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laura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新的社会交往干预法----关系型发展干预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4-8-6 14:34:22 | 只看该作者

Re:一个新的社会交往干预法----关系型发展干预

谢谢Lauray,我的孩子正需要此训练,真是雪中送炭!祝愿我们的孩子都有长足的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5-3-9 01:20:31 | 只看该作者

Re:一个新的社会交往干预法----关系型发展干预

好久没上以琳了.因为忙, 也因为我自己的长进不大,无法来与大家分享.

从去年 4月起开始带有自闭倾向/或在这个光谱里)的儿子作RDI,断断续续已十来个月了. 进步有一些, 但步子还是太慢.最近, 刚给儿子重新评估了一次.总算有了点儿体会了.



练了10个来月, 才升上了一个半台阶(从第一个阶段, 现在是第二个和第三个阶段的中间, 共有24个阶段).

儿子6 岁, 是属于边缘状态的孩子, 功能比较高. 从一开始, 我不太信服治疗师给他定下的需从第一阶段开始的论段. (总觉得他第二(参照别人的表情来决定下一步行动),第三(与别人同步或互补行动)阶段也有不少能力了). 所以, 一开始, 我没有把目标定牢在每一个次级小功能上,而是拢统地带着儿子玩.



刚开始时, 是带儿子做书上的游戏.第一次做, 就听儿子似乎 是第一次说: 这样真好玩!(过去, 很少听他发表感想,别说的都是些个人要求之类),大受鼓舞. 由于这些游戏都是一个人玩意思不大, 而要与第二个人玩才有趣, 所以, 儿子有段时间天天都要主动要求我跟他玩’豆包椅’游戏. 这样一来, 他对别人(我)的依赖和兴趣也就增加了不少.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来了. 第一阶段是训练孩子与别人分享愉快的心情. 着重观查孩子能否在活动开始前, 中间暂停期, 活动过后,能否主动用目光,来与我交流. (我曾经十分羡慕别的两岁多的女孩子就有的与妈妈的那种会心的目光交错和微笑----那是儿子唱错了歌时, 旁边小朋友与妈妈的交流).

由于过于依赖书上菜谱似的游戏项目, (再多, 一个阶段的游戏也就那么20来个), 天天玩, 周周玩, 月月玩… 儿子的技巧越来越熟, 常常要求发起并操纵我们的活动内容, 而目光却从2个月后越来越找不到了. 后来, 我们还是从秋天起依靠了一个远程的治疗师, 每3-4 周寄一盘录像带或光碟(其中每盘录有4-6个我们活动的内容)让她作点评. 从那以后, 我们的活动才又上了正轨. 每1-2周, 她要求我们每次定一个小的次级功能目标, 围绕它来展开活动.

我们从第一阶段重新做起, 每种活动不多重复做, 如果重复也要加入新的方法(加入新的不确定因素,如动作快, 慢,进行, 停顿, 持疑, 要出人意料 ---productive uncertainty 让孩子有新鲜感, 从而产生兴趣和对社交伙伴了解的动机和愿望---当然,不能吓着孩子, 让他们对人恐惧).



而看录象和编缉的过程, 也是我们发现问题的过程. 从去年初起, Dr. G.就有倾向多让家长做活的

生活性内容(从刷牙, 叠被, 洗衣(叠衣,分衣),走路, 开车, 到其他生活必须的项目, 只要将你的训练功能记在心里,多加些不确定性的因素在里面就成) . 所以, 我们的治疗师也要求我们多做生活性的活动.不过, 说得容易,做起来就不一定了. 我至今做得最容易的, 还是照本宣科的’菜谱’游戏.



我们的治疗师不在本地,不易获得直接的帮助. 几家亚洲人(华人为主) 联合起来也成立了个小组.每月定期聚会, 交流分享自己所录的内容和治疗师的反馈意见, 倒也增加了彼此之间的社交机会.

其中, 有的家庭十分善于做生活性的活动, 而我这里则相反. 总觉得生活中的事多变数, 不易把握.

