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8586|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中山三院之行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6-2-20 08: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的中山三院之行

专家分儿童精神科方面的专家,但他们和特殊教育方面的专家不同,各有专长。

总体上,应该相信专家。他们接触的案例非常多,各种孩子都见过,对某一类型的问题有着概括的经验和方法。但具体到特定的行为,却完全可能说不到具体的点上。因此,我觉得专家推荐的培训班应该去上,很有必要,学些东西,家长自己也能分析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michael74,专家的几个问题的回答,总体上我感觉应该算是“出自专家之口的”,虽然说的比较简单,没有作详细解释。他的服务态度另说。

看专家之前,家长应该事先做一些准备,好不容易约上的机会。准备好自己的问题,写下来最好,分分类,找重点的,忌细琐。把自己认为关键的急需的问题问透,不管他的态度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2-20 12: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的中山三院之行

该专家问我们怎样做的,孩子妈妈说,多教呗.

-应该向专家讨论些家庭训练的项目和计划。



专家马上说"你们还是抓不住重点啊"转而对在坐的三名看似医生的女士说"看来以后没有经过我们家长培训班的家长,我们不往某某机构推荐了"

-强调家长培训的重要性,家庭训练与机构一定要结合。



该专家问"你们需要我帮你们解决什么问题".我们说孩子总是心神不宁.他断然说"不是心神不宁,而是他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做".

-是的,重要的不是他不应该“心神不宁”,而是要教他开展有意义的活动。

-正常的有意义的行为占据了时间,他就没有功夫去做那些“心神不宁”的举动了。



我们说孩子在陌生环境紧张,如今天在快餐店吃饭,故意捣乱,傻笑.专家说"没有人会傻笑,他是看见了好笑的事".

我们说他故意用手拿食物.专家反问"那重要吗?".

-专家在问你如何判断孩子的一个行为是属于为“问题行为”,需要分析行为功能

-那些行为真的那么不可容忍吗?值得去关注吗?或者,他如果有好事去做,还会这样吗?



我们再问,该专家就说"我强烈推荐你们参加我们的家长培训班"一问,家长培训班要到三月底.孩子妈妈说希望该专家能指导我们在培训班开班前这一个多月该做些什么.专家说"你们一年都等了,还等不了这一个月吗?"我们很惊讶,教自闭的孩子本来就是和时间赛跑,怎么能这样说.

-专家在批评你没有“和时间赛跑”,这一年中为何没有去培训班。

-我也觉得你可能这一年中抓的不紧,仅从本贴来看的,或大部分时间还在摇摆,“孩子到底是不是?”



我们惊讶的无语.一边的女的说"我们楼上正要开一个十二个半天的训练,要不你们报个名,明天就可以上".半晌,我问"你们说的结构化是否要专人教孩子."专家说"是".我们说孩子的妈妈为了孩子的训练已经请了不少假,再请好象不太好.专家说"那是你们的问题,我们也没办法".

-请假的事不用和专家讨论。



我说孩子当前最怕的是煤气罐.专家说"他那不是怕"我们刚要举例说明他是怕.

-怕-是恐惧心理,除非孩子能够明确地表达他的内心感受和思想,否则仅仅是大人的观察,还不一定到位。对于这种心理的外在行为表现的专业分析可能很复杂,比如,心跳,血压,等等的观察,需要分析行为功能,才能确定。

-我更相信专家的话,“不是怕”,而是“怕”之后家长关心和奖励带给孩子了什么?。



我们说如何克服怕煤气罐.专家说:"那就到没有煤气罐的地方去嘛".可家里不可能不用煤气罐啦."那就全面暴露嘛"专家很不耐烦.这时孩子听到煤气罐三个字很紧张说"不要煤气罐".专家对孩子声色俱厉地说"说煤气罐怎么啦,我就要说."

-专家建议暂时回避,让孩子逐渐改善,自然脱敏。重要的是不要对此事“大加关注”,反而会增加对孩子的刺激。

-后来又建议强烈的脱敏疗法,而且当场已经开始对孩子使用了。你的孩子当时的反应如何?你注意到了吗?专家对他的反应如何评价?这是应该关心的。我相信专家绝对不是在“粗暴”地对你孩子“发脾气”



孩子的妈妈说,孩子说话嘴唇不怎么动,说得不清楚怎么办.专家说"这不是问题,只要我能听懂,他人听不懂有什么关系."

-他听得懂?别人听不懂?主动语言的运用比发音清晰更重要。

-如果他主动交流性的语言多了,孩子会努力让你听懂他的发音的。



我们觉得谈话越来越不舒服,这时专家又接了一个电话,似乎急着要走.我们也不知道要问些什么了.专家又说"关于自闭的问题我可以谈上两天都谈不完,我还是强烈推荐你们参加这为期两天的家长培训班."

-培训班要去上,有好处。如果你一年前上了,我相信那天许多问题会问得更“有水平”,与专家的沟通也会更愉快

-这里面训练班和医院等方面的经济关系就不讨论了。



结束时,专家对我们说"其实你这个孩子功能不差,还是很有教的."我们对此已没反应了.一边另一女的结了我们一张单,说要参加家长培训班,现在就可能拿那张单交钱.专家门诊就这样结束了.

-相信专家的判断和鼓励吧。你的孩子不是主动地接了专家的话吗?这就够让我羡慕的。

-相信自己:孩子是可教的,我就是从认为“孩子不可教”到认为“孩子是可教的”。



我做这些旁批,希望不要让michael74不快,我不是在为这个专家辩解,只是试图以我的理解来往好的方面解读一下。我不是冒充专家,但是上述这些看法,你一年后也许会认同。这个专家当时的态度的确是不够耐心,也没有表现出一定的关怀。我想,我们看医生也好,和幼儿园、机构老师打交道也好,主要的目的是寻求帮助,寻求合力,孩子有进步大家都有好处。以此目的出发,其他方面的事情就不要去多想吧。如果觉得我说的不对,尽管骂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吧。其实,我们求医问药的过程中,谁没有受过医生的气呀!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秋爸爸 重新编辑於 2006/02/20  14:16:57</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3 02: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