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开蒙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2-9-6 12: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燕原发表的内容:

比如,六个月大的婴儿正在玩的时候,父母从后面把他(她)抱起来,放进了浴盆。又比如,一个三岁的孩子在解决某个问题时感到沮丧,父母却在旁嘲笑他(她)。这样的做法过度刺激了孩子,且对于他们发展自我调节能力有负面影响。

这些论调怎么跟尹粉们一模一样!一位尹女士的维护者就曾跟我说,“比如一个孩子,在第一次看陌生人的时候,被人不知轻重地捏了脸蛋好几把,感受到不尊重和受伤害,误以为是自己去看别人会招来这样的伤害,从此不敢看人了。你们怎样判断这是缺乏社会性的问题,还是心理问题呢?”

下面引用由燕原发表的内容:

不论如何检测大脑的功能,这类研究不能告诉我们:这些观测到的异常是生来就有的,还是患儿由于创伤、长期压力或其它婴幼儿时期的经历所致。近年来行为神经科学的一项影响深远的发现是: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发育中的大脑是被人的经验塑造出来的。

毫无疑问,有大量儿童存在注意力、自我控制和行为上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是娘胎里带来的吗?或者是由于他们幼年的经验所致?


我没深入接触过被诊断ADHD的孩子,但我认识一个在台湾被怀疑轻度过动症,妈妈没去诊断,而是带他来了新西兰(孩子的姐姐生在新西兰,弟弟是回台后生的)的孩子。凭我对这孩子的了解认识,对他父母、家庭状况的了解,至少我可以肯定这一个孩子的“过动倾向”百分百就是先天的,跟后天经验毫无关系。他甜美天真善良热情毫无心机,妈妈温柔娴静细致关爱,家庭生活是我见过最和谐愉悦波澜不兴的。这还是一个程度轻微,没诊断过更不需要服药的孩子。

我相信多动症可能被诊断过度,也相信过度程度可能不轻,但就此否定多动症的生理来源体现的是思维狭隘。也可能这位作者没有要完全否定生理来源,只是想说明后天负面经历也会造成多动症。我不懂多动症,但我想这个arguement应该有很多针对性的实验可以用来研究,比如类似对ASD孩子做的同卵同胞、异卵同胞共发率等等。而且这个arguement跟“药物是否(对孩子的长期发展情况)有帮助”既不是同一个命题,也不形成直接推断关系,原因上面T版已经说了,多动症的药本来就是求的短期效应,大多数多动症孩子长大后会好转,药物只是权衡利弊后用来帮助他们渡过青少年时期(比如,被边缘化如果导致了心理问题,倒有可能长大后成为主要障碍)。至于“药物是否被滥用”,那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命题,需要另外一套考量和数据。就凭这位作者把这三个各自都很复杂,都需要有不同的针对性研究和数据来分析,彼此也不能互证的命题混为一谈,大加排比(我觉得是为了博眼球,赢取老百姓同感),我就觉得他十分百分滴缺乏科学素养,他的文章只有鸡汤作用,没有科学养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0 20: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