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仰望山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标题装老帖,不拉风、不显摆、不喜欢方舟子

[复制链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4 20:41:22 | 只看该作者

re:笑 蜀:当下“科学打假”的两个危险倾向...

笑 蜀:当下“科学打假”的两个危险倾向
   

(学术批评网)

   

   “科学打假”正成为时尚。这当然有其合理性。合理性就在于学术腐败之愈演愈烈令公众深恶痛绝,从而为“科学打假”奠定了社会土壤。但任何力量都必须受制约,不受制约的力量最终必然蜕变为邪恶的力量。现在“科学打假”正面临这样的危险。个别“打假专业户”表现出来的心态,是只制约别人而自己不受制约,只叱责别人失范而自己不受法律和道德的任何规范。一触即跳,睚眦必报,“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正成为个别“打假专业户”的职业性格。他们不懂“科学打假”本应局限于学术上的自由讨论,自己只是讨论中的一方,各方权利完全均等;而自命为所谓“科学警察”,把“科学打假”事实上搞成了“革命大批判”,搞成了“学术肃反”,话语霸权之盛令人瞠目。

   

   学术腐败猖獗之当下,学术上当然亟待激浊扬清。但这只能通过规范的学术批评来实现,只能通过学术上充分的自由讨论来实现。针对学术问题搞“革命大批判”,搞“学术肃反”,非但不可能真正清除学术腐败,反而是一种新的罪,那就是专横之罪。这种专横之罪更恐怖,更危险。因为学术发展的生命线就在于自由探索,使人敢于怀疑和推翻定见,敢于探索未知世界。如果没有这样的自由探索,一切问题先考虑学术上的“政治正确性”,先看“科学警察”的脸色,那只会导致学术的死亡。


   

   当下“科学打假”的另一个危险倾向,在于明显的广场政治特征。人的理性只是一种有限理性,人的认知能力、干预范围是有边界的。作为单数的人如此,作为复数的人也是如此,公众的认知能力和干预范围同样需要边界。就像民愤不能影响司法独立,法律问题拒绝广场政治一样,学术问题不应也不可能靠公众裁决。因为学术问题往往过于专业,使得是否学术腐败,除了剽窃一类的低级做假外,但凡研究范围内的做假,普通人难以明辨;即便相关领域的专家要完全明辨,也往往需要耗时多年。而且学术问题的是与非往往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只有实践和时间才是最终的裁决者。因此才需要学术独立,需要学术共同体范围内,不受外力左右的充分的自由讨论。这里的外力,既包括政治权力、宗教权力,也包括公众权利。

   

   学术问题一般应在专业范围内解决,本来就不应诉诸公共舆论、公众情绪。广场政治解决不了任何专业的学术问题。谁若总是把专业的学术问题变成广场政治,企图通过煽动群众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这样做要么外行,要么别有用心。有人说,学术共同体腐败了,专家学者腐败了,凭什么信托他们?如果按照这种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思维来推断,中国还有哪种职业不腐败?还有哪个领域不腐败?照此推断下来,岂不是除了这种天下皆腐我独醒的孤愤之士而外,几乎所有中国人皆不可信托?那中国还有什么希望?要对人有信心,对社会发展的自发秩序有信心,对科学自身的纠错机制有信心。要在这样的常识常理的基础上看问题,才可能心平气和,才可能有理智而准确的判断。

   

   问题至此就很清楚了。纠缠普通的丑陋,而忽视大奸大恶,等于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专横霸道才是学术上最大的恶。既反学术腐败更反专横霸道,“前门驱虎,后门拒狼”,这才是理性的选择。但越是大奸大恶越具有迷惑性、欺骗性,往往看上去很美。甚至大奸大恶自己也未必看清了自己,反倒因过于忘形过于投入,往往把角色当成了本色,真的以为自己很美而浑然不觉自己的奸和恶。迷梦莽莽说不破,这真是世界上最麻烦的事情。

   

