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19031|回复: 16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奥运会开幕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7 09: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明天就是奥运会开幕式了,沸沸洋洋这么久,演出总算就要开始了。

从韩国SBS电视台露的镜头看,场面很是壮观。不管其他的,到时候坐下来,就当又看了一场春节联欢晚会。

因为转播权的限制,好象没有网络转播。听说美国是NBC买了转播权,但延后12小时再播,为远在米国的朋友,我是指有兴趣的,叹一口气。

这边还好,Seven台买了转播权,现场直播,由他们以前的一位女游泳冠军担任解说。以前在国内看中文解说奥斯卡,觉得怪怪的,不知道这次听她的解说是什么感觉。
2#
 楼主| 发表于 2008-8-8 08: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欣赏奥运会开幕式

欣赏奥运会开幕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8-8 22: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苗大侠,偶们也看了,场面挺壮观的,估计张...

苗大侠,偶们也看了,场面挺壮观的,估计张的思路是不仅给国内观众,更主要的是给老外看的。咱们看着没新鲜的,可老外就傻眼了。这边的解说基本没什么词,就是fantastic,specutalur一类的,什么这辈子最好的等等,本来以为国内也没解说,中间弟弟来电话说有。不过好象我们的镜头好象比国内的提前几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8-9 00: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那个点火的过程很绝,挺感人的。Seven...

那个点火的过程很绝,挺感人的。Seven刚才又把精彩镜头回放一遍,我看把英语中的好词都用完了。

睡觉去了,儿子明天要是早起,一天就麻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8-9 00: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不是笑话:奥运会开幕式,中国导演...

不是笑话:

奥运会开幕式,中国导演张艺谋向世人献上了自己筹备多年的节目。节目的演出经过电视的声光线的捕捉,效果不错。但在现场,缺乏大局观的外国观众却显得一头雾水。

 一位乌克兰女记者与记者座位相邻。在文艺表演到印刷术那一部分时,这位女记者突然问记者:“场内是不是在表演搓麻将啊?”她的这个问题让记者啼笑皆非。一时之间,也难以跟她说得明白,只能告诉她:印刷术是中国人最早发明,后来经过朝鲜传到德国等欧洲诸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8-10 22: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T版在23楼的分析,秉承一贯风格,条分缕...

T版在23楼的分析,秉承一贯风格,条分缕析,读来让人感觉很舒服。

有空在网上看了一点国内的转播,知道了一点很多人反感的原因,解说太啰嗦;这边的解说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中一个解说员是Ric Birch(几届奥运会的艺术顾问)。另外一个原因是转播镜头太差,与网上的照片比,更加深这个印象,原来还以为Seven没找个好位置呢。

昨天有朋友来玩,也收到几个澳洲朋友的短信,不外乎那几个好的同义词,报纸上也一样。要知道,前几天这边的报纸不是讲空气污染,就是其他的指责,看得想打人。好,这下子看傻了。有的评论已经把功劳往他们的Ric Birch身上了。

我知道好多人拿这个与悉尼和雅典的比,下面摘一段一位著名的The Australian评论员的话:“It made the Sydney bunfight in 2000 look rambunctious, ramshackle, amused, self-conscious and amateur-great Australian qualities. The Athens opening was kitsch, pretentious and cheap.”

这位在最后呼吁他爱抱怨的同胞们:“Stop being smug about smo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8-10 22: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想,我能理解冯版和Vincent两位先...

我想,我能理解冯版和Vincent两位先生的心境......

