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322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几则小故事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6-3-2 15: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几则小故事

今天闲来无事,从我收藏的文章中选几篇与大家共享: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问:唐朝诗人王维有两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千古传诵。人们常用来自勉或勉励他人,遇到逆境绝境时,把得失放下,也许会有新的局面产生。如果从禅的立场来看这句话,会是怎麽说呢?

     答: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他的两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穷处」指的是什麽?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後溪流不见了。有一个可能是该处为山泉的发源地,掩於地表之下。另一个可能是下雨之後汇集而成的涧水在此地乾涸了。这个登山者走者走者,走到水不见了,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巅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在生命的过程中,不论是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等,你勇往直前,到後来竟然发现那是一条绝路,没法走下去了,山穷水尽悲哀失落的心境难免出现。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有路可走了,往天空看吧!虽然身体在绝境中,但是心灵还可以畅游太空,还可以很自在、很愉快地欣赏大自然,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再也不会觉得自己穷途末路。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两种境界在其中。第一种,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另一种境界是,即使现在不下雨也没关系,总有一天会下雨。



     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的是身体的障碍,有的是心理的障碍,有的是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而退心,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初发心就是初发菩提心的时候。初发心时什麽也没有,对修行的方法、修行的观念都不了解。你先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所以不要失望,不要放弃。人生的每个阶段也都可能发生这种状况,如果用这种诗境来看待,处处会有活路的。





以一个人的现有表现期许之,他不会有所长进.以潜能与应有的成就期许之,他就会不负所望——歌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3-2 15: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几则小故事

人生感悟:一个农夫和一条独木舟的故事

  作者:杭大庆   

古时候,有一个农夫要到另外一个村庄办事,可是当时交通不便,他只能徒步行走。走啊走,这农夫穿过一大片森林后发现,要到达另一村子还必须经过一条河流,不然的话,就得爬过一座高山。怎么办呢?是要渡过这条湍急的河流,还是要辛苦地爬过高山?正当这农夫陷入两难时,突然看到附近有一棵大树,于是就用随身携带的斧头把大树砍下,且将 树干慢慢地砍凿成一个简易的独木舟。这个农夫很高兴,也很佩服自己的聪明,因此他很轻松地坐着自造的独木舟就到达了对岸。  

 上岸后,农人又得继续往前走。可是他觉得这个独木舟实在很管用,如果丢弃在岸旁实在很可惜!而且万一前面再遇到河流的话他又必须再砍树,辛苦地凿成独木舟。所以,这农夫就决定把独木舟背在身上走以备不时之需。走啊走,这农夫背着独木舟背得满头大汗,步伐也愈走愈慢,因这独木舟实在是太重了,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这农夫边走边休息,有时真是好想把独木舟丢弃不要了!可是,他却舍不得,心想,既然已经背了好一阵子就继续吧!万一真的遇到河流就很管用了!然而这农夫一直汗流浃背地走,走到天黑,发现一路上都很平坦;在抵达另一个村庄前都没有再遇到河流!可是,他却比不背独木舟花了三倍的时间才到达目的地。   

  人生,不就是一次无休无止的旅程吗?我们无法预测自己人生的道路会是什么样的,也无法通过事先的安排,乃至充分仔细的准备,来让我们轻松、坦然、无忧无虑地度过人生的旅程。  

 人生旅程,或平坦,或崎岖,或湍急溪流,或陡峭高山。各种困境、磨难总会在不期然之间出现,往往令我们始料不及,措手无策。但没有什么“独木舟”能够始终让我们走得自在,轻松,它对我们,只能是一时之需。  

 如果说,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终身携带的话,它就是:坚定的人生信念!即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勇敢地坦然接受,去面对和征服。  

 坚忍不拔的意志,坚强的身体,随机应变的智慧,百折不挠的精神,随遇而安的心态,此等种种,才是我们旅行中真正的“独木舟”,只有它,才能给我们带来轻捷、稳健和永久的轻松。







以一个人的现有表现期许之,他不会有所长进.以潜能与应有的成就期许之,他就会不负所望——歌德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阿冰 重新编辑於 2006/03/02  16:01:19</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3-2 16: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几则小故事

