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标题: 想知道咱们的孩子为什么得病吗?请看... [打印本页]

作者: zhtj212    时间: 2005-9-11 23:09
标题: 想知道咱们的孩子为什么得病吗?请看...
环境变化与生命和人群健康的关系_化学物药物知识_科技服务_毒理学网

            毒理学网欢迎您! 本站网址:HTTP://WWW.TOXSMMU.COM

            



                  环境变化与生命和人群健康的关系





主讲人 :林景星 博士(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现代生态地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现在的人为地质活动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原先地壳有100多种化学元素,由于人为活动影响,破坏了地壳元素平衡状态。人为的地质活动把这些元素扩散,迁移,富集,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身上,影响人的健康。具体说它怎么转移,比如说开矿,这地方开金矿,用一种药,含砷,在开矿过程中扩散,经过水转移,再经食物链转移到人体。所以说环境污染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它所产生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



讲一个例子:雄鱼变雌鱼。英国、法国、日本很多国家对境内河流进行调查。英国在爱尔河,发现100%的石斑鱼雄鱼变雌鱼了。还有部分平眼鱼出现雌化现象。雄鱼生殖器排卵了,明显雌化了。还有法国赛纳河雄鲽鱼出现排卵现象。日本在流经东京都的7条河流也发现有25%的雄鲤鱼血清中含卵黄素。这些都表明雄鱼雌化。



第二个例子,雌性北极熊长出了雄性器官。我们想像中北极是很干净的,不会受污染。这个研究成果是1998年挪威科学家在北极发现的:而上面他发现6只北极雌性小熊长出雄性器官。这个消息轰动全世界科学家。以前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发生了。



第三个例子,一个青蛙三条腿。1995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河流和湿地里发现青蛙三条腿,严重畸形。开始争论很大,有人认为这是偶然现象,不是环境污染造成的。后来在美国南部、东部、中西部和加拿大都发现畸形青蛙,达10%。其中有一种叫雕蛙,畸形个体达75%,比例很高。这么高畸形的个体,有必然原因。后来明尼苏达州的研究人员把畸形青蛙地区的水取来用非洲的瓜蛙作实验。结果证明在这种水里培养的瓜蛙100%的胚胎畸形。这说明不是个体的畸变,而是环境污染造成的结果。这个是外国的情况,中国也有。



第四个例子,鸟鸣变调;结果侠鸟无法找到配偶。英国科学家对公路两旁的鸟进行调查。发现因为公路的噪声实在太大,鸟听不到同类的叫声,同类交流困难。鸟变成模仿汽车喇叭的声音,找不到配偶。



第五个例子,鸟蛋变薄。这也是英国科学家研究的。他将现代的画眉、歌鸫、现在产下的蛋和1850年大英博物馆保存的上述几种鸟的鸟蛋进行详细的度量比较。结果发现鸟蛋变薄,幅辐度达2%-11%,这个变化对鸟来讲是致命的。



第六个例子,大象的鼻子动不了了。1998年科学家发现因硒吸收,引发大象鼻子瘫痪。



第七个例子,老鼠吃人。1993年美国和俄罗斯6个科学家考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起初认为可能没有什么动物,可是意外的发现有种象猫那么大的耗子。6人逮了一个关在笼子里。晚上耗子叫,引来一群。这些耗子向人进攻。整整战斗一夜。开始用枪打,后来用棍子。后来没办法,一个人说我下去把耗子引开,你们叫人营救。最后两个人被咬死。其余的人体无完肤。最后有了一个连的全副武装的兵力才把耗子消灭。



第八个例子,青蛙吃人。南美亚马迅河发现一种吃人青蛙。有照片大家看看。

……这个看起来蛮凶的,科学家看见这只红色的青蛙很高兴,立即给它取了个名字,叫血蛙。放在手上观察研究,突然,青蛙咬了他一口。这一口把他吓了一跳,因为在他的研究生涯中,从未遇见过青蛙会咬人。他就更仔细地观察,谁料在青蛙的尾部还有个会喷毒液的东西。真是祸不单行,毒液正好喷入他的眼睛。他眼睛瞎了,而青蛙也跳走了。这就是会咬人的青蛙。在南美亚马逊还发现一种青蛙,很遗憾我们没能收集到照片,这种青蛙更大,据说有的能有10公斤大,会吃人。



