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标题: 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打印本页]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5-12-3 21:28
标题: 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我自己也开始读RDI的书了,因为确实看到RDI中论述的一些问题和目标比较适合于我儿子目前的状况,而且也有不少资料,方法,除了书,DVD,网站,我还加入了一个 Yahoo Group,感觉很值得一试。尽管刚刚开始,但有点直觉的认识,供同行路人参考指正。



1) RDI讲的是做人的事

只不过是G博士拿来用在自闭儿身上了。其实RDI所论述的关于沟通的理论技巧,关于思维方式,人际关系等等,对我自己也是大开眼界,我自己何尝不是需要补这些课。也正是这些做人的技巧,能把一个人不仅锻炼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也会是一个幸福的人。

从一开始,G博士就提出了一个我认为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对自闭儿童的将来,没有很高的期望?”他把自己的RDI方法,列为第三代的自闭症训练方法,ABA,TEEACH则为第二代。RDI的目标是培养健全思想心智的人。我喜欢这个提法,因为我们也不应该作茧自缚,无论你的孩子现在出于那个康复阶段,我觉得只要一有机会,你就应该提高你的目标。要记住,我们不仅要孩子康复,也要让他们让他们成为独立的,成熟的,有价值的,有幸福生活的人。无论这对很多人来讲,似乎是天方夜谭,但我们应该有这种态度。态度决定人生。RDI是不是真的是一门法宝,我们的梦想是不是能够实现,我还真不知道。成事或许在天,做事全靠我们自己。



匆匆数笔,就此打住。希望各位‘同志们’一起努力。今后多交流体会,有些newsletter上的文章,我们也可以协作翻译出来,我也会将其他专栏中有关RDI的帖子贴到这里来,这样我们可以再开个讨论班。

不见不散。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5-12-3 21:34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我自己有些读‘网’笔记,其中关于RDI的主要是来自飞飞爸妈,他们用RDI已经很有点意思了。下面我转贴如下,前面的小标题是我自己加的。有了这么高水平的前辈,以后自己也得认真努力啊。



*******************************************



怎样理解RDI 训练方法?



[飞飞爸]



这几天在看RDI3.0的资料,对于RDI有更加总体的认识。首先RDI的基础是发展心理学关于儿童人际关系发展的理论。从RDI的资料看,Dr G吸收了大量关于儿童人际关系发展的研究成果,逐渐整合提出人际关系发展理论,并且最终细化为6级28个阶段共400多个功能和技能目标;其次,RDI认为自闭症儿童在人际关系发展的某个阶段而且往往是初级阶段就出现了障碍,导致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发育停滞;最后,基于这样的认识,RDI的治疗过程在于通过RDA评估得知孩子当前的发展级别然后通过一些活动提供机会给孩子重新学习人际关系发展的技巧。整个思路十分清晰。

而关于训练活动, RDI经历了从1.0提供了几百项具体活动建议,到2.0提供十几个活动框架(Framework)、2.1简化成4个框架,到3.0只强调“主题变化”,这个发展过程十分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的辩证逻辑味道,是一个不断归纳综合的过程,而归纳过后根据其方法进行推演又可以产生无穷无尽的变化。按照Dr G的说法,框架理论的变化,目的是为了使RDI更加User Friendly,而实际也确实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家长从1.0的学习掌握几百项活动的、为活动准备器材和环境,到2.0/2.1理解掌握一些活动框架,到3.0只需掌握一些主题变化的原则和方法,就可以在生活中挑选一些活动作为训练的材料,可操作性确实是不断地在提高,也使所谓的RDI Lifestyle的实现成为可能,了不起的Dr G,实在是太强了!

RDI网站Newsletters里面关于事件记忆(Episodic Memory)的系列介绍文章(Feature Article)很有参考价值,系列共有六篇文章,分别讲述了什么是事件记忆、如何协助孩子去编码事件记忆、如何协助孩子去回顾事件记忆、如何确认孩子确实形成了事件记忆以及如何协助孩子去预演事件记忆。





我们是10月下旬开始做一些RDI活动的,目前全家人在思想上都有了比较好的共识,在交流习惯上基本上可以做到RDI所要求的如夸张的表情、更丰富的肢体语言等。我们按照《儿童人际发展活动手册》的活动项目进行训练,书中建议说如果没有做RDA,确定不了精确的当前级别,则为避免忽略掉任何基础能力,可以从初级做起,于是我们从第一级第一阶段的活动项目开始,以下是我对活动1的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活动1题为“我的话很重要”,主要是用于加强儿童对沟通的注意力和对言语的关注,活动1的几项原则中,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对于“间接提示”的强调。

一段对话能够得以进行,依赖于双方有共同的注意力焦点,而对话双方都有集中注意力的义务。很多自闭症儿童对别人的话充耳不闻、缺乏目光对视,而家长往往会不断地重复说过的话、不断地追问“听到没有!”“看着我的眼睛!”之类的所谓“直接提示”来维持对话的进行(我们以前就常常是这样,直到心烦气燥,脾气开始不好,最后还是没办法!我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有这种体会!),如果没有理解错的话,这种做法可能称为“Over-compensation”过度代尝,就是说过分地替代孩子承担维持对话焦点的责任。这是什么意思?说得严重点,就是剥夺了孩子学习如何集中注意力的机会!

因此RDI建议使用夸张的语调、音量、语速、肢体语言等“间接提示”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种间接提示对于孩子而言是主动地转移注意力,和在直接提示下被动地转移注意力有很大的区别!而这种对交流方式的要求贯穿于所有RDI活动之中,甚至和其他一些要素合在一起被成为RDI生活方式(RDI LifeStyle)!

按书中的说法,初步的活动30个小时左右(两三周时间,每天2小时),孩子的注意力就会有明显的改善!我的体会是,此话不假,我们做的活动其实并不多,实际比较成功做到的只能说是活动1和2(活动2是假装失去声音的游戏,强迫用手势面部表情来进行表达,用于提高孩子对非语言交流的理解),但飞飞在这段时间的进步让我们十分振奋!建议大家不妨试试!

[leicolen]



我们刚开始对孩子进行RDI的训练,由于书还没收到,(已经去订了)我们现在只做了我的话很重要、我失去声音了,这两项活动,感觉是孩子的注意力比平时好了很多,比较会注意妈妈的表情了,而且在游戏中他所流露的那种快乐是无法形容的,眼神接触也好了很多,这在平时是比较少的,所以我想这是非常好的训练,但我在训练过程中也有一些疑问,我们没看过书,只能凭借其他家长的介绍和一些简单的介绍资料来做,感到做起来不规范,连续性也很差,我想问问您:1、象做我失去声音了这个游戏时,孩子有时候明白我的表情和动作,配合得就非常好,但有时候会不明白和有误解,这和我缺乏表演天赋有关吧,这时候该怎么继续呢,因为不能说话,是接着用表情和动作继续呢,还是有必要停下来用语言向他说明?(注:我的孩子日常沟通的语言已无问题)2、是每天持续用夸张的动作、表情、语气词和孩子说话,根据您的贴子来看,只是每天其中一段时间进行,我有一个想法:训练是否有必要融入生活中?就是说,在和孩子说话时经常用这种方式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呢?3、另外我有一点疑问: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会以夸张的语言动作来和孩子说话,当孩子和家人说话习惯于这种方式后,对外人平淡的话语方式、表情、动作会不会难以适应,而又出现无反应的现象呢?因为我的孩子在用ABA训练三年后,在家和在熟悉的环境中表现良好,对家人反应也还不错,但在学校对老师、对外人反应就很差,因为老师不会以ABA的理念来对他,提示、辅助都很少,总的感觉是对人的选择性非常强,所以我在想用RDI训练是否也会存在类似问题,我们该怎么预防这样的情况发生,你们在训练飞飞的过程中,他对外人的反应怎样?



[baiyunyoung]



leicolen,试下逐条回答你的问题吧:

先说问题3吧,

这个真是一针见血!直指问题的核心!

其实你所说的孩子在特定训练环境能做到一些事情,而在实际生活中无法灵活运用的问题正是促使Dr Gutstein创立RDI的初始原因。在《解开人际关系之谜》的序言中,DR Gutstein介绍他在开始RDI之前对于自闭症的治疗效果总是无法感到满意,孩子在“学会”了一些所谓“技能”后总是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这些孩子即使“功能”再高,总还是似乎欠缺一点什么,怀着这样的疑问,DR Gutstein整合大量关于感情和“心智”发展的研究成果,最后创立了RDI。可以说,RDI是直指自闭症的“核心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的,这也是我一开始就被RDI深深吸引的缘故!

飞飞是高功能的,或者说是轻度的自闭症,当我初看中山三院提供的那套结构化教材时,就感觉对于飞飞来说绝大多数活动都没有大问题,实际的评估结果也证实了我的想法,但是,我们还是明显感觉到飞飞有异与其他小朋友啊!怎么办?9月24日在邹教授课上介绍目前自闭症主要治疗方法的一节上,我捕捉到“人际关系发展疗法”这一词,当时甚至连“RDI”这几个字都没记清楚(邹教授的PPT里还没有正式把这一条列上,只是口头介绍了两句)。后来经过辗转搜索,先知道了RDIConnect.com这个网站,后来知道有这样两本书,本来都已经在亚马逊下单要买英文版的了,结果又让我找到繁体版!真是曲折啊!国内自闭症信息的真的是太有限了!

扯远了,回到leicolen的问题上来,从干预方法来看,RDI和ABA有本质的区别,ABA是用外在的强化物来教授行为方式的,而RDI则更多地利用行为动机的原理,巧妙地设计活动,创造一些能让孩子有机会产生进行某种活动的动机的环境,从而让孩子有机会学习一些“技能”,而这些技能也不是ABA所教授的具体的活动技能,而是“人际关系能力”方面的技能如“注意力”“情感协调”“经验分享”等等。

对于你的问题,我的想法是我相信RDI的训练不会有那种学了不懂用的问题,理由就是如上所述的第一RDI本来就是要解决这种问题的;第二实际训练方法也是与这个发展方向一直的;第三,飞飞的表现也是这样的,学会的技能明显持续地在整合提高,并应用于不同场合(请看我10月30日的日记)。

问题1,

我觉得没必要停下来用语言去解释,而是应该另选一些他有可能明白的动作去表演。我的理解是这项活动的关键点首先是在于引起孩子对肢体语言的注意、其次才是对一些常用肢体语言的理解,说话就失去意义了;你说你小孩对于能理解的表情和动作能配合得很好,我觉得可以以他目前能配合的活动为基础进行一些变化就可以了,不必执着于某个具体的动作。

问题2,

我觉得是有必要融入日常生活的,事实上我们现在已经形成这种习惯了;人数也越多越好,书中建议是孩子身边所有重要的人。

飞飞爸

附10月30日日记

今天带飞飞去二姨妈家跟表妹玩,我一直在观察,比起以前去到总是自己玩自己的情形,今天明显真正意义的“一起玩”的时间非常明显地增加了,除了玩风车和电子琴是明显的自我刺激行为外(虽然还是容易被这些东西吸引,但是也明显比以前容易转移他的注意力,风车和电子琴都很容易地被我取走,并且没有不合作的反应),决大多数时间都可以和表妹一起玩,整天时间都没有和表妹“闹矛盾”。

和表妹一起玩拼图的时候,我发现他们能够相互配合着把拼图完成,飞飞可以接受表妹的提示(表妹玩得比较熟了)去寻找和尝试各拼块是否拼对了,两个人看来还有商有量的,

典型的经验分享行为在几个活动中被我仔细地观察到了。我坐在沙发上,飞飞和表妹两个人合力用脚将我“踢”下去,我被“踢”下的时候故意做出夸张有趣的动作和表情,两个小家伙乐得很,一起躺在沙发上哈哈大笑,还一起乱蹬脚,这时候我看到飞飞和表妹有很好的目光接触,我相信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经验分享行为,他们在共同享受把我“踢”下去以及一起乱蹬脚的乐趣。

不过飞飞显然没有表妹那样享受把我“踢”下去这个游戏,时不时会走开,我则故意不让表妹把我“踢”下,并提示他找飞飞一起来,表妹当然醒目去叫飞飞,飞飞也不错,每次都会响应过来两人一起合力把我“踢”下,有时又一个拉一个踢的,每次成功把我“踢”下后,我都看到飞飞与表妹一起分享着那种兴奋。

晚上吃饭后,两个小家伙不知道怎么玩起互相抱来抱去的游戏,估计是表妹先去抱飞飞的,两人也是玩得乐呵呵的。首先,比起以前反感表妹对其进行身体接触的情况,飞飞明显已经能够理解这是一种有趣的游戏而没有去回避甚至象以前那样攻击表妹;更进一步的,我还听到飞飞多次主动邀请表妹继续这个游戏,他趴在沙发上,然后说“来!从后面抱住我!”表妹也照做,然后两个小家伙一起哈哈大笑,当中我观察到飞飞主动的注视表妹的双眼,明显地看出飞飞享受的是那种共同活动的兴奋,而不是某种非社交性质的刺激。

开始做RDI活动和记录以来,好像每天都看到飞飞在进步在变化,而今天让更加清楚得看到段时间的综合成果!



********************************************

怎样用夸张动作肢体语言加强游戏的情感深度?



[baiyunyoung]



开始RDI活动以来,我们都已经逐渐习惯了使用夸张表情、肢体语言,不再象开始时候那样觉得别扭,习惯成自然嘛!让我清楚地感觉到这种交流方式产生效果的是,近日发现飞飞的表达也开始象我们一样,变得夸张、有趣。飞飞对风扇还是有点迷恋,看到就要开,跟他说好冷啊,他会装着打抖的样子一字一顿地说“好~冷~啊~!”。玩打枪游戏也学会了喊着“啊!啊!”假装中枪倒地。CD里重复播放同一首曲子他会用那种语调说“又~是这首!”其他的表示感叹、特别是表示惊奇的语气词明显增多如“哎哟!”“你看!。。。”“噫~!(脏兮兮)”等,面部表情也丰富了许多,还初步学会了“扮鬼脸”。



我们运用RDI方法对飞飞的训练开始了3个星期。

这3个星期来,飞飞在游戏参与、互动、注视能力、说话的感情语调方面都有了进步,现在说话都基本会先取得我们的注意力,而且也会模仿我们使用一些语气词“啊”、“哦”等表示惊叹的语气,很是可爱。


















作者: chzkq    时间: 2005-12-4 08:40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很高兴冯斌开这个栏目,我也来加入吧。先贡献一点我抄录的RDI关于友谊的观点。



摘录:



许多人并不了解,建立一段友谊所需要的技巧是复杂而且相互连贯的,而令人遗憾的是,要获得这些技巧并没有任何捷径或是简单的方法。作者经过去芜存菁之后,将近25年来发展心理学针对友谊所做的研究结果归纳为10个技巧领域,这10个领域所囊括的特质是孩童及青少年所必须拥有的,以便能成功交到朋友并维持友谊。这些技巧一个接着一个连续发展,需要好几年来完成。这10个领域包括:享受乐趣、参照他人、双向互动、重修旧好、共同创作、团体意识、社交记忆、维持友谊、同伙结盟、接纳关怀。

享受乐趣:朋友一定是令人感到愉悦、兴奋的同伴。朋友会努力找寻方法,试图将他们的同伴与正面情绪拉上关系。这种关系的本质会随着发展阶段而改变,原本的“一起玩”关系会转换成“对话”关系,对话内容则包含了幽默、共同兴趣、情绪以及解决人际关系的方法。



参照他人:发展友谊关系中的孩童们,能够轻易利用他们的社交同伴的情绪、意见、行动来作为重要的参照点,决定他们的行为。刚开始阶段,“参照”只是利用社交同伴的即时情绪反应,作为自己下一步行动的基础,接着“参照”能力迅速发展,一旦发展到“内心”世界后,我们就要不停探索朋友及家人的内心想法。好朋友间会发展出一套心理上的“参照地图”,记录他们朋友的兴趣、喜欢的活动、优缺点等。



双向互动:朋友必须“尽本分”。当儿童学习成为一个对等的同伴,并且替他们社交场合维持共享的意义和乐趣时,这种双向互动、相互迁就的人际关系就开始了。到后来的阶段双向互动着重在相互欣赏及相互支持。好朋友们有时候会选择放弃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以便满足朋友某个强烈的渴望。



重修旧好:朋友必须有能力处理彼此意见不和的场面,讨论彼此的怨言及冲突,而不会对彼此的关系造成永久的伤害。要是修复技巧没有良好的发展,即使一段人际关系起步状况不错,也会迅速毁灭殆尽的。



共同创作:友谊的其中一项收益就是找到一种特殊的方法来分享彼此的感受和想法,进而获得乐趣,其他人可能无法欣赏我们的“内行”笑话,但有共同独特经验的好朋友们,每次会因这些笑话而笑得东倒西歪。



团体意识:作为朋友,表示你将自己视为大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不只是自己而已。友谊隐含了“团体意识”概念。



社交记忆:成功及振奋人心的经验,可以让人有往事共享感、命运共同感、并感受到这是对人际关系的投资。朋友们会一起记录点点滴滴有趣的、难过的及对自己影响很大的经验,这些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记忆会永远伴随着友谊。而且在面临困厄、或是久别重逢,这些记忆会再次燃起彼此间的友谊火炬。



维持友谊:好朋友会互相挂念,即使分隔两地也会定期保持联络,而这种联系不会有其他特定想做的事情或别有用心的企图。



同伙结盟:在遭遇困难的时候,朋友会相互依靠,成为重要的同盟伙伴。朋友们会相互保守秘密、相互挺身而出、彼此坦白忠诚。



接纳关怀:要是能在朋友面前轻松自在,就表示能感受别人喜欢他、接纳他、熟知他优缺点。吸引人之处、恼人的地方。当你完成了一项艰巨的挑战,你会期待朋友赏识你的成就给以祝贺和表达敬佩之意;反之,遭遇挫折和负面事件,也有同等重要的机会,因为朋友可以借此表达对你的支持,展现出他们的接纳、情感、关怀、担忧等。我们还可以向朋友寻求帮助、建议、安慰以及情感上的支持。



阅读以上描述,你可能会大吃一惊,因为友谊最根本的技巧,与课堂上或是社交团体所教授的典型“社交技巧”大相径庭。我们习惯将社交技巧视为言行举止的教导,诸如眼神的接触、等候、微笑、问有用的问题等类似行为。事实上这是因为有2种相当不一样的社交互动。一种称为“工具技巧”(上述我们贯长教导的),一种称为“人际关系技巧”。2种技巧同等重要。不过只有“人际关系技巧”才能让人有能力交朋友、培养亲密的人际关系。





kangqiMum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5-12-4 19:09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下面是美国一个RDI的Yahoo Group上的一个故事,讲他儿子终于用上了创可贴,她用的是陈述性语言(decleaeatively)而不是命令式(imperatively),这些我们也可以学的。



[pwhererer]

"我儿子杰米,6岁半,自闭症谱系,一点点语言能力,从来不能忍受创可贴,在进行了RDI训练后,他先学会了说儿语“boo-boo "(儿童语,可指“破了”,broken),然后他能过来要帮助。上个月他开始要求被亲一下,如果他说了‘boo-boo'后,这也很酷啊。

但昨天,他骑自行车摔了,膝盖上有个口子,他不久自己过来要我帮忙(因为流血了),而且还能容忍我给他涂了点药膏,再用上了创可贴!我一直跟他在一起,用陈述性语言告诉他:”创可贴对BOO-BOO有好处“,而不是用命令式的语言,如 “杰米,不可以拿下来”。几分钟后,他安定下来了,创可贴还在膝盖上。

后来,他手指着创可贴,说“这是BOO_BOO” 或“这里破了”之类的话,还让我亲一下,当然我乐于从命。

在晚上有几次他揭开创可贴看伤口,但很快又贴回去了,而不是把它拿掉,他也不再用手抓伤口了,这又是一大进步。第二天,我们给他换新的创可贴,一边跟他说,“创可贴对BOO-BOO有好处”,这次他跟我们一起说了。他再也不象过去那样恐慌了!




作者: leicolen    时间: 2005-12-5 10:25
标题: re:forget

forget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5-12-5 11:54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leicolen:



记得我们曾讨论过认知能力的问题,基于你提供的小然看到工人在墙上打洞,以为他们要把墙推翻,我们提到自闭症儿童有“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的特点,正好我在RDI网站上查论文时,看到他们收集的一篇论文好象能解释这个现象,如果你到Autism Research中查 “Joint Attention",里面有这么一篇文章 :<<自闭症和扩展视觉注意力的天生缺陷>>,摘自2003年的<<儿童心理及精神分析期刊>>,里面的结论是:自闭症儿童在观察过小物体后再观察小物体,或是在观察过大物体后再观察小物体时,他们观察的速度和精确度与正常孩子无异,但是在观察过小物体后,紧接着观察大物体时,自闭症孩子就遇到了常人没有的困难。

我觉得这可以解释他们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的缺陷,或者说他们很可能陷于细节之中,却不能脱身看见大图景。最近我也在想我儿子老师反馈回来的信息:他往往在老师讲完一个故事后,抓不住故事的大概。他可能对每个故事的细节都能了解和记忆,但这些细节如何构成一个连贯的故事,他们的思维在处理完小细节后,却无法顺利地转换到大图景中去。

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那么我在以后的讲故事中,或许可以在某些片段后,常常脱开脚本,将故事 前后经常呼应,将他的注意力尽量地拉回到故事的整体中,帮他多作从小细节到大图景的转换。以后可以试试。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5-12-5 21:41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与星同行:

我儿子还没有这么专注于细节之上,但对细节的记忆和兴趣还是常常会‘滞留’在他脑海里,所以在某个事件后,甚至在几天,十几天时间里,你仍然能听到他‘不厌其烦’地问同样一个细节问题。从上面的那篇论文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可以这样认为,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能力并不是说他们只能认识局部细节,而看不到事物的整体,他们也是可以认识事物的整体,认识到整体之间的联系的,但他们在情景切换时,尤其是从局部细节到整体把握时,他们会遇到困难。我过去曾在帖子中提到过一个心理学术语,叫 “情景转换困难”,用来描述那些对事物的变化把握不住的心理困难,看来,对于自闭儿童的问题,是他们在于从细节到整体转换的困难,往往让他们陷于拘泥于细节的泥潭里。

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或许可以在这方面多加注意。我想了个例子:比如你看见一栋大楼,有几个窗口摆着花,其它没有,那你就可以让孩子看那些摆花的窗口,让他数有几个,接着马上要他数没放花的窗口有多少,这样他就不得不把目光从摆花的窗口(局部细节),切换到大楼这个整体上。这只是个比喻,具体在生活中我们应该还能有很多机会的。如果你知道有专门的心理学方法,还望多介绍。

至于你提及的RDI书,我买的都是英文版,但不少网友从台湾买的中文版,可惜我没记下来,你或许可以搜索一些,或那位朋友给你指点一下。

至于这个网站,里面有些很好的东西,如 newletter,还有他们夫妇俩的chat,非常精彩,都是活生生的的理论和方法,这几天我正在赶紧阅读。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binfeng2000 重新编辑於 2005/12/06  16:00:49</font>
作者: baiyuyoung    时间: 2005-12-6 13:03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这个专题开得太好了!

很高兴有这么多家长一起讨论RDI,我们刚开始对孩子使用RDI没多久,很多东西还在摸索中,希望大家可以一起上路!

--飞飞爸
作者: baiyuyoung    时间: 2005-12-6 13:21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binfeng2000发表</b>。



至于这个网站,里面有些很好的东西,如 newletter,还有他们夫妇俩的chat,非常精彩,都是活生生的的理论和方法,这几天我正在赶紧阅读。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强烈推荐!<img src="images/icon_smile_approve.gif" border=0>

我现在看得最多的是NewsLetter,一篇一篇成专题,是对RDI的总结归纳,信息量很大,我是用“精读”的方式去阅读的,然后批注完给飞飞妈看的(没办法,她看到英语就怕,不是不可能看懂,自信心不足而已!<img src="images/icon_smile_blackeye.gif" border=0>)。

Chat Transcript是对话记录(Dr G亲自参加的!),通过整理后也分专题列出,我喜欢先对一些专题先有了总体的了解,再去看看人家对话中说什么,不然不知道人家谈话的背景,理解起来会比较费劲。

强烈建议大家去看看这个网站!

