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164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家长对小学生情绪生活的具体指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9-14 11:2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因为我已经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解决情绪问题重要性和意义,分享这篇文章。

                      家长对小学生情绪生活的具体指导
   
    家长与子女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感情联系,家长对子女的情绪健康也担负着特殊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不少家长忽略孩子的情绪体验,有些家长甚至还破坏他们的情绪生活,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因此,家长应积极采取措施,为孩子创造和谐愉悦的情绪生活环境。主要包括:①给孩子适当的爱和关心。当他们遭受困扰的时候(如考试成绩不佳,受同伴轻视),家长应及时帮助他们解除困扰,恢复信心。②支持和保护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发展他们的才能和兴趣,不包办,不压制,不过多干涉。③避免过分批评,以免使他们产生羞耻感和自卑感,尤其要避免粗暴体罚。④对孩子不要提过高的要求。要切合实际,使他们有成功的机会,并及时给他们以恰当的表扬和评价。

 除此之外,家长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小学生的情绪生活进行具体指导:

 1、指导孩子恰当地表现情绪

你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吗?
请阅读下面的内容吧!
它会让你进一步了解其中的秘密!

 人的情绪表现是十分复杂的。喜、怒、哀、乐、惊、恐、悲.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碰到。成年人如此,小学生也不例外。而且由于小学生自控能力差,他们的情绪表现往往更加外向并富于变化性,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 不过,对于小学生的情绪表现,特别是悲哀、惊恐等负向情绪,有些家长看到后便非常紧张,有的甚至立即采取措施去进行压制。如不准孩子表现此类情绪,或因孩子表现这些情绪而予以责骂和惩罚。其实,这些做法是不符合心理卫生的要求的。

 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有其生理、心理的价值,都是对内外刺激的一种反应。即使是焦虑、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同样有其存在的意义。这些情绪实际上是一种信号、一种防御、一种调整,是个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因此,家长不应无端责备孩子的情绪感受,而应指导他们在需要的时候,将自己的情绪感受恰当表现出来,这不仅有助于孩子的情绪识别和体验,也有助于他们的情绪调整和健康。
   
 2、指导孩子合理地宣泄情绪

 小学生遇到情绪刺激,不管是喜是哀,都应有宣泄的机会,这在情绪心理卫生中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情绪得不到适当宣泄.积郁于身.会导致严重的消极体验和问题行为,如紧张、烦恼、易激惹、焦虑、抑郁等,而这些体验又会成为新的情绪困扰的背景因素。如此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就会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如睡眠障碍、饮食障碍、植物神经紊乱等),心理功能下降(注意力、记忆力减退)以及情绪泛化等多种问题。可见,指导孩子合理宣泄情绪,是促使他们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之一。

 小学生的情绪反应一般比较外显,喜怒均形于色,或哭,或笑,或发脾气,这种情绪的自然宣泄规律家长应当心中有数。当孩子情绪宣泄的时候,家长应对此表示关心,分享他们的欢乐,分担他们的忧愁痛苦,不去过多地进行压制或干涉。但有时孩子的情绪宣泄也会过火(如一味哭闹),这就需要家长采取一定的措施,引导孩子学会用合理、恰当的方式表露情绪。有时,孩子内心烦躁不安,却闷不出声,不知如何去宣泄,这就需要家长细心体察,耐心鼓励和引导孩子诉说心中的烦恼,以便尽早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

 3、指导孩子自我调节情绪

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家长应指导他们对情绪进行自我调节,合理控制,使之符合当时的情境和社会化的要求。情绪自我调节的关键是加强理智的作用和意志的力量,通过自我反省或评估来调整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认知过程或不合理的观念。当孩子遇到较强的情绪冲突时,指导他们学会克制忍让、注意力转移、合理化自慰、自我暗示等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对于帮助他们缓解情绪冲突、改善情绪状态有积极作用。家长应多学习一些情绪保健的科学知识,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对孩子进行指导,逐步提高他们的情绪调控水平和能力。
2#
 楼主| 发表于 2006-9-14 11:51:30 | 只看该作者

[转载] 愤怒情绪的调节

    愤怒是个人的欲求和意图遭到妨碍时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许多小学生,由于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冲动性较为明显,因此常常在不该发脾气的时候发脾气,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会相互打起来,因为父母的某些做法不够合理而冲他们大喊大叫……但小学生的愤怒来得急,去得也快,比如有的小学生可能今天因为发生一些矛盾而大发雷霆,而明天两个人就可能一块儿做游戏,这一点在小学低年级表现尤其明显。在日常生活中,引起愤怒的原因很多,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愤怒的情绪体验。愤怒是一种有害的情绪状态,常常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如同学关系疏远,师生关系紧张,而且长期、持续的愤怒对个体的健康损害也是极大的。《内经》上说:“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当人愤怒时,交感神经兴奋增强,从而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所以,经常发怒的人,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而且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愤怒可使食欲降低,影响消化,经常发怒可使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愤怒还会影响人体腺体的分泌功能。过度的愤怒甚至还会使人丧失理智,引发犯罪或其他后果,因此控制愤怒的情绪十分重要。
    [方法]
    由于愤怒常常是突发性的情绪反应,在所有的情绪控制中,愤怒的控制是最难做到的,即使成人也会有“勃然大怒”的时候。但是,愤怒和其他情绪反应一样也是可以控制的。
    1.情境转移法。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会使人产生愤怒的情绪。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尽量避开,暂时躲一躲,以免刺激我们发怒。比如,可以出去走一走,听听音乐,或者和谈得来的朋友在一起聊聊天,干点儿自己喜欢的事,心情就会好起来。
    2.理智制怒法。当你动怒时,最好先想想以下问题中的任何一个:我为什么生气?这事或这人值不值得我生气?生气能解决问题吗?生气对我有什么好处?可以在即将动怒时对自己下命令:不要生气!坚持一分钟!一分钟坚持住了,好样的,再坚持一分钟!再坚持一分钟!两分钟都过去了,为什么不再坚持下去呢?用理智来控制发怒的情绪反应。
    3.评价推迟法。我们通常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件当时使你感到“怒不可遏”的事,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到已经不那么值得生气了。因此,当我们因为某件事情要生气时,不妨先把它放下,等过一个小时、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之后再去想它。
    4.情感宣泄法。如果有的事情或人有充足的理由使我们发怒,这种情况下不妨坦率地把心中的不满讲出来,你就会发现心里会爽快一点儿。也可转移目标发泄出来,比如去打沙袋,或去跳健美操,都能减少愤怒对自身的伤害。但要注意情感的宣泄要以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为前提,不可在情绪的支配下,作出过激的行为。
    5.目标升华法。愤怒是一种强大的心理能量,如果能升华,它能带给人力量,甚至是激昂的生命力;如果使用不当,则可能伤人害己。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远大的人生理想,更多地从大局、从长远去考虑事情,要有远大的目标,当前进中遇到挫折产生愤怒情绪时,应将其转变为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切不可以眼前的区区小事计较得失,到头来“丢了西瓜捡芝麻”,妨碍自己对理想、事业的追求。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殷炳江,人民教育出版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9-14 12:21:12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何子姐姐与我们分享这些好东东!

谢谢何子姐姐与我们分享这些好东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9 20: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