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孩子是自闭儿?
【文:刘琦】
「我的孩子只是说话比较慢而已,为什么学校老师要我带孩子来看医生?」这位爸爸双眼瞪著我,有种象是要找我讨个公道的感觉。
「老人家不是都说『大鸡晚啼』,长大就会好了,不是吗?」妈妈在一旁接话。
「虽然爸爸觉得孩子只是比较晚才会说话,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经过治疗,让孩子的学习说话进度赶上一般的孩子,不是也很好吗?」我对家长解释著:「其实没有人希望或是期待孩子的发展落后或有问题,所以我们有早期发展评估,如果发现孩子的确发展比一般孩子落后,那么我们就尽快介入治疗,以免耽误了孩子的发展;如果评估结果是没有问题的,那么我们也就放心了,不是吗?」
我对家长微微一笑:「但是前提是必须先找专业人士进行评估才会有后续的各项动作啊。」
我看了蹲在治疗室角落自顾自一样一样玩具拿起来把玩的孩子一眼,他从进入我的治疗室之后,便没有跟我有任何的眼神接触,也没有口语。孩子不时拍著双手,两眼近乎斗鸡眼的注视自己的手指。这孩子很有可能符合自闭症的诊断标准,但是这样的诊断结果对于第一次来到医疗中心,而且是在被要求的状况下才来的家长而言,是非常残酷而且难以接受的。
什么状况下要寻求专业协助?
根据美国政府CDC在2007年发布的研究指出,全美国的8岁以下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比例为1:150,而新泽西州则是在所有参与研究的州中比例最高的,约为1:97。虽然至今自闭症的成因仍然不明,研究者认为新泽西州的自闭症儿童比例最高,可能原因在于新泽西州的卫教信息较为完整,家长对于自闭症的警觉度较高,也因而提升了带孩子寻求专业协助的比率。
依这几年我在医院早期疗育中心工作的经验,家长们常常劈头就问我:「我的孩子这样子是有问题的吗?他有需要看医生吗?」我的建议是,当怀疑产生时,便可以付诸于行动,以免影响孩子将来的各项发展。
以语言发展迟缓为例,若家长发现孩子超过1岁半还不会叫爸爸妈妈,或甚至无法发出pa、ma的音,那么可以先带孩子到小儿科或耳鼻喉科就医,检查孩子是否有生理因素而影响了他的语言发展,若孩子没有生理器官方面的问题,再进而考虑其它的可能性。也许孩子是听力有缺陷,所以无法模仿发声;也许孩子只是需要语言治疗师来帮助他的口腔运动与语言发展;也许孩子是患有自闭症而造成他的语言障碍。
根据DSM-IV的自闭症诊断标准,若家长在家中发现孩子有下列几个情形,而且在3岁之前都已发生,是孩子可能患有自闭症的警讯,家长若发现孩子出现这些状况,便需要考虑带孩子寻求专业协助:
1. 口语能力发展迟缓:除了不会说话、字汇少之外,也包含用字遣词、语法与一般人不同;重复说某些不合当下情境的话,鹦鹉式的仿说曾听过的句子,例如电视广告或其它人说的话;也缺乏玩角色扮演或社会模仿游戏(例如扮家家酒)的能力。
2. 社交能力障碍:自闭症的孩子在社交能力方面有明显的缺陷,孩子可能会避免与人有眼神上的接触,无法正确地使用眼神、身体姿势、脸部表情来判断或表现社交互动;也不会主动与人有情绪上的相互作用,例如与人分享快乐、兴趣的表现。
3. 常出现刻板重复的身体动作(例如拍手、绞扭自己的手指、敲击物品、跳跃、摇晃身体等);或是一些仪式化的强迫性行为,例如看光线反射、旋转的事物(如电风扇、车轮),而且会专注地看上一段时间。
4. 对于规范或生活常规特别固执,很难改变生活作息,缺乏弹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