--飞飞爸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5-12-6 13:54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下面是飞飞爸关于事件记忆的笔记,读完之后意尤未尽,特偷来寄放在这里。以后学到事件记忆时,再温故知新。



[飞飞爸]



飞飞的事件记忆能力明显有缺陷。

这几天拍摄了不少飞飞的生活照,包括和妈妈做瑜珈、帮妈妈捶背、和表哥表姐打乒乓球、和几个表兄妹在树丛里玩、和几个表兄妹在广场里玩老鹰捉小鸡、和表妹一起泡浴缸。

晚上把相片输入电脑放给飞飞看,预料之中的事情发生了,飞飞明显关注的不是相片中的共同活动,和表哥表姐打乒乓球的几张相片,他看到的只是“球在这里欸!”;和表妹一起泡浴缸的几张,他看到的是“我在玩煲汤欸!”(当时带了一套煮饭玩具);玩老鹰捉小鸡的相片看来倒是还能说“在玩老鹰捉小鸡”但是当时游戏不怎么成功,飞飞可以体会兴奋,但是并不理解“老鹰”是很“厉害”的,当表妹装的“老鹰”要抓他的时候,飞飞变得很激动和暴躁,开始重复地说一些表示强烈不喜欢一个人的话“要把表妹的手割掉”“把表妹丢鱼缸里给鲨鱼吃掉,吃得肚子饱饱的!”状态相当不好;在树丛里玩虽然也能说对是在一起玩煮饭,但是当时的情况是,飞飞被地上一根塑料管吸引,一直往里面塞树叶,并没有注意共同的活动。

上面几个活动在记忆编码上基本上是失败的,飞飞对这些事件没有形成“事件记忆”

做瑜珈和捶背两个活动情况似乎要稍微好一些。特别是捶背,晚上飞飞想起要玩荡秋千,妈妈推托说好累,飞飞竟然会想到主动帮妈妈捶背,意思是捶完不累就可以和他玩荡秋千了,这是不是飞飞对当时捶背有事件记忆?是不是给他看过相片后产生了一定强化作用?心中强烈地希望是啊,可是事实上可能还是有点牵强,飞飞事件记忆能力的缺陷是明显的。

“事件记忆”是如此重要,RDI的有关论述里面有“Memories = Motivations”的说法;也有帖子引述Dr G对进行RDI活动而无效果的案例的评论是“(那些孩子)完全无法形成事件记忆”,心中很担心飞飞要是属于这种情况那就真的没救了!

突然强烈地感到,能否帮助飞飞建立“事件记忆”的能力,是一个关键点。很奇怪,当我在日记中写下“事件记忆是关键”这样一句话的时候,我发现这只是在RDI相关文章里面一个非常基本的论点而已,我反反复复看了多少遍,但是直到今天我才“突然强烈地感到”事件记忆的关键性,我想这也是我对事件记忆的理解在不断加深了。呵呵,主动地去看资料,一点一点地吸取知识,这是“渐悟”,突然有一刻好像很多东西一下子体会过来了,这是“顿悟”,呵呵,有意思有意思!

RDI强调“事件记忆”的重要性,并且提供了“如何协助进行事件编码”和“如何进行事件回放”的具体操作建议,在编码和回放中,强调编码更重要,在一篇讨论事件回放的文章中有这样个说法“一旦编码成功,则任何想得到的回放方法都会有效;如果编码不成功,则任何试图协助回放的工作都是徒劳”,道理说来也简单,如果根本没有“记住”,又哪来的“想起”呢?飞飞这几天拍下的照片可以大多数作废,捶背和做瑜珈的可以选几张有代表性的留下来,贵精不贵多!

至于事件编码,最基本的原理就是“聚焦(SpotLighting)”,在一个活动当中,挑选几个时间点,用夸张的表情、声调、音量、速度、停顿等方式,通过加强“对比度”的方法让关键的一刻在整个活动中明显地突出起来,从而达到编码记忆的作用。至此,关于“夸张表情”的理解又更进一步了,最开始接触RDI的时候,对于“夸张表情、肢体语言”基本上只是认为这是强调非言语沟通、间接提示,现在又加上了进行事件编码的功能了。

聚焦时间点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选择的基本依据是当前的训练目标,飞飞目前应该说还处于第一阶段,则焦点应该选择活动中能体现出“共同活动的乐趣”的兴奋一刻;日后发展到第二阶段则应该聚焦于孩子向你寻求参照以及获得参照的时刻,那是以后的事情了,先脚踏实地做好第一步打好基础再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所谓RDI活动,虽然飞飞好像有很大的进步,但是我还是不敢轻易加快步伐,这几天一个想法在我脑中不断重现“第一阶段就是要让孩子体会到一起玩才是好玩的”,这是我现在对第一阶段的理解,飞飞显然还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

Dr G一再强调RDI是马拉松而不是百米赛跑,我也不断地提醒自己和飞飞妈,不能急!现在我重新确定了未来几个月的需要做的是继续加强第一阶段的活动,目标和检验的标准是“飞飞是否能体会到一起玩才是好玩的”以及“飞飞是否能形成有效的事件记忆”。这两个标准都可以通过观察飞飞对相片的直接反应得到评价,我期待有一天,飞飞看这生活照的时候兴奋地说起“我和表哥在打乒乓球欸!”“我和表妹在……”“我和…在…”

RDI第一阶段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戒急戒躁!



飞飞爸








作者: baiyuyoung    时间: 2005-12-6 17:47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那两本书我在台湾四个网站上见到过

1,金石堂,http://www.kinstone.com.tw,我就在这买的

2,搜主义,http://www.soidea.com.tw

3,三民网络书店,http://www.sanmin.com.tw

4,久周文化出版社 http://www.jcpublishing.com.tw,就是这个出版社出版的

可以上去看看还有没有



飞飞爸
作者: leicolen    时间: 2005-12-7 09:17
标题: re:forget
forget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5-12-8 18:55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我自己先买了RDI书,但大本的英文书看起来实在累,又没整块的时间,所以现在是看 chat scripts 和 newsletter为主。有一个很快得到的体会,现在他们倡导的RDI越来越活,越来越结合生活经验。从另一个角度说,RDI给了我们一个理论上的框架和指引,开阔了我们的思想和眼界,使我们能对自己的训练方法,甚至于自己的思维方式都会有改变。

昨天我和儿子之间有三次‘交锋’,可以看看在认识了RDI之后,怎样能在原先的训练方法上更进一步。孔子说‘一日三省’,大概我昨天就做到了啊。



1)回家后的刻板语言

他每次放学回家,校车里下来后,从进楼道到家门口,总会有那么几句‘刻板语言’,明知故问地问几句同样的问题:门口亮几盏灯啊?现在是下午还是晚上啊?楼梯有几节啊?我想这是因为在学校里多少是流动变化的环境,到家里,他需要‘重新把握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次序感’,所以问些自己已经知道答案的东西,心里会感到舒坦。在他有主动语言之前,这种心理便表现为刻板行为,自己定了谁先进门,谁先脱鞋等等‘规矩’。

昨天他问的是我们到二楼短短的楼梯有几节,往常我尽量迁就他的这种心理需求,要么直接回答他,要么故意说错,但昨天我突然有个主意,我说,“one, two, three, 叽哩咕噜, one hundred”,他一下子笑了,马上转过来问“叽哩咕噜是什么意思?”,脸上满是笑意,探寻的目光紧跟过来。原来我只是想赶紧把儿子的刻板语言对付掉,也不会去多想,而现在我却可以至少在语言基础上更进了一步:我把他的情绪也带动起来了。从语言上的一问一答,进化到了语言,情绪,思维多方面的互动。

而且以后再遇到让我数数的刻板语言时,我还可以搬出来‘叽哩咕噜’,他一听就明白,旁人却听不明白。这就是我俩之间的“共享情感及事件记忆”,这也是朋友及亲人之间亲密关系的基础之一。



2) 电子琴噪音



现在他喜欢边吃饭边练琴。有时候刚打开电子琴时,喇叭里会发出电流噪音,儿子很怕,吓得躲在我后面。过去我先是直接就把琴关了,后来就假装拍拍喇叭,等噪音没了,也就混过去了。

这两天,又想了另一个主意。我儿子曾学老师警告的样子:‘我跟你说了,别吵了’(i tell you, be quiet),他和妹妹常常拉开调子,唱歌一样地念,起哄。所以在电子噪音响起来的时候,我把喇叭当成一个调皮蛋,指着数落:I tell you,be quiet.儿子一听这是他的话,又乐了。

这也是可以认为怎样将他自己的一段‘事件记忆’,进口到我自己这里来,从而成为了我们俩之间的一段亲密‘共享事件‘。



3) 爸爸不乖,丢垃圾桶里去



晚上上钢琴课回来,路边车位不好找,他偏偏指着左边要停到那里去,我一看,那里不能停,正好右边有空。就赶紧停好车。

所以儿子不乐意了,主要是时间太短了,我没时间给他介绍为什么那边不行,他就不高兴了,变着法找岔,夜里很冷,我忍不住喝责了他几句。好不容易到了家,一进门,他就向妈妈告状:“爸爸不乖,丢垃圾桶里去”。

这种情况下,要是硬顶,他路上积蓄的怒气马上会爆发,我可不想那样;另一种办法是,不理他,但已经是太晚了,我也不想拖时间。突然我心里一动,跟他说,你不是想把爸爸丢垃圾桶里吗?过来试试。

他就过来抱我的腿,当然抱不动,他妹妹在一边笑眯眯看着,显然也对造反有兴趣,我说,你也来吧。这两个小造反派一边一个,努力地想推翻现政权,当然是痴心妄想。不过,我儿子的对立情绪早已消失在嘻嘻哈哈的胡闹之中。

过了一会儿,我说,既然你们不能把我丢垃圾桶里,那就轮到我了,然后一手一个提起,丢进了卫生间,刷牙洗脸,准备睡觉。一个小小的危机就没了。



“一日三省”的体会是:无论是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或纠正行为问题,还有其他,都不要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要从孩子的整体考虑,要将孩子从意识上拉进来,在思维上,情绪上,动作上,语言上各方面都参与进来, engaged, 这样他学到的,是活生生的的能力,也是今后能正常地融入社会的基础。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binfeng2000 重新编辑於 2005/12/08  19:02:43</font>
作者: leicolen    时间: 2005-12-9 08:30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冯老师的贴真值得品味,让我大开眼界,看来,我的悟性还不够啊,希望冯老师多发rdi实践运用的贴,给我们多点儿启发啊!




作者: 黑眼睛    时间: 2005-12-9 10:41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太感谢各位了!昨日接到广州朋友的电话,从台湾买回的RDI书这几日可以给我寄回家了。冯先生在这里开这个帖,真的是雪中送炭,给我这等愚笨之人带来了太多太多启发!谢谢了!



雨时妈妈
作者: zouwen    时间: 2005-12-9 10:51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我现在是一边看书,一边读着冯先生、lauray、飞飞妈妈等各位关于RDI的贴子,同黑眼睛的感受一样,很受启发,收获不小。

非常感谢





带着儿子(98年4月3日出生),行进在重返意大利的路途中--

康康妈妈
作者: chzkq    时间: 2005-12-9 22:28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我现在跟zouwen一样哎。感谢!



另外我还发现我自己的一个错误观点:以为RDI只对高功能的孩子有效,对能力较低的孩子没用。最近偶尔用一点变化语调说话,也会吸引康淇的目光。努力学习吧!



kangqiMum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5-12-10 20:28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我刚翻译完了RDI通讯中的一篇 <<焦虑不安也是自闭症吗?>>的第一部分,先谈点自己的看法:

1) 之所以先选了这篇,是看到关于自闭症的焦虑心理,我们曾经也讨论过,所以很想看看RDI的意见。

2) G博士在文章中有很好的论述,他提到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要治好自闭症,那什么才是自闭症呢?他分为相关性和核心症状。如果我们仔细想一下我们每天在头脑里想的,其实都是些自闭症的相关症状,我们并没有从医学上的对自闭症的核心定义的高度来考虑.

3) 但这里,我也有不同的看法,尽管我同意和理解RDI把自闭症症状分为相关性和核心的两种,G博士也强调均衡考虑的态度。但这样的分法很容易引起误解,认为我们应该把治疗核心问题放在优先的位置上,我认为不妥。

这一点我很赞同楼上’与星同行‘的观点,或许RDI是剥掉自闭症最后一层壳的良方. 你可以用ABA解决行为问题, 用感觉统合解决OVERSENSITIVE和UNDERSENSITIVE的问题, 用TEACCH规范他的日常生活, 有温和的生物疗法解决他体内的生化问题, 用SLT/More than word等克服语言问题。

我宁愿把RDI看成是治疗自闭症方法金字塔上最顶级的一层,但自闭症低层方面出现的许多症状,也就是RDI讲的相关性症状,还是要靠现有的手段来治疗。在自闭症治疗的初级阶段,RDI所谓的相关性症状,依我个人看,却是比那些核心症状更重要的。

比如,对那些还没有主动目光交流的孩子,这可能是他语言发展障碍的绊脚石。你想想你自己说话的时候,话没出口,眼光先至。目光交流往往在语言交流之前,如果你眼睛不看人说话,或许你是自言自语,或是太忙了,或许你是成心跟人过不去。所以,这时候,RDI所谓的 “次要的相关性症状”,却应该收到最多的关注。

之所以这样讲,是我想指出,看起来RDI也不是一帖能包治百病的仙药。我决得他应该是金字塔上最高的一层,当自闭症孩子在克服了一些基本的困难后,我们可以用它来提高。比如我设想石头现在学习了RDI后,他会对人际关系,情感功能等等会有很好的提高,以后想晕几个美女,肯定会比同龄人出色。但如果你在美国,你孩子还没有主动语言能力,在你面前有两个选择:RDI治疗师或语言治疗师,我会推荐你找语言治疗师,因为语言治疗在美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了,有一套完整的教育训练职业体系,我们当然会认为这样的专家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尽快地掌握语言能力。而RDI还不过是一个新的,仍然没有得到广泛接受的一家之言。

我自己会跟着RDI走,是因为我儿子已经克服了基本语言,行为困难,离石头这个目标不远了。但RDI大概也不会适用于每一个自闭儿。我们家长应该实事求是,取长补短。



4) G博士很仗义地将这些资料开放,但我还是去信征求他的授权,希望网友们不要转载,尽管 老前辈Laurey过去已经有过他们的容许,我还是照规矩办事,同时我也想G博士毛遂自荐我们来给他办一个中文版,至少是中文版通讯。如果他们有回应,我们大家都可以一起干。他们的文章实在是“高”!

有些不明白的术语,在翻译中也注明了,希望高手指点。





********************************************



RDI newsletter 2005年4月



<<焦虑不安也是自闭症状吗?>> (第一部分)



这个星期,我们要来谈一下“什么是自闭症的相关症状(co-occuring conditions)” 与“什么是自闭症的核心症状” 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意义何在。



什么是自闭症的相关症状?



因为自己的自闭症,很多自闭症患者也有焦虑不安的心理症状,尽管焦虑心情本身不是自闭症的核心症状。就象患糖尿病的人也会出现焦虑,压抑,语言迟缓,肌肉运动困难等等。我们把这种伴随而生的症状,称为“自闭症的相关症状” ,以区别那些主要的核心症状。这些症状也是应该需要治疗的,但不会影响到核心症状的改善。



什么是自闭症的核心症状呢?



美国精神分析学会的诊断手册 (DSM  IV) 中写到:“自闭症的主要表现在社交互动和交流上的明显发展异常和缺陷,以及表现在明显地局限于某些固定重覆动作和兴趣” ,所以尽管相关症状也是经常在自闭症中看见的,但它们还不是核心症状。



为什么我们还是要重视呢?



即使所有的相关症状都得到了解决,但自闭症患者在核心认知能力,社交,交流及情感上的能力不足,仍然会限制即使是那些最高高功能的患者过上正常的生活. 从历史上看,过去我们都还是只治疗那些相关症状。我们在这里推荐的是一种均衡的观点,既要治疗那些相关性症状,又要用短期性的补救方法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同时也要着眼于解决那些将来会影响到他们生活品质的问题的长期打算。

为了把相关性症状从自闭症核心症状中区分开来,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单子,想想你认识的那些自闭症患者,看看那些能在他们身上看到:



常见相关性症状一览:



语言及语音困难:

1)        语言发展迟缓

2)        没有语言能力

3)         Apraxia (指不能有效地控制语音部分的肌肉,只能发出含糊不清的音)

4)        听觉系统失调(不能有效地理解处理听觉信息)

5)        说话咬字或漏字(注:word retrieval, 不知道翻译得对不对,待查)

6)        对刺激无反应(注:low motivation, 不知道翻译得对不对,待查)

7)        发音混淆

8)        非语音的各种发声

9)        Echolalia (机械地,无意义地重覆别人的话) 以及延迟性 Echolalia (注,不是当场鹦鹉学舌,而是过一段时间才原封不动地学舌)



感统-肌肉困难:



1)        过度敏感,即皮肤触觉的过度抵触

2)        对某些声,光的过分反应

3)        对某些质感的极度反感

4)        感统失调

5)        身体平衡能力

6)        精细动作

7)        大动作

8)        运动能力

9)        斜视



情感控制困难:



1)        两极性格分裂症

2)        常见焦虑症,恐慌症

3)        神经强迫功能症

4)        精神压抑

5)        对任何事都反抗的抗拒症

6)        暴力及危险行为



其他脑神经类方面的困难:



1)        多动症及注意力不能保持集中

2)        Tourette症状(指身体某部分会常常控制不住地抽筋)

3)        中风抽筋

4)        反复拍手

5)        刻板重覆动作



生理饮食方面的困难:



1)        一般性及对环境的过敏

2)        食物过敏及特别敏感

3)        营养不良

4)        挑食



其他症状及缺陷:



1)        多度紧张,多动或者多度的安静,无反应

2)        特殊才能(如绘画,数学,记忆)

3)        对玩具兴趣狭窄

4)        坚持将物体按表面特性归类

5)        重覆刻板行为

6)        自伤行为

7)        不停地快速转圈

8)        玩手不停

9)        踮着脚趾头走路



尽管以上这些现象常常在自闭症患者身上可以看到,但不是普遍性的。事实上,即使他没有上述症状,即使他是所谓的‘高功能’ ,他的生活仍会由于自闭症而收到很大的限制。在这些相关性症状需要得到治疗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不能去忽视了对那些主要核心症状的治疗。就象是对糖尿病孩子你必须要治疗糖尿病,自闭症孩子也需要去治自闭症本身。



我相信在自闭症谱系中的孩子,和其他人一样都拥有享受幸福,快乐及高品质生活的天佑人权。如果我们只去治疗那些“相关性症状” ,或者只是接受一种短期思维的“危机管理” 般的生活方式 (注:作者指的是家长老师的训练目的只是为了达到短期目标,如开口讲话,上课不讲话等等,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象救火一样把火扑灭就完事了) ,那么我们就会失去一个巨大的机会,能让自闭症谱系患者有一个积极的长期的人生转变。



在下期的通讯中,我们接着谈焦虑在自闭症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以及进一步地探讨自闭症的特点及我们任何去克服这些困难。






作者: 方静    时间: 2005-12-11 00:05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BINFENG:

     你已经学到家了。我们都在抓紧学习,到时再和你切磋。

    你明年回来的时候,希望在谈恋爱方面教石头几招,不过忘了问你,你在恋爱方面的技术水平如何??哈哈!!






作者: 李芳    时间: 2005-12-11 23:00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我最近也一直在看中文版的RDI的书,尤其是《解开自闭症之迷》,给我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改变了我观察孩子的角度。非常感谢冯老师开了这个帖子,把RDI的最新资料告诉我们大家,辛苦了。



《解开自闭症之迷》一书提出的一个针对语言的概念,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纠正了我的错误观念,在此转摘,与大家分享。



一般人比较难以接受的概念是,一旦语言能力的发展在经验分享的环境之外产生(不是用来分享的语言),可能会成为孩子的主要障碍,甚至造成将来发展过程中悲惨的结果。心理学研究显示,人类学会沟通的过程,有七成是习自非语言的讯息。许多自闭儿有先天的语言障碍,不过并非所有都是,其实,自闭儿非语言的先天缺陷,比语言障碍做造成的不良影响更加严重。如果跳离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所学到的语言,只会成为不当的工具,更阻碍孩子学习观察他人的情绪反应。此外,要是孩子使用语言时,不会使用适当的情绪或语调来表达,只会被旁人视为怪人。



如果语言远使用不当,语言非但作为无法分享喜悦,共同调控的工具,更可能成为混乱的来源。例如,有个新来的病童马克,一天,他迟到了,但他还是兴冲冲跑进他的小组,他记得要和组内先到的打招呼,接着,他漫无目的地说:“我把烤蛋糕的所有材料都带来了”,接着他开始打开他的购物袋,丝毫没有注意到治疗师和其他同伴的惊讶反应,因为他事先没有给大家说烤蛋糕之事。所以接下来是可以预料的混乱,同伴们告诉马克,他们一点也不想烤蛋糕,在马克没来之前,大家正在玩一个好玩的游戏,马克对这一点丝毫没有注意到。



缺乏经验分享意愿的语言使用,可能会造成令人厌恶的效果。如一个具备优越语言能力的阿斯伯格儿童,不断用重复的问题轰炸你,完全不看你有没有不耐烦,可能会让你无法忍受,相信很多人碰到过这种情况。



当语言发展到这种异常的地步,这种症状尤其出现在具备过度语言能力的阿斯伯格儿童,我们必须花很大的工夫说服患者,家长或老师。让他们知道,孩子的这种“天赋”可能是一种诅咒;如果我们要一起把孩子治好,一定要开始限制孩子的语言使用,积极减少孩子在不恰当的时机滥用语言的频率。因为自闭症孩子不会注意周遭他人的脸部表情,如果是正常孩子,应该只需透过观察大人的表情、音调或姿势,便可达成沟通效果。





有先天语言障碍的病童,只要能够学会经验分享互动所需要的语言,比具备过度语言能力的阿斯伯格病童要容易治疗成功。在自闭症的社群中,大部分的家长及治疗师将较高的语言能力等同于高功能,由此得出阿斯伯格症群是比自闭症较轻微的诊断结果。然而,在人际发展的范畴中,语言技巧并不是等于成功,社会参照及接受成人指导的意愿才等于成功。前面的kangqiMum担心RDI对能力低的孩子没用,现在没必要有这个顾虑了吧。



我们所做的语言训练,必须在真实的情感分享及社会参照的情况下发生。而对正常孩子来说,语言能力的成长,是由于他们想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而刺激发展出来的,所以,语言能力是自然而然在经验分享互动的环境下发展而成。但对于自闭症来说,语言能力的发展只会阻碍,而非增强其经验分享互动的能力(这是针对没有经验分享阶段的语言而言,一旦具备分享能力,语言才会变得有用)。



而经验分享互动的能力在正常孩子头一年中所花的几千个小时,都是用来参照父母的举动,或是用来发现共同注意的喜悦,从躺着到走着去探索物体世界时,这段时间透过这种喜悦的社交刺激,正常孩子经验分享已经是最成熟的。而对自闭症孩子来说,这种分享经验太少,对物体世界的发现,成了他们发展经验分享互动的阻碍,因为他们无法正常地参照父母的表情举止,来取得事物的意义或加强印象,或将注意力在大人与新发现的物体之间转移。缺少这层共享的回应,孩子也就没有将他们的发现与搭档分享的理由,也就无法驱使自己去发展相互注意力的能力。光是这一点,研究者发现,就可以从其他发育迟缓的孩子中,诊断出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自闭症儿童。



一旦无法发展出相互注意力,就会导致很惨的结果,无法针对他人主观的印象或认知,发展自己的独特反映。



尽管年龄和能力上有太大的差异,绝大多数自闭儿缺乏第一级经验分享能力。尤其遇到年龄较大,具有语言能力、智力以及足够的社交知识游戏,并且懂得轮流规则的孩子是,这个阶段很容易被忽略。这是个致命的错误,因为所有的工作都以第一级经验分享为基础,它建立起父母作为孩子情感信息与参照中心的主导地位,并引入社会参照这是一项对孩子日后的人际发展至关重要的能力。所以不分年龄大小,每个孩子都必须在父母的耐心指导下重新开始,学习参照他人,以获得信息、肯定与引导。



我想在没有看RDI之前,我的想法会和冯老师一样,对于没有主动语言的孩子来说,肯定首先做的是语言训练。但现在不会,不仅仅是因为RDI,也是很久以来,有很多现象一直无法找到答案,现在似乎有了方向,如:也在情景中教了“我看见了。。。”,但他从来不会主动找你来说;也看见一些功能高的孩子,只要是他的事每一件都会跟你狡辩,但从来不会关注他的事之外的人或事,还不如不会说话的孩子感觉正常。



所以,再次给自己强调一遍,在人际发展的范畴中,语言技巧并不是等于成功,社会参照及接受成人指导的意愿才等于成功。






作者: 东南风    时间: 2005-12-12 10:00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回李芳转贴,一个典型的例子:

儿子最近看了《海底总动员》,里面有一句台词“嗨,垃圾天使”,是用很甜美的语调发出来的,儿子很喜欢这句话,于是,不管什么场合,只要他想起来了,他就会模仿出这种语调对人说“嗨!垃圾天使”,我反复告诫他不要对小朋友说这句话,因为我知道他不会向小朋友解释自己看了《海底总动员》。那次他对两个小朋友玩这句话,别人觉得莫名其妙,其中一个小朋友对另一个说:“他骂你是‘垃圾天使’”。

最近迷上了人体器官知识,尤其关于大肠,小肠,吃饭的时候经常会反复问食物到小肠会变成什么,到大肠会变成什么。那一次带他和朋友们一起去吃火锅,他又去和他旁边的阿姨说同样的话题,还向大家问了四五次为什么火锅会分成两半。

逛街,逛商场等等场合,如果遇到离他近的小朋友,不管认识不认识,他都会去对别人说“你几岁了,我六岁了,我都掉牙了。”如果别人比他个矮,他就会去靠着别人比高,并且说“我比你高”不认识的小朋友他就会在别人面前用手指着别人问“他是***吗(往往是他班上一位同学的名字)?”说这些的时候他从来不管别人的反应。




作者: zc    时间: 2005-12-12 12: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icolen    时间: 2005-12-12 12:51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不会主动注意别人的反应,只管自已说,这几乎是所有自闭儿和AS儿童的共性,话多的表现尤其明显,我儿子也有这样的情况,在最近一段时间,他比较注意妈妈的脸色和眼神,当我表现出不同意或烦燥的表情时,他都会意识到,有时还会用眼神来询问是否可以做一件事,这可能和近期rdi游戏有关系,但有一点我很疑惑,到了外面,到了学校,他这些能力好象消失了一般,别说主动去看别人,就连别人(老师)问到他问题,他都可以好象没听到,完全不理别人,因为我们不可能要求外面每一个人和孩子做RDI的游戏,对这个问题,怎样让孩子对所有的人都能有眼神注意和主动注视,我还没看明白,找程度相同的人来互动,因为还没到那个阶段,只有先把疑问放在心里了,希望RDI的训练到一定阶段时能水到渠成地解决这个问题。




作者: 李芳    时间: 2005-12-12 22:25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谢谢大雪无痕的纠正,还有ZC的挂虑。



leicolen的疑惑,我也同样有,我这里收集了一篇前辈lauray关于RDI的训练心得,看看对你有无帮助?



