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智能障礙者性教育課程設計-五千字摘要 
 許凱鈞
 
 陳婉婉
 
 一、        前言
 
 智能障礙者雖然在其智能上有所不足,但其生理上的發展,卻是和我們常人一般,他們也會面臨到青春期、兩性相處、性慾、婚姻、生育…等問題,但這些連常人都同樣會有的問題,在台灣裡仍是不易公開討論的話題。如今,智能障礙者在面臨遭受性侵害、公然暴露性器、自娛…等等的問題仍是不容輕忽的,於是為他們介入完整的性教育成了一件當務之急。
 
 
 
 二、        智能障礙者的特徵
 
 許家璇、楊彩雲(民83)指出,智能障礙者是一異質性相當大的群體,每位智能障礙者的特徵不一定都相同,以下分析其可能影響性教育教學之特徵:
 
 (一)        注意力短暫
 
 (二)        短期記憶缺陷
 
 (三)        缺乏類化能力
 
 (四)        缺乏抽象思考能力
 
 (五)        語言表達困難
 
 (六)        依賴他人解決問題
 
 (七)        是非容易混淆
 
 
 
 三、        對於特殊教育教學上的建議
 
 吳武典(民61)提出下列建議:
 
 (一)        多給智能不足兒童實際練習的機會
 
 (二)        多變化刺激材料
 
 (三)        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反應習慣
 
 (四)        明白的教導「該怎麼做」
 
 (五)        多作類似材料的訓練
 
 (六)        使用群集法教學字詞
 
 (七)        供給豐富的刺激環境
 
 (八)        確度的訓練重於速度的訓練
 
 (九)        加強注意訓練
 
 (十)        激發學習動機
 
 
 
 
 
 
 
 而洪榮照(王文科主編,民89),則提出一些具體方針:
 
 (一)        早期介入的重要性
 
 (二)        直接教學策略(direct teaching)
 
 直接教學法主要目的在於提升學生的學業成就,其焦點著重在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使用結構性較強的課程與排序明確的教材。
 
 (三)        提供無障礙的學習環境
 
 (四)        工作分析法的運用
 
 對於智能障礙者而言,並不代表沒有學習能力,對於複雜的技能或教材的學習,應予以分解成更簡單、更細小、更容易學習的、更適合學習者之需要的分項技能,這種將技能或教材加以細分的方法稱為「工作分析法」。
 
 (五)        系統化教學策略的原則
 
 對於系化教學之原理原則與技術,茲說明如下:
 
 1.        讓兒童的學習有成功的經驗。智能障礙者長期處於挫敗環境,以至於在未學習前,常有預期失敗的心理,因此常逃避學習,或降低期望及標準(Logan & Rose, 1982; Zigler, 1973)。教師應安排智能障礙兒童有成功的經驗,使對學習活動產生興趣,進而有更高的學習意願。
 
 2.        提供適當的回饋,讓兒童瞭解學習的結果是否正確,隨時讓兒童獲知答案的正確性,對於反應正確時,要適時給予增強。
 
 3.        注重教材教法的變化。
 
 4.        運用過度學習的原則,多讓智能障礙者反覆練,增進學生對於學習結果的保留與遷移。
 
 5.        教學活動設計要注重系統化,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並採取個別化的教學活動設計,以因應每個學生不同能力與成就水準。
 
 (六)        行為改變技術方法的運用
 
 採用行為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的原則原理發展出的一套客觀、有系統的處理技術。
 
 
 
 四、        談智障者性教育所應包含之面向
 
 (一)        性生理
 
 一般而言,智障者較普通人生理成熟約晚13個月(黃璉華,民83),雖發展遲緩,但性發展階段與過程和常人也無差別,而第二性徵的發展徵狀也可能較不彰顯,不過普遍來說,他們在青春期階段對自己的性器官已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也能從觸摸自己的性器官中獲得亢奮與快感(杜正治,民88)。
 
 
 
 (二)        性社會
 
 智障者的性社會發展與常人比較,有嚴重的落差:在青春期階段他們對異性的好奇心與追求親密感情的慾求,常表現一些特殊的社會行為,包括過度熱情,例如喜歡擁抱別人,或依偎在有好感的人身邊。儘管許多智障者無法了解複雜的生育系統與生理構造,且無法理智地參與性行為,也無法預知不當性行為的後果,然而性感的圖片、煸情的言語及電視、電影的誘惑畫面,對判斷力缺乏和衝動性格的智障者而言,仍具有激情作用。
 