   如果说经济上腐败的蔓延,主要是权力介入市场、权力成为市场中的利益主体所导致的;学术上腐败的蔓延则是同样成因。学术不独立,权力裁决学术,使学术蜕变为权力的附庸。而权力的本质就是暴力,就是强制。正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种情况下,学术上的自由博弈就无从实现,真的就压不倒假的,善的就压不倒恶的,而恰恰是反过来,形成逆向淘汰机制。逆向淘汰之下,学术假大空自然猖獗一时,学术腐败自然是一发而不可收。对导致学术腐败的深层因素不敢碰,单拿弱势的、个体的学者开刀,这表面上看起来勇敢,实际上是一种怯懦乃至谄媚。如果真的想清除学术腐败,当务之急,应该是呼吁学术独立,呼吁权力远离学术。反学术腐败有无诚意,这才是一个根本的试金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10-4 19:44:51 | 只看该作者

re:楼上是AS呢,还是NT呢,我心理学了半天...

楼上是AS呢,还是NT呢,我心理学了半天也没搞懂,接着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10-4 18:12:01 | 只看该作者

re:我觉得方舟子就是认为世界非黑即白,黑白不...

我觉得方舟子就是认为世界非黑即白,黑白不可同时存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他认为自己一定是站在白的那一面,所以不同意他的就是黑。他充满了斗志,其实是在为自己的白的生存而斗争。

他依靠的是自己严密的逻辑。在没有亲身体验时,他只会相信自己的推理,而不是别人的经验。这会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自己不见他人。

这是某类典型的思维。我理解甚至熟悉,却不赞同。

或者这么说:他的目标是正确的,方法是无效的,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压力(恐惧)和伤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10-4 16:57:24 | 只看该作者

re:云鹤:我等你好消息。 如果...

云鹤:我等你好消息。
      如果进去我一定拉上弟妹给你所铺盖,还帮你找人,争取13天半就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10-4 16:53:42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方静...

下面引用由[U]方静[/U]发表的内容:

  

这下我知道什么叫糊涂了!!
接下来马上就要进错门了。


方姐:准备出去喝酒,今夜保证按错门铃,把人家老公从他们家打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10-4 16:51:12 | 只看该作者

re:好,兄弟,你好好T一T我们的T兄弟,我出...

好,兄弟,你好好T一T我们的T兄弟,我出去,晚上回来接着练。太痛快了!咱老百姓,今儿要高兴,高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10-4 16:49:4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云鹤...

下面引用由[U]云鹤[/U]发表的内容:

  

如果不是为了跟T版“干干仗”,方轴子关我何事?反正只要跟T版吵起来,我就甚欢。T版如何攻击我,我都甚欢。看到T版被山林攻击,我更加甚欢。


这下我知道什么叫糊涂了!!
接下来马上就要进错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4 16:49:26 | 只看该作者

re:嗯,没错,方舟子关我niao事,借着他与...

嗯,没错,方舟子关我niao事,借着他与T版干仗才是俺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10-4 16:48:34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仰望...

下面引用由[U]仰望山林[/U]发表的内容:

云兄,我还有许多这样有见地的文章,随着与t版交流的深入,我会陆续发出来。


好,这算副产品。跟T版干仗,什么收获都没有也欢,现在有这么多收获,的确甚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10-4 16:47:05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仰望...

下面引用由[U]仰望山林[/U]发表的内容:

其他的你别去管,咱们到这来为方舟子“干干仗”,相谈甚欢。

...


如果不是为了跟T版“干干仗”,方轴子关我何事?反正只要跟T版吵起来,我就甚欢。T版如何攻击我,我都甚欢。看到T版被山林攻击,我更加甚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4 16:46:27 | 只看该作者

re:云兄,我还有许多这样有见地的文章,随着与...

云兄,我还有许多这样有见地的文章,随着与t版交流的深入,我会陆续发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10-4 16:43:26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仰望...

下面引用由[U]仰望山林[/U]发表的内容:

   方舟子的最大危害性就在于:方舟子本质上根本没有学术自由的思想。对于禁止旁人,尤其是批判者说话权力的人,他的地位越高,权力越大,危害就越大。事实上中国历史从古到今,这种人屡出不穷。而且这种人起家的共同特点就是打击别人缺点而深得人心,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信任和权力,但是骨子里这种人是恨不得把所有批判他的人赶尽杀绝,而且一朝权在手就会原形毕露。只干对自己有利的事,什么维护正义早就扔到九霄云外。而且因为是整人起家,这种人没有是非之分,最后往往是坏事做绝。当然方舟子还离这一步差的远,但是他在新语思的所作所为把这种以整人为目的而没有是非观念的特点暴露无疑。窥一斑而知全豹,凡事了解一点中国历史,哪怕是文革史的人对这种人的脸谱,不会陌生吧?这种人打击别人的唯一目的,就是取得旁人的喝采和信任,进而抬高自己的地位。...