从去年 4月起开始带有自闭倾向/或在这个光谱里)的儿子作RDI,断断续续已十来个月了. 进步有一些, 但步子还是太慢.最近, 刚给儿子重新评估了一次.总算有了点儿体会了.



练了10个来月, 才升上了一个半台阶(从第一个阶段, 现在是第二个和第三个阶段的中间, 共有24个阶段).

儿子6 岁, 是属于边缘状态的孩子, 功能比较高. 从一开始, 我不太信服治疗师给他定下的需从第一阶段开始的论段. (总觉得他第二(参照别人的表情来决定下一步行动),第三(与别人同步或互补行动)阶段也有不少能力了). 所以, 一开始, 我没有把目标定牢在每一个次级小功能上,而是拢统地带着儿子玩.



刚开始时, 是带儿子做书上的游戏.第一次做, 就听儿子似乎 是第一次说: 这样真好玩!(过去, 很少听他发表感想,别说的都是些个人要求之类),大受鼓舞. 由于这些游戏都是一个人玩意思不大, 而要与第二个人玩才有趣, 所以, 儿子有段时间天天都要主动要求我跟他玩’豆包椅’游戏. 这样一来, 他对别人(我)的依赖和兴趣也就增加了不少.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来了. 第一阶段是训练孩子与别人分享愉快的心情. 着重观查孩子能否在活动开始前, 中间暂停期, 活动过后,能否主动用目光,来与我交流. (我曾经十分羡慕别的两岁多的女孩子就有的与妈妈的那种会心的目光交错和微笑----那是儿子唱错了歌时, 旁边小朋友与妈妈的交流).

由于过于依赖书上菜谱似的游戏项目, (再多, 一个阶段的游戏也就那么20来个), 天天玩, 周周玩, 月月玩… 儿子的技巧越来越熟, 常常要求发起并操纵我们的活动内容, 而目光却从2个月后越来越找不到了. 后来, 我们还是从秋天起依靠了一个远程的治疗师, 每3-4 周寄一盘录像带或光碟(其中每盘录有4-6个我们活动的内容)让她作点评. 从那以后, 我们的活动才又上了正轨. 每1-2周, 她要求我们每次定一个小的次级功能目标, 围绕它来展开活动.

我们从第一阶段重新做起, 每种活动不多重复做, 如果重复也要加入新的方法(加入新的不确定因素,如动作快, 慢,进行, 停顿, 持疑, 要出人意料 ---productive uncertainty 让孩子有新鲜感, 从而产生兴趣和对社交伙伴了解的动机和愿望---当然,不能吓着孩子, 让他们对人恐惧).



而看录象和编缉的过程, 也是我们发现问题的过程. 从去年初起, Dr. G.就有倾向多让家长做活的

生活性内容(从刷牙, 叠被, 洗衣(叠衣,分衣),走路, 开车, 到其他生活必须的项目, 只要将你的训练功能记在心里,多加些不确定性的因素在里面就成) . 所以, 我们的治疗师也要求我们多做生活性的活动.不过, 说得容易,做起来就不一定了. 我至今做得最容易的, 还是照本宣科的’菜谱’游戏.



我们的治疗师不在本地,不易获得直接的帮助. 几家亚洲人(华人为主) 联合起来也成立了个小组.每月定期聚会, 交流分享自己所录的内容和治疗师的反馈意见, 倒也增加了彼此之间的社交机会.

其中, 有的家庭十分善于做生活性的活动, 而我这里则相反. 总觉得生活中的事多变数, 不易把握.

事先也不知如何设计.一次, 老公为哄儿子吃饭, 想利用它作个活动. 他使出混身解术,一会儿拿着勺子做飞机状,飞行一圈后才喂进儿子嘴里, 一会儿把饭往儿子鼻子里递, 一会儿用两把勺子同伸进儿子嘴里…..花了一个半小时, 才吃完这顿饭. 第二天再用, 已变不出招来了J. 治疗师听了, 直笑我们把很简单的事给弄复杂化了.

这10来个月的活动做下来, 觉得其实也是主要在训练我们当家长的. 在这个圈呆了一阵子后,我们更相信孤独症有其遗传因素. 在陪养孩子的过程中, 我们会发现自身的某些偏好,局限性其实都有些影子. 本来这就是个’光谱’, 记得去年美国有篇文章把自闭症归类于男性思维的极至,想来也有道理.

一次聚会, 我们的治疗师说她还想雇些大学生当助手, 几个家长就戏言, 面试时别找逻辑思维太好的学生.



虽说磕磕碰碰地做了近一年, 我们只比原地踏步稍好一点, 但儿子的变化却是已有不少了.当然, 随着年龄的增长, 孩子也会有一定的进步. 所以是否能全部归结为RDI,本也不好说.





先是社交欲望从去年秋天起增大了. 记得去年儿子过5岁生日前, 我问他想不想请别的小朋友来家里开生日聚会. 他的回答是, 我只要爸爸妈妈和生日蛋糕.上个月过6岁生日前再问他, 他给我数了好几个学校小朋友的名字. (一个已做到阶段8的资深孩子家长说,一般阶段1掌握好后,社交兴趣就会明显增大, 前两天我碰上另一个已做到阶段3的孩子,他的妈妈也说儿子的社交兴趣大了).

一开始,是我把他哄出去与邻家的孩子有了接触. 后来, 去年10月份后, 从家里听到屋外孩子的喧闹声就想往外跑. 我那时真感觉不错.幻想着照这个方向发展下去,儿子的社交问题, 应该不成问题了. 终于有一天, 我目睹另两个孩子在一起用英文喊着儿子的名字玩儿(里面有嘲笑的意思),而儿子似有察觉, 但不知所措. 随后的一个星期, 儿子听到外面孩子的声音, 不再吵着往外跑了. 我明白, 光有欲望还是不够的. 只能希望我们能快点做到更高级的阶段8以后来弥补他社交技能的不足了(RDI 阶段8时才引入二同龄人社交内容, 而且是在相同级别的特姝孩子之间进行).

尽管如此,现在, 他经常抱怨没小朋友玩. 以至于来访的爷爷笑称, 你说他孤独症, 可现在他却抱怨没人玩, 觉得孤独.

再有, 就是语言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据有的走在前面的家长说,掌握阶段3的功能后孩子的语言会有明显进步.)我们还没真的多做阶段性3的活动, 也许要归功于学校的教育, 使儿子的母语, 从中文慢慢变成了英文. 不过, 儿子原来的代词难点也在去年有了很大长进.而且, 我记得在参加去年RDI家长培训回家的路上, 儿子还在重复地说着一些只有他才感兴趣的话.不知从何时起,似乎少多了.



一同从阶段1前进的几个家庭, 其实也是苦乐掺半. 我们算是在中间一些的. 有的家庭还没突破阶段一. (一般都要半年以上, 我们花了9个月, 有的要1年以上.听说G博士在他今年夏天即将出版的新书要把它分解成更小的几个步骤.说实在话, 花很多时间, 劳而无功, 会让家长们灰心丧气的)但继续做下去,也都有希望.

G 博士说没语言的要比高功能(有语言的)易于训练,高智商的孩子未必比低智商的快.因为RDI更注重非语言交流,而有语言的反而会阻碍非语言的训练进程.但当家长实际做时, 又会对这个说法产生怀疑. RDI与floor time(地板时光法)法不同的是要让大人带领孩子玩. 要维持一种’师—徒’ 的关系.我们发现似乎不少高功能的孩子更爱有较强的控制欲(我儿子不同, 先后两个治疗师都说他控制欲不强, 易于引领).当孩子我行我素,或争吵不休时, 一般采用’停止活动’---停下来,什么都不做,等着他回到’轨道’上来的方法. (孩子如果喜欢上了这类活动, 会觉得停下什么都不干, 是个损失, 最终会跟从的.)----据说, 首先要解决’师徒’ 关系.

孩子的某些其他因素也回产生一定影响.如第一阶段需让孩子产生愉悦的心情. 如孩子对很多事都兴趣缺缺, 就不易调动他的情感分享. 儿子虽相对感情较丰富, 但多动,一但情绪上来了就自得其乐,又跑又跳,忘乎所以, 哪还顾得上与别人交流眼神?所以多动症的孩子也会进步慢些.

比较而言, 我觉得,那些既有一些兴趣爱好, 又安静点儿的孩子, 会进步快些.












作者: leicolen    时间: 2005-12-13 10:10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谢谢李芳,再重读lauray关于RDI的这一段训练心得,确实又有新的体会,可能我儿子就是里面所提到的“一但情绪上来了就自得其乐,又跑又跳,忘乎所以, 哪还顾得上与别人交流眼神?”这一类型的孩子。看来的确要重视第一阶段的训练,不要轻易地往前走。

在lauray前辈的这一段话中,还提到‘每1-2周, 她要求我们每次定一个小的次级功能目标, 围绕它来展开活动.

我们从第一阶段重新做起, 每种活动不多重复做,’

对每一阶段,制定一个次级功能目标,围绕它来展开活动,我感觉可能这就是我们做得不完善的地方,但这个次级目标如何确定,希望大家讨论一下:以第一级第一阶段为例

我的想法:1、按RDI书上,该阶段孩子应学会

1)与成人面对在的情绪分享是孩子注意力的中心

2)孩子被成人的眼神或温柔的话言安抚

3)孩子很容易受到成人面部表情与语调的影响

以这3个要求来做为次级目标,每1-2周选其中之一为重点

2、按RDI评估的要求来制定次级目标

1)做眼神接觸、對你微笑、邀請你分享刺激和喜悅。

2)在溝通前獲得你的注意。

3)當你溝通時,注意你的臉部表情與言語。

4)在簡單扮演遊戲中,喜歡你所嘗試的行動。

5)當你表現嬉鬧時,分享刺激感。

6)用正面的態度做溝通,邀請你參與聯合的活動。

7)做適當的溝通以停止或暫停聯合的活動。

8)在共同活動暫停時,表達他興奮得預期感。

9)在聯合活動中轉移目光,將焦點維持在兩個不同的社交同伴上。



根据lauray这一段话,应该是以这9项来制定具体的上目标,进行更细的训练,我们目前是按这个来做的,但感觉还是比较慢。



3、隐约记得lauray曾提到RDI后来又把每阶段细分了,因为我的书是台湾的,可能是1.0版的,不知道后来的变化,也许用更细的目标在操作上和孩子的理解上都有好处,希望知道的家长能上来交流交流。






作者: panhj    时间: 2005-12-13 11:48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leicolen提到的问题在飞飞的身上也表现得比较突出,我们做了两个多月的RDI活动,现在飞飞和我们父母之间的活动中可以表现得相当不错,目光的追随,共享的兴奋都相当不错,在参照方面也表现得不错,我们可以比较成功地用眼神和动作指示飞飞做或不能做某件事情,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部分功能在和父母进行活动时应该说已经没太大的障碍了;

但是当面对稍微疏一点的人时,表现就要差一些了,如和几个老表一起玩时,我就觉得很看当时的“状态”了,如果一起玩的是他比较熟悉的东西的话,他可以表现的比较好(包括和同伴的情绪分享和语言交流),如果玩的东西不是很熟悉的话,飞飞就可能开始关注一些沉谜物了;

虽然训练发展出来的能力明显需要“泛化”,但是总体上来说,飞飞这段时间以来的进步让我们感到十分鼓舞!我更愿意接受“泛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不可解决的固有“问题”。



一般我们能想到帮助“泛化”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下去使用学到的技能,而即使是这样的方法,RDI也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建议--挑选发展水平相当的玩伴。这里面有他的道理,没有仔细研究和思考未必能想得到。RDI的人际发展理论认为参与“互动”的双方对于维持互动的进行负有同样的责任。象我们家长这样熟悉了解孩子情况的人很可能在互动的过程中过多地承担了维持“互动”的责任(从而剥夺了孩子学习互动的机会);而与其它发展水平较高的小朋友在一起则容易“掉队”,因此最合适的是挑选发展水平相当的小朋友作为玩伴。我能体会到这样一个建议并不是Dr G拍拍脑袋说出来的,你看象在何时什么阶段引入玩伴比较合适这样具体的问题RDI也有自己的看法,你可以感受到背后是有相当的研究与实践作为基础的!





我好像没有看过RDI专门针对泛化的说明的文章,不过就我目前的理解,RDI至少还有以下两种理念和做法对于泛化有重要作用:

1,在活动中不断地引入变化。

关于活动的变化,RDI有称为“Framework”的方法,就是用以指导“如何按照当前训练目标的需要对活动进行变化”的,Framework的初衷是用于组织和简化活动的,但是我认为Framework强调变化的理念对于功能的“泛化”同样有重要的作用。我的体会是在一个有趣的活动还没有开始变得刻板之前就应该变了,例如飞飞喜欢玩荡秋千(我们用被子把他荡出去),当飞飞开始地要求我们必须数到十才可以把他荡出去时我就觉得飞飞关注的可能是刻板的程序了,于是我们开始随即数、倒数、用英语数、不数等各种变化。

2,强调“事件记忆”的重要性。

RDI认为“事件记忆”是自闭症的“核心缺陷”之一,事件记忆是自我参照能力和形成行为动机的重要基础,我们知道RDI第二阶段是“参照”能力,而参照能力又有“社会参照”和“自我参照”之分,我想“自我参照”是使通过“训练”得到的能力得以“泛化”到实际生活中去的重要环节;而行为动机更是我们家长们渴望的东西啊,想想要是孩子存在渴望交流的动机,我们还怕他们学的东西不会用吗?恐怕我们不用教他们这么技能他们也能自己学会!(呵呵,废话!那就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了!)





我喜欢“水到渠成”这个说法,这很好地说明了自闭症的治疗是“急不得”的,但是我想我们在水到之前也不并是空等,也不是毫无目的胡乱做一些训练,RDI提供了一套人际发展轨迹的体系,提供了一套关于培养发展这些能力的方法,我觉得对我们家长来说是十分有参考价值的。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5/12/13  12:03:05</font>
作者: panhj    时间: 2005-12-13 12:13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如果还没有outdate的话,目前RDI对阶段一的功能和技能定义应该是:

F1        找寻面对面的凝视来强化快乐和兴奋,疏解担忧并注意于教练的沟通交流。

F1A        在愉悦的活动中分享兴奋的凝视。

F1B        发起面部的凝视,特别地分享愉悦的面部表情。

F1C        在愉悦的分享活动中的暂停期间,发起兴奋的面部凝视。

F1D        在一个互相兴奋的活动中和活动后,当你暂停时,沟通表达期待性的兴奋(身体转向你,且脸也朝向你)长达20秒。

F1E        就在开始分享活动(过去做过的,曾经是愉快的)开始前, 发起兴奋的情感分享。

F1F        当担忧,哀伤时,用面部凝视来疏解情绪

S1A        沟通方向:当教练显示出语言交流和/或非语言交流意图时,用清晰的凝视转换,而后跟着持续的视觉注意。保持视觉注意直到教练完成沟通。

S1B        与2个伙伴间的凝视转换:在愉悦的活动中,在两个大人间来回转换凝视以同他们进行情绪分享

S1C        预期方向:在简短的暂停 和犹豫不决中,转换凝视和保吃聚焦于教练的脸上,以便预期活动的开始或进程。

S1D        简单的角色参与:以一个与教练的动作同步的方式,记住且成功地扮演角色动作(如,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S1E        邀请交互作用:以一种正性的方式来沟通以发起和/或继续愉悦的活动。用他/她正性的面部表情做一种主要的邀请。

S1F        正性的坚持:当教练不立即以一种或其他方式来回应他/或她的交流邀请时,用正性的坚持,恳求邀请来交流。

S1G        提供快乐:采取特殊行动来强化教练的快乐,(如,戴上面具,扮鬼脸和傻傻的声音)。观察教练对他/她的情绪反应。坚持用行动来使教练增强愉悦感。

S1H        转换凝视来安抚:当适度地不适时,转换凝视到教练的脸上来寻求安慰。



引用leicolen:

在lauray前辈的这一段话中,还提到‘每1-2周, 她要求我们每次定一个小的次级功能目标, 围绕它来展开活动.

我们从第一阶段重新做起, 每种活动不多重复做,’



这个很有用,对实作很有参考价值,谢谢leicolen的信息。



引用leicolen:

看来的确要重视第一阶段的训练,不要轻易地往前走



同感同感!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5/12/13  12:19:53</font>
作者: leicolen    时间: 2005-12-15 09:14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同意泛化这个看法,虽然RDI没有明确提出泛化这个概念,但其实在训练的阶段中融入了这一点,其实就象ABA中对各个技能的要求,是要反复练习,并且换人、换地点、换环境、换物品...这样反复进行泛化,但对于眼神接触、社会参照这些方面我们却很少这样去做过,或是做得不自然、不到位,又想象孩子能在一夜之间突然善于社交了(康复了)这可能本身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吧,我的感觉是:要用当初学习ABA的那种精神和方法去把RDI融入生活中,说句惭愧的话,当年用ABA是一年半以后才觉得上了路了,能够应对孩子的各种情形了,我想,对于RDI的学习我还是一个十足的‘新手’孩子是,我们也是<img src="images/icon_smile_blush.gif" border=0>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5-12-15 19:10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碰巧在美国国家卫生健康研究院里找到一篇论文,很有斩获,特地翻译处理,我觉得有一下几点:

1) 从理论上一定程度支持了RDI的合理性,因为RDI也是以大脑不同区域的共同发展为理论基础的。

2) 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用来评价 ABA等现在流行的传统方法,他们在早期治疗是有效的,但在以后的阶段我们就怀疑它们的刻板机械,不够灵活。

3) 对我正在犯愁的事有了答案:我儿子读故事一句句都明白,但读完问他刚才讲了什么,他往往不知所措。而我女儿马上就能告诉你什么什么的。

4)还有这也印证了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自闭症者用图象来思维,因为他们是靠图象,而不是语言来记忆的。



********************************************



自闭症患者显示他们用处理形状部分的大脑区域来回想字母表里的字母,研究结果支持了关于自闭症的一种理论,即自闭症的起因是由于大脑的几个区域不能协调工作



2004年11月美国卫生部国家卫生健康研究院儿童卫生健康研究所消息



http://www.nichd.nih.gov/new/releases/final_autism.cfm



与正常人不同的是,自闭症患者用来记忆字母部分的大脑局域,通常是用来处理图形识别功能的。

这项研究由儿童卫生健康研究所CPEA项目(联合精选自闭症研究计划) 中的两家大学完成:卡耐奇梅隆大学及皮兹堡大学的心理学家及脑神经科学家共同完成。研究结果显示出,CPEA项目的一个自闭症理论得到了这项研究的支持:在自闭症患者的大脑里,几个重要的大脑区域,它们倾向于自己管自己地独自工作,(译者注:而不是象正常人的大脑那样,大脑中主管各个认知或感觉功能的区域,相互协调工作) 。这个理论也吻合我们所能看到的很多自闭症患者在涉及到细节的工作中非常突出,但处理起较复杂的信息时,就遇到了困难。



“这项研究给现在一个很有希望的自闭症起因理论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儿童卫生健康研究所所长爱历山大博士说,“如果得到进一步证实的话,那么这个理论也会建议我们如果采用那些强调解决问题能力的治疗方法,从而能刺激大脑多个区域同时工作的话,这样对自闭症患者的康复会是很有益的” 。



自闭症患者通常具有交流及社交困难,老话中的“见树不见林” 很适合于描述他们,他们很多人对于细节的把握非常出色,但不大能顺利地把握大图景,比方说,有些自闭症儿童能成为拼单词冠军,但却会在理解一句话的含义或一篇故事上遇到困难。



“语言能力缺陷是自闭症中的一个缩影” ,嘉士德博士说,“他们通常在处理低水平的分析上还可以,但在高水平上就显露出天生缺陷” 。



在现在的研究中,科学家采用了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 来观察14个高功能自闭症患者进行一个简单的记忆字母实验时他们大脑的活动情况。具体地说,这些志愿者被实验者出示了一系列的字母。在每个字母出示后,他们被要求说出前面那个字母的名字,有时候,要求说出出示的两个字母前的那个字母的名字,这些自闭症患者在这些实验过程中的大脑活动图像,与另一组志愿者的相同过程的图像作类比,那些对比小组的人与前者的年龄智商相仿,但不是自闭症。



这两组人员都能顺利地完成实验任务,但功能性核磁共振仪却显示出两组人的不同大脑活跃区域来。与正常人组相比,自闭症组显示出他们的右半脑要更活跃,左半脑稍微欠活跃些。左半脑常常在处理字母,字词,语句中起主导地位,而处理形状,图形信息却常常是右半脑的强项。



贾士德博士指出大脑应该既能从空间概念上去认出字母来,比如根据字母的形状,也能从语音上去认出来字母,比如听到字母的名字。这些实验数据显示出自闭症患者以形状来记忆字母,而正常人以语音来记忆字母。



两组人的大脑活跃区也有不同的表现。在实验过程中,自闭症组显示出他们的前半脑比较欠活跃,后半脑较活跃。贾士德博士解释说,前半脑是实行高层次上思维和推理功能,而后半脑更擅长于处理细节。



与正常人组相比,自闭症组的大脑不同区域之间更有可能观察不到共同活跃的协同工作状态,这种不同大脑区域不能共同活跃兴奋的缺陷,使自闭症患者在进行高层次的思维和分析中遇到了困难。



这些发现也给一个自闭症起因理论提供了新的证据,这个理论叫作“自闭症脑神经连接不足论”(theory of underconnectivity of Autism): 它假设自闭症的起因是因为大脑神经末稍之间的连接不够充分造成的。因为缺乏足够的连接,自闭症患者的大脑的各个部分一定要比常人更善于独立地工作,这也就使得有些自闭症患者在拼写及其他涉及到细节的工作上很优秀,但在理解更复杂的问题上困难重重。



这些研究已发表在2004年7月的<<大脑>>学刊上,同时发表的还有另外一组实验数据,在那个实验中,实验者给志愿者念一个简单的句子,然后问他们问题,在自闭症组实验时,他们的大脑就没有另一组正常人那样,各个大脑区域协同同时活跃兴奋;自闭症组在大脑前半脑不够活跃,前半脑是用于把单个的字词连接成句子,而他们在后半脑却更活跃,后半脑是用于认识单个的字词的。



米希博士解释道,很多行为治疗方法是用机械化强化训练手段的(译注:如ABA等),这样的策略是用帮助的,尤其是在儿童发育的早期。如果这个“自闭症脑神经连接不足论” 理论被进一步证实的话,那么那些旨在促进刺激大脑协同发展的治疗方法也会是有益的,(译注:如RDI等) ,那样的治疗方法可以更注重解决问题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加强思维的灵活性。



贾士德博士指出他们的认知能力实验会期待有更多的实验结果处来支持大脑的神经联系不足论,这些实验的目的是要探讨大脑神经的连接不够充分是否是自闭症的普遍特征,以及怎样用大脑扫描图像来研究自闭症患者大脑中的‘白质’(white matter) ,大脑中的‘白质’ 是指那些用来连接不同大脑区域的比较大的连接部分。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binfeng2000 重新编辑於 2005/12/16  05:36:11</font>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05-12-16 11:18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我想给RDI泼点儿冷水。

这个念头也是慢慢地冒出来的。

只是因为我一直没有系统地看过RDI的书籍和实践,对它缺乏全面的了解,只是浏览了它的网站和一些家长的介绍,且本人对于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也只是在入门学习的阶段,因而不敢过多地妄言。

实际上,我仍然对RDI的干预非常感兴趣,很爱看家长这里的交流文章,从中学习了很多有益的方法技巧,回到家中去做活动,我希望它能够发展成为一种独特手段,起到它宣称的那样“出神入化”的效果。

可是,我对它抱有期望的同时,也有着怀疑:

这么商业化的东西,真的那么神吗?

