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观点采择的涵义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塞尔曼认为,观点采择在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儿童对不同观点进行协调能力的发展标志着其认识社会关系方式的重新建构。通常人们将观点采择理解为“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
二、观点采择的分类
从采择客体的性质角度可将观点采择分为空间观点采择和社会观点采择
(一)空间观点采择
空间观点采择是指从他人的物理角度看待一个情境事件时知道他人是如何看待的,也就是说对处于不同于自己空间位置的他人关于对某些事物的空间特性或空间关系的反映的判断。皮亚杰的“三山实验”就是空间观点采择的典型实验,它是这样进行的:实验者展示出一个有三座山的模型,这三座山在其大小、颜色以及形式上都是有所区别的(一座山顶上有红十字,另一座山顶上有冰雪覆盖,还有一座山顶上有一些小房子),让儿童绕着模型走,然后再让儿童坐在一边,研究者把一个洋娃娃放在不同位置,儿童的任务就是判断在这些不同的位置上娃娃能看到什么。
(二)社会观点采择
社会观点采择是指能够识别他人情感、态度和观念的能力。它又分为认知观点采择和情感观点采择。
1.认知观点采择
认知观点采择指对他人关于人、情境和事件的思考或知识的推断,或指对他人关于某一事件或情境的思想或观念的判断。
2.情感观点采择
情感观点采择又称移情,它是指对他人在某一情境中的情感状态或情感反应的判断。儿童基本的社会需要之一就是能够了解他人,能够根据对外部线索的识别与再认,以及对他人内部情感状态的推论来理解他人情感的认知过程,即理解他人可能会感觉怎样以及正在想什么,或者他们现在是什么情况。想象一下你坐在教室里,老师正在发放批改完的期中试卷,坐在你右边的人看了试卷后把头抬起来微笑了一下,坐在你左边的人一直掩盖着试卷,闭着嘴同时轻轻摇了一下头,你附近的第三个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并且以个更放松的姿态坐着,但是没有微笑。你会很容易地推断出第一个人考得很好而且很高兴,第二个人考得比他预期的或希望的结果差,并且很悲伤,甚至会感到内疚,第三个人会感到很安慰。作出以上推理的依据可能是使用了三种类型的信息,即面部表情、身体语言以及当时所处的情境,因为你知道正在发放试卷,你就会很注意高兴和悲伤的反应,你会相应地对身体语言作出解释,同样的身体语言在不同的场合所表达的意义会有很大的区别。很显然在整个过程中既涉及到认知技巧又涉及到社会信息,你需要学会识别不同的身体信号,包括面部表情;你也需要理解不同的情感,并且知道人们有时在同一时间会感觉到几种情感;你还需要理解社会情境,并且你要认识社会情境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在这个例子中,你对一个人的快乐与悲伤的判断取决于对他任务的完成情况有一个基本的理解。
有关儿童对他人情感的理解的研究发现,儿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而逐渐获得这些不同形式的知识的。在10~12个月时,儿童能够区分积极的和消极的面部表情,因为在这个年龄他岁们已经显示出来了;儿童就开始形成了一个理论。包括理解如果一个人失败了就会感到悲伤,如果成功了就感到高兴;岁时,儿童就能够理解他人的行为是由信仰和欲望支配的;到了学前期,儿童就领会到在欲望和现实之间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例如,当一个人不能获得或失去想要的东西时就会感到悲伤。3岁的儿童在了解他人情感时已经能一个理解他们所必须了解的一切信息,这听起来似乎是合理的,实际上,还有许多更复杂的知识有待于他们去掌握。比如去理解更复杂和微妙的情感,理解一个人同时会有一种以上的情感,甚至相互矛盾的两种情感。比如,4~5岁儿童能辨认幸福、悲伤、愤怒、喜爱、恐惧,可是像自豪和害羞这样的情感只有到学龄中期才能理解。同样,当儿童六岁时,他们能理解一个人会在情境改变时迅速地由悲伤转为快乐。可是十岁左右儿童才会理解一个人同时会有两种相反的情感。只有到青少年期,他们才能认识到对同一个物体和事件,人们会有相反的两种情感。“我加入这个新团体感到很快乐,可是我又有点担心,因为我不认识里面的任何人。”“我很高兴我得到一个礼物,可令我伤心的是这不是我想要的那个。”
三、观点采择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一)观点采择与儿童间社会信息的沟通
在人的社会行为中,人们通常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他人传达一定的信息。如果所传达的信息是对方所不熟悉的,在传达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技巧就尤为重要了。有这样一个研究,让儿童分别向其他两人解释一种游戏的玩法,两个聆听者一个是裸眼的,另一个则是被蒙上眼睛的。在儿童解释的过程中他们的话被逐字逐句录下来,结果发现所使用的语言有很大差异:对于裸眼者,儿童的解释中用了许多如“这个”“、那个”的代词,而对于蒙眼者则是直接描述,如“红的”、“绿的”。研究者发现,最后两个聆听者都掌握了游戏的玩法。还有人发现,两三岁的儿童把垂直拿在手中的画给别人看时,不会把画的背面呈现给别人,而总是把画的正面呈现给别人。以上都体现了空间观点采择在儿童进行社会沟通中所起的作用。
(二)观点采择有助于调整儿童自身的评价与反应
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了解他人行为的意图对于儿童作出评价与反应是很重要的,如果把他人对于自己的不友好言词归因为厌恶而不是归因为忽视,那么在作出反应时会更为消极。那么除此之外,儿童如能理解他人行为原因的多样性在对他人作出评价时也会更加客观而全面。如对于一个上课迟到的学生,也许是惯于迟到,也许是身体不舒服,也许有什么偶发事件,儿童如能全面地掌握这些就会更适当地评价这个学生。
