究发展工作。大家都意气风发,准备好好地大干一场。

公司对培训工作一贯非常认真。一般新人进来都没有问题,只要你好好得学,不懂就问,和周围的同事随时交流,绝大多数会平安度过新人期。几年后就摇身一变成为老的有经验的主力了。唯独有一位同事,不到几个月,就被发了警告,后来又很快的被解雇了。这位同事正是这位来自国内少年神童班的,获得中国美国著名大学双博士学位的同胞。

虽然和这位同事不在一个组工作,但是有过几次短促的接触,说说我的印象。

第一次见面,热烈握手过后,说起中国XX大学和XX院。我顺便提起我老公也是他的校友院友。

这位先生张嘴便说,那么你老公为什么没有和你离婚呢?后来又说,玩笑玩笑。

我当时目瞪口呆。本人年轻时相貌虽然不能算美,但是也时常被人称赞的。学校也是好学校。工作也说得过去。现在虽然年纪大了,也不至于一见面就被如是说吧?玩笑也不能这样开吧?

过了几天,另一位外嫁的同胞打电话来,说这位同事追问她老公的名字不果后,告诉她他查出了她美国老公的名字。令她十分不快。

后来又听说这位先生做基本设计或计算,也要研究深奥道理,抱一大堆文件钻研。其实只要问问同事,用一个简单现成的公式即可很快解决。

又听说开车过山道,紧张万分,要请人代开。和人合租单元,屋子乱得让室友难以忍受。

再过不久,就听说被解雇了。

我觉得这位老弟人肯定是个聪明人,也是个单纯无城府,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的人,没有坏心眼儿。但是自理能力甚差,自视甚高,尤其不懂如何与人交往,不是能承受压力的人。

对他的被解雇我觉得满可惜。因为老美可能不知道,但是我们老中知道他必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才能进当年XX大学神童班的。

中国美国的博士学位证明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公司其实失掉了一个好人才。我想他所以被公司误解为能力不行,是因为没有懂得如何搞好同事关系,不懂人际关系。

当初如果在神童班也教一些人情世故的东西,做饭家务等等,会让神童们生活之路更平坦些,更快乐些吧。

希望神童老弟在人生的路上扬长避短,万事顺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15: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专题报导》虎妈战歌 点燃育儿战火 ...

《专题报导》虎妈战歌 点燃育儿战火
本报记者/罗旦兮
January 30, 2011 06:32 AM | 3454 观看次数| | 14 | |
  


(取材自英国卫报) 坐在曼哈坦雀儿喜一间艺术俱乐部,「虎妈」蔡美儿15日接受英国卫报专访,幽幽地说了个故事:有一年全家四口在一间餐厅庆祝蔡美儿的生日,当时年仅四岁的二女儿蔡思珊送上一张她亲手绘制的卡片,写着「生日快乐,妈妈我爱妳」,上面还用蜡笔画了张笑脸。蔡美儿的反应是把卡片扔在桌上,说:「我不要这个,妳可以做得更好」,「我有一个小盒子,专门放妳和姊姊送我的卡片,但这张不能放在小盒子里。」然后她把卡片翻了面,学女儿在上面写下「生日快乐Lulu(思珊的小名),Whoopee!」并画了张哭脸。

华人第二代 现身说法


「虎妈」掀起中西家庭教育子女优劣之战,不少第二代华人也跳出来现身说法。对三、四十岁以上华人而言,自己成长过程中,「虎妈」的影子几乎无所不在,他们觉得忽闻「空谷跫音」。不过教育学者强调,教育方式没有绝对优劣之分,高压的教育方式,要视子女成长环境和接受能力「斟酌运用」;心理学家则担心「虎妈」观点,会在美国社会塑造出中国母亲们刻板印象,更担心华人父母盲从,视强迫子女接受高压教育、揠苗助长为理所当然的「高人秘笈」。


皇后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葛树人说,「虎妈」报导曝光后在中美社区引起很多讨论,亚美心理学会忧心外界因此对中国父母教养子女形成刻板印象,加上蔡美儿专业背景提高她撰文的可信赖度,自信不足,或稍稍盲目的父母,很可能就会考虑把这样的教育强加在子女身上。


教养方式 概分四大类


葛树人强调,东西方教育方式没有不同,也没有优劣之分。他指出,教育研究普遍将教养方式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绝对服从」(Authoritarian),父母的话是绝对权威,必须服从,不容质疑也不容反驳;第二类是「权威」(Authoritative) ,这类的父母对子女有很高的期望,但允许子女提出自己的看法,也会从旁给予帮助;第三类是「纵容」(Permissive parenting),这类父母的教养方式中,亲子关系通常很亲密,注重对子女的包容和鼓励,但不在意自己对子女的期望,不过这类子女的抗压性也最低,一旦遇到困难,很可能无法面对。最后一类则是「疏忽」(neglectful parenting),只管子女的衣食住行,让他们自生自灭,对子女很少有情感的表现,也不认为教育子女是他们的责任。


葛树人指出,上述四大类教养类型,几乎囊括所有族裔教育下一代的方式,并将之融合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中,但不表示「同一族裔家长用的都是同一种方式」,即使采用相同方式的不同族裔,表现出来也有不同。


华裔亲子 意外更贴心


纽约州教育厅督学罗汉中对于虎妈掀起东西方养育子女方式的风波颇有感触。同样嫁给犹太人,虎妈蔡美儿专攻法律、罗汉中服务教育界30多年,相似的背景让她同意蔡美儿的部分观点,「但是也有很多我无法苟同」。罗汉中认为,华尔街日报记者以较偏颇的角度将蔡美儿描述成「虎妈」,对蔡美儿有些不公平,「蔡美儿自己也说,她写书的目的不是教家长要如何教育子女,每个小朋友都不同,不像服饰店的『one size fits all』(均码衣)」。罗汉中认为,作者写书的目的,只是分享她在教育子女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如何因此改变自己教育的方式,并非概括描写所有的中国妈妈。


「虎妈」话题在媒体延烧,意外拉近或疏缓不少华裔亲子因教育产生的紧张关系。一名家长说,「我儿子把『虎妈』的报导转寄给我看时说,原来还有更严厉的妈妈,儿子和我的关系反而拉得更近。」另一华人家长说,家中老大把报导转寄给妹妹,结尾时说,「妳看,原来我们的妈妈还OK啦」。


蔡美儿的大女儿蔡思慧日前投书纽约邮报,公开为母亲辩护,认为母亲严格的管教「让她的潜能得以发挥到极致」。不料此信反而引起家长们怀疑:在高压管教下成长的孩子,真能了解「虎妈」式教育的意义吗?她的辩护是出自内心的真诚?


幼女反抗 虎妈也反思


蔡美儿也说,她对大女儿的教育方式,在小女儿身上完全不管用。小女儿身上发生的两件事,是促使她回顾自己教育方式的动机。蔡美儿对卫报说,思珊在13岁时开始对任何事变得麻木,还拿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全部剪掉;一次假日期间,全家到莫斯科作家庭旅游,蔡美儿和小女儿发生最严重的争吵,「思珊在一间咖啡馆摔杯子,大叫『我不是你想要的那样─我不是中国人,我也不想当中国人,为什么妳就是搞不懂?我恨小提琴、恨我的生活,我恨妳、也恨这个家!』」


就在全家关系最紧张的时候,蔡美儿决定提笔将这个「可怕的时刻」记录下来,「我一直对自己非常有自信,但那时只觉得整个家庭要崩解析离,是我做错了什么吗?是我搞砸所有事吗?」她一边写,一边分送给家人看,「像是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两个月写下的东西,最后集结成了「虎妈的战歌」。


罗汉中说:「那些对子女的『禁令』,是『虎妈』教育中最大的败笔。」蔡美儿的禁令,包括不许在外玩过夜(sleepover),不许有玩伴,不许参与校园戏剧演出,也不可抱怨;不准看电视、玩电动,不得自己选择校外活动;不接受任何A以外的成绩,除了体育和戏剧两科,其他都不许拿不到第一;不可接触除了钢琴和小提琴以外的任何乐器;不可以不弹钢琴和拉小提琴。


罗汉中说,东西方教养下一代最大的不同,在于培养小孩子「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和「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 的能力。中国去年公布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报告,这项研究针对一胎化政策后,被视为「特优异」学童,观察他们从小到进入社会后的成就,结果发现小时候学习成绩非常杰出的,长大后几乎无法应付社会竞争,真正印证中国古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与小女儿爆发「摔杯子」冲突后,蔡美儿学会「放手」,允许思珊不再去乐团,可以去学网球,想拉小提琴的时候才去练习。卫报记者透过电邮问思珊,「冲突过后,妳觉得妈妈是不是更了解妳?」蔡思珊回答说:「她(虎妈)一直都比任何人了解我,现在她绝对比以前更聆听我在说什么,但不代表她喜欢我想表达的事物。」