上面我们举了一些例子,说明环境污染对生物、生命健康的影响,这种影响已达到很严重的地步。下面我们继续谈一些环境变化对人身健康的影响。我们先举一些实例,然后介绍我们的研究点。



音乐家贝多芬大家非常熟悉。贝多芬是世界上杰出的浪漫主义音乐家。他在经历了很长的病痛以后,1827年在维也纳非常痛苦地死去。他的死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音乐家为什么死,怎么死去,而且死时为什么会那么痛苦。有关他的病一直没搞清楚,有的医生说,他可能是肝病和水肿,但他的秘书认为是服下了过多吗啡和含砷的药。这些都不能使人信服。最近美国芝加哥的科学家化验了遗留下来的贝多芬的一些头发,化验结果才揭开了贝多芬死亡的秘密:贝多芬是死于铅中毒。这里面的原因有一个背景。当时的多瑙河和莱茵河两岸有很多制铅厂,河水已被铅污染。但是贝多芬很喜欢吃多瑙河的鱼,而且吃鱼数量很多。所以,铅一直累积,最后铅过量,中毒死亡。这个美国科学家的工作解开了贝多芬的死亡之谜。



第二个例子是古罗马帝国的消亡。古罗马帝国在当时非常强大,为什么会突然消亡,其中的原因几百年来也一直是个谜;最近才有了定论。科学家认为还是在于铅中毒。因为古罗马贵族很富有,他们用的是很贵重的铅壶装酒、饮酒,大部分的用具都是铅制成的。铅中毒使得盛极一时的罗马贵族消亡。当时铅中毒导致的恶劣程度造成,罗马帝国人的平均年龄只有25岁;贵族妇女很多不能生育,流产的也很多;婴儿的夭折率很高,而且出生的孩子低智。这三个原因导致了帝国的突然消亡。



第三,来看一些联合国的统计数据。1998至199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共同出版的一本书——《世界资源报告》。报告中指出,地球上四分之一的疾病与环境因素有关。也就是说,疾病并不全是由病毒引起的。有病毒或遗传因素,至少有四分之一是与环境变化有关。因为环境污染,据他们的统计,全球有一千一百万的儿童活不到5岁。另外,因空气污染引发的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每年夺去了4百万儿童的生命。这样的数据已经是很严重。国内外的种种研究表明,目前地球上大约有80%到90%的高危病种是由环境严重污染引起的。高危病种主要有,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这三个病种统称为高危病种。我国的统计数据显示:每13秒钟有一个人死于心血管病;我国的台湾省每年有三万多人死于癌症,大陆地区每年有130万人死于癌症,而且癌症在我国自1997年上升为死因的第一位。每年还有10万人因为蔬菜而中毒死亡或者残疾。每年还有20万人因药品不良反应死亡。一共是160万。也就是每年因环境因素引起的死亡或残疾160万。这160万的数据很不得了。在我国因为人口基数很大似乎还可以承受,如果在蒙古则不可想象,因为蒙古的人口很少。由于环境的变化,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出现一些病,这些病和过去的病不一样,举一个例子,南方某地,在去年夏天的时候就发现了一种病。得病的人流口水,人就像傻了一样。第一天发现一个,第二天又发现好几个,大家都以为是传染病。最后连医生都搞不清楚,就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五号病”。实际上这是一种最最轻微的汞中毒。下面还有一个例子,也是在南方某地,由于河水受到严重污染,该地区癌症的发病率高达3.3%,这是相当高的。由于环境污染,产生环境激素,环境激素对人的影响会很大。我们国家男性的精子量从四十年代到现在下降了三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男性的精子量是每毫升有6千万个,到了90年代降到了每毫升2千万个。男性精子量的下降导致了不能生育的夫妇比20年代增加了3%,令人恐惧的是,现在每8对夫妇就有一对不能生育。更严重的是影响人口质量,比如说我们国家的北方某省,出生的小孩,畸型率就是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达到了万分之十八。下面我再介绍一个泰国的例子:泰国在半个世纪以前,这里的老百姓什么病也没有。但是半个世纪以来,这里出现了一种病,它的英文名字叫

