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333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谁知道RDI?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5-21 17:1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同上。
2#
 楼主| 发表于 2004-5-26 14:19:29 | 只看该作者

Re:有谁知道RDI?

RDI就是言语行为训练法,谁有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5-26 14:25:41 | 只看该作者

Re:有谁知道RDI?

COCK:

   这是我在以琳上摘取的资料,可供参考。

   有自闭倾向或阿斯伯格症的孩子与严重自闭的孩子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社会交往落后。(尤指与同样年龄的孩子之间的交流)。ABA 只能教技能,不能满足社交训练要求。

上次,我在此翻译了一篇有关地板玩耍时光(floor time)的介绍(可从搜索中得到),这是美国较知名的用玩耍方式提高社交能力的方法。但此法家长操作起来也许有一定难度,缺乏评估方法,最好是由专业人员来做。

最近,我从网上得知一种转门由家长来做的,有详细活动方法和评估方法的社交训练办法:关系型发展干预(Relational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RDI)。http://www.rdiconnect.com/

这是一种新的干预方法—大概从95年起,宗合了其他的干预方法,不同于过去社交干预中机械交流的干预方法(预设脚本来达到社交特定目标),着重于培养孩子的经验分享能力(experience sharing-----这是自闭孩子普遍缺乏,而普通孩子轻易就能做到,可过去的社交培训方法没有干预到的。

普通孩子的经验分享能力发育共分6个层次:Tuning In(birth)---谐调进入(出生以后), Learning to Dance(6 months)---学习舞蹈(6个月大), Improvising and Co-creating(12 months)---临时准备和共同创造(12个月大时即会), Sharing Outside worlds( 18 months)---分享外部世界(18个月), Discovering Inside Worlds(30 months)---发现内在世界(30个月), Binding Selves to others(48 months)----联系自身到他人.

RDI的目标:

理解并欣赏多层次的经验分享;

在共同管理的分享经验交流中成为平等伙伴;

理解并评估其他人的独特性----他们的观点,意见和感觉;

评估并努力保持持久的关系;

在社交和非社交问题的解决上,变得有适应力和灵活性;

认识他们自己的能持续成长和发展的独特性。

分为6个层次,,每个层次有4个节段。



我驻地附近就有一个家长的孩子(目前4岁半,经过一年的培训后,由原来的重症自闭,转变成边缘性的自闭倾向,据说,他预期再经半年干预,有望变成不自闭----据说是由自闭量表来测试的结果)。那个家长组织了一个做关系型发展干预的家长组织,每月都在他家聚会,探讨干预方法。这套放法是基于Dr. Steven E. Gutstein 一个心理学医生和他夫人 Rachell sheely(也是医生)研究和从医20多年来的成果所创立。他们还据此法在当地一个 学校正式推广其干预方法。据说我们这里的特教老师也很感兴趣用此法来教孩子。

据他的书中说,他治疗的自闭症患儿,有些已是十几岁的少年,很多人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有的甚至有了男或女朋友。这其中的原因是据说孩子变得有趣,言之有物,使普通孩子愿意找他们来玩,且能保持友谊。

一般地说,贵的学习此法的途径是先到做一个测试评估(relational development assessment---RDA)可以到他们那个中心 (在美国Houston, TX ---需一周,对孩子评估,录像讨论,家长有机会见识对你孩子的实地操作。-----估计较贵----我还没得到报价)做,也可找有那个中心培训证书授权的治疗师做(目前美国的人数都不多,如果国内机构能来人培训,国内的家长就方便了),以制定针对孩子个人特点的干预方案,并实地学习如何操作。(也有家长培训班,较贵1950美元4天,但他夫妇二人亲自教)。

便宜的方法有先认真学习他的两本书:1)Autism Aspergers: Solving the Relationship Puzzle--原里部分 ; 2)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 with young Children----具体操作1-3 层次--2-8岁孩子(雅马逊上有售: www.amazon.com, 我在 www.overstock.com 买的,更便宜,),[大孩子或大人,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 with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Social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Activities for Asperger Syndrome, Autism]

再买盘他们3个小时的录像带(要到他的网上买 http://www.rdiconnect.com/resources/default.asp,125美金)。(据说光看书还不够,最好看看是如何操作的----我不能肯定这个录像带就够用)。而后,由家长把这套方法贯彻到生活中去(并持之以恒,养成这种生活方式),每周花时间训练孩子。

也可以买到有关如何测评进展,和如何开展活动的书或详细手册。他的网页上还有许多免费的资料,方法,和讨论区。-----个人以为国内家长可用此法来学习。

我是刚开始看他的两本书(元旦买的),只知道点皮毛,也许今年春会参加一个家长培训班,看看是如何操作的。

我最近太忙,没时间做更详细的介绍了,只是觉得应该早点让国内的朋友知道这个也许会很有帮助的方法。感兴趣且会英文的家长建议去看看。有好的文章希望能翻译介绍给大家。不知在美国的家长有无已经用上此方法的?

===========================

谢谢瑞雪, Jen 的补充.

我近日在一个RDI醫師(其实她还没有拿到证书)家里看了那盘录像带, 一半是原里, 另一半录了约18个操作例子, 从第一层到第三层, 第一, 二层内容包括帮助培养孩子识别大人的面部表情, 建立和扩展活动框架, 培养孩子的情感交流, 差异装扮游戏,等. 大人各个表情及其夸张, 以各种方式(摔倒, 碰撞,大叫, 大笑等)吸引孩子注意, 并在游戏过程中加以变化, 以培养孩子适应和跟随活动中的变化, 关心其他人的活动.---都是由家长带领小孩子玩.

第三层是关于与同程度(指同样进行训练的同龄人,且同RDI训练层次的, 非普通孩子)人建立活动沟通. 有二人一同弹琴,一起协作游戏, 两个年轻人互相聊天,其中转换兴趣题目 等等.据说, 二层第8阶段以后,才能正式加入同龄人的活动.

2ndwave, 没错, 这是用游戏的方法来达到增进社交的目的. 但是它有技划, 有具体框架步骤, 很结构化. (有人说它的一些活动像用菜谱一样, ---其实都可以加以变化, 是用结构化的方法来训练非结构的社会交流, 经验分享. 与ABA 不同的是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现成的目的, 如某一活动只训练向人问好, 达到要求即可奖励.据Dr. Steven E. Gutstein 在书中说, 训练是希望一个孩子看见他就高兴地打招呼,而其中的原因不是为了过后从家长那里立刻就能得到奖励物, 而是因为这孩子发现他很有趣. ). 在他们网上, http://www.rdiconnect.com/ 你可能找到很多活动方法建议.

pphhll,

看来国内的人只好目前先去他的网上下载一些活动内容(免费的),英文好的家长翻译一些, 没有一开始的评估, 但从第一层,第一阶段开始做, 总没有错误.(我附近的治疗人员不能在近期给我孩子做评估, 她就建议我先从最底层开始做活动. 据说前面那个取得很大进步的 孩子, 也是从第一层做起, 经过一年左右,才到了第二层.).

在美国的家长可以把一些有用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与地板快乐时光比, 它是由家长引导孩子(地板快乐时光是孩子引导大人), 且据说活动时间不需要太长(一周几个小时, 而非每天几个小时).

有些美国家长将二者同和运用. 据说效果更好.