这是我看过的关于方轴子帖子,最有见地的一篇。我有这个直觉,但没有想得那么深入,说得那么透彻。这样讨论问题,非常有启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4 16:39:50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看待方舟子?

其他的你别去管,咱们到这来为方舟子“干干仗”,相谈甚欢。

一大段话你就盯着这句,,然后延伸到整过文章是笑话,这叫局部否定到全称否定,又犯逻辑错误。“如果他想通过打假,树立自己的学术地位那绝对不行”这句前面有个“如果”是假定,并非是结果,假设没有这个“如果”也是成立的,学术批评与学术评论是不是学术的一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10-4 16:13:36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仰望...

下面引用由[U]仰望山林[/U]发表的内容:

干不干学术,先不谈,他在新语丝上的蛮横和霸道是不是有目共睹的?他引起别人不快的起因排除被他打的人之外,更多的是旁观者对他这种品性的厌恶,对方我看还是客观点好,别这么执着嘛。


甭先不谈啊,也别转移话题到新语丝上去啊。

重点在于,像1楼你转的文章,连栽罪名都栽不对,还论述个甚?

文章重点想要论证的之一,是方舟子的企图是为了巩固他的学术地位,但事实是方舟子早就不干学术,后续也无意再干学术。这种文章也不怕人笑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4 15:32:49 | 只看该作者

方舟子被袭案告破

五岳散人:方舟子的被迫害妄想狂症状
   我写了个小文,把抄袭事件的主角周叶中教授与造谣某人抄袭的方舟子做了一个类比,说明我们这里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不能认错的文化。本来也就是拿这个当个例子来说明某些现象而已。周叶中教授沉默依然,而方先生据说是说了个“很遗憾”——这词听着耳熟,好象撞机还是炸馆事件的时候,美国也是这么说的。这还引发了当时英语翻译方面的一次争论。有人认为很遗憾就是道歉,有人不这么以为。但方先生这次确实很难说是道歉,具体可见其原文。相信任何有基本阅读能力的人,都不会认为那就是道歉——当然,也不排除方式道歉一向是这个路子。

   文章写完后的一个多月,发现方先生做了回应。上次方先生说过我“造谣”何院士是毛子的发明人,我写文章澄清过,只是看过这方面的文章,误信其为真事,并且道歉了。造谣这个词,是指始作俑者而不是误信者,相信这点还是能在修辞上得到共识的。

   这个也就不说了,因为我道歉的地方是在天涯社区,方先生不在这里出没,而我又没本事去新语丝。大家两不相知,自然不能怪罪看不见道歉的方先生。但这次的文章,看来又是有方先生的铁丝通报给了方先生。于是,方先生又出手了一次。不过,这次他用的方式确实是造谣了。

   比如他造谣说,我说过:“何祚庥当年主张拆毁北京城墙、何祚庥是以政工干部的身份参加氢弹研究的等等”。很遗憾的是,这些事情我从来没说过。不知道这种行为是不是造谣呢?但我不想要求方先生为他的造谣道歉,除了方先生道歉的手法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以外,还有其他的理由,我将在稍后进行说明。

   方先生其他的例子,基本都不是我如何造谣,而是跟他的意见不同。比如说他打击环保的人资金来源问题、《南方人物采访》的问题等。把这些东西放进来,只是证明我跟他有意见不同的时候,不能证明我造过他或者其他人任何谣言。说这些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说明我这个跟他吃过饭的人,其实是抱着无间道的目的去的。如此一来,方先生被损害及我这个做无间道的小人嘴脸就都成定案了。


