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6365|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陪读的困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20 16:5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是北京的家长,
我也不知何去何从!
我觉得可能我陪读的方法不太得当。
但陪读以后心态调整的确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2#
发表于 2007-4-20 18:13:16 | 只看该作者

re:我曾经也很困惑,想去陪读,说通了老师,可...

我曾经也很困惑,想去陪读,说通了老师,可他却不干,一到幼儿园就要跟我再见,不让我进门,多呆一会儿也不行,只好放弃,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多和老师沟通,了解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09:36:55 | 只看该作者

re:还有一点, 我们家的孩子特别粘着我,...

还有一点,  我们家的孩子特别粘着我,  在幼儿园上厕所都要我带着去,  在家里也是要我站在厕所门口,  这样老师和其它孩子根本没有什么机会接触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4-21 13:15:55 | 只看该作者

re:想必楼主是位妈妈吧,这是我的...

      想必楼主是位妈妈吧,这是我的猜测而已,呵呵.....
      其实,我想说的是,上幼儿园,是孩子社会化,具有社会性的一个环境因素,至于陪读,上幼儿园,学习和训练这其中的个别关系,我想,您应该仔细斟酌一番!
      幼儿园的确是有他得天独厚的优势,孩子也需要这样的环境去影响他,但是,上幼儿园要有条件,比如孩子的基本能力如何,您对孩子上幼儿园的期望值是什么,这两个因素是很实质的,也很关键的问题,另外的外围因素,比如,幼儿园对孩子的接纳程度,老师对这些情况的了解程度和应对措施等.....
      我们的孩子上幼儿园,真的不是为了学习那些知识,我们需要的是孩子能够跟上这个集体的行动,希望环境可以影响他的自闭状态,自闭程度!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4-22 17:33:02 | 只看该作者

re:我的儿子快四岁,我也是在幼儿园半天陪读,...

我的儿子快四岁,我也是在幼儿园半天陪读,我认为你不要在意老师是否管他,你可以把在幼儿园的时间作为训练其遵守社会常规及理解社交规范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4-23 19:22:30 | 只看该作者

re:孩子的差距让我很急燥,上课时发现她走神我...

孩子的差距让我很急燥,上课时发现她走神我就喊她甚至有时揪揪她的小耳朵,
做操不做我就拉着她手强迫她做,  结果她很抵触。   而我受了半天的刺激后(她现在上半天幼儿园)一天心情都很坏,回家对她的态度也好不起来
她可是自闭症孩子啊,是智力跟精神都有病的,所以跟正常人的差距当然好大!送他们去幼儿园的目的是找一个训练的平台,并不是让他们去跟上正常人,因为那对大多数自闭症孩子来说是不可能的.要是一去幼儿园你就受刺激,那不是跟原来的目的南辕北辙了吗?孩子是终身都不正常的了,唯一能做的是改善一点,首先是自己的心情,然后才有孩子的进步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09:05:16 | 只看该作者

re:有时我也在想, 什么才是对他们最...

有时我也在想,   
什么才是对他们最可效的帮助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4-25 14:58:10 | 只看该作者

re:对于“其实孩子是一生都不可能正常了”、“...

对于“其实孩子是一生都不可能正常了”、“是智力跟精神都有病的且永远都赶不上正常人”这些提法,我至今是难以接受的,也许家长和他们的自闭儿都不一样吧,反正我是这样的。

在多年以前,方老师和甄老师她们的孩子的自闭程度不可谓不严重,在那个年代网络并不发达,经济并不富裕,自闭症这个词比现在更显得生僻,可石头和李景琳这些孩子现在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不正常,学业好还可以上大学。那方老师和甄老师她们是怎么做的呢?她们是三头六臂还是已经成了仙了?呵呵,也许她们真的是有我辈比不了的过人之处吧,但她们不是都毫不吝啬地通过各种方式把她们教育训练的良好方法传授给我们的吗,难到我们不是已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前走的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得更好呢?

“让他们的大脑在六岁前得到充分的营养和成长”,这个是没错的,但如果我们不花大力气去训练他们,他们暂时会比任何人都愉快,也不会受压抑,那有些孩子可能也没什么大事,大不了养他们一辈子(其实你最多也就养他半辈子),而对有些孩子,那结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

其实“机构的借口\家长的自我安慰”这些都没关系,只是不要给自己的懦弱或不够勇敢找借口,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孩子的一生。

楼主的女儿不是才三岁半吗,就有这样“可怕的想法”?真服了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21:52:37 | 只看该作者

re:我的确是一个懦弱的人, 我明白为了...


我的确是一个懦弱的人,  我明白为了我的女儿我应该坚强!但有时力不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4-27 13:09:37 | 只看该作者

re:北京有不少家长都有陪读经历,比如牛牛妈妈...