我也是刚开始学着从头做一些活动。我打汉字速度不快,最近家里事情太多,只能翻译一点,供国内家长参考。

--------------------------------------------------

摘自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 with young Children

Level 1: Novice 层次1:新手

目标---建立一个核心关系在你和孩子间。

阶段1---父母或教练的面部表情和手势要成为孩子的注意中心。目的是尽量减少提示孩子以得到他的注意。

(我加注:----此阶段是以后的基础,没有打好基础,以后容易走入死胡同。不需很多语言,好像多话的孩子还要更难做)

----------------------------------------------

活动1)我的世界是重要的。-----非特定练习,改变大人说话方式,随时随地做,直到孩子不须提示即能注意你的话。

步骤1 ---预备讲话

每个人同孩子放慢说话语速,说话时在字和句子之间加上很多预留停顿。

步骤2---平衡

第一,试着不要用比这孩子所用说话方式更多的字。

(如孩子不说话,你用最短的话;孩子说2-3个字,你也保持在这个长度)

第二,不加更多的字,直到孩子对你说的前几个字有了有意义的回应。(如果你最初的信息被忽视,不要持续重复你自己,不加更多信息。这样,你的话才有份量)

步骤3---聚光

插入‘聚光’元素到你的话中。这些是非直接(间接)但对这个孩子是有力的信号:有重要信息出现,需注意。

需试验你的说话方式的何种改变可以产生最有影响力,唤起孩子注意力的‘聚光灯’。

如:插入一个深呼吸,一个叹气,或一个‘结巴’当说到一句话的关键点。可‘停’在一个字上,重复它,如结结巴巴五秒钟。在关键性时候结巴常产生孩子凝视转移或快速增加注意力。如结巴本身不有效,可相伴着很大的音量变化。

变化:其他间接提示:变音调,语速变慢,停顿,咳嗽,清嗓子。

注,有些孩子对外界太不注意,可能不适用。

---------------------------

活动2---我说不出话来了

---开发面部表情注意,提高非-语言沟通。(此时要周围人配合,别用语言沟通)

准备好,停止对孩子的语言回应。保持一种生动活泼的,邀请的表情。要非常专注于孩子。对他的沟通尝试高度回应。用很多手指点,手势,和放大,夸张的面部表情。保持非常情绪化,生动活泼的状态。当可行时,邀请孩子交流以很兴奋的方式。但别看电视,或玩不需语言的游戏。 不要让任何人成为你的‘替代’沟通者。

变化:可邀请孩子也假装失声(如他可理解),来与你同玩。

‘我听不见了’---你可说话,但听不见孩子的话,他必须以非语言方式沟通。你可告孩子,你能唇读,他就要找你的脸以让你‘看见’他的话。

注,对交流完全无意愿的孩子可能不适用。

--------------------

我正在准备下周关于孩子能否取得郡里公立学校训练帮助的资格评估会议.这几周都在准备和进行孩子的相关测试, 联系我们孩子的辩护人. 我们从孩子两岁起, 就申请帮助, 两次都失败了.

我们这次准备打一次把握大一点的仗.

不是所有需要帮助的孩子在美国都能得到帮助. 我的孩子就给拖了三年. 至今还是靠自己.

所以我最近实在没有时间翻义. 抱欠.



I was in that 2 days work shop last weekend. Maybe I was too tied that time; I don’t think I learn anything from there. Period to that two days work shop, I took my son to see local RDI therapist, she suggested us start level 1. I am planning to attend that 4 days parent work shop. Hope I will learn something from there.



Hi, Shandamom,

Glad to know you are also interested in RDI.

I will take the 4 days parent training in April.And we are working on my son's RDA this month from a local provider and hopfully could get some IEP goal from it(if you go to the connections center directly, the whole package will be 6600$, including 6 months follow up and re-evaluation as they told me last week). So I choose to go local provider site.

I am also trying to start the activities from the level one and the RDI life style now.I did not take the 2 days training, just watched the RDI video tape from that provider site and read the info from the internet and Dr. G's book. I heard that the 4 days training might give us more info.

In our area, I already found several other Chinese families already began their RDI activities with their children since last year. They all began from the level 1. So I think other families who could not get the RDA done, just can begin from the level one.





Hi, Lauray

Thank you for your information. I live in Seattle area. Our RDI therapist is working on set up a parent support group. I haven’t seen any Chinese family so far. I haven't started the RDI activities on my son. He just turns 3 years old. His language skill is our biggest concern. He can say Mom, dady,cow,car, ect twenty some words and can mimic some simple words. He's receptive language is much better than his expressive language. His academic skill is OK. I thought about sent him to China last year when he just get, because of Sars, we can’t go .We started a lot of services from birth to three program for him BUT his speech still not come out.. Could you share some experience about this. Most expert suggest us to speak English at home, couple says it is OK say Chinese at home, English at School.

For RDI,,somehow I feel like RDI is more for high functioning kids, It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my son because of his langue limitation. I don't know how to start it, even though RDI theory says it apply to all level. I wonder if I can talk to you off line?

Thanks,

Sandamom





刚刚参加完4天的RDI家长培训班. 感觉有不少收获.

确实觉得它值得家长好好学习.虽说没有得到我预期的特定个人计划(实际上是小组指导大家如何组织计划和活动),令我这个等待吃鱼的人有些失望,但专而一想,至少我初步知道了一点抓鱼的办法.所以第三天起(前两天我还不能确定我得到了什么),一回家我就开始对儿子实施活动了.

训练时,我们征得了Dr. Gutstein 的夫人 Dr. Rachell sheely的同意.可以把他们网上的资料下到中国的有关网址上并翻译出来.她说已有中国家长给她们发过中文电邮件.

与他们出版的书比较,他们的方法已进化了很多.

以前,我之所以感兴趣,是我想找到一种家长能够运用的较结构化的方法来解决复杂的,灵活多变的社交问题.他们书中的菜谱式的活动方法和与之相关的层层深入的社交目标和工能吸引了我们.相比地板时光法的太灵活,使非专家不易掌握.但我也有担心,就是结构化的东西是否适用?

现在,他们进化到RDI 2.0版(书还没出).吸收了很多家长们的经验,不再鼓励照着他们过去的书按‘菜谱‘

来做活动了。但据说‘菜谱’对新手上路时还是需要的,100多个活动设计会给你不少主意。这次更多鼓励立用生活中的机会来随时随地训练, 把训练的内容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life style。我会陆续把他们的建议登出来。

这次培训中提到的重点如下:

1. Declarative communication (宣言式交流--------说话不是为了达到直接的特定的目的,而是分享感觉,经验,如:啊,花开了。。。。天快下雨了。。。水好烫。。。)

/ Imperative communication------(命令,需要式交流----说话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如:你在学校表现好吗?。。。这是什么?。。。坐下,吃饭!)

