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标题: 教子百谭 [打印本页]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11-1-11 09:55
标题: 教子百谭
华人家长不妨一读:为什么中国妈妈是一流的?

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
   
没有电影,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游戏,也没有几小时的音乐练习,能让孩子生长的快乐吗?如果孩子反过来不喜欢这些怎么办?




作者:amy chua

       许多人都想知道中国父母是如何抚养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的,不管他们是否愿意做,都能把他们培养成数学天才和音乐神童,就像是由于家庭内部熏陶的一样。好了,我可以告诉他们,因为我做到了。下面列举的是我的女儿索菲亚和路易莎绝不允许做的事情:

&#·在外过夜

&#·看电影

&#·出演校园剧

&#·抱怨没有参演校园剧

&#·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

&#·选择自己的业余活动

&#·考试成绩没达到A

&#·除了体育和戏剧外其他学科没有得第一名

&#·除了钢琴和小提琴外学习其他乐器

&#·不学习钢琴和小提琴

        我就是用的这些比较宽松的“中国妈妈”的教育方式。韩国人、印度人、牙买加人、爱尔兰人、加纳人中也有许多非常合格的妈妈。相反,有许多华裔,他们出生在西方,已经不是中国式的妈妈了,出于自愿或者不是。我也用比较宽松的“西方父母”的教育方式。西方父母的方法可谓花样繁多。大部分都一样,甚至当西方父母觉得自己已经过于严厉时,他们也比不上中国父母的严厉。比如说,我的西方朋友认为每天让孩子练习30分钟最多1小时的乐器就已经很严厉了,而一个中国母亲会在第一个小时轻松对待,第二第三小时就会强制孩子来练习。尽管我们的传统文化迂腐不堪,但在抚育子女方面,非常值得拿来研究与西方教育方式的不同。通过对50位西方妈妈与48位中国妈妈的调查显示,其中70%的西方妈妈存在着这两种看法:强调传统的成功对孩子没有好处;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比,接近0%的中国妈妈同意此看法。相反,绝大数的中国妈妈认为他们的孩子是最好的学生,“民主家长作风”,如果孩子在学校里不够优秀,那么就是有问题的,就是父母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其他调查结果显示,对比西方父母,中国父母每天会花10次左右和孩子一起讨论学习情况。通过对比,西方孩子更喜欢在体育运动方面发展。

       中国父母认为如果你不擅长做这件事,你就永远不会对它感兴趣。为了得到所有好的东西,你必须去工作,而孩子本身是不愿意去工作的,这就是为什么无视自己的爱好的主要原因。这就需要父母经常要表现的刚毅一些,因为孩子会有所抵触;万事开头难,可西方父母早早就放弃了。如果能正确实施,中国式教育将会产生一个良性循环。强化训练,训练,再训练,训练是优秀的关键性因素。在美国,死机硬背是被瞧不起的。如果有个孩子,在数学,钢琴,棒球,芭蕾舞方面都很优秀。他获得了肯定与赞扬。这样为他建立起了信心,就有了没有兴趣的兴趣。如果父母对孩子更严厉些的话,这个变化过程会很容易。

       中国父母能做的许多事情西方父母都不敢做。曾经在我很小的时候,我总是给父母捣乱,我的爸爸就用家乡话闽南语说我是“废物”。我已经很乖了,可我还是对我的所作所为感到不安和深深的愧疚。但是像那些捣乱的事情并不能打击我的自尊心!我清楚的明白他对我的做事要求是多么高啊!我丝毫不会感觉自己很没用,不会认为自己是个“废物”!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曾经也在索菲亚对我很无理时用英语喊她“废物”。当我在晚宴上提起我对孩子的做法时,我会马上被疏离。有一次,一位名叫马西的客人听了我的说话后,感到非常痛苦不安,还留下了眼泪,并早早的离开了晚宴。我的朋友,苏珊,晚宴的主办者,努力恢复我和剩下的客人的关系。

       事实上,中国父母还能做出许多很难以想象的事情,即使是在西方父母眼里那是违法的事情。中国父母会对他的女儿说:“嗨,胖子,减减肥!”相比之下,西方父母会在女儿身旁走来走去,讨论一些关于健康的话题,并从来不说F字母。而孩子最后还是会暴饮暴食,并产生一个负面的自我形象。(我曾经也看到一位西方爸爸在为他的女儿烤面包时,叫她“美人”。她的女儿后来跟我说那使她感觉自己像个白痴!)

      中国父母可以命令他的孩子考许多A,而西方父母会让他的孩子只要尽力就行了。中国父母会说“你个懒蛋,你的同学们现在正慢慢的超过你呢!”西方父母必须认真处理好孩子们的感受与成就之间的关系,会告诉他们的孩子:不管你多么平凡,我们都不会对此感到失望的。

       我认真的思考了很久:中国父母为什么会心安理得的做出那样的行为。我认为在中国父母和西方父母的心理定势中有三大不同点:


第一,西方父母非常担心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他们非常担心孩子在没有做成某事后的感受,所以他们不断的告诉孩子:你曾经在某个测试或某个独唱会上表现的是多么的棒啊!换句话说,西方父母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灵,中国父母不是。他们各自想法都很坚决,所以产生了今天的不同的教育行为。

       比如,孩子得了个负A回家,西方父母会大大的称赞他。中国妈妈会失望的叹口气,问哪里做错了。如果孩子得了个B回家,西方父母仍然会称赞他,只有一少部分会让孩子先坐下,告诉孩子他有些不赞成,但他们会很小心谨慎的不让孩子感到自己一无是处,他们也不会叫孩子“蠢材”“白痴”“没用的家伙”。私底下,西方父母可能会担心孩子考试考得不够好,或者在学校其他项目中表现的也不够好。如果孩子的成绩一直没有改观,他们会安排时间与学校负责人见面质问其学校的教学方法或者打电话给学校询问老师是否取得教师资格证明。

       如果一个中国孩子得了一个B,也许那永远也不可能发生,那么接下来的就是一场暴风骤雨。震惊的中国妈妈会让孩子来做几十遍乃至几百遍的练习测验,直到他再次得到A。

      中国妈妈要求更好的成绩是因为他们认为孩子本来就能得到。如果孩子没有得到好成绩,他们会认为是孩子没有努力学习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不合格的教育方法,对孩子通常是严格的、惩罚的、羞耻的。中国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足够坚强,能忍受羞辱并从中奋发向上。(如果孩子做的很好,很优秀,那么就会在妈妈们私底下的谈话时会被大大的称赞。)

第二,中国妈妈认为孩子应该感激他们为其做的所有事情。有这种想法的原因不是很清楚,不过很可能是由于子女要孝顺父母的儒家观念,再加上父母也为了孩子做了许多牺牲,这两点相结合的原因吧!(确实,中国妈妈做的很深入,亲自为孩子煮粥,督促练习,时常询问,跟踪。)不管怎么说,中国孩子要花很多时间来服从父母,让父母感到自豪!

       不管怎么说,我不认为多数西方人都认为他们会永久受惠于父母的教育。我丈夫,杰德,实际上就持有与我相反的观点,“孩子不能选择他们的父母”他曾经对我说,“甚至不能决定被出生,是父母给了孩子生命,供养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孩子不欠父母任何东西,父母的一生都是为了孩子。”这些话深深的震撼了我。

       第三,中国父母相信他们知道什么对孩子最好,所以就无视孩子们的要求与爱好。这就是中国女孩不能在中学交男朋友,孩子不能外出宿营的原因。这也是中国孩子不敢对妈妈说“我在校园剧里扮演了角色,我是6号村民,每天放学后3:00-7:00我还要参加彩排,周六我还需要一辆单车。”上帝会帮助每个努力奋进的中国孩子!

      

      不要误导我了:那不是中国父母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只需换位思考下,他们可以为孩子放弃一切。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

这是一个中国式强迫兴趣的故事。露露7岁了,仍然在学习两种乐器,经常弹奏法国作曲家雅克.伊贝尔的一支名为“可爱小白驴”的曲子。曲子写的很好,你可以想象一头可爱的小驴和它的主人漫步在乡间小路上的情景。但这对如此年龄的小孩子来说是太难了,因为很难保持在那么复杂的韵律之间不会晕头转向。

       露露做不来。我们给她做工作,演练她那太僵硬的手指,一次又一次。但每次我们把她的手指合在一起时,另一指又变形了,所有的都是分开的。终于,在决定给她教训之前,露露恼怒的表示她将放弃练琴,还不停的跺脚。

      “现在回到钢琴旁!”我命令道。

     “你不能管我!”

     “哦,我能。”

       回到钢琴旁后,露露让我付出了代价。她很不情愿的乱按着着琴键,又突然抢去乐谱,把它撕得粉碎。我把乐谱粘回了原来的样子,并把它放在一个塑料夹里,这样她就永远也不会再毁坏它了。我拉着露露的玩具屋到了汽车旁,告诉她:如果明天不能把“小白驴”弹好,我就把你的玩具一件一件的都捐给救世军。当我听到露露说:你早应该把它们弄走了,为什么现在还在这。我吓唬她说,不准吃午饭,不准吃晚饭,没有圣诞节礼物,没有光明节礼物,不准办生日聚会,两年,三年,甚至四年。当她仍旧弹错时,我对她说:你这样做只会使自己更狂躁因为你内心告诉自己你弹不好。我让她不要再懒散,懦弱,任性和自卑。

       杰德把我叫到另一边。他说不要再羞辱露露了——即使我根本没有那么做,我只是在给她动力,他不认为恐吓会对露露有所帮助。他还说,也许露露根本不需要这项技能——她的的协调力不够好,“你认为我说的对吗?”

      “你这是对她没有信心。”我警告他说。

      “这真荒谬!我当然对她有信心!”杰德轻蔑的说道。

      “索菲亚在她这个年龄的时候,就能弹好那个乐谱了!”

     “但是索菲亚和露露是不同的人!”杰德指出。

    “不,不是这样的。”我瞪着眼睛说道,“每个人都有天赋的,即使孤儿也有他的才能。好,你不用动一根手指,我去教她直到她会为止,我愿意做那个恶人!而你会成为他们崇拜的那个人的,因为你教她们薄煎饼还带她们去参加美国佬的活动。”

       我挽起袖子,走到露露身边,对她使用了各种武器和策略。我们一直练习到了吃晚饭的时间,这时,我仍旧没有让她停下,不准喝水,不准去洗手间。整个房间变成了战场。我不再大喊大叫,但我仍然在那里看着她消极的练习着。我也曾一度怀疑过我的做法。

       终于,那种令人沮丧的气氛消失了,露露做到了。她的手能够协调的在一起弹奏了——左手和右手各自泰然自若的弹着。

      露露和我同时觉察到了成功的来临。我深出了一口气。露露又毫不犹豫的弹了一遍。这次更加自信,更快,更能抓住节奏了。过了一会,她开始变得笑盈盈的了。

     “妈妈,看,这太简单了!”她想再多弹几遍,舍不得离开钢琴。那天晚上,我让让她和我睡在了一起。我们依偎着拥抱着,彼此之间再没有隔阂。当她在几个星期后的独奏会上弹奏那首“小白驴”时,家长们都跑过来对我说:“露露表现的多么棒啊!她太厉害了!”

       从那以后,杰德也对我赞加不已。西方父母很担心孩子的自尊,但是作为父母,你对孩子的自尊做的最坏的事情就是让他们丢失自尊。虽然那样做很无礼,但是能建立他们的信心,比让他们自己去想自己更适合做什么要好的多!

市场上的许多书,描写的亚洲妈妈们都是一个诡计多端,无情,压榨,漠不关心孩子真正兴趣的形象。在他们的眼里:中国父母盲目的认为他们很关心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比西方人愿意牺牲更多,表面看起来很会和孩子沟通让他们走出困境。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所有的好父母都想为孩子做到最好,只不过中国父母是用了另外一种不同的观念来实施的。

        西方父母努力做到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追求自己想要的,支持他们的选择,给予积极的暗示和培养环境。相比之下,中国父母认为保护孩子的最好方法是为将来做好准备,让他们认识到他们是有能力做好每件事的,帮助他们获得某项技能,好的工作习惯和自信,这是其他任何人都夺不走的。

——Amy Chua,耶鲁法学院教授,著有《帝国时代》,《燃烧的世界 - 自由经济和民主的输出是怎样繁衍出种族仇恨和环球不安的》。这篇文章摘自她的《凶妈妈的育儿经》,企鹅出版社(美国企鹅集团下属企业之一)周二将出版。Copyright © 2011 by Amy Chua.