事先也不知如何设计.一次, 老公为哄儿子吃饭, 想利用它作个活动. 他使出混身解术,一会儿拿着勺子做飞机状,飞行一圈后才喂进儿子嘴里, 一会儿把饭往儿子鼻子里递, 一会儿用两把勺子同伸进儿子嘴里…..花了一个半小时, 才吃完这顿饭. 第二天再用, 已变不出招来了J. 治疗师听了, 直笑我们把很简单的事给弄复杂化了.

这10来个月的活动做下来, 觉得其实也是主要在训练我们当家长的. 在这个圈呆了一阵子后,我们更相信孤独症有其遗传因素. 在陪养孩子的过程中, 我们会发现自身的某些偏好,局限性其实都有些影子. 本来这就是个’光谱’, 记得去年美国有篇文章把自闭症归类于男性思维的极至,想来也有道理.

一次聚会, 我们的治疗师说她还想雇些大学生当助手, 几个家长就戏言, 面试时别找逻辑思维太好的学生.



虽说磕磕碰碰地做了近一年, 我们只比原地踏步稍好一点, 但儿子的变化却是已有不少了.当然, 随着年龄的增长, 孩子也会有一定的进步. 所以是否能全部归结为RDI,本也不好说.





先是社交欲望从去年秋天起增大了. 记得去年儿子过5岁生日前, 我问他想不想请别的小朋友来家里开生日聚会. 他的回答是, 我只要爸爸妈妈和生日蛋糕.上个月过6岁生日前再问他, 他给我数了好几个学校小朋友的名字. (一个已做到阶段8的资深孩子家长说,一般阶段1掌握好后,社交兴趣就会明显增大, 前两天我碰上另一个已做到阶段3的孩子,他的妈妈也说儿子的社交兴趣大了).

一开始,是我把他哄出去与邻家的孩子有了接触. 后来, 去年10月份后, 从家里听到屋外孩子的喧闹声就想往外跑. 我那时真感觉不错.幻想着照这个方向发展下去,儿子的社交问题, 应该不成问题了. 终于有一天, 我目睹另两个孩子在一起用英文喊着儿子的名字玩儿(里面有嘲笑的意思),而儿子似有察觉, 但不知所措. 随后的一个星期, 儿子听到外面孩子的声音, 不再吵着往外跑了. 我明白, 光有欲望还是不够的. 只能希望我们能快点做到更高级的阶段8以后来弥补他社交技能的不足了(RDI 阶段8时才引入二同龄人社交内容, 而且是在相同级别的特姝孩子之间进行).

尽管如此,现在, 他经常抱怨没小朋友玩. 以至于来访的爷爷笑称, 你说他孤独症, 可现在他却抱怨没人玩, 觉得孤独.

再有, 就是语言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据有的走在前面的家长说,掌握阶段3的功能后孩子的语言会有明显进步.)我们还没真的多做阶段性3的活动, 也许要归功于学校的教育, 使儿子的母语, 从中文慢慢变成了英文. 不过, 儿子原来的代词难点也在去年有了很大长进.而且, 我记得在参加去年RDI家长培训回家的路上, 儿子还在重复地说着一些只有他才感兴趣的话.不知从何时起,似乎少多了.



一同从阶段1前进的几个家庭, 其实也是苦乐掺半. 我们算是在中间一些的. 有的家庭还没突破阶段一. (一般都要半年以上, 我们花了9个月, 有的要1年以上.听说G博士在他今年夏天即将出版的新书要把它分解成更小的几个步骤.说实在话, 花很多时间, 劳而无功, 会让家长们灰心丧气的)但继续做下去,也都有希望.

