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5240|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BA中训练模仿的终究目的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8 11:2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孩子现在2周8个月了,主动语言很多,当然也有自言自语,在家里甚至有点吵。现在比较大的问题是操作技能差,动作会做,你发指令让他做个什么动作,他都知道。但是部分动作很不到位,比如平举双手,比如跳。尽管不好,但是动作模仿就是不愿意做,不管是小肌肉,还是大肌肉。每次训练的时候,大人和小孩都有点疲劳,大多以哭闹结束。
    我的疑问是:目前孩子的情况还需要训练小孩子模仿大人吗?还是单独设计些活动,对比较差的动作,比如平举双手增加强度就行了。训练小孩子模仿大人的根本目的是让他掌握这个动作,还是让他产生模仿大人的动机,知道模仿大人是可以得到表扬和奖励的?
16#
发表于 2010-12-16 16:07:20 | 只看该作者

re:非常感谢秋爸爸的详细讲解。顿时开朗了许多...

非常感谢秋爸爸的详细讲解。顿时开朗了许多,明白了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12-14 16:03:24 | 只看该作者

re:是的,往往有人看不惯食品强化物的使用,觉...

是的,往往有人看不惯食品强化物的使用,觉得低级。玩具的使用,还好,普遍觉得要高过食品,但它们都属于一类的,能直接满足孩子的实物奖励。
于是常有人主张要抛开吃的,猛上社会化强化“你真棒!”击掌,欢呼什么的。
可是,这些社会化奖励,本身对自闭儿来说,就是个高门槛的奖励物,他们不容易从中得到实质性的奖励,如果只给这种对他们来说“很虚的”奖励,那强化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
训练操作的目标,是为了减少人为的强化物,无论食品,玩具,还是那个“耶!你真棒!击掌!”,即便是社会性的,也是大人人为的硬加进去的,都该最终要去除。“你真棒”也不例外。最终留下的强化物只有他学到的正确行为本身带来的后果。
去除的渐进方法,可以有很多种,比如改频率,2次奖一口、代币延迟等等,还可以让食物奖励总伴有这社会化奖励,让他体验什么是别人的赞许,这也是一种社交训练,甚至如果孩子的有一定的抗挫能力,训练中引入与之对比的否定表情和指责,也是可以的。这些奖励或否定,本身也是社交体验。
只是,对于新练习的家长和孩子来说,别急,那些可以长期慢慢地通过耳濡目染来形成,开始时重点,则要先抓好本项目的主要行为目标,既然奖励就奖到位。食品奖励对于小孩子来说,是最好控制和最有效果的,不必鄙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12-14 14:15:57 | 只看该作者

re:秋爸11楼的观点精辟!收藏了。-...

秋爸11楼的观点精辟!收藏了。

---------------------------------------
最主要的地方在于抓好强化,其次是辅助,而暂时不必去费神抓那个看不见的“动机”。
ABA讲究强化,就是要确保孩子每次成功都能得到鼓励,体会到“听话学习”的好处。同时,ABA还讲究无错误执行,就是你的每次要求,即便孩子不能独立,也能在你的辅助下成功。
如此坚持抓好这两点,自然就会有你想要看的的所谓“动机”了。
----------------------------------

还有问一下强化的问题。我感觉我对强化掌握的不好。
开始的时候,我们用小石头喜欢吃的食物作为强化物,有一点效果。后来发现他对游戏(或学的内容)本身就有兴趣,比对那个食物还有兴趣。于是我们很高兴,就将强化该为表扬了。
比如说“做的真棒!真厉害”,然后再抱抱什么的。可是我发现小石头好像对这个不怎么在乎。表扬完了看不到他喜悦的表现。好像无所谓,也没有激发他想继续做的兴致。倒是他不想继续的时候就会说“做完了”。不管我之前表扬了多少,都不肯再继续了。


看《面对孤独》中也提到强化,提到说十次“做的真棒”就和没说一样了。可是我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强化了,难道继续用喜欢的食物,玩具什么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12-11 02:06:13 | 只看该作者

re:一般来讲,有模仿能力,特别是在治疗前就能...

