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标题: DTT中,每个项目要连续进行10次吗? [打印本页]

作者: 周周爸    时间: 2012-5-18 21:22
标题: DTT中,每个项目要连续进行10次吗?
求专家指点:在DTT中,每个项目一定要连续进行10次吗?机构老师说应该连续10次,但我觉的太死板了吧,穿插进行是不是更好呢?求指点。
作者: 方静    时间: 2012-5-18 21:28
标题: re:错。
错。
作者: 周周爸    时间: 2012-5-18 21:35
标题: re:是应该穿插进行吗?谢谢
是应该穿插进行吗?谢谢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2-5-18 22:05
标题: re:我个人看法:简单地说,需要做10次。这不...
我个人看法:简单地说,需要做10次。这不是死板。
短时间内重复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周知的方法,背过单词就知道。

这里,楼主的问题,是新家长常见的问题,其实不是需不需要10次的问题,而是能否做的下去,做的活波,做的双方开心的问题。

像楼主那些新入门做的基本项目,在有经验的老师那里,10次,往往就3分钟就完成了,接下来,孩子可有5分钟的休息。多好!
作者: 周周爸    时间: 2012-5-18 22:34
标题: re:谢谢秋爸爸回复,目前我们在家训练是按照连...
谢谢秋爸爸回复,目前我们在家训练是按照连续10次做得,我是担心孩子时间长了觉得烦躁(反正我自己有时候都觉得烦),影响训练效果。
可能还是我们不太熟练,有些技巧没掌握。
作者: 方静    时间: 2012-5-18 22:45
标题: re:坚决不同意秋爸爸的,楼主应该听我的,我觉...
坚决不同意秋爸爸的,楼主应该听我的,我觉得我比秋爸爸有经验。
虽然我被秋爸爸批以琳的ABA不正规,有点国军和八路军相比的味道。
但是其他专家以及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秋爸爸的ABA是领会错了的,是有问题的ABA。大陆的ABA被很多人反对,秋爸爸有很大的责任,严格来说都够拉出去毙了。
谁要敢一个项目对我做十遍,我非胡说不可,我非想法气死、整死对方不可。

一般同一个项目我们会做三遍。然后进行其他项目,起码是换教具做类似项目,可以过后再回到此项目上。
ABA的精华不是要做十次,而是进退自如和及时泛化。

看美剧找秋爸爸,说训练找石头妈妈。
作者: 周周爸    时间: 2012-5-18 22:49
标题: re:我晕了!
我晕了!

作者: 方静    时间: 2012-5-18 23:35
标题: re:周周爸: 我老想成是那个会指挥...
周周爸:
    我老想成是那个会指挥的周周了。
    你别晕,你听我的,权当没看见秋头写了什么。
    不信你可以问问群众们。
    也可以搞个投票。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2-5-18 23:40
标题: re:我投方老师。我没做过DTT,不过...
我投方老师。

我没做过DTT,不过我背过单词,生背十遍肯定不靠谱。要不问问秋帅,他GRE分数比我高么?
还是穿插着靠谱。


作者: 冲灵剑    时间: 2012-5-19 06:33
标题: re:训练在任何时候,首先一条要记住的是:要以...
训练在任何时候,首先一条要记住的是:要以人为本。1.你要摸清孩子的能力,2.要让孩子明白你要他干什么。

因为是新家长,我还是从一个最初级的项目说起吧。最简单的,比如说,拍手。指令:DO THIS。(中文大家都用啥?“跟我做”,“这样做”,“做这个”?)
一般训练孩子开始的时候都是要孩子,拍手,跺脚,起立,坐下,踢腿。。。什么什么的。新家长一开始都不以为然,觉得我们孩子这些都会,你们这是干什么?这不浪费时间吗?赶紧教他他不会的啊。
我们之所以要教孩子这些,不是要教这些动作本身,其实是要建立孩子三个最基本的能力,观察,跟随和模仿,这三个能力是孩子能够自主学习的根本。你瞧瞧多少以琳高组别的孩子,这三个能力还是死穴。当然,到了以琳高组别,我们已经不能靠这个最初级的项目提高能力了。
所以,现在我们搞清楚了,项目的目的是什么了。那么我们可以谈谈技术问题。就是大家在吵的10遍的问题。

在引进项目阶段,如果对于孩子来说是个新项目,他是肯定一上来是不知道这是要干什么的。所以,在发指令之后马上全辅助,一边说“DO THIS" 一边自己做一下,然后马上抓他的手拍一下。因为孩子小,开始的时候又不配合,一般这个阶段,看孩子的理解和反抗程度,一般一个指令,一个setting做3-5次就可以了。但一个项目一天可以做2-3回,加起来训练的强度也够了。如果有的孩子领悟的快,能完整的做一次,这时候,不管前面做了几次,哪怕是一次,马上给强化物,放孩子走,这是对孩子最好的奖励!一定要记住的是,放走了孩子还可以叫回来再做,你不放他的结果是,他做的对不对,结果都是一样,坐在那里,那他做对的动力就大大减弱了。
在项目的教学阶段,这个阶段是,孩子开始领悟了,做对的比例开始升高,但还达不到90%,原则仍然是,以成功的反应为结束。就是他一做对就给强化物,走人。我们在做训练的时候,也有孩子不在状态的时候,如果我们已经努力了,孩子也坐了时间够长,开始烦躁不安了,那就不要在一个项目上死磕,换一个他已经掌握的项目,让他做对,放他走。
在项目的收尾阶段,这个阶段,孩子对项目已经掌握了,就是一个巩固,测验的问题了。做10遍其实没什么神秘的,原因是,当时楼瓦斯的研究定了一个标准,那就是,每个项目一定要达到90%的正确率才算通过,那可不是让孩子一个项目一口气做10次最好算嘛。其实我觉得这事真得看孩子,如果你明明知道他这个项目掌握了,连做5次都没出错,你还让他再做5次才算数?做到最后孩子不胜其烦,出错了,你明明知道他是烦的出错,不是不会,天可怜见!你第二天还拿回来再教?所以,我觉得10次这个真没必要坚持,我们又不写论文啊,是不是?

个人意见,供参考。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12-5-19 06:42
标题: re:我投冲灵剑。
我投冲灵剑。
作者: 冲灵剑    时间: 2012-5-19 06:44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方静...
下面引用由[U]方静[/U]发表的内容:

坚决不同意秋爸爸的,楼主应该听我的,我觉得我比秋爸爸有经验。
虽然我被秋爸爸批以琳的ABA不正规,有点国军和八路军相比的味道。
但是其他专家以及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秋爸爸的ABA是领会错了的,是有...

T版刚得了个如花似玉,方老师立刻看见秋爸爸就觉得人口过剩了,居然要拉出去毙了?!
作者: zltanyedong    时间: 2012-5-19 07:32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冲灵...
下面引用由[U]冲灵剑[/U]发表的内容:

训练在任何时候,首先一条要记住的是:要以人为本。1.你要摸清孩子的能力,2.要让孩子明白你要他干什么。
因为是新家长,我还是从一个最初级的项目说起吧。最简单的,比如说,拍手。指令:DO THI...

半年多没看见剑侠帖子啦,非常受用,牧妈也是你的粉,叫来一起学习
支持带有人文关怀、人际互动的ABA,河蟹的ABA
作者: 方静    时间: 2012-5-19 09:15
标题: re:冲灵剑是我徒弟。周周爸你看投谁的票?
冲灵剑是我徒弟。
周周爸你看投谁的票?
作者: 冲灵剑    时间: 2012-5-19 09:24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方静...
下面引用由[U]方静[/U]发表的内容:

冲灵剑是我徒弟。
周周爸你看投谁的票?