(三)观点采择与儿童对人际关系的理解
观点采择的技巧是改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人际关系好坏与否,首先取决于个体对不同类型人际关系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相应的行为。理解人际关系就是在特定情境中能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地位、对他人的观点进行推理。以亲子关系和友谊为例,对于亲子关系,儿童最初只是将父母看作提供贴切需要的人,如“谁给我做饭”;后来理解了父母的所作所为是出于对自己的爱;随着观点采择能力的提高,儿童了解到亲子之间彼此都有承担义务的责任;青少年期儿童意识到亲子关系基于相互的包容和尊重,而不是只让父母理解自己。对于友谊,儿童最初认为“谁和自己一起玩谁就是好朋友”,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使其认识到友谊是有深层含义的,它需要态度、价值观的一致,还需要彼此信任,更重要的是彼此期待,你希望别人怎么样,可能别人也会希望你怎么样。
(四)观点采择与儿童的社会行为
新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个体的行为不是简单地由刺激决定的,而是
还有一个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即认知因素。儿童的社会行为受
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观点采择是认知因素中的关键。有研究表明,
儿童的推理越成熟,他们的社会行为也相应地越成熟。以助人行为来说,儿童的助人行为包括助人意向与实际行为两个水平。研究者用假设故事法测量了儿童的情感观点采择情况,然后与其助人情况作了对照。结果表明,情感观点采择水平越高的儿童其助人意向越明显,也越能将其意向引向实际的助人行为。同样,贫乏的观点采择技巧与问题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有很高的相关,问题行为往往是由于儿童在某一情境中想不出解决问题的变通性办法,反社会行为则是由于自我中心倾向严重,误解他人的意图、行为以及社会期望所造成的。
(五)观点采择与儿童的道德发展
道德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一个儿童道德的发展,首先是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情感的增强,然后是道德行为的形成。道德认识提高的标志是道德判断与推理的完善。儿童的观点采择有五个发展阶段:自我中心阶段(3~6岁),此时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的不同;社会信息采择阶段(6~8岁),此时儿童已意识到与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还不能理解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自我反省阶段(8~10岁),此时儿童逐渐认识到即使得到了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会有冲突;相互性观点采择阶段(10~12岁),此时儿童能考虑他人和自己的观点,能够以一个客观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解释和反应;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观点替换阶段(12~15岁以上),此时儿童已开始运用社会系统和信息来分析、比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观点。随着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儿童能从人与人的关系上,能从不同角度看待某个道德问题,在社会交往中能意识到彼此对等的地位,觉察到别人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因此能使其道德判断顺利地从他律向自律过渡。在道德情感中有一种情感被称为移情,而移情的产生需要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敏感性,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替代性体验。观点采择的发展与观点采择能力的提高是儿童道德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可大致对应如下:自我中心阶段对应服从和惩罚取向阶段;自我反省阶段对应工具性取向阶段;相互性观点采择阶段对应“好孩子取向阶段”;社会和习俗系统阶段对应社会秩序取向阶段;象征性互动阶段对应社会契约倾向阶段。
(六)观点采择与儿童自我意识发展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自我观念是自我认知的重要方面,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指出,个体自我观念的获得过程是通过把自己置于互动对方的位置上,把自我视为被评价的客体,形成暂时的自我形象。这种形象定型就形成稳定的将自己归为某一类客体的“自我观念”。一个儿童如果总受到赞许和其他的积极评价,久而久之该儿童就会形成比较积极的自我观念;如果一个儿童遭到更多的轻视或来自他人的消极评价,那么该儿童的自我观念就相对消极。同样,如果儿童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就会产生相应的自我体验从而进行自我控制。例如,儿童若能意识到父母在为某事忧虑时则会为自己的不合理要求而感到内疚从而控制自己的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