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564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智能力的场景训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9 16: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孩子刚满5岁,已经基本上精熟了RDI前四级的技巧,正朝着更高级的心智培养迈进。孩子已经基本掌握了根据眼神和动作结合场景理解别人意图的能力,孩子也基本掌握了别人可以和自己有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接下来的目标就是教会孩子如何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和改变别人的意图。通俗点说就是教孩子如何撒谎,作假,拍马屁。首先从动机培养开始。任何一个人之所以要说假话根本原因不外乎两个:趋利和避害。那么从这两个基本冬季出发,设计一些最基本的场景,从简单的开始。
1.避害
孩子不小心又闯祸了。5岁的小男孩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什么都要学着大人尝试一下,闯祸是很正常的,闯祸时也就是这个训练最好的开始契机。假设孩子又
把杯子打翻了,洒的满桌子都是水。
爸爸:怒冲冲地跑到餐厅,指着桌子问孩子:是谁把杯子打翻了?是不是你?!
孩子:是我打翻的(实话实说了)
爸爸:把手伸出来!
孩子:乖乖伸出手,被爸爸狠揍两下
爸爸:再问一次,是不是你干的(在给孩子一次机会)
妈妈(辅助者):和爸爸说不是你干的
孩子:不是我干的
爸爸:那是谁干的?
妈妈(辅助者):告诉爸爸不知道是谁干的
孩子:不知道
爸爸:马上换成和颜悦色的脸色,摸摸孩子的头:原来不是你干的呀,玩的时候小心点哦~~
总结:经过几次辅助以后,孩子渐渐明白两种说法带来的截然不同的后果,自己也总结出来了那种说法对自己更有利。在遇到类似事件以后就自己知道如何朝着可以“避害”的方向去回答。

2.趋利
某日和老婆孩子一起在沙发上闲坐,突然心血来潮问孩子一个问题
爸爸:宝宝,你最喜欢爸爸还是妈妈
孩子:喜欢妈妈(惯例回答)
爸爸:装着很生气的样子,转过身撕开一袋山楂片自顾自地就吃了起来
孩子:听见撕包装袋的声音马上凑了过来:我要吃山楂片
爸爸:不理会,继续自己吃
孩子:急眼了,脱口而出:最喜欢爸爸(开窍了)
爸爸:马上喜笑颜开地把山楂片递给孩子“宝宝真乖,爸爸最喜欢你了~~~”
妈妈:气不过了,马上跑去食品柜拿出一包孩子更喜欢的QQ糖,撕开后问孩子:你到底最喜欢谁呀
孩子:看看山楂片,再看看QQ糖,把手里的山楂片一扔,飞扑上去:最喜欢妈妈(彻底开窍了)。。。
总结:这个场景的训练应该比前一个容易。如果孩子还没明白意思,可以再引入另一个辅助者比如奶奶。奶奶把孩子托一边讲悄悄话:快说最喜欢爸爸,爸爸就会给你山楂片。。。”。多让孩子得到几次甜头后,慢慢就会开窍。

3.欺骗
孩子最近迷恋恶作剧,什么东西都要拿来恶心我一下,然后在一旁看着我开心。
爸爸:坐在沙发上看报纸
孩子:拿了一张画了辣椒的图片过来:“爸爸,吃辣椒!”
爸爸:这是什么呀
孩子:这是辣椒
爸爸:辣椒好辣的,我不吃,我怕辣
孩子:继续缠着:“爸爸吃辣椒”
妈妈(辅助者):把孩子拉一边悄悄说:“告诉爸爸,辣椒一点都不辣”
孩子:辣椒一点都不辣
爸爸:辣椒辣不辣呀?
孩子:不辣
爸爸:真的不辣吗?
孩子:真的不辣
爸爸:装着啊呜啊呜吃了两口辣椒,然后拼命地抽气:“好辣好辣,辣死我拉,你骗我说不辣。。。。我要抓住你!”
孩子:哈哈大笑地跑开躲到妈妈背后
爸爸妈妈孩子三个人开始老鹰抓小鸡。。。

以上的场景训练必须是孩子已经掌握了前四级的技巧,并且有很好的基础。同时关键在于主要的训练引导者(爸爸)一定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要让孩子经常能“骗”到你,并且从这个骗的过程中得到好处。选定辅助者也很重要,刚开始时孩子可能还是按照习惯性的思路去回答问题(也就是正确的行为和符合实施的行为),那么辅助者就要适时的假如引导,告诉孩子另外的言行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最后在一些孩子的捣蛋行为上要给予一定的宽容,如果父母太聪明了,什么都要求一味的严格,不给孩子以任何“出轨”或者欺骗你的机会,那么孩子是无法在这个环境中自然发展出这些能力。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3 20: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