这个Gutstein真的有那么深入的和广泛的研究背景支持他的理论和方法吗?

RDI真的能够直指自闭症社交核心障碍,成为超越ABA的“第三代”吗?

...等等等等,我有好多“合理”的疑问,不一一列出了

这些问题,在RDI网站上都是自己给出的肯定的回答。但是,依据并不充分。

去PubMed搜索一下我查不到Gustein在这方面的正经的研究成果,也查不到RDI方法干预效果的文章。甚至远远没有生物治疗类的研究多。

应该说,RDI也不是“主流医学”目前承认的一项独特的干预手段。

那什么吸引我们?一是它的“神秘性”,二是它的“亲和性”

“神秘性”是指上面提到的它宣称的神奇效果又缺乏科研报道。

“亲和性”是说,RDI提供的大量的游戏框架,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这些家长在与孩子互动中的内容,扩展我们家长的思路。这对我们很有价值。我们总是缺乏点子,“现在和孩子玩点什么呢?还要寓教于乐的呢?”

我们学习RDI,可能只是在“购买”一项服务,它提供给我们家长怎样与孩子做亲子互动的一个游戏项目表格,每个游戏又打上标签,指明其针对自闭症行为特征(都能标上关系交流的类别)的干预目标。

游戏互动对于我们孩子的康复无疑是很有效的,像地板时光之类的教育方法也有充分的研究。

能够达到设计的游戏目标,这就已经很好了。只是我怀疑RDI是否有它说的那么好!

当然,它不会很差,差的东西是没法赚大钱的,即使运作的再好。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5-12-16 14:23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秋爸爸你的问题提得好。有些问题我脑子里也转过点弯,我们可以交流交流。

1) 关于RDI的科技背景

这也是我的一点习惯,在接触到新的方法时,想了解它的由来。比如,在排毒人士很热衷的“拯救一代人”(www.generationrescue.org),我首先去看他们列出的“最新科技成果”中。竟把一篇有一个著名家长写的论述汞中毒的文章列了进去,可能是网站的人疏忽,但这样却让我这个有点理科背景的人对这个网站都产生了怀疑。

至于RDI,我也注意到它的理论基础并不是G博士自己创造的,这一点也不要紧,因为他本人是做“诊疗”的,不是做“研究的”,他自己没做研究,但能综合运用他人的成果,这也无可非议的。

在RDI网站上,是列举了他自己的一篇文章已被一家学刊接受了,还待发表,所以你大概还搜不到吧。

2) ABA 和 RDI

我对G博士宣称的RDI是第三代自闭症治疗方法,也是不敢苟同的,这也要看你怎样去理解他的话,从时序上说,RDI是在ABA之后,但如果说,因为RDI自己宣称的高目标高起点,而让人产生RDI方法可以替代或临驾于ABA及其他方法之上的错觉的话,那我也不是赞同的。

我自己直觉上更倾向与说ABA与RDI互补,ABA在对待自闭症早期或重症儿童上,应该比其他都有效,但RDI从它的意义来讲,对于那些在已经克服了一些自闭症初级的困难的孩子们,RDI可以提供一条更高要求的目标和方法。在我刚翻译的文章中,里面引用的科学家也是有同样的看法的。

3) RDI的商业性

我知道你对此多有微言,大家感觉不同,但我并没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好,他们有点是象做企业那样来推广RDI,但他们也做了许多免费的服务来帮助大家,象他们夫妇俩的online chat,这是化很多时间的,也是免费的,象这样的服务,在那些私人开业的医生中是不多见的。

至于是否主流之争,我对这些问题不大感冒,只要我们觉得有益的,我们就可以尝试,如果是主流的,我们就会有更多的经验,我们会少一点风险,我想,对我自己来说,RDI是现在比较对我儿子适合些的,不管主流不主流,只要我确认RDI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的话,我就会去做。






作者: cs    时间: 2005-12-17 00:06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管它是白猫、黑猫,逮着老鼠就是好猫。

只要不吃药,不起化学反应,所有的训练方法都可以试用。只要是对孩子有好处就可以了。




作者: panhj    时间: 2005-12-17 16:52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binfeng2000和秋爸爸对RDI的讨论已经如此深入,但是我还是想过来画蛇“添足”:



引用binfeng2000:

1) 关于RDI的科技背景

这也是我的一点习惯,在接触到新的方法时,想了解它的由来。比如,在排毒人士很热衷的“拯救一代人”(www.generationrescue.org),我首先去看他们列出的“最新科技成果”中。竟把一篇有一个著名家长写的论述汞中毒的文章列了进去,可能是网站的人疏忽,但这样却让我这个有点理科背景的人对这个网站都产生了怀疑。



<b>

我想我自己对新理论新方法的理解接纳有余,挑剔分析不足,binfeng2000在这方面做得很到位,值得学习!

</b>



至于RDI,我也注意到它的理论基础并不是G博士自己创造的,这一点也不要紧,因为他本人是做“诊疗”的,不是做“研究的”,他自己没做研究,但能综合运用他人的成果,这也无可非议的。



<b>



个人认为注重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RDI的一项特色,RDI网站上专门有一部分叫做Research Summary的栏目,引用的是其他学者的研究报告;甚至RDI核心的“人际关系发展”理论也并非独创,而是来自于学者的研究结论,Dr G更象是一个总结归纳实践者,这使我个人更加倾向于相信RDI的理论基础;

另外补充一下对所谓“RDI理论”的个人理解,目前我对RDI的理解是:

1,认为人际关系能力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低到高逐级递增的过程;

2,认为自闭症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环节遇到了障碍,而且通常是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就遇到问题;

3,RDI的治疗方法是创照环境让孩子继续循关系能力的发展轨迹去提升能力

4,围绕如何发展关系处理能力提供一些处理原则和训练方法

1/2/3是枝干,4就是树叶了

个人认为这样的逻辑没有原则上的问题,而至于“RDI的28级400个目标就真实地反应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模型吗?”“RDI提供的治疗方法就能帮助孩子发展关系处理能力吗?”这类的问题,我想可以有两种解答方法,一种是寻求或等待研究领域的“权威”报告,另一种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己试着做做看有没有效果。自闭症越大越难治,这是众所周知的,孩子的时间耽误不得,既然有这么样一套我基本认可的理论,当然我选择了后者。

</b>



2) ABA 和 RDI

我对G博士宣称的RDI是第三代自闭症治疗方法,也是不敢苟同的,这也要看你怎样去理解他的话,从时序上说,RDI是在ABA之后,但如果说,因为RDI自己宣称的高目标高起点,而让人产生RDI方法可以替代或临驾于ABA及其他方法之上的错觉的话,那我也不是赞同的。

我自己直觉上更倾向与说ABA与RDI互补,ABA在对待自闭症早期或重症儿童上,应该比其他都有效,但RDI从它的意义来讲,对于那些在已经克服了一些自闭症初级的困难的孩子们,RDI可以提供一条更高要求的目标和方法。在我刚翻译的文章中,里面引用的科学家也是有同样的看法的。



<b>



binfeng2000关于ABA与RDI互补问题,也许就是我看到的一些RDI的资料说到“在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间取得平衡”的问题,RDI并不反对通过ABA或语言训练对自闭症孩子进行一些训练以解决眼前的行为问题和语言问题,但强调这些是短期的目标,而RDI关注的是长期目标。Dr G常举的一个类比是,如果你是一个10年级的老师,要让学生读Moby Dick,而班上一个新生一个单词都不懂,你还会让他去读吗?你可能可以用各种方法让他知道Moby Dick说什么(解决眼前问题),但是这并不能解决这个学生无法阅读的根本问题,长远的解决方法是从基础教起,让他识字,单词量积累到一点程度才有可能自行阅读。不知道这个类比转述得是否得当,大概就这个意思了。

</b>



3) RDI的商业性

我知道你对此多有微言,大家感觉不同,但我并没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好,他们有点是象做企业那样来推广RDI,但他们也做了许多免费的服务来帮助大家,象他们夫妇俩的online chat,这是化很多时间的,也是免费的,象这样的服务,在那些私人开业的医生中是不多见的。



<b>



同感!

</b>





至于是否主流之争,我对这些问题不大感冒,只要我们觉得有益的,我们就可以尝试,如果是主流的,我们就会有更多的经验,我们会少一点风险,我想,对我自己来说,RDI是现在比较对我儿子适合些的,不管主流不主流,只要我确认RDI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的话,我就会去做。



<b>



同感!

</b>







引用秋爸爸:



实际上,我仍然对RDI的干预非常感兴趣,很爱看家长这里的交流文章,从中学习了很多有益的方法技巧,回到家中去做活动,我希望它能够发展成为一种独特手段,起到它宣称的那样“出神入化”的效果。



<b>

RDI固然提供了不少“有益的方法技巧”,但是我想这并不是根本的东西,RDI是提供了一套发展框架、一套组织活动的方法和一些活动的原则和技巧,如果不看整体的理论而孤立地使用所谓的“技巧”,则可能“舍本逐末”了。

</b>



RDI真的能够直指自闭症社交核心障碍,成为超越ABA的“第三代”吗?



<b>

从理论框架到实作情况,我想至少可以说是朝着自闭症社交核心障碍的吧。

</b>





那什么吸引我们?一是它的“神秘性”,二是它的“亲和性”

“神秘性”是指上面提到的它宣称的神奇效果又缺乏科研报道。



<b>

我并不觉得RDI“神秘”,简单说来也就是一套发展框架、一套组织活动的方法和一些活动的原则和技巧而已。让我觉得神秘而又不得其门而入的其实是RDA,从以前Laurdry的贴子看来,RDIConsultant提供的指导意见和实作上的经验,远非我们这些靠上网看看贴、讨论讨论的家长能够体会得到,RDI最商业化的部分也许也就在于此。

</b>



“亲和性”是说,RDI提供的大量的游戏框架,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这些家长在与孩子互动中的内容,扩展我们家长的思路。这对我们很有价值。我们总是缺乏点子,“现在和孩子玩点什么呢?还要寓教于乐的呢?”



<b>

不能功利地把“亲和性”理解为RDI用以吸引人的伎俩,我接受RDI的说法,这是自闭症治疗的一种需要,自闭症需要家长投入非常大量的精力,而且整个治疗过程可能持续很多年,如果不能做到寓教于了、甚至寓教于生活,很难想象我们如何能够坚持下去!

</b>



我们学习RDI,可能只是在“购买”一项服务,它提供给我们家长怎样与孩子做亲子互动的一个游戏项目表格,每个游戏又打上标签,指明其针对自闭症行为特征(都能标上关系交流的类别)的干预目标。

游戏互动对于我们孩子的康复无疑是很有效的,像地板时光之类的教育方法也有充分的研究。

能够达到设计的游戏目标,这就已经很好了。只是我怀疑RDI是否有它说的那么好!



<b>

同样的,活动也不能孤立的看待,必须和发展框架结合才有意义。

</b>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5/12/17  17:03:57</font>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05-12-19 13:34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很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热烈交流对RDI的看法,binfeng和飞飞爸爸等都是RDI的实践者,有许多深切的理解不是我能体会到的。各位记录下来的很多RDI家庭训练和思考,我都很爱看,也很惊奇这些很好的互动效果,总想学会回去用。对RDI,我目前还只是一个旁观者,学习还未上路,所以,愿意有机会和各位分享看法,看法可能不正确,就当狡辩看吧。<img src="images/icon_smile_kisses.gif" border=0>

实际上,我也很喜欢RDI的活动,也一直很想进一步掌握,因为都说这个特别适合家庭干预。通过网上的看到经验介绍,我确实把这套方法的价值,简单地看成了“互动框架和活动”或“吸引人”的许多有趣的互动技巧,它们都是系统地针对自闭儿童“情感分享“方面的障碍的。对于这些有趣的活动,我是第一次看到,很喜欢,很符合幼儿的情趣,也许,我以前还是对幼儿亲子互动方面了解得太少,听说在幼教老师那里,这类方法有很多,虽然不是针对自闭儿的,只是我们没有系统地关注学习过。

但是我对RDI的看法还是只停留在想要学习的层次上,还没有到认同的地步。我也只是觉得它值得学习。而对于ABA,我则觉得家长一定要学,不管你是不是自己亲自去做DTT。ABA有理论有实践,是得到肯定的科学,如果认真学习了,对于孩子的不论何种干预绝对有指导价值。(我只是有一本《行为矫正》的书,翻看了一遍。只是入门的学习阶段,对ABA的理解真的不敢说高明,甚至可能有错误之处。)

Dr.G或其他人没有对他的实际与理论进行真正的学术研究,那篇RDI网站上长期供下载的准备发表在专业期刊上的学术论文(不说论文质量,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可以去参比所投期刊上类似的文章),恰是引发我这次疑问的一个导火索。因为那篇文章一直呆在他的网站上in press有年头了,我估计不可能发表了,那样的话,就仅仅作为一面商家的“酒旗”了。与之并列的其他文章,无一不是宣传性质的讲座材料。这对我来说,有点儿“犯忌”。

还是要说到RDI的商业化的问题,我并非对商业化本身有什么意见,搞培训搞认证可以有效地控制“不走偏”。(但愿郭延庆大夫的“整合”思路目标最终不会像RDI,千万不要出现商业化的“垄断”,扯远了。)。尽管价钱贵超过了我的购买欲,但我想学,也就只另好想办法。我对此的疑问,根本的考虑在于,凡特别商业化的东西难免要运作,要宣传,要自夸。这里面我们“顾客”就有点儿“雾里看花”了。更何况我们家长还被“紧迫感”给压着。所以,我总想从非商业的角度来看看,了解正规学术上对RDI的评价,可就是找不到,连G自己都没有给出来。也许是干我这行,思维太套路了吧,就多琢磨了一下,想给各位提个醒。我也期望着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学术上的积极评价。RDI有自己的“产学研一体”计划,有RDRI研究所,他们归纳总结的其他人的文章,作为RDI的理论基础,这没有错。但那些文章多是对自闭症各种缺陷和干预的研究分析,别的方法也完全可以拿过来做为理论基础。DR.G总结提炼的这些关于情感发展的理论,是容易被接受的。

RDI自己讲是迄今唯一一种直指自闭症情感交流障碍的“核心缺陷”的干预方法。而RDI的本身的“核心缺陷”,我觉得就是迄今为止还缺乏客观的专业评价。

RDI与ABA,在理论到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上还不能在一个层次上相提并论。我不是唯ABA独尊,但它至少可以用作一个参照。“互补”或者“在长短期目标间平衡”的说法没有说服我,因为其他各种干预方法,包括感统、刘氏视听动、排毒等等,都有类似的说法,都是说一方面承认ABA科学性,而一方面指出ABA的不足,而自己的方法能够弥补这些不足。ABA肯定有不足,有无效,有不能,不讨论了,但在所有知道的方法中,它还是最具科学性的,在大量的实践中,对各种程度和年龄段的自闭症都有应用。我们最常犯的误解是将DTT等同于ABA。

我不是很了解心理学方面的学派之争,如果我是行为学派的专业人士,也许很容易地就能把RDI干预手段或者活动项目设置,按照ABA的理论套进去,指出这样做,或者那样做,其实就是一种生活场景下的ABA训练。在RDI中,似乎避开了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也许他们本来就不是一派的。RDI不讲或者避开使用诸如“强化,刺激控制,功能分析,辅助,泛化,区分”等等这些ABA的概念。反过来,ABA也绝不讲孩子行为的“动机”之类的内心思想或者情感,因为那是不可观察测量的,讲的都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及行为的前提刺激与行为后果。ABA中很重要的一个应用,行为功能分析,也是对行为产生的环境和行为结果进行分析,并通过改变前提和结果来矫正行为,但不是去分析孩子的思想。

郭延庆医生在贴子里提到过有一类区别于ABA的干预理论,是教育发展的方法,我不清楚那具体是指的什么,也不知道RDI是不是属于这一类的。在英国据说ABA并不被追捧,ABA年会上的一个英国心理学家专门介绍过这方面的情况。但是我知道在英国议员开会时有一条ABA原则,议员们争论是不能对人家的“动机”进行攻击和辩论,比如,不能说:“你就是'想'搞垮大英帝国!”,而是要说:“你这样'做',将会搞垮大英帝国!”。

年会上我还就RDI专门问过黄伟合,他对于RDI的评价不多,只是说有些RDI提出的概念还是挺好的,如“社会性参照”,值得拿来用。但ABA是怎么拿来用呢?DTT之外的ABA干预说是比较灵活,虽然有些项目和具体的范例,但相比之下还是缺乏RDI列出的系统的框架和活动,所以我在此与大家交流的目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还在于,自己想运用RDI来增强家庭干预,但是缺乏许多技巧,比如,不知道如果不用“辅助”,当孩子不作为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是再一次更加“搞怪”吗?,或者孩子错误作为的情况下,该如何应对?这些属于我对RDI技术上的“无知”。

另外,这里前一段据一个贴子说可以利用精神分析的原理来治疗自闭症,这点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不过听专业人士直言不讳地说过“精神分析”都快被淘汰了吧!

上面这些感想也许都是因为我对RDI还缺乏更深入的了解,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我希望会消除一些疑惑和误解,看来得早点去“搞”材料来认真学习了。

最后说点儿放之四海皆准的话。对于干预,不论ABA,RDI,FloorTime,感统等方法,都算是“技术”。而对于所有技术的运用,我觉得有一个口号对我们家长是最好的:

“不让孩子有10分钟以上的独处”

谁能做到,谁的孩子希望就大。不去努力做,那干预的“急迫感”就有“核心缺陷”。

<img src="images/icon_smile_kisses.gif" border=0>




作者: leicolen    时间: 2005-12-21 10:57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rdi的理念我相信有其可取之处,至于训练效果的好坏就和很多因素有关了,首先我们开始做这个训练以后强度就没有达到,另外生活化的训练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这和泛化息息相关,也希望大家多多讨论生活化的训练,如何融合在生活之中,这方面我还没找到明确的方向,感觉不象ABA那么容易把握




作者: panhj    时间: 2005-12-21 18:11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贡献一篇刚翻译好的关于社交共享语言和指令语言的文章,是RDI网站上的一篇NewsLetter,由于水平有限,我把原文链接一起贴上,大家参照着读,我的翻译有什么错误之处请大家一定要指出来,以免误人子弟。

我很注重阅读RDI的NewsLetter,关于事件记忆的六篇和参照的一篇我都批注了给飞飞妈看,最近深感我们日常语言中Imperative的成分太多了,跟飞飞妈说,但始终没有引起她足够的重视(她总是这样不在乎我的观点,直到在网上自己看到其他人有同样的观点她才好像恍然大悟,舍近求远,笨!<img src="images/icon_smile_clown.gif" border=0>),没办法只得把一些文章搬给她看,英文她又不看!<img src="images/icon_smile_blackeye.gif" border=0>没办法逼着我从写批注开始整篇翻译,消耗了我很多时间和精力<img src="images/icon_smile_sleepy.gif" border=0>,不过话说回来,翻译一下还是有很多好处的,首先可以检验一下自己是否真的把原文看懂了,其次发到网上大家看完可以有进一步的讨论以便加深理解。

好了,废话少说,还是进入主题吧



飞飞爸

------------------------------------

原文链接地址 http://www.rdiconnect.com/archive/newsletters/06032004/default.htm





“今天上学怎样?”“好啊!”

社交分享语言和指令式语言



山姆刚从学校回来,妈妈很渴望知道他这一天在学校过得怎样,可是,他们的对话并没有走多远。

“今天上学怎样?”

“好啊”

“今天都做些什么了?”

“没做什么”

“休息得怎样呢?”

“好”

说着在他妈妈面前冲过,挂起他的夹克,然后跑去看电视了。

山姆,是一个11岁,有着10级阅读理解和词汇量的自闭症孩子。



在自闭症的一个极端,孩子完全没有语言,父母焦急地期待着孩子开口说话的一刻,孩子说出的任何一个字都能让父母兴奋不已;在另一个极端,一些自闭症孩子总是说个不停,重复地讲述着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和问题;在这两个极端的中间,象山姆一样,尽管有不错的语言能力,可是却很难和他们进行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为什么会如此困难呢?



语言是交流的一个子集

事实是,口语只是我们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而已。对于自闭症患者而言,核心的问题如社会参照、社会协调等障碍很自然地从非语言行为扩展到语言的使用上,形成自闭症的语言问题。而正常的孩子在他们学会说话之前已经很好地掌握了参照和协调能力,在学习说话之前他们能够使用非语言的方式对情感和经验等信息进行分享,在他们学习说话的过程中,这种能力也被扩展到他们对语言的使用中。

自闭症孩子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他们在学说话之前没有学会参照和协调,他们学会说话仅仅是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自闭症症的底层问题而已,然而,对于相信语言是一个正常发展里程碑的家长来说,看到孩子学会说话(不管是否通过传统的语言治疗)确实是一分安慰。





语言的作用

不可否认“指令性”的语言对于自闭症人士而言当然是重要的,他们能够“社交正确”地使用语言(丛简单的“请”“谢谢”到学校或工作环境下使用的功能语言),他们能够提出请求、发问或对事物做详细的说明,所有这些都是语言的重要功能,即是是正常人也是需要的。但是,自闭症患者对于语言的使用大部分或者完全失去了对于正常人来说很重要的情感分享成分,这种局限是“情感共享”这个基础障碍在语言层面上的表现。

如果你曾经和一个高语言功能的自闭症孩子进行对话,见识过这些孩子如何完全不顾旁人的不适、无聊和暗示而一直谈论一些牛头不对马嘴的话题,或者体会过让一个自闭症患者集中注意力和你维持一段协调的对话是多么的困难的话,你就会明白“语言”是怎样变成经验共享的重大障碍的。一旦缺乏情感共享或协调的欲望,对话便会变得狭窄、无聊和一边倒(要么他顾着他说,要么你顾着你说)。





什么是社交分享式的语言

那么我们是怎样利用语言来进行情感分享的呢?事实上,正常的人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表达方法,例如:

直接提起共同经历的事情(“记得上回我们安装那张桌子时多快吗?还有那勺子掉地上了。”)

发出惊叹(“看!好大一只蜘蛛!”)

对别人的行为作出评论(“Milsteletoe 喜欢玩蝉”)

表示赞扬(“你的新宠物很可爱!”)

谈论自己的事情(“我很兴奋!”“今天玩得真高兴!”)

我们把这些称为“社交分享式”的语言,社交分享式的交流是用语言或非语言方式分享我们内心感受的交流方式,这种语言通常是没有期待什么特定回答的,只在于引起注意和情感共享。对于非自闭症儿童而言,这种交流方式的学习是非常自然的,而自闭症儿童在学习语言的时候却几乎排他性地只学了指令性的目的的语言。事实上,一份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使用社交分享式语言的时间不到1%,相对于其他发育迟缓的儿童社交分享式语言的使用率达33%的情况,对比相当明显。





什么是指令式语言

自闭症儿童使用的是指令式语言:提出请求、提出问题、发出命令等所有用于指令性目的的语言。研究指出,这种缺乏社交分享语言的形成与自闭症儿童的认知和语言能力无关,这种现象实际上是自闭症儿童“思维”问题的一种反映,因为我们的思想决定了我们的语言。反过来说,自闭症儿童的语言也放映了他们的思维问题。

社交分享式交流的使用是有它的意图的,社交分享式语言是一种特定类型的互动——和分享对象一起分享活动、情绪、知觉、想法、感觉、意见、参照和信仰,它的目的是为了相互交换意见,而且需要真正的相互好奇心作为内在驱动的,因此社交分享式的语言远不只是语句结构,我们并不能告诉一个自闭症患者什么是社交分享式语言,然后在他们适当地使用了这种语言后给他们一些奖励,这样做就像让一个严重阅读障碍的孩子去假装阅读一样残酷。





为什么社交分享式的语言至关重要

当自闭症孩子受困于指令式语言,或者只是被教会如何使用一些刻板的社交礼貌用语,这些孩子的思维和认知能力同时被改变,使得孩子无法明白体会到可以通过人际关系的互动获得的许多许多,它还限制了自闭症孩子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关系,还限制了他们在有效掌控动态系统的能力,而动态系统是正常儿童习得灵活思维能力的重要源泉。



训练提示

因为RDI关心的是自闭症长远目标和核心缺陷,我们认为首先要为社交分享型交流打好基础,这必须从第一级第一阶段——情绪共享开始。

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孩子对于交流和扩展交流方式的渴望,我们建议:



在训练时间和日常生活中增加非语言交流成分;

通过你的表情、声音和动作创建“对比效应”,通过夸张与平淡的对比,让孩子比较容易关注到交流中最有意义的元素

减少主动发起对话或提示进行交流的次数。弄清楚你主动发问、发指令或提示孩子作出一个响应的频率,我们建议家长先把自己的指令语言减少到20%以下

增加家长自己的社交分享式语言的使用,我们建议80%的时间使用社交分享式语言





-----------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5/12/21  18:15:56</font>
作者: 春江水    时间: 2005-12-22 09:36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看了飞飞爸爸翻译的文章,很受益.反思了我在日常生活中和珊珊的说话,指令性的语言真的是占了90%以上呀.

