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在心智方面的弱点:1难以预测别人的行为。在活动和教学中,在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难以通过现在的语言和发生的现象来推断要发生的事情。在人际交流的因果关系上差。2通过现在的现象难以推断发生的原因。尤其在人际关系上和具体事情上,缺少问为什么的能力。3自我辩白的能力差。当发生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会说理和争辩,不能有效的组织思维和语言,来清楚的阐述自己的观点。4难以了解别人内在的情绪和想法。5做一件事情,不会可虑别人的想法和后果。6不能清楚的阐述,也不清楚别人对自己的阐述是否理解。7难以明白别人对自己的话题是否感兴趣。8对于错误的行为缺乏自我修正的能力。在学校的融合教育中,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心智解读的教育上,在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和良好的常规基础上,通过教学课程发展思维能力,通过体育活动,课间自由活动,课堂教学互动,绘画音乐,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来锻炼以上的八种能力,因为孩子是接受型的,在有辅助的情况下,孩子通过大量同质活动和语言的练习,可以掌握一些交流的技能。主要还是通过演示性的教育。在课外的活动,主要有课外补习班和兴趣班,家庭拜访,旅游,购物,餐饮,逛街,参与家庭活动,洗澡洗脸,刷牙漱口,穿衣叠被,洗菜择菜,看电视,玩电脑,家庭游戏,做作业,看图说话,看书,共同制作,共同做事,讲故事聊天等等活动。活动越适合孩子,所产生的语言也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发生了问题更是交流的契机,还可以引导孩子提高思维和动手能力。交流中我们要以身作则,积极加入非语言交流,如手势,眼神,表情,语调,动作等等,改变孩子的思维习惯是渐近的,改变孩子的语言习惯也是渐近的,交流动机的培养也是渐近的,开始我们不得不以他的头脑来看世界,来说话,来引导他,启发他。教育的时候最好的效果就是让他自己得到,我们只是在他无助的时候适当引导一下,这样得到的他就会记忆深刻,也会使用灵活,尤其是一些他认为很有趣味的话,他会记得很牢。教育或者活动别贪多,只要能每天掌握一点,会用一点,真明白一点就行了。所谓活动也不是非制定个计划,也都是顺其自然,随机而为。在心智发展上还是有几个里程碑的,1能主动和你交流,不要在乎语言和语法。2能主动和孩子们交流了,也不要在乎是在干什么。3会问问题了。4有好奇心了,甚至问为什么之类的问题。5会推理了,了解人与人的关系了。6虽然不了解别人的内心,但通过别人的表现知道别人现在的情绪。7会在内心组织语言,学会了想,不出声的内心思索。------好多的方法,ABA,RDI,PCI,各种行为教学和人际关系教学的理论和书籍很多,其实大家好好读懂三本就可以了,然后就是活学活用到生活和教育中,教育没有特效的,都是缓慢和细水长流的,贵在坚持不懈,一点一点的改变,对孩子的发展和现状要心里有数,对于心智解读最重要的就是活动,没有生活就没有感受,对孩子空谈是很难教的。
融合教育其实是一条很难的路,很多家长到了一定程度,孩子和家长都走不下去了,而回归家庭之后的结局还是很难,因为还要面临孩子怎么成长,怎么融入社会,增长能力走入社会的问题。这其实是社会和教育力量投入不足,没人重视或者只能靠家长自身单打独斗的努力,没有政策的支持和法规的支持,靠家长自己真是非常疲惫。很多事情都要家长努力去做,关系和环节靠家长自己打通,孩子的能力本身也是一方面,环境也是一方面,家长的努力也是一方面。不是把孩子单纯扔到学校。成长学习道路上,家长要预想到孩子可能接触到的每个人,对各种突发状况做出预案。但即便在北京,仍有学校会拒绝陪读,学校也不知道该怎么陪读。在自闭症儿童没有陪读的情况下,任课老师只会分身乏术,为了兼顾一方而舍弃另一方。一些劝退事件,正是由此而起。陪读制的建立很有必要。在国外,针对孩子的特殊需求,政府会有财政支持陪读制,学校会专门为这些孩子聘请特教老师陪读。自闭症孩子失控状态下,陪读老师可以带他离开。“这么多年来,一直有人在呼吁建立陪读制度,但至今还没有建立。”必须通过法律来建立陪读制,确保这一制度的推行。政府不仅要出台政策,也应从财政上支持和鼓励学校接受自闭症儿童,比如增加对特殊孩子的特殊教育补助。这部分钱在孩子上学后,就由学校来运用,可聘请特教老师,提高相关老师的工资,对老师的付出是一种鼓励。目前,有的地区有一些优惠政策,但还很有局限。所以家长只能尽其所能,走一步看一步,始终是如履薄冰的探索式前进。
同学的直接帮助和辅助引导也是进步的重要原因。在一年级孩子们不了解怎么和儿子相处,但经过一年大家了解了他的脾气和特点,知道怎么和他相处,和他怎么互动了。方法,活动和人是进步的关键因素,同龄人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最有效的。词语和乘法口诀接龙,打鸭子,丢手绢,靠背贴人,运垫子,跑步,投球,还有各种需要配合的集体活动,同学们的示范和教导有时比大人更有效,他们是互动者,也是教育者,示范者,家长培养几个好的愿意帮助他的同学,所产生的效果是非常良好的。
刚才和儿子一起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其中有一句是古老的三叶虫化石,镶嵌在喜马拉雅山颠。我通过百度图片让他先认识三叶虫化石,然后找到喜马拉雅山的图片,认识这座山,再用鼠标指着山上说:看三叶虫的化石就在这呢。然后又让他看了其他的化石,给他讲什么是化石,然后提问:画在石头上的画是化石吗?他答:不是。然后又讲了三叶虫活的时候是生活在海里的,又给他讲了喜马拉雅山原来是海洋,有三叶虫,现在是陆地,有三叶虫化石。讲这些是为了理解下面的话:这里在告诉人们,那里曾是汪洋一片。还得给他讲汪洋一片就是大海。现在无论教什么都要视觉化教学,这是一个我的教学原则。包括语言。数学就得用实物结合着图片来教,一定要形象化教学他才能明白,比如减法可以先数出来,减几就吃掉几个,慢慢就会明白。首先掌握的是点数,然后能指出相应的数字并且会写。前面数第几后面数第几等等这些都可以用实物摆着教,包括乘除法,也可以用实物摆着教。现在可以多读来练习口语,比如读一些简单的图书,有字有画,然后再通过读来泛化。读一段课文也可以泛化,比如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小山村,村里小溪纵横,溪边长满了花草树木。我教他泛化:我出生在北京南部的一个小镇,镇里街道纵横,街上车水马龙,街边长满了许多杨树。很多东西都是这样边读边泛化,联系到自己和他能理解的范围来仿说仿写。比如读看图说话写话,只是一幅图,可以是一句话。通过一幅图一句话这种方式来教也是一种方法。还有就是在生活中一句一个情景这样教。总之就是语言要视觉化,课文要视觉化的基础上理解,还有就是要多仿说仿写,举一反三的泛化。
以上摘自本人说说。愿孩子们都能不断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