 杜正治(民91)運用敏感模式理論,探討智能障者發生性相關偏差行為(拉高裙子、自我暴露、觸摸性器…)的情境,其研究結果指出,在兩性社會情境中,若表現兩性互動行為的機會愈少,則受試青少年的性相關偏差行為愈多。建議家長及教師多為智障青少年安排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積極方面可以培養適當的興趣嗜好及良好的休閒習慣;消極方面也有助於防範不當性相關性行為的發生(特別是自我暴露、觸弄性器官行為)。
 
 
 
 (三)        性教育
 
 杜正治指出(民88)在性教育內容,課程宜涵蓋身體部位、生理現象、衛生保健、自慰行為及性的安全等。
 
 
 
 五、        參考美國實施性教育方面:
 
 美國家長協會ARC認為智障者在性教育方面應該如一般人擁有如下權力:
 
 (一)        隱私權
 
 (二)        愛人及被愛
 
 (三)        發展友誼及感情關係
 
 (四)        學習有關於性、性剝削、性虐待、安全的性及其他的相關議題。
 
 (五)        結婚及擁有下一代-如果心智障礙者有了孩子,就應該他們接受適當的支持與協助,以利於他們撫養孩子。
 
 
 
 1975年通過個人殘障法案後,其智障的學生可以有其單獨的性教育課程。
 
 (一)        幼兒階段:
 
 三歲到七歲的孩子應灌輸的概念有四點:
 
 1.        誰是家人、親戚朋友、誰是陌生人。
 
 2.        什麼是可以碰觸的,什麼是不可以碰觸的。
 
 3.        什麼是身體的私處。
 
 4.        當被人侵犯時應如何或應向誰報告。
 
 (二)        兒童階段:
 
 七歲以前的小孩的性教育著重於什麼是適當的行為,什麼是不適當的行為,就如之前所看的海倫凱勒影片中,她的老師蘇麗文一直不斷的重複教她吃飯要用叉子一般。國小階段(幼稚園到五年級)的學童大多數尚未進入發育階段,因此性教育也是著重於上述四個概念。
 
 (三)        青春期階段:
 
 六年級以後,許多孩子進入青春期,性特徵開始明顯,許多特殊教育班的老師們最常採用的是「生命的展望」幻燈片為教材。此教材共含五個章節:
 
 1.        身體器官
 
 2.        性生活週期
 
 3.        人類的生殖
 
 4.        生育控制
 
 5.        性病和愛滋病
 
 
 
 加州洛杉磯邵道尼學區針對智能障礙者的家庭生活/健康教育課程有其下列主要內容:
 
 (一)        自我認識/自我尊重
 
 (二)        自我保護
 
 (三)        健康與衛生
 
 (四)        人際關係
 
 
 
 六、        台灣實施性教育方面:
 
 (一)對智障者「性」的迷思:
 
 1.        智障者會影響國家發展的退步和不健全國民的增生。
 
 2.        性的反應
 
 3.        性侵犯
 
 認為智障者的性侵犯事件比一般人多。
 
 
 
 (二)而高雄啟智學校針對智能障礙者的性教育編了一套教材,其主題規劃如下:
 
 1.        生長過程
 
 2.        衛生習慣
 
 3.        認識兩性
 
 4.        兩性的成長與變化
 
 5.        兩性交往
 
 6.        婚姻與家庭
 
 
 
 七、        教案介紹
 
 在此,以董媛卿(民84)兩教學程序為例:
 
 (一)月經自理的教學須知:
 
 1.        查問女學生三次月經來臨的日期和持續的天數及流量的情形。
 
 2.        設計登錄上述要項的表格和登錄符號的含意。
 
 3.        教導登錄方法,規定登錄的地點和時間,並督促養成登錄的習慣。
 
 4.        教導內褲、有口袋的裙褲、上衣、衛生棉品牌的選擇,以符合下列條件:
 