完了,这下子秋爸爸要说是我爷爷了。
哭去。。。
作者: 云鹣    时间: 2012-5-19 09:52
标题: re:观战。
观战。
作者: 周周爸    时间: 2012-5-19 11:06
标题: re:谢谢冲灵剑老师的指点,我对DTT有了更深...
谢谢冲灵剑老师的指点,我对DTT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受益匪浅。我也准备按照冲灵剑老师说的各个阶段的处理方式实践一下。

但是冲灵剑老师说的“做到了,放孩子走”,国内好像都不这样,只是给强化物,我看到一个国外的视频倒是经常放孩子走动,是不是国外跟国内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差别?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2-5-19 13:52
标题: re: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慢慢道来。准备听...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慢慢道来。
准备听的准备围观的,搬好凳子,准备开火的,找好掩体加好跑。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2-5-19 14:03
标题: re:先把燕博砸下去。你背GRE的时候,都学英...
先把燕博砸下去。你背GRE的时候,都学英语十来年了,站着背躺着背随便了。可你别忘了当初背pen,cap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也可以看看小学生初学写生字,一写就是一行的情况。


我们现在的楼主,他所处的是背GRE的情况吗?应该更接近小学生的情况吧。

先把“短时间内重复可以增加学习效率”这论断砸结实了。

即便背GRE,你背一个(3遍)词,就穿插看一段原版美剧试试(也算学英文)...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2-5-19 14:10
标题: re:我现在给我家宝宝贝贝做桌面,也没有做10...
我现在给我家宝宝贝贝做桌面,也没有做10次的时候了。原因当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现在给他的任务,差不多任何一个,都是个比较耗时的复杂任务,一个任务当中,差不多就会就一个认知点,做大量的重复,比如看绘本讲故事,一页当中就可能有多个交流来回。一本书下来10个,若论一来一往的交流的话,那20个回合也不止了。但书没讲完,是不可以穿插什么其他项目的。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2-5-19 14:17
标题: re:穿插。砸一下冲灵剑。其实也不算砸,因为我...
穿插。砸一下冲灵剑。其实也不算砸,因为我当然非常赞同那第一段“以人为本,1.你要摸清孩子的能力,2.要让孩子明白你要他干什么。”的话,而且这话,也没有砸到我的4楼,且是一致的。

4楼中,第三段是最核心的意思。
“这里,楼主的问题,是新家长常见的问题,其实不是需不需要10次的问题,而是能否做的下去,做的活波,做的双方开心的问题。”

如果不以人为本,肯定不需要10次,1次都嫌多,根本就做不到双方开心。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2-5-19 14:23
标题: re:现在说回楼主的问题。楼主孩子才不到3岁,...
现在说回楼主的问题。楼主孩子才不到3岁,且是刚开始做DTT的,对吧,我在4楼特地提到了这个限定因素。

如果你现在做不了一组10次,那是非常自然的新手常见情况,不要紧。
但是如果以此你认定你以后也肯定做不到,并且由于挫折,从此认定做10次是“死板”,是DTT要求太过分,是ABA的不人本,那么,这将如同你从“方粉”蜕变为“韩粉”一般让我痛惜!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2-5-19 14:32
标题: re:如果楼主这时候,用“穿插”来解决问题,可...
如果楼主这时候,用“穿插”来解决问题,可以。但这只是暂时的,而且应该是事先就计划好的。比如,你定好了,每一个项目我就5次,然后换项目。这个完全可以。
可见,我不是在10次上较真。
但是,如果你本来打算做10次,却在第3次因为孩子不再配合而即兴开始换项目搞穿插,那离你放弃DTT不远了。

专业老师,如果做这样的起步型的基础项目,诸如配对这样做指苹果...,如果因为挫折而擅自决定“穿插”的话,督导老师肯定不会同意的。

那上级督导会怎么办?会指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在第3个回合让孩子抗拒起来了,会分析你在操作上哪里出了问题。这才是专业技术的解决之道。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2-5-19 14:32
标题: re:就咱学英语那点事儿你也好意思说,都被批了...
就咱学英语那点事儿你也好意思说,都被批了无数遍了,十年都没法开口。

说说 Rosetta Stone 是怎么穿插的,纯技术贴。

先上大课,把内容全部过一遍,中间同样单词有三次在不同场景中的重复,假设一节课有十个单词。
接下来是十个小练习,从听说读写不同方面,把课上内容再次重复,每个单词的学习积累肯定有十次。

然后第二课的练习中,会应用到第一课的单词,积累次数五次。

如果一个单词今天集中来十遍,明天再集中来十遍,其实不如今天分批共十遍,明天分批巩固五遍有效果。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2-5-19 14:35
标题: re:你绕过弯来没有,如果5遍也都被认为是“死...
你绕过弯来没有,如果5遍也都被认为是“死板”呢?你干嘛不就1遍拉倒呢?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2-5-19 14:38
标题: re:刚开始学法语,一遍怎么够,这和人性化不人...
刚开始学法语,一遍怎么够,这和人性化不人性化无关,和是否开心也无关,多少遍是一定要做到的,但是做的频率和方式是有讲究的。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2-5-19 14:41
标题: re:对于咱孩子,那些基础的初级项目,10遍多...
对于咱孩子,那些基础的初级项目,10遍多吗?哪有10遍之内就学会的东西?

那频率该多少?谁说了算?你让家长和老师自己说了算?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2-5-19 14:45
标题: re:“和是否开心也无关”怎么没关?我说的...
“和是否开心也无关”
怎么没关?我说的开心,就是指强化!如果他得到了强化,他自然乐于执行这个任务。背法文,你记住了,自我满足了,就是强化。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2-5-19 14:45
标题: re:我不反对一天做十遍,我反对的是刻板地连续...
我不反对一天做十遍,我反对的是刻板地连续做十遍。

但是变着花样连续做十遍也不妥,孩子会糊涂,所以连着三遍,穿插其他,然后回过来复习几遍,中间可以变换场景,但切忌把孩子搞晕,变换一两次就够了。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2-5-19 14:47
标题: re:“我不反对一天做十遍,我反对的是刻板地连...
“我不反对一天做十遍,我反对的是刻板地连续做十遍。”

这是无意义的永远正确的废话。如果刻板,我连一遍都反对。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2-5-19 14:47
标题: re:你反对的是穿插,我支持穿插。
你反对的是穿插,我支持穿插。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2-5-19 14:49
标题: re:我说这个无关,那个无关,不是说我反对,而...
我说这个无关,那个无关,不是说我反对,而是说因为咱们在那个主题上没矛盾,所以不用讨论了。

只在有分歧的话题上讨论就行了。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2-5-19 14:52
标题: re:过份的“穿插”,如果过分过急的“泛化”一...
过份的“穿插”,如果过分过急的“泛化”一样,会增加孩子的困惑,降低学习效率。

有人还有“为什么要求发指令清晰简单,太死板了”。是一样的道理。

“这样做!”--太死板!
“宝宝,乖,你看,爸爸在拍手,你学爸爸的样子一起做,好不好啊?”--多人本主义?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2-5-19 14:58
标题: re:总之,10次为一组,对于那些入门的基础项...
总之,10次为一组,对于那些入门的基础项目,不过分,是完全可以开心地做到的。做不到,不在于方法的死板,而是该找操作问题,往这个方向努力。

新家长自己做DTT,也很需要自我强化,为了减少挫败,开始的时候,可以从只做2遍就放手,让孩子去自由活动或带领其他活动,不需要一上来就自我严格要求10遍。但应该有信心,朝这个方向进步。
应该告诫自己10遍并不多,10遍并不难。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2-5-19 15:03
标题: re:一开始连着做三次一样的足够了,强化物给足...
一开始连着做三次一样的足够了,强化物给足。
然后在练习阶段泛化一两个其他场景,加上最初场景一共练习七次,达到一天做好十次训练的目标。

不能过度泛化,也用不着一下做十次,然后放孩子去玩。
切不能把孩子能坐住连续做上十遍任务当成目标去做。

投票吧。。。。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2-5-19 15:09
标题: re:日常生活中的随即教学,无法做到一来就10...
日常生活中的随即教学,无法做到一来就10次。比如吃饭穿衣睡觉这些。
但同样,DTT中那些各个关节点上的操作要求,你都可以应用过来,同样要求有DTT过程中的“无错误教学”的原则、和随时准备启动“错误矫正程序”原则。
这些日常行为的教学,天天都会遇到,如果坚持,反而比桌面的一些刻意设置的项目更为容易得到强化。也不会被乱“穿插”,比如穿裤子,没有只穿一条腿儿就穿插别的项目的机会。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2-5-19 15:11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燕原发表的内容:

投票吧...



