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这是什么,在干什么,这种问题都是从...
这是什么,在干什么,这种问题都是从不需要思考直接从记忆提取就可以获得的答案,所以孩子可以回答。
而“为什么”"怎么了”这种问题,没有一个固定的即成答案,需要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思考,总结才能得出结论,就困难一些。
上个月不这样,说明这个月他进步了,词汇量提高,而且自我表达的意愿加强,这是很值得肯定的。普通孩子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只是没
有我们的孩子这么明显,因为我们的孩子机械记忆大多都好,而理解相对偏落后,所以记忆和理解、表达的差距特别大,这种混乱的时间
就比较长,也显得突出。
关于认知理解的提高,我个人比较推崇“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尽可能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来学习。比如:苹果,如果仅仅给他看
一张图片,教他这个是“苹果”,就不如给他一个苹果,可以看到红红的,圆圆的,摸起来是硬的,光滑的,咬一口,脆脆的,甜或者
有点酸的汁水。再比如“圆形”“三角形”,也不仅仅是纸上一个图像,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各种各样可对照的物品,也可以给孩子同图形
的物品,拿个圈圈摸一摸,边缘是圆滑的,滚一滚可以转动,三角形摸一摸有三个尖尖的角是扎手的,滚一滚呢,被角卡住滚不动,再延伸
还可以用这些图形组合成各种不同的图案,圆形加几条线是太阳,加一个把是苹果。三角形可以变成雨伞,还可以变成小树。只有来把抽象
的概念,具体化,实物化,让孩子自己去感知和体会,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真正运用。
至于你提到孩子不带称呼,我不清楚你孩子的年龄和具体能力,所以也不能确定你这个要求是否吻合他的实际情况。不过总体来说,
这些细节的东西,不必太过拘泥,顺其自然比较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