北京有不少家长都有陪读经历,比如牛牛妈妈、欢欢妈妈等。我也陪过几天,孩子跟不上别人自己当然着急,但这没用,强制只能让他更拒绝和自闭。一开始要优先保证她的情绪好喜欢上学,跟不上没关系,慢慢地让环境来影响她,家长可以提醒可以辅助,但一切以不让她反感为上。
感觉特别需要教的在家里要补上。方法很多,方老师差不多有一整套的办法。建议楼主仔细看看。
看到李景林为什么哭?普通的正常孩子上个民办大学怎样?丢人吗?那要是看到简直不怎么说话的大孩子会怎么样?为孩子的未来担心还是为自己的面子下不来?难道我们家长自己都优秀到容忍不了孩子不完美?那不是优秀而是残忍。
没有人生来是坚强的,你能做的只是咬牙坚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7-4-27 23:02:52 | 只看该作者

re:“不知楼上的有没有见过李景琳,上次甄老师...

“不知楼上的有没有见过李景琳,上次甄老师培训家长时有家长见到了传说中恢复得很好的李景琳后,一直都在哭泣。因为她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会是这样甚至还不如这样!”
那这个家长还没有明白什么是孤独症,我见过李璟琳,也简单聊了一会儿,她能达到这个程度已经让人感叹,这中间家长付出了不知多少心血和汗水啊!
上大学的确不是难事,但能在大学里独自生活上学并不是每个这样的孩子都能达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4-27 23:22:13 | 只看该作者

re:看到孩子间的差距,家长的痛心是可以理解的...

看到孩子间的差距,家长的痛心是可以理解的。我也不知经历过多少次。
但是,我们的孩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有学习的权力,有发展的权力,我们爱他就必须是完完全全的、无私的。正因为他和别的孩子有那么大的差异,所以小时候的及时训练才更有必要。你敢错过吗?

陪读的时候,目标不要定的太高。一步一步来,不要想一陪读,孩子就必须跟得上别人,这是不现实的。孩子目前能在幼儿园发展什么能力,家长自己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定,家庭的个训也要跟上。如果有必要,找机构做个评估,多看些训练资料是有益的。

陪读和个训,都是很艰苦的事,楼主肯定是觉得太辛苦了,再加上对孩子进步的期待,易有被压垮的感觉。孩子的进步是缓慢的,有时可以用漫长来形容,可是即使这样,我们也得坚持。因为花总是到时候才开的。

张雁说得太好了,没有人生来是坚强的,可以说我们都是被逼的。这场抗争,舍我其谁?
坚持下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4-28 10:01:10 | 只看该作者

re:我也曾经陪过儿子几次,但时间都很短,原因...

我也曾经陪过儿子几次,但时间都很短,原因也和pallas2008一样
上课时发现她走神我就喊她甚至有时揪揪她的小耳朵,做操不做我就拉着她手强迫她做

结果儿子很是烦我,把我推得远远的,就是不让我待在旁边。没办法我只好躲到远处,没想到我不在身边了他反而轻松了,做操时自己也会动动两下,前几天老师还高兴地告诉我,我儿子现在做操不再乱跑了,而且能坚持从头做到尾,当然动作肯定不达标,但能有这样的结果我已经很满意了。
不要急,慢慢来,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他反而会做得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7-4-28 23:52:07 | 只看该作者

re:看了楼主的评论,我也真的是忍不住想要说...

看了楼主的评论,我也真的是忍不住想要说两句..........
1  景林现在的恢复状况好,是否还有恢复得比景林更好的孩子,是否以后也会有更多的孩子,在甄老师,方老师,田老师这些前辈的带领,恢复得更好,我们在期待,在关注;
2 关于陪读的时候,孩子出现"拒绝陪"这种情况,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在幼儿园陪孩子的期间,我也同样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但是,因为我是老师,我就不能够如各位妈妈所说的那样,不陪,或者是离开,那么,当时,我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我分析了孩子不想让我陪的各种原因,比如,我在孩子身边,会一直的提醒他,可以说是吃喝拉撒一条龙的陪,要他看....听....做.....和他说的特别多,让他基本没有空闲的时间,虽然很多的时候,他没有受到主班老师的控制,但是,他却在我的控制之中,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他的确是变了,变的对我有烦感,不愿意让我在他的身边跟,怎么办?
  其次,我改变了跟的策略,调整了对孩子的要求;我要求孩子在一节课上,不能够发出声音,我就可以不跟,但是,我要在班级教室的门口,如果一旦发现他有发出声音的情况,我就会提醒他,如果不能够自我控制,我就会陪在他的身边,帮助他自我控制,一旦孩子在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能够改变目前的行为,进入自我约束的状态,那我就会给他一个默许,赞扬的眼神或者是动作,夸奖他,另外.课前要给孩子"打预防针",告诉他做好了之后,能够得到什么奖励,让孩子做的有目标,有盼头;
   最后,孩子主动提出不陪,那我们要预先设定我们的目标,并且要意识到"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机会来了,要孩子能够脱离我们 的陪同,到不同的班级去借东西,给不同的老师送东西,距离的安全性在我们的预料和控制之中;
    最终,孩子在独立做事情的过程中,得到了自信,尝到了甜头,那么,孩子就会很自然的乐于尝试,敢于尝试.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相信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4-29 09:00:52 | 只看该作者

re:那些说石头跟李景琳多么好的家长首先要搞清...

