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niuniu200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不点长大了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7-11-17 09: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楼主是个善良人。

楼主是个善良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12-10 14: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感觉你这两个都不是自闭症,也许有点心理障...

感觉你这两个都不是自闭症,也许有点心理障碍?总之进步这么大,过两年就赶上正常孩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4 20: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想起来了,我读过一篇文章,写的和你们女...

我想起来了,我读过一篇文章,写的和你们女儿的情况非常象。这可能不是自闭症,而是一个其他的病症,可是病症的名字实在想不起来了。建议你多找几个权威的医生看看,确诊一下。记得那个美国男孩子是上小学(还是中学?想不起来了)才被确诊的,后来经过治疗真的康复了。他不是自闭症,也不是心理问题,是需要治疗的某种病症。他后来长大了写了自传,对自己儿时的描述真的和你们女儿很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1-5 19: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是在三、四年以前,刚发现孩子情况的时候...

我是在三、四年以前,刚发现孩子情况的时候,偶然读到的一篇文章。我看了看,发现和我孩子情况不一样,就没特别注意。可惜的是这篇文章实在找不到了。那个孩子的描述还记得一点,大致上是他的父母、兄弟、姐妹都不喜欢他,同学们也不喜欢他,他经常和别人发生冲突,直到有一天,很偶然的,他父母带他去看一个有名的医生,医生说这是“XXX症”(不是自闭症,实在是想不起来了),然后他很多年都有药物和心理治疗。接下来他和社会慢慢接近,最后上大学,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他还写了一个自传。大致上是这样。所以建议你查一下美国有名的儿童心理医生,带孩子去看看,也许有办法呢。

另外,孩子身上的气味,建议跟孩子的医生沟通一下。很多美国的医生水平很凹的,建议多找几个医生问一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1-15 09: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所以我们让孩子去做感统啊。大部分孩子都是...

所以我们让孩子去做感统啊。大部分孩子都是感统失调的,大肌肉、小肌肉的训练都非常重要。国内的机构,训练方法再不一样,感统或大运动是每天必做的。当初我们花在感统/大运动/精细上的时间,占整体训练时间的一半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1-15 09: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大部分机构一对一的ABA个训只有一个小时...

大部分机构一对一的ABA个训只有一个小时:上午半小时,下午半小时。有的机构是两个小时,上、下午各一个小时。

ABA 和感统、精细等不冲突,因为做这些也许要发指令、听指令,同时训练语言表达,所以我个人把这些当作ABA 训练的一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1-15 09: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举一个例子:比如精细训练的走迷宫,就有...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精细训练的走迷宫,就有很多概念在里面。孩子要知道“出口”“入口”“开始”“结束”“能走”“不能走”“堵住了”“挡住了”等等等等概念,同时有各种各样不能走的理由:“这里有条河,不能走。从这里走,要掉在水里的”“这里有大灰狼,不能走,。。。。。。”。既锻炼的精细(用手)又锻炼了逻辑、语言等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1-15 09: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那你们的精细训练做什么呢?我看到国外的家...

那你们的精细训练做什么呢?我看到国外的家长很少提这一块。对于刚开始训练的孩子,精细训练可能比认知训练用的时间还长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1-15 09: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大部分机构是让家长陪的,所以感统、精细、...

大部分机构是让家长陪的,所以感统、精细、球技、游戏、户外等课都是一个老师带多个孩子。家长动手,老师给与指导。只有ABA个训课,是老师和孩子一对一,家长在旁边记笔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1-15 14: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1个小时的ABA,我也认为是少了一点。但...

1个小时的ABA,我也认为是少了一点。但是在机构,那是没办法了。机构的课都是排好的,该上什么就上什么,只能这样。所以我后来就不去机构了。在家里的训练就无所谓了,不是按时间来,而是按项目来。做完一项,玩一会儿,再做另一项。具体内容也根据孩子的情绪做调整。孩子进步也很大。去年年中还不会加法呢,到了年末,加、减法,进位、借位都会了。这两天给他演示了一下乘法,自己就会了。说话进步也很大,去年年初的时候会说五、六个字,到了年末会叙述事情了,比如“我刚才跟爸爸去超市了,然后买了一个冰激凌,后来还吃了一个蛋挞,最后跟爸爸回家了”。

如果家长自己会教,我觉得家居训练也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8-1-15 18: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oy:我儿子都六岁了,呵呵,他也...

oy:

我儿子都六岁了,呵呵,他也该多说点儿话了。去年(07年)年初的时候他还是一句话一句话地说,不会把整个事情连起来讲,那我就专门在这方面下点功夫,教他“先。。然后。。再然后 。。最后。。”这样的句子。到了年中的时候,他基本上可以在提醒之下把一件事说出来,一般都是他讲一句,然后我问“然后呢?”,他就再讲一句。到了年底的时候,他就可以自己翻着眼睛,一边想一边把事情叙述出来了。还是说的很简单,不会用形容词。

我们现在一半时间在幼儿园,一半时间在家。我要多看你们的帖子,教育的时候才会有灵感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1-16 09: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就我自己个人的观点来说,我愿意做大运动而...

