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
你所说的在中心搞类似的社交活动,方老师正有此意,过完年,就会安排.在神的看顾下,以琳会越来越好的.
这次白崎老师来,我有幸听了一堂他点评李国香老师的社交故事课.这堂课的主题内容是小朋友要互相谦让.李老师从三个小故事来突出这个主题1.两只小羊过河2.两个小朋友抢玩具3.两只小鸡抢虫吃
李老师课上得非常好,不仅让孩子们分别理解了故事情节,还让孩子们上台表演故事"两只小羊过河",最后总结时,把实际生活的例子举出来:能不能抢滑梯\抢自行车?,孩子回答也非常到位.白崎老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我想这个建议可能会对大家很有帮助.第一.要把这样做的意义或结果重点强调一下.如:要谦让,为什么要谦让?如果这样做了大家都会喜欢你,正面结果一定要清清楚楚地告诉他.而不仅仅是不谦让,就会掉到河里,这样的结果(我想我们往往都会注重教后一种结果,而忽略前一种结果或是把前一种一带而过).
第二.把生活中的例子讲的多一些.
在这里,我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孩子说的和做的不一样呢?回答问题非常到位,可做起来就是另一回事."白崎老师说:"社交故事还是要以生活例子多讲,比如吃饭时,椅子不够,怎么办?让他从实际经验中真正体会到这样做的好处.这种情况就会改善."
有一天,我们俩不是也谈到这个问题吗?正常孩子会从童话故事中理解意义并影响到自己的行为,而我们的孩子恰恰相反,他要从大量的社会实践中找到经验才能理解相应的童话故事.(个人观点,欢迎讨论).我想如果真是这样,我们讲故事或社交故事,是不是要调整方向?先从他本身的生活经验出发.最后,有一定水平之后,在上升到童话故事或寓言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