那些说石头跟李景琳多么好的家长首先要搞清楚一点,"恢复的多么好"跟正常人还是两回事情,这里也有恢复得很好的孩子,人家家长花的力气比方老师他们只多不少,只是人家没出来说而已.你跟那些多么好的孩子多接触谈谈,甚至一起生活几天再说,他们是正常人还是康复后的自闭症.
搞懂了再来表决心,才比较合乎逻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4-29 09:44:51 | 只看该作者

re:没想到有这么多家长来发表好的建议。多谢玫...

没想到有这么多家长来发表好的建议。多谢玫瑰,我也会尝试你的方法。

我自觉并不是因为怕累才想放弃陪读,而是真得觉得陪读没有我想像中的作用,当然我的方法肯定是不得当的。
我的孩子自信特别不足,  她和上面家长的孩子不一样,她是坚决要我陪同,而且还不能和她有距离,而且特别急燥,经常大哭不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7-4-29 22:27:14 | 只看该作者

re:pallas2008,您好!...

    pallas2008,您好!
    您不用谢我的,我只是也和大家一样,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有相同的感触,所以,才留下我的几句很没有什么分量的话而已,我是这样做的,我也就这样的告诉大家而已.

    "有一个特别不好的,她稍不如意时会说“混蛋”有时高兴时也会说,  这时我就特别紧张,怕教师说我们会带坏其他小朋友,就赶紧压制她 ,结果她就利用这一点更加频繁地说,  以引我的注意。"
     
     以上是引用您的一段话,我发现您现在的陪读,很被动,也很有压力,我们害怕孩子出现一些负面的情况,而去尽量的控制他,甚至是压制他,让他能够"乖",让他能够在这个集体中"呆"下去,但是,我们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要孩子去幼儿园,我们去陪读,我们不是为了呆在那里,我们是要利用那里的资源,利用那里的环境来帮助我们的孩子,但是,目前,照您这么说,您可能也意识带了您这样做的结果,但是,还没有采取一些主动的措施来扭转这样的局面,您在班里陪读,应该让班里的孩子对您和您的孩子建立好感,让班级的老师也能够对您和孩子有一些特别的关照,您能够有一些主动和孩子,老师沟通的机会,否则,您这样陪读,和孩子在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您最多也就是在保护孩子而已.
   很直接,但是,是实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7-4-30 00:05:55 | 只看该作者

re:陪读是为了帮助孩子,看他在学校有什么要注...

陪读是为了帮助孩子,看他在学校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或把策略告诉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8-25 10:30:48 | 只看该作者

re:又过了近半年了。由于妈妈没能经受住考验而...

又过了近半年了。由于妈妈没能经受住考验而将陪读进行到底,孩子又有几个月没去幼儿园了。这期间又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现在妈妈的心态调整已经比半年前好了很多,孩子也有了一些进步,所以妈妈又准备再一次走上陪读之路。

先祝愿一下自己能够坚持下来 孩子能够融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8-25 11:00:07 | 只看该作者

re:为了将陪读进行到底先给自己打打预防针。...

为了将陪读进行到底先给自己打打预防针。

1、在陪读中保持平和心态。

陪读时孩子出现行为问题可能与家长所给孩子的压力过大有关。我的孩子很敏感,当我觉得她没有跟上班级时对她的急燥态度对她来说肯定是个伤害。
因此应该时刻保持欣赏的表情和鼓励的眼神。宁可孩子进步慢,不能让孩子内心受到伤害。

2、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应首先理解安慰孩子

读到一个帖子:“有一种心理动力学模式的治疗,它主要强调为孤独症患儿提供一个具有支持性和接纳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患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开始与外部世界发生接触。因此,典型的治疗是放在普通的家居环境中进行的。由一个母亲的替代者或治疗者来鼓励孩子去参加各项活动。在治疗过程中,尽量不使孩子产生惧怕感和挫折体验,并且,还要不停地对孩子的所有行为(包括各种破坏行为或攻击行为)给予充满爱意的和接纳性的反应(如给予拥抱、抚摸等)。从临床经验中发现,孤独症患儿会因为这种支持性的环境而逐步发展起信任和能够积极面对自我的能力。只要做到了这一步,孩子就会开始接纳世界,倾向于把自身以外的东西看作是支持性的和没有威胁的,那种孤独症的典型防御行为也会因此而逐步放弃。”

所以准备尝试一下,如果孩子在幼儿园中出现问题行为,不再以压制为主,而是先理解安慰孩子,稳定孩子情绪,再分析原因来帮助孩子。


3、和有效地老师沟通


因为去幼儿园时已经把孩子情况和园长说了,而且该园还有几个类似的孩子。所以教师比较理解,但帮不了太多。因为毕竟没有经验。  因此家长与有效老师有效地沟通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一个妈妈曾经提到到:“如果我们把握不好参与的度,有可能造成我们成为孩子和老师、其他孩子之间的障碍,特别是在语言上成为翻译,在交往上成为中介,这就不能充分发挥孩子上幼儿园的作用。”
把握好这个度是非常重要的,但自己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7 16: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