   可我困惑的是如何才能更多使用社交分享语言呢?因为在生活中,很多就是给珊珊指令,比如:珊珊过来; 珊珊上课了,还有吃饭,洗澡什么的,都是对珊珊用的指令语言,或者换一种方式,比如:吃饭喽,来,珊珊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呀?-----这是社交分享语言吗?

   可能我的悟性不好,看了RDI的书,可总觉得还是有很多不懂,望前辈们指点.




作者: 月儿明    时间: 2005-12-22 09:51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工具性互动和情感分享型互动



这两天在看RDI的书,看到工具型互动与情感分享型互动,觉得很受启发。以前我们不懂得它们间的差别,只觉得孩子只要主动邀请或参与我们的游戏就是很好的表现了,现在看来我们可以更多发起情感分享式的互动。

我想举个例子,丫丫常要求我和她玩守株待兔的游戏,但在这里面,她不允许我们变角色,变台词,我一定要扮演老狼和农夫,而她扮演小兔子和农夫的老婆,说的话一定是那几句,这就是要严格遵照剧本的工具式互动了。

在送丫去幼儿园的路上,我用不同的方式走过地上的小格子,有时双脚蹦,有时单脚跳,有时跨过去,丫丫这时会开心地自动模仿我的动作变化而前进,这应该是属于情感分享式互动吧,因为她会参照,调整自己来配合我。

不知我分析得对不对,飞飞爸多指教啊!另外,谢谢你给大家分享这么多宝贵的资料!



丫丫2001年8月生,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作者: panhj    时间: 2005-12-23 11:43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再贡献一篇关于社交型语言的文章,原文有一些我认为不是很重要的部分我就没全译了,有些地方则是自己理解后在重新写出来的,算是意译,水平有限,还是建议大家看看原文。



飞飞爸

------------------------------------------------------------

http://www.rdiconnect.com/archive/newsletters/06102004/default.htm





强调“交流”比“语言”更重要



接着上一期的话题,我们继续讨论社交分享型交流的重要性。

很高兴经常可以从RDI的最前线――在线交流中得到反馈,最近的一次交流中,一个家长说“最近我们决定试一下使用陈述型的语言来和小孩交流(而不像以前那样提很多问题)。我们对结果感到十分惊喜,我们发现孩子对于陈述性的语句的响应确实要比对问句的响应要多。我们因被孩子忽略无视的沮丧感也因此降低了。”



在RDI中,我们鼓励家长80%时间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20%可以使用指令性语言,包括训练时间和日常生活时间,主要有三个重要的目的:

1)为孩子树立榜样;

2)增强前额皮质的执行功能;

3)鼓励互动交流;

下面逐条来说明一下:



1. 树立社交分享型交流地榜样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我们这些“正常”的家长在与自闭症儿童进行对话时往往过多地使用了指令性语言。大家可以自测一下,想想你向小孩发问或者发命令的频率,你会发现出奇的高!如果我们希望小孩更多地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那么首先我们自己要先多用,给孩子做个榜样。

(我们不能狭隘地把“榜样”理解为一些“显而易见”的行为,小孩子的模返能力真的是很强的,对于很多我们不以为然的细节习惯,都可能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孩子,包括语言、行为甚至性格,不要低估了自己的影响力,为了孩子,尽快改掉自己的坏习惯,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吧。--飞飞爸)



我们认为以8/2原则来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和指令型语言是比较健康合理地,询问、请求、命令等指令型语言固然有其使用的必要性,而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广泛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的环境。





经验分享:请求他人分享观点、感觉和意见,分享、说明、讲述、示范

调节和修补:尝试通过自我的或者相互的交流提高协调性

好奇心:表达一种好奇心

参照:在困惑的时候参照别人的情绪反应

Allying: strengthening emotional bonds (the "we-go"). Celebrating, encouraging, bonding, empathizing, commiserating. Co-creating, joking.

(这一句不懂译,大家自己看吧)

期待:计划未来、预演

反思:反思过去的经验

(上面列举的是一些社交分享型语言的具体分类,我们期待孩子最后懂得真正地发至内心地使用这样的语言,但是首先我们自己要多用,原文列出这些类型,我想来想去好像都译得都不是很准确,建议大家还是自己去看看原文吧吧--飞飞爸)





2. 强化前额皮质的执行功能

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有共同的信息处理紊乱问题,他们缺乏整合大脑“情感部分”(边缘系统)和“执行中心部分”(前额皮质)信息的能力。不管孩子有怎样的并发现象,不管孩子的功能有多高,这种信息处理的问题最终导致了大脑迅速地进入“信息过载”的状态。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自闭症儿童总是倾向于限制变化而建立一个静态的系统。这种拒绝“动态系统”的来降低自身焦虑的倾向,对于自闭症孩子的交流、社交功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性、适应性、情感发展和执行功能都有重大的影响。

最近一份研究显示,社交分享型的交流能够刺激大脑前额皮质,而指令型语言不会。可以测试一下你自己有没有这种感觉,假设我们正在看一幅农场的图画,有马、驴子、山羊和鸭子,想象一下以下两句话哪一句更能让你产生联想:1)指着驴子说“这是什么动物?”;2)指着驴子说“哦,好胖一只驴子!它好像在笑诶!”

我们从多年的康复研究中了解到,受损的或未充分发育的大脑区域是可以通过治疗得到强化的,RDI的目标就是刺激和强化大脑情感部分和执行中心部分的回路,建议使用更多的社交分享型语言已经成为RDI2.0的一个核心内容。



3. 鼓励互动交流

通过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我们希望达到的目的是“邀请”(而不是命令或要求)孩子进行互动交流。提出预设正确答案的问题、请求、提供选择、命令会给孩子造成压力,这些语言是指令型的而不是社交分享型的。

在最近一次网上消息板上,一个家长提供了很好的实例:“读完上一期关于社交分享型和社交工具型语言的文章后,我们决定试一下。我们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得到的反应比起不断向他发问要更快更多,我们觉得很惊喜!

例如,我看到孩子的身上有一些棕色的油漆,往常,我可能会问“你身上那些是棕色油漆吗?“”是怎么弄到的?“,我很可能需要重复问一次,然后可能得到一个不冷不热的简单回复,今天我换了个说法”我看到你身上好像有些棕色的油漆“”我觉得很奇怪是怎么弄到的?“,孩子立刻生动地开始解释他是怎样在课室里突然撞到棕色油漆然后把衣服弄脏的”

(对于文章中引用到部分家长很正面很立杆见影的效果,我觉得不必过分夸大,具体情况不同,我相信也不是每个孩子一听到社交分享式的语言就会马上变了样似的,事情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关键的是要从根本上理解我们为什么要更多地使用社交分享型的语言,更多地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是如何对孩子产生影响的,然后持之以恒,改变我们的语言习惯--飞飞爸)

注意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的意图是“邀请”孩子参加互动。有一个家长曾经在在线交流中提到了如何利用社交分享型语言来“提取答案”,例如想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怎样。经验分享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活动,RDI的一项原则是做一些与发展水平想适应的活动,如果孩子对于分享他在学校的情况不感兴趣,那么很可能这个话题并不适合孩子。所有孩子,包括正常的孩子,他们都会分享属于他们发展级别的事物。在最初的级别,孩子能够分享多种的“元主题”如:即时的感情、怪脸、运动或者协调活动,我们越多地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我们就越自然地聚焦于情绪分享。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5/12/23  11:44:43</font>
作者: panhj    时间: 2005-12-23 11:58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这一篇文章,我没有全译,只是觉得后半截谈到社交分享型语言的部分很有参考价值。



--飞飞爸



---------------------------------------------------------------------------------------------

http://www.rdiconnect.com/archive/newsletters/04192005/default.htm





建立邀请式的交流环境

改变交流环境可以有效地改变孩子的语言使用情况,他们会更愿意和你交流并且愿意扩展出更多的交流方式,你可以做以下一些事情:

提高非语言交流部分的重要性

放慢说话的速度、使用更少的词句以增强思想过程

不要增加非交流性的言语

尝试使用简短的语句,如果孩子只能说两三个词的短语,那么你也要保持说两三个词的短语,如果孩子完全没有语言,则用很短的短语。

在孩子没有给出一个有意义的响应时,不要自己不停地说

强调交流的质量胜于数量

确保三思而后“言”,确保在期待一个响应前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45秒)

按8/2原则使用社交分享型和指令型语言



社交分享型语言包括

分享情绪反应

比较、对比

回忆

头脑风暴

计划未来

肯定你的情感

增强协调

调解误会



例子:

“哇!”“太棒了!”“我们成功了!”

“我更喜欢那部黑色的车。”

“昨天我们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狗”

“红色这件可能比较合适。”

“明天我们打算做巧克力饼”

“我爱你!”

“这东西太重了!”

“我来啦!”

“对不起,我是说午饭前,不是午饭后”



指令式语言包括

取得特定信息或物品

让某人作出特定的响应

在相关的环境下背诵特定脚本

提示以得到特定响应

测试知识



举例:

“穿上外套。”

“你要哪一个?”

“今天做什么了?”

“把气球给我。”

“别去那边,过来这边”

“说‘谢谢!’”

“说‘再见!’”

“这是什么颜色?”

“看着我。”

“正确的答案是什么?”

“这个是什么?”(“这个英语怎么说?”)





-----------

飞飞爸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5-12-23 13:24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一点点参考:关于80/20定律



80/20定律是一个没有多少科学论证,但可以从日常经验中得到启示的自然规则。它由美国作家Richard Koch 在他的 <<80/20 定律 :如何以最少的代价获取最多的成就>>中提出来的。

自然界和社会学有很多现象是和80/20有关的,比如:80/20是所谓的‘黄金分割’的一部分,社会上往往是20%的人口却享有80%的财富,等等。这里RDI也是借用了这个概念,“在RDI中,我们鼓励家长80%时间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20%可以使用指令性语言,包括训练时间和日常生活时间”。




作者: panhj    时间: 2005-12-23 13:40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是的,对社交分享型和工具型语言使用8/2原则只是强调要更多的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的一个参考比例而已,并非刻板的要求。





-----------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5/12/24  11:36:56</font>
作者: leicolen    时间: 2005-12-30 14:10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关于指令性语言与描述性语言,谈一点自已的体会:

指令性语言往往是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孩子做什么事或回答什么问题,我个人认为在孩子早期训练中或是在理解能力没到的情况下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为这种语言易于理解,要求明确,对于星儿来说容易接受,但它们也要不可避免的负面作用:容易造成刻板,比如有的孩子父母不发指令就站那儿不动了,也不会主动陈述事件,由于旁边的人(父母和老师等)过多地使用指令性的语言,也会造成孩子不会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没有模仿对象啊,所以在生活中我个人觉得两者的确是要有个配比的问题,至于80:20这个比例,我的看法是不一定要那么准,其实我们可以把ABA的东西和RDI的结合起来,比如在给孩子发指令的时候,同时使用描述性语言,如叫孩子拿杯子的时候,同时用夸张的语气说:“哇!这个杯子真漂亮,有一条鱼在上面。”我们可以把拿杯子的指令反过来看作是一种辅助,当发现孩子感兴趣以后,慢慢把辅助退去,只说描述性的语言了,如果孩子感兴趣地把杯子拿来看了,或是跟着描述了,就达到目的了,而且慢慢也可以把描述性语言的比重增大,我觉得用这种方式来增加描述性语言比直接撤去指令性语言,换成描述性语言可能会好一些, 特别是对一些习惯了用ABA的方法来训练孩子的父母,或者是孩子还不能正确理解描述性语言的时候。




作者: 春江水    时间: 2005-12-30 17:38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leicolen发表</b>。



     其实我们可以把ABA的东西和RDI的结合起来,比如在给孩子发指令的时候,同时使用描述性语言,如叫孩子拿杯子的时候,同时用夸张的语气说:“哇!这个杯子真漂亮,有一条鱼在上面。”我们可以把拿杯子的指令反过来看作是一种辅助,当发现孩子感兴趣以后,慢慢把辅助退去,只说描述性的语言了,如果孩子感兴趣地把杯子拿来看了,或是跟着描述了,就达到目的了,而且慢慢也可以把描述性语言的比重增大,我觉得用这种方式来增加描述性语言比直接撤去指令性语言,换成描述性语言可能会好一些, 特别是对一些习惯了用ABA的方法来训练孩子的父母,或者是孩子还不能正确理解描述性语言的时候。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看了这段话,使我明白了许多,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怎样减少指令性语言还能达到我的目的.谢谢.非常感谢,以琳真的是一个宝库.






作者: panhj    时间: 2006-1-11 14:26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一段时间没有发帖子了,最近“事件记忆”“动机”“Declarative”几个概念总在我脑海里转,对飞飞的观察,事件记忆的缺陷十分明显,很多相片拿给他看往往只注意到其中无关紧要的细节;问起他高兴不高兴,总说高兴,问起他为什么高兴,总说一些于人无关的东西,心焦心急啊!如何是好?RDI所谓SpotLight/Lable方法始终未能很好把握,尚缺乏很深刻的体会,拍照录像似乎很难操作。动机,动机,我们总是说飞飞缺乏和小朋友一起玩的动机,怎样培养动机?RDI说事件记忆就是动机。Declarative似乎还好一些,起码我还是比较注意的,可是飞飞妈...,唉!



前几天加入了一个yaohoo的RDI组,发现信息和资源还挺不少的,有一篇题为

“LACK OF FEELINGS OF COMPETENCY

--AS AN OBSTACLE TO SUCCESS IN DYNAMIC SYSTEMS”的文章给了我不少提示,甚至可以说让我兴奋不已,它帮我把一些概念和关系理解得更清楚,它提供的操作指南又很具体实用,特翻译出来共享给大家。



飞飞爸





-----------------------------------------------------------------------------------------------



缺乏成就感——在动态系统获得成功的障碍





许多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孩子十分缺乏自尊(成就感),这明显影响了他们在解决问题、协助别人解决问题甚至情感分享方面的动机和技巧。即使是在很简单的问题面前,他们也常常显得非常被动、缺乏情绪调节能力。如果能够在早期干预中直接建立成就感的记忆,将有利于孩子更容易地在动态系统中学习各种功能和技巧,本文为建立成就感提供了指南,并且提供了一些可以让小孩尝试去克服的“问题”。



成就感建立指南



1,记住:你的焦点是建立孩子解决问题(/协助解决问题)的动机,一旦形成了动机,有关的技巧和顺从性会自然形成,动机来自于对成功经历的记忆,因此从最简单的问题着手(如:把东西放到小孩能够得着的地方然后让小孩协助拿到)



2,首先,一边做示范一边讲述你是怎样解决特定问题的,(如:“哦!我的袜子掉了!没关系,我把它拣起来!”)。当然,最好的陈述就是用夸张的非语言陈述(如姿势、面部表情、声音等),但是为了明白起见,我们举了使用语言进行陈述的例子。只要突出非语言陈述(或简短的语言描述),就可以使本文所提供的做法适用于缺乏语言能力的孩子。



3,下一步,让孩子知道你又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并且需要他的帮助。注意不要直接要求他们怎么做,而是简单地表明你遇到的问题,并间接暗示需要帮助(如:“唉呀!我的衬衫又掉地上了!”)[注释:请记住,所谓陈述性(不管是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其特点在于不需要孩子对这些话有直接的相应,说这些陈述性话语的目的在于突出地让孩子感觉到有一个让他们解决问题的机会]



令一种突出“问题”的方法是具体指出孩子有能力解决某个问题,如:



“我想你一定知道扫把在哪里吧!”

“我想你一定知道这个怎么弄吧!”

“这对我来说太难了,不过你也许可以做得到!”



另外还可以用开玩笑的语气来进行表达,但前提是孩子要具备理解这种语气的能力,如果孩子只能刻板地从字面来理解这些玩笑,则不能采用这个方法

“你不懂怎么做吧!”

“你做不到的!”

“你不喜欢玩这个游戏是吧!”





4,如果孩子在运用示范的方法上有困难的话,可以间接提示“我知道该怎么做了…”然后至少等上45秒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信息,当孩子用好奇的眼神看着你并向你表达“该怎么做”的意思的时候,就是你再次示范如何解决问题或再次进行间接提示的最好时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等待孩子向你进行学习的动机。

[

请特别注意这个时刻,不要再空泛的谈动机了,“和小朋友玩”是基于很多复杂的基础的,现在没有形成,急也没用,还是好好把握孩子用惊奇的眼光看着你的时刻吧,可以明显感受到,这就是孩子动机闪现的一刻。

--飞飞爸

]



5,一旦孩子帮助你完成了一件事情,注意强调他所提供的帮助的重要性。一个人对于自身能力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在给别人提供帮助时的角色和意义的理解。



你找到豌豆了!现在我们可以吃晚饭了!

现在我们可以穿上干净的衣服了!

我们做了一个这么漂亮的鸟屋,很快会有一些鸟过来这里住了。

谢谢你!这样弟弟就可以蘸点番茄酱了。



6,事件记忆的目标是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进行编码和回忆,因此,将相片或图画用于事件回忆时,一般需要两张,对应于问题出现和问题被解决的情境。



7,用并行框架(“同一件事情”)——顺序(“轮流”)或同时进行,这会在保持任务足够简单的基础上,让孩子感受到角色的变换。



8,情感分享和生产性的不确定性应该暂时延后,可以使用他们,但是不应该作为焦点,焦点应该放在让孩子感到成为一个成功的助手上。

[

注:

以上8条我这样分类,

第1条强调了这个指南的目的;

第2到5条是具体的操作方法,个人认为很有实用价值,值得反复体会、实践以至于变成我们对待孩子的一种习惯性做法;

第6至8条是一些相关的辅助信息

飞飞爸

]



一些可以一起解决的问题:

需要一个不在面前的物品

找东西

移动重物

忘了某个明显的事情

建立或重建一个结构

修补做过头或做得不到位的事情如投掷、跳跃等

处理溢出、掉下的东西





-----------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6/01/11  14:36:51</font>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6-1-11 20:59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飞飞爸真盖了。



请问你加入的是那个RDI YAHOO GROUP ?




作者: leicolen    时间: 2006-1-12 12:22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谢谢飞飞爸!真是太棒了,茅塞顿开啊!




作者: panhj    时间: 2006-1-12 13:33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感谢大家的支持!

刚接触RDI时,我并不知道以琳,也没打算发帖什么的,是飞飞妈不断地鼓励我上来的,现在想想,发帖至少有这样一些好处:

1,检验一下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一些观点,RDI中文资料太少太少了,没办法只能读英文的,自己英文水平又一般般,有些东西看了似懂非懂,中学时一个物理老师有一句口头禅我至今仍然记得——“似懂非懂,其实就是不懂”,我不相信我看了英文资料后那种朦胧的感觉,那就是似懂非懂,就是不懂,所以我让自己翻译,这推动我进一步地思考和分析,对于加强理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写给飞飞妈看,这就不多说了,希望飞飞妈能够理解我的良苦用心,不要枉费我的心血,实实在在地沉下心来学习、思考和实践,半点浮躁不得,一切为了孩子啊!

3,制造话题,吸引大家一起讨论,以便加深理解。对于学习,我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一个观点、一个概念(例如“动机”),阅读过各种相关资料、进行过充分展开讨论后再回头看,跟只是简单的“知道”相比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充分理解一个概念后对于个人思维和行为的影响也比只是“知道”要深远、持久得多。这让我想起“庖丁解牛”,庖丁眼中的牛和我们眼中的牛一样吗?我们去解牛跟庖丁解牛,效果一样吗?答案显而易见。在RDI的理解上我们谁都不是庖丁,但我希望大家可以一起解RDI这头牛,说得更有抱负一些,一起解自闭症这头牛!希望通过不断地“解牛”,最后大家都成为“庖丁”!

4,如果观点和翻译基本正确,没有误导群众的话,也算是对社会的一点贡献。再次声明,本人知识基础和英语水平有限,大家有可能的话尽可能看原文,我的译文只能作参考,有什么谬误之处还希望大家指出。

5,结交了各位好朋友,这也不多说了,搞技术的,说不出感性的话来!



飞飞爸



附:

上一篇文章是在http://health.groups.yahoo.com/group/RDI_NC 里找到的

另外RDI网站上还提供了很多网络群组的链接,http://www.rdiconnect.com/RDI/RDISupportGroups.asp,我还没时间一个个去看,大家可以一起去挖掘一下啊,外国人在这方面已经走得很远啦!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6/01/12  13:34:06</font>
作者: 月儿明    时间: 2006-1-13 10:31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一个活动的困惑



RDI第一阶段的活动中有一个是从盒子里拿出一个东西,故意说成是另一样,比如,拿出一个帽子,故意说,这是一双袜子,目的是让孩子分享幽默。



我试着做了一次,活动之前,我很担心丫丫会来纠正我“这不是袜子,这是帽子”,如果这样怎么办呢?



还好,当我用夸张的表情把帽子穿到脚上时,丫丫一直很开心地看着我,还附和我“这是一支袜子”,还学我把帽子往脚上穿。



我又拿出一条丫的小短裤,说这是帽子,然后把它戴在头上摇头晃脑,丫丫也特高兴地把她的小短裤戴在头上。



不过,可能是我准备不充分,加上自己对这个活动的理解也不到位,第三项拿出来的东西,丫丫好象就不感兴趣了,直接纠正我“这不是笔,这是梳子”然后就跑了



我觉得这个项目的开始比自己想象的要好,但到底应该怎样做呢?每次做几种东西比较好?



我想应该由家长主持多做几次,让孩子对规则有所领悟后,才能给孩子机会让她从盒里拿东西,并故意说错名称,这一步比较难啊。



丫丫2001年8月生,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06-1-13 10:56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分享幽默!惊讶!丫丫能做到吗?要求高不高?我甚至不确定同龄的普通孩子能否做到。

单独靠她自己,丫丫出现的这种困惑肯定是必然的。

要么就加上一个爸爸,在旁边点破这个幽默,像说:“哈哈,妈妈把裤子戴在头上了!太可笑了!”。这样会不会好一点儿?






作者: 月儿明    时间: 2006-1-13 11:11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我觉得对我们的孩子是要求挺高的呀。首先他得很清楚你拿的是什么,然后对你说错了会惊讶,看到你的表情又能领会你是故意说错,从而觉得有趣。



另外这个活动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来纠正,而是和我一起享受这种故意犯错的幽默吧,好象是只存在于我俩之间的密码交流。



我的粗浅的理解是,让孩子自己“体会”这点最重要,所以我们要减少语言的干扰(也许我们觉得是在帮助她理解)。其实过多语言就象是拿着语言的鞭子不停地抽着孩子前进,这样他自己的思考和情感都没有时间和机会发展。所以我能理解飞飞爸总说不能废话太多,不过理解归理解,轮到自己,还是经常“废话太多,事后后悔”<img src="images/icon_smile_blush.gif" border=0>



丫丫2001年8月生,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月儿明 重新编辑於 2006/01/13  11:38:43</font>
作者: panhj    时间: 2006-1-16 16:52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惭愧啊!当时我做这个活动时好失败,生硬、刻板、牵强,飞飞完全没有兴趣!

到后来看了3.0的内容,特别是框架的概念以后,现在已经很少直接跟着书中的活动去做了,对于书中提供的活动总觉得比较难跟着做,不如生活中即兴地做来得容易,我们其实还没有很好地试书中的活动,看了点框架理论就学人“即兴”,这其实真的很不踏实,月儿明既然有心跟着书本做,就注意坚持,千万不要象我们一样。

回到月儿明的活动和困惑上,我也来插几句:

月儿明说“目的是让孩子分享幽默”,我写这篇帖子的时候那本书没在手上,印象中书中这个活动的说明确实提到过目的是分享幽默之类的话,但是按我目前对RDI的理解,第一阶段重点应该是在情绪共享,所谓“幽默”,恐怕尚未能强求。

我们要弄清楚RDI活动和目标的关系,这对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活动会有决定性的意义,我想尝试结合你的活动来说明一下,如何用目标来指导一项活动的进行和展开。反过来说,就是如何展开活动从而达到训练的目标。(其实我一直想整理一份活动的列表,列表中详细的说明活动如何进行变化以训练某些目标,然后用于组织飞飞的活动,可是一直疏懒,感谢月明儿提出活动的问题,让我可以乘机试着分析一下,有什么不对之处,希望大家一起讨论!)