G 博士说没语言的要比高功能(有语言的)易于训练,高智商的孩子未必比低智商的快.因为RDI更注重非语言交流,而有语言的反而会阻碍非语言的训练进程.但当家长实际做时, 又会对这个说法产生怀疑. RDI与floor time(地板时光法)法不同的是要让大人带领孩子玩. 要维持一种’师—徒’ 的关系.我们发现似乎不少高功能的孩子更爱有较强的控制欲(我儿子不同, 先后两个治疗师都说他控制欲不强, 易于引领).当孩子我行我素,或争吵不休时, 一般采用’停止活动’---停下来,什么都不做,等着他回到’轨道’上来的方法. (孩子如果喜欢上了这类活动, 会觉得停下什么都不干, 是个损失, 最终会跟从的.)----据说, 首先要解决’师徒’ 关系.

孩子的某些其他因素也回产生一定影响.如第一阶段需让孩子产生愉悦的心情. 如孩子对很多事都兴趣缺缺, 就不易调动他的情感分享. 儿子虽相对感情较丰富, 但多动,一但情绪上来了就自得其乐,又跑又跳,忘乎所以, 哪还顾得上与别人交流眼神?所以多动症的孩子也会进步慢些.

比较而言, 我觉得,那些既有一些兴趣爱好, 又安静点儿的孩子, 会进步快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5-3-9 01:36:21 | 只看该作者

Re:一个新的社会交往干预法----关系型发展干预

这是接着上面的



RDI是个较新的治疗方法. G博士是努力跟在孤独症研究领域的后面不断前进的. 所以,这个方法也在不断演变中. 一开始, 我是觉得这方法是用系统的方法来解决多变的社交问题,觉得那些菜谱似的活动易于掌握. 还没等我入门, 他的方法RDI 2.0 就开始鼓励用活的生活中的东西来做(那两本大,小孩子的活动书还是对初学者有参考价值). 用宣言式语言交流, 用照片(最好快速能印出来的)和简单的及时的语言注解来对孩子的正性社交事件记忆进行编码(认为输入记忆比输出更重要).-------不是记事件的细节, 而是记个人的感觉. 这次带儿子去治疗师那里做重新评估. 她就介绍我们重看’海底总动员’, 说是要看大海龟对尼牟爸爸叙述海龟们看到他如何大战水母,而后又昏倒的那段.说那就是’事件记忆’Episodic memory’. 现在, 又有个RDI 3.0, 要训练灵活的思维方式----(我现在还没好好领会, 大概不是说一就是一, 要让孩子适应变化). 还有什么RDR [Regulation-Dysregulation-Reorganization Cycle]----用于规范孩子的行为……..

这些较多的变化, 无疑给本来就忙昏头了的家长带来了很多麻烦. 逼得我们经常要到网上看看’教主’又有了什么’新知识’,’,新精神. ‘J



目前来看, RDI 把自己定位于训练’动态智能’(已不光是训练社交). 力图解决 从大脑的(对不起, 我没有神经的词典, 无法翻译)limbic system 到pre-frontal cortex 的问题.

重点是:



1.        情感分享----不须反馈就能用语言或非语言来与别人分享经验.

2.        社交参照---观察别的人,当你不知该怎么办时.

3.        共同规范(行为自觉调整)----是动态的平衡调整行动 -----2人相互调整创造成一种平滑的社交经历.如与别的同伴(他可能是自发的, 不可预见性地)一起’跳舞’

4.        灵活的思维-----快速应变的能力,基于变化的环境来改变策略,和计划.如:’ 我们原说好了要到海滩上去, 但是天开始下雨了! 也许我们可以留在家里学做点心, 或玩游戏’.

5.        事件记忆力(episodic memory, 也有文献叫autobiographic memory)



不同的治疗师也加进了他/她们自己已有的观察经验和手段. 如我们目前的那一位, 就也加入了”more than words”的一些技巧. 如我儿子其实也早有阶段2的不少功能和技能了, 但这次评估时, 她就指出, 儿子确实能在困惑时轻易地从他人脸色上参照出正确的信息来,但一步动作完事后, 他很少再多看一眼对方, 以确定自己是否真做得让对方满意(缺乏情感参照功能). 而她训练的方法, 则是让我们在下一个步骤前, 用停顿,或发出声的方法来把孩子的目光吸引过来. 我们观察到的不外乎那几种(声音, 速度控制, 等). 我在当场用了用, 如与儿子合读一本书, 我读上半句, 他念最后一字, 该翻页时我停下不动, 这时, 儿子的征寻目光就自然而然过来了(还真灵),如果再加上不同的表情对他念对,和错与否给予反馈, 就有可能把他的’行动过后’的参照习惯给训练出来.