我们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家长特别是自闭孩子的家长,我们已将后者用得太多了。

理想比例要达到80:20。我们连50:50也很难。好处是,不少孩子对这种前者非功利性的交谈呼应好。但我们这几天实践的结果发现前者不如后者行动上收效快,特别是在时间紧的时候。(如,快吃,上车,。。。躺下睡觉!)因为前者弯弯绕多。但正常人交流(聊天)时据说为75:25。

Dr. G。 建议我们不能把生活搞太紧张了,要变慢,简化!他提出不是每周每天,每小时你都在巡连孩子就能达到目的。比如你这小时教了孩子说了一句话,也许下周他就忘光了。他反复提醒大家,你现在还能记住多少高中学的东西?要重质量,而非数量。当然,他也不反对其他针对有严重伴随性问题的治疗,如感统,语言,生活技能等。但他提出那些都没有触及自闭症的根本问题。(我希望他的真是:)我认为在目前自闭症原因不明的情况下,别的问题也要训练,因为你真不知哪朵云彩会下雨。)

对那些ABA, VB做了有些年头,而目前收效不大或想试着解决深层次问题的家长,我建议来做这个。Dr. G 不建议同时做VB。而认为会水到渠成。

有个语言治疗师(据有家长说是很优秀的,因为容易有家长认为新出道得才会转而求它法,以某高收入)出身的资寻师私下交谈时,就讲她过去的苦恼就是, 交会病儿说话后,他就开始旁若无人地唠唠叨叨,以致家长有要求她用什么办法让孩子少说点,且言之有物。她说,这时,她毫无办法。

2. Frameworks(活动框架)------家长需要牢记你孩子目前的训练目标(长,短期都要有)。

按目标来组织同类型活动。如:发出---接受框架:可以是一人滚球,一人接球,循环往复;也可以用个长点的纸筒一头抬高,一头低, 从一头发个小汽车让孩子在另一头接。或干粹就是小车的推来推去。

用夸张的动作,语言, 变速度等引到孩子一同兴奋,大叫,大小(同时会产生目光对视)就是为了社交分享目标(emotion sharing)。如果下一阶段, 大人拿着球迟疑不发,等着孩子用目光从你脸上疑惑地搜寻答案,就是为了训练社交参照的目标(social referencing)。 如果两人一人一球,大人喊:1,2,3。 2人同向一同滚出,就是为了第三阶段的‘共同行动(coordinating actions)’。

建立活动框架,使家长可以从同一类活动中为不同的目标而训练---‘从相同到不同’。

而从几个不同的活动框架中,你又可针对(聚光)你所要的主要目标来做。 如把东西藏在房间里的什么地方,让孩子来找(藏和找框架),找不到时,孩子也许会看你的面部表情或身体语言或手指的方向来确定下一步到哪里找,-----这也是训练社交参照(social referencing)。与别的框架中的活动连起来做(如上述的发出---接受框架:)可收到‘从不同到相同’的校果。

我就是在第三天的培训中,理解了如何制定活动框架, 才算找到了‘北‘。

开始真正有信心给儿子做活动了。

3.Dr. Gutstein试图解释自闭症的症结所在。 认为自闭的孩子是对周围世界最感到疑惑的孩子。他们无法理解复杂的动态的世界,所以才胆小,退缩到自己的世界里。我们想把他们拉出来,只能一点点来,先把基础打好,逐渐引入新的变量。他把正常孩子社会性发展过程细化成很多小的部周,要求先打好基础,再往前走。

4.Episodic Memory(事件记忆)

他认为并引用别人的研究成果(主要2000年以来),认为事件记忆的缺损是自闭孩子的核心问题。这就是我们的孩子很难记住过去发生的社交情景(仅管他们其他记忆力可能很好)。他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设计,记录正性的社交情感分享,用相机照下来(1,2张即可)作成记忆书,经常给孩子定期回顾他们,以后孩子还可以给别人讲故事。

他曾自己做过RDI有效性的研究(样本不多),其中30%无效的孩子,对家长的质询,他的答复是完全没有事件记忆的能力。为何会这样,答曰,原因不详。

培训中穿插不少较成功儿童的录像。他最得意的是一个从18个月到目前10岁的儿童。他一开始也是语言能力很差,现在已变得很好了。据说三年前已摘掉自闭症的帽子(跟据ADOS量表----一种从交流和沟通方面来度量自闭症的办法)。 在画面上那孩子看上去很灵活,乐于对同伴提供帮助,共同完成工作。

还有个4岁半的孩子家长也参加了培训。这孩子现已成为RDI家长中的名人,不知你们可否看到他的相关联结:

http://www.myimpactengine.com/personal/view/show.asp?ai=10032003152041280228&id=18

因为住得近,最后一天孩子也来玩了一会。面对屋内好几个认识或不认识的大人,他表现得很大方,依次用目光扫视,回答不同人提的问题, 还跟Dr. Gutstein聊了一会儿天。屏幕上,他能拿着记忆书给对面两岁的妹妹讲故事时,照片的上下位置对妹妹是正合适。(我儿子让我看他的书时,从不顾及我的位置,老上下颠倒地给我,显示他不能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妹妹叫妈妈, 但妈妈没听见,这孩子能专门跑到妈妈面前告诉她。。。。

据说这些也是近期才有的进步。 那孩子在第二层次。(不过,据说他的基础好,初步评估时,已达到第一层次的第3阶段,但也是从第一阶段训练起,至今已一年半了)。

以上是我的一点培训所得,与大家分享。





译自 Yahoo 的RDI_NC news group:

宣言式交流是用语言来提供分享经验的机会. 当一个人用宣言式交流时,他的目的是为了同另一个人分享主意,观点,想法和预言.与宣言式交流共存的非语言交流含有许多丰富的信息.使用

宣言式交流的人是在请教其他人的见识,并把他们加到他们已有的见识中去.这是自然积累的.对宣言式交流的回应不是机械的,而且不能被发起谈话的人照搬. 宣言式交流也可以用于’自我控制’.当一个人用自我控制的宣言式交流时,他们在用宣言来帮助调控自己的思路和行动.当我们计划将来,反省过去,思索一个困难的问题,或期待将来时,我们就在用自我调控的宣言式交流.

命令,需要式交流,正相反,是一种想要得到终点的交流方式. 命令,需要式交流的答复有对和错.回应命令,需要式交流的方法可以照搬, 且是可预见的. 非语言交流对命令,需要式交流不大重要.

情感信息和分享对命令,需要式交流也不重要. 命令,需要式交流从性质上来说是是机械的. 命令,需要式交流包括:命令,有’照搬’答案的问题, 提示和要求.

好的比例关于宣言式交流: 命令,需要式交流为 80:20.

以下为不同种类的宣言式交流例子:

COMMENTS注解,评论

I really like playing with cars. 我真喜欢玩汽车。

We went to McDonald’s for lunch.我们去了麦当劳吃午饭。

I like the way the water splashes when we throw in the rocks.我喜欢扔石头时水花溅起来的样子。

That was a really loud noise.那个噪音真大。

He got hurt when he fell.他摔伤了。

DECLARATIONS声明

Today is my birthday.今天是我的生日。

I am going to try and win.我要争取赢。

I don’t like when he yells.我不喜欢他喊叫。

We won!我们赢了。

I want to play cowboys.我想扮牛仔。

PREDICTIONS预言

I bet the red car wins.我赌红车会赢。

The rabbit is not paying attention, so probably the turtle will get there first.这兔子没集中精力,所以乌龟也许会得第一。

Today is Tuesday, so I bet there is pizza for lunch.今天是星期二,所以我打赌午餐有比萨饼。

I think Daddy is really going to like this!我想爸爸肯定会喜欢这个。

REFLECTIONS 沉思,反射

It was really nice of Ms. Smith to give us a treat.斯密斯女士招待我们真好。

You made a colorful picture.你照了幅华美的照片

He is a super fast runner.他跑得特快。

I liked when we clapped at the same time.我喜欢我们同时拍手。

That was a really good one!那东西是真好的!

I remember when we went to the beach and found some shells. 我记得我们曾到海边找到了一些贝壳。

It was such a nice day.真是个好天。

INVITATIONS 邀请

What should we do next? 我们下一步做什么?

