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孩子课堂听讲,不听老师的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3-4-9 23: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玲玲妈: 这个栏目是行为问题管...

玲玲妈:
    这个栏目是行为问题管理专栏,所以目前只接关于行为问题的案子。
    我们撇开你如何教孩子学数学只谈行为。
    那么你现在要问的问题就是:上课老师说(1)不专注,(2)不听。(能坐住),(3)总是小动作,(4)开小差
                              过段时间后是老师让(5)写题不写,(6)让写拼音不写,哭,就是不写
                             (7) 同样的内容,爸爸教,也是说孩子不听
    我帮你列了是7个问题。

    其实里面很多问题是可以合并的,需要你自己重新列一下,然后找出一个目前比较障碍孩子的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来集中火力攻。
    再希望根据置顶帖里的如何发问帖将孩子情况做一个简单介绍。
    我还想说的是关于上课不专注这样的问题实在太大,背后的原因太多,需要往后放一下,先解决小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3-4-11 11: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学的东西太难?——孩子听不懂所以不听?...

学的东西太难?——孩子听不懂所以不听? (从她学会的速度和理解的程度来说,不很难,她学得不慢,也很快就掌握)

老师说话的方式,孩子听不懂,所以不听?(有可能,比如老师在上面讲20以上的混合加减计算,孩子可能没跟上,听不好,就不会;下来老师单独给她讲讲,她就会了-----孩子一对一还好,但到集体环境内去主动听,就表现出差距)


玲玲妈写下的有些矛盾哦!

我想新内容在大环境下学习孩子是有困难的,因为可能还是有一定的干扰因素。

我还是觉得孩子在大课堂上学习的能力还不够完备。
要考虑是不是慢慢过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4-11 13: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先忽略你17楼的内容。我所说的...

我先忽略你17楼的内容。

我所说的过渡,你想到了一部分,那就是上课的时候人数少一些。
还有一部分你没有想到,那就是孩子的能力也需要过渡。

我现在感觉玲玲从认知能力上来说也是需要过渡的,直白地说,你现在教的内容虽然好像你单独教就会了,但是这也是比较勉强的,我真的感觉玲玲需要打基础。

表面上看这是学习的内容在环境的泛化上出了问题,可事实是孩子的能力,包括认知基础能力、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表达能力、对环境的适应力,当然包括关注的力度。

玲妈又没有想过或者试试你自己在什么状态下最容易开小差?想想如果此时送你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听关于卫星发射的技术性报告,你能集中注意力么?你能不出现小动作么?
现在玲玲还在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内容她在大课堂跟着都吃力了,那么真正上学的时候进度要快很多,教室里人也多很多,老师的辅助会大大减少,家长和老师的沟通也会复杂和困难很多。我希望玲妈好好评估一下目前玲玲所处的环境和很快要面对的环境的区别性和难易度。

玲玲目前在“完全融合状态”,而真正的完全融合指的是51%以上的时间在普通班级里,但是依然是有助教老师的帮助状态下的,课程是可以调整甚至修改的。

我在多言几句孩子去融合前所需要具备的相关能力:
最重要的是“准备好学习的技巧”。家长的重点是教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并不是他是否掌握了这个概念。
1、学习方面:认知和概念、语言理解、回答问题、口语表达、写画
2、行为方面:安坐、遵从指令、注意力集中、共同关注、基本的礼貌礼仪、自理、自我控制、回应
3、互动方面:等待和轮候、玩耍与游戏、对输赢有适当的反应2

那么再谈谈智力要包含哪些内容呢?
1、观察力
2、注意力
3、记忆力
4、想象力
5、思维能力

对一个自闭症孩子来说,即使他已经具备了上面的这些能力,当去融合的时候因为环境的变化,也因为他本身在感觉统合方面的困难,因为学习和思考的方式的不同等,他依然需要帮助,如果没有帮助,行为问题一定层出不穷。

表面上的问题行为,教导者一定要深挖的是背后的原因。

跟着猪猪老师学习行为干预的内容的时候,有一幅图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一幅冰山图。我们看到的只是暴露在海面上的山顶,但沉在海底下的则太多太多。
猪猪老师在那幅图上有几个数字,她一再强调,更重要的是提前准备去解决数字1的部分。

我列出的就属于数字1的部分。

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一定要治本,而不是治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4-11 15: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很多问题不是想展开就可以展开的,帮助孩子...