消极抗拒 青少年悲歌


「虎妈」的战歌下,随之起舞的不一定全成了杰出人才,有许多无法或不愿承受的青少年,成了逃家少年或干脆自堕歧途,消极地抗拒战歌的乐声,最终变为「悲歌」。


在纽约一所明星高中念书的杰瑞(化名)介绍,他同学彼德(化名)的母亲是医生、父亲是博士,彼德成绩非常优秀,还弹得一手好琴,但是家里的规定与「虎妈」家相似。到了11年级要申请大学时,彼德受不了压力,离家出走,至今没有回家。杰瑞说,彼德虽然离家出走,后来仍回学校把12年级念完,因为成绩好,还申请到密西根的大学,只是再也不愿意回家,现在是大一新生的他只愿意透过同学与母亲联系。


曾在纽约知名明星高中史岱文生高中担任心理辅导老师的林昱廷说,这与子女的个性和抗压性有极大关系。而在纽约市儿童保护局23年的资深社工辅导师罗淑华指出,该局每年接获约4万件儿童和青少年相关案件,其中青少年问题案例几乎都起源于家长「管太严」,导致青少年极大的反弹,走入歧途或引起家暴相关案件。


林昱廷说,她辅导案例中有许多要求严格的家长:有家长要子女周一到周四下课就直接回家,不可以在同学家逗留;每天要练两小时钢琴、其他时间还要学别的技艺;每个月只有一个周末可以娱乐、轻松一下。结果学生无法负荷,成绩一落千丈,甚至离家出走,成了必须接受心理辅导的问题学生。


一对家规同样严格的女学生,在就读史岱文生高中时离家出走,因家长态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命运。其中一名女学生因受不了压力,离家出走后轮流睡在其他同学家中,天气暖则睡在公园,家长却不认为有必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导致女孩16岁以后再也不愿去上学,最后到餐馆打工;另一名离家女同学的家长,则在辅导老师的劝导下反省教养方式,写了一封长信给女儿,和女儿沟通、改变教育态度,终于唤得女儿返家。


杰瑞说,彼德母亲一直以儿子为傲,以前动不动就将儿子挂在嘴边,「现在再也没听过她提起儿子,知道的朋友更不敢在她面前问」。这名妙手回春的医生母亲,办公室里贴着感谢卡片上,有不少病人写着「希望以后我的小孩能跟您儿子一样杰出」,现在看来徒添悲伤。


教育方式 多依循父母


罗汉中从心理学角度指出,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绝大部分都是依循她/他所熟悉的教育习惯。蔡美儿在父母严厉的教育下长大,让她能够拥有现在的成就,在一流大学教书、挤进主流社会,享受现在的成就。对她来说,是这样的教育方式促使她达成这些目标,当然也会希望子女在相同的模式下获得成功。


目前同时担任儿童青少年心理辅导的罗汉中,也遇到过许多东西方家长面对教育的烦恼。曼哈坦史岱文生公立高中是纽约知名的菁英高中,学生必须经过竞争才能入校,一位华裔女学生在升高三那年,决定申请大学后要攻读美术系,「她的母亲得知后,在我办公室里痛哭流涕,害怕女儿以后找不到好工作、没有光明的前途」。尽管罗汉中说破嘴皮,也无法让这位来自中国的妈妈释怀。


罗淑华指出,适度的高压教育是可以督促子女达到更好的目标,但这与小朋友的成长环境和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她以蔡美儿为例说,蔡美儿和先生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一双女儿耳濡目染,自然会产生同理心、认同感,认为母亲对她们的要求,是让她们也可以有相同的生活;但对于每天埋首在外卖店工作的父母,本身教育程度就有差异,与子女的互动也少,当他们要求子女好好念书、不准出去玩,要子女成为医生、律师,难免会造成子女心态上的不平衡,认为「爸妈都没做到,为什么要这样逼我?」甚至埋怨父母「为什么带我来美国受苦?」


因材施教 子女更优异


拥有一对双胞胎儿子的罗淑华说,老二的课业成绩永远是班上第一名,同班的哥哥则表现平常。她记得,大儿子中学一年级时曾苦着脸跟她说:「我不想作弟弟的影子。」一句话让她有所警惕,从此再也不让两人穿同样的衣服,并要求学校让两人分班上课,现在这对双胞胎一个在香港担任财务公司总裁,另一个在伦敦剑桥大学当副教授,「有时候互相竞争带来的不一定是良性影响,更重要的是尊重子女自己的意愿。」


华人新移民聚居的纽约皇后区法拉盛,则可看到另一番新移民家庭的教育方式。在当地华生占大多数小学担任社工的陈老师表示,家长的教育方式与上一辈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他发现很多新移民家长根本不知道,当幼儿回家时,应主动打开小朋友的书包、看看有没有学校的通知单,有何交待的事情,「有时候『教育』家长比教导小朋友还花更多时间」。


陈老师说,有些小学生特别活泼好动、或是上课无法专心,当他建议家长让小朋友学跆拳道或钢琴来发泄精力、训练专注力,「家长还会反问:『学跆拳道、弹钢琴,跟我小孩书读得好不好有什么关系?』」他分析家长教育下一代的方式,与上一代如何教导他们有极大关系,不少来自中国南部沿海的新移民,从小就是父母扔进学校后去上工,等于是由学校「带」大的,因此自己生养后,理所当然地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也不明白学习其他技艺与培养小孩长大成人的关连。


成功的定义 令人深思


「虎妈」旋风的出现,让人开始思考有没有「真正成功的教育方式」?


葛树人说,所谓「成功」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是学业成就?还是对社会的行为贡献?中国、台湾和香港等亚洲国家从小注意学科成绩,学术上可能一直取得很好的成就;西方国家如美国,一直以来不以测验结果为主轴,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思考,呈现在诺贝尔奖各领域得主,美国人占了大部分。教育专家指出,西方重视「多面向智商」(multiple IQ),学业只不过是其中之一,「如果从小学没训练领导能力、学着与人社交、或是在犯错后学习改过,长大后一定会有部分缺憾,而这些缺憾造成的伤害是一辈子」。


葛树人指出,美国在前总统柯林顿时代便发现教育系统和观念必须改变,因此提出「全球化竞争力」的概念;小布希时代则接着提出「有教无类」(No Child Left Behind )法案,设定测验标准。台湾取消了行之多年的联考制度,南韩也开始注重创造力教学,说明东西方都在朝取得平衡点努力。 「不过即使教育方式可以取得平衡,但政策很难一夕之间改变」。但在教育大环境尚未找到成熟的平衡点前,虎妈的战歌是否一直吹奏下去,又要如何因应子女和社会调整音律节奏,就只能端看每位家长的智慧了。

《专题报导》虎妈战歌点燃育儿战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2-12 05: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过度早教是“独一代”父母教养焦虑的表现...

过度早教是“独一代”父母教养焦虑的表现

(2011-02-11 10:03:50)

转载标签: 孙云晓媒体报道


搜索“独二代”、“父母”这两个词,会出现什么样的页面?“七成父母只生不养”、“‘独二代’健康状况引人关注”、“‘独二代’更易感到孤独”……伴随成长,一路非难不断,这对有相当承受能力的“独一代”而言,并非不可逾越的干扰。但是,初为父母,他们却感受到了不易——  


  只生不养——被标签

  在常人眼中,“独一代”尽管已经生了孩子,但他们自小习惯了被别人照顾,尚未学会怎样照顾别人,基本上不会抚养孩子——“只生不养”成为他们的又一个标签。

  “‘只生不养’之辞严格地说根本就不成立。隔代教养难道不正是“独二代”父母选择的一种教养方式吗?怎么就成了‘不养’了?若不能贴身带着养就叫‘不养’的话,我想‘不养’父母的比例会更高。所谓‘不养’并非他们不愿、不肯、实在是不能!”《轻松教好独二代》作者顾建梅表示,“独一代”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房奴”、“车奴”、“卡奴”的他们背负着生活、工作的重压。种种压力之下,祖辈的援手无疑雪中送炭,使他们极易做出让祖辈分流压力的决定。于是,隔代教养在一片质疑声中依旧保持上升的比例。另外,孙辈数量减少,双方老人纷纷将照顾这唯一的“希望”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她看来,隔代教育确有诸多弊端,可是如果人们明知有这些弊端却仍然选择这种方式就一定有他非如此不可的理由,而并不像批判者以为的,是父母自私没有责任感。“‘独一代’的身份标签并非来自于他们真的做了什么,而来自于人们对他们行为的片面诠释和由此阐发的联想。”

  拼养,却是这代父母中独有的形式——有孩子的家庭组成一个临时家庭玩伴小组,每一对父母轮流周末照看本小组中几个家庭的两三个孩子。这样,孩子们有了玩伴,家长们也可以放手去过自己想过的周末……

  “对于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幼儿,同龄群体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拼养对他们而言是如鱼得水。”顾建梅告诉记者,根据相似性原则,人们自然倾向于同有共同属性的同龄人交往。学前儿童就有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欲望,因为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语言和游戏规则,而他们的特定交往需求是成人所无法全部予以满足的。

  不过,拼养表面上拼的是孩子,实际上拷问的却是家长的素质。

  顾建梅建议,在选择之前,可以先问问自己:

  你能“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吗?