We could play cars next…下一步,我们可以玩汽车

I can make mine go super fast!我可以使我的(车)走得特别快。

Would you like to play with my race cars? (declarative if it is ok for the answer to be no)你愿意玩我的赛车吗?(如答案允许为‘不’,也属于宣言式的语言)

ATTEMPTS AT REGULATION 尝试着调整

Hey, that one was too fast for me.咳,那东西对我来说太快了。

You forgot about me!你已经忘了我!

I would like a turn.该我了。

Jack looks like he wants to try.杰克看来想试试。

SELF REGULATION 自我调整

I can do it! 我能做这个。

I need to slow down and try again.我要慢点,再试一次。

If he gives me a turn, I will try it.如果他给我一个机会,我要再试试看。

Oops! I forgot to give that to her. 唉哟,我忘了给她那个东西。

SHARED NARRATIVE 叙述性分享

That’s so funny, I wonder what will happen next.太好玩了,我希望下次还会发生。

First you went down the hill, now here comes the cars!先头,你下了山,现在,车就来了。

If the monster is in there, what should we do?如果妖怪在那儿,我们该怎么办?

How could we surprise Daddy for his birthday?我们怎么让爸爸在过生日时大吃一惊?

SELF NARRATIVE 自我叙述

When the monster popped out from the bean bags, I threw a ball at him! 当妖怪从豆包椅子堆里跳出来时,我向它砸了个球!

After we went to church, we had eggs for breakfast. I liked them.当我们去教堂后,我们早饭有鸡蛋吃。我喜欢他们。

Before I come inside, I will take off my shoes and hang up my jacket.我进来前,要脱掉鞋,还要把我的夹克挂起来。

ENTHUSIASM 激发热情:

Woo! We did it! 噢,我们成功了!

We are awesome! 我们真了不起!

Ouch! That hurt! 哎哟,真疼!

Oh, I am so scared! 噢, 我真害怕!

SUPPORT 支持:

You can do it! 你可以做到!

She is a really good basketball player! 她真是个好的蓝球运动员!

You’ll get it next time! 下次你就能得到它!

Can I help you with that? 我能帮你做那个吗?

ANNOUNCEMENTS 宣告:

We are going to the park today. 我们今天去公园.

You did a great job on your spelling test.你的拼读考试做得很好.

I would like some ice cream.我想要点儿冰淇淋.

My favorite color is green.我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

PERSPECTIVE SHARING 分享看法:

I don’t like Scooby Doo.我不喜欢史古比.度狗.

Going on the swings makes my tummy feel funny.坐秋千让我的肚子觉得怪怪的.

That book was hard to read.那本书不好读.

It scares me when the dog barks.那只狗叫的时候吓了我一跳.

DECLARATIVE QUESTIONS 宣言式问句

(If you already know the answer, the question is not declarative. 如果你已经知道了答案,这个问句就不是宣言式的了.)

Do you know what I think? 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

Why don’t we try that together? 为什么我们不一起试试看?

I wonder what will happen if we mix these two things together? 我想知道会发生什么假如我们把这两样东西混在一起?

Which one is your favorite? 你喜欢哪一个?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你觉得….怎么样?





Declaratives vs. Imperatives宣言式交流 和 命令,需要式交流 对比。

Declaratives 宣言式交流

I’m gonna get you 我要抓到你。

We’re walking 我们正在散步。

I am so tired 我太累了

Look, there’s a giant spider 看,有个大蜘蛛

Watch out!小心

Here I come 我来了。

I hope that truck gets here soon 我希望卡车早点来。

Something is going to happen 有事儿要发生了。

I just remembered something 我刚好想起一些事。

Uh Oh! 哦,噢!

Yikes! 呀!

Oh No! 噢,不!

We can do it 我们能做。

I’m not having fun 我不觉得好玩。

This is not a hat, it’s a shoe 这不是帽子,这是鞋。

-------------------

Imperatives命令,需要式交流

Pick that up把它拿起来。

Which one do you want? 你要哪一个?

What did you do today?今天你干了什么?

What color is this?这是什么颜色?

What comes next? 下一个是什么?

Stop that 停下它。

Get dressed right now! 现在就穿衣服!

Look at me 看看我!

Come over here 到这儿来

Do you want to do RDI? 你想做RDI吗?

What do you want to do next? 下一步你要干什么?

What is the right answer? 什么是正确答案?

What do you call this 你叫这个是什么?

Give me that balloon 把那个气球给我。

Say, “thank you”说,‘谢谢你’!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RDI 的2.0 版强调将活动融入日常生活中。而且活动是为培养功能服务。我下面将以前发过的一篇没翻成中文的部分加上中文注解,再依内容分成几段。

--------------------------

Living an RDI Lifestyle 生活在RDI的生活方式中

Recognize that small moment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承认小的片刻时间是最重要的。

Review your weekly schedule and cut things out 回顾你一周的计划并把(不重要的事)砍掉。

Plan more time for routine events and see them as an end in themselves 为日常索事划出更多的时间并到此为止。 (不知理解原意对否?Dr. G.在培训时多次强调要将生活节奏放缓,而且要简化)。

Take photos of positive episodes and put them in your memory book. Review photos often照些正性事件的照片并把他们放入你的记忆书中。常复习那些照片。

Take advantage of many “small moments” throughout the day to practice 整天利用许多‘小的片刻’机会来练习。

Create many opportunities for productive uncertainty创造许多产生不确定性的机会 (当孩子频频面临困惑或不确定时,会注视大人以求答案或帮助----译者注)

Practice the “80/20” Rule: 运用80:20 法则:

Experience Sharing/Instrumental Interaction 经验分享:机械交流

Non-verbal – Verbal Communication 非语言交流:语言交流

Declarative/Imperative Communication 宣彦式交流:命令,需要式交流。



Places to practice 训练地点:

Driving in your car 开车时

Dinner time 晚饭时间

Bath time 洗澡时

Swimming pool 游泳池

Laundry 洗衣房

Grocery Shopping 副食品店

Back Yard 后院

Shopping Mall 百货商店

Washing the car 洗车

Sweeping the floors 扫地时

Gardening/ yard work 庭院劳动

Treadmill – exercise area 健身房

Taking walks 散步

Bike rides 骑脚踏车

Supermarket 超市

While reading together 当一起阅读

Waiting in a waiting room 等候(看病)时

Drawing together on a paper with pencils 用铅笔在纸上一起画。

Cleaning out a closet or the garage 打扫衣橱或车库。

Sandbox, or beach 砂箱或在海滩

Getting dressed 穿衣

Elevated ledge or table 抬高架子或桌子

Standing on line 排队





Materials to practice with 训练器材

Paper and pencil or crayons 纸,铅笔或蜡笔

Plates 盘子

Brooms扫帚

String 线

Rope 绳子

Laundry – dirty and clean 要洗的衣服—脏的和干净的

Snow 雪

Water 水

Drums 小鼓

Body parts – legs, hands etc.肢体—腿,手,等

Tables 桌子

Balls 球

Flashlights 手电筒

Balloons 气球

Books 书

Sidewalk “treasures”人行便道 ‘宝藏’