作者Amy Chua是一个妈妈,她本人算是ABC,几个月就随父母到了美国,她有两个女儿是混血儿,她本身是耶鲁大学的法学院教授。在这篇整整两版面的文章当中,她很厉害的比较了“中国妈妈”和“西方妈妈”,她女儿从小被逼着练钢琴,都很出成绩。文章很长,大家看了有兴趣的话可以讨论一下,我决得大部分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推的很厉害,对孩子很残酷,而她本身作为一个事业和家庭都比较成功的妈妈,她的观点能代表一批聪明有能力的中国母亲。

阅读Amy Chua刊登在华尔街日报的原文: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48704111504576059713528698754.html?KEYWORDS=why+chinese+mother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1-11 22:32
标题: re:推肯定要推一项,我选择推卖饼干,比推钢琴...
推肯定要推一项,我选择推卖饼干,比推钢琴靠谱。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1-12 05:43
标题: re:这位姐姐自家是四姐妹,她是老大在耶鲁做教...
这位姐姐自家是四姐妹,她是老大在耶鲁做教授,老二在哈佛做教授,老三好像也是名牌出身,小妹妹是唐宝宝,据说拿过两块残奥游泳金牌。
家庭传统,够狠够执着,这篇文章在WSJ上最近反响巨大,以后在美国的中国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要被其他人群认为不是中国人了。

不过我感觉男孩子不能这么逼,和女孩子本质不一样。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11-1-12 06:26
标题: re:我真不喜欢这样的教育,幸好我没娶她,当然...
我真不喜欢这样的教育,幸好我没娶她,当然她也不会下嫁给我.
作者: 张雁    时间: 2011-1-12 09:26
标题: re:我觉得这个不能照搬,要看孩子的真实情况。...
我觉得这个不能照搬,要看孩子的真实情况。有的孩子可以做好但是在耍赖皮,这时就得凶一点不可以让步。但很多时候不是这样。特别是说难听 的话来刺激孩子我不能认可。你坚持要求就可以了嘛。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1-12 09:39
标题: re:楼上这种温柔的态度出不了书(虽然已经出书...
楼上这种温柔的态度出不了书(虽然已经出书了,细细)。
这位姐姐最近大火,上节目,准备写书等等,把全美华人妈妈先都代表了。
市面上已经有了很多笑话,说中国人刻苦到变态的,我这个惭愧啊。

本来老美印象里中国人就是刻苦没情调,整天只会学习,梦想做人上人的那么个民族。


作者: 月儿明    时间: 2011-1-12 09:50
标题: re:吓得我冷汗一身一身地真是变态狂人...
吓得我冷汗一身一身地
真是变态狂人
成就并不赞同于快乐啊,难道没有光辉的成就就失去生活的意义了吗?那普罗大众都不要活了,这个地球就只剩下这些精英斗来斗去,估计也挺有趣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11-1-13 23:17
标题: re:珍惜孩子学习的天赋刘湘梅 htt...
珍惜孩子学习的天赋

刘湘梅 http://blog.sina.com.cn/lxmay  2011-01-12 16:16:02

    有次做现场咨询,一位妈妈满面愁云地问我:“我们孩子特别不爱学习怎么办?”

    “宝宝几岁了?”我问。

    “5个月。”

    我愕然!

    “他怎么不爱学习了?”我实在有些好奇。

    “就是给他念古诗呀、看书呀,他老是不感兴趣,注意力一点儿都集中不起来。”

    面对这样的父母,我经常无言以对。

    学习,这两个字,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是绝对的重中之重,它所包含的意义,是任何一个词也无法取代的,它是教育的过程、手段,也是终极目标。

    重视孩子的学习,本身无可厚非。但是,重视并不意味着每个父母都懂得孩子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作为父母,我们倒是应该先来学习学习,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孩子。



孩子天生会学习

    “从孩子有生命的第一天起,学习就开始了。”

    这句话出自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制定的美国教育十点计划(1997年)。

    刚出生的婴儿就已经尝试着张开眼睛到处张望,3个月的婴儿会把玩具放进嘴巴“探索”一番,4个月的婴儿会故意扔掉玩具看看父母有什么反应……一个孩子初来乍到这个纷繁的世界,如果不学习,他怎么可能生存、适应、发展呢?

    “学习”对于成人来说,对应的是知识、考试;而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就是玩耍、好奇、探索,还有爸爸妈妈快乐的笑和一次鼓励性的拥抱。所以,千万不要把我们的学习方式生生安在孩子身上,孩子自有他们学习的天赋——



天赋1:动作

    抬头——翻身——坐起——爬行——站立——行走——跑步——跳跃——投掷——抛接等等,这些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大肌肉动作的发展历程,使孩子从只能躺在床上看天花板,到能自由地走到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探索,学习范围和能力不断提高。

    而手部小肌肉的动作发展,意义更为重大。很多心理学家把孩子的思维称之为手的思维,这是因为孩子用手把弄物体时蕴含着对物体的分析与综合性的操作,比如放进去是组合、倒出来是分离,小木块要放进大盒子里等,这些都是思维的开端。



天赋2:感觉

    孩子一出生,便开始用感觉来认识和学习这个陌生的世界了。4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够在光谱上辨认各种颜色了;并且对爸爸妈妈的“儿语”很感兴趣,会认真地倾听;他还会把所能触及到的东西拿来看,同时放进嘴里咬。

    视觉、听觉、触觉的迅速发展,从单一感觉开始,到多种感觉联合行动,孩子的学习能力逐步增强。



孩子的学习是自主的

    孩子天生具有主动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在他们的眼里,学习是无目的的、是有无限可能性的、是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加以探索和控制的。

    蒙台梭利相信,没有一个人是由别人教育出来的,他必须自己教育自己。一个人一生都应该持续不断地学习,因为他具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及热爱。她认为“在童年早期,教育的目的应该不是将一些经过选择的事塞给孩子,而是培养其自发的学习欲望”。而这一点是当今许多父母都没有充分认识到的。

    我去过一个朋友家,他们家的楼梯扶手上有一根细绳,从一层到二层,像万国旗一般串起一长条A4纸,每张纸上都是一首古诗。我自认还算个脑子里唐诗宋词的积累够数的人,但在这个古诗“长蛇阵”里,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实在不多,女主人说:“那些谁都会背的,我们妞妞也会就没什么意思了。我这一个月上班都偷着找古诗,当妈真是太不容易了!”是不容易,我无话可说。

    他们家朵朵刚过4岁,除了幼儿园,还要上识字班、数学思维班、英语班、钢琴班,夏天又加了个游泳班。“一点儿自觉性都没有,我们不盯着就不行,要不走神了,要不就偷懒。”   

    这样的话朵朵妈几乎天天挂在嘴边。她真是为朵朵着想:“孩子都是父母教出来的,我们给她创造这么好的条件,让她学这么多东西,基础打得好,将来上学才能学习好!”

    满脑子这种逻辑的父母比比皆是。他们认为孩子应该主动学习,但实施的却是让孩子被动接受的方法。这种错位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还没上学就已经厌学了。

    蒙台梭利常用海绵来比喻孩子的头脑,她说,孩子具有“吸收的心智”,会从环境中吸收信息。对一个孩子来说,运用全身所有的感官去研究周围的环境而获得的信息,是一种自然而且愉快的学习活动。孩子以吸收方式来学习的能力大约会持续到7岁,因此,蒙台梭利认为,孩子学习阅读、写字、计算的方式,就和他学习走路、说话一样,是一种自然的方式,成人应该容许孩子在他自己感兴趣及预备好的时刻来学习。



孩子的学习就是游戏

    孩子是通过自由游戏而学会学习的,而不是来完成父母安排的学习任务。他们在游戏中认识外部环境,并从环境中获得信息以适合他已建立的功能认知水平。

    蒙台梭利说:“孩子既是工作者也是生产者,虽然孩子不能分担成人的工作,但是孩子却有艰难而重要的使命必须去完成,那就是成为一个人。”我们认为孩子只是在游戏,而蒙特梭利却说孩子是在工作——当然,这种工作就是学习。

    研究表明,每天保证孩子有30分钟的游戏时间,而且是和父母在一起玩的亲子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和实践能力,而且对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绪、积极的态度、自信的心态也有明显的作用。

    可是,我们却经常会发现,孩子好象更热衷于一些看似“无聊”的游戏,比如没完没了地扔东西、把一本书撕得粉碎……

    记得有次去我的老师,学前教育专家梁志燊老师家,提起我的宝贝儿子熊壮壮。那时候,刚刚1岁的他,是个十足的“破坏王”。梁老师听着我“诉苦”,可她的那副表情分明就是“欣赏”,并且不住地提醒我:“对,别限制他!”

    接下来,老师又给我上了一课:“前几天碰到个家长,说他们家孩子就喜欢把抽屉打开,把里面的东西全扔出来,再把抽屉关上。你要是不理他,他就这样能反反复复玩老半天。这个妈妈问我怎么办?我说,这是孩子在研究、在学习。他要搞清楚,抽屉开与关会发生什么变化,东西扔出来了,抽屉又会是个什么样;他还可能就是在练习扔和开、关这几个动作。这就是孩子自主的学习能力。”

    在游戏中,孩子可以安全地检验自己的新行为模式,练习新学会的运动技能、社会性、智力、情绪的行为方式等。游戏给孩子提供了实验场、角色机会,他可以不断修正自己的方向,从中逐渐发展他对任务的看法和解决方法。

    孩子在游戏中成长,游戏可以说一声“不玩了”就随时停下来,然而蒙特梭利却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为了成长,在每一阶段都有必须做的事,有其必须经历的重要过程,不是简单地说一句“不玩了”就随时放弃的。所以,她认为,孩子兴趣的中心不在游戏本身,而在于游戏中使自己成长的“工作”。

  

    现在,我们知道了孩子身上具有天赋的学习潜能,接下来要做的,可不是教他认字、识数、背古诗这样的学习活动了。我们要去认识、去发现,从而进一步去启发引导,培养出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当学习成为孩子的自主行为时,你还用担心他的学习吗?



本文发表于《妈妈宝宝》杂志2011年第1期


作者: kwenma2    时间: 2011-1-14 01:36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binfeng2000发表的内容:

华人家长不妨一读:为什么中国妈妈是一流的?

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
   
没有电影,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游戏,也没有几小时的音乐练习,能让孩子生长...

前天我们老板(外国人)才给我传了这篇文章。
作者: 语风妈妈    时间: 2011-1-14 21:26
标题: re:前几天在文学城看见这文章了,也吓一跳。知...
前几天在文学城看见这文章了,也吓一跳。知道美国有"中国推妈"这种说法,没想到推得这么极端。正是典型那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教育观。什么人上人,呸呸 。

华裔后代在世界各地以功课好出名。前些日子也有个法国朋友跟我提到这事,很感兴趣的样子,他个人认为华裔智商总体较高,主要是重视早期教育的结果。

他是我以前的教授,和一个德国女人生了两个孩子又分手了,小哥俩一周跟爸爸,一周跟妈妈。那个德国妈妈也是个推妈,在我认识的欧洲人里较少见。大孩子被认为是智力超常儿童。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11-1-14 21:56
标题: re:这样的态度摊在Amy Chua家里,可以...
这样的态度摊在Amy Chua家里,可以理解,她爸爸是伯克利著名教授,自己哈佛优秀毕业生毕业,兄弟姐妹几个全是读到了最好学校里的最高学位,还有一个妹妹也是斯旦佛的教授,这样的家庭有他们可以走极端的资本.
作者: zc    时间: 2011-1-14 22: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11-1-15 11:01
标题: re:教育子女的要点就是父母不要当领导要当公仆...
教育子女的要点就是父母不要当领导要当公仆.

来源: 大号蚂蚁 于 2011-01-13 14:29:10  本文已被阅读:3155次

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父母官.就是好官对子民要象父母,好父母对子女要象官.结果就是国也完了,家也完了.国无生气,家无亲情.别说什么中国的领导也是中国人这种皮话来证明中国人有领导才能.领头的兔子它也不是狮子.看看中国这几千年来几百年来几十年来的恶果,你觉得这些中国领导有水平吗?他们要有水平,今天写中国妈妈好厉害的一定还有,但作者绝就不是中国妈妈了.今天应该写的是美国妈妈好厉害.因为中国妈妈都以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美国学校为荣!也畅销了几本书,比如什么哈女孩什么的.

言归正传.其实管制小孩并没有错,尤其小小孩,自觉性差,道理懂也执行不了的有的是.其实就是大人,懂道理和应用道理也是两会事.有人提示监督是不错的.这都是手段问题.关键是目的本愿在那里.

如果是为了完成父母父母意志而采用手段,其实就是皇权统治,家长制.就算一时成功也是不能长久的.治国如此,教育也如此.独裁政权也许在一些事情上更有效率,但最终必然是违反自然规律而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的.

反之,遵从孩子自己的兴趣特长,给予支持包括提示监察才是正道.完全放任自流的无政府主义不行.但政府的存在是更好地实现人民的意志而不是政府首脑的意志.同样,父母的宽容和严谨也都是为了支持子女能够早日更好地自由飞翔才是大道.