但什么时候用, 如何用得恰当, 又要有变化, 又别过火,把又别让儿子学会后搬到不适当的场合乱用,则是我们大伤脑经的问题了.

这些技巧用到阶段1 和2的时候很多. 今年一月份, G博士出了一盘5个半小时的光碟DVD, 150美元.(比原来的录像带好很多, 建议感兴趣的家长搞到这一盘, 里面有38个活动片段-----其中他们网上也有10来个, 可以先下载来在你们的家中看----如果有宽带且可以到国外的网站的话)

http://www.rdiconnect.com/video/default.asp

注册后才可下载, 都是免费的.去年夏天前,他们网上还有不少书上的活动内容登出来, 可惜我没及时下载,现已去掉了(也因为G博士太看好他们而转向了生活性活动).但对初学者还是很有价值的. 国内家长如果有此书,还可以做. 只是要每次都要来点儿变数.不然就想我们一开始那样,效果越来越差.



我在治疗师那儿看了其中的一些片段. 其中他主张阶段1要训练得孩子形成习惯(要有分享情感到上隐的成度). (我儿子还差不少呢). 这阶段他强调要在动作开始前诱出孩子的目光凝视(分享对活动的预期的兴奋,期待),如, 在二人一起跳到…..上的活动中,在起跳前停一下, 当孩子目光转过来后, 再一起跳入. 当然, 我的治疗师还强调跳下后,也要停下来与孩子相互祝贺(或击掌,或适当夸张地大笑或用语言点明我们成功了……). 我们在做这类活动时,别特别是做速度快的活动时, 就觉得后者不易得到, 因为热情奔放(在家里)又多动的儿子早就跑开自娱自乐去了. RDI 不主张用机械的方法训练目光对视.

而是诱导孩子观察社交同伴的表情.(让孩子有目地地看-----得到信息, 包括情感信息---这是重点!)



以上是我们开始用RDI的方法训练孩子(也训练自己)的一些体会. 我还是个新手. 在美国,甚至奥大利亚(已有一个有执照的治疗师)已有不少中国来的家长用此法

训练孩子并小有收获.希望他们也能来介绍他们的经验.不对之处也可以指出来.



Lauray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lauray 重新编辑於 2005/03/09  02:12:50</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5-3-9 03:14:56 | 只看该作者

Re:一个新的社会交往干预法----关系型发展干预

说到活动中的技巧运用, 我们的治疗师说, 她也不能保证每次用都会有成校(她不主张事先设计套路).我们运用一些方法,只是为了给孩子打开一扇门, 吸引他/她进来. 至于他是否会进来,谁也说不准. 但我们如果随时随地地开很多门, 终有一次他会进来.(所以生活性的活动要随时随地进行).

她让我们想想很多平时必做的事,从起床叠被, 打扫,作饭, 取信件, 到阅读, 散步.



她说 无论做何事,要创造出一个角色(间单的)来让孩子参与.或闯造出一个角色给你自己加入到孩子的任何活动中去.对孩子用语言挑明角色和动作. 事先(与孩子)预期一下什么将会发生,, 过后复习发生了什么. 用照片和录象来记录, 而且要对孩子突出标明重要的情感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5-3-9 22:18:14 | 只看该作者

Re:一个新的社会交往干预法----关系型发展干预

谢谢你,lauray,真想邀请你来我家作客,如果有机会。<img src="images/icon_smile.gif" border=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5-3-10 23:59:14 | 只看该作者

Re:一个新的社会交往干预法----关系型发展干预

谢谢田田妈妈的鼓励.



