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想知到大名顶顶的蒙台索利教育是否可以用来教育我们的孩子. 为此, 我们走了弯路.
我的宁宁四岁8个月,属于较轻,或边缘状态.两岁半后,语言发展进步还好(但代词运用仍有问题, 常用否定式表示其肯定需要).有一定想像力, 有主动描述性语言,基本无刻板行为,大部分都进行有意义的玩耍.爱好算数,几何形状,光,电玩具,音乐.
社会交往能力很差(有时有与别的孩子交往的意示,但不知如何做, 多数时候喜欢自己玩,曾问:为什么一定要跟其他小朋友玩?),体能差,胆小, 精细动手能力不好, 不爱画画.
由于他边缘的状况, 至今, 我们还是让他在普通幼儿园. 从3岁起, 先后上了3个不同的幼儿园.在
一个国内的幼儿园上了半年,感到他进步很快.还与别的孩子一起登台演出节目.
回美后, 先在一个普通幼儿园上了四个月. 其间, 他面临不懂英文的挑战, 在幼儿园不开口, 且一度由于心里紧张, 养成吃手指的习惯(现在已消失). 但在这个幼儿园, 玩具不多, 老师每天都有固定时间让孩子们写字, 画画. 每周一次文体活动.(国内幼儿园天天有).两个月后, 老师反应, 宁宁能听懂大部分指令了. 同时, 回家后喜欢自己写英文字母, 数字, 画画还差, 但每周都有几次手工, 涂色的作品拿回家来.四个月后临离开时, 已有至少一个小朋友与他玩(,尽管玩的方式不雅--模访做鬼脸, 至今影响他与新的小朋友交往---因为他只会用这一召. 但他还常念者她) .而且老师说他已比刚来时活跃多了.
6月分起转入一个蒙特所利幼儿园. 四个月来还没有交到新的小朋友.
教室内玩具很多,都摆在教室四周的架子上,各玩具有自己的盘子或盒子.老师让孩子自己选择要做的事, 要玩的玩具, 每次玩时连盘子和玩具一起端到桌子上.或用一块小白布铺在地上以划分自己的活动地盘, 互不干涉.玩完后,自己收好,放回架子上.
这对培养孩子有秩序地玩, , 善始善中, 整节是有好除的(不过, 宁宁在家, 还是把玩具弄得乱七八遭).
教室内按(精细)动手能力, 自然科学, 绘画, 写字,
算数, 几何基木, 拼图, 故事书, 等分成不同的区域. 孩子3-6岁混龄编班, 以便小的向大的学.
如果孩子兴去爱好广泛,或爱观查别的孩子在做什么, 而且跟着学,那么, 容易学到很多东西.机会很多, 玩具也多到2-30个孩子不用抢.
蒙特所利教育主张让孩子由者自己的兴去来学习.用兴去来带动孩子去主动地学习. 这好是好, 但早就听说此方法不是适应所有的孩子的.
原来进去前, 问过一家蒙事幼儿园的主任,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受蒙事教育, 回答是: 只要会自己选择要做的事, 即可. 我们也问过, 如果孩子只喜欢做某一个事, 怎么办? 答约, 老师会引导的.
由此, 才使我们蒙生了让孩子受蒙特所利教育的想法. 为此, 还试园两个. 其中, 一个印度人开的大概因为玩具数量的原因(或不同里念), 两个孩玩一套. 宁宁还没有玩够, 小姐姐已把玩具收起来了, 去拿下一个, 又是如此. 完全被大孩子所主导(其实, 现在想来, 也许这对培养社会交往能力还是有好处的).再加上园长一句我们要把孩子推到他(最多)能承受的地步.让我这不喜欢老印同事行为方式的人听而却步.
最后, 宁宁进了一家美国人开的蒙是幼儿园.从夏另营开始, 我逐渐觉得不对劲了.首先是很难知到孩子学了什么东西., 过去幼儿园每周必有的孩子表现汇报根本没有. 原来常有的写字,绘画'作品'几呼见不到了. 每次在窗口看, 都是见儿子直奔玩具架子找他喜欢的东西玩. 两个月后, 宁宁在原来幼儿园培养出的回家写字的习惯减少至消失.找主任问, 主任
说, 宁宁很适应这儿的, 天天都是很忙的.问了问别的家长, '忙'即是表示孩子对活动有兴去, 即是肯定的意思.很快, 夏另营结束, 正式开始新学期.一个月过去了, 发现儿子带回家的书包, 除了号召家长捐资购物助学的通知之类外,儿子还是没有什么能拿回来给我看的.
问问别的家长, 都是一片声说好, 真觉得百思不得其解.
邻居家一个刚上一个月, 英文完全不通, 而且中文语言也说得晚(但社会交往好)的小第第, 也从学校带回了一堆'作品'回家. 分析原因, 才使我们恍然大悟. 原来,小第第喜欢看别人在做什么, 不会, 就在一旁站者看, 也就顺便让老师揪来画画,写字了.
宁宁根本不往画画人堆里扎, 根本不管别人的活动, 一头扎在自己的玩具里. 也许老师问过他, 但他对此的兴去没有对某些玩具大, 不想去, 有那么1-2次,老师就做罢了. 人多, 老师放任自流, 对孩子们本无一定的学习计划(我相兴至少这个幼儿园没有). 所以, 自然捞不着学习其他东西的机会了.
一个月前, 我们在家长会上也了解到, 宁宁算数比其他孩子先进(已在家学过10以内减法, 而他的教室里, 最多才有加法板). 所以, 他的兴去, 只在算数,几何形状, 拼图, 等方面. 对这种一般不扰乱课堂秩序,自己能玩的孩子,老师很少过问.我们曾针对宁宁的社会交往问题, 向老师提出, 能否按排别的小朋友与宁宁一起玩玩具. 但似乎只听儿子反映过有那么一次, 一个小朋友跟他一块玩了.但以后又没有了.我看到的一次是拉宁宁坐在一旁看另两个小朋友玩, 我的宁宁早把头转到一旁,搜寻他感兴去的东西去了.
为此, 我们两周前, 同老师预约了一此单独的讨论会, 专门希望老师能在社会交往, 和按排宁宁进行他不那么善长的活动方面多费点心.
应该说那两个年轻的老师还是比较合作的(两个都是大学毕业, 其中一个还有心里学学位), 这两周, 宁宁带回家的'作品', 超过了前4个月的数量.
4个多月下来, 我基本认识到, 这种教育法, 对于那些善于模访, 或兴去爱好广泛的孩子, 是再好不过的了. 它对于培养孩子独立操作能力, 专心, 生活自里能力, 解除依赖性的培养都有独到之处.
但是, 它也许会使兴去偏窄的孩子, 钻得深, 而不广. 对于社会交往方面, 那些教具, 很少能派上用场. 增加了孩子独处的机会. 大运动方面无任何教育相目(培养静, 而非动).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 很可能有偏面之处.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lauray on 2003/10/25 02:59:18</fo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