你已经柿油党了!投票就民主?民主就一切都好?

哎~~,科学啊科学...!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2-5-19 15:14
标题: re:当然不会让孩子一早上练习穿十次裤子,如果...
当然不会让孩子一早上练习穿十次裤子,如果内裤一条,棉毛裤一条,外裤一条,一早上就可以练三遍,然后穿插学穿衣服。

中午睡觉的时候如果还想练,那就脱外面两条,睡醒了再穿。

如果感觉练得不够,中间加几次尿湿了换裤子,一天也十次了。

依然是穿插法DTT啊。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2-5-19 15:16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秋爸...
下面引用由秋爸爸发表的内容:



你已经柿油党了!投票就民主?民主就一切都好?

哎~~,科学啊科学...!


民主不见得好,但不投票连民主都不如。

你哪儿就代表科学了。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2-5-19 15:19
标题: re:首先来讲,一个训练项目做10次,如果方法...
首先来讲,一个训练项目做10次,如果方法得当,孩子是不会烦的,烦的是家长或者训练师。原因:对于孩子来讲,做什么都是一样的,关键是做完之后得到什么,点苹果点香蕉也好,配图片配实物也好,对孩子来讲就是一个指令,然后完成一个指令,对他们来讲没啥不同,只要后面跟着的强化物是孩子喜欢的,只要在训练的过程里,家长和孩子的互动是孩子觉得有兴趣的,孩子就不会觉得烦。家长当然觉得烦,一个训练一回做十次,一天做两回,一星期下来,同一个指令给了上百回,不烦才怪。

其次,每一个训练项目做十次,但每个训练项目中涉及的东西一般都会超过一个,一般来讲三个吧,所以分配到每个实物轮到的训练也就三次,而不是十次。举个例子,教孩子认苹果、香蕉、西瓜;给指令拿苹果,动作,强化;给指令拿香蕉,动作,强化。。。。以此类推,每个实物也就轮到三回,对不对?

再次,一个训练做多少回,要根据孩子的程度来决定。一般来讲,孩子已经掌握的,属于复习的项目,我们一般做一到两次,新的项目,一开始的时候需要做十次(具体分配见上面一点,也就是说一个项也就三次),没有这个强度,DTT的训练就达不到效果,也就不是DTT了。当孩子明确显示他掌握了某项目的时候,再慢慢减次数。

说到背单词,各人有各人的方法,没有参考性的。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天抄生词,好像也是每个生词写十遍啊,难道现在的孩子上学不再抄生词了?

供参考。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2-5-19 15:25
标题: re:不抄了,被批不人性化。现在都是各...
不抄了,被批不人性化。

现在都是各种教辅,刻板的抄字除非是大字课练字,其他课都不流行了。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2-5-19 15:32
标题: re:说来也怪,这大字课越上,孩子的字就越难看...
说来也怪,这大字课越上,孩子的字就越难看。

还是去找找有什么研究吧,记忆一样行为,重复三次,重复七次和重复十次,到底结果是什么。

要不吵也白吵,这不仅仅是家长不耐烦的缘故,还有是否耽误时间,事倍功半了。
苦干的确在态度上可以加分,不过能提出质疑的家长,在智慧上也应当加分,不能说人家是懒,不愿意做,社会进步都是靠懒人的。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2-5-19 16:04
标题: re:[FACE=宋体][QUOTE][/FA...
下面引用由燕原发表的内容:


民主不见得好,但不投票连民主都不如。

你哪儿就代表科学了。


我可没敢说要代表科学呀,我只是提醒,指望投票来定对错,是不科学的。
猪猪老师是专家,多听专家意见,就是讲科学具体表现。所以我建议本贴内主要方向应向猪猪老师靠拢。


前面一条一条,絮叨了很多。我那些只做个人观点。

我非仅仅在讨论“10次”本身,更是在说“死板”这种的误解,还举了发指令“死板/不死板”的例子。

10次一组是常见的ABA操作规范,它的适用范围肯定包括了楼主孩子的那些训练内容。其科学性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最广泛的验证。

假如一个实习生对楼主孩子,总也做不到10次,那这个实习生肯定会得到上级督导的批评。

至于家长,理所应当为自己寻求各种方式为自己减压,给自己强化。可以仅仅凭借常识来这么做。
因为存在另一个问题,“我是不是非要做到专业老师那样”。其实我自己也做不到,但只能说我心有余而力不足。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2-5-19 16:06
标题: re:不管怎么说,就DTT来讲,重复指令是DT...
不管怎么说,就DTT来讲,重复指令是DTT的组成部分,没有这个部分就不叫DTT了。但训练是可以多元化的,看孩子适应哪种训练方法。

我教过一个功能还不错的自闭症孩子。一开始的时候觉得他能力好,让他框在圈子里干活,肯定会烦,所以尝试以玩的方法来训练,结果不如人意。后来换了类似DTT的方法,把规则都给框清楚了,做多少,得多少奖励,量化之后,孩子一下子就听话了,训练也很顺利。

总之,还是要因材施教啊。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2-5-19 16:21
标题: re:我怎么理解本帖的主题就是要把秋帅给毙了呢...
我怎么理解本帖的主题就是要把秋帅给毙了呢。

看他还那么欢实,绕口令地说自己没错,这个任务很艰巨啊。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2-5-19 16:31
标题: re:呵呵,我是秋粉,秋爸爸的ABA是很扎实的...
呵呵,我是秋粉,秋爸爸的ABA是很扎实的,他给的建议里,我真的挑不出错来。其它的建议,其实讲的是怎么样训练,而不是DTT了。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2-5-19 16:34
标题: re:瞧瞧,猪猪老师才代表科学呢!
瞧瞧,猪猪老师才代表科学呢!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2-5-19 16:44
标题: re:我还是穿插着背单词去了吧,楼主你保重啊。...
我还是穿插着背单词去了吧,楼主你保重啊。




作者: 方静    时间: 2012-5-19 16:50
标题: re:周周: 上面的帖子除了冲灵剑和...
周周:
    上面的帖子除了冲灵剑和jinlenn 两位大侠的你可以越过不看,尤其是秋爸爸和燕原的,他们就是你本家周伯通的弟子,别把你整糊涂了。
    祝你顺利。
作者: 周周爸    时间: 2012-5-19 20:54
标题: re:太谢谢上面的各位老师了,一天时间有这么多...
太谢谢上面的各位老师了,一天时间有这么多专家老师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我答疑解惑,真的很感动,这真是一个爱心论坛!