  你能客观、冷静、平等、包容地对待其他轮值家长吗?

  你能不偏不倚地评价拼养孩子之间发生的冲突吗?

  “如果你做不到,你可以不选择拼养。这并非是拼养有哪儿对不住您,而是你的个体体质对拼养过敏,不合适这一形式。”

  过度早教——被焦虑

  思维训练馆、音乐培训中心、儿童生活馆……各种各样的幼儿早教机构层出不穷,孩子被家长拉着走秀般地穿梭其间。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研究员表示,“独二代”家庭教育的一个误区就是重智轻德忽视良好习惯培养。

  在一次世界心理学大会上,专家设计了一个关于儿童自制力的实验:孩子们面前有两盘巧克力,一盘多一盘少,只要能多忍耐15分钟,就可以吃到多的那盘,反之则只能得到少的那盘。在参加该实验的上百名3岁至4岁的中国儿童中,超过80%的儿童只忍耐了几分钟就按铃呼唤试验人员要求得到巧克力,而66%的澳大利亚孩子都得到了多的那盘。

  孙云晓研究员表示,这意味着:中国孩子的自制力不容乐观。欧美国家许多类似的实验和跟踪研究发现,在日后的发展中,这些懂得克制自己的孩子更加独立,更有责任感,他们更容易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我们习惯了过度满足孩子,使太多的孩子变成了不能等待不能忍耐的孩子。

  “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对于‘独二代’的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这也是我们坚持做10年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研究的深刻结论。但是,实现这个目标可能是较为困难的。”孙云晓说。

  在我们身边,就有不少早教“发烧友”父母,奔波于各种早教培训班之间。

  “这其实是‘独一代’父母产生的教养焦虑表现。比如欠缺育儿经验、对孩子寄望过高等等。”顾建梅认为,强迫小孩子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会让他们感觉无所适从。而过多地限制孩子活动自由,无形中成了一种“心理虐待”。此虽非父母们故意所为,但是当过度早教成为现实,必然以克扣孩子睡眠、减少玩耍时间、限制社会交往为代价,这实际上就是对孩子健康权的隐性剥夺。

  早期教育不只是对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对父母与养育者的教育。这在专家之间形成共识。

  孙云晓告诉记者,韩国前教育部长、首尔大学教育专家文龙鳞教授曾给年轻父母们的一句忠告是:学做人是成才的第一课,道德智能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他解释,“道德智能”就是判断是非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同情并关心别人痛苦的能力、调节自己情绪和抑制欲求的能力、接受和理解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能力、尊重别人的能力等。文龙鳞通过大量研究得出了“道德智能低下的孩子将无法适应10年后的社会”的结论。

  “目前,教养焦虑既然不能回避,就只能去接受。只有当我们接受了这一切时,才能与这一切慢慢磨合,并在磨合中获得使自己与现实和解并对话的智慧。”顾建梅表示。欣慰的是,在横向的观察中“独一代”父母的教养焦虑呈普遍性的态势,但在纵向研究里,这种教养焦虑并未持续发展并增强,反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呈下降和消解的趋势。“独一代”父母的教养焦虑终将实现软着陆。

(2011年2月11日 光明日报  记者 靳晓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04: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哈佛的性生活薛涌 htt...

哈佛的性生活

薛涌

http://blog.sina.com.cn/xueyong  2011-02-13 22:40:54


2007年10月的一天,哈佛校园里展开了一场公开的性辩论。参加辩论的一方,我不妨名之为“哈佛的木子美”。她是位中国裔女孩儿Lena Chen,在2006年8月大二时开了个名为“性与常青藤”(Sex and the Ivy)的博客,专述自己跟各种男人的性经验,细致入微,漫无顾忌。比如她栩栩如生地描写了如何用口交让对方达到高潮的过程,她白描式地叙述对方完事后“从自己粘乎乎的精液中抓起我的耳环,举在我的眼前。我简直笑死了:‘他肏我肏得这么凶,乃至我的首饰都掉下来了。”她有非同寻常性瘾,也有非同寻常的聪明。她不仅是哈佛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还是哈佛校报的编辑(常青藤校报一向是人才辈出之所),甚至在《波士顿环球报》上也写过文章,文采很受编辑的赞扬。她的主张也是不言而喻:性还是多多益善,及时行乐,犯不上对对方承担什么责任。参加辩论的另一方,则是哈佛贞女Janie Fredell。她不仅是位有男友的处女,而且是反对婚前性行为的学生组织“真正爱情革命”的主席之一。这两位女性,代表着两种极端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这里面对面地撞击。如今,两人也都成了媒体红人。她们的活动、思想、和组织,不仅在校内街谈巷议,而且被《新闻周刊》、《纽约时报》、CNN等全国性主流媒体广为报道。



她们如此招眼,当然并不完全是本人的因素,而是各自代表着美国大学特别是常青藤中在性问题上的极端潮流。Lena Chen的性观念,和她的成长经历分不开。她在《波士顿环球报》上撰文讲她高中时只要和别人秘密幽会,被妈妈发现后就要被训斥一顿,然后关紧闭,绝对不许她再和对方来往。上了哈佛后,她终于获得了解放,并对母亲在三千英里外为她瞎操心又无能为力而感到幸灾乐祸,不过,她在学校的朋友也常常令人想起她那位受不了的母亲。比如,她母亲目前希望她嫁给一位受了良好教育的人。她的同屋们更觉得既然她们已经身在常青藤了,这当然是天经地义、别无选择的出路。这些人年纪轻轻,却从来都是一门心思想着未来:跟人家刚刚约会三次,就开始计算未来夫君潜在的收入。大概这种对未来的斤斤计较让她感到压抑和可笑,于是她要用现在或者眼前的快乐来反叛未来的设计。她嘲讽说,在哈佛有80%的人没有性生活,大概也不准备有。她则属于另外的20%。



对于八岁开始写日记、十五岁开始网络写作、各类性伴侣不停地经验的Lena Chen来说,她的性博客一炮打红并不意外。哈佛校报上有位学生在专栏中写道:不管他怎么讨厌Lena Chen的性博客,但每到深更半夜、自己在房间里准备期中考试和学期论文、大脑发胀之时,面对计算机屏幕一个点击,就进了她的博客,于是马上沉浸在她绘声绘色的文字、无遮拦的照片、以及没完没了的跟帖讨论中。这也许是在互联网时代被facebook这类媒体所塑造的校园文化的必然结果。在这方面,Lena Chen并非完全是个异数。如今在以常青藤为主的美国大学校园中,学生性媒体势头甚旺。学生经营的性杂志,哈佛有H Bomb,耶鲁有SWAY等等。波士顿大学因为学生人数庞大,其性杂志Boink竟有四万订户。如此繁荣的大学性媒体,自然也培养了一批性写手。表面看起来,美国的大学特别是常青藤似乎正在酝酿着新的一场性解放。



Janie Fredell则似乎是来自另外一个星球。她的老家是科罗拉多的Colorado Springs,是个极端保守的城市。但她作为一个天主教的好女孩儿,对那里原教旨式的宗教运动却颇为反感。比如,在她的高中,几乎所有人都带着贞操戒指,大家也都没有性经验。她觉得很荒谬:你为什么要带着那么可东西来表白自己不干一种实际上谁也不会干的事情呢?



当她被哈佛录取后,邻居朋友都来告诉她:那是个没有上帝、性泛滥的自由派学校。许多人干脆劝她不要去。但她觉得,要想成就点事情,还是要到哈佛。但一到哈佛,她就傻眼了:哈佛的学生手册等宣传物充满了性安全的说明:“当阴茎碰到阴道、嘴、肛门以前,一定要戴上安全套。。。如果你想进行第二次性交,或者决定运用另外一套性交方式的话,要换一个新的安全套。”这里似乎和家乡正好相反:大家都在指导或者鼓励你干一种你不准备干也不想干的事情。她马上警觉起来:自己被一种性泛滥的文化所包围。



她的新男友向她表达了自己的欲望,但她坚决说“不”。到了二年级,她从校报上看到有些学生成立了“真正爱情革命”的组织,宣扬贞操观念,引来舆论的一片嘲笑。当看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受到如此攻击时,她决定挺身而出,不仅加入了该组织,而且很快成为该组织的两位主席之一。



哈佛的“真正爱情革命”虽然只有十几人,但能量不小,影响也相当大。这除了参与者强烈的个人信念和活动能力外,也和美国保守主义的社会运动有关。在九十年代初,福音派基督徒对公立学校那种公开发放安全套的性教育、色情流行文化的泛滥、青春期怀孕率的居高不下等等深恶痛绝,于是在高中组织了贞操俱乐部。克林顿的性丑闻后,保守主义似乎更是为自由派的堕落和对青少年的毒害找到了证据,于是贞操运动更是大行其道。几百万青少年发誓在婚前拒绝性行为。到了布什上台,共和党主控白宫和国会,联邦政府得以拨出数亿美元的巨款用于禁欲教育。当时的国务卿鲍威尔鉴于性病艾滋病泛滥,督促青少年要在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结果福克斯新闻电视网的保守派评论员斥责他:“国务卿先生,你要听清楚:布什总统号召大家禁欲,而不是使用安全套。”