首先,回忆一下第一阶段的目标:

F1        找寻面对面的凝视来强化快乐和兴奋,疏解担忧并注意于教练的沟通交流。

F1A        在愉悦的活动中分享兴奋的凝视。

F1B        发起面部的凝视,特别地分享愉悦的面部表情。

F1C        在愉悦的分享活动中的暂停期间,发起兴奋的面部凝视。

F1D        在一个互相兴奋的活动中和活动后,当你暂停时,沟通表达期待性的兴奋(身体转向你,且脸也朝向你)长达20秒。

F1E        就在开始分享活动(过去做过的,曾经是愉快的)开始前, 发起兴奋的情感分享。

F1F        当担忧,哀伤时,用面部凝视来疏解情绪



逐条目标来分析,看活动中是否可以加入一些元素以有助于孩子形成上述的功能(Function),注意并不是每一项活动都应该而且可以用于达到所有目标,从有关资料看到,一次活动常常只聚焦于一两项功能,但是通过不同的变化又可以在不同的阶段用于达到不同的目标(就是所谓框架Framework了):



F1:这是阶段一总的目标,就不说了;

F1A:在愉悦的活动中分享兴奋的凝视。

这一项应该可以是月儿明的活动的一个目标,怎么样展开活动以训练孩子这项功能呢?这就涉及到我们讨论过的一些RDI训练方法和技巧了,如:犹豫、延时——不要那么快把东西拿出来,定住!用神秘的眼光看着孩子,感受到孩子被你突然定住不语的状态吸引时才慢慢或突然把东西拿出来,以增强兴奋感;夸张的表情——把袜子说成帽子后故意把袜子戴在头上,呵呵傻笑,由你发起凝视,爸爸则如秋爸爸言在旁推波助澜,用declarative的语言让孩子逐渐理解妈妈的行为是好笑有趣的;当然在孩子感受到兴奋和乐趣时,应该把握机会尽量延长兴奋的凝视,而不要急于拿下一件东西,甚至如果孩子有足够兴趣和动机的话,应该等待孩子提出拿出下一件东西的要求;

F1B:发起面部的凝视,特别地分享愉悦的面部表情。

这点也可以做到,这点强调的是创造机会让孩子“发起”兴奋的凝视,可以尝试在拿出物件胡乱说个名字做个可笑动作后,稍稍延迟,等孩子兴奋地对你笑的时候,你才和他一起胡闹一阵,时间点的选择是关键,你先发起则是训练F1A,提供机会让孩子发起则是训练F1B,这是很微妙的!

F1C、F2D、F1E:

很明显,你可以在活动的不同地方加入暂停,提供机会让孩子承担“发起”的责任;

F1F好像就不怎么适用



可见,在RDI的实践过程中,时刻紧记当前的训练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明确了当前阶段的目标,就可以在所有日常活动中随时地使用一些技巧对孩子进行训练,就是所谓的RDI LifeStyle了。

唉!说来容易啊,做起来还是有很大难度的,老实说,别看我点评得好象头头是道,其实跟飞飞的活动中远不能做到这样有计划有目的,还是随兴的多。

不过,我相信以目标指导活动是一条正确的非常重要的原则,时刻牢记当前目标、经常想着怎样用一些技巧来提供机会给孩子学习这些目标,对于更好地展开活动会有重要的作用。



飞飞爸



目标啊!目标啊!

如果不知道目标、失去了方向,事情还有可能成功吗?我们展开讨论、学习,网撒出去了,关键还要把它收回来!

此帖完成后的一点感悟,以自励,亦以共勉!





-----------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6/01/16  17:20:35</font>
作者: 继续微笑    时间: 2006-1-16 21:06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和RDI有间接关系的一点分享:

周六下午在中山三院参加RDI培训时,非常高兴和(飞到花园里的)飞飞以及飞飞爸妈、(每天进步一小步的)小然以及小然爸妈、还有(小山成长记录的主角)小山以及小山妈妈见了面,大家第一次见面,真是开心!

看到掉了一个门牙的小山在教室的门口沙发上和一个小女孩伙伴在很自然地交流,还自豪而洪亮地对我们说:我考了个“双百”,还评上了三好学生!

问飞飞“飞飞,你在干什么呀?”飞飞看着我的眼睛说“我在写我的名字”。哇噻,“飞飞”两个字还真写得象模象样的啊!

问小然:“上学的地方XX冷还是深圳冷呀?”

回答“XX冷”,然后就跑开了。



看到宝贝们的进步,让我们觉得欣慰,对将来也多了许多的信心!





无论前面是风雨是阳光,我们和琳琳(2002年10月12日生)都将积极面对并继续微笑!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6-1-16 22:33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在RDI的YAHOO GROUP上有个家长观察到了她正常发育的一个儿子具有怎样的灵活性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差距来:



“今天我观察到一个脑发育正常(NT) 的儿童是怎样具有“思维灵活性”(FLEXIBLE THINKING) 的,把这个和那些没有正常儿童可以作比较的家长分享,应该是一件乐事。



今天早上我们在一个室内游乐场玩,我两岁半的儿子甘比想坐在一个地方,但那已尽被一大一小俩兄弟占了。起先甘比坐过去,要那俩兄弟挪开他好去坐,但他们朝他喊:“不,不” 。甘比回头看我,但马上明白他不可能从他妈那里得到有益的帮助,所以又回去和那兄弟俩去吵,但他们寸土不让。然后甘比怒视着他们,冲向出口处,但又在门槛儿上粘着好象要人家明白他真要走似的,但他一直偷偷地回头看他有没有得到自己所希望的效果,那两个有没有动窝。他明白这一招也不会灵,又走回去了,脑子里又有了个新主意。他告诉他们应该去爬那个大木梁,很好玩的,他们不理。他又指了一个爬墙的地方,很好玩的,人家不理;又建议一个小山洞,很好玩的,人家不理;滑梯很好玩的,不理;小山包很好玩,爬上山顶在滑下来,真好玩,----不理;甘比想了几分钟,说了句:“看我的!” ,就跑过去把自己所说的每个都玩了一遍,玩完每一个都兴奋地大喊“真好玩!” 那俩兄弟中小的那个有一阵子受不了,想跳出圈外,但被他哥哥一把拉回来,命令到“别动!” 。甘比终于他已经想尽办法还是没用,就想回到我这里来告状,看到他一脸的失望,我建议我们去玩小火车吧,他马上同意这是个好主意。



每个能和人讨价还价这么长时间的孩子,长大了都会是个出色的律师 ----让我惊讶的是甘比的灵活思维。一个方案行不同,马上换一个。不光是用不同的策略,而且同一个策略也会有所不同。如果他明白自己达不到目的,他也会乐意转移兴趣,接受另一个目标。正常孩子的思维能力真是个奇妙无比的东西。 (SHELLEY)”












作者: panhj    时间: 2006-1-17 11:55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月儿明发表</b>。



......,所以我们要减少语言的干扰(也许我们觉得是在帮助她理解)。其实过多语言就象是拿着语言的鞭子不停地抽着孩子前进,这样他自己的思考和情感都没有时间和机会发展。

......

不过理解归理解,轮到自己,还是经常“废话太多,事后后悔”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月儿明这翻话说得好!

“这样他自己的思考和情感都没有时间和机会发展。”==〉“这样(过多直接提示)他(孩子)没有机会!”

看到了吗?原来我们常常没有给我们的孩子机会,这是多么严重的错误!

反复地学习和讨论RDI之后,我现在知道“给孩子提供机会”是训练的最基本技巧之一,很多具体的方法,归根到地都是给孩子提供“机会”,都可以用“机会论”来解释。例如,敲敲桌子以吸引孩子的注意,这就是提供一个让孩子“主动”转移注意力的机会;例如在兴奋地活动中突然暂停,就是提供一个让孩子“主动”发起下一轮活动的机会;例如用declarative的语言说“我的xxx不见了!”就是提供一个机会让孩子“主动”地帮你找东西......当然,推而广之,我们也应该给自己一个机会去给孩子机会,通过不断地实践、体会,让自己形成随时准备给孩子提供机会的动机和习惯。



我想不存在“理解但是做不到”的理由!按照我们家长对孩子的关爱,我想只要知道是有益的事情,我们都会倾尽全力去做到,所谓“理解但是做不到”其实只是理解还不够深刻!有时侯是骨子里的信心问题!(注意我不是在批评月儿明理解不够深刻,只是分析一下常说的“理解但是做不到”这句话背后的本质,以便能更好地“理解”并“做得到”。学习RDI有一段时间了,我现在对于怎样把一个RDI观点引入我们的思想直至让这个观点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也有一些体会,这个引入、理解、成为行动向导本身需要一个过程,不断地“反思”是加速理解的方法,我在论坛上发帖其实也是我自觉寻找机会加深理解的一种手段,当然如果发的帖子同时也有助于激发讨论、增强理解的话,我会更高兴!)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6/01/17  12:47:36</font>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06-1-17 14:14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关于动机



各位家长在实践RDI过程中的感想和经验让我受益非浅,我在对孩子训练中也在学着葫芦画瓢,努力应用一些RDI概念和活动来干预孩子。

关于培养孩子“动机”方面,我学ABA过程中有些理解,也可能是误解。谈一下,和大家交流。



我的理解,在ABA中不讲动机,只讲行为。

这一点让人很容易觉得ABA“舍本逐末”嘛!我在刚开始接触ABA的时候,也是很不理解,也是这么认为。

我们都是很希望“寻本溯源”。最好了解孩子是怎么想的,想从孩子的思维着手来改变他的行为。

像多数家长的想法一样,我通常会说孩子,“哦!他想喝奶了,他想要玩具!”等等。

看到孩子这样做或那样做,觉得总是有原因的,通常都以为是因为他“想”这样做,他“想”那样做。



所以,曾以为,在考虑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的时候,总是觉得如果我们搞清楚了孩子是如何想的就好办了。并且以为,我们教孩子,就是让他按照我们推荐的思路去想,这样他们就会做有意义的事,而杜绝他那些怪异的想法和思路,从而矫正他的负面行为。

我不说这样的看法完全错误(也许真的是错的)。我想去商店买点儿东西在前,随后才会行动起来,穿衣出门去采购。



思想在前,行为在后,这是我们都有的实际经历。

可是,在干预孩子的时候,你怎么知道孩子是如何想的?他的动机是什么?

没法儿观察,没法儿测量。只能是猜测!



比如,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猜孩子现在是想喝水了,但我可能猜错了。

这才有了这种现象,家长在孩子哭闹的时候,一会儿递上吃的,一会儿递上玩的,只盼哪一样可以哄住他停止哭闹。

我们已经知道,这些都是不妥的。

既然孩子的思想和动机是不可以被观察测量的,更加上,我们的孩子在表达自我感受上存在障碍,那么把它当作我们的干预对象和训练目标,显然也是无的放矢的。

尽管思想在前,行为在后,但是如果简单地联系起来考虑:要想去改变行为,就从思想入手,这听起来很有逻辑,一旦真正操作起来却是无从下手了。原因就在于思想或动机是无法控制的。

ABA恰恰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和应用于训练操作的。就是以行为的结果来影响孩子对行为的改进,并以行为发生的刺激控制来增强孩子正确行为的完成的可能性。



说到“本”,思想或动机的物质根本,那是大脑细胞的运作过程,可能涉及到神经生物学的诸多专业术语来,离子通道,膜电位,分子信号传导等等等等。从这些分子水平上研究大脑的意识思维,高深得很,那才是我们要寻求的终极“本”,属于奔向诺贝尔奖的研究方向,即使是各个神经细胞插上电极(有此类研究),获得的突破性进展,但对于了解思维这一生命现象,也只能算皮毛的皮毛,可以说,没法指望。

但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大量成功的实例与应用,的确给我们指导了一条对孩子可行的干预路线:从行为干预着手,不关注动机。



ABA中有“行为功能分析”这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它也是分析某项行为的发生前后的各种因素,从而确定该行为的意义。与分析行为的动机所不同的是,它不涉及内心世界的思维过程,仅涉及环境与经历。虽然专业的行为治疗师在做分析时,需要询问孩子的主观想法和感受,也会做出许多的主观判断,有猜测的成分,可能分析错误,这也许是技术问题,但是他进行分析的依据,都是可以被观察、被量化的行为事件。



思想或者动机,是不是行为的一种类型?严格地说,是。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我们自己可以观察纪录到自己思想意识,知道自己何时在恐惧、焦虑、气愤状态下的思维过程。但是,思维属于“内隐”的行为,无法被他人观察记录,因而在作为训练者的家长,很难在这方面进行有效的操作。所以,ABA在用于孩子的行为矫正方面,基本上都是从外在表现出的行为着手。

行为的发生和后果,最终会对孩子的思维过程产生影响,像RDI中的“事件记忆”而获得动机,应该就是以往经历对当下行为的影响。这样说起来,训练孩子做“甜蜜的回忆”,从而增加他再次主动作为的机会,应该是很好的手段。

当然,ABA也肯定认同认知发展方面的科学观点,像分类、命名等等认知发展过程的规律性,在ABA训练项目设置上就是很重要的依据。








作者: 月儿明    时间: 2006-1-17 16:53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panhj发表</b>。



所谓“理解但是做不到”其实只是理解还不够深刻!<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非常同意,还是理解不够深刻!



今天丫丫的老师批评我了,因为我在教丫折纸时话太多<img src="images/icon_smile_blush.gif" border=0>



另外我们发现丫丫现在非常喜欢模仿语言,经常把我们在训练中的一些话不分场合地去问别的小朋友。还有,丫丫的控制欲望似乎很强,只要她掌握了规则就想来主导,前面有位前辈说这样的孩子在社会参照的发展方面障碍更大。



因此语言干扰的问题必须克服,我得时刻提醒自己!



丫丫2001年8月生,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作者: zc    时间: 2006-1-18 01: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anhj    时间: 2006-1-18 17:49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关于动机



关于动机我有一些想法希望和秋爸爸以及各位家长一起探讨一下。



“在ABA中不讲动机,只讲行为”,是这样吗?

ABA也许没有明言强调动机,但是我认为ABA的核心几乎就在于对动机的应用了,我虽然没有很深入研究过ABA,但是对其原理还是基本清楚的。在ABA方法中,孩子完成一个指令的动作后,通常会得到“强化物”作为回报,我想这实际上就是利用了孩子想要得到强化物的这种动机,在指令的执行和强化物的获得之间建立联系,从而诱导孩子去接受训练。但是我觉得ABA对动机的应用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这些强化物都是外在的,一旦外在的强化物不复存在,孩子也就缺乏按指令去执行动作的动机了,ABA成也动机,败也动机啊!

也许大家会说,ABA强调强化物最终需要淡化,ABA也强调要给予社会性的强化物,但这些都无法改变ABA利用外在强化物的本质,也无法摆脱利用外在强化物的根本问题。

应该说强调淡化强化物是ABA认识到自身方法依赖于外在强化物的缺点而做出的改进,但是淡化强化物的结果是什么呢?我认为淡化后真的是只有“行为”了,孩子确实得到了执行某些行为的“能力”,但什么时候会去使用这些功能呢,不得而知,因为他们最原始的动机“强化物”不见了,因此就出现了“孩子明明是会的,但就是不懂得运用”的情况,也就是泛化的问题。

关于社会性强化物,我想强调,社会性强化物虽然不是具体的物品,但是仍然是“外在”的,所谓外在的也可以理解为“物质的”,是相对于个人内心的感受而言的。

好了,讲了一大轮我对于ABA和动机的看法,现在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理解的RDI和动机的关系。

自闭症孩子最缺的是什么动机?交朋友的动机?玩的动机?分享兴奋的动机?按照我的理解,这些都只是基本动机的扩展,我相信自闭症孩子最缺的是“在动态系统进行探索的动机”,动态系统是相对静态系统而言的,静态系统的特征是“可预期的”,固定的社交对话模式、循环不变的流程都是静态系统的代表,而人的能力特别是真正的社交能力是来自对动态系统的探索的,动态系统是变化的、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预期的”,在面对“变化”时,正常发育的孩子由于能够及时处理面对的信息,他们很快感受到成功应对变化所带来的乐趣,因而形成了主动寻求“变化”的探索型的、外向型的动机;而自闭症孩子由于应付变化信息的能力不足,他们在面对变化信息时遇到了挫折,因此他们倾向于逃避动态系统,这就是为什么自闭症小孩喜欢重复问同一个明知答案的问题或重复玩一件玩具整天不厌的原因。

基于上述动静态系统的理论,RDI的活动强调适当的变化,就是说在孩子熟悉的活动中(熟悉所以孩子不焦虑、不抗拒),小心地加入变化(以孩子能感受到而不觉得无法应付为度),重新提供机会让孩子去体验成功应付变化的快感,从而逐渐恢复和强化孩子在动态系统中进行探索的动机。



可以看到,如果套用ABA行为和强化物的概念,“成功应付变化的快感”就是“孩子积极合理应付变化甚至寻求变化”这种行为的“强化物”,追求“成功应付变化的快感”就是“孩子积极合理应付变化”的动机,相对于外在强化物而言,我觉得这种内心的感觉和体验就是一种内在的强化物。



秋爸爸提到“从行为干预着手,不关注动机”这点听起来有点让我心寒,基于上面对于动机的分析和我们普遍相信的动机的重要性,对秋爸爸的这个观点确实不敢苟同。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6/01/18  17:56:40</font>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6-1-18 18:01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从行为干预着手,不关注动机"---秋爸爸讲的这一点,我想对年幼的孩子是比较符合事实逻辑的,但对稍大一点的孩子,或许不一定。我们大家都能从自己的经验中知道,年幼的儿童的思维行为都是很简单,直接的,想什么就做什么,而想的也肯定是与自己的生理或心理的一些基本要求,因此从幼童的行为我们可以反观他们的思维活动,所以也可以通过对他们行为的干预,来影响他们思维活动。我觉得这一点对于自闭症孩子尤其重要。因为他们往往是囿于自己的最基本交流方式(语言)的不足或缺陷,使得自己的愿望无从表达,无法满足,他们唯一能够宣泄的也就是行为了。从这一点讲,通过系统性地引导,规范他们的行为,以达到帮助自闭症儿童理清,学会如何正确地表达陈述自己的愿望,换句话说,怎样让自己的动机能被人接受,被人理解。所以我个人对以行为理论为指导的ABA方法是比较信服的。




作者: 方静    时间: 2006-1-18 22:09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如果我们不讲动机,只讲行为的话,孩子会让我们训练成什么样的孩子呢?

很多人在做ABA的时候,自己已经太刻板了,为了ABA而ABA。

我们要清楚认识到我们训练的对象是一个人,而不是其他。在以琳,我们要求老师自己成为孩子的强化物,一切都在其中了。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06-1-19 09:24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强化物与动机



在ABA中,强化物一定是对行为之后才给与的奖励事件,而不能作为行为的前提刺激。否则,就不称为强化物了,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训练中很容易把强化物堕落成一种“辅助手段”了。那样,淡化强化物的过程,其实是撤除辅助的过程。所以,训练中应当注意,不能事先出示你的“贿赂物”,拿着它让孩子做这做那,这样虽然看起来,孩子也能做好,但是没有强化作用,训练出来的是“讨价还价”的结果。实践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越是出乎孩子意外的奖励,强化的效果越突出。获取强化物千万不能成为孩子行为的动机。

此外,对大一些孩子做的“行为契约”和“代币”延迟强化的问题,我还未实践,理解不深,尚无法讨论。但是,这一切的目的都不是在于培养孩子的动机,而目的在于让孩子领略行为本身的意义。

在ABA中也好,在RDI中也好,即使像"yeah! cool! smart!"等等欢呼语的强化物,最终都是要淡化掉的,但是并非说那时就不存在强化物了,孩子的正向行为是在靠“动机”维持了。应该说是强化物的变化了,转移了。我们应当特别意识到,训练时孩子在行为之后得到的强化物,其实从一开始就应当不仅仅是来自训练者的给与的食品或夸奖。而应该看到,某项训练任务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完成任务本身的成就与快乐,就“能够”成为孩子的强化物。这样,在撤除我们“硬”给的强化物后,依然存在鼓动因素,日后“有意义的行为”的强化和维持就靠“有意义”了。

所以前一段,在给与强化物的时候,我说“你真棒!奖励你一块糖”,这类语言被老师说不合适,就是因为它没有强调孩子行为的意义,而过分强调了“糖”。

方静的“老师自己成为孩子的强化物”,我理解这个意思是,强调的不仅是ABA训练老师的操作过程的生动活泼,更应该是强调ABA训练项目任务对孩子本身吸引力和强化,从而能够让孩子和大人都不觉得刻板。



总之我还是觉得,干预过程不应该去着重挖掘孩子的“动机”,孩子的思维过程是难于被我们把握操作的,尽管它是肯定存在的。过于强调挖掘孩子的内心动机,会很主观,即使有时候我们能够推测正确。相反,挖掘行为本身的功能和意义更能让孩子发生变化。

我说的"关注行为,不关注动机",不是说否认思维意识的存在,而是说干预的着手点和反馈点。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秋爸爸 重新编辑於 2006/01/19  09:28:45</font>
作者: 黑眼睛    时间: 2006-1-19 09:42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最喜欢看这个帖子,在这里再次感谢这个帖子的创始人--冯先生,一如您开创那个一笑解千愁一样,因为总是收获不浅!

佩服各位家长的同时,为自己感到惭愧!因为我从来没去琢磨过这些问题。我的想法太过于简单,就是想法让孩子快乐,无论你RDI也好,ABA也好,让孩子在快乐中学到一些东西。我似乎很少严格的执行过哪套步骤,为什么,是因为我悟性太差,有时书看一两遍感觉还是似懂非懂。

楼上各位的发言我实在是佩服透顶,真的!



雨时妈妈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06-1-19 14:26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没关系,即使有误解,肯定是因为我表述不清。我是想到哪说到哪,常常自己都觉得乱。而且,我没准也误会了各位的意思呢,见谅!



先轻松些,扯得远点儿,关于动机与行为,有部汤姆克鲁斯的电影,少数派报告,看过没?讲的就是未来世界,国家机器可以侦测出人脑的意识,一旦知道你“想要”犯罪,就马上抓起来,这样有效地打击坏人,不知道各位觉得这样先进的手段是好事坏。以前就是看看热闹,现在看起来,有点意思。看来ABA可以上纲上线到“意识形态”上去。注重行为的,就是民主开放的;注重思想的,就是...呵呵...讲政治喽!这下我可算知道Dr.G的“成分”了!



回来,继续说说强化物撤出后是不是“动机”在起作用。

ABA很强调自然的强化物,越是自然的强化物,也就越能在日后的自然情境中再现,也就越能让孩子理解训练的目标行为的意义,从而维持正向行为。

比如,训练中,出示糖果给孩子看,问他,这是什么?答对了,才进行下一步,“你要不要?”,他回答“我要糖果”,此时把糖果给他,这就是很自然的强化。糖果在这里,也充当了必要的前提刺激,激发了孩子语言表达需求的行为。而最终吃到糖果,作为他一连串行为(多个回合的你来我往的交流)的奖励。

这个例子好理解,因为,我们谁也不会在他说了“我要糖果”之后,却给他吃块薯片。

但是,其它训练项目的行为的自然强化物是什么呢?ABA训练要思考这个问题。

尽管自闭症的孩子与众不同,但还是可以通过正常孩子的参照获得提示。

观察正常孩子,唱歌跳舞表演一番后孩子得到最自然的就是家长的夸赞,也有很多情况下是得到好吃的,好玩的。

因此,撤出我们人为设置的强化物,要还希望在自然情景下再现该行为,一定要着眼于这项行为自然下的功能。

对于塑造正向行为是这样,同样地,矫正孩子的负面行为,也是如此。

举个例子,我家老大昨晚上一小时之内尿了四次裤子,让人生气,这种现象大概2周左右有一次,尿了一次裤子,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可能会连续尿裤子。开始时我们决定狠狠心,不给他换裤子了,让他难受一会儿(行为的惩罚),然而后来我发现,他很兴奋,他把冰凉的裤子刺激当成了强化物了。这才意识到应当立刻换掉裤子,此后每10分钟,就要求他去厕所排净,不给他尿裤子的机会。








作者: panhj    时间: 2006-1-19 20:46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关于动机,虽然表面上看我和秋爸爸的观点针锋相对,但是我已经发现其实我们的观点在某种角度上看是一致的,我想试试看是否可以求同存异。



我想相同的一点是我们大家都承认动机的存在及其对行为的重要性。秋爸爸上一篇帖子通过“强化物是事后奖励”以及“完成任务本身的成就与快乐就能够成为强化物”从一定程度上批驳了我之前对于ABA使用外在强化物存在缺点的论点,很精彩,“事后奖励”的说法给我很大冲击,使我对ABA固有问题及其可能达到的效果有很大改观,虽然我仍然有我的想法,这容后再议,但是不管怎样,动机对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确实是我们的共识,如秋爸爸言“孩子的正向行为是在靠动机维持了”。



既然大家都同意“动机是重要的”,那么不管怎样,我们是否至少应该去分析了解“动机的形成”“动机的分类”“动机的层次”“不同类别的动机的作用”等等关于动机话题,对动机和行为特别是社交行为(别忘了,社交缺陷是自闭症的核心缺陷,这也应该是共识吧)的关系和规律搞个明白再回头确定我们是否应该以及何时应该去“挖掘”(我更愿意说是激发和强化)孩子的哪些动机呢?答案也应该是没有异议的,我们确实是应该去分析和了解动机的规律的。



具体的分歧其实在接下来的分析中,秋爸爸的结论是干预过程不应该去着重挖掘孩子的“动机”,论点在前面的文章已经论述过,大致是“动机和思维的难以捕捉性、难以量化”以及“行为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秋爸爸没有展开细说);而RDI(注意不是我发明的观点,我只是看过相关文章后接受了一些RDI观点而已)则用动/静态系统的理论去阐述说明动机和行为特别是探索行为、社交行为的关系,基本结论是强调了“强化孩子在动态系统进行探索的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并结合“人际关系能力发展模型”最终发展出以激发和强化“探索和接受变化的动机(注意这不是具体一项动机,而是有组织的一类动机)”为核心的一套用于组织孩子训练活动的原则和方法。具体而言就是,第一阶段强化孩子“分享兴奋”的动机、第二阶段强化孩子“寻求社会参照”的动机,第三阶段强化孩子“寻求协调与配合”的动机......。在“探索和接受变化的动机”的激发上以RDR循环(Regulation-Dysregulation-Reorganization,建立静态稳定系统——打破平衡——重建平衡)为基本方法,而诸如“间接提示”“Decalartive Language”“事件记忆”则是用与激发和强化这些动机的技巧。可见,RDI至少可以说对于动机是有他自己的一套系统地理解的和运用的,并且有实际的应用,这也是RDI吹嘘说“直指自闭症核心缺陷”的一个理由吧!