扯一点远的,说说那位最近去世的索尔仁尼琴吧。有人说,他的一生是个悲剧,因为他是个永远的反对派。

他是曾经那么痛恨苏联,尤其是那个制度,这些痛恨化作了为他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古拉格群岛》;后来,他的祖国又给他增加了更直接的更个人的原因:剥夺国籍,驱逐出境。于是,他来到了西方,他受到前所未有的,在他的祖国不可能享受到的欢迎,更重要的是,他享受到了他渴望的自-由和民-主。然而,他敏锐的眼光却发现了西方的在他眼中看来的“道德的沦丧”,于是开始批评,于是他开始不受欢迎,即使大家都漠不作声。

在西方风光了将近二十年后,他痛恨的哪个政权垮台了,他渴望的自-由和民-主来临了。可是,他失望了,新生的俄罗斯经济衰败,腐败丛生,他发现残酷的现实还远不如他曾经痛恨的。

曾经,他很难将过去的文化遗产与他憎恶的社会现实截然分开;可当面对分开的现实,他心中的民族主义复活了。于是,他开始了心中的忏悔。他拒绝了叶利钦授予他的勋章,他说他不能接受摧毁他祖国的人给的勋章。

1996年,他发表了小说《在转折关头》,一反当年对苏联和斯大林的痛恨,转而肯定了斯大林。他的心中,对曾经一度强大的祖国充满着无尽的惋惜。

十年后,当普京带领俄罗斯走出泥潭之后,他在家中坐着接受了普京送来的勋章。

晚年的他,其实处境凄凉,因为他心中的忏悔比他当年的痛恨和批判还要强烈。各方表面都尊重他,其实自由派骂他,保守派同样骂他,VOA说他是备受争议。他固守心中的理想,默默地离开这个世界。

人啊,其实挺复杂的,时空变了,很多东西都变了,也许真的是远离了残酷的现实,也许是阅历更丰富了,也许是经历了理想到现实的重重波折,也许...

心底珍藏的感觉就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8-11 12: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呵呵,作为观众,诸位是让一个开幕式承载了...

呵呵,作为观众,诸位是让一个开幕式承载了太多的内涵了。其实那天晚上,我们就是找了一个借口放松一下,忘掉ABA,把儿子打发到一边,买了很多好吃的,两个人打开一瓶葡萄酒,然后心安理得地享受视觉上的冲击。

感觉最好的是那个和平鸽子的造型,不仅造型优美,更用国际语言传达了良好的愿望。

最感动的是最后李宁在空中漫步。看着他跑呀跑呀,想起了夸父追日,心中不知道怎么想起那句经常在报纸上出现的话:The Chinese have come a long way,是啊...;心中又想到了我们的孩子,他们在艰难地向前跋涉,于是,眼中就进了沙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8-12 09: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老)仰先生息怒,我那句话的本意不在此,...

(老)仰先生息怒,我那句话的本意不在此,孙版主的话表达了我的意思,“大家看个热闹光鲜就好”。没想到引起你不愉快的回忆,不好意思。:-)

十多年前去英国,因为多带了一台笔记本,被英航北京的中国同胞狠罚了一把,上了飞机,听临座的一位嫁老外的妹妹说,他们俩快把家给搬上来,也没有罚款。那个气啊,经过10多个小时的飞行,一直到伦敦降落也没消。这种事情,要是在伦敦坐英航的飞机回来,肯定是可以通融的。

附,原来一直以为山林很年轻,看了你转贴的关于鲁迅的文章,与vincent有一样的感觉。原来只比秋爸爸晚一点,都是新三届的,理解理解。偶们早就学会从不喜欢的人那里欣赏优点了。

有时真是想象冯版说的,要是生来就在“那些简简单单的民族里多好啊,没心没肺地活着,轻轻松松地喜笑哀怒,多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8-12 10: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仰望...

下面引用由仰望山林发表的内容:
另:烟俺戒不了,就这点乐趣了,M立方你的ABA对我无效,呵呵。...

那这个坛子上的XDJM用forum time的方法让你戒烟,因为两手都用上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8-12 21: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vi...

下面引用由[U]vincent[/U]发表的内容:
这让我有点失望。但我还是感谢两位小女孩所做的贡献 - 虽然没有看到杨小朋友,但在我心里,她也一样甜美。

[IMGA=0,absMiddle]http://edu.hinews.cn/img/20080811080811000011.jpg[/IMGA]
[IMGA=0,absMiddle]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078/2753671647_143b3a63e6.jpg?v=0[/IMGA]
是的,有点失望,不过还可弥补说是杨小朋友唱的。的确,两个小女孩一样甜美,可爱!