“BLACK FOOT”翻译成中文就是“黑脚病”,就是脚的皮肤先发黑,后溃烂,烂到最后就坏死了。一开始人们并没注意,但到最后,到了1987年,这个地区的成年人100%都得了,劳动力就全部都丧失掉了。现在这个地区的经济已经不能持续发展了。发展是硬道理,健康是第一位。没有健康的身体,国家要发展是不可能的。健康是发展的保证。所以泰国政府在1987年命令泰国的公共卫生部立项解决,一定要解决这个病。但从1987年一直研究到1992年,一直找不到原因。到1992年泰国政府就改派经济部下属的地质调查部和英国的“GEOLOGICAL SURVEY”地质调查所联合攻关,从1992年局到1994年就攻克了这个难题。因为泰国的西南部在地质上属是多金属成矿带,该地区有很多矿产。矿开挖的时候,开始还好,但过了半个世纪废矿渣风化,有毒的元素就扩散到水中了。主要的有毒元素是砷,打开自来水,里面的砷元素严重超标。由于严重的人为的地质活动使地球的元素发生扩散迁移富集,通过食物链(这里主要是水)砷转移到人身上。积存到一定程度就会爆炸,我们称之为“环境化学定时炸弹”,一爆炸就得病,得了病就治不了。泰国找到原因后很快就解决了,第一步就是净化水源,但是很可惜,这只能挽救以后出生的孩子,以前得了病的人就治不了了。所以,我们现在把病分成两种:一个是传统的病,什么叫“传统的病”呢?就是指病毒引起的病,细菌引起的病,遗传引起的病。这三种病都可以治,遗传病也可以治,将来可以治,现在有的也可以治,将来基因工程发展了可以治。另一种叫非传统的病。非传统病叫什么呢?准确地说,叫做“生态环境地质病”。就是说由于人为的地质活动使地球上的化学元素,特别是有毒的元素,扩散迁移、富集,最后转移到人身上,所以才会得这个病。



这个病只能防不能治。最近“自然之友”很关注陕西癌症村,林易先生去了一次。那个地方实际上也是这个病,陕西方面很多医院也把很多人接到医院去治去了,治的结果只是延缓他死亡的时间,并没有一例治好。就是说治的结果只能减轻他的痛苦,延缓其死亡的时间。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例可以完完全全治好的。所以说这个病呢,是只能防不能治。为什么只能防、不能治呢?因为这些有毒元素通过食物链的转移,然后转到你的心脏、转到你的器官,也可能转移到你的肝脏,也可能转移到你的脑子,也可以转移到你的肾脏,转到哪个地方。它有三个效应:一个是延缓效应、一个是积存效应、一个是爆炸效应。就是说,不是说你一吃就得病了。因为它的量还没到一定的量,所以这有个积存效应。积存效应是什么意思呢?就像小孩子存钱似的,小孩子不是有罐子往里存钱吗?投一点是一点。所以说,你吃一点东西就存进去一点,只要你的身体里含有这些有毒元素,吃一点就攒一点。这就是积存效应。这个积存效应就使得你的病呢不会马上发作,但是它有一个临界度。不知道大家玩过沙子没有,小孩堆沙子,最后你堆上一点点沙子就坍下去了,这就是到了它的临界度,沙子就塌下去了。



我们人通过食物链转移吸收这些有毒元素也是这样,长到一定的时候,就像这个沙堆效应似的,就超过它的临界度,这个时候就是我们说的爆炸效应了,我们称之为环境化学定时炸弹,这时候一爆炸就得病,得病就没法治了。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镉的毒性。不要小看镉,镉是一种剧毒元素。日本一个医生,在四十至五十年代发现疼痛病,病人最后疼的都不想活了,最后自杀。第二,它能引发心血管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猝死。第三个,它能引发癌症,骨癌、肠胃癌、直肠癌、食道癌、前列腺癌。癌症村,它那里镉含量比较高。所以它那里食道癌多发很可能就是因为镉含量高。第四个,会是糖尿病。这就是镉,一个剧毒的元素。



下面我说一下铅,铅是一种古老的污染元素,铅工业早就发展了,镉是现代的工业。但是镉比铅厉害。下面我介绍一下铅的毒性,你要关注你自己的健康,保护自己。铅污染会引起心血管功能发生严重的障碍,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肥大,心肌损伤、心肌坏死;第二个呢,男女不育症;第三个婴儿对铅的吸收比成人多10倍。儿童消化道吸收比成年人高5倍,铅影响大脑发育,造成青少年智力低下。有的小孩开始挺聪明,成绩很好,后来慢慢的学习跟不上去了,成了低能儿,可能两个原因,一个是他不努力,还有一个就是铅中毒。但是不一定,就要去检查一下,检查很简单,一个就是血铅测试,血铅是否超标。二是用头发,看看头发里的铅是否超标了,如果超标你就要采取措施了。