哥伦比亚大学的Peter Bearman和耶鲁大学的Hannah Bruckner两位社会学家2005年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的时间范围截止到1995年,调查了从七年级到十二年级(十三到十八岁)的一万两千名学生。结果发现:宣誓保持贞操的学生,比起那些不宣誓的学生来,在技术上可以把贞操多保持十八个月。但是,他们比起不宣誓的人来,进行口交的比例要高六倍,而且他们更少在第一次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保守主义的贞操运动,看来并不成功。

如今大学里的性媒体和贞操运动同时崛起,是否是对中小学中这一潮贞操运动的反应呢?目前还没有研究能够证明。不过,性博客、性杂志、性专栏等等,确实是和贞操运动几乎同时出现在大学校园里的。在中小学贞操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如今也确实正好在上大学。2005年,在普林斯顿成立了常青藤中第一个贞操俱乐部:Anscombe Society。这一俱乐部的成员基本都是天主教徒。不过,他们致力于给贞操一种理性的而非宗教的解释。Anscombe这个名字,指的是天主教的著名女分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得意弟子Elizabeth Anscombe。她是第一个把“后果主义”(consequentialism)带进分析哲学的人。这一“后果主义”的最基本理念是:一个行为的后果形成了对这一行为进行道德判断的基础。担任这一俱乐部非正式顾问的普林斯顿教授Robert George指出:“性泛滥深深地伤害了人的尊严。随便的性关系会带来个人不幸并危害社会。”哪怕是不同意这种保守的性观念的人也承认,这套理论有着深厚的分析哲学基础,绝不可轻视。结果,麻省理工学院也随即成立了同名的俱乐部。



哈佛的“真正爱情革命”俱乐部迟迟到2006年才成立,也就是Lena Chen的性博客开博的同年,其成员的主体还是天主教徒。不过,与普林斯顿的Anscombe Society不同,“真正爱情革命”并不追求分析哲学式的严密知识目标,而是更具感情性。同时,他们也试图从世俗的角度对待性问题。他们拿出一系列的科学研究证据,表明在没有固定的性伴侣的情况下所谓安全的性行为其实往往并不安全,过早的性行为常常导致更高比例的抑郁症、婚姻不忠、离婚、贫困等等。婚前保持童贞,则增进健康、巩固配偶之间的纽带,并且使婚后的性生活更有质量。Janie Fredell还投书校报,称“童贞是一种强有力的诱惑。这种神秘的诱惑力不是来自清纯的形象,而是来自力量。”一句话,保持贞操不仅有益,而且很“酷”。



“真正爱情革命”一开始就遇到许多批评。有人指出他们对性行为危险性的宣传是危言耸听,他们关于婚前性行为和贫困、高离婚率的关系的论述缺乏研究上的证据等等。最大的一次公关危机,也许是2007年的情人节。当时“真正爱情革命”给哈佛一年级女生送出情人节贺卡,上面写道:“为什么等待?因为你是有价值的。”结果,许多人把这句话解释为那些在婚前有了性行为的人贬值了。哈佛校报发表文章指出,这种卡专门送给女生,反映的还是一个古老的观念:衡量一个女人的价值就是其贞操。



Janie Fredell成为“真正爱情革命”的主席之一后,俱乐部在2008年的情人节不分男女给所有新生都送了贺卡,以示男女平等。事实上,Janie Fredell不仅是“真正爱情革命”最有力的发言人,而且还把贞操运动和女权主义结合起来。她不仅以甘地和曼德拉为自己生活的楷模,而且不断阅读教皇保罗二世的《身体的神学》和约翰.密尔的《妇女的屈从》等著作,在知识上充实自己的信念。她认为,男性总是通过种种手段控制女性:工资差别、阴道整形、强制节育,几乎无所不用其极。在性的问题上,总是男人着急。有的男人寻求和女人的性关系,常常是为了在更衣室里和同伴吹牛。而女人常常不情愿地发生性行为,以便保持和男友的关系。她用密尔的理论来解释,男人总是比女人在性方面更随意,因为社会文化容许这样。在这种社会文化规范下,女人说“不”就变得非常困难。因此,要求女人拒绝男人的性要求,是一种非常女权的观念,显示着女性的力量,而不是要把女人塑造成男人心目中理想的那种天真无邪的贞女。



“真正爱情革命”的另一位主席,则是位叫Leo Keliher的男生。他的心灵历程,比起Janie Fredell来则痛苦得多。他父亲在他小时候因为对儿童的性侵犯而入狱,母亲改嫁给一位电工。但这位电工不久就被一位年轻二十岁的女人钩引走了。结果年幼的他自暴自弃,开始偷东西。幸好后来被送到一个基督教青年组织,获得灵魂拯救,最后全奖进了哈佛。从这种经验中,他懂得了“爱一个女人应该是出于力量,而不是出于需要”,懂得在性问题上不尊重女性的后果是什么。他不仅发誓保持童贞之身,甚至考虑以后从事神职的工作。



这对童男贞女共任主席,经历不同,哲学不同,性别不同,甚至对贞操的生理反应也不同。Janie Fredell要走世俗路线,Leo Keliher则更倾向于宗教路线。《纽约时报》的记者在两人中间穿插采访,提供了兴味盎然的对照。



Janie Fredell有自己的男友,但是两人说好不发生性关系。当她有了性冲动时,就去长跑。跑完步,人基本也就平静了。对Leo Keliher来说可不是这么容易。他承认,性欲是一个难以驾驭的野兽。有时女人碰他一下,或者看了某位女士一眼,甚至看了张照片,都会让他勃起。有个新生女孩,特别温文尔雅、关心别人,喜欢为儿童服务。他则对人家充满了性幻想,甚至Janie Fredell也成了他幻想的对象。性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挣扎。当记者把这些告诉Janie Fredell时,Janie Fredell马上爆发:“不!不!我们俩不搬配呀!”



当“真正爱情革命”和Lena Chen的性博客都在哈佛成为街谈巷议的核心时,一场辩论就不可避免了。2007年十月,Janie Fredell和Lena Chen在校园里公开PK,吸引了上百的学生。两人一出场,对比就再鲜明不过了。Lena Chen身着超短裙,坐进沙发里后,超短群陷入沙发中几乎看不见,仅剩两条赤裸裸的大腿,简直是一览无余。正是她在博客中报告:某日醒来,突然从体内拽出一个不知道是谁用过的安全套。Janie Fredell则穿着一条普通的蓝色牛仔裤。她曾声称:从和伴侣的一次谈话中获得的感情满足,比从性行为中获得的满足要大得多,虽然她根本没有性经验。不过,两人有个共同点,即都是要做坚强的女人。Lena Chen主张:“坚强的女人就不会为自己作的和自己喜欢作的事情而感到羞耻。让我关心每个和我发生性关系的男人实在是太不靠谱儿的期望。我就是感觉快乐!我就是感觉快乐!” Janie Fredell则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大套催产素荷尔蒙的理论,解释这种荷尔蒙在生产、哺乳、和性交中都会分泌。这种荷尔蒙能帮助人们形成彼此之间的牢固纽带,促进家庭的和谐;但是,随意分泌则只能引发短暂的亢奋,而不是长久的爱情,甚至会把人们在错误的境况中绑在一起。她称她和男友之间摆脱了性要求后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她可以从对方身上发现真正的人性。她还宣称,如果不发现真正的爱情,她将独守终身。



令人惊异的是,这两位本来应该是水火不相容的女性,真一过招儿竟客气得出奇。她们都同意公开讨论性问题的重要性。同时,Janie Fredell还宣称,她们因为都承受着外界攻击,两人反而形成了某种纽带。



不过,这场大戏,如同美国的两党政治一样,过度两极化,容易让人忽视站在中间的“沉默的大多数”。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大学男生在最近一年的性伴侣数量,已经从2000年的2.1降到了2006年的1.6。另有2001年的研究表明:39%的大学女新生是处女,等她们毕业那年,仍有31%保持童贞。2006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大约一半的哈佛学生没有过性经验,比一般大学生的比例明显要高。可见,哈佛既不象Lena Chen所嘲笑的那样80%的人没有性经验,也不象Janie Fredell所想象得那样被性泛滥所包围。在我看来,Lena Chen的性博客在哈佛风行,与其说明哈佛的性泛滥,更可能说明哈佛的性饥渴。在性方面比较满足的人,不会热衷于在网上寻找性博客。甚至象Leo Keliher这种真诚地相信贞操、并不断和自己的性欲搏斗的青年,也都可能是Lena Chen的读者。难怪不少人对Lena Chen颇为认可,认为在哈佛这么一个未来世界领袖的摇篮中,她撕破了“领袖”的假正经,把大家心中想的东西表达了出来。



