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教育部下达了一个文件,各地普通中小学开始重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台湾的小学都是设置心理课程的。我儿子的学校也要开始上课。我刚开始帮学校收集有关资料。部分资料对已上学的星儿一样有些有处 。只是发的教材内容不一定适合我们孩子,可能要自己加些东西去。但从课程目标来说,我们的孩子也应向这个方向努力。
小学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目标
小学阶段作为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人生发展历程中具有关键性的基础作用,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源于其特殊性。应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心理健康的有关标准,从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出发,遵循可操作性、适用性原则,制订小学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目标。
小学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总目标
小学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总目标: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和训练,调节小学生的心理机能,开发其心理潜能,让学生懂得自我心理保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促使其人格健全发展和心理素质全面提高,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关于什么是心理健康,严格地说,至今仍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众多的说法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都是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视角去揭示心理健康的实质。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日本学者松田岩男则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这样一种心理状态。”这些诠释理论性太强,对于实践工作者来说,缺乏可操作性;国内一些学者则大多采用描述性定义心理健康,这样虽实用性较强,但未免造成不全面。其实,心理健康是在许多综合因素作用下的一种状态,应该用动态观点看待,台湾的柯永和教授认为,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实施心理素质教育,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分析、自我心理保健,懂得一些消除不良心理的简单方法,有效地进行心理调适,增强自我调控能力,较好地应付生活、学习中的挫折和困难,积极适应自身环境及社会的各种正常变化,增强适应能力,保持愉悦向上的良好心态。
. 促进心理机能充分发挥。
谓心理机能,是指个人心理活动的方式和特点,以及这种方式和特点在社会生活中的有效性、合理性。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特别强调人的潜能,他认为:社会文化对人有影响,但人本身的内在力量尤为重要,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的价值体系起一种促进作用。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就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潜能,人要求其潜能得到实现,即自我实现。马斯洛相信,大多数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倾向,如创造、自觉关心他人、好奇、不断成长、爱他人和被人爱等。每个人身上都有这些巨大的潜力,但却很难加以测量。“我们无法测出一个人将来可能有多高,只知道现在有多高;我们无法知道在最好的条件下他会变得多聪明,只知道在目前的实际情况下他确有多聪明。”也就是说人的潜能是很大的。
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心理素质教育,使学生的各项心理活动更有效、更合理,使心理活动能够有效地反映现实,解决面临的问题,达到对环境的良好适应并且指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 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台湾柯永和教授指出:“良好习惯多,不良习惯少的心态谓之健康;不良习惯多,良好习惯少的心态谓之不健康。”具有多种良好习惯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习惯实际上是通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某种动作的一种需要,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受意识支配较低。习惯一旦养成就不易改变,不管它是良好的或是不良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否则将是麻烦的。所以我们应从基础做起,加强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使行为与社会规范要求保持和谐统一,言行符合自己的社会角色,符合所处群体的要求。同时,矫正不良习惯,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促进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一致。
. 促进小学生良好个性心理素质的形成。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特别重视学生的性格培养,他认为,培养一个人就是培养一个人的性格,教育的目的应是“人的个性培养计划”。在个性培养中,关键是性格塑造,美国心理学家道格拉斯(J.Douglas)说:“今天,科学家对已经表现出杰出智力成就的人加以研究发现,他们在个性特征上与常人不同,除了具有像爱因斯坦一样的好奇心、毅力以及自我批评的能力以外,这些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们还表现出不同于一般人的开朗、有主见、富于想象力以及幽默等性格特征。”所以,个性塑造在整个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应具有核心地位。
通过教育与训练,使学生学会修身养性,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促使个性完善、人格高尚,积极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乐观、自尊、勇敢、独立、自信、善良、合群、勤奋、宽容、自制、真诚等,避免和矫正不良性格:任性、骄傲、孤僻、虚伪、自卑、猜疑、嫉妒、急躁、抑郁、怯懦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