人人都应该寻找属于自己的金蔷薇

  作者:彭永强  

 数年之前,我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   

  故事发生在巴黎。那时有一位老清洁工名叫夏米,他的朋友死去了,留下一个名叫苏珊娜的小女孩,朋友要求夏米帮助他把小女孩抚养成人。为了让小姑娘过得更快乐,夏米 时常讲故事给她听,曾经讲到了一个关于金蔷薇的故事。他告诉苏珊娜,金蔷薇能够给人带来幸福。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苏珊娜离开了他。十多年后的一天,他们偶然相逢。已经是一位贵妇人的苏珊娜生活得并不幸福。她向夏米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埋怨丈夫的轻薄庸俗,最后她含泪说:“要是有人能送我一朵金蔷薇该有多好,我就会是一个幸福的人了!”从此以后,夏米每天拖着衰老的身躯,到每一个首饰作坊去清扫灰尘,并把它们收集起来,带回家从中筛选金粉。十年如一日,他终于用收集到的金粉打造成了一朵金蔷薇。然而,直到此时,他才知道苏珊娜早已远走美国,而且至今杳无音讯。不久后,那位叫夏米的老人就死了,在他的枕头下,人们发现了一朵皱巴巴的散发着微光的金蔷薇……  

 看到这个故事的许多人都说夏米是一个可怜的老人,努力地为别人打造幸福,最后却在毫无希望之中死去。开始,我也是这样认为,但许多年以后,却发现那位老人其实是充实的,是幸福的。

  人活在世界上,仅仅靠柴米油盐,维持的是一种最原始的生活,它只是保证你的躯体还活着,而人生的真正意义则是偏重于精神世界;人的精彩的生活,需要一个坚强的支点。这个支点激励着你度过人生的逆流,给你一种汹涌澎湃的力量,让你即使在漆黑的暗夜依然期待着光明,渴望着明天……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心中的那个金蔷薇的愿望,孤身一人的夏米的晚年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它将会是黯淡无光的。不必要起早贪黑,不必要忙忙碌碌,只需要慵懒地打发时日罢了,那样的人生是毫无光泽的!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朵金蔷薇,它会让我们过得充实,给我们生存的意义,让我们理解、接受和给予人性的美好,让我们的生活和心灵都充满真情的阳光!





以一个人的现有表现期许之,他不会有所长进.以潜能与应有的成就期许之,他就会不负所望——歌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3-2 16: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几则小故事

敬一丹:人要想改变自己,什么时候都不晚!

[日期:2006-02-08]        来源:



  作者:敬一丹

  我不是什么成功女性,也不是什么女强人,只不过是干电视工作的,如果说还取得了一点小小成绩的话,不过是比别人多付出了一些汗水而已。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我觉得每一个脚印里盛满了坎坷和踏实。





  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我回到了家乡黑龙江,在省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因为经历过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我的文化底子薄,于是我报考了母校的研究生,可连续两次都名落孙山。当时我已经29岁了,不想再这样折腾了,但就这样放弃,我又有些不甘。那段时间,我一直闷闷不乐。母亲是个知识女性,她对我说:“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真要想改变自己,什么时候都不晚。” 

  “什么时候都不晚”,就是这一句话,让我第三次走上了考场,终于在30岁的那一年成为了北广的研究生。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我感慨万千,30岁,我的人生又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入学不久,我就结婚了,丈夫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虽然有了家,但我们依然住在各自学校的集体宿舍里,一日三餐在食堂里吃饭,和单身生活没有什么区别。3年的苦日子熬过后,我留校任教了。一个女人在大学里当老师,工作既体面又轻松,收入也不错,而且有很多时间可以照顾家庭,很多人都羡慕我,但我对自己的生活状况并不满意,我觉得自己是学新闻的,更应该到一线去做更有挑战性的工作。 

  33岁那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部来北广要人,经过面试、笔试和实践考核,我幸运地被录用了。当时来自亲友们的阻力很大,他们说我是头脑发热,都30多岁的人了,还瞎折腾什么。我想,如果我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也许自己这辈子就会在北广做一名老师,永远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那将是我一辈子的遗憾。