这么多的知识够我消化一阵了。

我家洲洲2岁4个半,目前在机构训练了一个半月,我们每天回来根据机构老师布置的项目,洲洲妈再给他训一节课,一直是按每个项目10次做。这周有个项目是“竖大拇指”,我看到做到第5、6次,还没等洲洲妈说完“这样做”,洲洲就竖着大拇指等在那了,连续次数多他也预测到了,看来这种掌握的项目我们就做个3次就行了。

另外我上午也问了这个问题,上课可以允许孩子走动吗?我们是要求孩子一节课都坐在椅子上的(我们在家由于上课的地方小,没练远距离指令),中间不应该活动吧。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2-5-19 21:01
标题: re:“还没等洲洲妈说完“这样做”,洲洲就竖着...
“还没等洲洲妈说完“这样做”,洲洲就竖着大拇指等在那了”

这明明应该判为错误反应。应:低头说“不对”,收目光,不予强化。然后从新开始,执行加入辅助的错误校正程序了。
指令发出之后,翘拇指才对,否则,跟口语“这样做”及示范还有什么关系。

作者: 周周爸    时间: 2012-5-19 21:12
标题: re:谢谢秋爸爸及时提醒,我还觉得这个项目就算...
谢谢秋爸爸及时提醒,我还觉得这个项目就算过了呢。

每个回合做到“观察,跟随和模仿”,我记住了。
作者: 冲灵剑    时间: 2012-5-20 06:19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周周...
下面引用由[U]周周爸[/U]发表的内容:

我家洲洲2岁4个半,目前在机构训练了一个半月,我们每天回来根据机构老师布置的项目,洲洲妈再给他训一节课,一直是按每个项目10次做。这周有个项目是“竖大拇指”,我看到做到第5、6次,还没等洲洲妈说完“这样做”,洲洲就竖着大拇指等在那了,连续次数多他也预测到了,看来这种掌握的项目我们就做个3次就行了。

另外我上午也问了这个问题,上课可以允许孩子走动吗?我们是要求孩子一节课都坐在椅子上的(我们在家由于上课的地方小,没练远距离指令),中间不应该活动吧。..


2岁4个半月的孩子,这么小,而且只开始了一个半月,在这个阶段,孩子还在适应,学习新的教学模式(桌面)中,这个阶段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是让他逐渐习惯“坐下来,跟你学”这种教学方法,让他觉得坐下来只要能成功完成一个指令,马上就能走,想吃有吃,想玩有玩。项目跟人走,而不是人跟着10次走。根据这个原则做下来,孩子对做桌面很快就能消除恐惧感。而且非常有动力去做桌面项目。网上有一个美国ABA训练的视频,也是给一个很小的女孩子做的,那个视频所反映的,就是我做的ABA的模式,你可以看到那个小女孩对做桌面完全没有反抗和恐惧,也完全没有食物奖励,做成功了马上放走,孩子就在房间里跑来跑去的玩,一叫就回来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yMTQ3NDQw.html

那个“竖大拇指”的项目,问题出在设计项目的人,而不是孩子。我前面说了,“这样做”这个项目,目标是要训练孩子建立观察,跟随和模仿的能力,而不是”竖大拇指“这个动作本身,这个动作孩子显然已经会了,不用再教了。但是现在的项目设计,发指令”这样做“--孩子”竖大拇指“,完全没有达到训练目标。就像你说的,做到后来孩子成条件反射了,还没发指令就把大拇指竖起来了。所以做到后来孩子的观察,跟随和模仿全没有了。这个项目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完全偏离了训练目标,没有意义了。正确的项目设计应该是把至少两个动作随机穿插起来,比如说,”竖大拇指“,”拍手“,”握拳“,这样孩子在听到每一个”这样做“之后,他无法预测你要做什么,他就必须进行观察,跟随和模仿,否则就会做错。这样就保证了每一个”这样做“的指令都在训练目标上。 如果孩子太小能力不高,还做不了太多的动作,只要孩子能成功跟随,一次最多做个3次也就够了,一定要在孩子出现条件反射之前停止。

秋爸爸在这个项目上的问题是,他没搞清这个项目的训练目的,照他的方法训练,孩子学的不是观察,跟随和模仿,是掐着时间连续伸拇指10次。

供参考。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2-5-20 07:02
标题: re:两岁多的孩子训练模仿,“伸拇指”这类的指...
两岁多的孩子训练模仿,“伸拇指”这类的指令太枯燥了。

模仿分两类进行,一类是身体动作模仿,一类是用具动作模仿,两者都可以设计得很有趣。

身体的模仿根据孩子的喜好来,比如孩子喜欢跑跑跳跳的,设计一些跑、跳、转圈之类的动作,让孩子跟着你做,比简单的伸拇指要好玩很多。

用动动作的模仿更好玩一些,一样,也根据孩子的喜好来玩,比如喂娃娃吃饭,拿个娃娃,你喂一口,他喂一口,你抱起娃娃拍一拍,他也跟着抱起娃娃拍一拍,甚至我们偶尔会故意做”勺子掉了”之类的动作,一样给指令“这样做”,如果孩子能模仿,说明孩子明白“这样做”的意思了。(注:我们不经常训练勺子掉地上这样的模仿动作,是不希望孩子学习不好的行为,但在训练中介入这样的动作,是因为大部分的动作都是在逻辑上成立的动作,比如喂娃娃吃饭,孩子可能只是喜欢做这个动作而跟做,而不是跟着指令在跟做;但象勺子突然掉了这样的动作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不会是孩子自然的反应,如果孩子跟着做了,唯一的原因就是他在听指令模仿。)

楼上提到的,一般做模仿训练,至少要介入两到三个动作(根据孩子的能力而定)。只有一个动作,往往训练的是孩子学习做这个动作,而不是听指令模仿,楼主在做训练的时候要当心这一点。

秋爸爸的解释也是合理的,我能明白他讲的意思。即使在介入三个动作进行模仿训练的时候,也会产生孩子先做其中的某个动作,而不是等待指令——这个问题可能楼主在下一步的训练中就会遇到,大部分刚开始接受训练的孩子都有这个过程,在小年龄和低功能孩子身上更为常见。在这个情况下,辅助孩子坐好,有目光对视,然后重新给指令,辅助孩子模仿正确的动作,再给强化。

供参考。
作者: 冲灵剑    时间: 2012-5-20 09:13
标题: re:对,同意楼上,秋爸爸的方法在训练孩子等待...
对,同意楼上,秋爸爸的方法在训练孩子等待指令方面确实操作得很好。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2-5-20 10:11
标题: re:谢夸奖!我必须保持清醒,其实,我操作的不...
谢夸奖!我必须保持清醒,其实,我操作的不算好,但给人家挑错,挑得特别好。

