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用面粉做的饺子,
芋饺是芋艿拌上蕃薯粉做的。芋艿也就是武汉人所说的芋头,其实也不完全准确。新昌人又称芋艿为芋子,与我们所说的芋头相对而言,我们吃的是芋的“头”,而新昌人吃的是芋的“子”。芋子的确与芋头有差异,其质细腻、软糯,嫩滑,浓稠,有粘性,而芋头相对而言显得较为粗糙,含有水量,而且缺乏粘性和糯性。
蕃薯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红薯粉——苕粉。那种滑溜、劲道就是来自来苕粉。我猜测,包芋饺的肉馅之所以鲜美,是因为芋饺面皮可以滴水不露地,完好地隔绝煮芋饺的汤汁,而小麦面粉一经水的浸泡,就象筛子一样渗进了汤汤水水,而使肉馅的鲜味流失。
芋饺的做法很奇特,不必用擀面杖。全是用手捏成。其实做起来比包饺子简便多了。具体做法是,把芋艿去皮,然后蒸或煮熟,熟芋艿象橡皮泥一样极具可塑性,和进蕃薯粉,想怎么捏就可以怎么捏,想捏成啥模样,就可以捏成啥模样。
芋饺十分耐煮,也耐存放。煮熟的芋饺吃不完,放到第二天,吃起来乃是柔韧有余,有滋有味,而水饺、馄饨之类的东东,别说放到次日,就是稍稍搁置一回儿,面皮也会涨得浮泡气肿的,实在是难吃!
新昌人特别喜欢吃芋饺,几乎把它当成早点的当家食品。也是正餐的佐食。在菜市场,你可以看见老婆婆们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地一字排开,坐在菜摊旁,闷声不响地埋头包芋饺。她们从粗磁碗里取出指头大的芋饺面,用手捏成薄薄的小圆饼,裹进肉馅,捏成菱状的小饺子,然而放在平底筛子里。她们不停的捏呀捏,包呀包,筛子里似乎永远放不满,因为刚刚一包好,立能上马就有人买走了。
其实,单独吃芋头或蕃薯粉,味道都是一般般,不少人还不太喜欢吃这两样东东呢。而当芋艿和蕃薯粉合在一起时,便成了一项美味佳肴。
新昌人做芋饺、吃芋饺少说也有几百年历史了。至少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已成为当地人的佐餐食品。新昌人的勤劳,新昌人对吃的讲究,对生活的热爱,使芋饺这项伟大的发明诞生了。令人不解的是,这样好的美味佐食,怎么不象武汉的热干面,宁波的汤圆,嘉兴的棕子那样赫赫有名。嘿嘿,好在有我为大家推荐介绍。
那种香芋味,那种既软糯而又柔韧又鲜美的滋味……嘿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