就我自己个人的观点来说,我愿意做大运动而不愿意做感统。为什么呢?有一个大运动专家说过“感统是国外的专家们把大运动游戏化了,为了能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而已,所以很多时候感统的力度不够”,我自己观察了一下这两种训练,感觉他说的其实还是对的。这里面的原因说起来就复杂了,以后我想专门开一个帖讲这个事情。

考拉妈说的去游戏场地玩,这是一个整体体能的锻炼,对每个孩子都有好处。但是针对个案来说,还有针对性的大运动。比如多动的孩子要每天做蹲走,原理来自于中国武术的马步,让气下沉,他就会慢慢静下来。太安静的孩子要做跳跳床,让他动起来。训练前庭要推小车、爬地推球,注意力不集中要丢接球(丢一个、两个,甚至三个)和打羽毛球(把球吊在门框上,举拍子打),胳膊举不起来做手绕圆,语言没有的孩子吊网(弄个大网兜,孩子在里面转,但是如果孩子害怕就不要做)和从高处往下跳,。。。。

ABA并非就是一对一地坐在那里,任何一个项目都是ABA训练的平台。比如做大运动的时候,有很多指令,孩子也有很多反应(不想做,害怕,我累了,再休息一会儿,喝点儿水,把球推过来,妈妈快点儿,该你了,不是该你了是该我了,我等着呢,你怎么这么磨蹭,我不跟你玩了,我好紧张,一定要小心,我会小心的,帮个忙好吗,妈妈做的好,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来帮你搬,我们该休息了,。。。。),这个时候训练语言是非常好的机会。

大运动还有一个特别好的好处:不需要买很多器材,在家里随时可以做。当我认清这一点以后,就再也不去机构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1-16 10: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另:很多人说做大运动枯燥,孩子不喜欢。这...

另:很多人说做大运动枯燥,孩子不喜欢。这个还是要看家长怎么处理。比如孩子做蹲起的时候,我会放韵律很强的音乐,并且跟孩子一起做,还经常加一些可笑的童谣进去,孩子做的时候还满高兴的。

大运动处理好了,不会伤害身体。最开始的时候从他可以承受的量开始。比如爬地推球,我们最开始才推5个,孩子就不做了,就让他起来啊。后面慢慢一点点长,现在他每次推200个,自己一边数一边推,我就在旁边打毛衣。呵呵。

从孩子到处乱跑,到现在自己可以完成一个个项目,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大运动起了很好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8-1-18 20: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melon 妈:不好意思,我写错...

melon 妈:

不好意思,我写错了,是“趴地推球”:趴在地上,头抬起来,双手把球推出去,在墙上弹回来,再推 。。。

建议读周书林的《运动出智慧》:http://www.elimautism.org/lead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5&ID=229785

我们的运动和认知训练是交叉进行的。我儿子比较好动,所以每天蹲着走几圈;趴地推球200,针对前庭;慢蹲慢站100,针对多动;双拍双跨100,协调左右脑;静撑10分钟(手撑地,腿搭在床沿上,头尽量抬起),针对前庭;单脚跳左右各100,针对平衡感;跳绳100,手脚协调;丢接球200,针对注意力;打羽毛球100(球吊在房顶上),针对注意力;仰卧起坐100,针对腰肌;以上几项各用5-10分钟;最后有1个小时的脚部按摩 + 头部按摩 + 手指挤压 + 皮肤脱敏。

基本上就是这些。他废话很多,所以不做前滚翻,也不做跳跳床。你们孩子不说废话,这两项都可以做。如果孩子小,还可以做推小车,对孩子的用手、用腕和前庭都有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8-1-19 13: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melon 妈:“趴地推球”是全...

melon 妈:

“趴地推球”是全身趴在地上,然后把头抬起来,离开墙大概半米左右,胳膊尽量抬起来把球推出去。一般的篮球就可以。做这项运动就能看出孩子们真是不一样:有的孩子第一次稍微辅助一下,后面就会做的很好;而有的孩子是头抬不起来,有的孩子是胳膊抬不起来。我儿子最早抬不起头来,我用手托着他的头辅助一年的时间,他才勉强把自己的脑袋撑起来。

双拍双跨是双手同时拍球,然后左脚跨、右脚跨。

为什么“双拍双跨”呢?因为拍好一个球以后,很多孩子会一边拍一边走神,这个时候让他们左右手同时拍两个球,他们要想办法把球控制好,就不能走神了。拍好两个球,再跨一个球,然后再跨两个球,循序渐进。(说句实话,双拍双跨,我自己都不会,呵呵)

我们孩子已经大了,所以做这些很容易,很快就完成了。每天训练完他还要出去滑旱冰。

我们最早开始训练的时候,大运动和精细占的时间很长,因为他那个时候很笨拙,每个项目都花很多时间。记得那个时候他拍一个球就跑掉了,我先去追球,然后再去捉他。我们一拍球,楼上就有很多人往下看,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8-1-21 19: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昨天有个家长打电话,说看了我在这里发的帖...

昨天有个家长打电话,说看了我在这里发的帖,也准备给她儿子做类似的大运动。我说:“千万不可。只是因为有家长问,所以我把儿子每天做的运动写出来。但是并非每个孩子都需要这么做。比如你儿子就不要这样做。你们孩子身上自然的东西很多,这个情况下应该多做一些地板时光、RDI的东西,在游戏和生活中引导孩子。”

我们孩子非常好动,并且自闭情况比较严重。他兴趣非常狭窄,身体笨拙。如果不管他,他可以晃着头跑一天。这个情况下加大运动量,使他能够沉稳,四肢灵活,同时提高睡眠质量。但是对于程度好的孩子,这方面则不需要花这么多的时间。

不好意思,一直占用楼主的地方,现在把位置还给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8-1-29 14: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非常非常同意上面的观点!!我们所有的家长...

非常非常同意上面的观点!!我们所有的家长都应该是这样的心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4-5 21: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强力推荐。

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强力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2 12: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