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261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一个小孩难道只是一次成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 23:1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我们每天再做一次小孩☉


☉朱德庸

                    ——《绝对小孩》自序

每个人都有一次童年。

画漫画刚满二十年的我,以前有两种题材从来不碰:一种是动物,一种是小孩。不画动物是因为我太爱动物了,以至于无法在它们身上开任何玩笑;不画小孩是因为我太讨厌小孩了,以至于我根本排斥画他们。

我讨厌小孩的程度到连我自己的小孩出生后我都躲进书房三天没有说话。记得我老婆当时叹了口气对我说:这孩子我还是自己养吧。

我讨厌小孩,因为我不想再想起我的那一次童年。

一直到我的小孩五、六岁之前,我都在学习做一个父亲该怎么去爱孩子。很长一段时间,我被迫陪着他一起成长;在他度过他童年的同时,我自己竟然也彷佛重新度过一次遗忘已久的童年。

那段日子里,我的许多儿时记忆就像从大脑的阁楼深处一点一点被清扫出来,有快乐的也有不快乐的,有清晰的也有模糊的。而重新经历这些童年事件,却让我再一次看到我自己其实是个什么样的人。

小时候的我,是个非常自我的小孩。我不做我不喜欢做的事,不交我不喜欢交的朋友。当然,我绝不是那种会讨师长欢心的小孩,反而比较像《绝对小孩》漫画里披头、五毛和讨厌的综合体。想想就该知道当时我活得多么艰难了吧。而非常奇特的是,当我在脑海中再一次看到那个坐在幼儿园窗边三年只会看云的小孩、那个放学路上遇到陌生人总是偷偷发笑的小孩、那个寒暑假蹲在院子角落悄悄玩虫的小孩、那个被老师、学校因为意见太多踢来踢去的小孩,我却突然发现:几十年后每逢我面临人生转折点绞尽脑汁想出来的答案,其实都没有超过童年时「那个小孩」对许多事情的反应。

原来,我们每个人童年时那个孩子,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脆弱,比起大人,小孩甚至在心理上更强韧,尤其是他们的本能。你会发觉面临各种抉择时,小孩永远能最快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这是大部分成人无法做到的。因为「大人」的选择,往往只是符合身边众人的期待,而不是自己的真实需要。我认为,大人的本能早已在社会讲究最大化的合理性要求下逐渐消失,就像我的儿时记忆消失在我脑海中的阁楼深处一样。

我开始明白:原来在不知不觉间,我已经被成人世界毁坏的如此之深,连自己的思考模式都一天天、一步步被推向相反的自己。而我以往不愿再想起的那段童年,累积的就是小孩世界和成人世界之间、我孤独的对抗和妥协。

终于了解这些,是我自己的孩子十岁那年。那年初春,我陪他在北京古老的四合院里一面玩雪,一面开始画《绝对小孩》。

是的,小孩是有一个属于小孩自己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截然不同。他们能以奇特的想法看待任何事物,所以他们对整个世界总是保持着诙谐荒谬的眼光,这和大人对任何事物都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完全相反。只是因为小孩世界对大人世界无益,于是大人拼命想把小孩从他们的世界里拉出来。

在《绝对小孩》里,我画的是小孩眼中的世界,以及小孩世界和大人世界的拉拉扯扯。我相信,这两个世界的拉扯会一直继续下去;但我也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自己小时候是不是常有会飞翔起来的感觉?对了,那就是小孩的世界——只有想象,没有限制;彷佛拥有好多对翅膀、永远可以在云朵上游戏。

每个人都有一次童年,每个人也都会长大。我们每个大人每天都以各自努力的方式活在这世界上,每个小孩每天却以他们各自不可思议的方式活在这世界上。如果,我们让自己的内心每天再做一次小孩,生命的不可思议每天将会在我们身上再流动一次。



二○○七、一、十二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23:23:12 | 只看该作者

re:看了朱德庸的一篇访谈,他说他小时候是自闭...

看了朱德庸的一篇访谈,他说他小时候是自闭症,说了自己当时的一些表现,但我想他口中的自闭更象是个性问题,或者说他认为的自闭就是上面说的“大人要拚命拉小孩子出来的那个世界”,然而下面这篇文章真是写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2-2 23:35:53 | 只看该作者

re:我觉得这就是为啥,AS孩子在五岁以前不大...

我觉得这就是为啥,AS孩子在五岁以前不大看的出来,五岁以后,受社会影响小,与NT孩子就此走上了不同的成长道路。

看F版对闻森的设想,好像是偏自由发展一边的,而且一直到成人,都是希望隔绝在一个相对好的小环境里。

我认同自由发展,不认同从小就在压力环境下共融。 所以现在也是暂时隔绝的想法。 但是总想着成人后,往大风大浪里送,所以心态更焦虑这个过渡过程怎么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2-2 23:59:26 | 只看该作者

re:【转】Mary and Max:孤独的人...