问题是:这两位极端的女性,以及她们所代表的极端潮流中的大学生,在未将面临着什么?许多在性媒体中成长起来的写手,觉得这些经验对日后的事业有利,甚至可以帮自己找到机会。但更多的人对此将信将疑。Lena Chen自己承认,随着她的博客的流行,来找她的男人越来越少了,前男友也开始不理她了,大概是大家怕和她做完爱又被评头论足一番吧,虽然她声称她会尊重别人的隐私。一位网友更是浮想连翩:二十多年后的一天,Lena Chen的老公坐在华尔街的办公室中穷及无聊,把自己妻子的名字打入谷歌的搜索框中,一点击就发现了她性博客的这些照片,才明白自己娶的人是谁。。。她日后是否能拥有一个稳定的家庭,确实比较难以想象。另一位则在哈佛校报上发表文章,称Lena Chen日后从政的路肯定已经堵死,华尔街金融公司的工作也不用想,谁会雇佣这么一位来污染公司的品牌?随着她年龄的增大,甚至其博客的行情也将看落,性毕竟是碗年轻饭。



Janie Fredell则不会有这些问题。她已经当过两次实习生,发现自己大概不太适合作律师。她正考虑当个心理学家,专功儿童早期发育。这样的选择除了兴趣外,也是因为工作时间比较灵活,使她可以成为贤妻良母。也许人们会担心她因为找不到理想的爱情而独守终身,或者找到一个负心汉而浪费了纯洁的青春和爱情,但更大的可能是:她的生活不会有Lena Chen博客上那种刺激,却有更大的机会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家庭。最近的一项研究(Bikinis Instigate Generalized Impatience in Inter-temporal Choice)表明:男人面对性刺激往往会表现得比较缺乏耐心,倾向于短期内的回报而非长期的利益。而能够为了未来利益推迟眼前的满足的人,则一般在事业上比较成功。所以,在摆脱单纯的性诱惑的条件下选择了Janie Fredell的男人,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Lena Chen嘲笑她的哈佛朋友求偶时为了未来算计太多、压抑了眼前的快乐,而前述的研究调查也表明哈佛学生享受的性生活比较少,这也许和哈佛学生比较善于从长远设计自己的人生、因而日后也比较成功不无关系。其实,预测这两位的前途,大家问自己几个问题就可以:如果你是位求偶的男性,你会找谁?如果你有个儿子,你会希望他娶谁?如果你是公司老板,你会雇谁?哈佛的性生活,虽然是私人领域,但和哈佛人未来的事业恐怕并非全无关系。

《美国大学原来是这样的》选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07: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很棒与羞耻——从中美的儿童图书看教育差异...

很棒与羞耻——从中美的儿童图书看教育差异


来源: sansemao 于 2011-02-17 14:28:00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7739次


安安喜欢读书,不到三个月的时候,就捧着他的第一本书,煞有介事。此后,我们一直不断地买书,英文和中文都有。安安表姐琪琪淘汰的旧书,我也会从国内背回家,算是补足中文书籍的不足。

琪琪的书,当然都是中文,有中国原创和外国翻译的区别。非常有趣的是,安安喜欢那些外国翻译的书籍,包括日本,美国和英国的翻译书籍。中国原创,安安也喜欢,但是每次读起来,总有问题,不是伤心就是害怕。

琪琪有套书,叫做塑造孩子完美人格。其中一本是作家叶兆言的作品——忙碌的熊贝贝。就是这本书,让我彻底地收起中国原创,要求自己在给安安读书之前,必须每页仔细审阅。

这本书的故事很简单,熊贝贝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爸爸妈妈很宠,饭菜都是妈妈做,贝贝总是吃现成。有天爸妈出门了,贝贝一个人在家,只好自己起来做早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吃上早晨,但是蛋也打了,牛奶泼了,被蜂蜇了。但是无论如何,贝贝还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问题不在故事上面,而是在故事的叙述语言上。

从一开始,叶老给贝贝的定义就是又懒又胖的熊贝贝,懒和胖都是非常负面的词语。此后的故事里,当贝贝打了蛋,撒了奶,被蜂蜇,叶老不是以同情或者鼓励的口吻来描述,而是以一种讥讽,嘲笑弱者的口吻来描述。总的来说,就是贝贝这个从来没有做过饭的孩子,有天自己做了饭,得到的不是鼓励,而是谴责(谁让你那么懒)和冷嘲热讽(现在活该了吧)。

我当时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已经意识到作者的负面语言问题,边读边修改文字,尽量削弱负面力量,但是安安听完还是大哭起来。我知道,安安一定觉得,贝贝多可怜呀,花那么大劲做早饭,有什么错?应该是个很能干的宝贝。况且,贝贝不做早饭,也是正常,因为贝贝是孩子,可能现实生活中,爸爸都不一定做饭呢。

这本书,我只读了一次。第二次,安安还想看,他非常喜欢贝贝,我狠心把书束之高阁。我没有扔书的习惯,但是这次我真的想焚书了。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本书被收录到塑造孩子完美人格的丛书里面。我理解中国文人的想法,就通过树立羞耻感而让孩子勤劳,但是这样负面地描述,不仅不能塑造孩子的完美人格(暂且不说是否存在完美人格,要求孩子具备完美人格是否合理),简直就是在摧毁孩子的健康人格。

人之初,性本善,我想,叶老应当从安安这样的孩子身上看到人的同情心和爱心,这是所谓孩子完美人格的基础之基础。

同样是烹调的故事,美国也有一本书——小老鼠的最好的饼干( The best cookie of Little Mouse )。说的是一只小老鼠,要烤饼干,买了东西,开始做。也把蛋打了,第一次饼因为老鼠睡了午觉,给烤糊了,但是小老鼠坚持不懈,继续做,终于做出很多很多小饼干。其中最好的饼干就是跟朋友分享的那块小饼干。

安安非常喜欢这本小老鼠的饼干,我也很喜欢。这本书告诉孩子,做错了没关系,可以再做。而最好的饼干是跟朋友分享的。这两个价值对于孩子都是非常重要,这样的正面激励不仅会激发孩子做饼干或者家事的兴趣,而且还会鼓励孩子做错了,再试一次。

从这两本书,我可以看到中美文化在孩子教育上的概念差异。中国的文人认为孩子必须推,而推的办法则是用负面的刺激,用贬损的语言,希望孩子从小树立羞耻的概念,包括懒惰是羞耻的,肥胖是羞耻的,做错事是羞耻的。而美国的儿童读物作者则致力于树立孩子最基本的做事概念——做错了没关系,只要动手,都是好孩子。分享是快乐的,那本书通篇没有任何跟羞耻挂钩的词语或者描述。


安安喜欢的另一个系列是美国的孩子心灵教育系列(The Way I Feel Books)中文版。其中有篇——我觉得自己很棒( When I Feel Good about Myself )。我原以为这套书籍对安安为时尚早,没想到安安在 7 个月的时候,就喜欢读这本书。这本书很简单,内容如下:

我觉得自己很棒 ( I feel good about myself )

有些人爱我,爱的就是我这个样子 ( Somebody loves me just as I am)

我不用和其他人一样,如和他们一样高,或者做同样的事情 (I don’t have to look like anyone else, be the same size, or do the same things.)

我就是我,这样最好。 (It is fine to be me)

我是某些人的朋友( I am somebody’s friend )

有些人喜欢我,喜欢的就是我这个样子( Somebody likes me just as I am )

我不必事事第一( I don’t have to be first )

我也不必是最好的。我所要做的只是尽我最大的努力( I don’t have to be best, All I need to do is try my hardest )

有些事情对我来说很容易( Some things are easy for me to do )

有些事情对我来说很难。但是这都不要紧,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 Other things are hard. But that is OK, because every one is different )

……

我喜欢交新朋友,我还喜欢学习新东西。

如果我没做对,( If I make a mistake, ) 我能再试一次( I can try again )

我觉得自己很棒(When I Feel Good about Myself (Way I Feel Books)


(图片来自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3-3 22: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孩子最需要的十件东西 你都给他们了吗?...

孩子最需要的十件东西 你都给他们了吗?

学问猫

http://blog.sina.com.cn/xuewenmao  2010-10-26 14:59:53


  每逢过年过节,家长们都要忙不迭地送孩子这样那样的礼物,其中以压岁钱、压岁金条、玩具零食为典型代表。但调查显示,其实,孩子真正需要的礼物并不是这些,您是否准备好给孩子以下这十种“爱与关怀”了呢?

  第一件 临睡前的一个吻 

  孩子临睡前的一个吻,孩子遇到困难时轻拍他们肩头的手,孩子受了委屈时一个温暖的怀抱,孩子回家时的一个问候,还有一句“爸爸妈妈爱你”的表达。这是我们采访的数十名孩子表示出的想要的爱的方式。还有一些孩子提出:“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能在一起,一起来爱我?”

