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4803|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白崎老师的诊断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3-2-10 22: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白崎老师的诊断

谢谢卢老师的分析,我也存有同样的疑惑,经历了这一个月的琢磨与体验,又有了一些同感。

在青岛的这一个星期,白崎老师和大家一起度过,和家长接触得较多,他明显感到,大多数孩子和父母没有建立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无论孩子对父母是冷漠或是缠人,都是一种不安全的表现。而安全的依恋关系可引导出强烈的自信、应付压力的能力、信任能力及在生活中建立起相互关系的能力,

所以白崎老师强调要用爱+科学地训练,才是正确的方法。而我们大多数家长确是因为孩子有问题才接近孩子,老是盯着孩子自闭儿的特点,去进行干预,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去欣赏孩子(至少我就是),所以孩子会出现退缩、被动等行为问题。

诊断的结果是不是自闭儿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已经找到了出现这种问题的症结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3-2-13 23: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白崎老师的诊断

卢老师:

你好!谢谢你的鼓励。曲春说我这阵子把航航训练的这么差劲,还能得到表扬?航航的问题出在哪里呢?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的不同步,虽然学了一些东西,却不能表现出来。我一直认为,教社会能力要自身表达水平到了一定程度,才需要考虑的。不知不觉就走上了只注重认知发展的误区,结果就是航航现在很被动,很退缩。事实证明了我的这个想法是多么地错误。

当白崎老师来的时候,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孩子有一定的能力之后,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该如何分配?”白崎老师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问:“你认为孩子进步之后,他观察社会的能力提高了多少?”一下子我竟然答不出。是啊,当我纠缠这个问题时,事实上,我已经迷失了方向。

这次过春节,我在儿童乐园里看到了的一幕,让我幡然醒悟,一个一岁左右的小孩蹒跚走向一个手里拿着彩球稍高一点的小男孩,伸出小手表示要球,个高的男孩,马上把手里的球举得高高的,不给。这期间没有任何语言,交往就已经形成了。这个交往能力是在正常孩子没有语言的时候就存在了,是先于认知能力的。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能主动去交往?关键还是动机的问题。正常孩子是有需求时他就会主动地有目的去学,并会学以致用,而我们的孩子学习能力是有的,但是缺乏这个需求,也就是动机,学习就变成一种被动的方式,也就谈不上乐趣。看来,动机是最重要的因素。我虽然也看了不少书,道理也知道,但非得亲身体验才理解的透彻,真不愧是自闭儿的妈妈!

面对航航,我觉得自己的知识是那么缺乏,尤其是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真得很佩服卢老师,你不仅很理智很清醒地把握自己的方向,也及时地给大家指点迷津。谢谢了。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李芳 重新编辑於 2003/02/13  23:39:05</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3-2-16 23: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白崎老师的诊断

to 卢老师和施丹:

你们的动机分析真的很值得大家反思,如果是要完成我们设订的目标而不考虑孩子的动机进行训练的话,其结果就是我们老是在唱独角戏.



to yi:

你对小满的爱真让人感动.你说的在五四广场的一幕我都能在脑海勾勒中出来,你的慢声细语,你的心平气和,都给小满传达了一个安全的信息.使他暂时感受不到压力,我想这正是我要给航航的一种感觉.

施丹已经给你提了很好的建议,不过,好象自闭儿的爸爸们性格都有些内向,不必自责自己寡言少语,不会说不要紧,你可以陪他玩.从你的帖子中可以看出,你只是在陪伴,好象不是玩伴,你是否也可以学他样,也去夹冰块,或比他夹的好,或假装笨手笨脚不如他看能否引起他的关注.记得卢老师曾经说过,如果你的孩子是3岁,你就要有3岁孩子的心态.以前,我以为我有,但直到最近我才发现,我并没有真正做到,当看到皮皮妈和皮皮一起从滑梯上滑下来,皮皮那欢快兴奋的表情,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原来从来没有真正地和孩子平等地去玩,充其量是个陪伴者而已.我为自己没有真正走近孩子而伤心.

不过,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已经有一个月了,这一个月是航航四年来最开心的一个月,现在随时可以听到他唱欢快的歌声,而他唱的最多的便是<世上只有妈妈好>.

为了孩子,我们互相鼓励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9 16: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