                          



                          我们就介绍四种特别毒的元素。

再说说砷,砷污染,我刚才说了,它使泰国的西南部整个地区的人丧失劳动力。类似的不光是泰国的这个地区,国外的还有津巴布韦、新西兰,智利的北部、日本的宫崎县,我们国家的内蒙,湖南,台湾,山西都有砷中毒的现象。砷中毒会引起皮肤癌、肺癌,还有诱发心血管病,还有糖代谢紊乱,糖尿病和砷中毒是有关系的。还有神经功能紊乱。



下面讲汞。大家知道汞是一种很毒的元素。我之所以要很详细地向大家介绍汞的毒性,就是要让大家对它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汞的毒性。



汞中毒,通常又叫“水俣病”。首次出现是在1933年的日本九州熊本县。刚才所提到的5号病,实际上就是汞中毒。汞中毒有一定的征兆性,开始是走路不稳,面容痴呆,尔后耳聋眼瞎,重者全身麻痹,最后精神失常,以至死亡。这是因为汞中毒是一种神经中毒,可以造成全身性的神经损害。但是汞中毒又是可以预测的。当时在日本就发现了一种猫,被称为舞蹈猫。原本正常的猫,走路变得摇摇晃晃,就像跳舞一样。为什么猫会先得病呢?这是因为猫去吃水俣湾里的鱼,而水俣湾的水受到污染汞含量超标。汞被鱼吸收富集,再通过食物链转到猫和人的体内。猫因为吃鱼多,所以先中毒。猫得了舞蹈病,也就是水俣病,这时人还可以进行及时的救治。这是因为人体内的汞含量还没有达到临界值,一旦到达临界值,就很难进行治疗了。所以说,汞中毒还是有一定的可预见性的。



还有就是,在香港有一些人发现自己经常感冒,总感觉很累,经常头痛、失眠、颈椎痛、腰痛,而且久治不愈。经过化验,发现这些人体内的汞比一般人都高,病因就是这些人爱吃海鱼。类似的情况在日本水俣,农民的发病率就要比渔民低得多。概括地讲,在被污染的水域浅水鱼的汞含量相对较高,深海鱼类相比较来说则低得多。



有人预测,本世纪将流行精神病,因为汞的中毒主要是损伤神经,所以说体内汞含量太高,就有可能得精神病。七十年代中国精神病发病率是3.2‰,现在上升到15.56‰,大约一千五百万人。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



                        (感谢志愿者马佳、吴燕、阎凌、周维、缪国芳、陈西西、邵雷协助办公室整理录音)



                        补充材料:

                          一、重金属污染物

污染水体的重金属主要有汞、镉、铅、铬、铜等。其中汞的毒性最大,镉次之,铬、铅等也有相当大毒性。此外还有砷,砷虽不属于金属.但它的毒性与重金属相似,因此归于重金属一类阐述,称为类金属。目前对我国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比较普遍的重金属有汞、铬、砷和镉。



                          1.汞污染

汞是在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里大部分汞与硫结合成硫化汞(HgS),亦称“辰砂”或“朱砂”,广泛地分布在地壳表层。辰砂及其多晶体偏辰砂是主要的含汞矿源。随着自然的演化,环境的各个因素中都可能含有汞,形成汞的天然本底。汞的本底对判断环境中的汞污染程度很有意义。地壳中汞的平均丰度为0.08ppm,土壤中为0.03~0.3ppm,大气中为0.1~1.0ppt。汞在大气中呈蒸汽态,因而雨水中也有汞,平均浓度为0.2ppb。水中汞的本底浓度,内陆地下水为0.1ppb,海水为0.03一2ppb,泉水可达80ppb以上,湖水、河水一般不超过0.1ppb。



人类活动造成水体汞污染,主要来自氯碱、塑料、电池、电子等工业排放的废水。据估计,1970~1979年全世界由于人类活动直接向水体排放汞的总量约1.6万吨;排向大气的总汞量达10万吨左右;排入土壤总汞约为10万吨,而排向大气和土壤的也将随着水循环回归入水体。