  专家建议:中国是一个讲究深沉含蓄的国家,长辈都不愿意表白自己对孩子的爱,可是,孩子们需要家长把爱说出来做出来。另一方面:这些年来一直都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又让很多孩子失去了完整的爱,作为家长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能尽量享受完整的爱。

  第二件 请尊重我的个人形象    

  把孩子打扮成酷哥、靓妹都是现在的家长们很愿意做的一件事,至于孩子们是不是喜欢家长给自己设计的“包装”就不管了。有些家长总是爱用自己孩子的缺点去比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有些父母总是在别人面前说自己孩子的不好,而不当众对孩子进行表扬。在我们的采访中,有80%以上的孩子对家长的这些行为表示不满。孩子也重视自己的个人形象。

  专家建议:给你的孩子适合他们年龄的打扮,让你的孩子独立地去从事一些事情,然后说一声:“做得好!”在外人面前,如实地夸奖自己的孩子。

  第三件 爸爸妈妈的尊重 

  把孩子的秘密当做笑话对别人讲,家长们对孩子的一些良好行为通常不能给予适当而及时的称赞,而对孩子的错误,总是不分场合地过分指责和嘲笑。

  专家建议:儿童的自尊是通过父母对其尊重培养出来的。尊重意味着你必须将孩子看成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允许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尊重他的个性,不要什么都替他做主,多对孩子伸出拇指而不是食指。

  第四件 爸爸妈妈给我当榜样 

  在孩子的整个成长期,都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以父母为楷模。

  专家建议:家长应时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观察你,因此你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把你自己当成一个好榜样,作为礼物送给孩子。



  第五件 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需要家长提供一些为人处世的规则,以使其懂得凡事不能为所欲为,以及自我约束的重要性。这些教育却不能是生硬的。

  专家建议:你所规定的一切一定要让孩子理解,而且一定是正确的。对一切人和事要平等对待。

  第六件 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玩 

  60%以上的孩子,和家长在一起游戏的时间平均每天不到半个小时,20%的孩子不到15分钟,另有近20%的孩子在一天之内见不着家长。对于孩子们来说,再多的玩具,再好的保姆,再高档的幼儿园也代替不了爸爸妈妈。

  专家建议: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时间来和孩子在一起尽情地玩儿,要让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始终是第一位的。在玩儿的时候,你一定要愉快而不是应付,让他知道你非常乐意与他在一起。

  第七件 给我一个小伙伴 

  孩子需要与同龄或略大的孩子玩耍,和伙伴在一起孩子能学会妥协、同情和合作,还会发展出一些新技巧、兴趣、责任心等等。可是,没有伙伴成为现在城市孩子最大的烦恼。

  专家建议:家长们可以把紧闭的房门打开,迎接孩子的伙伴,或是让孩子走到外边去接触更多的朋友。

  第八件 和我一起养成好习惯 

  在现在这个时候,这一件礼物就更显得重要,大部分孩子觉得以前父母不爱打扫卫生,不爱锻炼,不注意饮食卫生。而近来,家长们都在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孩子们很高兴。

  专家建议:保持你的好习惯。

  第九件 给我一个可达到的目标 

  孩子没有出生就开始学习,孩子刚睁开眼睛看世界就面临着学习的压力,孩子刚会说话就开始让孩子学着阅读,孩子一天天地长大,目标也一个个地增多,学习的压力就越来越大。所有的孩子都不希望家长拔苗助长。他们说:“我们要的是学习的动力而不是压力。”

  专家建议:对孩子来说,压力过大会影响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来自家长的理解和合理的目标要求。

  第十件 让我们一起笑起来 

  “我们的父母太严肃,太没有幽默感。”这就是很多孩子觉得影视剧里的父母很出色的一个原因,因为,那些父母总是和孩子一起欢笑。

  专家建议:中国的传统使很多父母觉得,在孩子面前就应该严肃,这样才有威严,其实,爱笑的父母会让孩子看到生活轻松和愉快的一面,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不要总是对孩子一本正经,笑声能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本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90484a0100ln07.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07: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美国人给孩子多少零用钱(图)思考...

美国人给孩子多少零用钱(图)

思考者 http://blog.sina.com.cn/sfskz  2011-03-02 06:00:21



编译/散粉思考者


我们国家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宠爱有加,有求必应。给孩子零用钱也很大方。有调查数据表明,中国家长给孩子零花钱占收入的比例要远高于日韩和美国的家长。娇惯孩子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没什么好处。小孩零用钱和正确金钱价值观是相联系的。给多少零用钱合适?小孩子可以自由花钱吗? 还是必须储蓄一些金钱?如何引导孩子理性使用零用钱? 如何教育小孩理财的观念? 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其实不用散粉思考者说,大家也会知道,这个问题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这样的问题。美国家长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看看他们的观念和处理方式,也许对我们也有些帮助。

美国人重视小孩子的教育,只是零用钱的问题,也会考虑到许多隐忧,美国的不少家长要求孩子必须要做家务才有零用钱。但也有家长认为把零用钱和酬劳挂勾或是只给零用钱本身就是有争议的。许多的家长认为,家里每一个成员也有做家务的义务,小孩子不应该得到酬劳才做家务。同时,也有家长认为小孩子不应该得到零用钱,因为一切开支都由父母支付的。更多家长认为给小孩子零用钱,目的应该以帮助孩子学会重要的理财技巧才是大前题,因此,给多少零用钱? 什么时候开始给小孩零用钱? 如何教导小孩用钱? 就很有技巧了。

有专家的建议是,家长应写下孩子平均每周和每天的花费,设立一个平均每日金额,再支付零用钱。当小孩子大约4岁或5岁时,开始对金钱有一些概念时,父母可以给小朋友零用钱。但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给予小孩子? 出发点是为了教育小朋友的理财观念,却有可能转变成为扭曲的价值观。

据新的研究发现,支付小孩子零用钱,可能对他们未来的金融知识和技能做成弊大于利的结果。华盛顿大学金融教授路易斯曼德(Lewis Mandell)就50年来小孩子零用钱进行研究,指出一些定期和无条件得到零用钱的小孩,倾向于不懂思考金钱价值,事实上,他补充说,这些孩子似乎更可能成长为“懒虫”,因为它们不是在学习与工作相关的机会下赚取金钱的。

然而,支付孩子做家务的零用钱,也可能导致问题,因为它教导孩子们为钱工作而没有得到乐趣,如果小孩因为学业成续好而获得零用钱也不是一个好方法,因为孩子努力学习不是被自我激励,而是为了赚取额外的现金。

据曼德的研究指出,一些孩子在需要用钱的时候,例如买衣服或午餐,才向父母要钱的,在将来会更倾向于懂得理财。他说,其中原因是这些小孩不得不考虑那些东西才是必需品,才是真正需要用钱来买的,“那些在需要时候问家长要钱的小孩子,比较习惯取得零用钱的小孩,在成长之后,一般有较高的理财和金融知识。 ”曼德说。

但是,有一个更聪明的方式来支付孩子零用钱,让他们学会如何在早期的年龄处理金钱?曼德说,父母应该在支付零用钱时,跟子女谈谈家庭经济状况。 “零用钱可以是非常建设性的,如果父母花时间和精力来跟子女坦诚的沟通,不过大多数的家长不希望这样做,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 曼德说。

金融教育玩具系列创办人丹亭德森(Dan Henderson)指出,连贯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例如坚持有规律的作息安排,不管是每周或是每月,让孩子有规划和预测其零用钱的收入,并要小孩维持适当运用金钱的承诺。亨德森还建议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平均分配他们的零用钱,例如百分之三十用于消费,百分之三十用于短期储蓄,百分之三十长期储蓄和百分之十作出奉献等。

金融服务专家苏珊比彻姆(Susan Beacham)发明一种小猪钱箱,分有四格,分别是存款,花费,捐赠和投资,教孩子们如何预算金钱。她说: “第一步可教导小孩子如何停止消费和学习储蓄来教他们如何精明运用金钱。”

至于支付多少?什么时候开始? 亨德森表示,大多数三岁的孩子对于金钱已经产生兴趣,随着他们年龄增长,他们的兴趣将会加深,如果提早跟孩子谈论金钱或适当运用零用钱,对小孩子将来的成长有一定的帮助。


财务策划月刊介绍一个家庭每周给小孩6美元,但不依赖于家务。家长是一名金融规划师和精神科,他订立帮助小孩思考的理财方法,那6美元的零用钱非常明确地分配: 2美元直接任由小孩花费买东西,另外2美元由小孩选择捐到自己选择的慈善机构,最后2美元存到银行。直到年底,小孩子可从银行户口拿取一半的钱来花费,留着另一半的存款增长。该名家长的计划是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做出明智的决定,关于消费,储蓄和施惠别人这三方面。