一个政府强制大家都开SUV安全,或都不开SUV省油,从政府的角度看也须是成功的,因为达到了政府的标准.但是从开车人的角度,至少有很多人是别扭呢,因为她也学就爱开SUV或就不爱开SUV.同样,一个父母可以就不让孩子玩游戏或者一定要孩子弹钢琴,从父母的标准看也许是成功的,没浪费时间啊人前演奏表现啦,甚至上了藤啊,你看不游戏不耽误,弹得脑子好聪明.但是从子女的角度出发,这真的是他们要的生活,这真的是他们最能出成果的地方吗?很可能不是的.

所以一个民主的政府,只是制定和执行交通规则,建设相应道路,在这个框架内随便开.规则和道路都是为了随便开更方便更安全.一个开明的父母也同样是在保证子女身心健康的框架内,允许和支持他们自己发展,也许上藤也许不上,也许开拓新天地,也许平淡幸福一生,但又怎么样呢?个人造化机缘.难道做父母还能做更多,还需要做更多吗?如果真能,先改改你自己的命吧.否则,胡改孩子的命,不会有好下场.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1-1-15 15:03
标题: re:[URL=http://news.163...
美国妈妈也信奉“打是疼、骂是爱”?
                                                       
严厉的中式教育一定比不上宽松的西式教育么?新潮的美国妈妈说:未必。[详细]

“对于如何教育子女,一百个家庭有一百个答案。但平心而论,在已经培养出众多让世界刮目相看的精英之后,“中式教育方法”的受捧更多为“洋妈妈们”提供一个反思的平台,而中式教育的也仅仅在这个精英教育平台上,才可能“大展拳脚”。对中国妈妈们而言,要走的路还长着呢。”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1-15 18:38
标题: re:在美国中产阶级生活水平全面下滑的今天,努...
在美国中产阶级生活水平全面下滑的今天,努力让下一代争取到好的职位应当对美国父母来说也是必须的,虽然他们有遗产,有人脉,比移民有更多优越条件,可以更容易生活下去。

Amy Chua很极端,家庭遗传吧。就我看到的大多数中国妈妈来说,没这么极端,但是四年级以前每周四个课外班,四年级以后大量的竞赛是少不了的,家长周末时间基本全花在孩子身上。我是没条件,如果有条件,可能也随大流PUSH去了,这个时候,任何自由的教育理念都比不过周围人群的压力。

美国奥赛和INTEL等科学竞赛的种子基本都是亚裔,美国人一直很心慌,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科技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而亚裔无论到第几代,都是外人。

有一次国际物理奥赛,美国队全是华裔,四个金牌,美国领队很得意,说我们这里的中国娃,不比中国的差。


作者: 黄花菜122    时间: 2011-1-15 21:59
标题: re:amy chua是很极端,正宗的中国妈妈...
amy chua是很极端,正宗的中国妈妈这么极端的并不多见,但我确实见过。那孩子就显得少年老成。我是怀疑这样的培养下,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孩子会反攻倒算。没经历的东西一样样要重新来过。

我也逼儿子弹钢琴。因为以他的兴趣,光傻跳就可以满足他了。而我不能容忍他傻跳。我要让他坐下来,我还希望他僵硬的手指灵活一点儿。弹钢琴确实不是他强项,其实到目前为止我都没看出他在哪个方面表现出一点儿的“突出”。既然他自己不能发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那我就来强迫了。在这一点上,我赞同amy zhua,因为每次坚持之后,学会的那些曲子就能成为他自己自信的源泉,他也会享受自己弹出来的曲子。如果我不坚持,他就不会有这种快乐。
作者: zc    时间: 2011-1-15 22: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1-15 22:20
标题: re:这个时代,孩子感觉最有意义的活动就是打游...
这个时代,孩子感觉最有意义的活动就是打游戏,下棋比赛的空档全在研究游戏,一看还以为是游戏比赛。

我看多了孩子打游戏,倒是也看出一个好处,就是不愁出门没有共同语言了,无论是多大的孩子,一谈游戏,话题全都一样。


作者: zc    时间: 2011-1-15 22: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hankstoyilin    时间: 2011-1-15 22:26
标题: re:十分同意黄花菜。乐乐也是一个不爱...
十分同意黄花菜。

乐乐也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最好一整天都是玩、玩、玩。不用强迫的方式,不可能让他知道其他活动也会有乐趣。
作者: 黄花菜122    时间: 2011-1-15 22:31
标题: re:嘿,你要看过我家儿子的傻跳,就不会认为有...
嘿,你要看过我家儿子的傻跳,就不会认为有“价值”在里面。不要说炫耀得奖了,基本上可以让小伙伴看到这行为就绕着他走。试着让他变成打球或是跳绳,未果。他的运动不协调是非常明显的。
我还真希望他能花上几年的时间每天练习钢琴,耗费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不花在这儿,他就花在自闭上了。当然,他要是能像其他孩子那么喜欢打篮球、踢足球,甚至跟一群孩子一起没有目的地疯玩,我都会毫不阻挠,而且极力配合的。

燕原说的没错,孩子们凑在一起,也不做什么,就是玩形形色色的电子游戏。不让他们玩,就会嘟哝:很无聊啊很无聊。
作者: zc    时间: 2011-1-15 23: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11-1-16 03:26
标题: re:一个个别的例子,是难以代表全部的.就象是...
一个个别的例子,是难以代表全部的.就象是看见一个石头上个大学,就把目标定在每一个自闭症孩子身上.

蔡美儿的例子是极端个别的.她这么写这么想,不光是她个人的事,更是她家里至少两代人的事,她的四个姐妹,两个是美国最好大学里的教授,有趣的是她家姐妹中还有一个唐宝宝,就是这个唐宝宝,也是特奥会的游泳冠军.所以文学城里有人说,他到是很想看到蔡美儿自己的父母来写本书来讲他们是怎么教育子女的.

这本书我没看过,现在看到的只是些她写在报纸上的文章,我看这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营销策略,过去讲"语不惊人誓不休",现在更可能是"语不惊人不畅销",这不,蔡美儿这本书据说已经冲到亚马逊畅销书单上的第五位了.越是语出惊人,越是sensational,才能成为话题,才能成为兴趣,这就象是Lady Gaga的策略.

有趣的是Slate上面有篇书评,却举了一百年前的两个例子,当时是有两个哈佛教授各自推出了自己的天才儿子,也写了不少的书介绍自己非常独特的教育风格,宣称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每一个美国孩子当兵中,也能使他们成为天才.但是结果等这两个当时的天才成大后,他们都远远没有当时父母寄予的期望,而且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成了父母手中的工具而怨恨在心.

现在的蔡美儿当然不会不知道这些,而且时代确实不同了,我想事实上如果去看她的书,或者有机会去了解她家里的情况的话,我估计并没有象如今媒体上渲染的那么耸人听闻.有趣的是这书评里举了蔡美儿女儿们的一些看法,她们还是认为了书里描述的事情并不是全部的事实,而且有一个女儿现在已经放弃了音乐,转而学网球了,不变的是蔡美儿的风格,现在据说她热中的是和网球教练商量训练策略和课程.继续"推".

有很多人被宣传中的"中国妈妈"的口径大大冒犯了,说你一个蔡美儿怎么就敢代表了"中国"呢?正好现在正逢那个"中华民国"建立一百年,台湾的一些文化人现在就很牛地谈,现在世界上,谁才是真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当然言下是与大陆比,觉得只有台湾这么多年来才把中华文化原本原味地继承了下来.可是我知道的是,其实东南亚的华人家庭里,比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都更家传统,尤其是那些闽南人,估计几千年的传统都是原封不动地照搬,我过去在餐馆打工时,老板家的小女儿也在店里打工,嫁的是马来华侨,就听到了许多东南亚华人家里的"规矩",这蔡美儿家就是新加坡的闽南人吧.不知道蔡美儿的书中到底讲了多少的"中国传统",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中国人的教育,从古到今,基本上是失败的.中国人把教育彻底地归结于"考试"和"分数",归结为"中奖","出人头地",缺的是培养独立思考的人,缺乏的是培养创造性的人,缺乏的是具有行动力量的人.到了今天这个时代来,还来鼓吹"三字经",还来鼓吹"国学",真是可笑的事.

但是就蔡美儿来说,我想她有一万个理由来写这本书,因为她的家里至少已经有两代人这么做了,而且做得很成功,剩下的问题其实不在于她,而在于你,你自己看了书怎么办?是一笑了之,还是身体力行?这是你自己的事,不是她的事.而对我来说,她的思想和基因,和我们家离得太远了,远得扯不上来,也就不去效仿了.就象是看看蔡美儿的这张照片,都是两个十几岁孩子的妈了,可是相貌身材象个二十岁的大姑娘,每个路过的男人都会看好几眼,但是敢娶她回家的只有一个人,还是个犹太人.



[upload=1027,0]amychua.jpg[/upload]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1-16 03:58
标题: re:有些牛人是天生的,比如庄晓薇(听了一耳朵...
有些牛人是天生的,比如庄晓薇(听了一耳朵八卦说已经三婚了,未证实),
有些牛人是培养的,感觉这位姐姐天生还不够特别牛,所以才迷信“推”。

天生不够牛能推牛的,其实也很牛了,而且是自己乐意,后来也没心理变态啥的,感觉她的女儿们看着也挺正常的,虽然都在青春期。

我肯定不是那块牛料,太喜欢玩了,感觉我家孩子和我也不多,所以玩还得尽情地玩,合乎自然本性,推也就推那么一点意思意思了。



作者: 郁郁    时间: 2011-1-16 04:13
标题: re:我家孩子和我一样天资不慧,所以玩还是尽情...
我家孩子和我一样天资不慧,所以玩还是尽情地玩,合乎自然遗传本性,能推也就推那么一小点意思意思了。他能快乐而单纯地活在他的世界就一切ok!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1-16 07:04
标题: re:还有一种极端是我刚来美国的时候,一个传教...
还有一种极端是我刚来美国的时候,一个传教的老太太,带着孙子辈的上门,一个男孩子也就5-6岁,女孩子7-8岁,两个孩子穿得特别漂亮,特别乖,进来问了好之后就在沙发上坐着,一动不动,问喝的也不要,问吃的也不要,玩的也不要,一直干坐了一个钟头,等老太太把话说完。




作者: 人在多伦多    时间: 2011-1-16 10:04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燕原发表的内容:

有些牛人是天生的,比如庄晓薇(听了一耳朵八卦说已经三婚了,未证实),


我就喜欢八卦。据说是发展的姐弟恋呢。比她小,但是也很牛的人。(不过我听到的八卦是二婚,燕校长这里都三婚了,可能我的有些过时了,不过倒是就前几天听说的。八卦有的时候延时问题很严重。)

像庄这样的人,天生的聪明和勤奋。
我也同意其实勤奋也是一种天赋。懒人就是懒,饼套在脖子上都懒的转的懒可以通过后天教育改进些,但是还是改变不了懒的本质。

而庄这样的人,在勤奋的工作中能找到乐趣,的确是天生的。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1-16 19:26
标题: re:[FACE=宋体]我发小在耶鲁做副教授,...
我发小在耶鲁做副教授,过三四年应当也就正了。我们是一起跳皮筋长大的,她上的北大,我上的清华。到这个阶段还看不出啥外在明显差距,之后差距就出来了,她勤奋学习,我谈恋爱生孩子。

其实从小差距就很明显,我姥姥当年一眼就看出来了,那个姑娘是人精,我家丫头是傻孩子。我现在也承认,自己目前情商不如人家8岁水平,所以没啥不平衡的,虽然在我父母圈子里面很多人会暗地比较,因为人家经常回国开会做报告。

不过我迷茫了那么多年,终于也找到生活意义了,虽然从世俗的角度来看,我的生活经历很糟,基本很少有正常人这么倒霉的;不过从我自己来看,既然生活就是经历,也是种难得的人生过程,只要我自己高兴就行。

把儿童教育放在人生大局里看,我是看不出有什么特别关键的地方,在大脑被充分认识之前,教育的科学性很有限,成功的个例也就只是个例,无法做任何普及;只要父母都是爱孩子的,懂道理的,不出大错,以后路怎么样,更多还是决定于天性和命运。


我的经历给了我很多不成功的借口,所以我父母还不至于在教育方面太难堪。
我妈大学同学的女儿,比我大一岁吧,当年上海中学第一名进的北大,伯克利物理博士,然后一直在家,生了三个孩子,肯定不是推妈。这种个人选择,家长已经无法干预了,只能让同学们八卦去了。




作者: thankstoyilin    时间: 2011-1-16 20:37
标题: re:“只要父母是爱孩子的,懂道理的,不出大错...
“只要父母是爱孩子的,懂道理的,不出大错,以后路怎么样,更多还是决定于天性和命运。”  ----的确如此。

对普通孩子来说,只要家庭基本是平稳的,他日后的生活道路,的确取决于自己的天性和命运。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1-16 22:07
标题: re:这是不是属于有效打击了文科生啊,T导。...
这是不是属于有效打击了文科生啊,T导。