 (1)        內褲的鬆緊度與衛生棉位置的穩定有關係。
 
 (2)        穿有口袋的裙褲、上衣,方便收藏放一片衛生棉。
 
 (3)        不要護翼,有時會有回黏的情形發生。
 
 (4)        衛生棉背面的黏最好是一片式,方便撕取。
 
 (5)        個別包裝,以便攜帶。
 
 5.        購買地點的選擇:西藥房、雜貨店、24小時商店、超市、百貨公司。
 
 6.        衛生棉的種類:原則上,使用固定品牌。
 
 (1)        安枕型(加長型):厚、寬、長,換用方便(中、重度智能不足學生可只用此型)
 
 (2)        外出型(標準型):輕度智能不足學生可在流量少或外出時使用外出型,流量多或在家裡、學校裡使用安枕型。
 
 (3)        護墊:輕度智能不足學生在月經最後一天流量很少或平日內褲裡常有濕、滑的白帶時,可以用超小、厚片的護墊。
 
 7.        換用時間的原則:
 
 (1)        輕度智能不足學生可以分為流量多和流量少二種換用的時段;流量多(前二天):至少每小時換一次。出門前和睡前均要換用。流量少(以後幾天):約每三小時換一次。
 
 (2)        中、重度智能不足學生限用一種時段換用,不論流量多或少,每二小時換一次。出門和睡前均要換用。
 
 (3)        不常換的後遺症:外漏、裙褲有血跡、有味道、發炎。
 
 8.        到學校或外出也需要帶衛生棉,數量以每日十片為原則。上廁所可放一片在有口袋的上衣或裙褲裡。
 
 備用的存量:每次來玉少需買40-50片,家中或學校裡最好存放二個月的使用量(80-100片左右)。月經完後,就應補貨,不要等到下次來了再買,最好不要向別人東借西借。
 
 9.        教導地點的考慮:生活教室,廁所或教室(最後一定需轉移到真實的地點)
 
 (1)        使用地點:廁所(最好不要在客廳)。
 
 (2)        藏放地點:廁所、臥室、書包(最好不要放在客廳、抽屜)。
 
 10.        教學方法的建議:
 
 (1)        洋娃娃示範教學。
 
 (2)        真人演練(穿著內褲或脫下內褲練習)由其拉著長褲、裙子,老師幫其換用,老師幫其拉著長褲、裙子,由學生練習換用。
 
 (3)        同儕練習(已會的女學生教還不會的女學生,老師在旁觀察)。
 
 (4)        手勢暗示(學生以洋娃娃做動作示範,老師以手勢揞示)。
 
 (5)        口語指示(學生動作示範,老師在廁所門外口語指示)。
 
 11.        相關知動能力:
 
 (1)        長褲脫到哪裡?
 
 (2)        裙子拉到哪裡?
 
 (3)        內褲脫到哪裡?
 
 (4)        兩腿向外拉開站直?膝蓋向內彎曲微蹲?
 
 (5)        頭要低下來?需要眼睛看?用手觸摸?
 
 (6)        雙手或單手換用?衛生棉和衣服可以兼顧?
 
 
 
 而教師在教學前應確定「性教育」課程的範圍。同時,特殊教育教師設計「性教育」課程時也需要預定「事先預防」或「事後處理」的方向,以搭配教學計畫的主要或次要目標。
 
 
 
 (二)「被同性或異性的人猥褻」之預防方法和事後處理:
 
 1. 預防方法 :
 
 (1)        幼稚園即可展開智能不足學生性教育。
 
 (2)        教導智能不足學生尊重自己或他人的身體,不任意讓人碰觸自己的身體,也不可以公然觸摸自己或他人的身體或私處。
 
 (3)        身體不適,告訴父母立即看醫生。
 
 (4)        按時記錄智能不足學生月經開始和結束的時間。
 
 (5)        給智能不足學生大人已看過或過濾後的錄影帶或影片。
 
 (6)        陪同智能不足學生觀看電影、錄影帶或影片,邊看邊澄清、提醒、解說。
 
 (7)        在家裡不裝設第四台或不租回過於強調、美化的愛情片或A片。
 
 (8)        安排智能不足學生晚上在家裡應做的功課、家事、遊戲、休閒活動,生活作息緊湊,有目標、有進步,以減少其無所事事的可能性。
 
 (9)        學校老師下課時間、午休時間需輪值看著智能不足學生的行蹤;上下學家長接送,減少單獨出遊的機會。
 
 
 
