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孩子情绪出现问题,虽然有自闭症的特征在里...
孩子情绪出现问题,虽然有自闭症的特征在里面,其实跟教养方式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转贴几段文字,摘自一位心理医生谈自闭儿的情绪管理的贴子。我从中受益良多。希望也能帮到你。
[转贴]
最近对一位小朋友家长有一点情绪,先跟你说一声抱歉,主要是因为在小朋友情绪方面的处理,总是无法如治疗室内的良好情况一样,在跟家长讨论之余,似乎家长无法接受小朋友的情绪来自后天的学习经验与生活互动经验所致。
很想跟大家讨论情绪的来源,情绪在目前心理学上仍存在两极化的观点,一派认为是刺激引起生理反应,而大脑的认知将其定义为某种情绪,也就是事件引起生理反应后,产生情绪行为表现....另一派则认为环境事件会先让我们产生情绪认知,而引起生理上的不舒服,学术嘛就是有不同的观点,但无论你接受哪一个观点,终究情绪来至于外在的环境事件引发心理认知与生理不适反应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探讨小朋友所接触到的外在环境如何引起小朋友的反应,而小朋友在一开始的生活环境大都来自于家庭,当然自闭症的小朋友更多来自于其学习环境塑造,因此这些的生活经验对他们生理心理反应可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就是他们如何习惯环境与他们之间的关系...........
过度严厉或奖赏其认知发展与竞争结果,可能会让他们很容易产生焦虑的生理心理反应,在习惯化后,小朋友可能随时面对环境的活动就变得紧张不安,甚至在乎所谓第一,挫折容忍度也因此变得相当脆弱,因为他们习惯被称赞或是害怕失败.......也就是小朋友被养成需要“在乎”,过度条件化后他的生理反应敏感而快速,心理变得容易受到暗示,加上人格的养成过程,更容易让小朋友在知觉与概念认知过程中,产生错误的反应。
我们都知道人的适应性是很强的,因为人会想办法给自己找安全的环境,比如说将问题合理化、逃避、说谎、否认、替代、幻想而让自己以为并不处在焦虑的情境中,人是有惯性的,所谓的惯性也许是因为脑在接受到一些信息时,过去习惯产生的反应驱动行为功能较为快速,现实环境回馈的抑制系统缺乏,可能就出现了一些行为或是情绪的问题。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经验中所形成的认知架构,比如就有一个小朋友认为只要他哭,就一定要有人来安抚他才可以,因此一旦他哭只有人安抚他才停止,这种信念也在生活中不断的验证而强化,但真的是这样嘛.....其实每次他来治疗室都会哭,但我并没有给他安抚,而他总是在短短五到十分钟停止下来,因此不要让小朋友养成错误惯性的脑神经反应与认知信念架构,我想对小朋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上回在这一片天空中有几位家长来找我,我想在治疗是你们已经看到我上面所述说的状况在你们身上可印证,也希望你们能更清楚小朋友的情绪处理,加油啰!有机会在讨论啦....
你好,其实协助小朋友处理情绪的分法有很多,但并不适合一招到底,毕竟小朋友有他的成长能力,也有他的个别差异,因此要看小朋友目前所面对的情境与状况是什么。
忽略法对于一些行为问题是有效的,但需要看当下的状况,基本上我会建议你替他在情绪上给与定义表达,之后协助他处理在行为上的调整适应,若真的没有更好的改善,在给予暂停隔离忽略法,因为没有做好的话,有时是会出现反效果,特别是如果他是处于三到六岁的反抗期(自我意识验证期),被忽略的感觉可能让他更加的气急败坏。
在面对自闭症小孩时,很多方法其实都是有效,但需要依照小朋友人格发展与环境的状况而给予,毕竟我们是要符合现实环境的生活处置,才不会让他们衍生更多与环境的冲突。
其实在面对小朋友时,很重要的目标便是训练他的独立自主性,在行为养成的过程中,很重要的是除了在认知方面的训练外,也需要给予情绪人格方面的培养,否则一旦小朋友在脑功能上的运作产生惯性后,要更改过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或许要先了解你在面对小朋友的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是怎样的模式,这个过程中是否让他产生的过度顺从他的概念,或是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必须被得到称赞的,如果是这样反而失去了他对自我的期许与动机......毕竟小朋友在三岁以前是在发展所谓的本我与自我,在这过程中他们比较重视自我满足的意念,一旦过度的被满足很容易产生错误的知觉,甚至对挫折会产生扭曲、幻想、隔离、抵消的防卫行为,别注意在小朋友的人格养成中的适当性。
特别是,小孩子在进入幼儿期会开始重视自我意识,也就是所谓反抗期,习惯以大叫不要的方式,来测试或要求自我决定的表征,因此在这时候会建议你在一些学习的过程中,试着询问他的意见,当然我们希望在问句中暗示他思考正向的决定,当然也不要忘记了小朋友本身的体能状况,我不太赞成给予小朋友长时间(一小时以上)单一模式的训练课程,我比较鼓励给予短时间(一小时以内)、多样化的学习课程,这样小朋友比较可以在吸收方面多元化,脑功能神经方面多元的刺激。
目前针对你的状况,小朋友应该以进入超我发展期,也就是性蕾期的发展,发展重点在于协助他自动自发将外在价值观内化,形成自我要求,避免过多使用增强物诱导他学习,而强调他自发性的学习动机,也许可以给予他一些社会价值或道德观念,像我有时候会对着卡片告诉卡片中的人物“XX小朋友不乖,都不上课,我们好伤心,对不对?”小朋友就突然停下来头低着不说话了,或者你可以运用一些回馈机制,让小朋友知道他目前的状况是怎样,协助他们减少自己不要的行为,增强正向的行为,我有对几个小朋友使用过,哭的时候呈现白球,哭越久白球越多,不哭时候白球消失,出现红球,就因为小朋友在乎自己的状况,而很快的停止哭泣了,也许你可以试试,但我必须强调个别差异,你要就你的小朋友状况,而设计适合他的模式,如同我过去曾经说过在情绪方面有两个重要的步骤,第一是情绪的定义与调整,第二是行为的调整,掌握两个步骤我相信会协助他对情绪更加的了解与自表达。
当然在这过程中一开始会有一些不顺利,可能是因为过去的学习模式所致,或是你跟他的互动关系,不过现在给予一些尝试与变化我想是可以改变的,但要注意在行为养成过程中是循序渐进的,在你的态度上不要过与不及,所谓的过就是突然变得极端严厉,不及意味你过度客气导致过度顺从他,这样两极化是不好的......
有时候小朋友有情绪是正常的,我们不要害怕他有情绪,就刻意避开他们的挫折或是被拒绝,这样将来他们在面对现实环境中,反而很容易出现情绪适应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