所以,该怎么做可多听石头妈妈的,不该怎么做才轮到听我的。
在俺黑社会里,也是这样,让我示范,我做得远不如常务副会长杜佳楣,但拿来录像我纠错,我喜欢。
作者: stoneg1201    时间: 2012-5-20 14:49
标题: re:本来是在出差的火车上写好了的一段文字,因...
本来是在出差的火车上写好了的一段文字,因为电池的关系没有没来得及保存就被休眠了。回家以后再上另一个网却找不到原来的文字了。非常懊恼,甚至都想这么算了,可是,看着徒弟和朋友打架,心理很不是滋味,还是搜罗记忆中的要点,再次发表看法:
第一,回合试验教学技术是针对孤独症儿童的缺陷性行为而开发的成体系的教学技术。这套教学技术是定式的,按照特定程序进行的。不管训练什么项目(当然是适合这个套路的项目),程序上都是一样的。但是,对于个体的儿童,选择什么样的项目,哪些项目进行回合试验教学,或者从回合试验教学的哪个阶段开始回合试验教学,是因人而异的。前者需要对技术程序熟悉,后者需要对儿童进行个别评估,大家在讨论时分不清楚这个区别,很容易各说各话。
第二,即使进行回合试验教学,在我走过的全国多家机构中,连基本的程序范式做的象模象样的都不多,更不用提具体的教学细节了。举个例子来说,很多人在回合试验教学里没有执行错误矫正程序,辅助也是乱七八糟,凭着主观印象乱上。
第三,从执行策略上看,很多人进行回合试验教学忽略了两个法宝级的策略,搞的训练中的问题多多:其一,没有利用行为动量原理及时穿插维持项目;其二,没有及时评估和调整强化物的效能。前者在吸引儿童注意和兴趣,保持高度配合方面至关重要;后者则是维持对学习项目兴趣的根本保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后者除了呈现的物质等成分以外,还包括操作者自身的表情和语态、内容等传递关系的成分。如果操作者注意到这两个策略并灵活应用,可以说,国内训练中90%以上的问题都可以避免。
第四,回合试验教学中有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要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成功率。这是指的在整体的训练互动中,被辅导者的成功率要保持在80%左右的成功率,这基本上是对学习项目进阶的一个要求。对学习项目很难保证每次训练都达到80%的成功率,那么靠什么维持高成功率?那就是穿插维持项目。注意,这里是穿插,而不是转换,更不是转换到另一个学习项目。对于穿插的维持项目要进行间歇强化,对于学习项目,要进行连续强化,这也是不同。
第五,对于学习项目,每小节10次试验(可能多于10个回合)是定式。如果有天才儿童,一学就会,那么在摸底的时候就能测出来,所以,耽误不了他的时间。从我的经验来看,多数儿童不是因为会了才逃避,而是因为做不到才逃避。如果因为做不到而出现逃避的问题行为,则缩短训练次数,不仅教不会他,还会强化他的问题行为。这个时候,坚持对于他也是一种学习。
第六,ABA还有很多教学技术和策略用来针对孤独症儿童的缺陷性行为,回合试验教学只是其中之一。但我个人的经验,回合试验教学是孤独症领域ABA操作的基本功,就像我小时侯读到的要想成为画家先得画好鸡蛋那个故事所表达的意思一样。很多人是自己做不好回合试验教学转而投向其它技术,并反过来批评回合试验教学技术,对于这一部分人,我很怀疑他用别的技术的质量。
第七,不要把所有的教学都搞成回合式。比如穿衣服,洗手,刷牙,比如游戏,运动等等,这些都不适合回合式的套路。回合式的套路也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要求。因此,对于孤独症儿童的训练,回合试验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但显然还应该结合其他ABA教学技术。
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前进注定是痛苦、枯燥和寂寞的,但它也是必须的。对美好理念的憧憬并不代表美好的事物就来到身边。就像我们把爱挂在嘴边的时候,也切切实实感受到爱的缺乏。我们,还是少一点争斗,多一点学习为好。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2-5-20 15:14
标题: re:鼓掌,不扔砖怎么引的出玉啊。不吵...
鼓掌,不扔砖怎么引的出玉啊。

不吵架郭大夫你肯定就偷懒不写了。

(小声提个建议,能分个段吗,我们都老花眼,看着费力)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2-5-20 15:17
标题: re:郭大夫的总结很具体,很到位!
郭大夫的总结很具体,很到位!
作者: stoneg1201    时间: 2012-5-21 08:28
标题: re:冲灵昨天应该是有跟帖的,虽然,我对他/她...
冲灵昨天应该是有跟帖的,虽然,我对他/她提出的主要意见并不赞同,或者认为说的不够全面。但他/她提出的次要意见还是很中肯的,比如,这是讨论,不是争斗(如果去掉有争斗嫌疑的字眼儿);比如看贴不回或者不跟等等。争鸣有理,争斗有罪。鸣的对错,自有公论。也许怕有误导,但意见多了自然全面,也就误导不了谁。学术越是争鸣,个人权威的误导才会限制的最小。但观以琳的帖子,争着争着就靠到两个阵营里去了,热闹却并不异彩缤纷。
作者: thankstoyilin    时间: 2012-5-21 08:56
标题: re:我也觉得讨论辩析的目的是为了把事情说淸楚...
我也觉得讨论辩析的目的是为了把事情说淸楚。这就需要有讨论的)规则,比如,一点一点来敲实,不要转移。

先来第一个Point:一个项目,至少执行10次。这一点是不是DTT的定则?

在此贴的讨论中,对这一点看法殊异。那么,每个人对这一点的表述,要继续澄清如下要点(我随便列):

这里的项目概念所指是否有差异?比如细度上的差异?这个说法有无前提说明和适用条件?、、、

对一个要点的殊异观点来自两位专业人士,这更值得辨析清楚,我建议其他人先不主动发表意见,只可提问、反问。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2-5-21 09:47
标题: re:大家因为都是熟人,讨论的时候,才喜欢时不...
大家因为都是熟人,讨论的时候,才喜欢时不时地龇龇牙,图个爽快而已,像前面的“枪毙”还有方老师批我的那些,字面上都是逗趣话,意思我都领会,我也皮实,也全都能接受。
初来的家长和读者,可别误会,以为起了什么大乱子。前面各个帖子都算“气氛热烈”的讨论。
作者: 方静    时间: 2012-5-21 09:52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秋爸...
下面引用由[U]秋爸爸[/U]发表的内容:

大家因为都是熟人,讨论的时候,才喜欢时不时地龇龇牙,图个爽快而已,像前面的“枪毙”还有方老师批我的那些,字面上都是逗趣话,意思我都领会,我也皮实,也全都能接受。
初来的家长和读者,可别误会,以为起了...


你别赖燕原,是我要把你拉出去毙了。
为了秋妈妈我也想把你毙了。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2-5-21 10:01
标题: re:临刑之前,w我总还可以喊一句口号的吧:I...
临刑之前,w我总还可以喊一句口号的吧:I love you all!
作者: 方静    时间: 2012-5-21 11:15
标题: re:但观以琳的帖子,争着争着就靠到两个阵营里...
但观以琳的帖子,争着争着就靠到两个阵营里去了,热闹却并不异彩缤纷。

哈意思。
我的理解是变成不是倒方挺韩就是倒韩挺方了。
这更是秋头造成的。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2-5-21 12:03
标题: re:我的理解,10次只是一个大约量,不是固定...
我的理解,10次只是一个大约量,不是固定量,也就是说3次以上,13次以下的一个概念。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变化,这个就要靠老师的经验了。

我挺老师们,毕竟都是第一线有实际经验的。
秋帅一定要说教材上写了十次,不按照教材做的都不规范,那就是读死书的典型。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2-5-21 12:21
标题: re:好吧,尤其燕博这么说,我最高兴了。往后你...
好吧,尤其燕博这么说,我最高兴了。往后你一跟我提文献提书,我别的不引用,就引你这贴。
推荐给所有可能和燕博掐架的人。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2-5-21 12:51
标题: re:刚看见你查过有7次这么一个研究。在工...
刚看见你查过有7次这么一个研究。
在工作记忆中,的确常常谈到“7”,据说是普通人工作记忆的容量。
所以在大多数记忆训练教材中,7次是最常用到的。

在特殊教育中,还是需要灵活掌握。因为我们不知道ASD孩子个体的大脑异变,有的孩子机械记忆非常好,也许工作记忆也很好,有的孩子工作记忆也许非常差。
也就是说,用普通来套他们,往往不是最佳。

这时候就要靠老师的观察和实践了,对特定孩子,几次最好,教材是无法做出明确指导的,只能给一个大约数,或者数量级。
十次这个数不偏不倚,可能就是这么出来的。



作者: 方静    时间: 2012-5-21 12:58
标题: re:挺燕博。感觉燕博这会是NT.
挺燕博。
感觉燕博这会是NT.
作者: vincent    时间: 2012-5-21 13:41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方静...
下面引用由[U]方静[/U]发表的内容:

感觉燕博这会是NT.