   请方先生吃饭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受某网站朋友的委托,希望他在某网站这里把他的文章贴上一份。方先生虽然说过自己从来不到这个网站上来,但是这里关心他的朋友不少。某网站也答应,他的文章连标点都不改动就放上去。包括何院士想发表的东西,也是一样办理。方先生总说这些媒体是无良媒体,篡改他的东西或者话,这次想请方先生没有这个后顾之忧的贴文章过来。

   这等大事自然是要请客的,当然,我请客也会去找网站报销。请客这事是通过一个共同的朋友联系,并且先说好有我本人,方先生也是同意的。同时,还请了赵南元先生与何院士。后来,朋友传来消息,称何院士有工作,吃饭的事情取消。一点儿都不是方先生说的,他是在时间地点都确定后才知道有我这个人去,并且是饭局的组织者。

   方先生在一篇文章里造谣在前,编造事实在后,其实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不是自己阵营或者对自己阵营稍有微词,都是不能容忍的。不论在于方先生发生争论或者不同意见之前还是之后,对于他打击伪科学的行为,我一直是支持的。有过争论的,无非就是环保的资金来源问题与新闻采访的问题、以及上次方先生“误会”网友波涛浩淼那次。如果把我关于打击伪环保、伪科学的文章与这些争论做个数与量的对比,就会发现,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上的东西。

   但即使如此,在方先生眼里,我这个造谣的前记者与无间道人士还是做定了。而这事无聊就无聊在一个公众人物的小肚鸡肠上面,在他的眼里,只要对他表达过不同意见的,就是居心叵测之徒。

   事情奇怪也奇怪在这里。方先生即使大名鼎鼎,在下这个无名小卒也未必需要靠捧或者贬方先生以成名,更不用花钱请客以得到方先生的口误作为论据及炫耀的资本。我关注的领域基本在时事上,跟科学基本不搭界,谋生的领域更是跟方先生的名气没有任何关系,何至于想象力丰富到这个地步,以至于跟个被迫害妄想狂似的?而且把本来不是我说过的话,硬说成是我造的谣言。在方先生的潜意识里,早就认为只要是批评过何院士某方面的人,在其他方面也必然说过同样的话了。

   关于这个,我只能说遗憾了。我总认为,自称可以接受鲁迅衣钵的人,总是要有些大度的,至少可以容许批评与不同的意见,不会用屁股决定脑袋的思路来看待问题。但这次方先生实在是让我失望了一次。我只看见这位网络名人、科学打假英雄一付被迫害妄想狂的嘴脸,以造谣为武器打击异己。

   这也是我根本不想请方先生道歉并澄清他所造的谣言的原因,跟一个有这种症状的人说这个,实在是缘木求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4 15:32:04 | 只看该作者

方舟子被袭案告破

转——科学还是强科学﹖
   1998年﹐方舟子第一次回国﹐开始和国内一些学者陆续交往﹐后者觉得方是个有人文素养的科学主义者﹐“让人欣赏”。

   但他们很快发现给方舟子下一个简单的定论是草率的﹐那些原本对他很有好感的学者开始重新审视了。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师田松回忆﹐转折点是2001年﹐当时刘兵(清华大学科技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推荐一本讨论基因工程危害的书籍《美梦和噩梦》参选“年度科普佳作奖”﹐方得知后﹐给所有评委写信﹐认为该书是“伪科学﹑反科学作品”。该书最后落选。

   此书后来在社会上引起争议。刘兵的硕士研究生柯志阳也加入论战﹐与方舟子等在“新语丝”上打了一场笔仗﹐而“方动辄以生物学的权威自居﹐认为柯志阳没有资格。批评柯志阳的文章﹐‘新语丝’正常发表﹔而柯志阳的反驳文章﹐方舟子只愿发表加上点评的版本。”田松说。

   于是﹐田松给方舟子写了一封信《就此别过》﹐表示“不愿意再与方舟子有任何私下的来往﹐请方不要再给他的私人信箱发送任何邮件。”

   “柯志阳曾给一些被方舟子视为主流的生物学家们发过电子邮件﹐询问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结果发现方舟子常常歪曲或者修改人家的本意。”田松说﹐“在此之后﹐方舟子在生物学方面的科普文章我也不再相信﹐因为他会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去选择有利的证据﹐夸大乃至歪曲别人的观点。”