一般来讲,有模仿能力,特别是在治疗前就能模仿简单语言的孩子,预后结果要好于没有语言的孩子。拿图片交流系统作为例子。很多孩子在接受治疗后,不再需要用图片进行交流。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由语言模仿力的孩子。另外,echolalia (自言自语)的孩子有很多也开始出现功能性的语言。

在自然的环境中,我们很少对一组正常的孩子说:“这样做”。 在幼儿园,大家会经常看到,孩子模仿老师的动作。一个很简单测试孩子模仿的方法是你试着喂布娃娃稀饭,看孩子会不会模仿你的行为。语言模仿包括一个因素的模仿(ah, ba),和词组的模仿 (我要)

对了,有没有大学开设语言治疗的课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6 12:16:26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秋爸爸,其实ABA确实对我来说很难彻...

谢谢秋爸爸,其实ABA确实对我来说很难彻底执行。我是一个比较没有原则的人,又狠不下心。我同意秋爸爸的提法,有时候我们大人的兴趣也是来自于周围的表扬,成就感,或者其他自身的满足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11-22 13:45:45 | 只看该作者

re:还以为楼主不来了呢,有回帖就有强化,我就...

还以为楼主不来了呢,有回帖就有强化,我就继续简要地给些个人观点。
楼上的问题解决,最主要的地方在于抓好强化,其次是辅助,而暂时不必去费神抓那个看不见的“动机”。
ABA讲究强化,就是要确保孩子每次成功都能得到鼓励,体会到“听话学习”的好处。同时,ABA还讲究无错误执行,就是你的每次要求,即便孩子不能独立,也能在你的辅助下成功。
如此坚持抓好这两点,自然就会有你想要看的的所谓“动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13:16:09 | 只看该作者

re:非常谢谢各位老师的回复,虽然大家...

    非常谢谢各位老师的回复,虽然大家各执己见,但是对我们家长来说却是福音。正所谓辩论可以明事理,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才能够更能辩证的看问题。我遇到的情况确实是QBB提到的,阿哲不是不知道做这个动作,感兴趣的时候,阿哲可以跟着妈妈对着镜子各种动作模仿二十几个来回,但是不感兴趣的时候,你要他做他就只会哭闹,所以我觉得阿哲最主要的问题是动机不足。训练阿哲已经有5个月了,我们也不知道训练的方法叫什么,ABA里面的原理用到了不少,但是在家里桌面教学比较少,机构里面的桌面教学比较多一点。因为老是觉得不系统,所以决定在家里按照ABA的这个体系来训练。而ABA的的第一课就是训练动作模仿,而阿哲有动机的时候,动作模仿是能够做的过来的,所以我的问题是训练他做这些模仿,是否是训练他的动机。
    我觉得祝老师考虑的出发点和QBB,jinglenn老师的不一样。一个是让他掌握这个动作,另外一个是让他掌握一个学习的方法和动机。比如在幼儿园必须是及时模仿,是QBB和jinglenn老师提的。虽然我是这样理解的,但是我还是对ABA是否能够提高孩子的及时模仿的动机不自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11-21 23:37:05 | 只看该作者

re:正常小孩也是从模仿开始学习滴

正常小孩也是从模仿开始学习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11-21 19:27:16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QBB的解释。 我能理解很多...

谢谢QBB的解释。

我能理解很多人说的“尊重孩子的发展特点”这一类的观点。不过也真的希望大家能明白,自闭症孩子的世界是一个特殊的世界。

我们当然希望孩子能在生活中自然模仿,看别人做,他也跟着做。

不过现实的情况是,很多自闭症孩子,特别是在早期训练时,孩子是完全没有模仿能力的。这个时候,如果寄希望于孩子自身的“模仿”,那么,我不客气地讲一句,结果只有一个:耽误孩子未来的学习和进步。模仿是所有学习的基础,没有这个基本能力,很多学习都没有办法进行下去,更不要提孩子自发与自然地学习了。

不会模仿的孩子,也不代表他们什么都不会。所以,孩子会做一些事,也不代表孩子能模仿。我带过程度严重的孩子,花几个月的时间也教不会孩子模仿。只能做到教会动作——教会了的东西,你做了,他就跟着做,这是训练出来的;加一个新的动作进去,他仍然不模仿。但那种程度的孩子,他有可能会自己想办法打开瓶子;有能力从某个箱子底下把他喜欢的东西翻出来;有能力做一些让大人都诧异他竟然能会的事。但始终,孩子的学习能力非常弱。多想想这些孩子,可能就会少一些去挑字眼了。

PS,我比较反感“挑字眼”的回复。论坛里短短的回复,不可能把什么都写全面了,出发点不同,角度不同,表达的目标意思不同,用词就不用。同样的一句话,写出来了,看人的理解的也不同。动不动就引用,然后批驳,然后进行无意义的争辩,能有多大的帮助呢?