头痛啊头痛!
作者: sunhaochun9    时间: 2012-5-21 13:48
标题: 喜讯
支持石妈妈,反对秋爸爸!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2-5-21 14:15
标题: re:S版这两天是带着“喜讯”到处跑来着,没舍...
S版这两天是带着“喜讯”到处跑来着,没舍得摘。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2-5-21 14:16
标题: re:我挺老V,他不和我吵架,这个头疼就好不了...
我挺老V,他不和我吵架,这个头疼就好不了。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2-5-21 14:21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燕原发表的内容:

S版这两天是带着“喜讯”到处跑来着,没舍得摘。



理科地讲,这叫网页cookies。文科地讲,是“喜讯:S版带着cookies到处跑啦!”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2-5-21 15:22
标题: re:大家又开始跑马,楼主都不敢来回贴了,我是...
大家又开始跑马,楼主都不敢来回贴了,我是不是应该发个警告?

我想针对DTT的话题,再来说一点扩展的说明。

首先,DTT是ABA理论下的一种训练模式,它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五个部分:1)前导刺激物, 例如图片或实物;2)指令;3)行为,也就是训练孩子的目标行为;4)强化物;5)回合间隔。

举个DTT的训练实例,如命名水果图片,一个DTT的回合包括:1)给孩子看一个水果图片, 2)指令:这是什么?,3)孩子回答“苹果”——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入辅助,并且慢慢淡化辅助;4)夸讲和强化物:“对了,这是苹果”,然后给强化物;5)回合间隔,孩子消耗强化物(可以是食物或者是玩具),家长准备下一个图片;

DTT并不是为自闭症儿童的训练而特别开发的,它是建立在行为理论基础上的一种训练方法。在应用中,DTT的方法多用于基础知识的训练,对于低年龄的孩子和低功能的自闭症孩子比较适用。

第二,一个DTT的训练项目应该做多少次,理论中是没有提及这个数字的。DTT的优势在于,每一个回合只训练一个小项目(一个简单行为),一个DTT的回合可以在2-3秒之内完成,因此它可以进行多次的重复回合;同时,孩子要掌握一个新的知识或技能,多次重复的练习是必要的。在使用中,10次渐渐成为一个标准数字,这是经验谈,也说明了大部分DTT的人总结出来:10个回合左右的训练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所谓比较理想的效果是指1)训练能取得进展;2)孩子不会因为觉得不断重复的训练而觉得太烦。

一般来讲,每个DTT的训练项目,我们都会建议至少包括3个知识点(例如,认水果,一个训练项目至少包括三个水果同时进行训练)。我在设计训练项目的时候,会根据孩子的基本能力,做9-15个回合,也就是每个知识点做3-5次的回合训练。一个项目基本上不超过5分钟(这其中包括了孩子在回合中休息和享受强化物的过程)。

当孩子在无辅助情况下,能做对80%的回合,我们会把这几个项目挪到温习项目中,这个时候,每次每个知识点可能只做1-2次,同时介入更多的新知识点到训练中,以此类推。

第三,我特别同意郭大夫在第三点中指出的,在训练中,我们要保持孩子80%以上的正确率。这个正确率是怎么保持的?当然不是靠孩子,而是靠训练师的辅助。一个有经验的训练师,会提供最适当的辅助,既保证孩子能学,同时又避免孩子在训练中出错,然后在保持正确率的基础上慢慢地淡出辅助,直到孩子自己能独立达到这个正确率。事实上,一个有经验的训练师,可以在训练中达到更高的正确率。高的正确率,既保证了孩子能学习,也保证了孩子能接触到更多的强化机会。

纠错过程在训练中是必要的。但我们要尽可能地使用辅助,而不是纠错过程。如果一个训练过程里,纠错程序使用超过20%的回合,训练师就要好好思考怎么样改善自己的辅助过程了。

第四,孩子在训练中的逃避行为。孩子在训练中的逃避行为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孩子不能正确做每个回合,于是接触强化物的机会明显减少,从而动力不足;二是孩子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完成这个指令,而训练师的辅助又没有跟上,孩子产生畏难情绪,从而逃避;三是孩子没有养成做DTT的习惯(这个和训练师的经验以及与孩子的互动有很大的关系),从而想要离开桌面训练。

大部分的人觉得DTT很枯燥和机械,说实话,这个真的和训练者的个人能力有关,而与DTT没有关系,与孩子听不听话也没有关系。试想想,有谁规定了玩乐就一定是要跑来跑去的呢?很多桌面游戏也可以让孩子玩上几个小时,是不是?关键在于乐趣在哪里,怎么样让孩子感觉到坐在这里和这个人互动是好玩的事。

最后,哪些训练项目适合用回合制,哪些不适合,需要根据现实条件和具体项目来决定。一般来讲,对于基础知识的训练,回合制是很好的 (家长不妨试着用回合制来教正常孩子,你们会发现效果特别好),对于低年龄的孩子和低功能的孩子(不限年龄),回合制也很好用,但这还是回到了前一点,对于这类孩子的训练,基础知识占了很大部分。另一点,回合制训练的每一个回合,只教一个很简单的知识点或动作,一个回合在几秒内完成,并且要重复回合。所以很显然,如果是想教孩子刷牙,穿衣服这类的项目,回合制明显是不适用的。

写了很多,希望没把大家给说得更糊涂了。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2-5-21 15:42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燕原发表的内容:

刚看见你查过有7次这么一个研究。
在工作记忆中,的确常常谈到“7”,据说是普通人工作记忆的容量。
所以在大多数记忆训练教材中,7次是最常用到的。

在特殊教育中,还是需要灵活掌握。因为我们不知...




我记忆中在课堂上讲到的“工作记忆的神奇数字7”是与人大脑的信息处理有关的。我还没从哪里看到过,这个神奇7和训练次数有关的说法。

简单来讲,人的工作记忆在处理信息的时候,最多可以记录7个节点。举个例子来讲,7个数字(如,8309043)可以不分段地一次记忆下来,但如果超过7个数字,通常人的大脑的工作方式是把它们分段(如,82770387,分段为8277 0387; 821746529,分段为821 746 529),而人有大脑有能力同时记忆七个分段,而不仅是7个数字。

并且,在最初的研究中指出的并不是7,而是7加减2,也就是5-9,根据各人的大脑功能不同而不定。

我也没去查原始文章,这个是我记得的,是不是正确,有待考证。有兴趣的,可以谷歌一下,以给我们大家更正确的信息。
作者: vincent    时间: 2012-5-21 15:49
标题: re:我不跑马,也没听糊涂。 看来‘1...
我不跑马,也没听糊涂。

看来‘10次是定式’并不是一个铁定的原则,也没有必要在这样具体的数字上纠缠。关键的问题是既要有足够的回合达到强化的目的,又要避免被训练者丧失耐心和兴趣。

个体的情况、项目的选择和设计、强化物的效能、训练者的操作方法都是DTT中重要的内容,操作上各个环节的核心内容一定要到位,只注重形式意义不大。


作者: 张春华    时间: 2012-5-21 15:53
标题: re:猪猪说得非常明了和清晰。燕原说的是记忆中...
猪猪说得非常明了和清晰。燕原说的是记忆中的组块概念。
作者: 何子    时间: 2012-5-21 15:54
标题: re:朱朱说的是,一般说记忆广度。
朱朱说的是,一般说记忆广度。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2-5-21 16:09
标题: re:哈哈,谢谢楼上两位,看来我的中文是明显退...
哈哈,谢谢楼上两位,看来我的中文是明显退步了,想解释很多东西,开始找不着词了,看来需要多看中文书才是。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2-5-21 16:13
标题: re:还有个问题问各位老师,我没学过DTT,和...
还有个问题问各位老师,我没学过DTT,和老V一个水平的。

DTT是通过巩固记忆,用来教知识点,还是通过重复行为来刺激模仿意识呢?

