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5-10-15 16:39:11
|
只看该作者
有些类似孤独症儿童有很多非常可贵的、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的表现,有的孩子长处和短处会形成鲜明对比。因为恐惧孩子的交往障碍,因而,父母在对他们的教育中,倾向于放大他们的弱点,非常注重补足他们的短处,全力以赴希望孩子在交往上能赶上同龄孩子,这种想法可能是不切合实际的。
用多元智力的构成原理分析,类似孤独症孩子的智力构成显然是语言智商、自我意识智商、人际关系智商要低于其他方面。其实,所有正常人的智力构成,都有自己的长项和短处,在补短教育的同时,注意扬长,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利用他们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这一原则对类似孤独症儿童的人格健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类似孤独症孩子的短处是语言、交往和自我意识方面的滞后。大量的日常生活中一对一的对话,交往情景中的即时辅助、游戏教育等,对这些孩子效果显著。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几乎所有的促进措施都会得到满意的回报,即便是难度最大的交往学习也是如此。他们和成人的垂直交往基本没有问题,与同龄儿童的平行交往虽然有困难,但是,经过3年的幼儿园融合教育,很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类似孤独症孩子的长处,是他们具有的优势。优势培育的原则是:不受孩子年龄的局限,只要孩子有接受能力,喜欢学,就可以教。如果对孩子对某个学科的知识或者是对某种物化的操作活动感兴趣,家长教师不要刻意地去抑制,而应该因势利导,让他学有所长。
关键不是在于孩子喜欢“关注什么”,而在于孩子“怎么关注”,在于孩子是否能够和他人有共同的关注和与他人之间建立对关注对象的分享。
类似孤独症儿童进步趋势的稳定性超过孤独症儿童,但也会在发展上表现出螺旋上升的规律:一个阶段可能状态比较好,下一个阶段可能会有退步;这个方面有进步的同时,另外一个方面可能会退步。他们以后会一直在普通环境中成长,而且,他们的交往弱项可能会一直存在下去,但是很可能已经不属于交往障碍的范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