作者: 语风妈妈    时间: 2011-1-16 22:30
标题: re:啊,没觉得受啥打击啊,呵呵。谈到...
啊,没觉得受啥打击啊,呵呵。

谈到中国的教育,我们很早就开始科举制度,所以当年伏尔泰那一代的欧洲人,一开始是被我们的"先进"大大地折服了。把最有能力的人用考试的方式选出来管理国家,多么合理而又民主的制度。但是晚年他越了解中国,就越觉得原来也不过如此。

怎么教育孩子,自然由家长价值观决定。可是家长对孩子的价值观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有些人似乎天生就是比另一些人更需要成就,打小就要强。我觉得也有先天的原因在里面。

这些愿意有成就的人自然更勤奋更自律,因为motivation在那里啊。我想起来高三的时候,我们班主任要每个人给自己在班上的名次订个目标,大概是要起到激励的作用吧。我的成绩一般,不过我跟他说不想订,对我没意义,他有点吃惊但也由我去了。

多多和燕原说的没错。天生的懒人,父母老师都没办法。牛人也好,懒人也罢,能够基本上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高兴就行了。

作者: 人在多伦多    时间: 2011-1-16 22:35
标题: re:我觉得自己是天生的懒人,被老妈和万恶的教...
我觉得自己是天生的懒人,被老妈和万恶的教育制度硬生生地往前推了这么多年。现在算是自由了,但是完全没了动力。一点都没有了。可是遗憾的我已经不知道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了。一直是按照别人和社会给制定的目标努力着,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这就是“推”的惨痛后果啊。


作者: ylzc    时间: 2011-1-16 22:55
标题: re:西方教育不那么推,怎么自闭率那么高?是发...
西方教育不那么推,怎么自闭率那么高?是发现容易吗?Aba等引入后,更加国情。强化,惩罚,那是用得溜熟。效果是否变了?
作者: 云鹣    时间: 2011-1-16 22:59
标题: re:32楼喜欢手捧格瓦斯,就着红肠,坐在摇椅...
32楼喜欢手捧格瓦斯,就着红肠,坐在摇椅里面慢慢地思考牛肉芹菜饺子。

这些东西,东亚圈子是不自觉地emulate,某次我在东京电视台的访谈,偶尔看到当地一小学牛孩谈学习。再一看,奥数中的“行程问题”。这不是我们“出口”的吗?
果然,最后上升到理论高度了:邻居们都在学,我们能不学吗?这玩意儿,全民体制地推。






作者: 人在多伦多    时间: 2011-1-17 07:56
标题: re:还真是的。云家人真体贴。帮俺总结了俺想要...
还真是的。云家人真体贴。帮俺总结了俺想要的生活。谢谢,这就想法子去弄点红肠去。


作者: 宋宇    时间: 2011-1-17 10:41
标题: re:推也得有推的本钱,推得动的才好推推。象小...
推也得有推的本钱,推得动的才好推推。象小玄或者T版的孩子,尚能推的动,到底还是所谓AS的孩子。象我们家老大,拼命推也不过这样。所以,老大这样推也没多大用,能自由自在地晃晃也就满意了,所以我不肯推老大。象我们家老二,不用推也挺好,能自由自在成长有什么不可以?所以,我不肯推老二。
作者: 何子    时间: 2011-1-17 11:06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我发小在耶鲁做副教授,过三四年应当也就正了。我们是一起跳皮筋长大的,她上的北大,我上的清华。到这个阶段还看不出啥外在明显差距,之后差距就出来了,她勤奋学习,我谈恋爱生孩子。

其实从小差距就很明显...


非常同意。
我的发小在非典期间老上央视,她现在是解放军某研究院的领导,到少将了吧。反正她回老家都是ZF车接车送的。
我的老爸于是很眼红,总拿这说事。
我的老妈更是觉得:直到高考时你学习不是都比她好嘛,怎么后来就差这么许多呢。
我坦然地分析给他们听,我一直到中学毕业,也不懂人事,家里也没啥社交活动的,只是喜欢看书学习罢了。结了婚生了子,才步入社会。
而人家一贯是事儿精,光看她办事,就知道这个孩子那什么-----胸中有沟壑。
还有,我就是跟她一样分配到那单位了,我也注定是做点技术工作,反正是具体的事儿,领导肯定是混不上去的,因为不喜欢开会,给人开会更不会。喜欢自由,最好人家不管我(用不着管的类型),我也不管人家。
我要跟她比,压力太大,得急死累死,说不定我早衰早逝了呢。

我郑重地让他们想一想,那个让他曾经羡慕的男孩,出国去了很有出息,但也不结婚,也不回国。家长也成了孤独老人。
这不还是我实用一些吗?尽管不在一地,但我可以常联系常寒喧的,有事我立马就打飞的。

他们只好点头了。


作者: 马丁    时间: 2011-1-17 11:08
标题: re:宋宇自相矛盾得厉害。一方面,说“推得动的...
宋宇自相矛盾得厉害。一方面,说“推得动的才好推推”,而老二明明是推得动却又不推了。好是没有止境的,比如本来可以上清华,推一推就上北大了,何乐而不为呢?

我觉得这里说不推的都跟我一样,本质上是自己懒惰,却又要给自己找借口。这样说吧,这里有没有家里随时随地都一尘不染,却不在推孩子方面下功夫的?我敢打赌没有。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1-1-17 11:32
标题: re:又要中庸,又要拔尖。说中国文化,才叫自相...
又要中庸,又要拔尖。说中国文化,才叫自相矛盾呢。

听上去像是本给家长的励志书,不知道哈佛教授写的,里面该有不少方法学吧。

怪不得有人把“ABA在中国”专门拿出来写书,看做技术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或者看做狼狈为奸。
作者: thankstoyilin    时间: 2011-1-17 11:38
标题: re:前两天看电视,采访手剥山核桃这项生产专利...
前两天看电视,采访手剥山核桃这项生产专利的发明人,某食品加工企业董事长。他是那么一种人(自我介绍):文化不太高,从小也不怎么爱学习。但喜欢玩,玩的东向都会比同龄人超前,到现在也这样。手剥山核桃的工艺,是自己试出来的(先把山核桃蒸几个小时,壳有了水分,施加压力后就会裂开,但不会破碎,关键要点是蒸多久合适)。从他的整体形象看,也是这么一个定位,聪明、精细、能抓住机会、敢闯。这样的人,无论在什么时期,都能出挑。搁以前他肯定干得了投机倒把、到90年代可能能玩认购证、诸如此类。

这样的人,基本就是天性加机遇铺设他的道路。家庭、父母这些,没甚关系。
作者: thankstoyilin    时间: 2011-1-17 11:42
标题: re:还是前几天,看到杭州某初三的好学生,女孩...
还是前几天,看到杭州某初三的好学生,女孩,父母都是朴实的劳动者,母亲靠手工串珠子这样的活计为生。这个女孩极其懂事,学习拔尖、尊重老师、同学中口碑好。老师主动爆料给记者建议写写她。她在家的时间一般不做功课,而是帮母亲串珠子,但成绩都是拔尖的。

这样的女孩,也是父母前辈子修了功德后降生到他们家的。父母不需要教导她。要有,也无非是垂范了诚实劳动、勤奋刻苦的精神。
作者: 黄花菜122    时间: 2011-1-17 11:42
标题: re:多多的懒惰天生论很合我心意啊,让我登时明...
多多的懒惰天生论很合我心意啊,让我登时明白了自己怎么从来就没啥上进心,得过且过,差不多就好。永远是最后一刻才办事,上飞机的时间掐得刚刚好。从小经常跟自己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然后写写本年计划啥的,末了全都一纸空文,有时候到了年底了,本年计划也没出台。恩,原来是天生如此。原谅自己了。
我家小儿子的懒惰也是遗传自我,一并原谅他了。
我家经常是一地鸡毛,我就肯定不是推孩子标兵,zc就别费力批判我拉。我还要常隐身免得方姐的大砖头拍呢。


作者: 何子    时间: 2011-1-17 11:44
标题: re:T版一天要看多少字啊。黄花菜不懒...
T版一天要看多少字啊。

黄花菜不懒,那半夜三更出门旅行的人里,一定有你。
作者: thankstoyilin    时间: 2011-1-17 11:46
标题: re:更一般的情况,孩子没那么有主见、有能力的...
更一般的情况,孩子没那么有主见、有能力的,父母会设法一路上拉孩子、提携孩子。上学时出高价找辅导老师、毕业后利用资源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起点平台,好单位好工作之类。反正能帮多少是多少。这样的情况最普遍。

大部分孩子安于接受父母的这些无微不至的照顾。有的孩子会赖在这些支持上,当然有前提,就是父母有这个能耐和资源。

最后从结果看过来,分不清是有能力提供支持的孩子更幸运,还是从一开始就认为父母靠不了只能靠自己的孩子其实更幸运。因为影响的因素不是单一的。孩子本身是第一位的。
作者: thankstoyilin    时间: 2011-1-17 11:47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何子...
下面引用由[U]何子[/U]发表的内容:

T版一天要看多少字啊。

黄花菜不懒,那半夜三更出门旅行的人里,一定有你。


我不看电视也不正经看报纸。

晚饭时听电视、单位食堂排队时就把报纸给浏览了。都是这么听来看来滴。还有上下班坐在公交车上看闲书。
作者: 云鹣    时间: 2011-1-17 11:49
标题: re:38楼请复习充要条件。深刻理解“推得动的...
38楼请复习充要条件。深刻理解“推得动的才好推推”的本质。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1-1-17 12:09
标题: re:38楼刻意地好好推了一把,把北大推到了清...
38楼刻意地好好推了一把,把北大推到了清华的前面。推得动吗?就推?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1-17 12:11
标题: re:这么多年,家里一尘不染的我只见到一家,一...
这么多年,家里一尘不染的我只见到一家,一万英尺的房子,都是自己每天收拾,劳动成习惯了。
女主人14岁参军,小护士,19岁复员回海南,然后和同乡一起去广东练摊。
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两口子有眼光能干,也赶上好时候,挣出三代花不完的家产。现在不到50岁,儿子在美国大学毕业了,学的是自己最喜欢的艺术,基本一辈子自己喜欢啥就做啥了。

这种人我感觉有不少,自己吃很多苦,就希望孩子可以做最喜欢的事情,比如香山。

作者: 云鹣    时间: 2011-1-17 12:13
标题: re:TO楼上的楼上:推得动的要推,推不动的也...
TO楼上的楼上:推得动的要推,推不动的也要推:这典型就是高校迎评啊。


作者: 宋宇    时间: 2011-1-17 12:17
标题: re:本质是什么?还真不能理解。我从小就是一不...
本质是什么?还真不能理解。我从小就是一不求上进之人,高考时,我姐姐在班里排前五名,还做习题至脑袋晕,我在班里拍名20后,还不肯做习题,每天跑步打排球。当然我姐姐考的大学比较好,我考的大学不足够好。可是,差不多就得了呗!这是我从小的口头禅。所以,我对孩子也没上进心,老大推推也许会好些,但是小小的量变引不起质变,干嘛弄得我们俩都那么苦?老二不推也能自立,干嘛非逼他考清华北大?!知足常乐,干嘛成天逼人逼己?
作者: 云鹣    时间: 2011-1-17 12:25
标题: re:“推”在东(南)亚圈子的大本质就是:无论...
“推”在东(南)亚圈子的大本质就是:无论干什么都必须是“集体”的。
最后“推”最后就突然成了大的“道德”标准了,当年东京电视台牛孩学奥数的节目,被提升到和东亚圈子竞争的高度上。这就必然引起新一轮的“推”了——潜意识里,这是为了“集体”而完成的任务。
其实很多个体是不快乐的。只是一小部分所谓的牛孩(有人造的,有天生的),感受到了这种“集体”的乐趣,然后跑到所谓的“良性轨道”上去了。

人造牛孩的最大难:一旦放弃了原有模式,走自己的路,在东亚圈子的眼光看,就容易落入“道德”的批评了。

所以,能推得动的好好推,实际上只能说牛孩一定是资质可以。但问题是东亚圈子正好给拧过来了:资质好的,“集体”的潜意识是认为TA“必须”当牛孩。




作者: 张雁    时间: 2011-1-17 12:40
标题: re:她现在是解放军某研究院的领导,到少将了吧...
她现在是解放军某研究院的领导,到少将了吧。——研究院领导应该不止少将。毛太孙才是少将呢。
这几天巨忙,上来只能溜一圈也没心思说话。俺从小没人推,据说是好学上进的典范。现在没学可好无进可上,有时还烦躁、羡慕嫉妒恨之类。关于老大我同意宋宇,真是看着他开心比什么都好。可是人老大自己是个有点点上进心的小朋友。比如看到老二去上美术班,就总是说:弟弟去美术班画画。——我心里知道他是羡慕,打算找个学美术的学生来教他,陪他玩玩,他的心智是可以成长的册,放着浪费人自己不答应。这个应该算是顺水推吧?
老二真是麻烦,花若干银子上美术班,只晓得去玩得开心。让画画的时候,拿出的东东十分可怜。他老爸心疼银子,有不让他继续的打算。俺们家都是顺推和免推派的。呵呵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1-17 12:44
标题: re:少将相当于院士,现在挺难的。据说...
少将相当于院士,现在挺难的。

据说有化了几千万也没搞上少将的,回头还接着贪,接着搞。

不过文职军职可能有差别,那些唱歌的都是少将,和真正的少将不一样。
作者: 人在多伦多    时间: 2011-1-17 13:02
标题: re:楼上别跑题,继续“推”。我这些天是很...
楼上别跑题,继续“推”。
我这些天是很纠结。要说现在这信息真是发达。老妈远在天寒地冻的中国东北,也知道了蔡美儿的书。对我这个遥控啊,现在是不推我了,推外孙女了。可是要推着我去推呀。视频里检查我工作进度。汉字认识几个了?加法能不能做啊?可是我家姑娘不争气啊,每天就是抱着几个芭比娃娃给她们穿高跟鞋,自己也弄了几双高跟鞋,穿着玩。还动不动想着自己结婚的时候要穿粉色的婚纱,配粉色的高跟鞋。把我那“推妈”现在的“推姥姥”急的呀:这怎么行?这孩子长大除了臭美就知道谈恋爱。恨不得现在立马飞过来推推推推推。

我是天生的懒人,别人推着也就凑合着往前动了动,让我去推?太懒了。真是推不动啊。除了对吃和玩,我好想没啥别的追求了。我纠结的地方在于:万一手里这个孩子属于推推能成的主儿,摊上我这么个懒妈是不是给耽误了呀?


