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240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自然给孩子的生命课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8 05:5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自然给孩子的生命课题


 大自然让孩子的五官全数苏醒,看似游手好闲,其实是全方位的学习。


 不盈一握的小生命,在自然与文明交界处成为玛琪的暑假课题。




There was a child went forth every day
有个孩子,每天都去野游
And the first object he look’d upon, that object he became,
他看见的第一件东西,他就变成那个东西
And that object became part of him for the day or a certain part of the day,
那个东西就变成他的一部份,在那一天
Or for many years or stretching cycles of years.
那个部份也可能就此留在他的生命里,在日后许多的岁月里绵延

在美国诗人惠特曼(Walt Whitman) 的笔下,成为孩子一天或一生的映象很多、也很邻近:有时只是几朵三叶草花,有时是一只唱歌的雀鸟,有时是三个月大的羔羊。对13岁的王玛琪而言,这一天,那个映象是:一个不盈一握的小生物躺在山径上轻声哀鸣,牠两个眼睛包在皮下未开,没有毛发庇护的身上沾著沙石,粉红色的皮下透出瘀血点点。

这是王玛琪平日野游的湖区山径。在这里,她和妈妈救过被除草机打落的毛毛虫,把牠们孵成帝王蝶后放飞;也曾和爸爸一起帮助过乌龟过马路,免得牠们在两个水域间移居时丧命在粗心的驾驶轮下;还在这里野放过两只美国牛蛙,那是她收养钓具店老板误放入鱼饵池里的蝌蚪,她看著牠们从水生物蜕变成两栖、陪著牠们一路从吃水草烂泥的素食者、一直到教牠们成为猎食昆虫的肉食动物。

因此,当面对这个不知名的初生小生命时,玛琪的第一反应是:救牠!左手抄著牠,右手牵著她的新贵越野脚踏车,玛琪一路疾行直到社区入口的大上坡,她吃力地上了几步路后,明白要上这个陟坡她是没法子兼顾二者的,几秒钟的思索后,玛琪把脚踏车往山坡边一倒,双手捧著小生物往半哩之外的家飞奔。

包括玛琪所在的威斯康辛州在内,美国各州多有保护野外生物的法律规定。绝大多数的野外动物,除非是伤、病、或是孤,是不准带回家养的。至于援救回家的野生动物,亦不是当宠物养,最终是以放生牠们、让牠们回到自然环境里后能自我求生为目标。

基于以往的经验,玛琪明白援救野外生物与养宠物之间的差别;但比起养育帝王蝶毛虫或美国牛蛙,照护一个初生的四脚野兽所需要的知识、以及投注的时间精力,13岁的玛琪毕竟是蒙懂的。

在网络资料的协助之下,玛琪辨识出她的小生物最有可能是从树上掉下来的初生松鼠。网络上教人如何照料松鼠孤儿的资料五花八门,但几乎没有玛琪用得上的,因为她的小生物不吃不喝,不时发出哀鸣,不知除了骤失母鼠而不安之外是否还有内伤,玛琪心理上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晚上,把小生物保暖保湿后,玛琪竖耳听著小生物的动静入睡,一夜数惊。直挨到天明,看牠呼吸微微但平稳,玛琪心里升起一丝希望,便正式把小生物取名为「二号」,趁著学校放暑假当起全天候看护、并兼三小时一班的「餵兵」。除此之外,更因为「二号」太幼小不会自己方便,每回伺候完牠吃喝,玛琪还得按摩牠的迷你肚腹,一直按到牠拉撒出来。

几天下来,玛琪身心俱疲。但她喜欢「二号」在她手心里一边吸吮著玛琪的手指头、一边沈睡;她也喜欢看「二号」原本扁扁的肚子喝奶喝得鼓鼓的;她更欣喜见到「二号」的五官轮廓一天比一天清楚。玛琪并且把网络上小松鼠的成长周期表印下来,上面标明了何时该添加固体食物、何时逐步撤去保温系统、以及在四个月大以后如何训练已经习于与人亲近的小松鼠重回野地的方法。

但是,大自然出的课题常常是在人的意料之外。本来情况似乎稳定下来的「二号」突然在第四天拉起血便。玛琪在爸妈的协助下找到援救野生动物的专业机构网站,才知道:之前玛琪参考网站消息使用仿人类母乳的婴儿奶粉其实是大错误。于是玛琪和妈妈火速冲到宠物店买仿母狗奶粉Esbilac、并用电解水Pedialyte 重新开始急救脱水的过程。以后的几天里,「二号」时好时坏,玛琪的心也随著时高时低。最后,玛琪一家人共同决定:把「二号」送到援救机构。

那是位在城外偏僻的一个小地方,医护人员把「二号」装进透明小箱带进后面,玛琪被挡在透明塑料布幕之外,义工说:「只有工作人员才能进去,」看看玛琪,义工再加上一句:「我们会好好照顾牠的。」玛琪也愿意相信「二号」现在是在对的人的手里,但目送著小透明箱消失在布幕之后,玛琪感觉好像送亲人进手术房。不同的是:这一次,不管手术结果如何,玛琪将永远不得而知。

现在,玛琪家里书柜上有一格空闲著,那是之前「二号」住的地方。三个星期了,玛琪还时常看著那个空格问爸妈也问自己:他们救活「二号」了吗?就像惠特曼的诗一样––从那个最初躺在地上的粉红色小生物映象、和之后一人一兽相处的每一个时刻,不论是喜、是忧、是悔,都已经进入玛琪,成为她的一部份。

文:刘妙青 图:法新社
2#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05:56:59 | 只看该作者

re:消失中的野孩子●翻开「消失中的野...