Headphones 耳机

Polaroid cameras 一次成像相机

Video cameras 摄像机

Tape recorders 录音机

Styrofoam cups 泡沫塑料杯子

Marbles 弹球

Beanbag chairs 豆包椅子 (RDI活动中,特别是实验室活动,要用到很多豆包椅子6-8个。不知国内有没有卖的。其实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自制小砂包---6面正方形布相连而成,中间放豆子或砂子。 不过都很大,近1米见方,人造革或化纤布作面,内装花生米大小的泡沫塑料颗粒70%满---耐压些的最好, 颗粒大(如纸箱添充物)了有些坐着不舒服。 美国这儿买的都产自中国。国内如买不到,可买点结实的布自己缝制。

这东西很轻,又不定形,堆在一起可以做很多活动,堆成小山头可让孩子爬上,溜下; 造山时可让孩子帮忙; 散布几个在房内可假装是一个个小岛。大人藏在‘山’后可与孩子捉迷藏,或突然冒出给以吃惊的效果。。。。。平时可当椅子看电视,我儿子常窝在一个椅子里舒舒服服地睡过去。

如想省事儿,也可用大米袋,大面袋(麻袋粗了些),装入泡沫塑料颗粒70%满或蓬松棉之类----担心压扁了,弹性差)。

也可用枕头,被子堆起来如果不担心弄脏。)

Trampolines 蹦床

Foam bats 泡沫塑料棒子

Your voices 你的声音

Maps 地图





Example: Practice RDI while taking a walk

例子:散步时练习RDI活动

Sudden stops and starts 突然停步和起步

Referencing at the corner 注视一个角落

Faster and slower 快点和慢点

Walking like Charlie Chaplin 像卓别林那样走鸭子步

Mapping different routes with landmarks 用地界标来画不同的路线图

Pretend I can’t see – guide me 假装‘我看不见了‘---请领着我走

Side-by-side, a little in front, a little behind 肩并肩,在前面一点点, 落后一点点

Pretend it’s a mountain 假装它是一座山

Sack racing 装袋比赛

Watch out for the ….小心。。。。

Guess what we see next 猜猜我们下一步看见什么

Neighborhood video documentary 邻里录像纪录片

Walking with headphones on 戴着耳机走路

Sidewalk crack are a big river 人行便道的裂缝是一条大河

Look what I found!看我发现了什么?

Mushy sidewalks 黏糊糊的人行便道

Rubber sidewalks 橡皮的人行便道

Icy sidewalks 冰一样溜滑的人行便道

Careful at the curb! 小心马路牙子!

Buddy walkers 亲密的走路伙伴

Wagon ride 坐着小推车

Choosing photos to remember选择照片来记忆。。

Climbing up the “stairs mountain”爬上‘楼梯山‘

Walking towards one another to meet in the middle 二人互相走近,相会在中间。



RDI activities throughout the day 整天可做的RDI活动

Put food on upside-down plates 把食物放到倒扣的盘子上

Table setting variations 餐桌摆放变化

Map several different routes from place to place 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画不同的路径图

Referencing treasure hunt用(观察面部表情和手势来找宝藏)

Folding laundry together – folder, receiver 一起叠洗了的衣服—折叠,接收。

Two broom sweep 两个扫帚扫地

Supermarket referencing 超市里的参照(面部表情,手势,点头,摇头等---如买什么?去哪里?)

Shopping cart coordination 购物车的同等行动(二人推一车,或二人各推一车---高级的)

Mall referencing 购物中心的参照(面部表情,手势,点头,摇头等---如买什么?去哪里?)

Mall mapping 购物中心会地图

Swaying while waiting in line 排队等候时摇摆

Silly hat morning – trade hats 傻帽子的早晨---交换帽子

Designated Saturday morning “monster.” 设计好的周六早晨“妖怪”

Dinner time assembly line 晚餐时的装配线

Opposite morning 对立面(相反)的早晨

Opposite dinner对立面的晚餐

Reading a book with some words cut out – fill in the words 念书时切掉某些字---添入字

Headphones on, Headphones off 戴上耳机,摘下耳机

I can’t see – guide me 我看不见---临着我

Finding broken things to fix 找破了的东西来修理

Washing the car with two hoses 用两条水软管来洗车

Video documentary – how to fix something that’s broken. How to make a salad 录像纪录片---如何修损坏了的东西。怎么样作萨拉。

Moving furniture 搬家具

New breakfast combinations 新的早饭杂烩

Silly names/labels for different rooms in the house 傻傻的命名/贴标签给家里的不同房间

“Silly” after-school schedule ‘傻傻的’课后时间表

Trading names, name for the day 交换名字,为这一天命名。

Getting dressed 穿衣

treasure hunt找宝藏



More potential daily activities 更多可能的日常活动

Backpack surprise 令人吃惊的书包

What I did today (silly version) at the dinner table 我今天在晚餐桌上做了什么(傻事儿版)

Silly word/sound combinations while driving 开车时的傻话/傻傻的声音杂拌

Driving chants 开车时的吟唱(如‘我们去,去,去 商昂昂昂昂店‘,‘去’字可一声比一声高,译者加)

I see an elephant driving that car 我看见一头大象在开车

Quick, get under the table! O.K we can come out 快,钻到桌子底下!好了,我们可以出来了。

Whispering day 悄悄话天 (这天只能小声说)

Whisper or shout. I can’t hear you, you’re too … 悄悄说或喊叫。我听不见你说的,你太。。。。

Too close, too far 太近,太远

Silly who’s that knocking at the door (傻版)谁在敲门?

Two strings moving in rhythm 两条线在按节奏移动

Where did I hide it? 我把它藏在哪儿了?

Is it safe? 它安全吗?

Building a home highway 建一条家庭高速公路

Making paper floor/wall signs instructing what you must do 做纸墙或纸地板写下你必须做的事

Don’t break the toilet paper! 别撕破卫生纸!

Sneaky Pete 偷偷摸摸的皮特

Cooking team – regular or silly 做饭小组---正常的或傻傻的

Find me in the dark 在黑暗里找我

Shopping list teamwork 采购物品单小组工作

Help me, I’ve fallen and I can’t get up! 帮帮我,我摔跤了,我爬不起来。

Help me, I’m stuck and I can’t sit down! 帮帮我, 我被粘住了, 我坐不下来。

Help me, I’m glued to the sofa! 帮帮我, 我被胶水粘到了沙发上。

Help me. There’s a telephone stuck to my ear! 帮帮我, 这个电话机粘到了我耳朵上。

Hide! A heard a big buffalo! 藏起来! 有头大野牛来了!

My hand is a crab that is slowly coming to get you (me). 我的手是个螃蟹,它正慢慢地爬向你(我)。

谢谢lauray,这些确实可以使我们孩子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有趣而不是生活在压力之中。



谢谢lauray,我保存了你的方法介绍,使自己记得时常看看,运用到和孩子的相处当中。你介绍的这种交流方式不仅适用于孤独症儿,也适用于正常儿童。正常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经常被动接受命令,都会变的消极、无创造力和自发力,更何况自闭儿。自闭症儿只学会了机械的听从命令,不是真正走出了孤独,只是功能性目的的达到,就象机器人具备的功能。宣言式的交流不是让孩子被动接受,而是创造一种环境,让他受影响,让他自己去学习。



非常宝贵的社交资料,从目标到框架到细节,给我的感觉从模糊到清晰,这才是真正打开自闭大门的钥匙。

再次感谢国外的朋友!





周吉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5-27 21:16:44 | 只看该作者

Re:有谁知道RDI?

然然爸爸:“看君一采贴,胜读一本书!”<img src="images/icon_smile.gif" border=0><img src="images/icon_smile.gif" border=0><img src="images/icon_smile.gif" border=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5-28 11:37:36 | 只看该作者

Re:有谁知道RDI?