由于天然本底情况下汞在大气、土壤和水体中均有分布,所以汞的迁移转化也在陆、水、空之间发生。大气中气态和颗粒态的汞随风飘散,一部分通过湿沉降或干沉降落到地面或水体中。土壤中的汞可挥发进入大气,也可被降水冲淋进入地面水和渗透入地下水中。地面水中的汞一部分由于挥发而进入大气,大部分则沉淀进入底泥。底泥中的汞,不论呈何种形态,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甲基汞或二甲基汞。二甲基汞在酸性条件可以分解为甲基汞。甲基汞可溶于水,因此又从底泥回到水中。水生生物摄入的甲基汞,可以在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不断富集。受汞污染水体中的鱼,体内甲基汞浓度可比水中高上万倍,危及鱼类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



汞虽然是一种累积性毒物,但人体对汞具有一定的排泄能力。试验表明,成年人每天摄人0.025毫克的甲基汞,由于人体排泄能力使之不会在身体内累积,若摄入量超过人体的排泄能力,会在体内累积。日本的水俣病,就是在大脑中累积了甲基汞,损害脑组织所致。在人体其他组织中的金属汞,可能氧化成离子状态,并转移到肾中蓄积起来。人体受汞慢性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神经性症状,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和疼痛、肌肉震颤、运动失调等。大量吸入汞蒸汽会出现急性汞中毒,其症候为肝炎、肾炎、蛋白尿和尿毒症等。这类病有严重的后遗症和较高的死亡率,还可以通过母体遗传给婴儿。在我国松花江和蓟河流域的一些渔民体内有明显的汞积累,而且已经出现了“拟似水俣病”的病人。



由于汞的毒性强,产生中毒的剂量就小,因此我国饮水、农田灌溉,都要求汞的含量不得超过0.001毫克/升,渔业用水要求汞不得超过0.005毫克/升。



                          2.铬污染

对水体污染的铬主要来源于电镀、制革、铝盐生产以及铬矿石开采所排放的废水。铬是我国水体中一种普遍的污染物。水体中铬污染主要是三价铬和六价铬,它们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有一定的规律性。三价铬主要被吸附在固体物质上面而存在于沉积物中;六价铬多溶于水中,而且是稳定的,只有在厌氧的情况下,才还原为三价铬。三价铬的盐类可在中性或弱碱溶液中水解,生成不溶解于水的氢氧化铝而沉水体底泥。在工业废水中,主要是六价铬。环境中的三价铬和六价铬可以相互转化,所以近来规定水质标准,倾向于根据铬的总含量,而不是根据六价铬的含量。



铬是人和动物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人体中缺铬会影响糖类和脂类的代谢,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症。铬对植物生长有刺激作用,可提高收获量。物极必反,若生物体内铬含量过多,对生物又能造成危害。



铬经空气、水和食物进入人体,长期经消化道摄入的铬,可在体内累积,但危害不大;水溶性的铬盐能很快通过肺进入循环系统。近来研究表明,铬先以六价的形式渗入细胞,然后在细胞内还原为三价铬而构成“终致癌物”,与细胞内大分子相结合,引起遗传密码的改变,进而引起细胞的突变和癌变。含铬化合物对皮肤和粘膜有局部作用,引起皮炎、鼻中隔穿孔等。



三价铬和六价铬对水生生物都有致死作用。铬在鱼体内累积。三价铬对鱼类毒害比六价铬大。试验表明,水中含铬在1ppm时,可刺激水生物生长,在1~10ppm时会使水生生物生长受抑制,达到100ppm时,几乎完全使水生生物生长停止,濒于死亡。因此,含铬废水,用生物处理方法会显著降低效率。



由于铬含量超过一定限度,会给人体健康和水生生物带来危害所以我国规定生活饮水中六价铬的浓度应低于0.05毫克/升;农业灌溉用水和渔业用水中三价铬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5毫克/升,六价铬为0.05毫克/升;工业废水中六价铬及铬化合物最高容许排放标准为0.5毫克/升(折合成六价铬计算)。



                          3.镉污染

镉是相对稀有的元素,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仅有0.5ppm,主要以镉的硫化物形式存在于锌、铅和铜矿中。