另一名6岁小女孩阿利萨温斯坦(Alisa T. Weinstein)的妈妈也决定放弃传统的支付家务的零用钱观念,她编制了一份清单,列出小孩子有关的简单任务,例如教育女儿做一个市场研究,跟其他小朋友查问他们最喜欢的冰淇淋口味,然后做出一份报告。每星期,女儿担任一种指定的职业角色或执行相关的工作。

最后,温斯坦用“发薪日”来奖励她的女儿,她写了一本新书《教育孩子金钱价值,工作和时间的运用》,她指出方法不像是劳动密集式的赚取金钱,家长每周也不必投入超过10至15分钟,就可以教育小朋友金钱观念。

温斯坦说: “支付小孩子做家务而赚取零用钱是一个问题,因为孩子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做家务是他们的责任,最重要的是,小孩子需要学习真实世界的经验,以模拟事业和工作角色来支付零用钱,可让小孩从参与,娱乐和教育中,学习到现实世界中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温斯坦还表示,家长应该自行决定付多少钱作为回报以及多久发一次薪金。有些家长的意见是一美元或50仙已经足够,也有家长建议可设奖金,为小孩完成额外任务做出鼓励。温斯坦表示,6岁的女儿最近用自己的储蓄购买书籍,当她走出商店时,告诉她:自己可以用零用钱来买喜欢的东西,是多么幸福的。温斯坦说: “零用钱的制度是要让小孩子得到那种经过艰苦奋斗而来的满足感并学会享受和珍惜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06: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少教多学随想49接受孩子,为什么...

少教多学随想49

接受孩子,为什么这么难?

文/陈禾

     许多人都说知易行难,也有一些人说知难行易。于是我们看到,家庭教育专家在谈到家长之于子女的教养问题时,就在家长的“知否”与“行否”上面做文章,结果不是指责家长不学习以致许多应该知道的事情都不知道,就是片面地指责家长没有行动能力,知而不行。常常听到家长抱怨:“家庭教育专家总是喜欢骂人,而家长都必须被骂?”的确,骂人能够显示自己的权威性,但往往习惯了骂人以后,专家就变成砖家——一亮相就拍砖,砸得你不敢抬头仰视,令家长在困惑之余,又增添几许无奈。一位家长向我说:“既不知道,当然就没有行不行的问题;而没有行动能力,正是知的不足。拿这么互相矛盾的话来敷衍我们,真是不负责任!”这位家长的话过激了,但却迫使我不得不去思考:目前家长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经常感到有心无力,或是莫知所从,究竟是不是“知”和“行”的问题?

“知之为知之,是知也!”你明白孔子这话的意思吗?

孔老夫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常常被不懂古代汉语的人拿来开玩笑。作为教育家,孔子也喜欢骂人,不过他老人家骂归骂,道理还是说得很清楚的。他要说的是:“你学习了,能够融会贯通,那才是有智慧的人。”知识,只要你不是脑残,花时间去学,肯定能学个七七八八,但只有能够消化吸收,并在生活中实践了,那才能成就你的智慧。

但这个从学到知,从知到行的过程,有个很关键的环节,就是“接受”。

家庭教育专家的喜欢骂人,我想,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发现这个环节——许多道理,家长们都知道,也想去做,甚至想做得很好,做得比别人更好,但就是做不到。为什么?因为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接受”,他们的习惯性思维,他们根植在内心最底层的价值意识,以及他们的优越感、自我中心、急于求成的功利思想造成的浮躁情绪,以及面子问题……,方方面面的潜在因素钳制着他的思考、捆绑着他的手脚,于是,他就没有行动能力了。你不帮他找到这团乱麻的线头,帮助他厘出头绪来,能解决问题吗?

所以,我面对家长们的问题,总要先想想,产生问题的根源究竟何在?然后再想,他可以怎么做?

简单地说,家长在许多教养问题上搞不好,就是缺乏智慧。那么,这智慧怎样得来?或者怎样提升?

从“同理心”来剖析“知”和“行”的脉络

1-3岁幼儿处在“自主意识”的萌芽期,什么事都想试一试,喜欢自己动手。所以,你不给他机会去自己吃饭,总喜欢端着饭碗来追着喂他,让他无从发现吃饭的乐趣,让他玩一阵吃一口,这无疑是在进行一项负面教育,让他注意力涣散、失去集中心智做好一件事的努力目标,于是问题渐渐产生了:孩子在做任何事情时磨磨蹭蹭、不认真不尝试,家长这时急了,开始尝试教育孩子,但都看不到孩子的改变。你能说这样的家长不爱孩子吗?你能说这样的家长不知道要培养孩子做事能力的重要性吗?显然,这不是一个“爱”字能够表达清楚的问题。

那么造成家长“知”“行”相违的原因何在?我认为关键在于“没有同理心”或“没有运用同理心”去了解、去接受孩子的特点,于是也就没有能力去处理或解决问题。这里说的同理心,包括了三个过程:

1.        了解并接受孩子的特性和成长规律:知道孩子喜欢亲自尝试,只有在尝试中体验了,他才能通过感受,积累经验,获得持续性发展的能力。想了解,用些心思就会有所获;但有几个家长能解除“爱的金箍罩”,让孩子去亲自尝试呢?有几个家长不是因为看到孩子“抓着”小勺吃得费劲,吃得满地满身脏兮兮而“不忍心”下出手“帮忙”?所以,问题在“接受”,并不是“知”。

2.        以启发的方式引导孩子在体验中改变自己:只有亲自体验了,孩子有了新的感受,他才会作出改变。所以家长的启发思考、顺势引导,提供孩子以动手体验的机会,才能催生孩子的行动力。家长若习惯于“训教”,总要以自己的干预来达到改变孩子的目的,这是教育手段的错失,以致见不到教育的正面效果,并非家长没有行动,而是行动无效。这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失误。

3.        知道并接受孩子自主意识成长的要素:这个要素就是给他发展的空间,并正面地引导他在尝试中前进,在体验中改正错误,在能力发展中建立自信、巩固心智成长。但有几位家长能接受“给与孩子空间”呢?要求孩子时时刻刻按照自己的要求说话做事,不许孩子违背自己的教导,结果孩子的成长受阻,或是走着歪路,这也不是家长的“不知”与“不行”,而是不能接受孩子自主意识的成长需要。

当然,这个过程对于家长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你的教育理念正不正确?你的教育手段是否可行和有效?这就需要学习。但在学习之前,家长必须了解并接受孩子的特质,这样的学习才会有明确的目标,也才能够学得到可行和有效的教养手段。

明白了这些道理,家长就会以同理心去了解并接受孩子的想法,这样才能进一步引导孩子循着正确途径去学习,这就有了行动。相反,家长没有同理心,或不懂得应用同理心,他就不可能发现自己的教育理念或教育手段存在缺陷,也就不会去学习并寻求改变;而对于孩子,因为不接受他的特质,任何教育手段也就变得不可行,不可行而勉强施行,当然不会有效。家庭教育专家需要做的,是协助家长厘清混淆,帮助他找到正道,让他轻装上路,而不是施加压力,令他失去自信。

接受,其实可以不必那么难

我们不空谈理论,就拿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常见问题来看看,“接受”这些事实真的很难吗?

举个实例:你把婴儿正在把玩的小玩具藏起来,他好像很快就忘记了玩具的存在,但幼儿就不同,他会寻找,找不到就哭闹。同样的道理,正在逗弄婴儿的妈妈走开,婴儿不会哭闹寻找,但幼儿就不同。

这里有三个心理学上的概念需要学习:

1.        物体恒存(Object permanence):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发现,对于一个具体存在的物品,突然在眼前消失,婴幼儿的认知是有差别的。妈妈把婴儿正在把玩的小玩具藏起来,婴儿不会寻找或哭闹,他的目光和兴趣会很快转移。这是因为他这时还没有“物体恒存”的概念,以为玩具消失了。大约6-7月开始,婴儿的恒存概念开始萌芽,他才会在玩具不见时就在它消失的地方寻找。

2.        依附关系(Attachment):这是发展心理学家用于描述婴幼儿的社会化情绪发展状况,指的是婴幼儿与照顾者之间强烈的感情连接。0-3月的宝宝还未曾和人建立依附关系,所以当妈妈离开,由爸爸接手照顾他时,他不会哭闹着要妈妈。3个月开始宝宝就会认人了,6个月以后,依附关系渐渐形成,这时,他会对某个特定对象的行动特别注意,会主动地和他亲近。这个照顾着他,令他信任的人,可以是妈妈、爸爸、保姆、奶奶,一旦这个人离开,宝宝就会产生分离焦虑。我们通常说的“粘人”就是这么产生的。

3.        分离焦虑(Dissociative anxiety):宝宝在9个月大以后,对依附对象例如妈妈的突然消失,由于他已经有了恒存概念,知道妈妈不会不见,于是就会到处寻找,找不到时就会焦急不安,产生了“分离焦虑”。

这3个概念,爸爸妈妈们只要看书,或者听谁讲解,十分钟就可学会,也就是“知”了。然而,我们却常常看到一些爸爸、妈妈被宝宝哭闹得不知所措,孩子不让上班、不愿意上幼儿园,搞得寝食难安、神形枯槁、心力交瘁。他们没有行动力吗?也许是,更多的是尝试了种种做法,依然摆脱不了困境,为什么?