  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我又一次犹豫了,我真的还有能力面临这次新的人生考验吗?那段时间,我不断地想起母亲的话:“人要想改变自己,什么时候都不晚。”我最后的决定是,不管怎么样,不能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哪怕失败了,我也无怨无悔。就这样,我在33岁的年纪走进了中央电视台,成为一名主持人。 

  中央电视台人才济济,竞争很激烈,我知道自己没有任何优势,只有多付出心血和汗水,才不会被淘汰,才能站得住脚。我虚心向比我年轻的同事学习,经常在办公室加班加点到深夜,把每一项简单的工作当作重大的使命来完成。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绝对没有回报。经过不懈努力,我不仅在中央电视台有了一席之地,还以自己的名字开辟了“一丹话题”这个专栏,这是全国第一个以主持人的名字命名的节目,观众的反映还不错,这给我很大的信心。

  一转眼,我就到了40岁,看到镜子里自己眼角细密的皱纹,我突然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和失落感。40岁,对一个女人来说,是道迈不过去的坎,尤其对女主持人来说,更是尴尬的年龄。每天早晨起床,我第一件事就是想到自己的年龄,每天患得患失,内心充满着苦涩和忧郁。   我把自己的困惑和烦恼向母亲倾诉了,母亲说:“丹啊,你不觉得这十几年来,你是越来越美丽了吗?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会变老,有的人只是变得老而无用,可是有的人却会变得有智慧有魅力,这种改变,不是最好的么?”那一刻,我迷茫混沌的心豁然开朗,是啊,年轻女主持人的本钱是美丽和青春,而40岁的我,虽然青春和美丽已经不再,但我可以靠自己的智慧、学识、修养和内在的气质来赢得观众的喜爱。年龄对一个人来说,可以是一种负担,也可以是一种财富。心态平和了,工作的热情又重新回来了,尽管我已40多岁了,但领导依然让我在栏目组里挑大梁。 

  我的人生,应该说没有被命运和机遇特别垂青过,每一步,都是自己踏踏实实走下来的。我特别感谢母亲,是她在那些关键的时刻解开了我的心结,告诉我人生的方向应该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如果到了50岁、60岁,又有新的梦想在诱惑我,我想我依然会义无反顾地朝着它走去。好的改变,什么时候都不嫌晚。







以一个人的现有表现期许之,他不会有所长进.以潜能与应有的成就期许之,他就会不负所望——歌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3-2 16: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几则小故事

学会宽容

[日期:2006-02-10]        来源:  作者:       



 扬州平山堂弥勒佛的神像前有一副对联叫做:“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这副对联让游人感叹不止,然而真正做到却非易事。  

  人非圣贤,不可能有那种大彻大悟,所以总摆脱不了被嘲笑之列。不是人们读不懂,参悟不透,而是人们爱好虚荣,趋功近利的惰性使然。正常的理智被日常生活中恩恩怨怨,以及无原则的是非之争萦絮纷扰,而采取一些针锋相对,或勾心斗角的非理智行为,结果使一些本非原则的事情闹得势不两立,人际关系搞得特别紧张。这种情况有时不仅可造成对别人名誉、精神的侵权和损害,也使自己的情感陷入长期的痛苦之中,对身心健康构成一定的危害。  

  医学研究表明,宽容和健康息息相关。当人的内心矛盾冲突或情绪危机难以解除时,机体内内分泌功能就容易失调,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消化液分泌减少等生理和病理反应,如果这种反应过激,不仅能引发心理和躯体上的疾病,而且还可直接致人死命。《三国演义》中三气周瑜的故事就是典型的事例:周瑜之死完全是他气量狭小,妒能忌贤所致。相反,同样的激将法,司马懿则不受诸葛亮的女人之辱,坦然对之,不上其当,既保持了军事上的相对优势,也免遭了身心之害。  