作者: vincent    时间: 2011-1-17 13:14
标题: re:To 推,or not to 推,这是个...
To 推,or not to 推,这是个问题啊!

这事应该是:因事而宜,因人而宜。所以呢,to or not to,完全取决于有什么家长,但就是家长to了,也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这种例子我打小我就见过;家长不to,也会出现很elite的孩子,老T就好举这样的例子 – 所以没有理科的公式可以使用,有也是伪的。

我的做法是要to,但不能定下死规矩来强行,更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特性, 引导他们朝我们所理解的合适方向发展,而且要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快乐,一点一点把他们变成对于自己有自信的人。

作者: 云鹣    时间: 2011-1-17 13:17
标题: re:TO 54楼:教TA认汉字,并不代表TA...
TO 54楼:教TA认汉字,并不代表TA一定不快乐。
NT能快乐地学,一起share,是现在最新流行的“牛孩”标准。

同样,这个“快乐”,无formulation,看家长的胸怀了。
作者: sxy    时间: 2011-1-17 13:34
标题: re:同事说他的一个好友的孩子,学习成绩全班倒...
同事说他的一个好友的孩子,学习成绩全班倒数第一,但那孩子妈妈从不给孩子任何压力,也不给孩子报任何课外班,还叮嘱老师不要批评自己的孩子,就是让孩子自由发展。同事言谈中充满了羡慕,夸教育观念新,俺说:“如果我老公是开大奔的,俺也这样培养孩子!大不了将来让孩子去老爹自己的公司当副总去,咱小老百姓,可没那么多的退路。”俺一句话,满屋子同事都频频点头,因为据那同事讲,那家的孩子爸爸的确是开大奔的老板。

还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她家孩子长年不写作业,家长也从来不检查作业,更不过问孩子的学习,也没有啥兴趣班,回家想看电视就看,想打游戏就打,不高兴上学就可以不去,想怎么玩都可以,玩多晚都行,家长从不约束,最后连老师也不过问他的作业了。就这样的孩子一考试就第一,那家长在家长会上说:“都是我的教育方法好,你们都应该学学。”俺也困惑,如果这种方式让孩子学习倒数第一了,家长能否还坚持?还是那本来就聪明绝顶的孩子,无论你用什么方式教育都是第一名的料呢?

俺单位一清洁工师傅,小学没毕业,在俺们这里刷了一辈子厕所,这两天来求俺帮他写个发言稿,老来得子的女儿上六年级,品学兼优且全面发展,这次家长会老师让他上台介绍经验,可苦了这师傅了,本来俺想拒绝,因为写这样的发言稿像是高屋建翎,不过碍于人家一般不求办个事,只好答应,这会儿在咬着笔头,冥思苦想,还偶尔叹口气,眼眶湿湿的呢.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1-17 14:13
标题: re:我一直就跑题八卦着呢,因为教育都是个例,...
我一直就跑题八卦着呢,因为教育都是个例,没范式。

家长自己的价值观,自己怎么为人处事,家长和孩子的关系类型,其实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
但是同一父母,出来两个截然不同的孩子也是常事儿。如果一个特别好,一个特别差,这个时候,是检讨父母做错了什么,还是分析孩子天生是否就差异这么大,感觉两方面都有可能。唯一没可能的是,父母在特别好的那里做的特别好,特别差的那里做的特别差。




作者: thankstoyilin    时间: 2011-1-17 15:13
标题: re:我基本同意老V。推还是要推一些,关键是怎...
我基本同意老V。推还是要推一些,关键是怎么个推法。
作者: vivian    时间: 2011-1-17 16:20
标题: re:小学五年级有次考试成绩意外的差,班主任在...
小学五年级有次考试成绩意外的差,班主任在课堂上狠批:"ZYY同学每天放学回家,就是看电视看小说,不知道学习用功...你们千万不要像她一样...."十几分钟艰难时刻,幸好我皮厚.又过了几周我成绩突好,班主任在课堂上大大表扬:"ZYY同学每天放学回家,就在桌前刻苦学习...你们要向她学习..."荣耀啊,那么多羡慕的眼光,呵呵.这是我人生的一大感悟时刻!我的生活学习习惯没有任何变动,因为我的成绩,在别人眼里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不相信眼里看到的,因为我们的眼只能看到,也一定能看到它愿意看到的.

在国内上了九年学,我的品德分一直是良,就小学毕业那年拿了个优.一个原因:不知哪根线接错了,我考了个全校第一,还是我们学校唯一通过考试考入重点中学的.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品德是绝对和成绩挂钩的,只要成绩好品德自然就好啦.

每个人的教育子女的方式都会受他本身的成长经历,他的生活环境,他的能力局限.没有绝对的好坏.我家妹妹的生活我是羡慕得很哪,我对她说过,下辈子我要做你的女儿,你也要给我一样多的时间一样多的爱.我家哥哥,嘿嘿,他现在拥有的能力爱好全是我们很努力一点点"逼"出来的.不推不逼,估计他也是和小玄一样,四处蹦跳.哦,他比小玄还多一个爱好,跳一阵还会趴在地上蹭屁股.那些不用父母用心就长大了的孩子,还成长得很好的孩子,我只能对他们父母说:你们好运气!要珍惜呀!我就是不用我父母操一点心的:读书时连家长会都是我自己去拿成绩单。

上面不知哪楼提到,每天练琴值得吗?我很难去评估别人,我们家绝对值得。每天半小时母子共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真正珍贵时刻。孩子依赖我们就那么十几年,一眨眼就过去了,所以要珍惜每一天。只要我们用心去给他们安排生活学习,让他们能够越来越快乐地生活,那么这就够了。不用去比较。我对成功的教育定义是:你的孩子生活快乐充实吗?你生活快乐充实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是成功咯。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1-18 00:35
标题: re:大家来分析具体案例吧,我认为那些需要推的...
大家来分析具体案例吧,我认为那些需要推的,都不是自己天生最乐意做的事情,对我和大都来说,最难的事情就是出门见人。

为了训练社交,安排好任务,一周必须有质量地见三个人,可能是亲戚,也可能是志愿者,高级一点就是客户,总之都是日常接触不多的人,每个人要维持半个小时以上,说话和姿态都要规范。这样的安排,肯定会导致压力感,特别是每周都做,和上课一样准时的话。

我推过自己这样做,发展长期效果特别不好,完全没有三个月以后突然开窍有成就感,从而建立起自信的那种感觉,反而对自己心情影响很大,生活各个方面都受到干扰,本来应当能做好的其他事情也没有效率了,所以我还没敢把这种上课计划推及大都,被批评在训练孩子方面是典型懒妈。

被批评就要检讨,我到底推自己的时候做错了什么,是计划安排不周,自己能力需要再提高,自己心情调整能力不够好,还是这个计划本来就不靠谱,不能用来提高社交能力。


作者: zchi_su    时间: 2011-1-18 04:25
标题: re:如果就光为了练习礼貌用语和社交规范,我觉...
如果就光为了练习礼貌用语和社交规范,我觉得靠谱。

推着做的事,应该有乐趣作为回报,才能最后自己上轨道,不再需要别人推。像推钢琴那样,推对了人的话,孩子掌握一定技能后,就能从弹琴或从音乐本身获得乐趣,自己就会喜欢练琴了。

但单纯掌握了社交技能,恐怕还是不能体会到社交乐趣吧?好像还是得先从培养情感入手,先得对其他人感兴趣,对别人的情感有反应,才好说技巧上的事。另外,对某些人来说,生理障碍也会导致社交上的心理障碍。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1-18 05:15
标题: re:大都现在有社交兴趣,而我没有,我感觉是因...
大都现在有社交兴趣,而我没有,我感觉是因为我经历了太多,更了解人性,然后就悲观了。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交的关键是情感,的确先于技术。如果我能培养自己到宽容和博爱的地步,那就相当于建立了高一层的情感基础,技术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面对这个高道德要求,我实在对自己没信心。。

大都会不会随着社交经历的增加,对世界悲观化,我看了一些20-30岁左右AS的经历,这个仿佛是某些人,特别是程度比较好的AS的必然结果,而天宝那类感情非常不发达的人反而对此体会很少,越敏感的人越可能抑郁。
我感觉很矛盾,这个和推程度不太好的ASD孩子社交规矩和礼貌还不太一样,而且情感的确在技术之上,主导着人的动力/价值观/生活取向。

如果我想保护情感,他的社交圈子必然会经过精心选择,风浪很小,而这对于技术的提高又是不利的。



作者: 语风妈妈    时间: 2011-1-18 06:02
标题: re:嘻嘻,看了一堆发言,对好几个说自己没上进...
嘻嘻,看了一堆发言,对好几个说自己没上进心的MM感到亲切啊。

继续具体案例: 要不要推,怎么推。

我从小不求上进,资质一般,也没人推。父母少见的开明,给予我的自由让同学羡慕,这种家庭教育的结果是我被同学和老师认为自由散漫,率性而为。在普通学校里成绩不错,老师还算喜欢。到了重点中学成绩一般,偶尔也进入过班上最后十名内的行列,又爱带领同学们在自习时间去操场疯玩什么的,老师很不喜欢,

打小是那种没嫉妒心的人,不求上进的人这样的比较多。我想这算是对不求上进的人的一点奖赏吧。

当然上普通大学。 不过我爹妈已经很开心了。

27岁,别人都做了妈妈,我被人推到德国去读书,确实是被推出来的。这人帮我办很多手续并且天天追问我手续办得如何,如果没他推我,那一堆的手续我看了就头疼,肯定都不会开始。另外办这事儿自己还算是有那么点动力: 出去玩吧。

在德国读书时,有个同学和我关系很不错,有一天他对我说: "知道吗? 你这样的人用德语叫做minimalist。"  嘿嘿,不查字典我也知道这啥意思。

我挺喜欢自己现在的生活,欧洲乡下适合我这类人:可以常出去玩; 生活没什么压力(除去孩子的因素),肯定还是比留在国内的生活更让我喜欢。因为留在那里我肯定不会有出息,没出息没钱也就不能经常玩。在这里我也没出息但还是可以玩得多一些。

以我的例子而言,针对普通孩子,在某些特定的时机,要推。推一下也许对他的将来影响比较大。对懒人父母来说,这个见机而推也可行,因为不那么累不用天天推嘛。

作者: 人在多伦多    时间: 2011-1-18 07:06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语风...
下面引用由语风妈妈发表的内容:

针对普通孩子,在某些特定的时机,要推。推一下也许对他的将来影响比较大。对懒人父母来说,这个见机而推也可行,因为不那么累不用天天推嘛。


这个很合我意。推还是要推,但不能推得大人孩子都太累了。不过这个度也不好把握。我老妈用推我的方式推了我妹妹,但是效果就不好(不过人家现在过的也很滋润,但是推起她的儿子那可真是不手软啊,比我那个推妈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我妹妹和我妈的矛盾很深。我是属于没什么个性的人,所以推着推着,就觉得那个是我该做的事情,也就认命了。而我妹妹个性强,就是不低头。偏偏对着干,还发出:“为什么我生在这样的家?”的呐喊,并且扬言要寻找自己的亲妈(她觉得我老妈不是她亲妈,要不然不能这么推她!)