老实说我确实没有象学习RDI那样去认真研究过ABA,关于ABA对动机的态度和理论,我确实不清楚,如果ABA也有一套动机理论,则把它比较系统地阐述出来,和RDI的动机理论进行比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其实如binfeng所言,"从行为干预着手,不关注动机"---秋爸爸讲的这一点,对年幼的孩子是比较符合事实逻辑的,但对稍大一点的孩子,或许不一定。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或者情况比较严重的孩子,他们在动作、语言(甚至是简单的发音)上存在显而易见的障碍,这很自然会让家长更加关注于孩子的行为能力本身;然而年龄比较大或情况比较好的孩子,他们看起来蹦蹦跳跳、手脚什么大肌肉小肌肉手眼协调都明显足够灵活,语言也还可以,就是不主动与人交往,这也很自然会让家长觉得培养“动机”更为重要。具体情况不同,侧重点不同而已,完全可以如RDI说的在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取得平衡,眼前的耽误了时间就再也难以形成的行为能力特别是肢体和发音功能需要强化的行为干预手段如ABA来纠正,但是一旦情况好转,就应该及时关注自闭症的核心问题和长远目标,更多地关注孩子的社会交往动机,以动机来推动社会交往能力的学习。



飞飞爸



难得有这么激烈的讨论,爽啊,这样热烈的讨论,让我的思想进化了许多,对RDI理论的总结自不必说,即使对ABA的理解也是在不断深入,以文会友,不亦乐乎!谢谢秋爸爸,谢谢各位家长!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6/01/21  17:39:39</font>
作者: 然然妈妈    时间: 2006-1-21 20:48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事出皆有因。



然然真棒!我爱然然!
作者: panhj    时间: 2006-1-21 23:30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之前翻译过一遍关于建立成就感的文章(LACK OF FEELINGS OF COMPETENCY

--AS AN OBSTACLE TO SUCCESS IN DYNAMIC SYSTEMS)

前几天在yaohoo RDI_Mid_Atlantic组的文件共享里面发现了同一个作者(作者署名Sherri L. Miller, MS, CCC-SLP,还真看不懂是什么头衔,估计很可能是咨询师的可能性大一些)的另一篇关于RDR文章,感觉同样非常有参考价值,特别是它以操作指南的方式整理出来,特别有助于家长们一步一步跟着做。好东西,现翻译出来共享给大家。



--飞飞爸





The Regulation-Dysregulation-Reorganization Cycle



“规律-打破规律-重新组织”循环



在生命最初的三个月,通过与照料他们的人在一起,典型发育的(NT,NeuroTypical )婴孩发展出一种识别简单的“规律——打破规律——重新组织(RDR,regulation-dysregulation-reorganization)”模式的惊人的能力。规则的、规律的(Regulation),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对于有节奏的互动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例如,抛动小孩的游戏,大人一前一后一前一后地反复抛动,孩子渐渐知道这种互动有一定的模式(Pattern),这对于父子(母子)关系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感受到这种模式,孩子开始信任父母会在这种变化的情况下提供安全感,当孩子通过哭闹、惊异或者转移他们的视线以向大人表达他们的不适的时候,通常父母会马上停止或简化活动的模式来降低刺激。这样孩子就有机会去重新组织和准备一个机会去掌握这个模式或者更简化一点的模式。



同样是抛动孩子的游戏,然而却不是一成不便的,有时候快一点,有时会慢一点,抛动的力度、位置也可能不一样,最重要的是,父母总是主导活动的开始、结束和变化。这种RDR循环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师徒”关系的开始。



有时候,这个模式会被一些原因所中断。可能是妈妈需要调整一下位置、可能是电话铃响了她要去接一下电话,典型发育的孩子渴望这种类型的变化和“动态”。这种在原有模式中引入轻微变化而成的新的互动模式的过程,我们称为“重组”。典型发育的孩子通过重组很好地接受了变化,通过带领孩子对变化进行重组,又进一步加强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师徒”关系。



但是对很多自闭症孩子而言,他们没有掌握RDR循环中重组的能力,结果,他们对父母的安全感和信任关系也没有稳固地建立起来,当引入轻微变化的时候,孩子变得不适,他们变得消极(跑开、转过脸、白日梦、沉迷于视频或物件、表现得极度愚蠢等)或具攻击性(发脾气、打击等),在“变化”出现以后模式没有得到重组,对于这些孩子而言,每天的生活是从(他们觉得安全的)重复的静态模式进入到(他们觉得完全无法控制的)混乱状态再回到他们觉得安全的静态模式的过程,他们从来没有开始很好地去接受变化。



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孩子建立对父母的最基本的信任感,首先我们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可接受、可预期和舒适的规律模式,当孩子掌握熟悉了这个规律模式后,我们引入轻微的变化来让孩子进行重组,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孩子逐渐接受父母的引导,更重要的是让孩子逐渐信任并期待父母引入的更多的变化。



通过归纳和简化,这些步骤是:



[注意:我认为这些步骤中最关键、最精粹的地方就是“给孩子提供机会”,建议大家一定要边看边琢磨!--飞飞爸]



1.通过明显地“停止当前活动”来开始。在发起模式前和小孩一起坐一会儿,这能让孩子清楚地感觉到模式的开始;



2.从一个简单的规律模式开始(例如,用有节奏地前后前后的模式来擦拭物体的表面)。注意保持这个模式不要过分刺激,另外请记得你的向导角色。



3.确认这个模式对于孩子而言是可接受和有节奏的。这样,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一个可信任的向导,并相信父母会维持适当的紧张度,这是让孩子不会对他们父母觉得不适、建立对父母信任感的最初步骤;

[这是第一个给孩子提供机会的地方,通过合理地延长一个规律模式在孩子面前重现的时间,提供机会让孩子去感受到这个模式的规律性,注意,规律性的、可预见的东西对于孩子而已就是安全的,因此要提供机会让孩子知道面前的模式是规律的、安全的,才可以执行后续的引入变化的步骤。--飞飞爸]



4.如果孩子显示出任何不适的信号,就要简化或者停止模式的进行。注意,孩子并不一定会通过面部凝视来表达不适,视线和注意力的转移很可能也是刺激过渡的信号。一旦停止或简化,孩子会做好重新接受这个模式或一个更简单模式的准备,注意,关键的是要再引入变化前让孩子感受到模式的规律,否则孩子只会觉得一切都是混乱。



注意,很多情况下,在进入5-8步骤前,孩子可能要保持这种规律模式几分钟(或者几天间隔地重现)以便感受到其规律性,事实上这就是孩子跟随其父母在任何动态系统里感受到的最初的成功体验,请记住,建立孩子信任父母的动机是RDR的主要目标。有时候,忍住不要过急地引入变化是实现这一点的最有效方法。



5.提供变化,或中断。这通常是一个停顿再加上一个轻微的“脱离平衡状态”的感觉,停顿让孩子有时间去感知和考虑他所遇到的变化。刻意突出变化有时候会有助于制造悬念和期待感。然而,对于有些孩子而言,变化的突出程度应该尽可能小以免过度刺激。





6.等待孩子开始处理遇到的变化。这是建立孩子对父母信任感的第二个步骤,让孩子感觉到父母会提供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重组和克服遇到的变化,一旦成功了,孩子也会建立成功应付变化的能力感。注意,这一步的关键在于“等待”孩子的发起。

[这是另一个提供机会给孩子的地方,在引入变化前提供明显的停顿,并且要等待,为什么等待是关键?因为等待就是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去感觉到即将有变化并做好准备--飞飞爸]



7.协助完成应对变化,并且在保留引入的变化元素的基础上修改原有模式。这是建立孩子对父母信任感的第三个步骤,让孩子开始相信并期待父母会安全地领着他们进入一个新的规律模式。



8.保持刚建立的模式直到确信孩子已经接受,然后重复3-7步以引入更多的变化。



例如,一个前后前后擦东西的模式,可以通过“暂停”,待小孩感觉到他遇到一个变化时,由父母带领进入一个“圆型擦拭”的模式



Dr Gutstein说“没有规律模式为基础的变化是一场混乱”,规律感在RDI各个阶段的交互中都得到强调。在最初的治疗阶段,RDR通过上述的步骤被引入;然后当孩子沿着RDI阶段不断提高时,规律性变成为孩子掌握更多变化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规律模式,可以作为最初训练之用:

摆动 擦拭 画画 旋转 走路 跳跃 浇铸 讼唱 推物 拉物 给物 受物 转弯 搅拌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6/01/21  23:31:27</font>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6-1-23 07:12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飞飞爸真要谢谢你,那么好的东西化时间翻译出来,我这个始作佣者却一直没能多作贡献。我自己也得赶上来。



SLP 是指“语言学家”,加上“CCS”,就是有行医治疗资格的了,中文大概可以称为“语言治疗师”吧。




作者: leicolen    时间: 2006-1-23 12:59
标题: re: forget



forget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6-2-12 06:56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看到一个RDI家长的问答,随手翻译出来。]



问:谁能帮我理解一下RDI怎样能帮助一个注意力只能集中几秒钟的孩子?



答:我相信要是在“规则及调整”(REGULATION, 不知还有没有更好的中文译名?) 上下点功夫,会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 SHEELY博士在2005年10月18日的网上答疑中也专门讨论了“规则及调整” 方面的活动。基本上说,是你与孩子建立起一套行为模式,等孩子明白以后,你就加以变化,然后再回到模式中去。

建立起模式能让孩子心理平静下来,因为有了模式,行为及活动就有了可预见性,同时也在你和孩子之间建立了一种共享经验。这时引入变化的因数,目的在于提高他认知能力的灵活性。



尽管我的孩子还在RDI的第二阶段,我已经发觉建立起行为活动的模式能帮助他学习如何调整,经常地还能安静他的情绪。我们常常唱着小调玩,象一起正步走,突然停止;一起拍巴掌,然后有意识地漏掉几拍。现在我儿子已经很少跟不上我了,但如果一旦他说漏了嘴,我会笑着看着他的眼睛,学他的样,把他说错的一字不拉地复述一遍,这样有形成了一个新的行为模式,然后我在加以变化。这样常常把他逗乐了或是惹恼了,如果是他恼了,他会让我别说了,这样我一停,他也停下来了。



有时候我会变变调子,如果他说:“喂,喂,喂” ,我会以某个调子开始,说了一段时间后,跟他说,让我们快点,“喂喂喂喂” ,然后再慢慢说,“喂----喂---喂” 。



你可以在模式和变化上玩出很多很多的创意来,但要首先要让他先明白模式规则,也不要变得太出格了。 (LAURA)










作者: panhj    时间: 2006-2-20 17:35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RDI网站最近提供了Dr Gutstein最新的《Two-day introduction workshop》的PowerPoint文件下载

107页,内容很丰富,大概如下:



第2-9页

介绍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的定义及有关自闭症特别是高功能自闭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统计报告,提出自闭症治疗应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



第10-47页

介绍了自闭症的核心缺陷,这份Powerpoint所提出的核心缺陷和《Going to the heart of Autism》以及以前的有关的NewsLetter所说的所不同,看来又经过了一番重新整理和归纳,我现在还在消化吸收;



第48-59页

这部分介绍了RDI的目标及一些治疗的基本原则:

建立“师徒关系”(Master-Apprentice RelationShip )

建立有利于治疗的心理基础(这里说的心理基础不是指孩子的心理基础,而是对我们家长、家庭而言,面对一个自闭症的孩子,我们承受了比其它家庭大得多的压力,我们能否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是我们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之一。听说有些家庭因为孩子的事情而闹矛盾,甚至支离破碎,家不成家,心里真的是非常难过,这对我们这些可怜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选择放弃和逃避的人是可耻的、不负责任的,各位仍然在上网四处看贴,孜孜以求地汲取各种信息,对孩子不离不弃的家长都是高尚的、可敬的!

    但是各位高尚、可敬、可爱的家长朋友啊,我们不但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我们最好还要做一个有智慧的人,时刻注意对我们自己的处境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以防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年前和一位德国回来的资深心理医生进行过交流,他的专业是“儿童/青少年问题心理咨询及家庭治疗”,他对我的提醒也包括了这样一条“不要忽略了自己的家庭生活”,观点竟然和RDI可谓不谋而合。

    RDI中有关于降低家庭生活压力、防缓生活节奏的要求,这不但是孩子的需要,也是我们自己的需要,请各位注意!

PowerPoint中52页提供了一组自测题让你看看自己是不是处于危机状态,53给出一组结束危机状态的建议,大家可以仔细思考一下。

最近思考哲学问题比较多,脑子进水了,总是胡言乱语,看不明白当发疯好了,呵呵!



建立有利于治疗的生活习惯(LifeStyle)

建立平衡的治疗计划

治疗的基本方法Regulation&RCR Cycle



第60-76页

这部分插播展示了两份关于RDI治疗效果的数据



第77-94页

这部分继续介绍了RDI治疗方法的几个重点及RDI训练进度的评估条目:

Framing(框架及框架的演化)

Scafording(脚手架?金山词霸是这么译的,含义大致是指家长如何在不过分直接干预的情况下给孩子的学习提供帮助)

Building Memories(建立事件记忆)

Evaluating Progress in RDI(RDI训练进度的评估)



95-107

这部分介绍如何将RDI应用到学校里面,看来国外学校都很重视自闭症,不少学校愿意和自闭症治疗机构合作探讨自闭症的治疗和教育,虽说这部分是讲学校的应用,不过当中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参考的地方,例如如何教"科学"科目,如何教"历史"科目,如何教"阅读",我们自己辅导孩子学习时候也可以用得着;





http://www.rdiconnect.com/download/display.asp?id=380EC79B837746A6819EF623EF56CC7955DF76AB42B5451F913FADCE489A5079386A400BAD38469D95ABE6515842B639

(需要登陆才可以下载)







-----------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6/02/20  17:52:45</font>
作者: 我爱飞扬    时间: 2006-2-24 14:49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我没有各位的专业的理论,所以最欠缺的就是对孩子成系统的训练,这里好好学习一下,谢谢飞飞爸妈啊!呵呵,老乡老乡嘛!等豆豆从以琳回来,我们就很快回深圳了,到时候好好聚聚啦!



   不过,在训练孩子上,有一点我是坚持的,也是我坚持要去以琳训练的一个原因,,就是多变,灵活!每个孩子都是有个性的,自闭症的孩子也是一样,理念只是起指导作用,一定不可以按某个案例全套搬用到训练孩子上。

   我想只要用心训练过孩子的家长都会有过这种经历:在使用书上某个案例或者别人某个经验给自己的孩子作训练时,却执行不下去,完全不适用!----这就是孩子的个性在起作用了,本来的个性,加上自闭症病例的个性,所以走不下去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学着拐弯,曲线救国了!呵呵!

   在为孩子选择训练学校时,就是参考了很多家长和专业老师及医师的建议,都认为以琳对付高功能的孩子很有办法,她们的ABA使用得很灵活,得心应手,很照顾孩子的个性,所以高功能的孩子基本上会获得飞跃式的进步,我认为这非常适合我的豆豆,所以去了!期待着他更大的进步!

   呵呵,一些浅见!




作者: jz1207    时间: 2006-2-24 18:08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大家好,我是一个深入孤独症孩子家庭的老师,一直都很想寻找一个与同行交流的平台,以琳给了我们这个机会,真的很感谢。下面我有一个不懂的问题,关于RDI是个很好的方法,我一直都很想了解,看了帖子还是不清楚。我的学生正做ABA、结构化、游戏(地板上的时光)的综合训练,进步比较的明显;但他的专注力较短暂,语言也很刻板,有时候会重复地说一个短句,例如:他时常说“爸爸好”“豆腐干”“电饭煲”(重复得很有韵调)等,但跟当时的情景却毫无相干;这样的问题是否通过RDI会有所改善呢?



I believe i can fly,I believe i can touch the sky!
作者: panhj    时间: 2006-2-24 19:02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RDI对于自闭症的缺陷的理解有“核心缺陷”和“相关问题”之分

核心问题归结于动态系统理论,认为由于大脑边沿系统和前庭额质的回路出现问题,导致孩子在信息处理方面存在能力不足,由于无法成功地处理现实世界中大量的动态信息,使孩子渐渐倾向于回避动态系统,而重复动作和话语则是孩子逃避动态信息而寻求和建立的静态系统,因为静态系统是可预期的、容易掌握的,因此在静态系统中他们觉得很“安全”和“舒服”,根据这一认识,RDI干预的基本方法就是通过创造一些条件,小心地重建孩子在动态系统中进行探索的动机,因此RDI中并不讲究如何直接解决诸如重复动作、刻板语言等问题。

一点理解,供参考。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6/02/24  19:05:40</font>
作者: jz1207    时间: 2006-2-25 22:07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RDI与地板时光里提到的DIR模式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呢?



I believe i can fly,I believe i can touch the sky!
作者: panhj    时间: 2006-2-28 18:23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学习、研究、讨论是非常有乐趣的事情,我总是可以从讨论中获益不少,日前jz1207提出FloorTime和RDI的联系与区别,引起了我对FloorTime的兴趣,于是开始去看一些FloorTime的资料,发现FloorTime也很值得去深入研究!



DIR/FloorTime/RDI的联系和区别



DIR是由

Developmental发展的

Individual-Difference个体差异的

Relationship-Based机遇人际关系的

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的组合

如果撇开DIR已经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代表了一种具体的干预方法这一因素,而把D、I、R作为自闭症的治疗原理和原则来看的话,在我目前看到的资料来看,“DIR”和RDI可以说是非常相似的,他们都符合或至少声称符合D、I、R的原则:

(注: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以带引号的“DIR”专指由Stanley Greenspan等人创建的以FloorTime为重要核心的符合D、I、R原则的方法)



Developmental发展的,是指通过研究总结正常孩子的“发展”过程,然后设法让孩子基于这个发展过程继续成长,这点来看,“DIR”与RDI是一致的,“DIR”提出了“六个发展里程碑”和RDI提出了“6级28阶段”是很相似的;



Individual-Difference个体差异的,这个别说“DIR”和RDI,其实几乎所有自闭症治疗方法都接受自闭症的表现是情况各异的,对于不同的个体要根据具体的水平、缺陷情况个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Relationship-Based机遇人际关系的,这一点是说干预方法的是否以“人际关系”为核心的,这点上看“DIR”和RDI都声称是基于人际关系为核心的,并且看来也确实至少是在超这个方向发展



FloorTime是“DIR”的核心方法,FloorTime地板时光这个词的采用很有含义,暗示着“孩子的成长是从地板开始的”(孩子都是和家长在地板上玩着长大的)“还孩子一个成长的过程”的意思,另外也包含了“试验室的”“课程性的”“特定环境性的”等含义,就是说FloorTime是家长给孩子创造的简化过的容易操控的环境,孩子在FloorTime学到的技能还要再经过提升以便可以在真实环境中使用。他的基本方法和最大特点就是是“跟着孩子的兴趣走”然后创造需要交流的机会。FloorTime里面的很多具体的方法和技巧都和RDI一致,如强调肢体语言、夸张语调、放慢节奏、强调情绪分享等

“DIR”除了FloorTime之外还包含了其他内容,在采用FloorTime方法使孩子在情绪分享、关系能力和思维方面有一定改善后,“DIR”也强调引入实际问题的解决problem-solving time等内容,甚至可能采用语言治疗师、行为治疗师、特殊教育等等可用的资源,形成一个“全面的(comprehensive )”计划,可见要实现一个“全面的”计划,投入是相当不少的,在资料中看到,即使是美国人也需要在资源这方面作权衡,而FloorTime是以家庭为基础的一个部分,相对来说投入也少很多,比较容易实现,这也许是为什么知道地板时光FloorTime的人似乎比知道“DIR”的人要多的缘故!



可见“DIR”覆盖的范围比较大,它以关系发展为核心(FloorTime)并尝试集成各种干预方法,现在感觉它和RDI的区别似乎在于,“DIR”是在使用FloorTime使孩子得到一些改善后开始集成更多方法,而RDI则强调不得不为之而进行了短期的行为或语言矫治后应该尽快回到关系发展的路上;在发展模型上看,RDI似乎研究得比较细致些已经分出400多项功能和技能目标,FloorTime也应该有更细致的说明,但目前我还没看到,这也许是我们进一步比较的重点。



以上观点是初步看了一些FloorTime和“DIR”资料后作出的,也许还很有问题,希望大家可以一起讨论。



-----------

飞飞爸
作者: baiyuyoung    时间: 2006-3-1 08:27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font color=blue>“这算不算RDI?”</font id=blue>摘自“继续微笑”的帖子



<b>琳琳妈妈的帖子:</b>



……昨晚,我们看了RDI阶段一里有个高台训练,无奈家里除了那张玻璃餐桌比较高外就只剩下矮的茶几了。

我们灵机一动,把几个小矮橙加在茶几上,连接成一直线,茶几的一边地上放了个豆袋,琳琳煞是高兴地来回走了几趟,我们试探着让她看妈妈点头时才跳,当琳琳跳下来的一刹那,琳琳满面笑容地看着妈妈的双眼。

接下来变换着在小橙子上跳,每次要妈妈点头后才跳,跳了几次后,琳琳能自觉地看妈妈是否有点头来决定是否跳。这算不算RDI?

RDI书上是说要看表情,而不是点头,但对琳琳现在来说应是比较直接的示意。

有哪位家长可告知具体以什么样的表情来进行,暂停和中断等?



---------------------------------------------

<b>【飞飞爸的回复:】</b>



怎样才算RDI?我觉得关键是首先要理解RDI提出的人际关系发展的模型和具体的阶段功能/技能目标,然后从孩子当前的阶段开始,着力于训练当前阶段的相关功能和技能,一个阶段的能力掌握得比较好了,再把重点往更高的阶段转移,如此不断往上发展,只有我们心中清楚孩子将有的发展脉络,并且在活动中采用一些有利于阶段目标的原则和技巧,这样才可以说基本把握了RDI的关键。



其次是理解一些RDI训练技巧的原理,象鼓励多用肢体语言/夸张表情/夸张语气/放慢节奏/使用停顿等都是有其一定的道理和理论背景的,如果不明白这些具体技巧背后的道理,就很难灵活地使用,也无法感受和评价这些技巧的使用效果了。



最后才是具体的RDI活动,RDI具体活动本身的内容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能否通过在活动中合理地运用训练技巧,以达到训练孩子当前阶段能力的目标。



如果我们已经理解了RDI提出的人际关系发展模型,以及一些技巧的原理,再来理解琳琳的高台活动,情况是怎样呢?