  有位心理学家曾说过,“人类要开拓健康之坦途,首先要学会宽容。”人生活在世上,不管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总有不顺心的事。社会交往,家庭内部都充满着矛盾,也就是说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也正是这种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多样性,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有了矛盾,争执和辩论是解决矛盾的一种基本方式。然而如果我们在处理和化解矛盾时都能出自于公心、公理,而不掺杂个人私欲、恩怨,也许矛盾会好解决得多。但是人的私心杂念太多太多了,一事当前,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用自我的认识和评判标准来处理问题,使得我们在处理矛盾时往往带上一定的感情色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就见怪不怪了。再则人们在处理矛盾时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有的人一句话能把人说得跳起来,而有的人一句话则能把人说得笑起来。在矛盾激烈,相持不下的情况下,如果大家都能作出一定的忍让,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谅解,许多不愉快的事也就不会轻易发生了。  

  我们生活中不可以没有宽容,那么什么是宽容呢?《现代汉语词典》对“宽容”一词的解释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和追究。对此可进一步引申为,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处理问题时,能以大局为重,抛开个人恩怨、甚至对个人暂时损失也不予计较,这是豁达大度的表现。宽容更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理性和理智的培养和锻炼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宽容是一种沟通。有了意见,有了矛盾,不妨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坦诚己见,求大同存小异。隔阂和疏远只能使矛盾越来越大,使本可抚平的裂缝变成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有积极的沟通才能避免猜疑,使前嫌尽释。  

  宽容是一种忍让。在彼此情绪比较激奋时,不妨来个冷处理,俗话说,后退一步海阔天空。对同事的批评,朋友的误解,过多的争辩和针锋相对的反击都不足取,唯有冷静、忍耐最重要,让以后事实去说话,也许更有说服力。  

  宽容是一种宽恕。生活中可能有人曾伤害过你,记仇或报复是一般人常采取的方法。但是如果你能采取宽恕对方,或者能做到“以德报怨”,定能唤起对方的愧疚和良知。而以牙还牙,只能导致彼此良知的泯灭,如果再挖空心思图复仇,那么恩恩怨怨何时休,也会使自己心情和健康遭受巨大的摧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宽恕别人实际上就是宽恕自己。  

  宽容是一种忘却。有一首歌唱得好,叫做“谁没有一些刻骨铭心事,谁没有一些得不到的梦,谁没有一些旧恨心魔……一笑看风云过。”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人人的心头都可能有一定的创伤,动辄去揭,只能使旧恨新伤益发难以愈合。倒不如忘却昨日的是非,忘却别人对自己的指责和谩骂,来日方长,学会忘却,生活才有阳光。  

  天地之大,能容万物,但这毕竟是有限的。人的气量虽小,但却是无限的,可以不断地去扩展和增容。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份真诚和宽容吧。





以一个人的现有表现期许之,他不会有所长进.以潜能与应有的成就期许之,他就会不负所望——歌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3-2 16: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几则小故事

认请自己一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听说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年近花甲的哲学教授在上他的最后一节课。在课快完时拿出了一个大玻璃瓶,又先后拿出两个布袋,一个装着核桃,另一个装着莲子。然后他对大家说:“我今天给你们做一个实验。我还是在年轻时看到这个实验的,至今仍然常常想起,并常用以激励自己,我希望你们每个人也能一辈子记住这个实验。”

  老教授把核桃倒进玻璃杯中,直到一个也塞不进去为止。这时候他问:“现在杯子满了吗?”学哲学的同学已经有了辩证思维。“如果说装核桃的话,它已经装满了。”教授又拿出莲子,用莲子填充核桃还留下的空间。然后,老教授笑着问:“你们能从这个实验中概括出什么哲理吗?”大家的发言很活跃。

  老教授说:“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不过还没有说出我想让大家领会的道理来。你们是不是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我先装的是莲子而不是核桃。那么莲子装满后还能再装下核桃吗?你们想想看,人生有时候是不是也是如此,我们经常被许多无关紧要的小事困扰,人生就沉埋于这些琐细的事物之中,忽略了去做那些真正对自己重要的事情。结果,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个实验,如果莲子先塞满了,就装不下核桃了。”

  的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人性的一个弱点:避重就轻。人的生命有限,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这一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以一个人的现有表现期许之,他不会有所长进.以潜能与应有的成就期许之,他就会不负所望——歌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6 20:4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