工业上,镉主要用于电镀,其次是用于颜料、塑料稳定剂、合金、电池等生产。世界各国的镉都是冶炼铝的副产品。在自然界,页岩平均含镉0.22ppm,玄武岩平均含镉0.13ppm。在天然水域中,镉在淡水中含量大约为0.01~3微克/升,主要同有机物呈络合状态存在。海水中镉平均含量为0.11微克/升,主要以氯化镉的胶体状态存在。水体的镉污染主要来自地表径流和工业废水。工业废水以由硫铁矿石制取硫酸和由磷矿石制取磷肥时排出的废水中含镉较高,其次是电镀工业废水及一些化工厂废水。我国桑干河受污染合镉量于1974~1976年测定值为0.10~0.66微克/升;美国1962~1967年间密西西比河等16条主要河流和湖泊中测定镉含量为0~50微克/升,平均为9.5微克/升;日本神通川流域是镉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水体中镉的测定值高达100微克/升。



镉不是人体所必需的元素。检测表明:新生儿体内含镉约1微克;在从事无镉职业的情况下,50岁左右,体重70公斤的男子体内镉的蓄积量约30毫克,为新生儿的30000倍。镉是通过食物、饮水、空气、吸烟等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的。一般说,人主要通过消化道摄取环境中的镉,吸收率为5%左右。职业中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镉,吸收率高达20%~40%。成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20~50微克。每吸20支烟,就会摄入15微克镉。侧流烟气中的镉含量比主流烟气中的高,因此吸烟者近旁的人处在浓度更高的含镉烟气中。镉在人体中的生物半衰期为10~25年,所以会在体内累积。



进入人体的镉,在体内形成的镉硫蛋白,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并有选择地蓄积于肾、肝中。肾是镉中毒的靶器官,肾脏可蓄积镉吸收量的1/3。此外,在脾、胰、甲状腺、睾丸和毛发也有一定的蓄积。镉的排泄途径主要是通过粪便,只有少量从尿中排出。镉会损伤肾小管,使人出现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等症状,并使尿钙和尿酸的排出量增加。肾功能不全又会影响维生素D3的活性,使骨骼的生长代谢受阻碍,从而造成骨骼疏松、萎缩、变形、断裂等。日本著名的公害病——疼痛病患者的尸体解剖也表明:骨骼有多处骨折。从动物实验和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镉还可使温血动物和人的染色体发生畸变。镉的致畸作用和致癌作用(主要是前列腺癌),也经动物实验得到证实,但尚未得到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材料的证实。



镉污染水体,会在鱼体内干扰铁的代谢,使肠道对铁的吸收减低,破坏血红细胞,从而引起贫血。镉在其他脊椎动物体内也有类似的危害作用。



                          4.砷污染

砷元素在自然界广泛分布,毒性很低,砷化物则均有毒性,三价砷的毒性比其他砷化物更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的砒霜(As203)就是一种毒性很强的三价砷化物。



水体中含砷污染物主要来自砷和含砷金属矿的开采、冶炼,以及和砷化物为原料的玻璃、颜料、药物、纸张的生产都可产生含砷的废水,造成水体的砷污染。



被砷污染的水,无色、无味且透明度不变,但是可降低生化需氧量。污水中砷浓度如大于1毫克/升,会影响污水净化工程的净化效率。砷对水生生物毒性很大。砷及砷化物在水中会在水生物体内累积,但累积程度比其他重金属要低。砷和砷化物,一般可通过水、大气和食物进入人体。砷及其化合物在人体内可以被排泄出体外,但当摄入量超过人体排泄量时,砷就会在人体的肝、肾、肺、脾、子宫、胎盘、骨骼、肌肉等部位,尤其在毛发和指甲中累积而引起慢性砷中毒,潜伏期可达几年甚至几十年之久。我国台湾省西南岸布袋、北门等地区居民发生的“黑脚病”就是慢性砷中毒典型例子。湖南省长沙地区一口水井因井旁用含砷废渣垫地,由雨淋渗漏而受污染,造成周围居民发生亚急性砷中毒。另外,有些地方缺乏严格的科学管理,大肆发展个人土法炼砷,不仅造成严重的砷对环境的污染,而且直接危及了这些土法炼砷者自身的生命安全,酿成“只要钱不要命”的悲剧,这都是对环境保护缺乏应有认识,无视环境保护法的苦果。