不过看了另外一则报道,心中更加难过,舞蹈演员刘岩在彩排时摔成重伤,哎,这一辈子,即使恢复,再跳舞也是梦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8-13 11: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su...

下面引用由sunhaochun9发表的内容:
“而且孙正平和周涛解说的亲切感也是其他台无法比拟的”
俄的那个神啊。。。

me,too.偶滴神啊,要是当时听的是他们的解说,估计我跑骂的那一方了。

两个小女孩,都可爱,要是选儿媳妇,偶选杨小朋友,天真烂漫,林小朋友聪明可爱,但太人精。

据说杨小朋友唱的无可挑剔,但有点怯场,而林小朋友是人越多越兴奋,舞台感极强,唱歌虽然好听,但不如杨的好。要是上场只能有一个,导演当然可以决定;或者一位上场秀,另一位发声,也没什么。但那位导演的解释实在糟糕,还要上升到什么高度,难怪群情激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09: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是奥运做假:舆论对中国澳洲的两种对待

转两则报道,一个是Win Nine News的,一个是香港明报的。

*******************************************************************************
Sydney Olympic ceremony was also mimed

Sydney Symphony has admitted miming its performance at the 2000 Olympics, in a revelation which casts new light on the criticism China received for its opening ceremony fakery.

While Chinese organisers were slammed for having child singer Lin Miaoke mime her performance, it has been revealed that much of the Sydney opening ceremony was also mimed — with some parts even recorded by the Melbourne Symphony Orchestra.

"It was all pre-recorded and the MSO did record a minority of the music that was performed,"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reported Sydney Symphony managing director Libby Christie as saying.

"It's correct that we were basically miming to a pre-recording."

Beijing organisers drew worldwide scorn for having nine-year-old Lin stand in for fellow Chinese girl Yang Peiyi.

Yang was deemed not pretty enough to appear in the lavish production, despite providing her voice for the song "Hymn to the Motherland".

There was further criticism when it was revealed that the fireworks that lit up Beijing in the ceremony's television broadcast were actually computer animated.
"It was purely a workload issue," Melbourne Symphony Orchestra managing director Trevor Green was reported as saying.

"The miming side of it is perfectly normal … there are millions of people watching and if something goes wrong you'd be snookered."

Mr Green also admitted to using a backing tape at the Melbourne Commonwealth Games opening ceremony in 2006, while Ms Christie acknowledged the opening of the Rugby World Cup in 2003 was also mimed.

明报专讯/北京奥运开幕礼安排7岁女童杨沛宜为台前表演的9岁女童林妙可幕后代唱,惹来风波,「造假」抨击声不绝。但澳洲媒体近日揭露,8年前悉尼奥运开幕式上,一场由享誉国际的悉尼交响乐团演奏,原来也「造假」,音乐家只是在台上做动作,台下播放的是另一竞争对手乐团的「代奏录音」。

中国京奥开幕式华丽惊艳,起初大获好评,但其后却闹出电视画面脚印烟花是电脑效果的「造假争议」,尽管英国《独立报》社论日前谈到烟花电脑效果时认为,「(是否欣赏此)开幕式也许是个人品味问题」。

相比下「代唱风波」的争议就大得多,在西方尤其招来「造假」批判,甚至扯上意识形态。但《悉尼晨锋报》却报道,原来悉尼奥运会同样为了「追求完美」,安排「幕后代奏」。悉尼奥运会开幕表演团体「悉尼交响乐团」(Sydney Symphony)证实,他们当天的表演并非现场演出,当中有部分更是由其对手、墨尔本交响乐团(Melbourne Symphony Orchestra)演奏。悉尼交响乐团总监克里斯蒂(Libby Christie)承认:「表演全部预先录音,墨尔本交响乐团录了一小部分表演的乐曲。我们基本上只是做样扮演奏。」