或者两者都教?
那么这两者之间在教学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作者: vincent    时间: 2012-5-21 16:15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还有个问题问各位老师,我没学过DTT,和老V一个水平的。

DTT是通过巩固记忆,用来教知识点,还是通过重复行为来刺激模仿意识呢?

或者两者都教?
那么这两者之间在教学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先拜你为师,你提的问题就让我为徒了。

不过我今晚要恶补的。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2-5-21 16:19
标题: re:V兄太谦虚了,我都不知道上哪儿恶补,这不...
V兄太谦虚了,我都不知道上哪儿恶补,这不抓住一堆老师赶紧问么。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2-5-21 16:24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燕原发表的内容:

还有个问题问各位老师,我没学过DTT,和老V一个水平的。

DTT是通过巩固记忆,用来教知识点,还是通过重复行为来刺激模仿意识呢?

或者两者都教?
那么这两者之间在教学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DTT只是一种训练方法,至于教什么,根据项目要求而定,可以教知识点,也可以教技能。

比如,指认实物,颜色,形状这些项目,应该说是通过重复训练巩固记忆,教的应该是知识点。

比如,模仿训练,通过重复训练以让孩子明白“模仿”或者说指令“这样做”的意思。

比如,跟从简单指令的训练(如坐下,站起来,拍手,转圈,等),通过重复训练,让孩子明白每一个简单指令的意思。

比如,画直线,通过重复训练,让孩子掌握画直线的技能。

比如,穿珠子,通过重复训练,让孩子掌握穿珠子的技能。

诸如此类。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2-5-21 16:29
标题: re:再多强调一点,不管是教知识点,还是教技能...
再多强调一点,不管是教知识点,还是教技能,都和我们看书死记硬背一样,要怎么样用,需要泛化训练。

知识点,需要在日常生活里去用。比如学会了颜色,要在日常生活里能指认各种颜色,当别人说拿什么颜色的时候,孩子能拿到正确的颜色,等等。

比如学会了跟从简单指令,要泛化到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孩子都能跟从这些指令而作出相应的行为。

比如会画直线,要能在画其它图案需要画直线的时候,画出来。

比如学会穿珠子,要在日常生活中用到其它与穿有关的项目上去。

任何知识点和技能,学会了而不能泛化,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就没教没学没啥两样。所以,在训练中做完了,达到了正确率,可以说是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可能更难更关键。



作者: stoneg1201    时间: 2012-5-21 17:01
标题: re:“个体的情况、项目的选择和设计、强化物的...
“个体的情况、项目的选择和设计、强化物的效能、训练者的操作方法都是DTT中重要的内容,操作上各个环节的核心内容一定要到位,只注重形式意义不大。”

Roy为什么做到了预期以外的成功(至少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 不仅仅是有一个灵活而又坚持的妈妈,战术上对头;还在于有一个智慧的爸爸,战略上把握(管与不管拿捏很到位)。

DTT并非理论,就是一个教学技术(或者程序),对着一个技术说理论的事情,或者,反过来,对着一个理论说技术的事情,确实意义不大。DTT不算摸底,有5个阶段(又分别对应着五种教学程序),每一个阶段有不同的操作要求,其中,主体试验阶段(mass trial)是学习的关键环节(涉及了无错误学习法和错误矫正程序两方面的情况)。辅助教学技术对于ABA能获得成功我认为居功至伟,没有它,就没有缺陷性行为的从无到有的过程。但是,在DTT中的辅助教学策略和在自然情境下辅助教学策略又有很大不同。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体现在它分阶段的让操作者体会了等级辅助的含义。

DTT是具体的教学技术和程序,当然是讲范式的,离开规范的操作,怎么比较效果?把具体的操作范式当作理论去理解,就失去了这个范式的意义了。不喜欢这个范式的,大可以拥抱地板,但讲究DTT操作的,先得规范了自己。正因为这个范式有诸多局限,所以才强调强化物效能和运用行为动量等操作中的策略,你如果修炼到孩子看见你就喜欢,那就更没得说了。很多情况下,刻板的不是孩子,也不是教学程序本身,而是我们自己。

我还想再进一步补充的一点,在ABA大旗下设计出来的教学技术,无一不渗透着这样两个特点:对于学习者来说,它挫折最少;对于学习者来说,它最容易成功。从DTT到串联行为教学,到自然情境下的ABA教学。参透了这两点,你甚至可以成为中国的Lovass也说不定。

权做荒唐言吧
作者: thankstoyilin    时间: 2012-5-21 17:35
标题: re:懂了。
懂了。
作者: thankstoyilin    时间: 2012-5-21 18:48
标题: re:方老师站短问我说,“你说懂了,我倒糊涂了...
方老师站短问我说,“你说懂了,我倒糊涂了,你懂什么了懂?”

很简单地说我的理解:

(1)DTT是一项技术。技术本身需要有规范、定式等量化指标,才可以比较、评估。
(2)作为技术规范,有定式才可以遵循,才不容易走样。这在各学科领域都是一样的。比如撒种子,你不能教农民朋友“撒匀了就行”,而是要说每一把撒几行、撒几米等等规范。
(3)前面大家的不同意见,简单概括是几个不同的问题。是“DTT中一个项目做10个回合”、“教我的孩子某个项目是否要做够10个回合”、“教给我孩子某些项目是否需要用DTT方式”等等。所以我觉得各有侧重。
(4)郭大夫提到DTT是技术,ABA是理论,或者其他的教育理念也是理论范畴的东西。技术和理论是不好放在一个层面上讨论和比对的。这个很重要。
    比如练健美。练肌肉块有理论指导。如果有某个训练技术叫A,规定多少重量的哑铃分几组各举几次(比如重量以训练者能完成12次左右就举不动了为宜),这就是定式。如果说这个定式不对,说除了A之外还有其他的办法。那么,这不是A的问题,而是练肌肉块还有其他方法B、C、D的问题。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2-5-21 20:37
标题: re:在孤独症历史书里,有一段说 Lovass...
在孤独症历史书里,有一段说 Lovass 给 Wing 的孩子上过课。
Wing 回忆说,看 Lovass 的书感觉很严格很刻板,但看 Lovass 上课是另一种感觉,他非常容易和孩子打成一片,整个过程自然而舒服。

Lovass 的书不知为何,只写了严格的流程,没有写流程之外 Lovass 的临床表现。
就描述来看,说 Lovass 很地板都不为过,当然那是在完全理解严格流程和ASD孩子之上的高度灵活运用,是多少年经验的表现。

我不认为ABA很容易,也许理论直白,但做到 Lovass 那种表现肯定很难,如果到不了 Lovass 的表现,像一个机器人那样依照范式来做,Wing 肯定不会如此感叹。
但对于新家长,怎么办。
修炼到有地板感觉的ABA,不是短时间的事情。
如果对严格范式感觉不好,主要走地板的路,我不敢说效果会如何(对有些孩子可能有效,对有些孩子可能就耽误了)。
如果只能做到严格范式,做不到高度灵活,效果肯定没 Lovass 好,那么效果到底是什么,会有负面效果么?