【转】Mary and Max:孤独的人是可爱的  (http://vcd.cinepedia.cn/?p=1077)

我最喜欢这个电影的角色是Max幻想出来的那个家伙,独自坐在墙角看书,我觉得那不算是孤独,倒有一种让人安心的静好。

我看《玛丽与马克思》(Mary and Max)的介绍,有一连串的数字说明这部澳洲动画片是怎么拍出来的。整部动画片 “由大约132480张独立的画面制作而成,用了6台佳能数码相机拍摄静止的画面”、“影片一共制作了475个微缩的道具,其中最重要的道具之一”、“全片一共用了1026张不同的嘴,每一张嘴都是一张由橡皮泥包裹着钢丝的模型那台老式打字机,工作人员花了9周时间设计和制作”、“影片使用了886只含有电线制作的骨骼的由塑料做成的手”、“剧组一共有2位服装设师和147位裁缝,他们包办了影片中所有服装的设计和制作”……。这些数字都在讲这部动画片制作过程是如何繁复;而这个繁复的过程中透露出来的讯息是——它是“全手工”制作。这个导演叫亚当•艾略特(Adam Elliot),他用粘土形式、定格拍摄的古老方式制作了这部影片。在这个数码技术已经膨胀到让迈克尔•贝在《变形金刚续集》里面无所不能的年代,“Mary and Max”却还能坚持在画面里面留下人工的痕迹。所以与生俱来的,这个动画片带着很深的人情味。

和制作方式一样,“Mary and Max”讲的故事也很古老,是讲两个素未谋面的笔友在灰暗、单调的人生里面,靠往来信件得以相互取暖。这两个人相隔万里,一个在澳大利亚的小镇,一个在美国的都市纽约;这两个人年龄也是相去甚远,一个是八岁的女孩,一个是几十岁的老人。导演艾略特创造的世界,是一个古怪的世界。这种古怪即有视觉上的,又有心理上的。视觉上是因为粘土的关系,每个人都怪模怪样;心理上是因为每个人都与世隔绝。二者相得益彰。在这个动画世界里,不仅仅女孩玛丽和老人马克思两个主角,而且他们的邻居、玛丽的父母(一个躲在小仓库里做死鸟的标本,一个整天酗酒偷窃),所有的配角都是孤独的人。也正因如此,它谈论的孤独并不尖锐,并不刺痛,它回避了孤独的本质。孤独的本质是必须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下才可能产生。当你察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当你无法融入到他人的生活时,这时孤独才会真正显现。抽离现实之后的孤独,其实是一种抽象的、浪漫的的孤独。那种孤独还有点暖暖的,有动画片看,有宠物鸡陪,有巧克力吃,还有金鱼养。此时的忧伤和困惑都无伤大雅。

“Mary and Max”的精彩是在于它的旁白以及细节,特有一种冷幽默的腔调,不乏匪夷所思又让人莞尔的词句。Mary and Max往来信件的问答,妙语连珠。Mary 问Max,如果出租车司机倒着开,他是不是要倒找钱给乘客呢,这个问题让我好一阵笑。当然更重要的问题是:Mary 问Max,人是从哪里来的。她的外公说人是从爸爸的啤酒杯里冒出来的,她就想美国人是不是从可乐瓶里冒出来的。这个问题也是是关于孤独的最根源的问题,如果我们不知道从何处来,那么人生的意义将多么可疑。按照电影里的Max这个无神论者的角度去看,那么玛丽烂醉的母亲说的也许没有错,人生下来“是一次事故(Accident)”。正因为人生是一次事故,所以我们才会如此孤独。我听说:有信仰的人们有神陪伴,他们不会感到孤独;极权时代的人们属于国家集体,他们不允许有孤独。我也听说:只有孤独能让人体会到个体的存在,人生的饱满。“Mary and Max”也许谈论的不是这些,但它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信心;电影从Mary人生破败,准备自杀那一刻起,变得尤其动人。

看“Mary and Max”幸福就在于,让我们稍稍了解孤独的人不是可耻的,而是那么可爱。它特别动人的地方是,人们可以给予彼此宽容和谅解,不仅仅是相互的,而且包括对自己的。就在影片结束前,当笔友Mary 远赴纽约去看伴随她成长的Max第一面时,Max已经盍然长逝;患有自闭和焦虑症的Max死前胸口挂着用来学习辨识表情的小册子,想努力成为一个会对他人微笑的人。每个看到这部电影的人都会相信Max是带着平静的喜悦离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9-25 20: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