要解决上述难题,先决条件是:接受孩子的这3个特质。但要真正做到“接受”,必须在下列四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   在育儿过程中,从婴儿开始,就和宝宝玩“躲猫猫”及寻宝游戏,加速发展婴幼儿的“恒存概念”,让孩子知道玩具或爸爸妈妈一时看不见,并不会消失;

第二,   找东西或寻宝游戏,一定要有“找到”的结果,让孩子知道玩具不会消失,爸爸、妈妈离开了必定会回来,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等待”的正面情绪,摒除了对“失去”的担心而产生焦虑;

第三,   经常借机离开孩子,在离开前约定好回返的时间,要做到遵守承诺。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孩子接受“分离”,并且养成习惯;

第四,   要注意展现从分离到回归的“无损害性”。玩具找回来了,引导宝宝观察确定和原来一样,没有破损;爸爸、妈妈离开后回来,要让宝宝感受到爸爸妈妈一样疼爱他、关心他。

上面只是亲子互动中的一个例子。其他的育儿案例还很多,不一一举例。我要证明的只是:想做个好爸爸好妈妈,学习是必要的,但还必须拥有一定的智慧。懂得道理不难,难的是如何应用所学。有智慧的家长必定会接受孩子的成长特点,并能按照相关特点,制定一整套的教养策略。策略对头,才能有可行有效的实践。

也许不少家长这时会拍着脑袋后悔:“怎么我以前没想到?现在大错铸成,孩子的问题一大把,都是我害了他!”


不,别这么想!你没想到并不是你的错。自责是没用的,后悔也不必。面对现实,接受孩子的现状,制定一套适合现在状况的、可行有效的改变孩子的策略。当然,这时候你可能需要专家的协助。从这点看,亲子教育专家是很需要的。我在本文开始时指出不少专家喜欢骂人并没有否定专家的地位和价值,我要说的只是:专家有学识、有经验,应站得高、看得远,能够真正协助家长解决难题,而不是突然增加家长的焦虑,或给家长造成更大的压力。(文/陈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15: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杭城一中学调查发现 4句口头禅父母孩子“...

杭城一中学调查发现 4句口头禅父母孩子“没天谈”

2011年03月09日     浙江在线·教育频道  http://edu.zjol.com.cn

  杭州惠兴中学两天前在两个班级做了一份“亲子”沟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跟父母主动聊天的学生不多。初中生平时对父母说得最多的四句话是——“我回来了”,“我饿了”,“我作业做完了”,“我睡了”。而学生列出的父母对他们说得最多的四句话是:“该做作业了”,“考了几分”,“别浪费时间”,“少看会电视”。

  调查显示,多数孩子不常和父母聊天,原因是“没什么话说”、“要写作业没时间”、父母工作太忙”等。每次与父母聊天,60%以上是父母更主动,而超过20分钟的聊天不到20%。

  孩子在与父母的交流过程中,讨厌父母一味以“学习”作为谈话主题。而这些中学生最希望父母对他们说的话是小时候经常听到但现在很少听到的:“加油!”“看得出你努力了”、“真不错”、“懂事了”、“你最棒”、“长大后你想干什么都行”……

  这份亲子沟通的调查结果让老师们很吃惊。前天,初一(7)班班主任沈凌平老师专门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家庭作业——主动陪妈妈聊天20分钟。昨天他发现,学生们作业完成得还不错,“有些学生回家后主动给家长敲背、拥抱,还陪家长聊天,有个学生破天荒给妈妈打了一盆洗脚水。”但也有不少学生连这道简单的作业也无法完成。

  妈妈说“要考满分哦”我一听就没话了

  初一(7)班的方玥没法完成这个“主动陪妈妈聊天”的作业,因为父母在外地经商,一个月或一个半月回来一次,“我已经很久没跟他们沟通过了。”

  方玥说,父母一个星期打一次电话过来,主要问学习情况,她在电话里基本上以“嗯”“哦”回答,每次通话不超过10分钟。“我有话跟姐姐说,姐姐不在就跟洋娃娃说。”方玥想对父母说,多回几次家,女儿也想完成这样的作业。

  初三(1)班的孙楷文说,接到这道作业时,正好和妈妈处于冷战中。她想把这作业当成弥补和妈妈僵硬关系的一次机会。“前两天吃饭,妈妈跟我谈中考,说我现在成绩不太理想,因为我不努力。”话不投机,两个人开始冷战,一连几天不说话。

  吴奕雯同学父母是做生意的,她说,父母每天回家都很晚,有时要10点以后。等他们回家了,她基本上已经做完作业睡着了。所以平时想找他们聊天都没有时间。为了要完成“陪妈妈聊天”这道作业,她破天荒地给妈妈打了一盆洗脚水,看得出来,妈妈心底很高兴,但她第一个问题还是:“考得怎么样?”原来吴奕雯刚考完英语测验,她并不希望妈妈问这个问题,“我考砸了。”妈妈有些不高兴了,但女儿今天这么懂事,她就说了句“以后考得好一点。”

  胡昱涛也碰到了同样的问题,他满心欢喜给妈妈准备了贺卡、鲜花,还有拥抱,妈妈也挺高兴的,但坐下来聊天时,话题还是没有变,先聊中考体育,说就是眼前的事情,要抓紧联系,一定要考满分哦;然后问最近学习怎么样,说作业有些马虎,老师都发短信来了,再不努力,中考就没希望了。

  胡昱涛说,本来想跟妈妈好好聊聊自己的真实想法,可妈妈一聊这个话题,他就没话了,“本来我想对妈妈说,学习虽然很重要,但还有其他开心的事情。既然是交流,为什么妈妈不跟我说说她的事情,比如工作中开心的或不开心的事,但妈妈很少讲,只想听我讲学习上的事。”

  吵架时儿子哭着问:“你知道我的朋友是谁吗”

  当代学生和父母交流的语言如此贫乏,无话可说,不能不让父母感到吃惊。昨天在钱报家长会QQ群里,不少妈妈们也深有感触。

  李女士:自己真正投到孩子身上的时间也不多,总是提纲挈领地告诉儿子要学习,但是并没有真正了解儿子的具体情况。记得儿子有次和我争吵时哭着说:“你知道我的朋友是谁吗?你知道我的烦恼吗?你什么都不知道,你就知道工作!你根本就不关心我!”我很震惊,当时我觉得儿子不懂事,自己平时好吃好喝地供着他,让他从来没缺过什么,居然还说不关心他。现在知道孩子真正想要的不是那些物质,而是父母真正对自己心灵的关心。

  惠兴中学校长唐少华:父母怎么跟孩子交流,这是一门技巧。我有一个读初一的儿子,我跟儿子是“兄弟”相称。上次回到家想跟儿子交流一下。“兄弟,最近篮球队怎么样?”篮球是儿子最喜欢的运动,聊起这个话题,儿子就滔滔不绝,两个人聊了很多关于篮球的事情。看聊得差不多了,我随口说了句“你们班里的A怎么样了,你是他的好哥们,得在学习上帮助他一下。”儿子听了,点了点头。我接着说,“A缺乏自律,你得多提醒他一下,你们是哥们,他会听你话的。”儿子表示认同。

  我也想跟儿子聊一下学习,但单刀直入不合适,特别是孩子考试没发挥好,特别怕家长问。作为家长,不问也不行,考好了表扬一下,没考好得给他“加油”,谈学习多了,孩子会反感,应该先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学习作为附带,随便问一句,技巧很重要。

  美国父母和孩子沟通

  有17条“军规”

  美国知名教育咨询公司所做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美国67%的父母选择在私家车里和孩子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利用在车里的时间和孩子谈论最多的话题分别是学校(占91%)、朋友(占90%)和其他事情(占82%)。

  美国父母和孩子沟通有17条规则:

  1.用心倾听孩子怎么说。

  2.真正理解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3.孩子当然不是完美的,接纳他们本来的样子吧!

  4.常和孩子一起度过有意义的时光。

  5.别将孩子跟他们的同学作“横向比较”。

  6.对孩子常找一些表示肯定的话说说。

  7.不忘表扬——告诉孩子你为他感到自豪。

  8.礼貌对待孩子的朋友。

  9.跟他们说说你心中的烦恼,让孩子明白:遇到麻烦的并非只有他们。

  10.热心参加孩子组织的活动,如运动会、表演等。

  11.有些事完全可以征求他们的意见或看法。

  12.对孩子拥有的物品予以尊重。

  13.让孩子知道,你随时乐做他们的帮手和后盾。

  14.作解释时务必耐心。

  15.帮孩子学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16.对孩子说,你很高兴是他们的父母。

  17.每天都真诚地说:我爱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5-4 19: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