 2. 事後處理:
 
 (1)        帶到醫院進行檢查,並報警處理。
 
 (2)        召開「個案會議」,進行心理輔導。
 
 (3)        學校老師下課時間、午休時間需輪值看著智能不足學生的行蹤;上下學家長接送,減少單獨出遊的機會。
 
 (4)        按時記錄智能學生月經開始和結束的時間。
 
 (5)        安排智能不足學生晚上在家裡應做的功課、家事、遊戲、休閒活動,生活作息緊湊,有目標、有進步,以減少其無所事事的可能性。
 
 (6)        事情發生後,避免讓智能不足孩童獨處,儘量找事情,陪其讀書,帶其做家事。
 
 (7)        注意智能不足孩童上廁所和洗澡時間,上廁所時間不宜超過十分鐘,洗澡時間不宜超過半小時,超過時間,最好找理由叫智能不足孩童出來。
 
 (8)        教導智能不足學生與人應對禮節。
 
 (9)        未經允許不得擅自觀看電視、影片。
 
 (10)        等智能不足學生睡著後再入睡。
 
 (11)        為智能不足學生設計「個別化教育方案」。
 
 
 
 八、        結論
 
 我們相信實施智能障礙者的性教育是相當迫切需要的,社會大眾都認為保護這些智能障礙者最好的方式是不讓他們看、聽、接觸…所有的情色媒體,不讓他們明白真正的「性」。可是「性」是生物的本能,無論是研究或是觀察得來的資料都顯示出,無論是輕、中、重度的智能障礙者,對於「兩性互動」的渴求上,他們仍是有相當高的需求。但大家以為他們不會了解、不會明白也沒有能力學會保護自己,所以只好用消極的態度面對和處理智障者的性。但事實並非如此,只要我們有耐心、愛心、不灰心,試著了解他們的認知發展,明白他們的想法,懂得如何與他們溝通,認識他們的學習障礙,他們就像是塊海綿,會吸收、明白、學會我們要教給他們的觀念,並謹記在心,就像個天真無邪的孩子一般。所以要對他們施行性教育,必須對智能障礙者有所了解,並取得他們的信任,和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杜正治(民88)。走出封閉性世界-談自閉症者性教育。特殊教育季刊,72,19-21。
 
 杜正治(民83)。智障兒童的性騷擾:預防與處理。特殊教育季刊,52, 14-17。
 
 黃璉華(民83)。談智障者的性教育。護理雜誌,40(4),91-96。
 
 蔡光仁(民84)。智障者的性教育。特殊教育季刊,57,29-34。
 
 黃友松(民71)。智能障礙研究。臺北市:文景。
 
 總統府(民86)。特殊教育法。86.05.14華總(一)義字第八六00一0一一九0號令。
 
 陳榮華(民81)。智能不足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杜正治(91年12月)。智障兒童性相關偏差行為的功能分析-敏感模式的應用。王武義(主持人),特殊性教育。兩性教育研討會,高雄市立高雄啟智學校。
 
 王文科(主編)(民86)。特殊教育導論。台北市:心理。
 
 王文科(主編)(民89)。特殊教育導論。台北市:心理。
 
 董媛卿(民84)。如何養出情緒穩定的特殊兒童。台北市:師大書苑。
 
 
 
 英文部份
 
 Connis, R. T. (1979).  The effects of sequential pictorial cues, self-recording and praise on the job-task sequencing of retarded adult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12, 355-361.
 
 Denny, M. R. (1964). Research in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In H. A. Stevens & R. Heber (eds.). Mental retardation: A review of research, 100-142.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llis, N. R. (1963). The stimulus trace and behavioral inadequacy. In N. R. Ellis (ed.). Handbook of mental deficiency. New York: McGraw-Hill.
 
 Mercer, J. R. & Snell, M. E. (1977).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in mental retardation: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Columbus, OH: Merrill.
 
 Logan, D. R., & Rose, R. (198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ldly mentally retarded. In P. T. Cegelka, & H. J. Prehm (Eds), Mental retardation: Form categories to people (pp. 149-185). Columbus, OH: Merrill.
 
 Zigler, E. (1973). The retarded child as a whole person. In D. K. Routh (ED.), The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of mental retardation (pp. 231-322). Chicago: Ald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