很多问题不是想展开就可以展开的,帮助孩子提高这些能力更强调个体。
我能做的是根据你提上来的具体小问题给予思路,还不知道能否真的对路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4-16 22: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授命回你贴的时候,我就跟版主猪猪老师申请...

授命回你贴的时候,我就跟版主猪猪老师申请,能否换任务,我不想回你的帖。又不是没上你的地里看过,又不是没有看过你其他的帖,但是生怕版主把我打入冷宫,接了这个任务来回帖。

没回帖就知道是这个结局,回和没回一个样,果真。
还是去看你地里的菜,得,我们的意见你不会用,也用不上。
也许你就是一时兴起需要找个地方倾诉一下?上来发个贴,获得了我们的注意力撒腿该干嘛干嘛?
我没版主好脾气,这会也豁出去不怕版主把我休了上来吐气泡。

1、要么你的孩子就不是有ASD的孩子?
2、要么你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叫ASD?
3、要么你没有进去幼儿园好好看看你孩子和其他孩子质的区别在哪里?
4、要么你就不想面对你孩子的问题?
5、要么你不想承认你孩子的问题?

猜遍了,找不到答案。
但是有一点是清晰的:我再也不会参与回答你的帖子,再也不会在群里参与讨论你孩子的问题。也许当你彻底清醒的那天我会重新来过。

其他的不多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4-18 10: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谢谢玲玲妈妈坦诚地和我私下沟通。也真...

谢谢玲玲妈妈坦诚地和我私下沟通。
也真诚盼望家长能理解我们这些过来人苦口婆心的忠言,忠言一定是逆耳的。但因为我们是过来人,所以我们希望家长能丢掉幻想,毕竟时间过去了是不能返回的。

如果玲妈能放上小的具体的项目我一定尽力和你来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4-24 21: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无论什么人,都不要被强化,尤其我这样的人...

无论什么人,都不要被强化,尤其我这样的人。哈哈!

1、读短文   诚实的小蜗牛

小蜗牛捡到一根漂亮的羽毛,就问小松鼠:“请问这是你丢的羽毛吗?”小松鼠笑得直不起腰来,回答说:“从来没有听说过松鼠长羽毛。”小蜗牛又问水牛伯伯,结果他也不是羽毛的主人。狮子大哥对小蜗牛说:“这么好的羽毛自己留着吧!”

小蜗牛说:“不行不行,不是我的东西我可不能要。

最后,夜莺告诉他:“这是森林荒原上鸵鸟的羽毛。”

小蜗牛一听又来力气了。他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羽毛的主人----鸵鸟。鸵鸟夸奖小蜗牛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并把小蜗牛驮回了森林中的家。

读了一遍,提问:a 小蜗牛捡到什么东西 b 为了寻找羽毛的主人,小蜗牛先后问了几个动物?分别是谁 c 谁是羽毛真正的主人?小蜗牛找到了么? d 后来小蜗牛怎么回家的?鸵鸟为什么这么做? e:如果你捡到别人东西,你会怎么做呢?

a~e,女儿的回答正确, 一直坐得很好,反应很积极。  完毕,妈妈主动表扬女儿做得好,听得好,画了一颗星星给女儿

2. 说近义词   漂亮的羽毛  女儿说:美丽的羽毛   
              鲜艳的花朵  女儿:漂亮的花朵 (妈妈:很好,还可以说艳丽的花朵)
              聪明的小猴子  女儿:可爱的小猴子 (妈妈:机灵的小猴子)
              和蔼的老奶奶   女儿:年纪很大的老奶奶  (妈妈:你说的没错,但我们这里说得是近义词,表现老奶奶给人的感觉, 慈祥的老奶奶)
              ---------女儿对这类表述人的性格或者气质特征的那类形容词的掌握有差距,遇到这样的,就容易卡壳
以上用了将近15分钟,女儿出现了一次小动作(坐得不稳当了,就是出现在老奶奶的那个环节-----请问我该怎么做,怎么说,帮女儿改善)