消失中的野孩子

●翻开「消失中的野孩子 (Last Child in the Woods) 」一书,惠特曼那首写野孩子的诗就刊在第一页;紧接在后的是一个四年级美国孩子的话:「我喜欢在屋里玩,那里有电器插座。」

「消失中的野孩子」是2005年畅销书,今年更新扩充后再版。作者创造「自然瑕疵」一词来形容这个以「间接」的方式接触大自然的世代––他们用指尖去摸索地层结构,但是透过计算机键盘;他们用眼睛去赏奇花异鸟,但是透过电视屏幕;他们走访国家公园,但是用车不是用脚。这个世代,知道远在亚马逊河雨林的环保灾难,但不了解近如自己所住社区的一草一木。这个世代,花太多时间在有电器插座的室内,与大自然渐行渐远。

这是第一本书尝试广集学术研究来说明大自然与孩子的成长关系,书中指出大自然与儿童的想象原创力的相关性,研究也发现大自然对儿童情绪管理的助益,还可能帮助过动儿与自闭儿的社会调适另闢蹊径。作者费心证明:大自然的好处是有科学根据的,而非只是老一辈人感性的往日情怀。

其实作者所谓的「自然」不需要大山大水,而可以是家后院的一个蚂蚁窝、或是公园野草上的毛虫。重点是:多给孩子一些没有经过计画的户外空间和时间,让他们的五官机能在最原始的探索过程里全数复苏。不是每个野游的孩子都能成为沈三白、写出「浮生六记」的奇文;但是,孩子在野外游手好闲的时间是不会浪费的。作者说:比起电视是杀掉时间,大自然是丰富了时间。让孩子在不断的惊奇中成长学习,大人们有时太过刻意计画,还不及大自然自有安排。

文:刘妙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05:57:59 | 只看该作者

re:全家出游 孩子当导游前言●暑...

全家出游 孩子当导游


前言●暑期期间,很多家长都忙著准备带孩子们去度假。度假去什么地方?准备去多少天?计画的开销是多少?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必须考虑之中。

过去17年间在纽约市公立学校担任教师的水天,在儿子张水峥12年级那年,让他独立策划全家人的德国的慕尼黑之行。他们在德国没有亲友,也没有参加旅行团,父母把全部行程安排的工作交给儿子,结果是全家度过一个丰富而难忘的慕尼黑之旅。

本版邀请水天分享让孩子安排旅游计划的心得。来自北京的水天教过幼稚园到12年级的学生。

儿子水峥12年级那年,提出来想利用春假和我们一起去德国的幕尼黑地区旅游。这正好给孩子创造了独立计画一项活动的机会,我们给他$2,000-$2,200的预算,上限不超过$200。我们在德国没有亲戚朋友,也不打算参加旅行团,这次旅游一切由他计画。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非是一件易事,更不用说这是他第一次对出国旅游做计画。 既要考虑去参观的地方,又不能超过我们给他的预算标准:机票、旅馆、当地的交通费用、门票等等,都在要考虑之中。

他按照多年在学校学的技能──如何计画一件事,如何做决定。他懂得,决定一件事,首先要把所有有关因素都考虑进去,定几套方案,再通过讨论或仔细斟酌,从中选出最佳者。

其实,我们这次给他出的难题就是有预算限制。

由于这个棘手的限制,峥峥在这次旅游计画中,实践了如何根据某种要求,对一件事找出不同的选择,从中做出可能的最佳方案。

首先,在飞行路在线儿子作了两套计画,一是从纽约直飞幕尼黑,这条路线的航班较少,票价也贵;另一条路线是飞法兰克福,这条路线的航班多,票价又便宜,但是下了飞机要坐三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幕尼黑,这样不但路上时间较长,加上火车票的费用,这个方案似乎也不可行。为了找最好的选择,峥峥查了很多网站。

在查询过程中,意外地发现在美国境内买欧洲的火车票比在当地买便宜,如果买几天的票,价钱更好。经过反覆查询和计算,他选择了从纽约经法兰克福到幕尼黑的路线,结果,只比直飞幕尼黑晚到一小时,却便宜很多。

在欧洲旅行,最方便的是坐火车,因此儿子尽量找离火车总站近的旅馆。不言而喻,越近的越贵,还没算吃饭和门票,预算就已经花完了,这个方案自然行不通。峥峥懂得任何事情都是一种平衡,往往不能十全十美。于是,他开始查询另外的方案──找离地铁站近、离火车总站又不太远的地方。这样,由于要坐几站地铁,没那么方便,旅馆的价钱便可便宜不少。两周里,峥峥花了很多时间,做各种调查和比较,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旅馆,坐地铁只要三站路,而地铁站就在旅馆一出门的马路对面。

宏观的计画做出来了,下一步是计画幕尼黑地区的旅游景点。幕尼黑是德国三大旅游地之一,颇有历史,因此它的景点很多。我们只有六整天时间,不用说全部景点,光是最著名的都看不过来。这是一个计画与安排的挑战。

峥峥从图书馆借了一本德国旅游手册,结合这本旅游手册与他平时从国家地理杂志及其它书上读到的知识,精心选择了几乎最精华的所有去处,把我们的参观项目安排得满满的,真可谓不虚此行。去过幕尼黑地区旅游的人,看了下面列的旅游行程,都会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安排。

文:水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8-31 21:34:13 | 只看该作者

re:好文章,学习了.

好文章,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8 09: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