   2002年10月﹐江晓原﹑吴国盛﹐刘兵﹐刘华杰﹑田松等学者在上海举办第一届“科学文化研讨会”﹐发表《科学文化宣言》﹐对科学主义提出质疑。方舟子的“新语丝”很快把这份宣言称为“反科学文化宣言”﹐同时把这些学者称为“反科学文化人”。此后不久﹐他撰文把“北大科学传播中心”称为“反科学传播中心”﹐今年又把“北大哲学系”称为“弱智系”。

   田松认为﹐这批科学哲学工作者和方舟子的根本差别在于对“文明”和“科学”的认识不同。“方舟子代表的是当下仍有很强惯性的工业文明精神﹐而不是生态文明。他强调发展﹑强调以人为中心﹐以科学为武器对自然的征服和利用﹐把人类的生存和幸福建立在对物质世界的控制上。”

   这批学者认为﹐应该为科学划定一些禁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自然本身的价值﹐强调约束人的欲望”。

   方舟子表示﹐“从来没有认为科学是万能的”﹐但“中国要真正实现现代化﹐科学理性必须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我很乐意为加速这个进程助其一臂之力。”方舟子说。

   刘兵教授认为﹐“方舟子的科学观念﹐符合了主流意识形态对于科学的理解﹐这也是他受到欢迎的原因。他的盛行和我们社会对科学的崇拜以及偏颇理解有关系。”

   “三不政策”

   “他行文的语气﹐让人觉得他似乎永远站在一个正确的立场上﹐他掌握真理的标尺﹐所以他总是在宣判。”在刘兵看来﹐方舟子的惯用手法是迅速把话题意识形态化。把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说成是﹐“反科学﹑反政府﹑反人类﹑用心险恶”﹐语气不容置疑。

   “他常喜欢调查对手的资格﹐臆测对手的动机。如果你批评他的打假缺少程序正义﹐他就会说你拥护学术腐败。”田松说。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吴国盛﹑刘兵等学者在媒体上发表的关于科学禁区﹑科学负面效应等问题的文章﹐方都会予以批驳﹐但这些学者们奉行“不理睬﹑不接触﹑不反驳”的“三不政策”。直到2005年1月﹐方舟子和环保人士进行“应否敬畏自然”的论争﹐这批学者才又不约而同加入辩论。刘兵认为云南大学演讲是方舟子的转折点﹐“这样的发言将影响到这些代表社会良心的环保组织的发展。”

   “方舟子从来没有和我们做学术上的讨论﹐我们一直被方舟子作为政治上的对手。”田松说。通过“正”和“反”的简单二分﹐方舟子似乎永远站立在一个科学和维护科学的立场上。

   曾在《探索与争鸣》上发表《方舟子现象断想》系列文章的野鹤﹐也曾撰文认为方舟子“宣扬强科学主义﹐主张树立科学的绝对权威﹐竭力诋毁人文学界”。这一系列文章导致了《探索与争鸣》与方舟子的对簿公堂。

   多数情况下﹐方舟子表现得真理在握。“我刊登过几次在事实细节上的失误。”方舟子说。

   采访中绝大多数的学者则认为﹐方不止一次在打假中造成明显的错误﹐“比如‘新语丝’批评刘兵翻译水平拙劣的文章﹐里面的例句竟然不是刘兵本人写的﹐而是编造的。”田松说。而“新语丝”对前南开大学校长母国光院士和中科大郭光灿院士的打假﹐也被不少学者认为“打错了”。

   “方说﹐如果认为他的打假有误﹐可以向他提出申诉﹐事实上﹐也的确有人申诉过﹐但方舟子经常要加上批注﹐把对方继续丑化一番。比如他对汪丁丁就是这样。”田松说。

   方舟子对自己的形象相当维护。“因为‘新语丝’是同仁网站”﹐选择刊登怎样的文章带有很强的自主性﹐于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方舟子是“新语丝”上论战的最后胜利者。

   田松认为﹐很多时候方舟子实行着双重标准﹕在争论生物问题上要求对方专业﹐而在其他学科的问题上却忘了自己不是该专业的专家。这也导致一些网友评价他喜欢搞“出身论”。

   采访过程中﹐很多对方舟子有一定了解的学者表示不愿意接受采访。环保人士汪永晨只说一句话﹐“我不想对这个人做出任何评价。”