假设琳琳从事的是第二阶段的活动,第二阶段重点是孩子的“参照能力”,参照能力简单的说就是看眼色,就是孩子在遇到不确性时候会瞄你一样,寻求你的意见的动机和能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孩子要做一件明知父母不会让他做的事情时通常会狡猾地看看你,试探一下你的反应,那就是一种“参照”。



明白了阶段功能的重点之后,在活动中就要注意创造“参照”的机会了,肢体语言/夸张表情/社交分享式的语言等属于“间接提示”,使用间接提示的道理在于直接提示特别是反复的直接提示实际上是父母过分地承担了维持交互的责任,从而减少了孩子主动感知/主动转移注意力的机会,因此RDI强调尽量使用间接提示。



有了这样的理解之后,再回头想想,活动的高台是否足够高重要吗?不重要,只要能够创造“参照”的机会,原地跳瓷砖格子就是一个很好的活动。使用什么表情来表示进行/暂停和中断重要吗?不重要,只要是足够简单的间接提示就可以了,眼色/表情/指手画脚/示范跳下去等所有可以想得到的方式都可以,关键是让孩子感觉到在那一刻,他需要进行“参照”,并且成参照后获地了一个兴奋的分享通过不断让他感觉到成功进行参照所获得的成就感,从而建立牢固的参照能力和动机,实现第二阶段的目标。
作者: 月儿明    时间: 2006-3-20 09:13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在这段时间练习RDI的活动,看了书和录相之后,有一些感受,想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探讨:



RDI的第一级:新手

第一阶段:专心

里面有很多的活动,我也尝试做过一些,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大家都说了不能拘泥于这些活动形式,那我们如何在生活中体会RDI的LIFESTYLE呢?

我自己的理解:新手阶段的内容体现了一种互动的乐趣:如颂唱,出乎意料的称号,这几个活动大人做起来也感到快乐。这两个活动都可以随时随地做的,孩子要我拿小汽车,我随手拿一个小鱼玩具给她“给你一个小汽车”再伴以夸张兴奋的表情,孩子也会纠正我,但这出乎意料的回应一定能吸引她的眼神。

另外,这阶段可以多跟孩子“胡闹”,把自己作为父母大人的身份抛开,成为她的玩伴--不是安安静静玩玩具的玩伴,而是一起摸爬滚打的玩伴,身体接触式的玩乐似乎更有感染力呢。

丫丫趴在懒骨头上,我突然跳过去“骑”在她向上,“骑着毛驴出赶集喽”,两个人滚到一起,笑死了。

睡前时间,故意把丫的小肚皮上当枕头,在上面蹭来蹭去,她很开心呢,还不许我离开。

走在路上,故意跑到她前面去(她总想在前面)。

这种开心的时候,孩子都是非常专心,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呢。

我觉得这种“胡闹”对孩子的情绪很有好处,而且没有太多的语言,对孩子的注意力和参照方面都有好处的。





丫丫2001年8月生,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6-3-20 23:19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你是拿小肚子做枕头,我是拿他们的小屁股蛋做枕头。他们不愿意,反过来要我的大屁股做他们的枕头。常常床上搞的十分糟。我老婆常常深恶痛绝。




作者: 月儿明    时间: 2006-3-21 11:16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哈哈,同志,握手吧!



多年前看到的一则小文,很适于我现在的生活,与大家共享:



一个大人正在爬楼梯,他正在抱怨“这楼梯怎么这样高啊,这家人不能住得矮一点吗?”



这时,一个小孩子也从楼梯上来了,可是这个孩子非常开心地在“上”楼梯,他是怎么上的呢,这一段楼梯用双脚蹦的,另一段换成单脚蹦,再上一段倒着走,再上一段一口气冲上去,再上一段走“之”字路,一段换一个花样,他很开心地哼着歌上着楼梯。



大人感慨,这是一个多么热爱生活的孩子啊,连上个楼梯都能创造出这么多乐趣,真让人羡慕!







丫丫2001年8月生,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月儿明 重新编辑於 2006/03/21  11:17:56</font>
作者: 楚砚寒    时间: 2006-3-29 13:50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近来在尝试着做RDI,开始感觉还是比较顺利的

每天跟孩子摸爬滚打,孩子与自己都沉浸在兴奋快乐中,可是一天天这么下来,首先自己的兴奋感消失了,虽然是在兴奋,可是有一些刻意的成分在里面了,其次从孩子来说,孩子开始只是期待最后的刺激感,如果没有实现就显得有些失望。

请教各位前辈,是否是因为我走偏了?下一步应该怎样呢?

还有,试着给孩子做里面的活动,牵强僵硬姑且不说,孩子有时还会问一句:“结束了没有?”<img src="images/icon_smile_dead.gif" border=0>伤自尊了。。。。<img src="images/icon_smile_clown.gif" border=0>

请教各位:

RDI能否上课?是不适于上课(上课的话,在一定的时间内是要完成一定的活动的)还是因为目标和活动不合适才这样牵强的?





让我们做得更好!
作者: baiyuyoung    时间: 2006-3-31 22:37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楚砚寒的问题让我想起了RDI网站上有一些关于“娱乐(Entertainment)”和第一阶段“情绪分享”、第二阶段“社会参照”的关系和区别的讨论,特意收集整理了一下,这是一些从Chat Chanscript摘录的内容,值得参考一下:



Productive uncertainty is the key

有益的不确定性是关键。



emotion sharing is a result of a shared anticipated of an upcoming unexpected event

情绪分享是对不确定性共同期待的结果。



Try to make the anticipation the highlight and not the production

尽量突出期待的过程而不是兴奋的结果。



stage one is "emotional feedback" You can test it by eliminating your emotional reactions and see if the child even notices

第一阶段是“情绪反馈”,你可以通过突然停止你的情绪反应看看孩子是否察觉的方法来检验孩子是否有“情绪反馈” 。



You try the activity but change your facial expression so that you look bored, perhaps. If your child still is laughing, there's probably an element of entertainment

试一下木无表情地重复先前兴奋的活动,如果孩子依然会笑的话,则先前的活动对孩子来说只是一种“娱乐”(而不是情绪分享) 。



One way to check is to replicate the thing that made the child laugh but keep you face void of emotion and see if the child continues to enjoy it

一种检验的方法是用毫无表情的方式重复之前兴奋的活动,看看孩子是否还会觉得乐。



if you play the same game and the child enjoys it even though you are simply going through the motions, it's probably entertainment, not emotion sharing

(这句和前两句是一个意思)



请注意,这种所谓的“检验方法”同时上也就是训练的方法—飞飞爸



When working on emotion sharing, you want to set up a pleasurable activity; often something without objects. Because you're working on sharing emotions during pleasurable activities, you can use productive uncertainty to highlight that the enjoyment is what's happening between you, not getting something for eye contact

从事第一阶段的训练,需要建立一个轻松愉悦的活动,而且最好不要使用玩具或物品。用“有益的不确定性”来突出愉悦之处在于双方的互动,而不只是目光的对视。



You set something like this up and then break the rhythm--when he gets curious you laugh and then do it again--it's something you have to build

建立一种活动的规律和节奏,然后打破这种规律,当孩子惊奇地看着你笑的时候,你再次重复——这是你需要建立的。



RDI的活动给人的感觉往往就是嘻闹、玩、兴奋等等,虽然确实表现上就是如此,但是其背后还有更重要的理论基础,这些嬉闹、活动的背后的关键是“间接提示”和“有益的不确定性(Productive Uncertainty)”,了解这些对我们更好地进行活动会有所帮助。

-------------------------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baiyuyoung 重新编辑於 2006/03/31  22:47:40</font>
作者: 月儿明    时间: 2006-4-3 07:24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RDI适合在机构做吗



我自己觉得似乎不太适合在机构做,或者自己没想出如何在机构做的好办法。



那些活动如果不根据孩子的生活习惯改头换面,大概都会失败吧(不含玩声音的游戏),因为所列示的活动并不见得是每个孩子的兴奋点



有的活动又太复杂,需要太多语言解释规则,这似乎违反了RDI的原则。或者大人先做很多遍,让孩子自己捉摸出规则,这需要很多时间,又需要大人在玩时一直保持兴奋的状态,在机构似乎不太现实。



那么家长在学习活动目标后,根据自己最了解的孩子的生活习惯,在很多生活细节中注入RDI的元素,创造机会让孩子来参照会更自然些。



充分了解所列示的那些活动也有益,有时在家中的某个情景,会很类似某个活动内容,我们就可以马上沿着活动的思路走下去,孩子和大人也不会觉得生硬。



我们要是完全按活动内容做好了一个“套”想让孩子乖乖钻进去,那基本上都是会失败的<img src="images/icon_smile_wink.gif" border=0>



丫丫2001年8月生,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作者: 楚砚寒    时间: 2006-4-5 09:21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经过几天的思考,我觉得确实正如前辈们所言,首先作为一个教育者,是不应该完全沉浸在兴奋中的,必须时时留一份心冷静的观察整个活动评估整个活动,同时作为一个大人也不可能完全跟孩子进入到同一种氛围中去,否则就不太可能在后面的活动中引入同伴了,也就是说大人永远是大人,即使我们蹲下来跟孩子平等对话我们也还是大人,这件事我们心里明白孩子心里也明白;其次,在RDI中强调的应该是儿童的心理成长,而不是活动,活动是一种媒介,所以活动可能不完整,但是RDI评估主要看的是儿童在活动中的心理成长,如果能促进儿童的成长,即使活动显得杂乱,甚至设计的活动只完成了一半,只要在活动中儿童心理在成长,也是成功的。再次,我们应该转变那种传统的观念(认为完成了所设计的活动,每个活动都很完整等才是成功的课),因为现在的评价标准变了。要是我们没完成所设计的活动就觉得很挫败,可能我们本身就进入了一种刻板状态,我们就是在用一种工具性的思维来评判经验分享。

罗罗嗦嗦说了半天,呵呵,请前辈们原谅,理解浅显的人总是要多说一点才好让别人指点的哦<img src="images/icon_smile_blush.gif" border=0>



让我们做得更好!
作者: xubb    时间: 2006-4-7 09:06
标题: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楚砚寒说的非常有道理,无论什么方法,都只是载体,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训练者,或者说引导者对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我个人通过这几年儿子(今年7岁,正常小学就读,已基本适应了学校的生活,有自己相对固定的朋友,成绩中等偏上)的训练感触最深的是:他们对人与事的理解、接受到实践都需要你的引导,但只是引导,到底如何去做,训练的最终的目的是依靠他自己逐渐形成自己的模式,而不是完全按照你的模式去做,训练原则与灵活的尺度的把握全在你自己。

很匆忙,不妥之处在讨论!



彪儿妈
作者: 楚砚寒    时间: 2006-4-10 09:18
标题: re:顶一下,让帖子浮上来
顶一下,让帖子浮上来
作者: xubb    时间: 2006-4-10 09:37
标题: re:的确,顶一下,让帖子浮上来 !楚砚寒...
的确,顶一下,让帖子浮上来 !
楚砚寒  ,你好,经常看你的帖子,很有启发,谢谢!多联系!
我个人认为,由于孩子个性的差异,所有的方法都需要家长或训练者根据孩子的情况吸收消化变成自己的,而后再重新制定适合自己孩子的训练方法,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


作者: 楚砚寒    时间: 2006-4-10 11:26
标题: re:xubb,你好!我在北京,你在哪里呢...

作者: 月儿明    时间: 2006-4-13 08:57
标题: re:[COLOR=blue]别拘泥于形式[/...
别拘泥于形式

昨天和丫走到一个斜坡上,我和丫一起冲上去,冲到一半,我突然停下来,丫丫冲前几步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当她看我时,我又倒退几步,她马上也倒退几步,然后再和我一起“冲”向顶峰。

这是个同步协调的练习吧。是一次非常偶然的练习活动,丫丫表现很好。可笑的是,当我意识到这是个“练习”时,忍不住想多做两个回合,再让丫回到斜坡底部,重复刚才的情景,但丫的表现就不象刚才自然发生时那样好了,对我的关注也少了,虽然还算配合,但明显已只是“配合”而已。

感觉RDI活动有的适于重复做,如“参照”方面的活动,有一些似乎重复性很差,也许是需要开发不同形式的活动?

另外,参照和同步协调的活动在生活中有很多机会呢。

参照

回忆丫丫做课间操的情况,虽然那时我们还没接触到RDI,但居然也用了“参照”的办法。与ABA的强调辅助等级逐渐弱化完全不同理。

丫丫原来在户外活动时间总是满院子乱跑的,我和老师商量如何让她跟着小朋友做操。我们没有去教她每节操怎样做,而是先解决站位的问题,也就是强制她不能跑开,只能站在自己的位子上,一想跑开就揪回来,一开始当然是哭闹,但不理她,到她意识到无法跑开后,她自然注意到旁边的小朋友都在作操,偶尔也模仿两下。就这样,让她自己在那个环境中自己学习。现在,她的动作虽然不标准不到位(因为她是跟着动作走形的小朋友学的,信息逐步衰减,当然她不可能标准了)但跟音乐做操已不成问题,而且还常跑到前面带操。

这应该是一个从内心动机来解决问题的例子吧。回想起来,她现在参照周围小朋友的行为比较好(相对而言),其参照能力应该是从这件事开始得到训练的。

只要想到一点就想跟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一切为了孩子!

作者: 楚砚寒    时间: 2006-4-13 09:20
标题: re:“别拘泥于形式”好啊!回想前几天带孩...
“别拘泥于形式”好啊!
回想前几天带孩子做的活动也是这样的。
孩子的目标是“在许多面对面的协调活动中,与你的行动同步。”
书上推荐的活动有“锁链断了”“运送蔬果”
可是实际操作时孩子根本不喜欢,做不了。
于是只好随机发挥。发现孩子喜欢小猴子等布偶,于是运送蔬果改成了给小猴子送水果吃。大人拿着小猴子,小猴子说吃什么水果,孩子就要推着小汽车送过来。
玩了一会,兴致将尽,随手把小猴子放在汽车上说要送小猴子回家。大人推着小汽车,孩子扶着小猴子,这时候孩子要随着大人开车的速度,不能让小猴子掉下来。
把小猴子送回家,睡觉,然后起床,说要送小猴子去划船。开车如上。然后小猴子划船。把大人的鞋当做船,大人与孩子都一手扶船一手扶小猴子,划起船来一会快一会慢,孩子都随着大人的节奏来。
整个活动下来,孩子没有感觉到是在练习,他一直在玩,可是同样达成了行动同步的目标。
作者: 婧婧爸    时间: 2006-4-14 14:17
标题: re:这些天读着RDI的书,总感觉比较晦涩,有...
这些天读着RDI的书,总感觉比较晦涩,有些东西可能需要反复读,结合实践,才能慢慢理解。
每个宝宝的个性都不会一样,而且书中有些活动是属于“美式”幽默,恐怕不仅文字要翻译,游戏方式也要“汉化”。
很高兴能有这个帖子,这么多对RDI有兴趣的家长可以进行交流。也希望能更多的看到大家精彩的例子,作为借鉴。

作者: 杯子人生    时间: 2006-4-18 20:10
标题: re:我儿子训练的学校现在也有rdi课程,但是...
我儿子训练的学校现在也有rdi课程,但是教的进程很慢,我想在家里实施这个方法,可没有这方面的书,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希望有资料的朋友多发点具体操作的游戏.谢谢!
作者: 楚砚寒    时间: 2006-4-24 14:40
标题: re:看网上似乎现在手上的书(《揭开人际关系之...
看网上似乎现在手上的书(《揭开人际关系之谜》和《儿童人际发展手册》)早已经过时了。
其中阶段与目标就有一些不同。我在网上已经看见前辈们翻译的1-3阶段的新目标。
很期待着后面的目标全上来瞻仰一下啊!!
希望哪位前辈辛苦一些放上来,哪怕是全英文的也好啊!!!
作者: 月儿明    时间: 2006-4-28 01:16
标题: re:无处不RDI发现普通孩子玩的游戏...
无处不RDI

发现普通孩子玩的游戏中确实处处体现了RDI的内容,越来越佩服这个理论的创始人:
可能是丫丫与普通孩子的交往能力增强的原因,我发现她们越来越多的与“协调”有关的自创活动--也许还有别的,可我才看到书中“协调”阶段而已,不敢贪快。

活动1:踏板游戏:健身区常见的踩在上面象走路的器材
变化一:两个小朋友一前一后玩,前一个踩在踏板前端的铁棍上,两个人都扶着把杆,同步踩踏;
变化二:两个小朋友一左一右分别踩在踏板上,每人扶一边的把杆,你上我下的玩--这个我觉得协调难度更大,还需要较好的平衡能力。
变化三:更高级了,左边一前一后,右边再加一个小朋友。不过,这需要象丫丫一样的小个头站在前面。[em04]三个人一起踩踏,难度很高,而且特别挤,不过孩子乐在其中[em05]

活动2:转轮游戏:垂直于地的两个大转轮,本来好象是锻炼上下抡胳膊的
变化一:两个孩子面对面分别坐在大转轮上,靠自身重力加巧劲左右摇晃,两人相对而晃或同步摇晃
变化二:两个孩子并摆坐在一个转轮上,左右摇晃,两人得配合使劲。这可能得两个孩子体重相当。

年龄在4,5岁,运动能力较好的孩子都可以试试
作者: doris    时间: 2006-5-7 12:06
标题: re:[B][COLOR=blue]普通孩子....



作者: lisabb    时间: 2006-5-8 10:30
标题: re:请问哪里有RDI书卖?
请问哪里有RDI书卖?
作者: baiyuyoung    时间: 2006-5-19 18:13
标题: re:以下摘自【宝贝进步--飞飞的帖子】...
以下摘自【宝贝进步--飞飞的帖子】

生活化协调练习三例

昨天晚上和飞飞妈在讨论如何进行“协调”的活动,谈话过程中我举出了三个例子,然后飞飞妈就如恍然大悟“哦,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天啊,我以为你一直都明白呢!)
明白什么呢?我可以感觉到飞飞妈对“协调”的理解从模糊突然变得具体了,是顿悟了。
我举的三个例子是--

挤牙膏/倒水
有几次早上飞飞抢着帮我挤牙膏,我便抓住这个机会,我拿着牙刷,让他挤给我弄,可以想象这是一个需要“协调”的“共同活动”,当然我还故意不很配合,如把牙刷那远一点,如此创造更多需要协调的机会,然后还让飞飞帮我倒水给我漱口,不止是倒水,还喂到我口中

倒龟粮
飞飞养了两只乌龟,龟粮用一个安利瓶子装着,飞飞抢着喂乌龟,我让他把手伸出来我倒在他手里,我拿着瓶子把龟粮抖出来,你可以想象那一颤一颤地过程,要能顺利接住我抖出来的龟粮,自然是需要持续的参照和配合,飞飞很好地做到了,一只手不好接还懂得两只手一起来,其实这就是协调能力

扫地
扫地其实不是我实际做过的活动,但是可以想象也可以用于训练协调能力,例如让飞飞拿垃圾铲、我拿扫把,两人配合着把垃圾扫起来

我举这几个例子,是想说明第三阶段的协调是指“微观活动”的协调,就是说是一举手一投足之间的事情,而不是指宏观上的配合或听从指令如独立完成“倒垃圾”这样一项“大”任务,看来飞飞妈先前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有点模糊,因此我这么一说,才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限制性参照

飞飞很喜欢喝益力多,前天晚上吃饭不到一半的时候,就说要喝益力多,我们当然不让喝,但是相对于从前过敏式地立马声明反对“不行!”,然后噼里啪啦解释一大轮什么“要吃完饭才能喝!”“喝完就吃不下饭了!”之类的话而言,我们现在更注重非语言参照的运用,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飞飞说完要喝益力多后就跑进厨房准备到冰箱去拿了,在他刚踏入厨房的一刻,我“呃!”了一声,飞飞退回半步回头看着我,再看到我没有继续表示反对后才进去哪里益力多。
接下来的参照更是出乎我的意料,我们一直通过眼神,声音来限制他喝益力多,他拿着管子,想插又不敢插,在那里拨弄来拨弄去,时不时看我的反应,最后打擦边球——悄悄插穿了一点点,在那里舔管子,可爱极了!整个限制参照的过程持续了十几分钟,最后还是提前让他喝了。整个过程生动、有趣!

对此我的体会还是——间接提示。要减少直接语言提示,改用间接提示。对于类似的限制其实时常发生,回想以前的做法(包括现在有时自己心情急躁时候的做法),我们常常是很严厉地“不行!”,然后没等孩子反应就噼里啪啦解释一大轮什么“要吃完饭才能喝!”“喝完就吃不下饭了!”之类的,而飞飞更多地会坚持,然后我们还是重复类似的话,几个回合之后大家都越来越暴躁,最后飞飞就进入失控的状态,感觉很不好。
不是说使用间接提示就可以直接解决这种问题,而是觉得我们坚持更多地使用间接提示对于飞飞的进步,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
另外一点体会是——老生常谈。谈什么呢?谈理论、讲道理。大家也许觉得我好像经常都在说“间接提示”,好像我就只知道间接提示,是的我是经常反复说的间接提示的,我帖子发得少,飞飞妈会听得更多。为什么呢?因为我对学习和实践有自己的体会——一个概念只有经过充分地展开才可能得到深刻的理解;对于如何改变自己和改变别人也有自己的体会——老生常谈,有些道理其实很“简单”了,可是还是无法融入到生活中去,一遇事就冲冲冲,把种种理论抛到九霄云外,为什么呢?理解没有真正深刻之故。够“简单”了还不能“理解”,那还能怎么样?只好反复说了,正面说、反面说、结合例子说、直接说、间接说、明说、暗说......啰啰嗦嗦——哈哈,这就是我向飞飞妈灌输概念的方法,希望道破了这一“天机”不会让我的方法失灵!

——飞飞爸
作者: 感恩    时间: 2006-5-24 15:14
标题: re:这几天初步尝试RDI训练,感觉如下:...
这几天初步尝试RDI训练,感觉如下:
以前按步就班,一问一答式的训练要取消,否则很难从直接提示转为间接提示;要回归自然,大人和孩子都需要时间调整心态。
虽然ABA训练也有泛化生活,将情景剧用于生活,但这些只能让孩子看到浮在生活表面的现象,而不能让他关注人本身的真正的动机。感谢飞飞爸关于动机的剖析。
当然,不能全盘否认ABA的训练的好处,壮壮前期通过ABA训练,各方面能力提高了很多,最近画画进步特快,能画一幅完整的画,主题明确,生龙活现,能画不同内容的画。
作者: 感恩    时间: 2006-5-28 16:41
标题: re:请教!请教!我们已经开始RDI训...
请教!请教!

我们已经开始RDI训练一星期了(前面是进行ABA训练半年,效果不错,就是主动语言进步慢),除了按书上的“我的话很重要”等不用刻意安排时间的训练外,其他活动我们做了:1,跳水,达到了参照和注意的效果,(他喜欢玩,但不能总玩);
2,包饺子,(他喜欢玩);
3,吹积木,有凝视和期待,(也不能总玩);
4,玩接龙,从背后抽出牌来,在他期待得到一张他想要的牌时,突然抽出别的东西,这个比较成功;
5,偷袭,在他搭积木时偷走积木,他就要时时提防从哪边来偷,(玩这个他有时会生气);
    其他不能达到期望效果质量不高的活动我们也不想多做,不管哪个好的活动,多玩他都不干。由于我们有足够的时间,以前我们做ABA训练时很少安排重复的课程,这些时间都是在玩游戏,情景剧表演,一对一上课,每天安排得满满的,现在用RDI却不知道怎么安排这些时间。当然孩子通过RDI训练也有了微妙的变化,会注意我的表情,我也知道不可能马上有大的进步,但就是不知道怎么样安排每天的训练计划?!
     请教各位已开展RDI训练的“前辈”们,帮我指点迷津,我该怎么样安排训练才充实???
作者: thankstoyilin    时间: 2006-5-28 17:20
标题: re:我不是“前辈”,只是最近在读一些书,谈点...
我不是“前辈”,只是最近在读一些书,谈点体会吧。

还是先从行为干预模式(ABA为代表)和发展干预模式(地板时光为代表,RDI应该也是)的侧重不同来谈。前者注重单项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的注意力、配合力、基本认知能力等方面的训练是必要的;后者注重行为动机和主动性的培养。从教学环节看,前者注重结构化的布置和内容,后者注重自然情景下的启发式教育。从反馈看,前者注重预定反馈的出现,后者接受符合情理的不同反馈。前者是大人引导的,后者很多时候是孩子主导的。等等。

正像专家Quill所认为的,这两种“两级”的方式,犯不着相互排斥,应该可以找到一个“过渡体”,也即兼顾两者的长处,制定出合乎孩子具体情况的干预策略。

方老师在杭州的讲话中也提到:“以琳今后会不会有RDI的课程?可能不会有,但是我们一直在关注RDI。RDI是用来贯彻在训练之中的。”我很认同方老师的说法。

我设想(之所以是设想,因为我没有长时间实践过),可以在你目前已有的训练项目中,加以“RDI化的改良”,比如一个原本很结构化的教学环节,可以改变的不那么结构化,加入一些悬疑、不确定性、选择性、需要孩子参照他人或征询他人的机会,等等。我想,这至少是一个思路吧。这个思路的意思是,未必要有一段固定的“RDI时间”,RDI是用来化到生活中去的。

的确,RDI的游戏,很多不能多做,正像一部悬疑片不能看多遍一样。但是,游戏本身的理念,是可以一直贯彻的,也是可以从一个游戏演绎出其他类似游戏的。

我觉得,RDI的“我的话很重要”、“多用陈述的表达”、“放慢生活节奏”、“增加有益的不确定性”等提法,的确是很有价值的。






欢迎光临 以琳自闭症论坛 (http://new.elimautism.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