所以推也要看孩子的性格。别搞的大人恼孩子哭。见机而推是个技术活呀。要学习怎么发现这个机会。

作者: zchi_su    时间: 2011-1-18 11:44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大都现在有社交兴趣,而我没有,我感觉是因为我经历了太多,更了解人性,然后就悲观了。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交的关键是情感,的确先于技术。如果我能培养自己到宽容和博爱的地步,那就相当于建立了高一层的情感基...


因为了解人性而悲观,从而不想见人,我觉得是社交情感的最高境界了,更不用强求自己了吧,呵呵。 但感觉很多成人AS的悲观可能还是情感和认知缺陷带来的。比如,内心没有分享的需要,别说所思所想,连玩儿都觉得自己玩儿就挺高兴。总是觉得和别人交往很没劲 -- 有时因为自己不能控制程序,不自由;有时觉得应酬太累;有时觉得没人能谈的来。 还有些情感上可能有愿望有需求的,但因为认知上的局限导致社交技术出问题。

你就别忙了,盼着大都早点儿娶媳妇吧,我感觉让儿媳妇上CBT更见效。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1-18 22:28
标题: re:我就是闲的,闲得又不训练孩子不是心里有愧...
我就是闲的,闲得又不训练孩子不是心里有愧么。

还是自己找事儿忙吧,忙起来就啥都不想了。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11-1-18 22:54
标题: re:看看,不推行吗?
看看,不推行吗?



作者: zchi_su    时间: 2011-1-19 01:09
标题: re:Peter 太有才了,F版哪儿找的?
Peter 太有才了,F版哪儿找的?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1-19 01:20
标题: re:楼上真是好孩子,这种图片网上大把,是网虫...
楼上真是好孩子,这种图片网上大把,是网虫的话早就看过了。

这道题我也不会做,当年也许是会做的,考完试就忘了。
如果有具体数字,这道题其实画图很简单,金字塔图,然后再归纳系数公式。
但是不记得哪个老师用生动的故事讲过金字塔图,也没启发过思维过程,如果就不声不响推了公式,学生肯定完全记不住,结果还是老师教的不对。

教思维而不是教行为,对NT孩子来说太重要了。


作者: 云鹣    时间: 2011-1-19 02:44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zc...
下面引用由[U]zchi_su[/U]发表的内容:

太有才了





[IMG=0,absmiddle]http://bbs.che168.com/attachment/month_0903/20090322_2f2eb94cc92ef6366e29n1QEougBueiZ.jpg[/img]
作者: 语风妈妈    时间: 2011-1-19 16:56
标题: re:三个娃娃都很牛,笑得我肚子疼。谢云大侠。
三个娃娃都很牛,笑得我肚子疼。谢云大侠。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1-19 23:35
标题: re:买买提上有人看了tiger mother...
买买提上有人看了tiger mother的书,转一下评价:

作者照搬了她父母对她的教育,用在两个女儿身上。主要有三点:

1.孩子对家长老师无条件的服从,事无巨细。
2.没有什么具体目的的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3.家长对孩子竭尽全力的付出,包括精力,财力。

教育在大女儿身上得到了成功。而在二女儿身上从一开始就有抵触,经过不断的斗志斗勇,虎妈最后妥协。妥协的原因有二女儿的性格使然,有虎妈的一些反思,其中分量最重的是虎妈自己的亲生妹妹得急性白血病,九死一生,让她对人生的意义有了重新考虑。虎妈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在二女儿身上可能有些问题,可是具体什么问题,自己也没想明白。如果再来一次,她说还会做同样的选择。

她父母这种教育的结果在她自己身上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
她上Harvard是因为Harvard是最好的学校;她开始学数学是因为想取悦她父亲;后来实在学不好,改学经济;再后来考了法学院,是因为不想考医学院;去law firm是因为这是最常规的职业;最后来做professor是家庭原因。她本身对法律没兴趣。

从字里行间看到她老公,倒是很让人觉得是个奇人。上Harvard法学院之前他上过Julliard学表演,后来因为得罪老师被退学,上了法学院。没做教授之前就发了很好的文章,纯凭兴趣。比虎妈早很多年拿到Yale教授职位。而且脾气很好,跟虎妈这么坏脾气的人在一起,居然都不怎么吵架。

她对生活的态度主要就是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比如对自己,对孩子,开始的时候还对她家的狗。。。她做很多事情,工作,孩子,遛狗都管,没有事情做的时候会抓狂。
跟父母关系不错,不住一起,觉得尊重父母,孝敬父母是应该做的。会一起出去旅行。

虎妈婆婆的教育方法,比较基本的就是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让孩子explore世界,玩的时候就好好玩。她婆婆自己很独立,很有taste。没有说他们怎么push虎妈老公的。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1-19 23:44
标题: re:“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这种孩子,我感...
“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这种孩子,我感觉我家小都前几年一直都是这样,最近好一些。这类孩子大脑发育太平衡了,社会性又特别好,基本是被社会推着,推到哪里他就去哪里,强权的人喜欢什么,他就喜欢什么。
如果我们不保护他的自我主张,随着社会一起推的话,保不齐以后就是这样的人生观:”没有什么具体目的的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我现在都不知道他的自我主张能不能发展出来,如果不行,那就只有推了,因为天生就不是虎妈老公那种个性的料子。如果不推,后果大概也好不到哪儿去,依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

这就叫两个截然相反有个性的人,中和出了一个完全平衡的孩子,我就开始迷糊了。
(大都那边我反而不迷糊,他好像是结合我们两个的个性,结果就是无比个性)

以后靠基因来算命,分教育班,决定长大以后是A类领导,B类天才,C类管理,D类艺术家,E类工人,F类家庭主妇等等,我感觉最靠谱,我就是典型家庭主妇的基因。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1-20 01:12
标题: re:还有一种声音评论说蔡美儿太懦弱,因为在同...
还有一种声音评论说蔡美儿太懦弱,因为在同学家过夜,要比练四个小时钢琴难多了,她其实潜意识害怕这个社会的复杂性,从小就极度保护孩子,包括她自己也在象牙塔的大学里面做教授。

也许蔡美儿的父母的确有这个潜意识,移民美国,四个女儿,不能出差错,最保险的就是推好好读书,找个好工作,嫁个好人家,风险最小了。
不过这个女儿,虽然被安全地推出来了,仿佛自己的确没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作者: bmsunny    时间: 2011-1-20 04:25
标题: re:这个虎妈被砸的差不多了。到处都是骂她的声...
这个虎妈被砸的差不多了。到处都是骂她的声音。还有人把她的照片发出来,仔细研究她的精神状态。美国育儿的书太多了,像这么被砸的还是头一次。

相比之下,我宁肯去读《六A的力量》这样的书。中国不缺推妈,缺的是真正懂得生活和亲子关系的妈妈们。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1-20 08:58
标题: re:好不容易出个八卦,一定要挖深挖透。...
好不容易出个八卦,一定要挖深挖透。

今天又看俩八卦,不过不是教育类的,一个是当当大摩,曲折到可以拍电影了;一个是某美女教授躺着都被八民翻出来,快变学术丑闻了。
我咋就激动这个啊。

给个综述链接,具体还有其他细节,我也没功夫细看了,人生百味啊,比看电影刺激。
http://www.haiguinet.com/forum/viewtopic.php?p=1859335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FDU/31193117.html


作者: 张雁    时间: 2011-1-20 12:25
标题: re:当当大摩那个的确激动人心,特别是那大摩女...
当当大摩那个的确激动人心,特别是那大摩女千姿百态的谩骂,谁家教出来的可怕孩子啊。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1-20 12:47
标题: re:据说是官二代,其他人不敢这样的。
据说是官二代,其他人不敢这样的。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11-1-20 14:50
标题: re:「我的生命活出110%」 女儿谢虎妈 ...
「我的生命活出110%」 女儿谢虎妈

18日电世界新闻网北美华文新闻

January 19, 2011 06:00 AM | 3985 观看次数| | 31 | |
  
华裔作家蔡美儿(Amy Chua)新书「虎妈的战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引发广泛争议后,她的大女儿蔡思慧(Sophia)18日特别在纽约邮报以发表公开信的方式,为母亲辩护。

以下是蔡思慧在纽约邮报标题为「我为何深爱我管教严格的华裔母亲」一文的摘要:


亲爱的虎妈:你的回忆录自刊出后,遭受众多批评,问题在于有些人无法体会妳的幽默,以为你说的一切都是真的,推测我和妹妹受到一位邪恶母亲的压迫,但那绝非事实。


不过,外界很难真正了解我们家庭的实况,他们听不到我们彼此的谈笑声,也看不到我们享用炒饭加汉堡的美食,更无法想像一家四口加上两只小狗,挤在一张床上为下载哪些电影争论不休的有趣画面。


我承认我有一位不可违抗的母亲,但现在18岁了,即将离开老虎笼上大学,我很高兴妳和父亲如此教养我们,理由有下几点:


许多人指控你只会培养不会自我思考的机械化小孩,但我的看法相反,我认为你的严格作风让我们更独立。我记得有一次钢琴比赛我走上台后非常紧张,你就小声叮咛我「放轻松,只要全力以赴,不管结果如何」。


每个人似乎认为艺术属于天分,但你却教育我们,即使是创意亦需努力。我的同学都会参加我的钢琴演奏会,当然大部分人也是为了会后可品尝妳做的水饺;我在卡内基音乐厅表演后,听到同学齐声欢呼,还感动流泪。


进入高中后,妳也了解是让我长大成人的时候了。所有女同学在九年级开始学习化妆后,我也走进商店购买化妆品,并学习如何使用。当你见到我第一次画眼线时很惊讶,但并不在意,妳让我历经成长的仪式。


另一个我经常听到的批评,是指妳造成子女视野狭隘,但事实上,妳和父亲却教导我为求知而求知,不附带其他条件或目的。在高三我选修军事历史课程,有项作业是要访问有参战经验人士,我本想直接访问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经验的祖父,但妳却认为这是偷懒,最后我访问了一位以色列伞兵,他的故事改变我的一些人生观。


最后,我想要让生活有义意的愿望,是一个普世认知。我认为这与成就大小或自我满足没有关系,而是要自己不断努力,把潜能发挥到极致。假如我明天就离世,我会感觉我已把我的生命活出110%。为此我感谢妳,虎妈。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1-20 23:04
标题: re:最近听说三个女的,突发心脏病去世,都是4...
最近听说三个女的,突发心脏病去世,都是40岁左右,我这个心慌啊。

原来不是说男的50岁以后特别容易心脏病突发么,现在怎么40岁女的也这样了,压力啊压力,为了长寿也要减压,什么明天就离世也不白活的P话。


作者: 语风妈妈    时间: 2011-1-21 05:40
标题: re:同意楼上的,减压第一。压力跟科技...
同意楼上的,减压第一。

压力跟科技已经没什么关系了,跟社会文化的关系大。爱享受生活的民族,比如南太平洋上那些小岛上的人,能吃饱饭就不愁。有个朋友在斐济做了三年的医生,说那里的人活得就是简单快乐。

东亚文化似乎是最爱制造无谓压力的文化。老庄的影响再强大点也许会好一些。所以呢,文科还是非常之重要,嘿嘿。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11-1-22 04:20
标题: re:「虎妈」蔡美儿现踪金山 记者陈运...
「虎妈」蔡美儿现踪金山

记者陈运璞旧金山报导  

「虎妈的战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作者蔡美儿(Amy Chua)19日晚间现身旧金山Booksmith书店,举行签书会。小小的书店挤进上百位读者,大家都很好奇这位虎妈将如何面对大家的批判。蔡美儿一开口就说,其实最近媒体对她这本书的报导,都只撷取书中前半部的内容,没有任何媒体仔细阅读这本书的后半部,才会造成这么大的「风暴」。

蔡美儿朗诵了她的新书后半部重点,叙述面对小女儿的反叛,她的自我反省过程。蔡美儿表示,如果能够重新来过,她还是会对孩子严格管教,但会更注意孩子的需要,给予孩子较多的自由与选择,并且不会使用很凶的字眼对孩子说话。


蔡美儿本人来自一个管教严格的菁英家庭,父亲蔡少东(Leon Chua)是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柏克莱大学电机与计算机系教授,在非线性线路理论方面是著名专家。蔡美儿跟三妹蔡美文都是哈佛博士,二妹蔡美星是耶鲁大学博士。蔡美儿跟先生都是耶鲁大学教授,三妹蔡美文与夫婿都是史丹福大学教授。


蔡美儿表示,她虽然对孩子要求高、管教严,但她的家庭充满爱,她也不打孩子,所以绝对没有虐待孩子的嫌疑。她限制孩子上网及看电视,其实有很多好处,因为现在的计算机网络让许多年轻人浪费大量时间沉迷其中,电视内容对孩子的成长未必有好处。她没让孩子到朋友家过夜,因为她自己的母亲当年也是这么管教她:「大部分妈妈管教孩子的方式,其实是中西兼具,只是比例不同罢了。」


蔡美儿认为,对孩子设定高标准的要求,让孩子容易产生自信。而且管教严格之下,孩子们会自己找出规避的办法,反而提供了他们产生创意的机会。现代孩子面临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如果不从小给他们较高的标准让孩子全力以赴,蔡美儿认为:「下一代将难以在全球化的市场立足。」


现场听众东西人士都有,大都能够接受她的观点。但也有听众指出:「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达到高标准要求,做不到的话,孩子的压力会很大。」


蔡美儿则说,对孩子要求,只是要他们全力以赴。每个孩子的能力有其极限,蔡美儿相信妈妈们能够看出孩子是否尽力。


蔡美儿的妹妹「虎姨」蔡美文也到现场听姊姊演讲。蔡美文表示,她是家中老三,父母对大姊蔡美儿最严格,蔡美文比大姊小七岁。等到她出生后,父母对孩子已经越来越放松了。不过,因为蔡美儿带头立下很好的榜样,因此蔡美文从小就以姊姊为模范,念书也一样拿全A,不用父母操心。


蔡美文也有两个孩子,不过她对孩子采取自由发展的管教方式。姊姊的「虎妈」风格,蔡美文说她学到其中一项,就是让孩子尽量多学才艺。



作者: 人在多伦多    时间: 2011-1-22 05:42
标题: re:这个虎妈风真是强盛啊。我们系里要专门组织...
这个虎妈风真是强盛啊。我们系里要专门组织探讨。我由于是唯一的一个中国人,被系主任列为重点发言人。要从文化,教育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新学期的第一课就是“我来谈虎妈!”