   特有的“修辞手法”

   即使是和方舟子发生过激烈争辩的学者也都认为﹐方舟子的存在有相当积极意义。薛涌这样评价他﹐“没有他﹐中国的学术腐败问题将严重得多。”

   但是﹐他的声誉正在滑落。

   他最为人诟病的是他的话语方式。“他告《探索与争鸣》﹐说野鹤损害他的名誉。可是方舟子以及新语丝上的文章﹐无论文风还是用词﹐你都能找到比野鹤更恶劣的。”田松说。

   曾有网友根据方的文章整理出《方舟子脏话语录﹕一个文化流氓是这样炼成的》﹐文章提出方经常使用的词语包括──“鼠辈”﹑“弱智”﹑“白痴”﹑“奴才”﹑“傻妞”﹑“妄人”“泼皮”﹑“反科学”﹑“伪科学”等等。

   方舟子强调﹐这样“读起来很爽﹐适合在网上传播”。但这样的语言风格常被人认为“语言暴力”和“文革遗风”。文化学者朱大可曾经这样评价﹕“方舟子用以阻止学术腐败的﹐其实是一种滥用的话语暴力﹐他的逻辑是‘以恶抗恶’以寻求所谓‘正义’﹐这种古怪的信念﹐支配了部分互联网公众的头脑。”

   “方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响应了人们纠正学术腐败的渴望﹐也迎合了暴力话语的流行趋势。这个趋势的特征就是文革话语在BBS上的大规模增殖和蔓延。”“这种话语方式是整个网络时代的选择。”朱大可断言。

   方舟子用他特有的“修辞方式”﹐“重建科学秩序”。现在﹐他的打击范围越来越广﹐他的动机﹐也常常被大家质疑。方舟子认为﹕“打假不可避免会得罪人﹐打得越多﹐得罪的人也就越多﹐至于利﹐那更是无利可图。”

   要英雄更要制度.

   这个通常被认为“偏执”的打假英雄无疑是当下中国的一个特殊现象。

   “我有一个信念﹐我比较认同侠客之道﹐因为制度不健全﹐需要有侠客出来拔刀相助。”方舟子说﹐他喜欢别人叫他“少侠”或者“大侠”。

   在中国的学术制度完善之前﹐个体英雄人物的出现﹐符合大家的期望。“但在一个法制社会﹐人们是不需要罗宾汉的。”刘兵说﹐“对英雄人物的依赖会妨碍有效机制的建立。这是更长远的危害。”

   刘兵写了一篇文章《学术打假与法治观念》﹐说明打假应该由独立的国家机构进行。“而方舟子打假﹐一个人充当警察﹑检察官和法官多种角色。打错了怎么办﹖”.

   按照刘兵的看法﹕方舟子当下的危险在于﹐个人的英雄主义行为没有受到纠错机制的约束﹐没有程序的保障﹐信息的认定和发布完全依赖于个人品格﹐而由于过分的情感介入和独特的语言方式﹐都可能逐渐引起人们的反感﹐导致权威性丧失。

   有批评者指出﹐从一开始﹐方舟子就打破了揭露者和裁判者之间的界限。他更应该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客观地告知。但也许过分单纯﹑也许把目的掩盖得很好的方舟子并不愿意做这样“四平八稳”的角色。事实上﹐越来越多人已经对他的打假方式表示不满。也有人期待方舟子能改变他的方式﹐以保证他的效用。朱大可曾经这样说﹐“在一个成熟有效的学术机制建立之前﹐中国无疑需要一大批更加理性﹑客观﹑公正的升级版方舟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4 15:00:42 | 只看该作者

方舟子被袭案告破

干不干学术,先不谈,他在新语丝上的蛮横和霸道是不是有目共睹的?他引起别人不快的起因排除被他打的人之外,更多的是旁观者对他这种品性的厌恶,对方我看还是客观点好,别这么执着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10-4 14:54:23 | 只看该作者

re:说山林没见识还真不错。“如果他想...

说山林没见识还真不错。

“如果他想通过打假,树立自己的学术地位那绝对不行”。方舟子早不干学术了,说这话不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3 10: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