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特殊妈妈为爱发声南方都市报 2012...
特殊妈妈为爱发声
南方都市报 2012-09-06 09:34:01 评论0条 随时随地看新闻(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自9月1日起,广州将有20所中小学成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督导计划的试点学校,督导老师将进入校园为普通老师传授特殊教育的专业技能。这是唐氏儿童和自闭症儿童的福音。不过,鲜少有人知道,这项政策的出台,全靠一群特殊“妈妈”坚持不懈的努力。
专业特教价格不菲
一直以来,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情况并不理想。一些心急如焚的家长们只能给孩子“另开小灶”———每月自掏腰包,为孩子请特教老师全程陪读。
森森今年12岁,是一名自闭症儿童。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便在特教的陪护下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由于学习能力较弱,普通老师对特殊孩子的态度往往是“放羊式”的听之任之。而特教老师在辅导森森理解课程的同时,也一直在帮助森森和同班同学进行人际交流。有一次,森森没有带铅笔,普通老师面对这种情况往往会直接拿一支铅笔给他,但特教老师并没有这样做,她耐心地教森森对旁边的同学说:“我可以借你的铅笔吗?”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的森森已经可以和同学们做简单交流了,进步非常明显。
不过,专业的特教老师价格不菲。据悉,市场上聘请一名特教老师每月开销在3000元-5000元,这足以让许多特殊家庭望而却步。陈小姐有一个9岁的脑瘫女儿,她每月要花近千元给孩子上康复训练课,这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颇为拮据,再请一个昂贵的特教对她来说简直就是奢望。(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特殊妈妈团”融爱行
为了让更多的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也能获得特教老师的“补偿性教育”。今年1月,广州数十位智障儿童家长决定行动起来。他们成立了一支信访队伍,组成特殊儿童“妈妈团”,希望能引起政府关注。
在此之前,一家专门为特殊家庭提供服务的公益机构———广州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也曾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督导问题进行过呼吁,不过收效甚微。“一个社会机构要见政府,人家可能不理你。但是一群家长走在了前面,就能起作用。”看着家长们逐渐从隐忍走向团结,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扬爱的理事卢小姐很是高兴。
参与者将信访活动命名为“融爱行”。俊俊妈便是其中一名发起人。刚开始,“妈妈团”却遇到了困难。“最大的阻力并不是来自政府,而是来自家长内部。有些家长总认为上诉是没有意义的。但我们这一代家长不提,下一代家长还得提,再下一代也要提。”俊俊妈的鼓励最终起了作用,前后共有38位特殊儿童家长在请愿书上签下了名。
半年信访 有礼有节
在扬爱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俊俊妈还整理收集了业界案例和资料,为参与上访的家长们提供培训,并一再强调在谈判时既不要抱怨,也不要哀求,而是有礼有节地表达自己对孩子“爱的诉求”。
“别人上访都打标语、拉横幅,但我们不想制造群体性事件。我们参加局长接访日,只派出3位家长。一位主诉,2位辅助,冷静地去陈述我们的孩子遇到的情况和家长们为之所做的努力。”
俊俊妈最喜欢陈诉的就是有关孩子教育的小故事。15岁的俊俊是一位高功能自闭症患者,对绘画和音乐有特别的艺术天赋。与森森一样,俊俊自幼儿园起就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有一次,俊俊在办公室打碎了班主任的一个杯子。换作普通老师往往会因为犯错的是特殊孩子而不忍责骂。但是俊俊的特教老师却没有这样做,她让俊俊用零花钱买了一个相似的杯子赔给老师,以此告诫他,损坏物品是要付出代价的。从此俊俊再没有损坏过公物。俊俊妈颇为感慨地说:“你不得不承认特教老师的专业性。每每讲起这个故事,接访的局长都很感动。”
半年来,“妈妈团”成员每月都在重复做一件事情———通过局长接访日、网上信访等途径,向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市残联等多个部门反映特殊孩子的教育诉求。正是这一次次冷静而令人动容的坚持,让事情终于出现了曙光。
今年9月,特殊儿童巡回督导计划最终在包括越秀区红火炬小学、铁路一小、广州市同和中学等20所学校中得以实施。那些纯真可爱的唐宝宝和“星儿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守护天使”,而所有针对普通老师的培训费用都将由政府埋单。
别人上访都打标语、拉横幅,但我们不想制造群体性事件。我们参加局长接访日,只派出3位家长。一位主诉,2位辅助,冷静地去陈述我们的孩子遇到的情况和家长们为之所做的努力。
我去美国和台湾考察过,得知他们的残疾儿童政策都是通过家长们来推动促成的,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
———俊俊妈(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