谢谢然然爸爸!!!



我想我会很坚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5-31 15:51:04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大家!我从李芳那里刚接触到"RDI"...

谢谢大家!我从李芳那里刚接触到"RDI"这个名词,希望今后能得到各位家长的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5-31 18:35:28 | 只看该作者

re:除了上面引用的介绍RDI的旧帖,你还可以...

除了上面引用的介绍RDI的旧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的RDI知识和实践:

1) 关于RDI的书,大部分家长通过港台购买的繁体字版,但也听说了广州三院有简体字版出售.(《孤独症训练手册——人际关系篇》,上下两册,共120元,中山三院儿童行为发展中心的电话:020——87563296。地址是:广州天河区石牌、岗顶,总统大酒店上50米左右。)

2) 有网友转过来一份RDI的POWERPOINT 演讲稿,有兴趣者可EMAIL给我: binfeng2000@hotmail.com
3) 在这个栏目里有一个帖子<<关于RDI的读书认识实践的笔记>>里,我们想集中大家的集体智慧作一些讨论.
4) 在"我们的宝贝进步了",不少家长,如: baiyuyoung,thankstoyilin,leicoln,月儿明,等很多家长正努力把RDI融入到自己和孩子的生活方式中去,特别值得学习.
5) 在"好文推荐"中也有RDI的介绍,我会把一段关于RDI的总论贴在后面,是thankstoyilin翻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5-31 18:36:37 | 只看该作者

re:深入自闭症、阿斯伯格症(AS)、广泛性发...

深入自闭症、阿斯伯格症(AS)、广泛性发育障碍(PDD)的核心
RDI(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干预方法
RDI的目标:
(1)有正常交互作用的语言
(2)真正的友谊
(3)成功的学业和职业生涯
(4)自信而独立的人生
一、Dr. Gutstein的话
在1990年之前,我在休斯顿地区从事自闭症、AS、PDD方面的治疗训练工作,也获得了较好的声誉。我的患儿经过训练,有了可观的进步,他们能够对视、有一些交往技能、也能被同伴接受、能够遵守规则、结交朋友并在生活上得到一些成功。
尽管如此,但我也越来越感到我让患儿们失望了。我教的孩子们无一能够和同伴就一个话题进行交谈,分享幸福的时光;无一能够读懂社交性暗示和具有自发的社交能力;无一能够灵活地适应新环境,结交真正的朋友。很不幸,总是有些东西缺失了。
于是我花了大量的时间,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材料,来探究人际关系的发展,也包括自闭患者的人际发展。我和很多机构、很多顶尖专家讨论过,我决定要找到这个谜团中“缺失的那一块”。
我终于认识到,为什么该谱系的患儿,哪怕他们的智商和语言都很出色,但还是不具备哪怕六个月的孩子都能轻松学会的技能。我发现我无法教这些“高功能”的患儿学会这些应与年龄相当的能力,因为他们缺少了掌握这些能力所需要的最基础的东西,而这个基础,对于孩子将来应对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是必不可少的。
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成有效的训练方法
众多研究者已经积累了很多年的成果,也清楚地解释了这个现象,但是,我感到惊讶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并没有在任何传统的临床手段中体现出来。没有任何方法来仔细评估孩子,来确定要教会和他年龄相当的能力。
设想一下,如果你要教一个有阅读障碍症的孩子读书,而之前没有仔细了解他是否有阅读的最基本能力的话,你的努力将会是徒劳的。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对待自闭症谱系的患者。
尽管家长们对确认有效的治疗手段有迫切的渴望,但是临床医生,也包括我在内,都没有把这些研究积累转化成一种能够触及自闭症谱系核心的、系统化的临床治疗手段。这正是我着手开始做的事情。
数年下来,时至今日我还在这条路上探索、改进。我们现在知道了如何去教会患者比较复杂的技能,也知道了如何教会家长去训练孩子。这些天来,我经常收到类似的评论:“这种训练方法针对的,是一种我们都认识到,但是无法言表的,患儿缺失掉的一块内容”。这缺失的一块,我们叫它“人际关系能力(Relationship Intelligence)”,这种训练方法,我们叫它“人际关系发展干预训练(RDI,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

二、当孩子是5岁、10岁、20岁的时候,你想要孩子有怎样的生活质量?
试着设想一下,你的孩子在未来平凡的一天里,你梦想他的生活是这样的:
(1)不光语言流利,而且融入在真正有新奇内容的交谈里;
(2)从真正的友谊中得到乐趣;
(3)为他的集体争光时,有荣誉感;
(4)从情侣关系中获得幸福,甚至结婚生子;
(5)独立生活,自信而有能力;
(6)从成功的工作中得到满足和乐趣
你有理由去期待,这就是RDI的目标。
三、为什么“社交技巧”和行为矫正是不够的
在RDI之前的一些训练方法中,教会孩子掌握一些程式化的社交行为,而这些行为在真实生活交往中的价值是有限的。比如,孩子能够学会,当在操场上遇到一个同伴时,该如何说开场白。但是,即使他做到了这些“预演”性质的行为时,未必能够被同伴接受;或者即使被接受了,也很难融入到这种流畅的同伴交互中。
对于自闭症谱系的患者来说,目前广泛采用的、进行强化干预的训练手法,尚未能表明能够给他们带来真正高质量的生活。我们还没有听说过哪一种训练方法,哪怕是声称“证实有效的”,能够让患者发展友谊、独立生活或者正常工作。我们都听说过“恢复了的”或者是“看起来和正常一样”的例子,但是我们都没有真正了解过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怎么样,而且也不了解这些“奇迹”是否真正和哪一种康复疗法有关。
我们认为,如果某种康复手段能够带给患者成功的成年人生活,那么它一定要研究出触及自闭症谱系患者最核心的缺陷。这些核心缺陷是:思维僵化、厌恶变化、不能理解他人的想法、无法做到相互理解、绝对的思维方式(非此即彼,非黑必白)。这些缺陷,折磨着患者的一生。