练肌肉的例子相比教育孩子过于简单了。
最后一个问题我不知道答案。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12-5-21 21:37
标题: re:白鹭代表了我对各位的谢意:
白鹭代表了我对各位的谢意:



作者: stoneg1201    时间: 2012-5-21 21:48
标题: re:"我不认为ABA很容易•&#...
"我不认为ABA很容易••••••"
燕原的看法很正确。在我的回帖中提到对学习者的两最,是从训练中的学习者这个角度,绝不是从学习ABA的操作者角度。DTT中从高到低的辅助教学技术,环境的设计和布置,教学策略的灵活应用(但不是改变程序了);穿衣服的串联行为教学中从选择衣服,到摆衣服到实时辅助穿衣服;自然情境下ABA教学中机会的把握与创造,从低到高辅助教学技术的应用和及时满足。哪一个不体现减少学习挫折,增加成功可能性的考量?当然,在操作环节为孩子考虑越多,自己操作中要注意的点也就越多,自己就越不自由,自己越笨拙机械,孩子反而也越难坚持,这是操作中的悖论,不是教学程序本身的问题。好在孩子允许我们失误,只要我们肯反思改进多进行课外练习。关于这点参考博客管理者的反思。
作者: 周周爸    时间: 2012-5-21 23:05
标题: re:一天时间,又有这么多的老师给了回复,谢谢...
一天时间,又有这么多的老师给了回复,谢谢各位老师的指导,我会逐步消化。

其实对我们新家长来说,在短时间里把DTT掌握好挺难的。这几天结合平时的训练来思考各位老师的讲解,分析每个项目的教学目的,还是很有收获。

我们目前还是按机构老师布置的项目进行训练,等一个月以后,我们要自己制定课程,到时我把训练项目计划发上来,再请各位老师帮忙看合不合理。

抽空我再录几段洲洲妈给他上课的视频,找机会请专家们找找问题。
作者: 冲灵剑    时间: 2012-5-22 00:20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周周...
下面引用由[U]周周爸[/U]发表的内容:

一天时间,又有这么多的老师给了回复,谢谢各位老师的指导,我会逐步消化。

其实对我们新家长来说,在短时间里把DTT掌握好挺难的。这几天结合平时的训练来思考各位老师的讲解,分析每个项目的教学目的,还...


分析每个项目的教学目的这个做法很好,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
每一个基础的项目都是有后续的,教学上实际上是一环扣一环。比如说,这个“这样做”,是教一个动作的模仿,掌握之后,后面可以做“跟我做”,就是你做一个动作,他模仿一个动作,中间不再有指令。“跟我做”可以从两个连续动作一直加到十几个动作,只要孩子的注意力不散,能一直跟下来。“跟我做”掌握之后,可以试试带孩子一边唱一边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和幼儿体操,不要一上来就用录好的音乐,孩子动作不熟就跟不上了。然后,过渡到放音乐的舞蹈和幼儿体操,然后,从跟老师做换成跟家长做,跟小朋友做,跟电视节目做。如果以上都能掌握了,去幼儿园做集体活动的基础就有了。

供参考。
作者: qinhantang    时间: 2012-5-22 07:18
标题: 为了忘却的学习
  呵呵!训练教育,俺完全是外行。

    看了上面的帖子,俺决定支持两个人的观点,一个是“冲灵剑”,一个是“stoneg”,原因比较简单:他们的名字好听。俺喜欢看武侠小说,《笑傲江湖》当然接近极品了,所以无条件的支持“冲灵剑”(如果“盈盈一水间”来发表高见,俺也支持她,因为俺会联想起任盈盈);“stoneg”如果翻译成中文含义很丰富——石头哥,论坛上有大石头、小石头,现在来个“石头哥”,俺当然要支持。

    俺觉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心所欲。

    “冲灵剑”的神髓在于心有灵犀,所以“石头哥”总结出“冲灵剑”的精要所在——“爱”,“我们把爱挂在嘴边的时候,也切切实实感受到爱的缺乏”,石头哥的谆谆教导,要练“冲灵剑”,爱是关键。

    但也不能绝对,上面两个名字取得好听,也并不排除还有其他名字也很好听,比如“忘了我是谁”。俺喜欢这个名字,是因为她讲出了武术的另外一个精要所在——“忘”。记得张三丰临阵教张无忌学太极拳的时候,反复强调了“忘”的重要性,忘的干干净净了,就会打太极拳了。DTT和ABA这些高级功夫,学起来难,忘记也不容易,忘差不多了,就开始能用了;等到基本忘完了,就是好手了;达到“忘了我是谁”的境界,那就真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2-5-22 08:54
标题: re:楼上太文科了,直接拿 Lovass 举例...
楼上太文科了,直接拿 Lovass 举例子就行。

Lovass 在大学里做研究,所以大体算是科学家,他写书的时候不敢写得太文科,虽然他做的时候最后的确能做到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这个磨练的过程是漫长的,中间被批了很多次,声势最大的就是时代周刊说他法西斯。

Lovass 本人是开创一个新领域的天才级人物,也非常善于吸取其他人的批评和经验,TEACCH 批他不注重教学计划,两年后,他的小组里教学计划就做得和TEACCH一样好,这些东西对大师来说都不难学,难学的是他谦虚谨慎,融会贯通的态度。

修炼也是金字塔,不是所有人都有能修炼到心剑的天赋,一开始肯定要拿着修炼范式一板一眼,心眼灵活的能更上一个台阶,最后就是功夫在诗外了。新家长可能会疑惑老家长怎么有大量时间去看闲书,关心除了孩子之外的东西,因为没有那些东西,就没办法再上台阶。

如果一个国家的特教体系做得好,ABA是主要依赖有BCBA认证的老师们来做的,现在在中国也是没法子,大量机构老师的培训不过关,认证和培训的工作刚刚起步,很多技能家长需要自己摸索着学,希望楼主没被我们搞晕。


作者: 盈盈一水间    时间: 2012-5-22 09:11
标题: re:谢谢汉唐,他们打架,我白捡一支持,太合算...
谢谢汉唐,他们打架,我白捡一支持,太合算了。
提醒楼上各位,是Lovaas不是Lovass, 虽然只差一个字母,但是后面那个写法实在是。。。。哈哈哈,太那个了,我每次看见都忍不住要坏笑一下。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2-5-22 09:56
标题: re:真的?以前都用楼瓦斯,这次都从郭...
真的?

以前都用楼瓦斯,这次都从郭大夫帖子Copy的,原来写错了。


作者: stoneg1201    时间: 2012-5-22 12:51
标题: re:盈盈不提醒也罢,你这一提醒,我也忍俊不禁...
盈盈不提醒也罢,你这一提醒,我也忍俊不禁,上大学的时候就听同学说过,幼稚男人看女人胸部,成熟男人看女人屁股。这句话当时没觉得啥,但是潜意识里还是很看重啊,要不怎么出了这么天才的笔误?
作者: 张雁    时间: 2012-5-22 15:35
标题: re:我也忍不住了:郭大夫,这个马可是你带头跑...
我也忍不住了:郭大夫,这个马可是你带头跑的!
作者: 云鹤    时间: 2012-5-23 13:17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qi...
下面引用由[U]qinhantang[/U]发表的内容:

  呵呵!训练教育,俺完全是外行。

    看了上面的帖子,俺决定支持两个人的观点,一个是“冲灵剑”,一个是“stoneg”,原因比较简单:他们的名字好听。俺喜欢看武侠小说,《笑傲江湖》当然接...

汉唐兄的帖子就是有味道。




欢迎光临 以琳自闭症论坛 (http://new.elimautism.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