克氏解释,乐团没有即席演奏,皆因悉尼奥组委人员「希望万无一失」,而且因为时间紧迫工作繁多,所以要动用两个乐团合作事先录音。墨尔本交响乐团总监格林 (Trevor Green)则称:「(由两个乐团分工预录)纯因工作量的问题。没所谓乐团之间孰优孰劣。那是相当正常的做法。假如奥运会在墨尔本举行,我肯定悉尼交响乐团也会有份。」

总监:假如出错很碍眼

克氏承认,悉尼交响乐团「做样扮演奏」,在03年英式榄球世界?揭幕礼上也试过一次。格林则称,其乐团於06年英联邦运动会开幕时亦曾使用录音。他说:「(在那种场合)做样扮演奏是完全正常的。有百万计人在观看,假如有差错,会很碍眼。」

有关报道在北美华人社区传开后,不少华文媒体都甚感不平,质疑西方媒体炒作林妙可风波、给中国冠上「造假之国」恶名,但对悉尼奥运「演奏造假」非但没有批评这个成功隐瞒了8年的真相,甚至连转载报道都没有。以「sydney olympic」在Google搜寻相关新闻,出现的只有《悉尼晨锋报》和《年代报》的报道,以及《纽约时报》一个记者网志有提及。(chinesenewsnet.com)
网民:严对中国宽松待澳 (chinesenewsnet.com)

在题为「悉尼承认奥运咪嘴」的《纽约时报》网志上,不少网民都留言,以下为部分观点:

●真惨,我们已堕落到无论是个人、交响乐团和政府,都认为在现场表演中出现瑕疵,比起事后被揭不老实,远远更为尴尬。网民David Paris

●与京奥的咪嘴个案不同,墨尔本交响乐团不是因为「太丑样」不能上电视啊。悉尼的情况似乎较可理解。他们不过是想避免不可预见的错误,但中国的欺骗却是不能接受。网民laura

●真好笑,当主角是中国时,有些人就马上跑出来指指点点;但当是澳洲时,却耸耸肩便算。在西方,虚伪似乎是无疆界。网民KYL

●为何大家就是不把奥运视作一个精彩大骚去欣赏呢?为何硬要鸡蛋里挑骨头?这似乎有一些针对中国的种族主义味道。网民Mini Vinnill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8-29 09: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飞羽...

下面引用由[U]飞羽[/U]发表的内容:
无聊啊,有这点精神头不如心态放平和些,为本国经济多做点贡献.

对144楼飞羽的这句话有点费解,尽管我很赞同你前面的说法。

1,首先想说的是,在这个栏目,尤其是那个跑马帖,曾经发生过很多激烈的辩论,从最初的关于ABA到最近的关于鲁迅,但是这个坛子有一个好的风气,对事不对人:这个问题上有不同意见,但并不妨碍在其他问题上的交往。我看很少有人对其他人予以评论,或者用足够引起歧义的词, 我希望你不是这样。

2,这只是一个大家交流信息的地方。A知道的,B不一定知道;而B喜欢的,C不一定喜欢;同理,C支持的,D没准反对,这也是一种民-zhu吧!看到不同的信息,就当是了解一个新的信息。各人的年龄,学历,阅历都不一样,恐怕轻易给谁下评语,太轻率了吧!

3,我不喜欢国内受管制的媒体的千篇一律和propoganda,但同样讨厌在新闻自由的幌子下充满bias and prejudice的西方媒体。我们的环境不同,你根本不知道外面的偏见有多少。举另外一个例子,奥运会前这里媒体报道中国设性别检测中心,当地电台就讨论这是不是性别歧视,结果采访悉尼奥运会的有关官员,结果人家说上次也是这么做的,于是,相关谬论随之消失。