四、为什么智商和语言是不够的
科学家发现,即使患者有良好的语言能力,甚至在学业上也能成功,但也很有可能在生活上无法成功。
2001年,曾经对数百个智商高、语言能力好的高功能AS或自闭症患者做过调查,这些患者50%都接受了高等教育。但是调查结果表明:
(1)只有12%找到了工作;
(2)只有3%能够独立生活;
(3)超过65%的人除了家人之外,没有任何社会交往;
(4)没有一个成婚,或者有亲密的感情生活
近来诊断成自闭症谱系的孩子,有75%拥有平均水平的智商,也有足够的语言能力,可以放在该谱系“高功能”的一端。但是研究表明,学业的成功和良好的语言能力,并不足以获得高质量的生活。尽管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该谱系的预后还是比较差。
但是,关于有良好的语言和学业就等于成功这样的“神话”还比较普遍,甚至一些所谓的专家也持有这个观点。下面就是这样一些“神话”(错误的说法):
(1)如果孩子到了5岁生日还不能好好说话,这孩子一辈子都不能说话;
(2)教会了孩子眼神交流,就能使他具有社交能力;
(3)如果教会孩子足够多的语言(硬记下来的),他就能进行交流性的谈话;
(4)社交技能对患者获得社交能力是有效的;
(5)如果孩子能够适应,并且看起来非常正常,他就能结交朋友;
(6)如果在学业上教导孩子,让他上大学,他就能继续进步并且正常生活;
(7)如果孩子有很高的电脑技能,说不定就有人雇用他,而不管他是否能够融入团队工作;
(8)患有AS的孩子,长大了能够成为高收入的从事某些表演的人;
(9)患者可能没有正常人的感情需求,所以他们可以在没有友谊和亲密关系的情况下快乐地生活。
上面所述全部是错的,都是“神话”。
五、所以,什么是自闭症,什么是“人际交往能力”?
Dr. Gutstein在研究了全球很多专家的研究成果之后,总结了这些专家共同认可的结论:尽管能力很强的自闭症患者,也会缺少一些能力,使他们无法应对灵活多变的现实生活。Dr. Gutstein总结了如下六个方面,这些是人际关系发展所必需的。
(1)情感参照:运用情感反馈系统,来理解他人主观体验的能力;
(2)社会性调适能力:能够观察和调整人的行为,以便能够参与自发的,包含合作、情感交流的社交活动;
(3)陈述性的语言:能够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手段,表达好奇,邀请他人进行交互、分享体验和情感;并且能够融入到交际行为中去。
(4)灵活的思维方式:随着环境的改变,能够及时适应,改变策略和计划。
(5)社交信息处理:从更加宽泛的情境中获取信息,能够应对不是“绝对是对是错”的问题。
(6)有预见和事后总结能力:能够回顾经验,预测未来可能的事态发展

虽然自闭症谱系的患者有不同的表现,但是上述六项缺陷是共同的,而且不能随着年龄增长,甚至不能在某些强化干预下得到改善。
六、RDI是用来发展这些人际交往能力的
RDI是:
(1)是基于父母的一种训练方式。是父母来提供工具,教会孩子这些社交技能;
(2)是关于交际乐趣的:教会患儿友谊、理解他人、分享的乐趣。
(3)帮助患儿成为一个灵活的思考者,复杂问题的解决者,能够享受变化的挑战,扩展自己的圈子。
(4)总结了20年全球专家的研究成果
(5)是不断发展和体系化的。RDI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首先集中建立孩子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发展能力,以便应对现实生活的挑战。
(5)RDI是切实可行的,易于开始,也能和日常生活无缝连接,增强家庭生活的乐趣
(6)RDI是精细的,能够精细衡量孩子的边界水平,并由此出发,谨慎而持续地提高水平
(7)RDI是有效的。经过18个月的训练,我们研究开始时候的一群孩子中,70%有基于ADOS量表的诊状改善,大部分都从特殊学校转向正常学校,无需特别的辅助。
七、采用RDI,我能预期什么?
经过RDI训练的孩子,有如下表现:
(1)有意义的交流方面有显著提高;
(2)有分享的愿望和能力;
(3)对他人产生真正的好奇和热情;
(4)容易适应,能够“随大流”;
(5)在共同关注点的发起方面有令人惊喜的改善;
(6)在理解力方面有很大改观;
(7)寻求伙伴和交往的意愿明显改善
下面是一个案例:
“杰克在4岁的时候,被芝加哥大学诊断为自闭症。他时常长时间地背诵录像带和书本的内容,不会和他人共享快乐,喜欢自己一个人玩…
经过一年的RDI训练之后,耶鲁大学的专家们对他进行了评估,结论是他没有任何形式的PDD表现…杰克现在表现得像普通5岁孩子一样活泼,经常邀请伙伴玩耍,语言表达能力也正常。在学前班里,他表现得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有灵活性,语言是有交流性的,也都是有意义的。
杰克,6岁,路易斯安那州”
八、RDI如何实施?
我们在研究强化RDI训练的同时,也了解到很多使用某些RDI要点进行训练的家庭,同样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家长们可以很简便地开始实施RDI,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贯彻RDI的要点。
比如说,你如果这样做,可能有帮助:
(1)改变你交流的方式(比如,减少提问)
(2)把日常活动的节奏适当放缓,增加“有益的不确定性”
(3)花时间进行有趣的“体验分享”活动
(4)用照片、日记本,每天来回顾美好的时光
如果要用更加完整、有效的训练方式,家长们需要:
(1)加入为期4天的家长强化研讨班,学习如何有效地运用RDI
(2)参加一周的计划讨论会,包括“人际关系发展评估”
(3)定期向RDI认证咨询师进行交流培训;
(4)一周至少3个小时和孩子参加RDI的“实验室时间”,每天都用较多的机会来实践、提炼这些技能
(5)家庭里采用RDI的生活方式,对全家都有益
(6)定期录像,以供专家进行分析和进一步的计划
(7)每6个月进行再评估,制定后续计划。
九、为什么家长喜欢RDI,因为它是体系化的,循序渐进的
家长告诉我们喜欢RDI的理由是:
(1)体系化、富有灵活性
家长们认为300多个和特定游戏相结合的循序渐进的目标,使RDI从用户角度看起来非常友好。家长们知道RDI可以不需要多少专业治疗师介入的情况下自己展开实施,就有了信心。
家长们也喜欢RDI的这些要点,在专业咨询师的指导下,能够根据孩子的具体需要,来定制自己家庭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干预的具体方式。
(2)循序渐进
指导家长着眼于孩子发展方面的突破,以及认识到家长和孩子存在的不足。认真仔细地、循序渐进地设置目标,让家长和孩子着眼于现实能够达到的技能培养,体会到这些看起来简单的技能,对于日后应对真实生活是非常基础的。
(3)教会家长方法
RDI不是教会家长成为治疗师,而是教会家长一系列引导孩子发展的方法。很多家长反映,在接受了RDI之后,最开始的体会是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非常称职的家长。
当家长掌握了RDI最初的几个阶段之后,孩子就会表现出更有责任感来监督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家长和老师们反映,当孩子掌握了“社交参照(social referencing)”(26个RDI阶段的第二个)之后,他们就不需要老是去命令和指使孩子了。
(4)保持家庭平衡和“常态化”
家长们认为,采用了RDI方式之后,家庭日常生活变得不那么紧张,而是更加富有乐趣了。其他家庭成员也不会感到被排斥和忽视,家长们不再受困于“永久的危机”,家庭生活更加常态化。
(5)易于在日常生活中实施
家长们一致称赞RDI把训练要点和日常生活的结合。RDI的要点,比如强调陈述性(declarative)和非语言的交流沟通、练习需要相互协调的生活内容、创造机会形成“有益的不确定性”,都可以结合到日常生活方式中去。
(6)是结构化的,强调录像回馈的方式,并且专家和其他家长也能提供支持
家长们反映,RDI用录像片段来记录的要则,使得他们能够抽时间进行回顾和分析。
初涉RDI的家长,有机会和前辈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并且通过互联网的公告板、聊天室等手段进行交流。
下面是另一个案例:
“以前,克里斯在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也按自己的一套行事,当和大人交互时,从来不要求得到响应和反馈。他自顾自地从头到尾讲完一个故事。
去年他会看伙伴们玩耍,但是不会参与,跟不上游戏的快节奏。对于任何压力的第一反应是逃避和退缩。现在他看到其他孩子时,变得很高兴,在学校里和主要几个伙伴玩得多了。
社交参照方面进步了很多,他始终都能够发起共同关注。更加关注我们的感受。他具有了学习新东西的愿望。他和姐姐现在处得挺好,也能玩较长时间。
克里斯,8岁 纽约”