这块地里的讨论我要借走一些了。先知会一声。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11-1-22 05:48
标题: re:这个得好好听听.
这个得好好听听.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11-1-22 09:26
标题: re:《虎妈妈•美国妈妈》解析 2...
《虎妈妈•美国妈妈》解析 2011-01-19 09:47:57  



最近关于《虎妈妈的战歌》英文为(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作者蔡美儿在华尔街日报刊登了她写的这本书的片段,节选题目为《为什么中国妈妈比美国妈妈好》,这个节选的英文标题为(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蔡美儿的 文章掀起广泛的报道与讨论,我一般对热门消息本来是兴趣缺缺,但关于孩子教育问题讨论如此尖锐就会使我有想要发言的强迫症,尤其是这个横空出世的蔡美儿。


我们先来读一下蔡在华尔街(中文)日报答读者提问的回答吧,也许我们会对她有一个新的认识:


问:现在你和女儿们的关系如何?


答:“我和女儿们的关系很好,即使拿全世界来换我都不愿意。当然,我犯过错,也后悔过,我的书是一个母亲的成长故事,开头的那个人,也就是《华尔街日报》节选部分中的那个人,和这本书结尾的那个人不完全一样。简言之,我得到了应有的报应;书中相当部分讲的是我决定放弃(但并不是完全放弃)那种严格的移民教育模式。话虽如此,但要让我重来一遍的话,我基本还是会那样做,稍做些调整。我并不是说这对所有人都适用,我也并不是说这种方式更好。但我为我的女儿感到骄傲。并不仅仅因为她们在学校的表现很好;而是因为她们俩都善良、宽容、独立而且个性很强。最重要的是,我觉得我和她们都很亲密。我希望永远都能这样。”(回答完)


通过她的回答我们可以说蔡美儿所说教育经历从开始、放弃、调整,很难看出这与中国妈妈教育子女这个问题上有什么代表性,那只是她的个人成长故事。但蔡美儿在英文节选片段的标题(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 中的Mother 后面加了一个s, 就变成了Mothers, 前面再冠上一个 Chinese 就变成了Chinese Mothers, 那就是说她所指的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中国妈妈的行为。


现实生活,中国妈妈完全不是这个样子,而且在她的文章发表后,真正中国妈妈对她教育子女的强悍作风持保留态度的人很多,可以说大多数不赞成她对子女的强势作风,有点离谱。我太太甚至认为她使用中国妈妈这几个字,是个中国妈妈抹黑,因为很多美国人会以此断章取义的认为中国妈妈都是以强悍作风教育子女的,而那种方式在美国人眼中还有点儿反人类。


蔡美儿节选文章起的这个标题完全是断章取义、混淆视听。如果您读完她的书,你会知道她节选那段文章内容结果是以失败而告终,实际的情况是她放弃强悍作风,因为她遭到子女叛逆的报应,以后的教育调整过的。蔡的企图心我无从了解,但她首先需要心理辅导,其次如果想推销自己新书时要采取负责任的手段。


蔡美儿说自己绝对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做事风风火火,不习惯乖乖的躺在沙滩上。生活中这样的女人不知道有多少男人可以受得了,即使受得了也有受够了那一天。他父亲对她拿到第二名感到羞愧,让人感到尤为的恐怖。她的父亲是何方神圣我们从未听说,她的女儿在那个领域有所成就我们也是从未知晓,她的女儿在什么方面得到什么成就我们更是闻所未闻,不知道她们是否为此感到羞愧?华人教育子女成功的很多,只不过她在华尔街这篇节选文章的题目是够吓人的。


这让我想到台湾漫画家几米的漫画里有一篇画的是,(大人做不到的事情却要孩子做到),而这本书书名是《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


蔡美儿在执行中国家长强势教育时,遇到强大的阻力,因此受到过挫折、遭到报应、并放弃,放弃严格的移民式教育也是她自己的选择。她的子女今天可以健康的成长并愉快的和她她相处,也是她放弃强悍教育方式调整后的结果,这一点你可以从她对自己女儿的评价中得出,比如独立、个性很强,这都是“美国妈妈”教育中的典型特点。蔡美儿在华尔街日报文章的标题显然有问题,我希望她可以起一个更诚实的标题。


美国,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国家,那是一种神秘的力量。请你记住这个国家是由精英阶层来领导的,其实真正领导这个国家的精英阶层也就10%不到,而他们大部分都是读法律、管理、金融的那帮人,很多美国富裕阶层子弟都选择在私立学校就读。如比尔盖茨和奥巴马都是出身于高级私立学校,那里的学生也是个个出类拔萃。您的家庭强悍教育凭什么可以使子女融入美国的精英阶层,请不要太高估自己的水平。


我在纽约参加过一次比尔盖茨与他父亲的一次对话座谈会,很多人问他父亲如何培养出这个震惊世界的天才,他的父亲也是有点摸不出头脑,不知道到底那里比别人做的更好,当然他很谦虚。不过他还是说,盖茨妈妈经常带盖茨参加各种活动,这给盖茨一个放眼大千世界的机会。盖茨从小喜欢思考,父母给盖茨买很多的书和做各种游戏,尽力满足他对各种兴趣的要求。父母把他送到西雅图有名的私立学校湖滨中学,早在1960年末和1970年代初,有几个学校有电脑房可以供学生进行软件编辑的,湖滨中学就有这个眼光,请您不要低估美国的教育,你看到的公立学校的教育,不能真正代表美国的教育水平,要知道大部分人民群众最后都是要当绿叶的。


美国莱特兄弟、福特、爱迪生,到苹果公司的乔布斯、甲骨文公司埃里森,再到拥有5亿客户26岁身价70亿美元的FACEBOOK 的创办人祖克伯格,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美国人,当然妈妈也肯定是美国妈妈,他们中很多人都没有大学毕业。克林顿和奥巴马童年中都没有完整的父爱,完全跟谁美国妈妈成长,可他们具有不可复制的美国精神:独立、创造和追求梦想。


蔡美儿显然是错误的解读自己的行为,误导读者,也错误的代表了大多数,文章标题也是对美国妈妈的一种贬低,她太追求完美以至于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自我感觉良好、自恋和自负的人。我到是建议她去西点军校找个工作。


教育孩子实在太重要了。但记住,在美国,您看到的也许是不真实的,真实的您未必看到。

  
由摆渡纽约张贴 @ 2011-01-19 09:47:57 (2108)  


作者: mrgood    时间: 2011-1-24 23:59
标题: re:我始终觉得我们的教育潜意识里就是“听话”...
我始终觉得我们的教育潜意识里就是“听话”。听话,就有好处;不听话,有好果子吃。家里教育如此,学校教育也如此。工作也是如此,整个国情也是如此。有利于自上而下的管理。以琳网“听话”,否则,封掉。ABA用来最顺手,听话,强化,给糖糖吃;不听话,嘿嘿。

所以,在米国发表这样的教育成果,带有强势的以子女为自己的“私有”式的教育,与他们的国情,强调Equal的思维惯性严重不符,引起争议不足为奇。偏偏媒体又喜欢这样煽风点火。其实,她喜欢怎样带小孩那是她的事情,不违反当地的法律就行。只是在一定的范围,成为不了主流,但是有生存空间。我想,好像大家推崇的“traditional medicine”也是这个现状。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11-1-27 07:39
标题: re:文学城: 热点讨论主题神童同...

文学城: 热点讨论主题

神童同事

来源: 满儿 于 2010-11-06 07:54:03

几年前,有幸和一位少年神童班的神童同事,从此对中国的神童教育,不再以为然。

当时公司大扩张,招进了一大批中国人。同胞们个个都是名校博士硕士毕业,进了知名的大公司,做的是顶尖的科技研究发展工作。大家都意气风发,准备好好地大干一场。

公司对培训工作一贯非常认真。一般新人进来都没有问题,只要你好好得学,不懂就问,和周围的同事随时交流,绝大多数会平安度过新人期。几年后就摇身一变成为老的有经验的主力了。唯独有一位同事,不到几个月,就被发了警告,后来又很快的被解雇了。这位同事正是这位来自国内少年神童班的,获得中国美国著名大学双博士学位的同胞。

虽然和这位同事不在一个组工作,但是有过几次短促的接触,说说我的印象。

第一次见面,热烈握手过后,说起中国XX大学和XX院。我顺便提起我老公也是他的校友院友。

这位先生张嘴便说,那么你老公为什么没有和你离婚呢?后来又说,玩笑玩笑。

我当时目瞪口呆。本人年轻时相貌虽然不能算美,但是也时常被人称赞的。学校也是好学校。工作也说得过去。现在虽然年纪大了,也不至于一见面就被如是说吧?玩笑也不能这样开吧?

过了几天,另一位外嫁的同胞打电话来,说这位同事追问她老公的名字不果后,告诉她他查出了她美国老公的名字。令她十分不快。

后来又听说这位先生做基本设计或计算,也要研究深奥道理,抱一大堆文件钻研。其实只要问问同事,用一个简单现成的公式即可很快解决。

又听说开车过山道,紧张万分,要请人代开。和人合租单元,屋子乱得让室友难以忍受。

再过不久,就听说被解雇了。

我觉得这位老弟人肯定是个聪明人,也是个单纯无城府,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的人,没有坏心眼儿。但是自理能力甚差,自视甚高,尤其不懂如何与人交往,不是能承受压力的人。

对他的被解雇我觉得满可惜。因为老美可能不知道,但是我们老中知道他必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才能进当年XX大学神童班的。

中国美国的博士学位证明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公司其实失掉了一个好人才。我想他所以被公司误解为能力不行,是因为没有懂得如何搞好同事关系,不懂人际关系。

当初如果在神童班也教一些人情世故的东西,做饭家务等等,会让神童们生活之路更平坦些,更快乐些吧。

希望神童老弟在人生的路上扬长避短,万事顺利。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1-29 01:03
标题: re:编者按:2011年度的英特尔科学奖决赛入...
编者按:2011年度的英特尔科学奖决赛入围名单26日揭晓,全美40名决赛入围者中有近一半华裔学生(16名),而加州则首次超过纽约州成为获奖学生最多的州。

所有入围者将在今年3月10日至15日聚会华盛顿,角逐总额为63万美元的奖金,其中最高奖得主将获得10万美元。组织这一科学竞赛的科技与公众协会的主席马瑞克拉表示,今年第70届科学奖的入围学生们所研究的领域从广度和深度来说都令人赞叹,这些年轻学生们探究的都是与当今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方面的挑战。

今年的决赛入围者来自全美15个州的39所学校。其中加州共有11名入围者,而纽约有7名。

入围今年决赛的华裔学生有16人,可谓所有入围者中最大的一个少数族裔群体。入围华裔学生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肝癌的新治疗对策、器官移植的排斥问题,甚至具体到美国华裔癌症病人的疼痛克服教育等。

现年17岁的刘嘉琪是此次入围的华裔学生之一,她研究的项目是机器人与人类的情感互动,而项目入围决赛让她兴奋不已。她表示,自己5岁时便跟随家人从中国的南京来到美国东北部的康州定居。母亲是一名生物医药方面的研究者,而父亲则从事电气工程方面的工作。受父母的影响,刘嘉琪从小便对电脑感兴趣。两年前她在自己的中学里听了耶鲁大学一位教授一场有关机器人的演讲,从此被深深吸引,并加入到这位教授在耶鲁大学的实验室,之后她和同伴一起研究如何通过修改电脑程序来增进机器人与人类的情感交流。刘嘉琪表示,她希望进入大学后修读电脑和科技方面的课程,目前仍在等待学校的录取决定。

同样是17岁的曹潇雨目前就读于加州圣地亚哥的Torrey Pines高中。她表示,自己在4岁那年随父母从中国的南京移民到加州,先后在加州多个地方生活;自己这次入围的项目是采用纳米材料来过滤和检测化学成份,实际生活中,这样的材料可以用于检测水中的污染物等多种用途。曹潇雨表示,自己现在也已经完成了大学的申请,几所顶尖的学校她都递交了材料,希望入读大学后能学习生物与医药方面的专业知识。目前自己也还在等待学校的通知。


作者: 语风妈妈    时间: 2011-2-4 06:04
标题: re:[B]中国遍地是“虎妈” 个个能上《时代...
中国遍地是“虎妈” 个个能上《时代》封面

石述思

一个来自菲律宾的华裔妈妈蔡美儿,仅仅采取了相对严厉的教育方式对待两个女儿——无非是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因此获封“虎妈”称号,被没见识的《时代》登上封面,引发中美教育方法大讨论,热议还在整个西方世界蔓延。

中国个别教育家很震惊,号召国民严防死守,以防虎妈“出口转内销”,危及祖国花朵身心健康。

大可不必,大可不必啊!

