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了科学网上的一篇报道,说美国Science杂志评选2012年十大发现,其中有一个发现涉及到基因表达的发现:“[U]2012年,超过30篇文章报道的一项长达10年的研究显示,人类基因组比研究人员曾经认为的更具“功能”。尽管只有2%的基因组会为实际蛋白编码,但“DNA元素百科全书”(ENCODE)研究项目表明,基因组的大约80%是有活性的,可帮助开启或关闭基因。” [/U](原文见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2/273123.shtm ,第八项)也就是说,人体蛋白质主要由人体基因编码来决定其具体化学结构,但是只有2%左右的基因参与了表达,还有78%的基因(绝大多数)没有参与蛋白质表达。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也就是说对于由基因缺陷导致的孤独症患者来说,脑部“社会性信息”传递受阻,据说是某几种传递信息的蛋白质缺陷。这就好像是“社会信息传递”这扇大门关闭了。但是由于只是2%的基因参与了表达,另外的有活性的78%基因可能可以发挥潜在的“修复”作用。即大脑可能存在某种修复机制,需要一些我们还不确切研究透彻的手段去激活这种修复机制。“年龄的增长”可能是一种修复机制,因为很多孤独症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其症状得到了改善。但是否还有别的可能?可以更快的发挥作用?让那些有活性的没有参与表达的基因参与表达,给患者的大脑打开另外一扇社会信息沟通渠道?
我不知道发热是不是能激发基因的修复机制。发热有可能产生好的修复机制,但是我们也要同时看到其也有可能产生坏的影响。我认为一个很关键的前提条件是患者一直在接受足够量的信息刺激(科学的干预手段和训练方法)。打个比方,就好像给他的大脑一直在灌输信息(流量),但是那个门还是关闭的,所以你看不到效果,因为信息都堵在门口了。很多人因此而灰心丧气,但其实没必要,长久的,不放松的信息刺激,也许突然在某一种外界刺激下,就会激活大脑的潜在修复机制。
如果某个时候突然遇上了患者生病发热,那么大脑在前期的信息刺激下,基因有可能就会另外开辟一个新的大门(合成新的蛋白质参与信息传递,好像“异曲同工”这个成语的描述一样),虽然这个新的大门不一定有正常的那个大门宽敞,但是这毕竟改善了大脑对“社会性信息”的接受和传递。
这里要提醒千万不要故意让小孩子生病发热,但是如果一旦孤独症患儿发热了,一定要谨慎处理。如果患者体质尚可,可以观察其病情程度是否在可控范围内,(按照科学合理的治疗手段来治病,千万不要不治疗,也不是按照国内普遍的立即打消炎吊针)如果是有经验的家长,认为可以控制,那么尽量让小孩子用自己的免疫力来战胜病魔(80%以上的孤独症患儿有免疫力缺陷)。同时发热不能太短暂(最好3~5天,太长也不行),温度也最好不要超过38.5度,换句话说,也就是控制在38.5度以下,如果超过,就控制一下,口服一些药物,最好不要打吊针。因为吊针如果对症,可以马上杀死细菌,使得小孩子发热过程非常短暂,失去了激活基因表达的效果。密切观察发热期间,他的表现是否有进展。[U]这期间大家要密切注意患儿精神状况[/U],发热期间一般是嗜睡,[U]但醒来的时候,应该是神志清醒的[/U],如果都热的发晕,那肯定是不好的。同时发热会引起大量的消耗,孩子会急剧的消瘦下去,要有这个心理准备。[U]如果是高热(39度以上不降低)或者超过5天还没有退热一定要立刻马上送医(发展为严重的肺炎就不得了,会危及生命的,没有护理经验的家长就不要尝试了)。[/U] 另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统计显示,80%的孤独症患者在发热期间有了明显的改善。尤其是程度比较轻和比较重的处于两极的孤独症患者,改善的比较明显。程度中间的则改善的不明显。但是病程结束后,有一部分可能会回复原样,还有一部分的改善则可能是永久的,可能跟年龄有关,年龄越小,永久改善的可能性越高。
希望大家自己去思考,判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