4,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这怎么象某领导的言论;又象前殖民地香港一些报纸的言论。后者老说,因为中国是不成熟的大国,不自信,所以对外界言论敏感。不知道他们说的成熟的大国是理想中的,还是现实中的美国,英国,或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国民就很成熟?我看未必。再举个例子,奥运会期间,澳大利亚奥委会主席John Coates被问如何评价英国游泳队的表现时,他说,不错,特别是考虑到这个国家缺少游泳池和肥皂。这是有典故的,澳洲人多数来自英国,但他们嘲笑英国人不爱干净,也没有家庭游泳池。此话传出,掀起轩然大波,网络上澳洲人和英国人互相指责,不亦乐乎,激烈程度绝不压于国内论坛上的,最后澳大利亚奥委会公开声明道歉。

英语中有个词,叫POME,这是澳大利亚人专门用来骂英国人的,意思是prisoner of mother England,而英国人回敬到,这代表perfect of mankind England。每次谁要是不小心在公开场合用了这个词,保证得花很多功夫来解决后续问题。请问,如何评价他们,是爱国?是心态不平和?不自信?还是别的?

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是相互的尊重,国家,民族也是如此。不能媒体上讲公正和自由,只对自己,对别人就另外一回事。我想,经过华人的努力,假以时日,这种现象会有好转。以前,中国人就是低头勤劳干活,对外界的偏见少有抗议,才有越来越多的偏见。

5,最后想说的是,我无意论战,也对谁都没有成见。中国有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不同意观点,但请不要轻易对别人做评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8-29 12: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老枪,谢谢你的解释。我啰唆那么多,是想说...

老枪,谢谢你的解释。我啰唆那么多,是想说,很多事情是多面的,看法是多元的,观点可以交锋,但希望论坛有一个好的风气,即对事不对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8-29 12: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秋爸...

下面引用由秋爸爸发表的内容:
澳大利亚人会骂英国人啊,原以为他们总是一伙的呢。..

秋爸爸,这就是他们很不好的一个方面。英国移民仍然是绝对多数,而且每年大量涌入(包括非法移民,主要是持旅游签证发现有好工作就不想走了),但先来的老瞧不上后来的,这就是偏见。LG曾经问过他的一个英国同事,他说是的,当年来的时候,人家骂他bloody pome,或者是pome bastard。[EM05]

这是不是象很多香港人,原先是从大陆过去的,过去了就看不起大陆人。以前,穷的时候,他们把内地来的人叫“阿灿”,即乡下来的穷表叔。后来97金融风暴之后,经济上诸多依赖内地,态度似乎好多了。地域歧视,国内外似乎都有,实在没必要,不过这也是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9-1 22: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首先深刻自我检讨,这一砖拍错了。是我读错...

首先深刻自我检讨,这一砖拍错了。是我读错了飞羽的意思,非常抱歉。

张雁和其他大侠说得对,挨拍是常事,虽然有时会很生气;不挨拍反倒没意思了。这个坛子的好处就是对事不对人,“最后均以娱人娱已的大团圆收场”。你看楼上的老仰大侠,均是拍和被拍的顶级高手[EM05],但并不妨碍他继续在此侃侃而谈,与大家继续交流。:-)

希望我瞎拍的那一砖不要坏了飞羽的的心情。[EM04]

最近也在反思,为什么近来变得很愤世嫉俗。前些年,是离开故国越久,记忆就越模糊,对很多人和事都越来越淡漠,开始享受这边的安逸。只是今年这一年,国内的大事很多,吸引各路人等的目光,报纸电视成天就没好听的,才有机会见识这边人的无知和偏狭,象那天来家里修水管的老头就是一例,(他还没修好,打电话让他们公司换新的了),不由得生起气来。这也是今年好多朋友的通病。

仔细想一想,真是何苦来。他们的偏见又不是一天形成的,而且屁股决定脑袋,想影响和改变他们也是不可能的。只要认识的相处的本地朋友不这样对自己,就很好了;要是他们这样也不可能处朋友。还是多想想自己吧,就象山林说的,有了有问题的孩子,“还有什么比此更不公平的呢?”。

最近一直在努力减少分心的事情,包括上网,努力增加孩子训练的强度。这些其实不关己的事情已经远去了,心该收了,努力回到原来的平和的心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5-2 18: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