因为全国的家长都乐了。这算个啥啊?在应试教育的逼使下,俺们哪个不是孩子面前的虎狼之师,参照俺们逼迫孩子读书上进手段之花样百出,个个都能上《时代》封面。

不少混出来的精英由此产生恐惧心理,纷纷移民,目的就是为了孩子不经受中国教育的摧残和蹂躏。

麻烦在于蔡美儿已经在美国立足,当上耶鲁大学教授后,还采取有些灭绝人性的方式对付自己孩子,便显得相当出位。

但“虎妈”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竟著书立说,命名为《虎妈战歌》,继续为这场火爆的中西教育论战推波助澜。

“虎妈”用事实说话:尽管手段类似纳粹集中营之家庭版,但成效卓著——两个女儿成绩都无以伦比,笑傲同辈。

该书清晰地暗示,虎妈的孩子们长大是要统治这个世界的,而“意志薄弱”“饱受溺爱”的西方孩子长大后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将能力不足。

“虎妈”的中西教育观——西式教育让孩子自由,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但也直接造成孩子关注吃喝玩乐、看影碟电视、不勤奋上进、遇到问题退缩等种种问题。中式教育方式能通过大量的训练使孩子强化意志力,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虎妈”如是说——孩子年幼时,不了解社会,也不可能会有明智、成熟的选择,需要家长为其做出正确的“选择”,家长要负起这个责任,督促孩子去实现这个“选择”。随着孩子逐渐成熟,有了自己做出选择的能力,家长就应该放手给孩子。

其实,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教育。

比如,由于历史、文化、体制的不同,中西方便围绕人才二字产生了巨大的理念分歧:西方人侧重人,东方侧重才。西方偏好因材施教,东方偏重有教无类。西方尊重孩子内心感受,东方注重适应社会需要,西方以自我实现为终极目标,东方以赢得竞争为目标。西方教育成败的标尺是快乐,东方是成败。

这宛如东西方人生哲学的泾渭分明:西方活着的价值在过程的美丽,往往为自己而活,东方活着的价值在结果的辉煌,往往为别人而活。西方人因此说:不自由,毋宁死。东方人因此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假如你设定人活着就是为了苦尽甘来,那东方教育会给你搭设成功的阶梯;假如你设定活着就是为了享受生命,西方教育会给你开启体验的大门。

如果在中国,由于社会资源与人口的尖锐矛盾,生存竞争压力巨大,贫富分化严重,个体公民尤其贫弱阶层上升通道狭窄,加上应试教育中高考奠定的绝对公平原则短期难以找到替代模式,“虎妈”尚且有着长期存活的坚实土壤,放在西方便显得匪夷所思。

中式包办教育的一个重大缺陷是:一个从来没有自主选择权的孩子,长大后能有能力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吗?如果一个人一生都在按别人设计的命运轨道行走,即使获得巨大的成功,又有什么意思?

建议虎妈回到久违的祖国,你会发现自己竟有着如此多的同类——面对自己的亲生骨肉,她们在生活中更加溺爱,在学业上更加残酷。

你真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只是你在另一个世界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可惜你没有。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2-4 21:27
标题: re:美国人的自由和大量夸奖式教育,中心思想是...
美国人的自由和大量夸奖式教育,中心思想是培养 Self-esteem,不过我至今也没搞清楚这个 Self-esteem 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上下棋班,每个孩子都得奖杯,区别就是有的大点,有的小点;家长和老师生怕批评和严厉会让孩子自卑,导致大量行为问题。

最近我零星看到一些对于 Self-esteem 教育质疑的研究,比如中学里面喜欢欺负人的孩子,不是大家通常认为自卑的孩子,反而是 Self-esteem 很高的孩子。
看来这个大忽悠也到了矫枉过正的时候了。


作者: 云鹣    时间: 2011-2-4 23:11
标题: re:超前考证现象:小学生考出40张证六龄童外...
超前考证现象:小学生考出40张证六龄童外语四星



  放寒假了,但小学四年级学生陈佳(化名)还没有歇一口气,就开始了“残酷”的迎考培训——每天上午8点半和妈妈赶去奥数培训班上3个小时的课,回家后还要做10多道的课后练习,如此辛苦为的是参加将于2月和3月开考的“小机灵杯”和“中环杯”决赛。

  陈佳的情况并非个别。现如今,种类繁多的各种证书俨然已成为进名校的敲门砖,不仅一个小学生考出40多张证,连幼儿园孩子去考证的也越来越多。

  和陈佳一样,从小学三年级开始,陆豪(化名)就投入到考证战役中。仅三年级一年,他就参加了不下10场证书类的考试。陆妈妈说,考各种各样的证书为的就是 “小升初”,“过来人都和我说,要想进好的初中,没有奥数证书、英语证书,想都不要想”。

  陆豪班上,所有的学生全部考过证。陆妈妈说,儿子的证书算是考得最多的,“估计到五年级的时候,证书应有近40张”。

  谈及孩子考证的苦,陆妈妈感触良多:“从幼儿园起,我们就是各类辅导班的常客。进了小学后,又是奥数班、英语班、书法班、作文班、钢琴课……孩子真是没多少和小朋友玩的时间,而我也几乎没有双休日。”

  “我这里曾经出现过6岁就考出四星的孩子,太令人吃惊了!”市通用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办公室的钱新明回忆说:“这个孩子考试的时候还需要老师抱着才能坐上椅子,考点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当时我还担心孩子太小不会用电脑键盘,但最后他很顺利地考出了四星口语。要知道四星通过,意味着相当于初中毕业的英语口语水平了。”

  据钱新明了解,孩子的母亲为了孩子考证,全职在家做辅导。其他孩子考四星是为了进一所好初中,而这个孩子是为了进一所好的小学。

  “近年来,通用少儿英语星级考的低龄化趋势十分明显。”钱新明表示,不少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尽早拿到英语等级证书,还有的家长抱着就算考不出也让孩子磨练一下的想法,让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提早练兵。

  这样的超前考证现象在各类竞赛、考证中均有出现。考察学生数学能力的“中环杯”组织方告诉记者,本来“中环杯”的参赛对象一直是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就是因为家长纷纷打提前量,从2009年开始,比赛的参赛对象提前到了小学三年级。“中环杯”虽然是民间举办,但其获奖证书历来被广大家长和学生视为“小升初”的“利器”之一,因而受到追捧。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中环杯”的难度比较高,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参加,即便如此,每年的参赛人数也有四五万人。

  此外,还有钢琴、舞蹈等艺术考级,以及各类“三模”比赛、摄影比赛等。此类证书的含金量如何要看考级单位或主办单位的等级,以及比赛的规模。其中,以上海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头脑奥林匹克、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级最高。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幼升小阶段的考级、考证虽然种类繁多,但真正含金量高的并不多。


   
再加一条: 据说韩国十多年前就因为来华参加华罗庚少年数学邀请赛,而获得特别参与奖!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2-5 00:12
标题: re:聚会上见到一个来美国参加寄宿高中面试的男...
聚会上见到一个来美国参加寄宿高中面试的男孩子,15岁,大学目标是藤校,孩子自己的意愿很强,申请材料和面试都是自己准备的,家长做经济支持。
好的寄宿高中也排队,前50有很多中国孩子报名,需要托福,小SAT和面试,中国人录取率2-3%,比前两年激烈了,感觉会越来越激烈,美国人肯定慌。


作者: thankstoyilin    时间: 2011-2-5 08:16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美国人的自由和大量夸奖式教育,中心思想是培养 Self-esteem,不过我至今也没搞清楚这个 Self-esteem 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上下棋班,每个孩子都得奖杯,区别就是有的大点,有的小点;家...


简单讲就是自信心吧?我个人是认同这个的。我总是觉得有出息的孩子一定会有出息,只要没有太坏的环境因素带坏。像下棋这种,真爱好的是小比例,这小比例中的可能成为大师。其他大部分孩子体验过也就行了。

没有任何压力地多学点东西,哪怕蜻蜓点水,都是有很多好处的。高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没事儿干,上了个吉他班,后来也自己摸一摸,到现在我也弹不好一首完整的曲子,说三脚猫都嫌多。但对以后欣赏吉他可太有好处了。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2-5 21:34
标题: re:中国美国教育是两个极端,美国这边温柔,中...
中国美国教育是两个极端,美国这边温柔,中国那边凶猛。
在不同的环境里,有出息的孩子还是有出息了,其他平凡人是不是心灵就受到伤害了,我也没觉得有那么严重。

所以我感觉这个温柔和凶猛,仿佛作用也没有大人想象的那么大。也许这里面的关键是,家长都是从爱孩子的角度出发的,不是从自私面子出发,而孩子只要体会到了被关爱的感觉,就出不了大岔子。

作者: 语风妈妈    时间: 2011-2-5 23:15
标题: re:欧洲这边也是温柔得很,我老公注意保护孩子...
欧洲这边也是温柔得很,我老公注意保护孩子自尊心小心得不得了,我觉得有点过了。所以这个话题一直是我家的争论内容之一。

在我看来,孩子从小就从父母那里知道自己什么地方与众不同,了解自己的局限和弱项并坦然接受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尤其对有障碍的孩子而言。

西方教育,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 成年人,无论就自信,还是尊重他人的意识,总体情况都比中国要好。在儿童的情感教育中,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了。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1-2-5 23:30
标题: re:西方老师对孩子的尊重特别明显,给我一种对...
西方老师对孩子的尊重特别明显,给我一种对待孩子像对待客户的感觉。不过公立学校的老师对待家长就严肃得多,是同事关系,很多时候还会动用权力来制约家长。

在中国,孩子肯定不是客户,是被管教对象,有地位的家长可能是客户。

美国高中孩子开始打工,可以破除这种客户感,建立服务感,对长大有好处。


不过无论是美国的服务式教育,或者中国的强制式教育,老师这个形象对孩子来说,都不是很好的模仿榜样,反而是美国大学冷冷的教授们,才让我感到知识的威严,做人的品德,自由的思考。


作者: thankstoyilin    时间: 2011-2-6 07:31
标题: re:我也觉得过分温柔没必要,严厉点也未必给孩...
我也觉得过分温柔没必要,严厉点也未必给孩子伤害。比如说中国妈妈给孩子训练大小便,就比西方父母给挺大的孩子还穿纸尿裤好很多。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非常吃重,但大部分孩子未必受心灵创伤,他们毕业后也在笑谈教育的“变态”,但都活过来了。所以我会感慨青少年其实是很坚强的。

主要是这么变态的教育给孩子浪费了太多的时间精力,大好的时光多干点什么不好啊。

中小学的知识,化孩子一半的精力,可能就可以考85分;但另外的15分要拿满,必须再化上另一半甚至更多的精力,真犯不上。
作者: 田田妈妈    时间: 2011-2-6 14:59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黄花...
下面引用由[U]黄花菜122[/U]发表的内容:

amy chua是很极端,正宗的中国妈妈这么极端的并不多见,但我确实见过。那孩子就显得少年老成。我是怀疑这样的培养下,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孩子会反攻倒算。没经历的东西一样样要重新来过。

我也逼儿子弹...

赞同黄花菜的。田田并不是每天都喜欢练琴,总得想办法让他完成。
作者: 语风妈妈    时间: 2011-2-6 23:51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th...
下面引用由thankstoyilin发表的内容:

我也觉得过分温柔没必要,严厉点也未必给孩子伤害。比如说中国妈妈给孩子训练大小便,就比西方父母给挺大的孩子还穿纸尿裤好很多。


我汗,我家的快三周岁了,还从早到晚的穿着纸尿裤,这其实不是严厉不严厉的问题,而是因为这当妈的实在太懒,面壁思过去...





欢迎光临 以琳自闭症论坛 (http://new.elimautism.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