玲玲妈设计的问题是非常好的,尤其从锻炼小朋友听的角度。但是我还是觉得考的味道重了些,让孩子快乐地去学习。所以给予必要的视觉提示会让孩子更加轻松一些。

通过故事来帮助孩子掌握近义词也是非常好的,但是前提是平时你已经让孩子接触过这类的近义词,然后通过故事让孩子巩固并使用这个技能。
我想和蔼的这个词孩子是生疏的,她用了年纪很大的,我个人觉得孩子已经非常聪明了,她能够根据人物的特征去找,所以是需要肯定她动脑筋的。然后跟进解释和蔼的意思,再让她回答这个词的近义词。
上课的过程中要运用黑板,可以给机会让孩子站起来回答,到黑板跟前回答,这样她不用那么僵地坐在那,就不容易出现小动作了。


2、儿歌部分
   这部分没有什么问题,这憨厚两个字她不理解都是正常的,如果她什么都理解还用你给她上课?该她给你上课了。阅读的好处就是让我们在读的过程中复习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点直到灵活运用,同时去发现新知识点。
   山泉甜甜当美酒,孩子没有意会里面的意思那是情理之中的,多做这样的练习,尤其对你家小朋友来说,她的功能高,起点要高一些。
   猜谜语的活动非常好,但是不要太难。


3、第三个故事的困难程度加大了很多。这虽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但是需要想法解读的能力,从目前情况看对玲玲是有困难的,所以你一定要借助图片来帮助孩子理解,不能完全用听的方式。

因果句子的练习是必要的,但是从生活小常识开始练习。比如天气好你带她出去玩,你会说今天天气真好,可以到公园骑车等。然后问她:下雨可以在公园骑车么?这样就很自然过渡了:因为天气好,所以可以到公园骑车。因为下雨了,所以不能出来滑滑梯了。  因为下雨了,所以坐跷跷板的时候裤子就湿了。
但第一个因果句子里面不信任,对玲玲来说是不合适的。

玲玲出现小动作或者要求上厕所这些行为都是逃避行为。
逃避的原因是太难了。
原因那么明显了,还要我继续说怎么办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5-16 20: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看了玲玲妈妈关于扩充句子的联系,总觉得不...

看了玲玲妈妈关于扩充句子的联系,总觉得不对劲,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说。
我总觉得你不是扩句,而是让她在练习因果句。

给看一下我以前做过的:
我有一个篮球。
我有一个红色的篮球。
我有一个红色的漂亮的篮球,是舅舅送给我的。(其实应该写成我有一个红色的漂亮的舅舅送给我的篮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5-16 22: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玲玲...

下面引用由玲玲玲玲妈妈发表的内容:

B 听儿歌,回答问题(没用黑板,读给女儿听,让她看看儿歌的那种配图)

吹泡泡

你爱吹泡泡
我爱吹泡泡
小泡泡,随风飘
东边一个泡
西边一个泡,
大家一起抓泡泡

...



妈妈是带孩子,老师是教孩子,所以我想说训练一定要生活化,而生活不能训练化,否则大家都鸭梨山大。
简单的儿歌加点动作表演着读就可以了,也可以让孩子朗读儿歌,如果能配点动作就更好,不要什么都去提问孩子。时间久了孩子会产生厌学情绪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5-16 22: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玲玲...

下面引用由玲玲玲玲妈妈发表的内容:

第二部分 数学

A 今天还有教孩子认识钱,

从家里找来很多的硬币,毛票,元票,  还有五元,十元,20,50 100元

先让女儿一个个认识, 然后告诉她  十个一角=1元  一...



这个内容应该是超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5-16 22: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玲玲...

下面引用由玲玲玲玲妈妈发表的内容:

B 做数学作业 (今天女儿的数学作业很多,认识钟表,计算等),



第一题: 42里有(4)个十和(2)个一
         51的相邻数是 (50)和(52)
        ...



为什么要教那么多数学?
这是一个大班孩子要学习的内容呢?
为什么不能多陪孩子玩,各种游戏,尤其是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哪怕是平行游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6 23: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