在做基础训练时的“模仿”训练,判断孩子有没有模仿的能力,基本的标准就是“大人做简单动作,孩子在五秒内做形似的动作”。当然,每个人也可以选择自己的标准。如果你认为,你一个小时前做了一个动作,一个小时后孩子意外地做了一个一样的动作,也可以称为模仿的话,我也无话可说。

个人观点,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11-21 12:53:18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祝颐...

下面引用由祝颐晖发表的内容:

真的需要孩子““大人做什么,小孩子在五秒内跟做一样的动作”吗?
任何活动都应该尊重孩子和孩子的发展特点,孩子的模仿有几大特点:完全模仿(惟妙惟肖)、不到位模仿(神似)、延迟模仿。其实即便是成年人在学...


两码事!
猪猪老师说的5秒钟,是回合教学中的具体细节标准,是对孩子行为正确与否的判断的一个细节技术操作。与尊重和孩子特点无关。
楼主的问题,我当年都经历过,问题的关键点就是“他会做,我让他做他却不听话”。
我认为我前面的解释很清楚了,模仿是最基本的学习手段。教拍手也好,平举手臂也好,这类具体项目,不是搞体育锻炼,不是在教生活动作,最初只是教孩子“观察他人的动作,并做一样的”的学习模式,这就是最简单的一来一往的社交。
生活中的泛化和这种模仿学习能力的生活应用,也是ABA中强调的,但属于另一训练侧面。

至于孩子上课时是坐着还是躺着,要不要限制,这也看教学目的,如果仅仅是为了讲授当时的课程,他能听能学,似乎不需要要求,但长远的规矩训练,却要求潜移默化地做到这点,可以一开始就争取。这看老师家长的考虑,还有孩子自身当时的能力了。
但是,ABA训练中,忌讳没有计划地知难而退,孩子闹腾起来,就不要求了,或者仅仅因为学习内容难以吸引孩子,就放松这要求。试想,一个非常有趣有吸引力的活动,孩子为了很好地参与进去的时候,他是完全能够规矩起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11-21 09:43:49 | 只看该作者

re:楼主,你的孩子有主动学习能力(你在另外一...

楼主,你的孩子有主动学习能力(你在另外一片帖子里写到过),动作模仿这样的“训练”就不必要了。而且生活中模仿无处不再,如果孩子能观察到并模仿一些细小的动作,比如闻香的动作和表情;吹气的动作;说明孩子的模仿能力就非常好了。再比如穿衣服的配合,是不是也是模仿,小时候是你抬起宝宝胳膊穿,现在可以叫宝宝把胳膊给你等等。挥手告别说再见,是不是都是模仿。
希望对你有帮助和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11-21 09:06:39 | 只看该作者

re:真的需要孩子““大人做什么,小孩子在五秒...

真的需要孩子““大人做什么,小孩子在五秒内跟做一样的动作”吗?
任何活动都应该尊重孩子和孩子的发展特点,孩子的模仿有几大特点:完全模仿(惟妙惟肖)、不到位模仿(神似)、延迟模仿。其实即便是成年人在学习活动中也保持着这些特点的。而且孩子的学习形式不拘一格。我上课孩子时常有孩子躺着听的,我从不要求孩子“必须”怎么样,孩子反而学得非常好,而且没有任何情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11-18 15:50:38 | 只看该作者

re:模仿训练的关键在于“大人做什么,小孩子在...

模仿训练的关键在于“大人做什么,小孩子在五秒内跟做一样的动作”;这里的“一样”是指形式上类同,但并不要求质量上一致。模仿训练的是跟从做的意识,而不是在于单个动作的精确程度。

比如要求孩子模仿拍手,大人可能拍十下来示范,但小孩子只要手掌举起来碰到一起了,甚至没有发出声音,也算是正确的模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11-18 12:29:58 | 只看该作者

re:大人如果不细心就会想当然,比如双臂平举,...

大人如果不细心就会想当然,比如双臂平举,这个动作对于2岁的孩子,是相当难的,他不可能坚持好几秒钟的举平,苛求会伤害双方。所以要么换项目,要么你也别举那么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11-18 12:24:32 | 只看该作者

re:目的就是教孩子一种学习方式,比如听懂什么...

目的就是教孩子一种学习方式,比如听懂什么是“这样做”的指示。细说可以告诉他观察大人的动作,并判断矫正自己的动作等....。
项目从他会做的简单的单个的动作开始,到不会的的复杂的多个连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28 19: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