十、几个常见的问题之一:RDI适合哪些孩子?
(1)RDI对自闭症谱系的所有孩子都适用吗?
是的。我们发现RDI对该谱系的所有孩子都适用,不论他们的智商、语言水平和性别。
影响效果最重要的因素,是要克服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障碍,比如孩子想要控制别人的想法,或者训练期间的患病。
(2)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效果如何?
任何疗法在早期进行,效果总是要好一些的。但是,RDI对所有年龄都适用(包括青少年和成年人)。关键不在于年龄,而在于有方法来对待主要的障碍所在,并增强个体的能力。
(3)对于没语言的孩子效果如何?
对于语言问题突出的孩子,RDI不能是唯一的干预方式(意思是要结合其他训练方式—thankstoyilin注)。但是,我们研究证实RDI能够明显激发孩子交流的动机、使用有意义的交流语言的动机。
(4)对该谱系孩子的其他问题怎么办?
RDI对自闭症谱系中的其他很多异常都有帮助,比如stimming(不知道什么意思—thankstoyilin注)、交流动机缺乏、无组织性的行为等。
当然,患有自闭症、AS或PDD的孩子,也有可能同时患有其他生理异常,需要结合其他疗法来“整体”地对待。
十一、其他常见问题:
(1)RDI仅针对人际交往吗?
接受RDI的孩子,当人际交往能力很大提高之后,就会在灵活思维、有效沟通、创造性信息处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上有很大的提高。
(2)RDI能取代社交技巧的训练吗?
我们认为社交技巧是重要的,但和这里所说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大的区别。包括举止得当、讲究卫生、遵守规则、穿着得体等“社交技巧”,对于日后的成功生活是最基本的。
(3)大多数内容是一对一的还是在群体中完成的?
你的计划总是从教你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基本的交际能力开始。一开始给孩子配一个能力相当的同伴结成对子。对子是孩子最初的有意义的一个社会关系,渐渐地我们增加同伴,让孩子形成和维持在更大的群体中的社会关系。
(4)一般来说,一个孩子在RDI教程中持续多久?
对待一个自闭症或AS孩子的核心问题,是一个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很多家庭都继续往更高的目标努力,贯穿整个童年和青春期。
十二、如何开始?
一个家庭选择了完整的、强化的RDI训练之后,一开始我们进行一个电话咨询,以决定是否开始一个为期一周的、一对一的RDI评估和模型定制,或者决定是否(可选,但强烈推荐)参加一个为期4天的家长研讨会。不管是何种方式,我们来为孩子定制一个计划模型。目前在北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RDI认证咨询师,如果住得离咨询师较远,我们会采用定期家访和录像带的方式来做计划裁剪。下面的五个步骤,勾勒了一个有效的RDI训练计划。
如果你没有打算开始完整的RDI训练计划,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执行下面的步骤,逐渐追加训练内容和定制内容。我们管这种方法叫“RDI生活方式”,你可以从我们的网站、书籍、录像带等资源中获取信息,也可以参加2天的入门培训课,在日常生活中加入RDI的要素。当有了进展之后,再考虑下一步的计划。
我们建议,你通读如下的步骤,然后看看那些是让你感到合适的。RDI的效果,要在一种能够掌控的、能够学会的方式下获得。你可以从“RDI生活方式”开始,然后随时加入其他的步骤。
第一步:入门,参加2天的培训课
我们希望家长全面了解RDI,然后决定RDI是否适合你的孩子和家庭。最好的方式是参加Dr. G在很多地方开设的2天培训课。在培训课上,会对RDI的背景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学会如下RDI的基本要素,开始“RDI生活方式”。
(1)如何改变交流方式,使之能够带来人际交往方面的巨大改变;
(2)如何帮助孩子形成一种新的记忆类型(new type of memory,具体指什么我不太理解—thankstoyilin注),来产生真正的交流动机;
(3)如何调整生活内容,在日常生活中贯彻RDI的理念。
如果你不能参加培训课,那么可以:
(1)访问我们的网站www.rdiconnect.com
(2)阅读Dr.G的第一本书“揭开人际关系之谜”,网站有售;
(3)观看RDI录像,了解训练课的概要,网站有售;
(4)参与到网站,利用信息公告牌和在线聊天功能。
第二步:开始“RDI生活方式”
当你熟悉了RDI的概况之后,你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用RDI的要素,这些都易于实施,也有成效,使你更有信心进入后续的阶段。
(1)简化生活:把你孩子每天需要应对的社交群体降低到最小限度
(2)增加1:1的时间,而且是交互的、游戏的(不是指令性的)
(3)开始启用一个回忆本,时常回顾。
我们也有一本RDI游戏的书,用于这个阶段,而且我们也提供了如下internet资源:
(1)在线信息公告板:和其他家庭联系,分享喜悦、请教问题、获得帮助
(2)和Dr.G在线聊天,提问
(3)聊天实录,包括最新的读物和总结
(4)文章和信息下载,关于自闭症和RDI的有价值的文章
(5)RDI通讯,跟踪最新的进展、研究、研讨会日期、下载文章等等。
目前这些都是免费的。
第三步,个人训练,RDI家长研讨会
家长研讨会是非常必要的,Dr.G和夫人将会在很多地方定期举办小型的家长研讨会。
在研讨会之前,我们建议家长参加2天的入门培训,并观看RDI录像,准备好最新的孩子活动录像20分钟。
研讨会包括:
(1)对自闭症、AS和PDD最新观点
(2)学会摆脱之前充满危机的生活方式,使生活常态化
(3)如何改变交流方式、改变日常生活规律,提升教会孩子基本交际能力的优先级。
(4)如何教会孩子具有灵活性、创造性思维和富于执行能力
(5)形成一种“win-win”的新型家庭伙伴关系
(6)为你的孩子特点裁减出一些定制化的活动
(7)设计一个平衡的计划,兼顾眼下的需要和后续的发展
(8)成为一个成熟的此项服务的消费者
第四步:人际关系能力评估,RDI计划周
“人际关系能力评估和计划模型(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Assessment Planning Module)”是RDI的重要内容。这个“计划周”将和你以及孩子一对一地进行仔细评估,确认应该从哪个阶段开始,确认孩子的能力边缘在哪里,让你认识到孩子没有缺失关键的、基础的步骤。
期间我们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且评估可能遇到的阻碍。最重要的一点是帮助家长找到建立训练环境的最好、最简便的方式。我们将仔细制定训练内容,教会你如何去训练孩子。如果你准备开始完整RDI训练计划,我们会给你配一个合适的RDI咨询师。

第五步:定期咨询,后期的专业支持
实施RDI看起来是容易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家长还是需要比较多的咨询,才能把RDI自然而然地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在参加完RDI计划周之后,家长还可以和RDI认证咨询师进行咨询。
后续的专业支持还包括家长再教育、现场对孩子的培训课、录像带回顾分析等等。
十三、我该如何开始?
(1)我想多学一点:参加2天的入门课、购买RDI训练录像带和书籍、从网站下载最新的资料
(2)我想开始RDI生活方式:购买RDI书籍学习、通过网站提问和共享经验。
(3)我想进一步培训,获取更过信息:在网站上提问、和Dr.G沟通,参加4天的研讨会,考虑参加RDI计划周
(4)我想开始完整的RDI训练,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做:预约一次电话沟通(时间约45分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6-2 17:42:12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binfeng2000,希望以后还能...

谢谢binfeng2000,希望以后还能得到你的帮助![em04][em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2 00: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