我这几天只是在发自己关于RDI的体会, 系统性差了一些.可能有的家长看了有些摸不到头脑.不过, 只要你看看我去年的贴子(同一个标题下,有关第一层次中三个阶段的训练功能目标和训练技能目标---我们正在训练其中的阶段2 和阶段3 ---stage 2 和stage 3), 也许就可以理出些头序来.



今天再加上一段:



去年G博士引入了活动框架. 现在已简化成4个:



1) 同时/做同样的行动

如, 数到三, 一块儿跳.



2) 不同时/作同样的行动

如, 你先跳, 然后我再跳



3)同时/做不同的动作

如, 我拍手的时候, 你就跳



4)不同时/做不同的动作

如, 我先拍手, 然后你再跳



做活动的时候, 每次都将要训练的目标牢记在心(如这两周只训练F1A---在愉悦的活动中分享兴奋的凝视).首先定好该做什么动作.一个'跳到xxx上'的动做就可以套用4种框架(方法)来进行.而这类活动可以有很多个, (如喝饮料, 洗手, 跑, 刷牙,等---stage 1的活动最好选孩子感兴趣的, 可每次加入一点点令孩子愉快的不确定动作---如刷牙时,往鼻子上刷一下),乘以4, 扩展开来就不愁没活动做了.



事先对孩子说明要干什么,一块儿预测一下会发生的事. 做的时候运用一些技巧(如停顿几秒,发声,咳嗽等)在动作开始前,以得到孩子对你的面部凝视(期待), 而后做动作. 做完动作后, 也要用技巧(相互击掌,拥抱,夸张表情,声音,等)以得到孩子的目光注视(祝贺活动完成),并用语言点明:'我们一起...了'(与孩子复习活动内容---我以为这里也要有点变化,别变成八股).



由于是多种框架和活动都围绕同一个次级目标进行(如F1A),这就是'从不同(活动),到相同(目标)'.



另一方面, 同一个活动和框架, 由于所用技巧和观注点的不同,又可以服物于不同的目标.(如 同一个夸张的二人一起刷牙活动(同时/做同事框架),加点小动作(不确定性),可以引来孩子的兴奋的目光注视----为Stage 1的目标服务, 也可以 用大人的速度变换来训练孩子的并列行动(stage 3)目标.这就是'从相同(活动)到不同(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5-3-11 13:30:44 | 只看该作者

Re:一个新的社会交往干预法----关系型发展干预

请教自闭症孩子是否精力特旺盛,我家孩子总跑来跑去有用不完的精力.还有总自言自语说一些广告词之类无意义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5-3-11 13:36:23 | 只看该作者

Re:一个新的社会交往干预法----关系型发展干预

请问Lauray,怎样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我是刚进入以琳论坛的,你所讲的阶段1和阶段2是怎么回事,能不能具体说给我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5-3-13 01:14:40 | 只看该作者

Re:一个新的社会交往干预法----关系型发展干预

lauray:您好

很高兴又看到你的贴子,非常焦急地等着你的RDI训练心得.盼继续.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5-11-23 15:34:33 | 只看该作者

Re:一个新的社会交往干预法----关系型发展干预

lauray:

你好!

非常感谢你把那么多资料翻译成了中文,很受启发.

国内这方面的信息太少了,能否再多发些这方面的信息,让我们多了解一些呢!



彩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05-12-7 15:40:03 | 只看该作者

Re:一个新的社会交往干预法----关系型发展干预

lauray:您好!非常感谢您提供的资料,看后收获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我也非常注重自然情景中的孩子训练,感觉效果不错,但看了你翻译过来的文章后才明白其中的真谛。再次感谢您!祝福快乐!<img src="images/icon_smile_shock.gif" border=0><img src="images/icon_smile_big.gif" border=0>



彪儿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5-12-23 00:27:22 | 只看该作者

Re:一个新的社会交往干预法----关系型发展干预

受益匪浅!谢谢!继续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29 03:2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