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中砷的含量不得超过0.04毫克/升;地表水包括渔业用水为0.04毫克/升;居住区大气中砷日平均浓度为3微克/立方米。



                          二、氰化物污染

氰化物分为两类:无机氰化物(HCN、NaCN、KCN)和有机氰化物(也称腈,如丙烯腈、乙腈)。由于氰化物有剧毒、并在工业中广泛应用,因此,氰化物污染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



氰化物多数是人工制造的,但也有少数存在于天然物质之中,如苦杏仁、枇杷仁、桃仁、木薯和白果等均含有氰化物。



污染环境的氰化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在炼焦炉中,在干熘条件下,碳和氨反应,能产生氰化物。氰化物是一些化学工业生产的原料和辅料,如丙烯腈(C2H3CN)和氰氢酸(HCN),可作为聚丙烯腈、乙腈纤维生产的基本原料;氰化钠、氰化钾用于电镀、矿石浮选、从矿石中提取金银、电解精炼白金、金属着色等;乙腈(CH3CN)可用于制药、香料等化学工业。这些工业生产的废水都含有浓度不等的氰化物。



氰化物进入水体后,有其特有迁移转化规律。它具有较强的自净作用:挥发与分解。当氰化物与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作用时,产生氰化氢气体逸入大气,这种净化作用的净化量可占农作中氰化物总自净量的90%左右,但是却污染了大气;当氰化物与水体中溶解氧作用时,氰化物分解成无毒的物质——铵离子和碳酸根。试验表明水中微生物对氰化物的氧化反应有相当的促进作用(但必须在氰化物浓度不会影响微生物生存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如果水的PH值为6~8时,农作中的氯化物多以HCN形式存在,而HCN在光照条件下能分解成氨、甲酸、草酸等。



氰化物是剧毒物质,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极易被人体吸收。氰化物进胃内,在胃酸作用下,能立即水解为氰氢酸而被吸收,进入血液。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Fe3+ 与血液中的氰根结合,生成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使Fe3+ 丧失传递电子的能力,造成呼吸链中断,细胞窒息而死。



在没有达到致死剂量之内,氰化物在人体内能被逐渐解毒,因为在体内一系列的生化作用下生成硫氰化物,从尿中排出。但是,体内解毒是有限的,如摄入的氰化物超过了解毒的负荷,达到中毒的浓度,便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少量氰化物经消化道长期进人人体,会引起慢性毒害,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有的居民由于长期饮用受氰化物污染的地下水,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等症状,这些居民的甲状腺肿发生率也显著上升。



在水体中,氰化物对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的危害较大。当水中氰化物含量折合成氰离子(CN-)浓度为0.04~0.1毫克/升时,就能使鱼类致死。对浮游生物和甲壳类生物CN-最大容许浓度为0.01毫克/升。



另外,用含氰化物废水灌溉农田还会造成农业减产,牲畜饮用后会中毒或死亡。 我国规定的氰化物的环境标准为大气和水两类。居住区空气中HCN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01毫克/立方米(日平均),丙烯腈为0.05毫克/立方米(日平均)。地面水中氰化物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05毫克/升(按CN-计),丙烯腈为2.0 毫克/升,乙腈为5.0毫克/升。



资料来源:《环境保护基础(修订本)》安徽人民出版社 于建华 编














作者: 威威妈妈    时间: 2005-9-12 19:23
标题: Re:想知道咱们的孩子为什么得病吗?请看...
谢谢zhtj212精心收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这的确是一个污染威胁的时代,种种异常变异的事实告诉我们要保护生态环境,拒绝污染,人类才能健康生存!

而我们的孩子就是脆弱的一个群体,需要我们加倍爱护!!




作者: 柳茵    时间: 2005-9-14 09:33
标题: Re:想知道咱们的孩子为什么得病吗?请看...
zhtj,我曾经编过一本环境污染方面的书.污染对人影响最大的部位一是肝脏,二是胚胎.

在日本六七十年代出现过很多异常儿童,和日本的工业污染有关.参与海湾战争的美国兵有不少后来生出了特殊儿童,他们的家属认为和战时秘密使用化学武器有关,一直为他们的权益呼吁.












欢迎光临 以琳自闭症论坛 (http://new.elimautism.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